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调整全文
2023年个人所得税标准及税收政策
![2023年个人所得税标准及税收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edf514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1.png)
2023个人所得税新标准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
一、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更高一级为45%,更低一级为3%,共7级。
二、.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
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更低一级为5%,更高一级为35%,共5级。
三、比例税率。
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最新调整_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
![个人所得税最新调整_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https://img.taocdn.com/s3/m/7436ce3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3.png)
2021年个人所得税最新调整_工资超过5000怎么扣税2021年个人所得税最新调整12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
《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告》指出,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注明“上年各月均有申报且全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字样。
《公告》称,对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解读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的解读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制发了《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现解读如下:一、为什么要出台《公告》?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后,为尽可能使大多数纳税人在预扣预缴环节就精准预缴税款、提前享受改革红利,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对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累计预扣法来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这样大部分仅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预缴税款与全年应纳税款一致,次年就不用再进行汇算清缴,办税负担得以有效减轻。
从新税制实施首年情况看,这一预扣预缴制度安排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相当部分纳税人预缴阶段即充分享受改革红利并且不用办理汇算清缴。
但也发现,有部分固定从一处取薪且年收入低于6万元的纳税人,虽然全年算账不用缴税,但因其各月间收入波动较大或者前高后低等原因,年中无法判断全年所得情况而某一个或几个月份被预扣预缴了税款,年度终了后仍需申请退税。
个税计算2024年后
![个税计算2024年后](https://img.taocdn.com/s3/m/e769bb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b.png)
个人所得税,又称个税,是国家对居民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
在2024年起,中国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主要针对个人所得税
起征点的调整和税率的调整。
以下是2024年后个税计算的一些重要内容:
1.起征点调整:从2024年起,中国个税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调整为
每月5000元。
这意味着只有当个人月收入超过5000元时,才需要缴纳个
人所得税。
2.税率调整:从2024年起,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为7个级别,
分别为3%、10%、20%、25%、30%、35%和45%。
根据个人收入的不同,逐
级递增缴纳相应的税率。
3.个税扣除: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可以根据一定的扣除标准来减少应
纳税额。
例如,每月基本减除费用为5000元,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
等一系列费用可以进行额外的扣除。
4.年终奖个税计算:年终奖金额超过12个月工资标准的情况下,根
据年终奖金额适用不同的收入税率。
若年终奖金不超过3万元,适用10%
的税率;若超过3万元,适用奖金超出部分的税率。
5.税前工资与税后工资计算:个税计算是基于税前工资进行的。
以税
前工资5000元为例,根据起征点调整,不需要缴纳个税;若税前工资为8000元,则需要减去起征点5000元,剩下3000元需要纳税。
根据税率表,可计算出纳税金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8c493274af1ffc4ffe47ac9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修正)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48号发布日期: 2011.06.30实施日期: 2011.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法规类别:税收法规,个人所得税【本法变迁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0910]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1993)[199310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3修正)[1993103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1999)[199908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9修正)[19990830]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05)[2005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5修正)[20051027]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07)[2007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修正)[2007062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07第二次修正)[2007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第二次修正)[2007122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1)[201106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修正)[201106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5878748f5ef7ba0d4b733b4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财税[2011]62号
![财税[2011]62号](https://img.taocdn.com/s3/m/5115a1d4c1c708a1284a4472.png)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个人
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通知
财税[2011]62号
成文日期:2011-07-2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西藏、宁夏、青海省(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现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42000元/年(3500元/月)。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1997]43号)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个体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2000元/年(3500元/月);个体户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附件1第六条(一)修改为:“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2000元/年(3500元/月)。
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
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65号)第一条停止执行。
五、本通知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新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
![新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https://img.taocdn.com/s3/m/c582c86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1.png)
新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新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是根据2019年3月5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对此前实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调整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
根据《决定》,最高减免5000元的税款,把原有的3500元调整到5000元,调整后的个税起征点也由原来的3500元上调到5000元,而在5000元至1.2万元的收入范围内,税率也相应从原来的3%调整为3%至7%不等,在1.2万元至5万元的收入范围内,税率从原来的10%调整为10%至15%不等,5万元以上的收入,税率仍保持在20%不变。
由于税改影响了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因此,新的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如下:一、起征点调整后的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
二、税率表(一)收入不超过5000元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 5000元至1.2万元的收入范围内,税率为:收入范围(元)税率(%)速算扣除数(元)5000-8000 3% 08000-17000 10% 21017000-30000 20%141030000-420000 25%2660420000-60000 30%441060000-85000 35%716085000-120000 45%15160(三)1.2万元至5万元的收入范围内,税率为:收入范围(元)税率(%)速算扣除数(元)120000-25000 10% 1250025000-35000 15%2050035000-55000 25%3450055000-80000 30%5450080000-100000 35%78500100000-200000 45%133500(四) 5万元以上的收入,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33500元。
