中医基础理论肝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肝脏ppt课件

中医养生肝脏ppt课件
心理治疗
肝脏疾病可能引起情绪问题,因此需要进行 心理治疗。
05
中医养肝的实践与体验
中医养肝的实践方法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肝脏与绿色食物相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 以滋养肝脏。同时,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加 重肝脏负担。
药物调理
根据个人体质,中医可开具针对性的中药汤剂或者丸剂, 帮助调理肝脏。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案例二
张女士因情绪问题导致肝气郁结 。通过中药调理和情志调护,她 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养肝小贴士
01
02
03
04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 间。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减少对 肝脏的损害。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 或污染食物。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肝脏问题。
06
中医养肝的未来展望
中医养生的普及与发展
运动养生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肝脏排毒。推荐如 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
情志调护
中医强调“肝主疏泄”,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肝脏健康。 应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采用如冥想、音乐疗法 等情志调护方法。
个人养肝体验分享
案例一
李先生因长期熬夜工作,导致肝 功能异常。经过调整作息和饮食 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常见肝脏疾病
01
02
03
04
肝炎
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等,可能引起肝脏炎纤维组织 增生等原因导致肝脏质地变硬
、结构异常。
脂肪肝
由于饮食不当、肥胖等原因导 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
肝癌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恶 性程度高,预后较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中医讲肝ppt课件

中医讲肝ppt课件

常见肝病四—— 肝硬化
常见肝病五——肝癌
肝病并发症——肝腹水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滞血瘀, 致使气、血、水停积腹中
完整版ppt课件
常见肝病六——中 风
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李东垣《脾胃论》 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 身不遂,语言不利等表现。 55——65岁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造成的气血上逆 引起的上盛下虚症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中风 病机。
升降之枢纽。
太过
疏泄气机
不足
肝气上逆:肝气的升、动、散太过了; 肝气郁:肝气的升、动、散不足;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太过
调节情志
不足
促进消化和吸收
情绪亢奋,肝火亢盛:怒伤肝、急躁,头痛,面红等;
肝气郁:心情容易抑郁;
调节脾胃之气
(肝气郁结)
脾不升清 胃不降浊
促进胆汁的排泄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3、肝调节生殖功能
肝失疏泄
男子排精不畅 女子不能正常排卵、月经不调
肝藏血不足 (血不养筋)
男子阳痿、早泄 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月经期延后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4、肝主筋,其华在爪; 5、肝开窍于目, 在液为泪; 6、胆主决断:中正之官,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抑郁,肝气郁久化热,或过食肥甘厚腻,积滞不化,聚湿生热,湿热经 肝经下注,宗筋驰纵,阳事不兴。
女子不孕:肝血不足,冲任失养,冲任不足,胞胎失养。
肝血亏虚,日久累及肾,形成肝肾阴血不足,虚热内生, 子宫血枯,不能成孕。
完整版ppt课件
二、中医讲肝之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的针灸医师 进行操作,患者需遵循医嘱进 行治疗,注意保持放松的心态 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他疗法
其他疗法包括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 的治疗方法。
推拿可有效缓解肝区疼痛和不适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拔罐可调节人体气血,增 强机体免疫力;刮痧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改善肝功能。
积极应对压力
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要学会合 理分配时间,放松身心,避免过度 疲劳对肝造成损伤。
合理饮食
多摄入养肝食物
如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等富含 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
食物,有助于保护肝脏。
控制脂肪摄入
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肝脏负担, 应控制脂肪摄入量,少吃油腻、
油炸食物。
戒酒限烟
酒精和烟草对肝脏都有损害作用, 应尽量戒酒限烟,保持健康的生
疏泄情志
肝疏泄情志,调节人的情 绪状态,保持心情舒畅。
主藏血
贮藏血液
肝具有贮藏血液的功能, 调节全身血液的分布。
调节血量
肝根据身体需要调节血量, 维持各脏腑器官的正常运 作。
防止出血
肝具有防止出血的作用, 保护血液不外溢。
肝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
肝主疏泄情志
肝病易导致情志异常
肝疏泄气机,调节情志活动,保持心 情舒畅。
05
CHAPTER
肝的疾病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肝病的主要手段 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会 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肝病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 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进 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肝病的方法包括清热解毒、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养肝护肝等, 旨在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促进肝细胞 的再生和修复。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肝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肝PPT课件
热·公馆中医基础理论
-
1

