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载设备之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
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远程审定要求研究

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远程审定要求研究作者:董稼轩黄雄吴凡来源:《航空维修与工程》2021年第07期摘要:分析了FAA和EASA適航符合性验证试验远程审定相关政策,结合中国商飞的型号实践,给出了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远程审定要求,可供局方和申请人参考。
关键词:适航;试验;远程;审定;检查;目击Keywords:airworthiness;test;remote;certification;inspection;witness0 引言民用航空器适航取证过程中需完成大量的符合性验证试验,每次试验需要协调制造检查代表在现场开展制造符合性检查和协调工程代表现场目击试验,而局方的人力资源十分有限,对申请人的试验计划无法完全支撑。
另由于大量试验需在异地或国外开展,差旅费支出不菲。
2020年全球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国内外的出差受到极大影响,对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开展远程审定的需求更为迫切。
中国商飞编制的远程适航审定的管理程序和技术方案,得到上海审定中心局方代表的大力支持,双方密切合作,优化管理程序和技术方案,在超过50项的C919和ARJ21试验项目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包括国外的远程制造检查和远程试验目击。
远程制造符合性检查和试验目击可充分利用5G、AR等新技术,替代传统的现场审查,能大幅度缩减公司在型号项目中所涉及的试验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通过合理减少参试人员差旅行程次数与费用支出,能合理化缓解局方审查资源的有限性,提高合格审定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提升成本效益。
1 FAA和EASA相关政策2017年12月,FAA发布政策声明草案《Remote Test Witnessing》,规定了经FAA授权的目击者使用视频远程目击符合性验证试验的要求和程序。
2020年3月31日,FAA发布政策声明PSAIR-21-1901《Use of Remote Technology D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spections and Tests》,规定了FAA使用远程技术手段执行原型机制造符合性检查、试验制造符合性检查、生产制造符合性检查、目击工程和地面试验、签发适航批准标签和批准放行证书的检查等相关信息,包括适用性、关注事项、申请和评估、记录、加入ODA程序手册等。
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

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金海鹏*, 叶 雷, 刘世英, 李嘉荣(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100095)摘要:通过梳理民机产品所用材料的适航批准方式,综述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现状,解析中国民用适航规章中对民用飞机、发动机、直升机等民机产品用材料的2X.603、2X.613和33.15等直接相关条款要求,结合已取得型号合格证民用飞机和直升机材料符合性验证技术发展实际,阐明相应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和验证技术。
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中,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标准(规范)是材料符合性验证的核心,随型号批准的材料主要采用MOC1、MOC2、MOC4方法进行适航符合性验证。
面向未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材料的应用,材料自主验证技术和能力的建设,是实现先进民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方法;验证技术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22.000043中图分类号:V250;V262;V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22)03-0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加快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等技术研发验证,推进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产品研制,突破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实现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产业化。
民用航空器适航技术作为民航安全保证的基础,其应用贯穿设计、制造和管理运行的全过程,有效保障了航空器的高安全水平[1]。
适航性是民用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限制下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在全寿命阶段内始终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2]。
适航涉及民用航空产品本质安全,涉及民用航空工业话语权,是国家民用航空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
机载电子设备适航符合性方法探索

第47卷第5期2017年9月航空计算技术Aeronautical Computing TechniqueVol.47 No.5Sep.2017机载电子设备适航符合性方法探索田莉蓉(航空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8)摘要:对机载电子设备的适航符合性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对应用开发过程控制方法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澄清,有助于读者在适航认证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各种适航符合性方法,充分表明机载电子设备的符合性。
关键词:适航;符合性方法;机载电子设备中图分类号:V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4X(2017)05-0130-05MOC Exploration For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TIANLi-rong{Xi'an Aeronautics Computing Technique Research Institute,AVIC,Xifan710008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means of compliance for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and clarifies the FAQs in using development control method.The paper is helpful for the 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 suppliers to demonstrate airworthiness of their product.Key words :certification;MOC;airborne electronic equipment引言局方适航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适航规章的形式提 出适航技术和管理要求,但不限定申请方表明适航符 合性的方法。
机载产品供应商需要根据产品特点提出 合适的表明产品适航符合性的方法。
运输类飞机风挡抗鸟撞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运输类飞机风挡抗鸟撞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何思;刘存喜【摘要】每年全球鸟撞飞机事件频发,将鸟撞损伤对飞行安全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一直是不断追求的目标.通过对CCAR 25-R4《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中与风挡鸟撞密切相关的适航要求进行解读与分析,并基于某民用飞机型号经验,详细说明了如何将鸟撞适航要求融入飞机风挡设计阶段中,总结了一套可操作的满足运输类飞机适航要求的风挡抗鸟撞验证方法,为新研MA700客机风挡鸟撞的符合性验证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航空工程进展》【年(卷),期】2016(007)002【总页数】5页(P186-190)【关键词】运输类飞机;适航;风挡;鸟撞;符合性验证【作者】何思;刘存喜【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89;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71.2;V328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全球每年发生多起飞鸟撞击飞机的事故。
近年来,我国的鸟撞事故呈明显递增势态,2013年中国民航共统计的鸟撞事故3 124起,较上年增长20.02%,占事故征候总数的57.97%,因鸟撞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9 672万元[1]。
鸟撞事件屡见不鲜,将鸟撞损伤对飞行安全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一直是不断追求的目标[2]。
传统鸟撞的验证流程为计算-试验-再计算-再试验。
国外对于风挡鸟撞有着成熟的分析软件和试验技术,且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匹配,试验通过率高,能够有效支持其风挡的设计和适航验证[3-4]。
然而国内运输类飞机由于起步较晚,设计和验证经验不足,鸟撞的软件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差[5],导致试验循环反复,周期长且花费巨大,给民机型号鸟撞的验证工作带来了困难。
随着国内新研的MA700客机风挡鸟撞设计工作的开展,为了满足CCAR 25部的条款要求,尽可能避免在验证过程中走弯路,本文通过对某民用飞机的鸟撞验证经验进行总结,改进设计与验证流程,提出一套满足条款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风挡鸟撞设计与验证方法,为MA700飞机的鸟撞适航性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谈谈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

