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PPT
合集下载
城镇化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③有利于推动 科技进步,提 高区域整体发 展水平。
……
……
②有利于改善 地区产业结构, 带动区域经济 发展;
④城镇化还有 利于居民文化 和思想观念的 提高,促进城 乡交流,缩小 城乡发展差距。
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城镇化的弊:
9.城镇化利弊
资源问题。城镇发展 占 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 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用 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 短缺等。
图表显示:①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高于发展中国家;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率都在持续升高;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 分析原因,根本在于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 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阅读这部分内容要抓住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一是工业革命 后,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两个点都是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关键性时间节点。
【思考题】 读图2-3-1,说出2007年与2017年合肥市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举例说明城镇
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图2-3-1 安徽省合肥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年份卫星遥感影像
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二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三 案例:中国新型城镇
化发展道路
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1.相关概念
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根据人口规模可以把城市分为五个等级:
2.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 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 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 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 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三 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2.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商业区的发展和服 务设施的逐步完善, 为郊区生活提供了便利,城乡差别缩小。
……
……
②有利于改善 地区产业结构, 带动区域经济 发展;
④城镇化还有 利于居民文化 和思想观念的 提高,促进城 乡交流,缩小 城乡发展差距。
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城镇化的弊:
9.城镇化利弊
资源问题。城镇发展 占 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 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用 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 短缺等。
图表显示:①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高于发展中国家;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率都在持续升高;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 分析原因,根本在于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 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阅读这部分内容要抓住两个关键的时间点,一是工业革命 后,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两个点都是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关键性时间节点。
【思考题】 读图2-3-1,说出2007年与2017年合肥市城镇用地规模的变化。举例说明城镇
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图2-3-1 安徽省合肥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年份卫星遥感影像
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二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三 案例:中国新型城镇
化发展道路
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1.相关概念
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根据人口规模可以把城市分为五个等级:
2.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 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 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 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 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三 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2.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商业区的发展和服 务设施的逐步完善, 为郊区生活提供了便利,城乡差别缩小。
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
绿色发展理念
•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 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经济
• 加强节能减排,降低城市碳排放
05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机遇
•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持续增长
• 城乡一体化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应对策略
• 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
•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对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若干建议与展望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大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力度
• 完善新型城镇化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 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挑战
• 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较大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住房供应不足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02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与措施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措施
•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 制定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路径
•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 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经济
• 加强节能减排,降低城市碳排放
05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展望与建议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机遇
•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持续增长
• 城乡一体化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应对策略
• 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减轻资源与环境压力
•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对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若干建议与展望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加大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力度
• 完善新型城镇化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 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挑战与应对策略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未来挑战
• 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较大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住房供应不足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02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与目标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与措施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措施
•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 制定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路径
•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新型城镇化( 共39张PPT)
答案提示:5、C 6、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 战略定位分别是: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 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 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 台。围绕“创新”和“生态”两大主线, 重视“产业集聚力”和“新型城镇化推动 力”两大动力,走现代化、市场化、绿色 化的发展路径。 材料二 下图为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图。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 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 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 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 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 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 要超前。
知识梳理: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 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 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知识梳理: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2015年9月18日在北京透露,将 扩大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的地方名单不久就会公布。 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市(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 合试点地区,将在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
答案提示:保护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 源;利于高新产业的发展。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 战略定位分别是: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 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 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 台。围绕“创新”和“生态”两大主线, 重视“产业集聚力”和“新型城镇化推动 力”两大动力,走现代化、市场化、绿色 化的发展路径。 材料二 下图为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图。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 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 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 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 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 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 要超前。
知识梳理: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 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 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知识梳理:
2014年12月29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2015年9月18日在北京透露,将 扩大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第二批试点的地方名单不久就会公布。 北京市顺义区等111个城市(镇)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 合试点地区,将在2016年年底前启动试点。
答案提示:保护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 源;利于高新产业的发展。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知识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模式
湘教版地理必修ppt课件:ppt.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ppt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一、城镇化 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_产__业__活__动__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 _城__市__地区的过程。 2.表现: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_上__升__(主要标志)。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_建__设__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_城__市__景__观__。
( ×) ( √) ( √)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城镇化过程: (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_缓__慢__。 (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_加__快__,城镇人 口比重迅速攀升。 (3)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_城__镇__。
(2)建设智慧城市有哪些意义?