-
2
• *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 生理特性:体阴而用阳。
*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开窍于目; 在液为泪; 在志为怒; 与春气通。
-
3
(一)生理功能 1.主疏泄
字面理解: 疏,疏通、畅达; 泄,发散、升散。
基本概念:指肝疏通、调畅全身气机。
8
(2)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
生理-血液
气属阳主动,血 液属阴主静,故 气能行血
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
全身气机调畅
血液运行正常
-
9
生理-津液
气属阳主动,水液 (津液)属阴主静, 故气能行水液津液
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
全身气机调畅
水液运行正常
-
10
病理变化
肝气郁
肝气逆
肿块固定不移且 较为坚硬,疼痛
血行不畅: 明显
肝的疏泄作用,使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了解:最早提出肝主疏泄者为元代医家朱震亨 《格致余论》:“司疏泄者肝也”
-
4
疏通调畅全身气机
生理
气机,气的升 降出入运动
全身脏腑、经络、形体、 官窍机能活动依赖气之
升降出入运动
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
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
全身气机调畅
气血运行正常
生命活动正常
全身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机能活动 稳定有序
津行失常瘀血肿块固定不移且较为坚硬疼痛明显女子经行不畅经迟痛经经闭肝气逆吐血咯血卒然昏厥月经过多崩漏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机能活动稳定有序情志活动正常病理生理太过不及急躁易怒暴怒闷闷不乐悲忧欲哭郁怒肝气逆肝气郁134调节生殖功能促进男子排精女子排卵行经全身气机调畅功能正常男子正常排精女子正常排卵行经病理生理男子排精不畅女子行经异常14一生理功能涵义

中医基础理论肝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肝 ppt课件
怒,吐血,咯血。
肝的功能及证治
▪ (2)调节情志: ▪ (3)促进消化: ▪ (4)疏通水道: ▪ (5)调理冲任:冲脉为血海,任脉为阴脉
之海,与肝经脉相通。任—妊,主胞胎, 此二脉与妇女经孕密切相关。 ▪ 异常:冲任失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 不孕。
肝的功能及证治
▪ 2.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 防止出血的功能。
第二节 血
肝的功能及证治
▪ 香附 ▪ [性味归经]辛、微苦,平。归肝、脾、
经。 ▪ [功效应用] ▪ 1.疏肝理气,用于肝郁气滞证。 ▪ 2.调经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乳房胀痛,或结块。 ▪ 止痛多用醋炙。
肝的功能及证治
▪ 香附1
肝的功能及证治
▪ 香附2
肝的功能及证治
▪ 常用方—逍遥丸(散) ▪ [组成]柴胡 白芍 白术 茯苓 当归 炙甘草 ▪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 [主治]肝郁血虚脾虚证。症见两胁胀痛,头
▪ 异常:肝不藏血—血液亏虚,或血液妄行。 ▪ 肝的主要功能一为气属阳,一为血属阴,
故有“体阴用阳”之说。 ▪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香附等。
肝的功能及证治
▪ (二)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 ▪ 1.在体合筋 ▪ 2.在窍为目 ▪ 3.在液为泪 ▪ 4.在志为怒 ▪ 5.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 ▪ 6.在腑合胆
肝的功能及证治
▪ 柴胡
▪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肺、肝、脾经。 ▪ [功效应用] ▪ 1.解表退热,用于表证发热及少阳证往来
寒热。 ▪ 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证。 ▪ 3.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不足所致的脱肛、
子宫脱出,胃下垂等脏器下垂。
肝的功能及证治
▪ 柴胡1
肝的功能及证治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培训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培训课件