谈谈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
王立群
【期刊名称】《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 1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rn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AP-21-03R3)中对民用飞机的设计保证下了这样的定义:指型号合格审定申请人为了充分表明其具有以下能力所必需的所有有计划的、系统性的措施:(1)按适用的适航要求设计产品;(2)表明并证实对上述要求的符合性;(3)向适航部门演示这种符合性.从该定义我们可以引申出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定义:表明并证实产品的设计符合适用的适航要求、向适航部门演示这种符合性的试验即称为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简称适航验证试验或符合性验证试验.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王立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
【相关文献】
1.运输类飞机舱内材料防火适航要求及符合性验证试验方法
2.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
3.涡扇发动机系统和部件试验
适航符合性验证研究4.直升机操作试验适航要求及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5.涡扇发动机吞雹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大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浅析大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谢剑;李正强;黄帅;乔文峰【摘要】大飞机工程是一个国家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链,而数字化技术在大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大飞机的设计制造进程.论述了大飞机数字化技术的几个典型特征,并从设计制造的9个方面浅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大飞机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涵盖了大飞机设计制造的大多数领域.展望未来数字化技术将会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大飞机设计与制造的每个角落.【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6页(P87-92)【关键词】大飞机;数字化;全三维;设计;制造【作者】谢剑;李正强;黄帅;乔文峰【作者单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飞控部,上海 200436;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6;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6;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6【正文语种】中文大飞机工程是一个国家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链,所涉及专业之广,运用技术之新远远超过其他行业,是现代化科技技术高度集成化的系统性工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工业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我国已经多次从战略级高度看待并定义了大飞机产业,目前,国产支干线飞机均取得里程碑进程,虽然近年来我国大飞机产业迅猛发展,但是大飞机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多方位技术的攻关仍在进行中。
数字化技术是以计算机软硬件、周边设备、协议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离散化表述、定量、感知、传递、存储、处理、控制、联网的集成技术[1]。
大飞机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一系列数字化描述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与制造。
其实质是建立数字化模型,完成设计与制造过程的数字化[2-4]。
本文概括介绍大飞机数字化技术的特征,以大飞机的数字化技术需求为背景,对目前数字化技术在大飞机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大飞机数字化技术特征1 研制方法的本质改变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引入使得飞机研制方法从早先的基于物理实体样机的方式转变为基于三维数字样机的方式。
民用飞机惯性基准系统MOC6适航符合性研究

民用飞机惯性基准系统MOC6适航符合性研究作者:张辉王也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12期摘要:MOC 6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飞是民用飞机取证的重要必要条件,本文以中国民航局(CAAC)相关的民用飞机审定试飞规章条款为基础,以咨询通告AC25-7C推荐的试飞科目以及方法为依据,结合民用飞机惯性基准系统(Inertial Reference System,IRS)的试飞为背景,详细介绍了MOC 6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飞技术要求以及试飞的流程,用于指导民用飞机进行MOC 6符合性验证工作,填补了国内民用飞机相关工作的空白。
关键词:民用飞机 IRS MOC6中图分类号:V2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c)-0120-02(System,IRS)作为一个重要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IRS和许多飞机上的重要系统有交联,因此其精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飞机上与之交联的重要系统,例如飞控系统等。
[1]“空客”和“波音”两大系列的飞机均装备有IRS,可见其性能的优越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IRS 取证工作是飞机取证的一个必要条件,而IRS的MOC6适航验证又是取证中最重要的一环,国内目前相关研究甚少。
1 MOC6适航符合性MOC6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确认MOC6验证条款,研发试飞,MOC6试飞大纲,试飞软/硬件构型评估和MOC6审定试飞及报告。
2 MOC6验证条款根据导航各子系统合格审定计划(Certification Plan, CP),确定惯性基准系统审定试飞所验证的适航条款内容,典型的惯性基准系统MOC6审定条款如下:3 惯性基准系统研发试飞研发试飞是指表明符合性研发试飞开始前的单纯性研发试飞,即非表明符合性研发试飞。
惯性基准系统研发试飞是MOC6审定试飞开始前的准备和系统功能的检验。
研发试飞开始前需要编写研发试飞要求,一般是按照系统功能进行制订,主要检查系统常用功能是否正常,相关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系统的显示、提示音和告警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交联是否正常。
基于PXI平台的电源参数激励器设计