以上就是新个税起征点及税率表,根据不同收入范围,税收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也不同,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申报个税,避免纳税过多或者过少,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a51f204b35eefdc8d3337c.png)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已经国家税务总局局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请认真遵照执行。
修订后的规定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令第600号修订,以下简称条例),认真做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税法及条例的规定精神,现将一些具体问题明确如下:一、关于如何掌握“习惯性居住”的问题条例第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所谓习惯性居住,是判定纳税义务人是居民或非居民的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标准,不是指实际居住或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居住地。
如因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而在中国境外居住的,在其原因消除之后,必须回到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则中国即为该纳税人习惯性居住地。
二、关于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一项对工资、薪金所得的具体内容和征税范围作了明确规定,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征税。
对于补贴、津贴等一些具体收入项目应否计入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范围问题,按下述情况掌握执行:(一)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其他各种补贴、津贴均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二)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三、关于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的问题(一)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依照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国务院令第4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国务院令第452号](https://img.taocdn.com/s3/m/9d23e82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4f.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4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2号发布根据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第三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
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
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第四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说的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所说的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第五条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三)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四)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五)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六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3年人所得税法全文实施细则(2023年人所得税法全文实施细则最新)
![2023年人所得税法全文实施细则(2023年人所得税法全文实施细则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87463d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9.png)
2023年个人所得税新规的内容包括:子女教育费用的税收减免。
如果有孩子,年满3岁且在上学,每月可扣除1000元,全年可扣除1.2万元。
继续教育费用的扣税。
纳税人在继续教育学习的,也在扣除范围内。
如果属于国内学历教育,每月可扣除400元。
大病医疗费用的税收减免。
大病医疗费用扣除条件较高。
除报销部分外,个人支灶庆出超过1.5万元的,将进入扣除门槛。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颂孙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隐樱握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二)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国务院可以规定其他减税情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023年个人所得税最新标准目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标准为5000元。
意味着,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那么属于没有达到个税的征收标准,不需要交纳个税。
除此之外,在按照帆竖旁新个税法计算个税的时候,可以享受子女教态橡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等专项附加扣除。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生活中,最常见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形,就是我们每个月的工资收入。
当然,有一部分人因为并没有达到新规定的个税起征点,那么就不需要交纳个税。
而对于需要交纳个税的人群来讲,除了会扣除一些传统的项目之外,现在还会扣除一些专项附加项目,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租金等等。
《个人所得税法》的新修订,目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已经从之前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
政府公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公布
![政府公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公布](https://img.taocdn.com/s3/m/4452dd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5.png)
政府公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公布近日,我国政府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旨在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就此方案进行探讨,并分析对个人和经济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按照个人所得状况征收的税种,对于调控经济、促进社会公平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与实际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因此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调整。
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根据政府公告,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XXXX元提高至XXXX元。
这一调整方案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此外,该方案也能够鼓励民众积极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三、对个人的影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将直接影响纳税人的实际税负。
根据新方案,收入低于XXXX元的纳税人将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将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受益,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的消费升级。
此外,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也将鼓励更多的人走上就业岗位。
对于一些个体经营者或创业者来说,税负的减轻将增加他们的创业动力,推动更多人勇于创业,促进了经济的创新发展。
四、对经济的影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方案也将对整体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推动消费需求的扩大。
这将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升级,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也将鼓励更多的人投资和消费。
一方面,个体经营者的税负减轻将增加他们的盈利空间,鼓励他们扩大投资。
另一方面,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将增加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更多人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五、结论政府公告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方案将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对于个体经营者和创业者来说,税负的减轻也将鼓励他们增加投资,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