高
低且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 水平
原 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 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进程;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 工业化水平
表现
问
存
题
在
问
题
原
因
发达国家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城市发展不合理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
第(1)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虚假城镇化”“___________”
【解析】(1)选C,(2)选B。
③我国的城市发展中,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的建筑布局,会降低土地
3.我国的城镇化: (1)状况:城镇人口快速_增__长__,城镇数量不断_增__加__,城镇化水平持续_提__高__。 (2)意义: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_就__业__机 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_质__量__。
一、城镇化 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_产__业__活__动__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 _城__市__地区的过程。 2.表现: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_上__升__(主要标志)。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_建__设__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_城__市__景__观__。
( ×) ( √) ( √)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城镇化过程: (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_缓__慢__。 (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_加__快__,城镇人 口比重迅速攀升。 (3)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_城__镇__。
(2)建设智慧城市有哪些意义?
高
低且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 水平
原 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力大 大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 口
亚非国家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进程;南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 工业化水平
表现
问
存
题
在
问
题
原
因
发达国家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 城市发展不合理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
第(1)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虚假城镇化”“___________”
【解析】(1)选C,(2)选B。
③我国的城市发展中,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的建筑布局,会降低土地
3.我国的城镇化: (1)状况:城镇人口快速_增__长__,城镇数量不断_增__加__,城镇化水平持续_提__高__。 (2)意义: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_就__业__机 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_质__量__。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PPT课件
产业
机
市
会
支持保障
场
基础条件
行政管理
就 业
人
消 费
体制、政策
社会保障
核心问题
人口转化 产业发展 资金投入 体制突破 管理提升
城市投资
推进体系
农业人口市民化
投融资机制创新
主导 产业
行政管理效率提升
体制机制改革
信息技术
CHENLI
12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线
飞控系统(农业人口市民化) 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把控方向
内涵
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
产城互动
节约集约
生态宜居
和谐发展
本质
业 农 人口
业 第二、三产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目标
✓ 水平、质量稳步提升 ✓ 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 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 生活和谐宜人 ✓ 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以“人”为本 区域发展的眼光
可持续发展 注重统筹
• 市场主导, 政府引导的 手段
• 可持续发展,即 强调信息化技术 创新作为重大的 推动力,环境的 承载力和社会的 均衡、和谐
传
统 城 镇
• 重点是 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 强调土地 的城镇化
化
• 强调外向 型的工业 化的带动
• 政府主导 的城镇化
• 三个不可持续: 劳动力廉价供给; 粗放式的的资源 消耗增长方式和 非均等化的公共 服务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
CHENLI
1
前言
国际形势 国内形势
中国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促进沿线各国经济 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资源高效配置和市 场深度融合
湘教版(2021)高中地理必修二PPT课件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5.建筑密集,形成城市风 Howard)针对英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城市病
原因
➢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体现 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 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
原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城市化比较
3.城市道路硬化,改变水质、水量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是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经是济城发 市展化是后城的镇洪化水4的过.城主程要线市动力废。 气产生“热岛”效应
虚假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我国的城镇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圈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将特大城市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周边的小城市,形成各有侧重、联系紧密的空间组织形式。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水资源缺乏,洪涉灾害多发。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 内涵: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 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
植被;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一、城镇化
什么原因导致城镇化呢? ➢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