科技论坛1概述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飞机当中。
电源系统的传感器能够感受到电源系统被测量信息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以一种规律的电信号发送给采集设备,由采集设备进行解读并以符合适航规定的方式显示给飞行员。
本文设计的激励器就是一种信号发生器,用来代替飞机电源系统的各传感器,产生与其一样的信号,供采集设备采集,并对采集设备的输出进行监控。
根据检测到的采集设备输出结果,结合有关的设计文件,最终达到用较低成本来验证该采集设备是否符合设计的预期要求的目的。
通常一台激励器只与一种型号的采集设备相适配,不具备通用性。
本文设计了一种成本低廉、可靠性高、通用性好激励器,通过更改激励器的配置文件及更换激励器内一些模块化的标准板卡,就可以达到适配不同型号被测设备的目的。
2组成及原理2.1硬件组成。
电源参数激励器的组成包括内部序列起动器、PXI平台(包括机箱、控制器和相关板卡)、信号调理箱、监控面板及控制指令接收端口五大部分组成。
其组成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电源参数激励器组成关系图内部序列起动器:采用工业上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可靠的产品,使得电源参数信号发生器内部的用电设备上电得到有序控制,避免用电设备开关瞬间对供电网络产生影响。
PXI机箱:不同型号的机箱带有不同数量的卡槽,可以加载一个PXI控制器和若干板卡。
控制器及板卡的选择根据需要决定,信号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选择的板卡型号也不同。
信号调理箱:PXI板卡产生的信号通常不具有带载能力,需要后续调理电路进行放大、稳压,并提高信号带载能力,以确保激励信号能够被采集设备采集。
监控面板:激励器最终输出的每一路信号都在监控面板上留有测试接口,试验人员可以通过万用表进行直接监控激励器的信号输出情况。
控制指令接收端口:包括用于人机交互的KVM键盘显示器,PXI控制器带有操作系统。
本激励器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工作模式。
在静态模式下,试验人员可以通过自带的操作系统直接操作激励器发送信号;动态模式下,激励器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可以自动解析来自以太网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指令发送信号。
民用飞机飞行机组告警适航条款追踪分析

民用飞机飞行机组告警适航条款追踪分析作者:丁腾跃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6期丁腾跃(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 200120)【摘要】本文对民用飞机飞行机组告警适航条款要求进行分析,对CCAR-25.1322适航条款及其修正案FAR 25-131进行了追踪分析,并从设计考虑、安全性分析、机上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等方面,对飞行机组告警条款提出了适航符合性方法建议。
【关键词】CCAR-25.1322;机组告警;适航条款;符合性方法作者简介:丁腾跃(1988.08.20—),女,浙江嘉兴人,硕士,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
0 概述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民机所使用的机载电子设备日趋复杂,机内各种告警信号日益增多,能在飞机处于危险状态时发出告警信息。
飞行机组告警的目的正是吸引飞机机组的注意力,告知机组需要注意的、特定的非正常飞机系统状态或运行状态及为解决这些非正常情况建议飞行机组可能采取的行动。
1飞行机组告警适航条款追溯适航标准是为了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
适航标准是在大量试验研究基础上、以大量的空难事故调查结果为背景进行制定、修正和完善的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航空器上采用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设计,而有些新技术往往已超越了现有的标准规定,适航标准不断地被修订和完善。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985年12月31日制定了CCAR-25.1322(警告灯、戒备灯、提示灯)条款。
该条款自生效后从未进行过修订。
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驾驶舱内没有先进的综合显示和机组告警系统,一般是通过安装独立的警告灯、警戒灯和提示灯为飞机机组提供非正常状态的提示。
在CCAR-25.1322 规章颁布以后,驾驶舱飞行机组告警装置的设计和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相比较于现有CCAR25.1322 中规定的独立的、有颜色的警告灯、警戒灯和提示灯,综合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飞行机组告警系统可以更有效的为机组提供告警,并更有效的辅助飞行机组进行决策。
ma700飞机用工艺规范适航审查方法实践