症状:急躁易怒,失眠头胀痛,面红目赤,胸胁、乳房常 走窜胀痛等,甚或血随气逆而见吐血、咯血,甚或卒 然昏厥.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12
二、促进消化吸收
一、促进脾胃运化功能
①生理:
肝主疏泄 运正常
气机调畅
脾升胃降相因,平衡协调,纳
②病理:
肝失疏泄 “木不疏土”
影响于脾:
脾气不升则飧泄,脾气不通则腹痛,即“肝脾不和”.
❖三、肝体阴而用阳
含义:肝主疏泄,主升主动,为阳;肝藏血,以血为体, 属阴.
体阴:一、肝属膈下,阴脏;二、肝藏血,属阴.
肝为刚脏,赖阴血滋养
用阳:一、主疏泄,主生动,喜条达,内寄香火,
其性属阳;二、肝阳易亢,肝风易动.
临床表现:眩晕、肢麻、震颤、抽搐,口眼歪斜,角弓反张等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知识教学目标】 ▪ 一. 掌握肝de主要生理功能; ▪ 二. 掌握肝de生理特性; ▪ 三. 掌握肝与形窍志液时de关系. 【能力教学目标】 ▪ ①肝气疏泄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 ▪ ②肝主藏血de涵义和生理意义各是什么. ▪ ③为什么说肝为“罢极之本”. ▪ ④肝气疏泄失常de表现主要有哪两方面. ▪ ⑤肝不藏血de病机主要有哪些. ▪ ⑥对肝“体阴而用阳”de 认识
情志异常 气机失调,肝失疏泄 称为“怒伤肝”:
郁怒:敢怒不敢言,情志不得发泄,气郁,气滞,“因郁致病” 暴怒:“怒则气上” 肝气上逆,甚肝风内动,为“因怒致病”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11
▪ 基本病理:肝失疏泄
▪ ⑴肝气疏泄功能不及 肝气郁结
症状: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 适等.
▪ ⑵肝气疏泄功能太过 肝气上逆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肝培训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篇肝培训课件
了解:最早提出肝主疏泄者为元代医家朱震亨 《格致余论》:“司疏泄者肝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疏通调畅全身气处,机请联系网气降站机出或,入本气运人的动删升除。
生理
全身脏腑、经络、形体、 官窍机能活动依赖气之
升降出入运动
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
肝之疏泄 功能正常
爪,爪甲,“爪为筋之余”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在窍为目
眼睛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 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3. 在志为怒
吐血、咯血、卒然昏厥
不及
急躁易怒-暴怒
肝气不舒,疏泄失 职,气机不得畅达 即升、动、散不及
肝气郁:
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 闷闷不乐,悲忧欲哭-郁怒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具体表现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脾胃纳运和胆汁分泌排泄 )
全身气机调畅
气血运行正常
生命活动正常
全身各脏腑、经络、 形体、官窍机能活动 稳定有序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病理
肝之疏泄 功能失常
肝气逆:
肝气亢逆,升发太 过的病理变化
即升、动、散太过
太过
面红目赤 头痛 胸胁乳房走窜胀痛
肝失疏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详细描述
肝风内动多因肝阳亢盛,化风内动或 热极生风所致。临床表现为眩晕欲仆 ,震颤,抽搐等症状。治疗宜镇肝熄 风,可选用镇肝熄风汤等方剂。
肝气郁结
总结词
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详细描述
肝气郁结多因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所致。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 息,嗳气等症状。治疗宜疏肝解郁,可选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
目录
• 肝的生理功能 • 肝的病理表现 • 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 肝的养生与保健 • 中药养肝方法 • 养肝食疗方
01
肝的生理功能
主疏泄
01
02
03
疏泄气机
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机 的升降和出入,使脏腑经 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
疏泄情志
肝疏泄功能正常,则心情 舒畅,情绪稳定。若肝疏 泄功能失调,则容易出现 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06
养肝食疗方
养肝粥类食疗方
枸杞粥
将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至米烂粥成,再加入适量白糖调匀, 稍煮即可。此粥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症。
桑葚粥
将桑葚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至米烂粥成,再加入适量冰 糖调匀,稍煮即可。此粥具有滋补肝肾、养血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 症。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肝与胆的关系
肝与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胆主贮藏胆汁,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疏泄功 能。
肝疏泄气机,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而胆汁的正常排泄又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

中基-藏象-肝 ppt课件

中基-藏象-肝  ppt课件

癥块)。
柴胡疏肝芍川芎, 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 胁肋疼痛皆能除。
附:肝气郁结与肝气横逆二证的鉴别