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5.建筑密集,形成城市风 Howard)针对英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城市病
原因
➢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体现 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 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
原因: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城市化比较
3.城市道路硬化,改变水质、水量 (2)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是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经是济城发 市展化是后城的镇洪化水4的过.城主程要线市动力废。 气产生“热岛”效应
虚假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我国的城镇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圈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将特大城市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周边的小城市,形成各有侧重、联系紧密的空间组织形式。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水资源缺乏,洪涉灾害多发。
(3)你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 内涵: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 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
植被;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一、城镇化
什么原因导致城镇化呢? ➢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
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新型城镇化
63.2
59.6 67.4 52 57.5 51.2 47.5
甘肃
西藏 青海 新疆 河南 安徽
38.75
28 47.44 44.5 42.2 46.5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2年2月17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 化的意见》; 2012年11月9日,发布《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 ( 2012—2020年)。
《实施纲要》共有十一部分49条,提出了22项目标和8项重点工程。
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工程 轨道交通站场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工程 8 项 重 点 工 程 城镇路网结构提质优化工程 重要水源地保护和供水提质改造工程 气化湖南工程 城镇污水垃圾设施建设工程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长株潭绿道网建设工程
实施纲要提出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城市功能
2009年至2012年底,中心城区供水、供气、排水、环卫、园林绿化、 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83.6亿元(包括三区二园),县城及小城镇基础设施投 入108.1亿元,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森林城市、交通模范城市等打 下了良好基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大跨越,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明 显改善,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品质进一步提升,城镇面貌有了很大 改观,中心城区的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发挥,县城和小城镇扩容提质 进一步加快。
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 在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上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如村镇规划建设 管理机制不健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投融资体制、社会保障不完善等。 ⒈促进城乡土地流转; ⒉拓宽城镇建设资金渠道。
四、益阳新型城镇化进程
截止2012年,益阳城市率42.1%。共有镇(乡)85个(镇69个,乡16 个),其中省级示范镇2个、省级中心镇5个、省级特色镇6个,初步形成 “一点三线”的分布格局,“一点”即中心城区,“三线”即益(阳)沅(江)-南(县)、益(阳)-桃(江)-安(化)、益(阳)-沧(水铺)。成功创建 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 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深 入推进。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1.77%,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2%, 其中市本级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加强了供水、燃气的安全管理, 确保了全市城乡的供水、供气安全。
城市集聚-产城融合PPT幻灯片课件
1、提质升级——促进创新驱动,实 现开放合作
2、城乡重塑——提升空间品质,突 出城市魅力
3、品牌推广——促进整体品牌的塑 造与推广,树立多元特色魅力南安
THUPDI
3. 产城融合到三生统筹
3. 1 产城融合的提出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而提出的一种发 展思路,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 基本战略。进入“十二五”,产城融合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各地政府 纷纷提出。
城镇集聚—产城融合—三生统筹 ——提高城镇化质量,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险峰
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3
交流内容
1. 南安产、居的聚与散 2. 转型提升与再度积聚 3. 产城融合到三生统筹 4. 案例借鉴与路径建议
1、南安产、居的聚与散
1.1 南安是个好地方
生态的南安,文化的南安
?
THUPDI
2、转型提升与新的积聚
2.1 转型发展形势
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6.1%,人均GDP达到8016美元, 但比欧美国家的人均3-4万美元还 有很大差距。
我国城镇化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以 投资、出口、内需拉动的城镇化模 式已经走到尽头,下一步必须转型 ,以提高人均劳动生产力来拉动经 济,走向富裕。
THUPDI
1.2 南安城镇化特征与矛盾
(2)产业居住高度混杂、城郊- 乡村布局失序的地区
THUPDI
1.2 南安城镇化特征与矛盾
(3)个体富足生活有品质,与 整体公共环境品质缺失并 存的城乡
THUPDI
1.2 南安城镇化特征与矛盾
实质是30多年来,以村、户、私企为 主,自下而上推进城镇化模式,造成 的分散建设弊病:
2、城乡重塑——提升空间品质,突 出城市魅力
3、品牌推广——促进整体品牌的塑 造与推广,树立多元特色魅力南安
THUPDI
3. 产城融合到三生统筹
3. 1 产城融合的提出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而提出的一种发 展思路,是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 基本战略。进入“十二五”,产城融合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各地政府 纷纷提出。
城镇集聚—产城融合—三生统筹 ——提高城镇化质量,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险峰
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6.3
交流内容
1. 南安产、居的聚与散 2. 转型提升与再度积聚 3. 产城融合到三生统筹 4. 案例借鉴与路径建议
1、南安产、居的聚与散
1.1 南安是个好地方
生态的南安,文化的南安
?