236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设备工程 2020.01 (上)在民用飞机领域,“适航性”即为“安全性”。
面对MA700飞机研制,如何对所需的工艺规范适航工作,分析摸清家底,同时又能借助外部条件,统筹规划,“主动适航”,进而推进项目研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公司通过研究,建立了MA700飞机工艺规范体系,借鉴国内外民用飞机领域飞机制造企业的经验,在工艺规范适航身材方法上寻求突破,研究确立了工艺规范的适航审查方法。
1 适航审查总体思路根据CCAR-25-R4 第25.605制造方法要求,“在飞机制造中,采用的制造方法必须能生产出一个始终完好的结构。
如果某种制造工艺(如胶接、电焊或热处理)需严格控制才能达到此目的,则该工艺必须按照批准的工艺规范执行。
飞机的每种新制造方法必须通过试验予以证实”。
国内民航适航审定人员,通过长期的国内外培训以及国内ARJ/MA60等民用飞机适航实践与探索,已经具备较高的水平和具有丰富审定经验。
1.1 MA700飞机工艺规范特点MA700飞机用工艺规范,是在MA60飞机工艺规范体系基础上,策划并建立的。
MA60飞机历多年批产实践,使用的工艺成熟,其可靠性得到验证,相关工艺规范已经通过适航当局的批准,这部分工艺规范可以直接采用;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相关的新编工艺规范,需进行参数摸索验证后,必须适航验证试验予以证实,在工艺规范的发布实施前,需经过适航审查和批准。
1.2 适航审查思路组建工艺规范编制及适航审查工作团队,即在副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工艺规范编制及适航工作。
对公司内及跨公司适航验证项目,在项目管理层面予以组织协调和支持。
设计阶段适航审查为初始审查。
在规范策划和编制中,对CCAR21部等适航法规制度等进行分析,结合MA700飞机研制特点,形成适用的适航审查实施细则等适航审查程序文件,并经过适航审定中心认可。
民用飞机惯性基准系统MOC6适航符合性研究

(System,IRS)作为一个重要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IRS和许多飞机上的重要系统有交联,因此其精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飞机上与之交联的重要系统,例如飞控系统等。
[1]“空客”和“波音”两大系列的飞机均装备有IRS,可见其性能的优越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IRS取证工作是飞机取证的一个必要条件,而IRS的MOC6适航验证又是取证中最重要的一环,国内目前相关研究甚少。
1 MOC6适航符合性MOC6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确认MOC6验证条款,研发试飞,MOC6试飞大纲,试飞软/硬件构型评估和MOC6审定试飞及报告。
2 MOC6验证条款根据导航各子系统合格审定计划(Certification Plan, CP),确定惯性基准系统审定试飞所验证的适航条款内容,典型的惯性基准系统MOC6审定条款如下:表1 导航子系统MOC6适航条款示例序号子系统MOC6验证条款1惯性基准系统试飞25.1301(d);25.1309(a);25.1309(c);25.1327(a);25.1327(b);25.1355(c);25.1431(b);25.1431(c)。
3 惯性基准系统研发试飞研发试飞是指表明符合性研发试飞开始前的单纯性研发试飞,即非表明符合性研发试飞。
惯性基准系统研发试飞是MOC6审定试飞开始前的准备和系统功能的检验。
研发试飞开始前需要编写研发试飞要求,一般是按照系统功能进行制订,主要检查系统常用功能是否正常,相关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系统的显示、提示音和告警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交联是否正常。
研发试飞的结果将作为后续MOC6审定试飞开展的基础。
4 MOC6试飞大纲审定试飞要求根据CP中确定的MOC6验证条款、系统构型/功能情况和相关咨询通告AC进行综合考虑后编写。
对于不同的系统构型,应考虑按照较复杂或较严苛的系统功能情况来指定试飞科目,而那些无法结合试飞的系统构型应考虑单独指定试飞科目。
民航机载设备之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

民航机载设备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 201210孟益民)【摘要】本文总结了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在地面试验室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的一般试验流程,详细分析了试验构型的符合性说明方法,从试验件、试验设施、质量体系、试验程序和人员资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能够满足符合性所应具备的条件关键词:MoC4;航电系统;适航;试验流程作者简介:孟益民(1984.07—),男,湖北黄石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电系统集成验证。
0 引言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是民用飞机向适航当局表明其对适航条款符合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的规定,适航符合性验证分为:符合性声明(MoC0)、说明性文件(MoC1)、分析/计算(MoC2)、安全评估(MoC3)、试验室试验(MoC4)、机上地面试验(MoC5)、飞行试验(MoC6)、航空器检查(MoC7)、模拟器试验(MoC8)和设备合格性(MoC9)等十种方法[1]。
由于航电系统功能复杂,与飞机各个系统都有交联关系,很难在地面试验室将航电系统独立出来,因此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一般多在飞机上进行,即采用机上地面试验(MoC5)和飞行试验(MoC6)的方式。
然而,航电系统的一些功能如机组告警等需要飞机工作在故障状态才会触发,在飞行试验时验证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飞行试验本身的成本高昂,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飞机制造商如美国波音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等越来越多的选择将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放在地面试验室进行,从而节省大量的飞行小时数,降低制造成本。
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航电系统MoC4试验方面尚无成熟的经验,本文针对航电系统MoC4试验的过程和方法开展了研究。
1MoC4试验流程1.1 概述在试验室环境中进行航电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飞机制造商编制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CP)。
民用飞机制造符合性检查