共同点: 二者都是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病变,均有肝经所过部位的胀痛及情志变 化。
不同点: 1.肝气郁结证是疏泄不及,临床以精抑郁、善太息为特征 ,
2.肝气横逆证是疏泄太过,先本经发病进而横逆犯胃到脾,故临床以 暴躁易怒,胸胁窜痛,并伴有脘腹胀痛,呃逆呕恶等脾胃失其健运的 临床表现为特征。
【临床表现】 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 或见瘿瘤,或见瘰疬,或见胁下癥块,妇女可见乳房作胀疼痛, 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苔薄白,脉弦或涩。病情轻重与 情志变化关系密切。
【辨证分析要点】 ( 1)有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见症(情志抑郁、胸胁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 妇女乳房胀痛或痛经、闭经等)。 (2)可见肝气挟痰见症(咽部异部感,瘿瘤、瘰疬)。 (3)可见气滞血瘀见症(胁下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麻芍牡草方,龟 板鳖甲胶五味,滋阴熄风最相当。
当熟悉的是:肝阴虚与肝血虚证同属虚
证,为肝脏阴血不足。
但是肝血虚证病在本脉,而阳火之象不
著;治宜养血柔肝,
肝阴虚证,乙癸同源,常常肝肾阴虚并
见,虚阳偏亢,症见热象。治当滋肾养 肝,佐以清热潜阳之品(滋阴熄风—— 大定风珠)。
朱丹溪说:“主闭藏者,肾也; 司疏泄者,肝也”。
2.肝主藏血 (1)涵义:肝有贮藏血液,防止出 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的血供非常丰富,据生理测 定,整个肝脏系统可存贮全身血容 量的55%,休息时还可增加25%, 因其贮藏血液,故能防止出血和调 节血量。
(2)作用表现:
①贮藏血液 : 生理: А肝为血海,濡养全身: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课件
2021/11/14
肾(膀胱)
尿
24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 布,五经并行。”
肺失宣降
失于宣散 失于肃降
无汗,皮肤水肿 小便不利,水肿
2021/11/14
治肺以利水,“提壶揭盖”法
25
3、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吸清,呼 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助心行血。
2021/11/14
44
2、喜燥恶湿 生理:
脾体干燥有利于脾气升运。
病理:
湿邪容易困遏脾气。
治疗: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2021/11/14
45
(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生理:
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 脾气健运 → 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运动有力。
病理: 脾气虚 → 肌肉消瘦萎软,四肢失用。
2021/11/14
11
心主宰精神 意识思维活 动异常
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 狂躁谵语
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 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
2021/11/14
12
治疗方面
治法
清宫汤、清 营汤、安宫 牛黄丸
补心气、温心阳、滋心阴、 养心血、清心火、活血化 瘀、祛痰开窍
清心开窍
多种外感热病的危重阶段 热病神昏、危重急症等
生理: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病理: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治疗: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 品。
2021/11/14
51
四、肾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肾的生理特性 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白芍1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血
▪ 白芍2
第二节 血
▪ 白芍3
第二节 血
肝的功能及证治
▪ 香附 ▪ [性味归经]辛、微苦,平。归肝、脾、
经。 ▪ [功效应用] ▪ 1.疏肝理气,用于肝郁气滞证。 ▪ 2.调经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乳房胀痛,或结块。 ▪ 止痛多用醋炙。
肝的功能及证治
▪ 香附1
肝的功能及证治
怒,吐血,咯血。
肝的功能及证治
▪ (二)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 ▪ 1.在体合筋 ▪ 2.在窍为目 ▪ 3.在液为泪 ▪ 4.在志为怒 ▪ 5.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 ▪ 6.在腑合胆
肝的功能及证治
▪ 柴胡
▪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肺、肝、脾经。 ▪ [功效应用] ▪ 1.解表退热,用于表证发热及少阳证往来
寒热。 ▪ 2.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证。 ▪ 3.升阳举陷,用于中气不足所致的脱肛、
子宫脱出,胃下垂等脏器下垂。
肝的功能及证治
▪ 柴胡1
肝的功能及证治
▪ 柴胡2
肝的功能及证治
▪ 柴胡3
肝的功能及证治
▪ 白芍 ▪ [性味归经]甘、酸、苦、微寒。归肝、脾、
心经。 ▪ [功效应用] ▪ 1.补血,用于血虚证。 ▪ 2.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证。 ▪ 3.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 ▪ 4.收敛止汗,用于盗汗,自汗。
中医与中国文化
肝的功能及证治
肝的功能及证治
▪ (一)生理功能 ▪ 1.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升发、开泄。肝
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的特性, 调畅全身的气机。
▪ 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 (1)调畅气机:协调气血的运行。 ▪ 异常:肝气郁结—胁痛、两乳或少腹胀痛。 ▪ 肝气上逆—面红目赤,头目胀痛,烦躁易
▪ 香附2
肝的功能及证治
▪ 常用方—逍遥丸(散) ▪ [组成]柴胡 白芍 白术 茯苓 当归 炙甘草 ▪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 [主治]肝郁血虚脾虚证。症见两胁胀痛,头
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 调,乳房胀痛,舌淡,脉弦而虚。
肝的功能及证治
▪ [方解] ▪ 柴胡—疏肝解郁 ▪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补肝体以和肝用 ▪ 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 有热加丹皮,栀子—丹栀逍遥丸 ▪ 血虚加熟地黄—黑逍遥丸 ▪ “月经不调,就用逍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