THUPDI
2、转型提升与新的积聚
2.1 转型发展形势
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6.1%,人均GDP达到8016美元, 但比欧美国家的人均3-4万美元还 有很大差距。
我国城镇化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以 投资、出口、内需拉动的城镇化模 式已经走到尽头,下一步必须转型 ,以提高人均劳动生产力来拉动经 济,走向富裕。
THUPDI
1.2 南安城镇化特征与矛盾
(2)产业居住高度混杂、城郊- 乡村布局失序的地区
THUPDI
1.2 南安城镇化特征与矛盾
(3)个体富足生活有品质,与 整体公共环境品质缺失并 存的城乡
THUPDI
1.2 南安城镇化特征与矛盾
实质是30多年来,以村、户、私企为 主,自下而上推进城镇化模式,造成 的分散建设弊病: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件 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 城镇化 课件(51张PPT)
活力,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问题
表现
成因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 、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 污染物 超出一 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定的限度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规模和 人口密度 不断增加, 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规划 和管理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差异
2022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地理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城镇化的意义
课标定位
2.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差异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素养阐释 1.结合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能够根据相关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体现人地协 调观 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 用
结合材料探究: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城镇交 通问题 城镇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 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 后;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意义
原因
经济 发展
促进区域经 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会 拉动内需
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 天然气等设施集中,提高了土地、水等资源的利 用效率
问题
表现
成因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 、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 污染物 超出一 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定的限度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规模和 人口密度 不断增加, 加上缺乏合理的城市 规划 和管理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差异
2022
第二节 城镇化
第二章
地理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1.城镇化的意义
课标定位
2.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差异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素养阐释 1.结合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2.能够根据相关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体现人地协 调观 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 用
结合材料探究: 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 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 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 量下降 城镇交 通问题 城镇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 题 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 后;停车场紧张等
[归纳提升]
城镇化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意义
原因
经济 发展
促进区域经 济增长
①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②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会 拉动内需
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城镇里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水、电、 天然气等设施集中,提高了土地、水等资源的利 用效率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585
3336
78.5
86.5
30.6
53.7
泰国
1508
5815
87.5
91.3
29.4
50.4
罗马尼亚
1681
8959
76.3
95.3
53.2
54.6
菲律宾
715
2878
78.1
89.3
48.6
44.4
阿尔及利亚
2394
4133
88.6
87.3
52.1
70.7
马来西亚
2441
9644
84.8
91.5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的进步和创造的物质技术条件 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工业化的进程决定了 城市化的进程
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 物质技术基础
• 工业化初期主要生产的初级加工产品,产业链 短,分工较粗,因此城市化进程缓慢。当工业 化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 程度越来越高,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生产服务 业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加快。
49.8
74.7
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其中,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按《中国统计年鉴》调整。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势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三、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各种表现
尽管近几年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然比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
(一)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