民用飞机制造符合性检查王浩【摘要】制造符合性检查是民用飞机型号合格审定的重要环节,局方目击的符合性验证试验前,需要进行制造符合性检查,以确认试验件、试验装置满足试验大纲的要求.在制造符合性检查过程中,申请人既要和局方工程代表、制造代表协调,又要与设备供应商协调,工作内容较多.该文从申请人角度,描述了制造符合性检查的主要过程,指出了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制造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科技资讯》【年(卷),期】2017(000)014【总页数】3页(P41-42,44)【关键词】适航;制造符合性;检查过程【作者】王浩【作者单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 201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1依据《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3)第CCAR21.33条“检验和试验”要求:民用航空产品或其零部件在提交局方试验之前,申请人应当进行检验和试验,以确定“材料符合民用航空产品符合型号设计的技术规范”“零部件符合型号设计的图纸”“制造工艺、构造和装配符合型号设计的规定”。
制造符合性检查包括试验件、试验装置及试验前的检查。
制造符合性检查是局方目击的符合性验证试验启动的必要条件,是试验结果有效的重要保证。
对于一项符合性验证试验来说,试验前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确定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及检查属性;(2)协调局方签发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3)确定具体检查要求;(4)制定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5)签署制造符合性声明;(6)协调局方实施制造符合性检查,签发适航标签;(7)归档相关文件。
确定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及检查属性,包括试验产品、试验装置和实验前的检查内容。
检查项目和属性由申请人和局方工程代表讨论确定。
由于申请人一般不直接生产试验产品或进行试验的,申请人需要先与试验产品供应商及试验的承担方确定检查内容,然后再和局方讨论确定,或者三方共同讨论确定。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

图1MoC4试验流程
另外,在试验任务书中,针对每一条测试需求,应提出清晰的测试场景和试验判据。
以便承试单位据此编写试验方案和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
试验大纲是描述一次试验过程的文件。
试验大纲的内容包括试验
、试验范围、试验构型描述,制造符合性检查项,试验环境符合性检查项和试验操作程序。
试验大纲中的试验程序是验证试验程序的子根据相应的试验项目选取,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试验程序的可追溯
不为MoC4试验单独设计测试程序。
试验大纲在试验开始前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符合性声明(SOC)
符合性声明是向适航当局提交的用于表述参与试验的试验件和试验设施满足制造符合性的文件。
符合性声明是按照CCAR-21-R4
的要求填写的符合性声明表(AAC-037表)[2]。
为了充分证明试验构型
的符合性,符合性声明通常包含大量的支持文件,具体可见本文第
章的内容。
符合性声明在试验开始前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是对本次试验结果的描述文件。
试验报告反映了试验大纲中规定的每一条试验项目的结果。
试验报告完成后需要提交适航当
局审核并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符合性说明
简述
符合性说明是MoC4试验中的重要环节,也是MoC4试验不同于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电系统集成验证。
试验程序和人员资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能够满足符合性所应。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

2 . 3 . 1 概述
由于在地面试验环境 中 . 试验设施 模拟 了飞行 环境 . 包含 了试验 件 的连线 .以及在试验 件组成 的飞机 系统中加 入的必要 的测试工具 . 如数据采集 、 故障注入 等 . 这些都是 造成地面试验 环境与飞行环 境偏 差 的主要来源 . 因此 . 说明试验设施 的符合性在整 个符合性说 明中显 得 尤为重 要。试 验设施 的符合性 有以下 几个方 面: 1 ) 试验设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造符合性 : 2 ) i  ̄验设施的安装符合性 a 3 ) 对偏离的分析 : 4 1 通过一些测试来证明符合性 2 . 3 . 2 试 验设施 的制造 符合性 试验设施 的制造 符合性是 为了说明试验设施 的整个设计 制造流 程是可控 、 可追溯的。 说 明试验设施 的性能指标是满足要求的 可 以通 过提交文件资料的方式说明试验设施 自身的制造符合性 , 包括 : 1 ) 试验设施 的技术要求 : 2 ) 试验设施 的制造商提供的制造符合性声明和符合性矩阵 : 3 ) 经承试单位批准的试验设施的验收测试程序( A r r P ) 和验收测试 报告( A T R) : 4 ) 试验设施制造 商按照适航当局的要求提供 的试验 设施 制造过 程文件和制造商的质量体系文件 : 5 ) 上述 四条说 明了试 验设 施的制造过程是可控 的. 并 且最终产品 符 合 技 术 规 范 试验设施 的性 能可通过提供试 验台的计量 报告来说 明试 验设施 的性能是满足设计指标( 试验要求) 的。 一般情况下试验设施的计量每 年进行一次。 2 _ 3 . 3 试 验设施的安装 符合性 试验设施的安装符合性是为了说明在试验 室中 . 被 测系统与试验 3 结 论 设 施的安装情况与飞机 是一致 的。 说明 了本次试验的构型是具有代表 本文对民用飞机航 电系统在地 面试 验室开展适航 符合性验证 试 性的(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 , 是 的可控 、 可追溯 的。 可以通过提交试验设施的 验的流程 进行 了研究 ,总结 了航 电系统 Mo C 4试验的一般试验 流程
[轻型飞机,符合性,起落架]关于轻型飞机起落架适航符合性的试验验证方法
![[轻型飞机,符合性,起落架]关于轻型飞机起落架适航符合性的试验验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f82c58a0116c175f0e48f2.png)
关于轻型飞机起落架适航符合性的试验验证方法适航规章制度是飞机运营必须遵守的安全标准,轻型飞机要进入市场,必须使用各种方法验证其对于适航条款的符合性。
验证方法包括工程评审、试验、检查和设备鉴定等。
对于起落架的结构部分,试验是必须使用的验证方法。
起落架系统是轻型飞机的重要系统之一,其性能对飞机起降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起落架系统在飞机设计和适航验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ASTM-F2245《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and Performance of a Light Sport Airplane》,是国际公认的轻型飞机适航审定标准。
1 载荷估算起落架的载荷主要是飞机在各种姿态下的着陆过程中,地面对机轮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例如对于前三点式起落架,ASTM-F2245 中给出了基本着陆状态下起落架机轮上的载荷,包括3 种姿态:带斜反力的水平着陆状态、前轮稍离地面的水平着陆状态和尾沉着陆状态。
基本着陆状态下,机轮过载系数n 按下列公式计算:N=(h+d/3)/(ef*d)+2/3公式中的坠落高度h 和减震器效率ef 均有明确的计算公式或数值。
总缓冲行程d 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飞机起落架的总缓冲行程,是起落架在接地过程中,机轮轮胎的压缩距离和缓冲器(液压式、弹簧式或板簧式)的压缩距离之和,都与着陆过程中的机轮载荷有关,即与n 有关。
总缓冲行程d 越大,过载系数n 就越小,因为缓冲行程越大,就说明起落架通过变形吸收的能量越多,所以结构的承载就越小。
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先假定起落架的总缓冲行程,需要考虑的是当起落架达到这个缓冲行程时,整个飞机上除了机轮外的任何部分,都与地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特别是螺旋桨桨尖和机身尾部。
按照假定的总缓冲行程d 和过载系数n 的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出起落架机轮的载荷大小。
需要筛选出各个方向上最大的载荷数值,以及它们是否同时发生,进而得到最严重工况的载荷。
面向研制过程的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