同时,调整方案也将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的消费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ed76ed6e01f69e314332949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9号发布日期: 2018.08.31实施日期: 2019.01.01时效性:尚未生效效力级别:法律法规类别:税收法规,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根据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七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67e19e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7.png)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05.01.21•【文号】国税发[2005]9号•【施行日期】2005.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个人所得税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经研究,现就调整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办法通知如下: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92e301e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f.png)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为进一步支持稳就业、保就业,减轻当年新入职人员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阶段的税收负担,现就完善调整年度中间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等人员有关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事项公告如下:一、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二、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
三、符合本公告规定并可按上述条款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申明并如实提供相关佐证资料或承诺书,并对相关资料及承诺书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相关资料或承诺书,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需留存备查。
四、本公告所称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本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2020年7月28日——结束——。
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
![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68d059f977232f60dccca167.png)
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为进一步支持稳就业、保就业,减轻当年新入职人员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阶段的税收负担,现就完善调整年度中间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等人员有关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事项公告如下:
一、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二、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
三、符合本公告规定并可按上述条款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申明并如实提供相关佐证资料或承诺书,并对相关资料及承诺书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相关资料或承诺书,纳税人及扣缴义务人需留存备查。
四、本公告所称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本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第二次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870e290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第二次修正)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7.12.29•【文号】主席令第85号•【施行日期】2008.03.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个人所得税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2024新版个税公式及测算
![2024新版个税公式及测算](https://img.taocdn.com/s3/m/29da8b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c.png)
2024新版个税公式及测算2024年1月1日,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修订,个税成为了2024年中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以下是2024年新版个税公式及测算的详细内容。
新版个税公式新版个税公式主要体现了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调整及起征点的提高。
具体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扣除数其中: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月收入-五险一金-专项扣除-其他扣除新版个税公式主要增加了专项扣除和其他扣除两个部分,以更精细化的方式考虑个人的家庭、子女教育等实际情况。
专项扣除根据新版个税法规定,专项扣除提高到每月5000元,其中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专项支出。
同时,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每个子女可增加扣除500元。
其他扣除新版个税法还增加了其他扣除项,如租房、贷款利息、赡养本人父母等支出。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个税公式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为了简化计算而引入的。
速算扣除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纳税额的计算。
新版个税税率表按照新版个税税率表,以下是2024年的个税税率: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实例分析以下是根据新版个税公式进行的实例分析:则月应纳税所得额为:扣除数为:扣除数=(5000*10%)-210其中,速算扣除数为210。
应纳税所得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000-(5000*10%)+210=4710元因此,该人的月个人所得税为471元。
以上是2024年新版个税公式及测算的详细内容。
通过新版个税公式,个税将更加公平合理地考虑到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广大劳动者减轻了税收负担,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最全总结
![2024年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最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4f835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9.png)
2024年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最全总结2023年个人所得税降低和减免政策的总结,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新的税率调整、增加的税前扣除项目、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调整和新增。
一、新的税率调整根据2023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新的税率调整如下:1. 税率档次将由目前的7档调整为5档。
新的税率档次为3%,10%,20%,25%,30%。
2. 纳税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按照综合所得的方式或者分项计算税负。
二、增加的税前扣除项目为了减少纳税人的税负,2023年个人所得税法新增了一些税前扣除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子女教育支出:每个纳税人可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和额度由地方政府制定。
2. 抚养老人支出:每个纳税人可扣除抚养老人支出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和额度由地方政府制定。
3. 住房租金: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租房人可以扣除一定比例的住房租金。
具体比例和额度由地方政府制定。
4. 捐赠支出:纳税人可以扣除一定比例的捐赠支出。
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调整和新增除了增加税前扣除项目外,2023年个人所得税法还对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新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值税发票:从2023年开始,只有持有增值税发票的纳税人才能享受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2. 创业投资: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个人对于创业投资所得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减免。
3. 科技创新收入:对于从科技创新中获得的个人所得,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减免。
4. 个人房屋租赁收入:对于个人出租房屋所得,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个人所得税减免。
综上所述,2023年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主要包括新的税率调整、增加的税前扣除项目、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调整和新增。
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减少纳税人的税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纳税人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充分了解个人所得税减免的相关规定,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税收优惠。
个人工资税收标准20242024个人工资交税标准及2024年个人工资税收标准
![个人工资税收标准20242024个人工资交税标准及2024年个人工资税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0a3d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6.png)
根据中国税法的规定,个人工资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按照个人获得的所得金额计征和缴纳的税款。
个人工资税收标准是指按照一定的税率和起征点计算个人工资应缴纳的所得税。
2024年个人工资税收标准主要包括税率和起征点两个方面。
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2024年个人工资税率分为7个等级,分别为3%、10%、20%、25%、30%、35%、45%,相比于现行的税率,上调了一些。
起征点是指个人工资所得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2024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比现行起征点提高了一些。
这意味着每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人员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工资税收标准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法是:首先将个人的工资总额减去起征点,得到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最后得到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例子:假设人的月工资为8000元,则其应纳税所得额为8000-5000=3000元。