➢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十分 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城乡生产要素不平等交换主要体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上;现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交 换上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
11
13 22 23
0.68804
0.62611 0.45683 0.38167
6
12 31 59 62 37 101 68 120
0.66549
0.582636 0.40774 0.53924 0.28399 0.3384 0.20627 0.3145 0.14329
6
14 51 24 109 73 170 88 225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网7月30日综合报道】
温州衰落
案例:温州城市综合竞争力10年间从31为下降至61位
•
•
温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反映了温州短期创造财富的速度、 效率以及福利能力一般。 从全国来看,排名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第48名下降到2011年的61名,2 002至2012年10年间排名从31名下降到61名,在浙江所有城市里下降幅度最大的, 且与杭州和宁波相比,竞争力明显落后。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朱文斌
2013.12
一、理念决定发展
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什么样的发展
• 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其先导往往不是技术
性和政策性的突破,而是社会理念的大冲撞。
• 社会理念的“领头羊”,应当是大学、科研院所。
我国改革开放 的“热力赛” 是实践检验真 理标准的大讨 论 进入21世纪的 经济增长模式 转变的“热力 赛”则是经济 增长价值观的 大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借助廉价的劳动力,发展了鞋业、服装、皮革、眼镜、制笔、打火机等一批劳动密集 型轻工业产业。这些产业利用成本、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获得飞速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成为温 州现有工业的核心部分。近10年来,温州本地现有工业企业和整体外迁企业对外累计投资额超过 1000亿元,主 要集中在服装、鞋业、塑料制品等行业。 企业借贷资金链断缺,企业主选择仓惶出逃,温州危机震惊全国。这次危机折射出温州制造业和商贸业结 构的单一,调整缓慢,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低。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不到 50家,缺乏产业主导企 业的有效带动。"十一五"时期,温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浙江省后列,其中后三年均居全省末位。 另外,由于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区域内工业企业资本回报递减,企业利润无法得到保障等因素,致使温州 企业向外转移现象突出。这些企业在外投资项目的规模、技术都远远超过本地。 仅仅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温州经济发展走向衰落。这种产业模式缺乏核心技术,利润率较低,容易受 到市场环境的冲击。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加快,货币政策的紧缩,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压垮了 这些本来就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即使货币政策不紧缩,这些中小企业同样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 值的威胁,危机迟早会到来,等待他们的命运在这种模式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转型迫在眉睫,这不仅靠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合。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借贷,为转型提供 必要资金支持。
【优选】新型城镇化行业主题研究PPT文档
• 地城镇化”远高于“人口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粗放”式发展的代表。
新型城镇化——量变到质变
• 未来十年,新型城镇化将更加注重“质”的提升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我们将立足不同人口的需求去研究未来城镇化真正的发展方向和空间。 • 截止 年11 月1 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不包括港澳台)总人口13.4 亿人,城镇常住人口6.66 亿,农 • 村常住人口6.74 亿,城镇化率为49.7%。我们再进一步将城镇常住人口划分为:城镇户籍定居型人口、城镇户籍流动 • 打工人口、农民外出打工、农民工就近城镇打工等多种口径,对应不同人群未来城镇化的需求,得出结论: • 1)近4 亿城镇户籍且定居型人口——城市建设精细化、城市生活智能化:根据普查数据,4.6 亿城市户籍人口剔除 • 亿城镇间流动打工人口,则近4 亿人为有城镇户籍且定居型人口,他们的生活要求是能够更多、更好地享受城市生活 • 的舒适和便利。因此,新型城镇化代表着城市发展的精细和智能,将显著拉动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园林装饰、节能环 • 保等城市“精雕细琢”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医疗信息化等生活智能化产业的发展。 • 2)2.8 亿城镇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现有0.7 亿城镇间流动打工人口,1.5 亿外出打工农 • 民工及0.6 亿在本地镇区打工农民工合计,组成2.8 亿城镇流动人口。我们认为,这些流动人员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真 • 正成为城市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权利。因此,新型城镇化意味着打破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充分保障流动人口 • 在教育、医疗、就业的共享权利,真正将他们的流动型消费转为定居型消费,从而拉动区域房地产、教育、医疗、文 • 化娱乐等产业的发展;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将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 前提。 • 3)潜在1.2 亿人口继续向城镇转移——新城镇人口带来新的基本需求:尽管 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但 • 城镇化进程仍远未达到顶峰。我们预计, 年我国城镇化率有望达到60%,未来仍需有1.2 亿潜在农村人口向城镇 • 转移。这些新城镇人口进入城市生活,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其消费习惯及消费能力将逐步向城镇居民改进,将有望拉 • 动零售、餐饮、文化娱乐、 消费等产业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德国政府对各地的城镇历史文化遗产及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有计划地对其 进行修补、改造和提升,并不断更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将德国原汁原 味的文化元素有效地融入到小镇里,让每个小镇充满了德式风情。
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 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 发展规律,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 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本质属性。我国 一些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由此 产生一系列问题。不能把城镇化简单等同于城市建设,而是要围绕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 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