系统 级验证 资料
SCR SSR SLTR
SCTR OGTR
SSTM SSCM ARV
设备 级验证 资料
ECR ESR ELTR
QTR ECTR
ESTM ESCM ERV
图2 MOCDP符合性文件体系
据;后3个过程对应传统的符合性验 证 过程,位于右 半 部 分,通 过民 机 产品各层 级自底向上的“设 计 验 证—综合验 证— 需求确认”过程形成符合性验 证数 据 [ 6 ]。以适航需 求为导向把 型号设 计 和符 合 性验 证 工 作联系起来,构建了型号设计资料与符合性验证资料 之 间的内在 逻 辑,形成 符 合 性 文件 体系,确 保符 合 性 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7-8]。 2.2 符合性文件体系
AFD ADD ADR
AFHA PSSA
系统 级设计 资料
STS TLSR SRD
SFD
SFHA
SDD
PSSA
SDR
CCA
设备 级设计 资料ETS TLE Nhomakorabea ERD
EFD EDD EDR
FTA FMEA
设计验证 文件
综合验证 文件
需求确认 文件
飞机 级验证 资料
ACR ASR
OIR GTR FTR
ASTM ASCM ARV
摘 要:适航条款的要求难以落实到设计过程,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面向研制过程的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
构建了符合性文件体系,提出了一种面向研制过程的符合性验证方法(MOCDP)。该方法从适航符合性的角度
把民 机 及系统产品研 制过程分为“需求分析”“研发设计”“安全 性分析”“设计验 证”“综合验 证”和“需求确
认”6个过程。
关键词:适航条款 研制过程 符合性研制 适航
IMA系统MOC6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