根据2024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对于应纳税所得额在3000元以下的部分,适用3%的税率,因此需要缴纳税款3000*3%=90元。
所以,该人员2024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为90元。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还可以享受一些税前扣除项目,例如住房公积金、社保等。
这些项目的具体扣除标准需要根据政策规定来确定。
总之,个人工资税收标准是根据个人工资所得额和个人所得税税率来计算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2024年的个人工资税收标准根据现行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情况。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了解2024年个人工资税收标准提供一些帮助。
2024个税起征点上调为5000元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2024个税起征点上调为5000元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b9352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d.png)
2024个税起征点上调为5000元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有效减除费用后的剩余金额,超过该起征点的部分按照一定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024年个税起征点上调为5000元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将根据新的起征点进行。
若个人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若个人所得额超过5000元,则需要依照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具体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
-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
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如下:
1.首先,根据个人所得项目计算收入总额。
2.然后,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扣除费用,如社保费、住房公积金等,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3.根据个税起征点,判断应纳税所得额是否超过5000元。
4.若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5.若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元,则根据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
举个例子,假设人的收入总额为8000元,减去住房公积金和其他应纳税所得额前的费用后,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元。
根据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6000元×10%-210元=390元。
这个人需要缴纳390元的个人所得税。
总结起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涉及收入总额、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扣除费用和个税起征点,根据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
根据2024年个税起征点上调为5000元,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发生相应变化,需要根据起征点和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央财政
收入结构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韩洁、崔清新)全国人大常委会20日初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作说明时说,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的要求,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并考虑到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的实际情况,有必要修订个人所得税法,进一步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每月1123元,按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1.93人计算,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为每月2167元。
2011年按城镇就业者人均负担的消费性支出增长10%测算,约为每月2384元。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草案拟将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调整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12%左右。
”谢旭人说。
谢旭人介绍说,与2010年相比,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约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990亿元。
“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的再度上调,回应了社会的声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说,之所以要设定免征额,是基于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不纳税的原则。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水平的上涨,中国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必要再度调整减除费用标准。
据了解,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施行以来,已按照法律修改程序先后两次调整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006年1月1日起由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
中央财政主要收入项目。
国内增值税15895.59亿元,完成预算的103.6%,增长14.2%。
国内消费税6071.54亿元,完成预算的115.8%,增长27.5%。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0487.46亿元,完成预算的130%,增长35.7%;关税2027.45亿元,完成预算的128.3%,增长36.6%。
出口货物退增值税、消费税7327.31亿元(账务上作冲减收入处理),完成预算的103.6%,增长13%。
企业所得税7794.25亿元,完成预算的96.7%,增长2.3%。
个人所得税2902.85亿元,完成预算的114.2%,增长22.6%。
证券交易印花税527.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2.3%,增长6.6%。
车辆购置税1792.03亿元,完成预算的133.9%,增长54%。
非税收入1968.01亿元,完成预算的94.8%,下降22.9%。
中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史一览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过多次测算、修订,将在4月20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次会议上进行初审。
中新网财经频道梳理背景资料后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于1980年9月正式颁布,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史
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其中涉及对个人所得征税的主要是薪给报酬所得税和存款利息所得税,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开征。
1980年9月,个人所得税法正式颁布,该法的征税对象包括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员,但由于规定的免征额较高(每月或每次800元),而国内居民工资收入普遍很多,因此绝大多数国内居民不在征税范围之内。
为了有效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的差距,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同年9月颁布了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上述规定仅适用于本国居民。
199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初步建立起内外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其后,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
1999年恢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
2006年和2008年两度提高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减除费用标准;
2007年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由20%调减为5%;
2008年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2010年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周兆军郭金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20日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草案拟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5%。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而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9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为: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500元的,税率为5%。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5%。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8,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0%。
9,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两个税率表相对照,可以发现,除扩大了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应范围外,草案还扩大了最高税率45%的覆盖范围,将现行适用40%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入了45%税率,加大了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完)
图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