3、确保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规划突出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绿色、 低碳、节约集约等要求,提出要让绿色 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 流
新一轮城镇化,将会进一步消化已经转换用途的土地来实现有限的数量扩张,加大 力度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品质。
要建立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低碳城市,首先城市体系的建立规划,合理的 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对低碳宜居至关重要。另外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 “伪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 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1、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
如果农村文化消失了, 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 古村落和村落是中华民族 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需要 得到保护,推进城镇化建 设绝不能以瓦解农村文明、 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城 镇化并不自然导致城乡一体化,如 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使传统的城乡 二元格局的利益分配由失衡走向平 衡,实现国民利益分配均等化和无 歧视?这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 用。
推进新型城镇化,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 “过热”,雄心勃勃,大干快上,盲目追求高速度、 高指标;二是“过冷”,为难发愁,裹足不前。当 前尤其要注意防止“过热”,切不可将城镇化搞成 “大跃进”、“运动式”。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涉 及人口、土地、资金、户籍、产业等八种要素和四 个层次,务必“先谋后动”,而不是作为追求GDP 的手段和“应景之作”。
从2003年十六大开始,中央逐渐将新型城镇化的思路明晰:
第一阶段: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第二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四化”倡导新型城镇化 第三阶段:十七大确立“新五化”,利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四阶段:“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第五阶段: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新四化的融合共进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
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
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 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
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 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镇化飞速发展,199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 30.4%,按照诺瑟姆S型曲线的规律,我国将在接下来的阶段中进入城镇 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此情况下,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镇 化显得尤为紧迫,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探讨开始在学术界出现。
通过多中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组团布局实现区域性功能共享
主题化实现一镇一品特色
和谐构筑大小适宜的主题特色城镇 群。
在此基础上通过便捷交通、生态走廊、 特色公园和主题产业区将大量的小镇 群进行串联和激活,最终形成了一个 充满活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城 镇体系。
中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最大的问题就是“千城一面”,而欧洲小镇最大的特色就是 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生态文化休闲氛围浓厚。德国政府在发展小城镇时做了积极 有效的引导推动作用。
何谓新?何谓型呢?
所谓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
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 。
所谓的“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
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 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①、构筑多中心共生城镇群格局 ②、注重建设主题鲜明的小镇 ③、搭建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④、制定村庄更新的有效政策
目前,德国城镇的布局特点是中小城 市有序发展,小城镇星罗棋布,两者 互为依托、和谐共生。“多中心、主 题化、组团式、共生型”是德国城镇 化的四大典型特点。
这种布局模式是在政府有效引导下实 现的,同时也是对大城市无序扩张的 一种自然反应。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 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在城镇化过程中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案例一:德国பைடு நூலகம் 案例二: 美国
德国除了依托市场化力量之外,政府在城镇化过 程中做了有效引导措施,最终推动并实现了“小 而美”德国小城镇群发展特色,与中国问题重重 的“大城市病”和“千城一面”的中小城镇形成 鲜明对比。
城镇化的目的绝不是把所有农民都改成市民, 农民可以成为市民但是土地不能不种粮。城镇化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央提出城镇化不是要一下子建 成,还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城镇化不能脱离三农问题去搞,不能把城镇 化搞得没人种地、没地种粮,这种现象必须要避免。 中央很清醒,提出了城镇化的目标,但并不要求大 干快上,一步到位。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
个过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镇数目 的增多,二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 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同时伴随着人 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一结构性变动。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
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 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 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