IMA系统MOC6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作者:韩冲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9期【摘要】型号合格审查过程中,为了获得所需的证据资料以表明适航条款的符合性,申请人通常需要根据适航条款的具体要求选取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来满足条款的要求。
本文根据IMA系统特点,提出了IMA系统MOC6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IMA系统;符合性验证【Abstract】In airworthiness review process, in order to acquire the certification material to indicate the airworthiness conformance, the applicants usually choose one or more methods according to airworthiness items to satisfy the items requirements. This document puts forward a method for IMA MOC6 airworthiness conformance according to IMA architectures.【Key words】IMA system; Airworthiness0 引言适航是航空器及其部件能在预期的环境中及限制条件下安全飞行的固有品质,是构成国家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机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适航的目的是保证飞行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行业发展。
适航随着航空工业的进步而发展,为航空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适航符合性验证是确保飞机满足适航标准的实现过程。
飞机必须按照适航要求进行设计,申请方必须用计算、分析、检查、试验和试飞等方式向局方表明其大型客机符合适航要求。
只有经过适航审定和验证并取得适航合格证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MOC6 是通过飞机在飞行中进行适当的试验来验证有关设计对于相应适航要求的符合性,该方法在规章明确要求或用其他方法无法完全演示符合性时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航机载设备地面试验室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流程的研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 201210孟益民)【摘要】本文总结了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在地面试验室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MoC4)的一般试验流程,详细分析了试验构型的符合性说明方法,从试验件、试验设施、质量体系、试验程序和人员资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能够满足符合性所应具备的条件关键词:MoC4;航电系统;适航;试验流程作者简介:孟益民(1984.07—),男,湖北黄石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电系统集成验证。
0 引言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是民用飞机向适航当局表明其对适航条款符合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的规定,适航符合性验证分为:符合性声明(MoC0)、说明性文件(MoC1)、分析/计算(MoC2)、安全评估(MoC3)、试验室试验(MoC4)、机上地面试验(MoC5)、飞行试验(MoC6)、航空器检查(MoC7)、模拟器试验(MoC8)和设备合格性(MoC9)等十种方法[1]。
由于航电系统功能复杂,与飞机各个系统都有交联关系,很难在地面试验室将航电系统独立出来,因此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一般多在飞机上进行,即采用机上地面试验(MoC5)和飞行试验(MoC6)的方式。
然而,航电系统的一些功能如机组告警等需要飞机工作在故障状态才会触发,在飞行试验时验证这些功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飞行试验本身的成本高昂,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飞机制造商如美国波音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等越来越多的选择将航电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放在地面试验室进行,从而节省大量的飞行小时数,降低制造成本。
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航电系统MoC4试验方面尚无成熟的经验,本文针对航电系统MoC4试验的过程和方法开展了研究。
1MoC4试验流程1.1 概述在试验室环境中进行航电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飞机制造商编制适航符合性验证计划(CP)。
具体到航电系统,该计划将航电系统的功能根据ATA章节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功能项的符合性验证方法。
其中,对于注明使用MoC4方法的功能项将在地面试验室对其符合性进行验证。
CP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之后,对每一次的MoC4试验任务,将编写试验任务书。
试验任务书规定了本次试验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与CP的追溯关系。
承试单位(地面试验室)接到试验任务书后,根据其内容编写试验大纲,试验大纲规定了试验的构型和具体试验程序,并提交给适航当局委任的工程审查代表。
工程审查代表根据试验的构型向适航当局委任的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提交对本次试验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
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将检查由承试单位提供的试验设施的符合性声明,检查完成后,如无问题则对本次试验设施颁发适航批准标签(038表)以及适航符合性检查记录(034表),检查结果将反馈给工程审查代表。
在确认本次试验构型中存在的偏离项对试验结果无影响后,工程审查代表将批准并现场目击本次试验。
试验结束后,承试单位根据试验结果编写试验报告并提交给工程审查代表批准。
1.2 试验任务书试验任务书是用于明确一次试验任务中具体包含哪些MoC4试验项目的文件。
试验任务书需要规定试验具体的构型要求,明确指出本次试验所应使用的设计输入文件,如:1)试验相关ICD文件2)试验相关系统原理图、线路图3)试验相关功能描述文件(FDD、FICD)4)系统操作手册5)参与试验的硬件构型清册;6)参与试验的软件构型清册;7)其他必要飞机型号设计文件。
另外,在试验任务书中,针对每一条测试需求,应提出清晰的测试场景和试验判据。
以便承试单位据此编写试验方案和试验大纲。
1.3 试验大纲试验大纲是描述一次试验过程的文件。
试验大纲的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范围、试验构型描述,制造符合性检查项,试验环境符合性检查项和试验操作程序。
试验大纲中的试验程序是验证试验程序的子集,根据相应的试验项目选取,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试验程序的可追溯性,不为MoC4试验单独设计测试程序。
试验大纲在试验开始前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1.4 符合性声明(SOC)符合性声明是向适航当局提交的用于表述参与试验的试验件和试验设施满足制造符合性的文件。
符合性声明是按照CCAR-21-R4的要求填写的符合性声明表(AAC-037表)[2]。
为了充分证明试验构型的符合性,符合性声明通常包含大量的支持文件,具体可见本文第3章的内容。
符合性声明在试验开始前需要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1.5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是对本次试验结果的描述文件。
试验报告反映了试验大纲中规定的每一条试验项目的结果。
试验报告完成后需要提交适航当局审核并得到适航当局的批准。
2符合性说明2.1 简述符合性说明是MoC4试验中的重要环节,也是MoC4试验不同于一般试验室试验的地方。
MoC4试验是表明飞机适航符合性的试验,其根本目的在于证明飞机系统的功能能够正常运行。
而在地面试验室并不存在真实的飞行条件,并且试验室的设备安装、电缆、接插件、环境条件等等都与真实的飞机环境有差异。
因此,能够证明在地面试验环境下产生的试验结果与飞行环境中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使适航当局确信试验室环境与飞行环境的偏差不会使试验结果产生偏差,是能够采用MoC4方法说明飞机适航符合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符合性说明应针对试验件(被试件)和试验设施分别进行说明。
2.2 试验件的符合性说明在MoC4试验中,试验件一般指安装在飞机上的真实机载设备。
试验件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在适航当局的CCAR-21-R3文件中有详细的规定。
适航当局或其委任代表会在试验件的原厂商处现场目击试验件的制造过程和出厂测试,通过审查的试验件会被颁发适航标签(AAC-038表)。
一般来说,最终参与MoC4试验的试验件都应具备适航标签,证明其制造符合性。
特殊情况下,如果参与MoC4试验的试验件不具备适航标签,则需要和适航当局协调其他用于说明试验件符合性的方法,需依具体情况而定。
2.3 试验设施的符合性说明2.3.1 概述由于在地面试验环境中,试验设施模拟了飞行环境,包含了试验件的连线,以及在试验件组成的飞机系统中加入的必要的测试工具,如数据采集、故障注入等,这些都是造成地面试验环境与飞行环境偏差的主要来源,因此,说明试验设施的符合性在整个符合性说明中显得尤为重要。
试验设施的符合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设施的制造符合性;2)试验设施的安装符合性3)对偏离的分析;4)通过一些测试来证明符合性。
2.3.2 试验设施的制造符合性试验设施的制造符合性是为了说明试验设施的整个设计制造流程是可控、可追溯的。
说明试验设施的性能指标是满足要求的。
可以通过提交文件资料的方式说明试验设施自身的制造符合性,包括:1)试验设施的技术要求;2)试验设施的制造商提供的制造符合性声明和符合性矩阵;3)经承试单位批准的试验设施的验收测试程序(ATP)和验收测试报告(ATR);4)试验设施制造商按照适航当局的要求提供的试验设施制造过程文件和制造商的质量体系文件;5)上述四条说明了试验设施的制造过程是可控的,并且最终产品符合技术规范。
试验设施的性能可通过提供试验台的计量报告来说明试验设施的性能是满足设计指标(试验要求)的。
一般情况下试验设施的计量每年进行一次。
2.3.3 试验设施的安装符合性试验设施的安装符合性是为了说明在试验室中,被测系统与试验设施的安装情况与飞机是一致的。
说明了本次试验的构型是具有代表性的(Representative),是的可控、可追溯的。
可以通过提交试验设施的构型说明文件来证明安装的符合性。
这份文件描述了本次MoC4试验项目所涉及到的试验件在试验台中是如何安装和连接的,包括:1)试验件的连接器选型;2)试验件之间的连接电缆选型;3)试验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连线路径;4)与飞机设计文件之间的追溯关系;5)试验件的软件版本;6)试验设施的构型报告(一般可由试验设施自动生成);7)以上6项说明了由试验件组成的被测系统在试验室的构型与飞机是一致的。
2.3.4 偏离分析偏离分析是为了说明被测系统在加入了试验设施以后对其功能是没有影响的,从而证明本次MoC4试验的构型与真实飞机不一致的地方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提供偏离分析报告来说明构型偏离产生的影响,包括:1)列举出与飞机上不一样的试验件的接插件(如果有),比较其电气特性;2)列举出与飞机上不一样的试验件间的连接电缆(如果有),比较其电气特性;3)试验设施本身若提供试验件之间的连接通路时(如数据采集设施使用的信号三通板),提供这些通路的阻抗特性(一般由试验设施供应商提供);4)列举试验件的功能偏离。
2.3.5 通过增加测试的方式由于试验的需要,在被测系统中加入了数据采集、Breakout Box等装置,除了利用试验原理图、试验原理分析和相关的技术指标来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试验构型仍然具备代表性之外,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取机上地面试验中与本次MoC4试验相关的5%到10%的试验项目,采用与机上地面试验相同的试验程序在试验台上重做这些项目,并且将结果与机上地面试验的结果比较,如结果一致则证明了本次MoC4试验构型的符合性。
2.4 试验设施干运转试验设施干运转是为了说明最终用于MoC4试验的试验程序是准确的,说明试验设施中导入的被测系统的接口控制文件(ICD)与真实飞机的ICD文件是一致的,试验设施干运转也能从一方面证明试验原理、试验件和试验系统相关功能等符合试验大纲相关要求和预期。
可以通过提交在研发试验阶段已经完成的试验程序验证(干运转)的相关试验文件,包括试验大纲和试验报告等。
通过检查这些已经完成的试验结果,证明了用于本次MoC4试验的试验程序是经过验证的,能够达到试验目标。
同时也证明了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ICD数据与真实飞机的ICD数据是一致的。
2.5 质量体系的符合性MoC4试验的承试单位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质量体系,证明承试部门的各项流程是可控的、可追溯的。
说明质量体系符合性的文件应根据各单位情况而定,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室构型管理规范。
该规范规定了试验室内部的各项活动,包括故障报告、变更流程等;2)试验流程管理规定。
用于说明试验流程的可控性,包括试验大纲、试验程序、试验报告的版本管理,以及他们之间的追溯关系;3)试验件管理规定,用于说明试验件在试验室的存放、安装位置、件号、串号以及试验件的升级、串件、更换、维修、报废等信息。
说明试验件的状态在试验室是可控的、可追溯的。
2.6 人员资质符合性参加MoC4试验的人员必须具备由承试单位颁发的上岗证或设备操作资格证。
3结论本文对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在地面试验室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试验的流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航电系统MoC4试验的一般试验流程,提出了航电系统MoC4试验与其他适航符合性方法相比其难点在于说明在地面试验室条件下所得出的试验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