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焊接工艺
电子行业电子元件焊接工艺
电子行业电子元件焊接工艺简介电子行业中,电子元件的焊接是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它涉及到连接电子元件与电路板,以完成电路的组装和制造。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电子元件焊接的基本原理、常见焊接方法,以及焊接工艺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基本原理电子元件焊接是通过加热金属焊料,使其熔化并与焊接表面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电子元件与焊接表面的连接。
焊接后,金属焊料凝固,形成可靠的电气连接。
常见的电子元件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焊接、波峰焊接和表面贴装焊接。
手工焊接手工焊接是最常见的焊接方法之一,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和维修工作。
它需要操作人员使用焊接铁对焊接点进行加热,并将焊锡应用于焊接表面。
在焊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掌握适当的焊接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焊接不良或损坏电子元件。
以下是手工焊接的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确保焊接铁头清洁,并且焊锡线和焊料齐全。
2.热身:预热焊接铁头,确保达到适当的焊接温度。
3.加热焊接点:将焊接铁头与焊接点接触,加热焊接点至适当温度。
4.施加焊锡:在焊接点上施加适量的焊锡,使其与焊接表面充分接触。
5.冷却:待焊接点冷却后,确保焊锡凝固并与焊接表面牢固连接。
手工焊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焊接点和焊锡的质量。
•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或过短导致焊接不良。
•避免焊接过程中的震动或移动,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波峰焊接波峰焊接是一种自动化的焊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它基于表面张力原理,利用液态焊料的表面张力和内部引力,在焊接表面形成一定的波形。
通过控制焊接速度和温度,电子元件可以在波峰中通过,实现焊接连接。
以下是波峰焊接的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设置焊接机器的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接速度等。
2.贴装元件:将电子元件安装到焊接板上,确保元件位置准确。
3.浸波焊接:将焊接板经过焊接机器,使焊接表面与液态焊料接触。
4.冷却:焊接完成后,焊接表面冷却,焊料凝固并与焊接表面连接。
波峰焊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控制焊接温度和速度,以确保焊料充分熔化和凝固。
电子元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电子元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第1章基础知识 (3)1.1 电子元件概述 (4)1.2 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 (4)第2章焊接材料与工具 (4)2.1 焊料与助焊剂 (4)2.1.1 焊料 (4)2.1.2 助焊剂 (4)2.2 焊接工具及其选用 (5)2.2.1 焊接工具概述 (5)2.2.2 焊台的选用 (5)2.2.3 烙铁的选用 (5)2.2.4 吸锡器 (5)2.2.5 焊接辅助工具 (5)2.3 防护用品与安全操作 (5)2.3.1 防护用品 (5)2.3.2 安全操作 (5)第3章焊接前的准备 (6)3.1 元件检查与整理 (6)3.1.1 元件外观检查 (6)3.1.2 元件电气功能检查 (6)3.1.3 元件标识检查 (6)3.1.4 元件分类整理 (6)3.2 焊接工作台的布置 (6)3.2.1 工作台面积 (6)3.2.2 工作台整洁 (6)3.2.3 焊接工具及材料摆放 (6)3.2.4 防止元件损伤 (6)3.3 焊接设备的调试与维护 (7)3.3.1 设备调试 (7)3.3.2 焊接设备维护 (7)3.3.3 焊接工具检查 (7)3.3.4 安全防护 (7)第4章手工焊接技术 (7)4.1 焊接基本操作步骤 (7)4.1.1 准备工作 (7)4.1.2 焊接步骤 (7)4.2 常见焊接缺陷及其预防 (8)4.2.1 冷焊 (8)4.2.2 气孔 (8)4.2.3 桥接 (8)4.2.4 虚焊 (8)4.3.1 外观检查 (8)4.3.2 功能检查 (8)4.3.3 焊接质量评判 (8)第5章自动焊接技术 (8)5.1 自动焊接设备概述 (8)5.1.1 设备分类 (8)5.1.2 设备选型 (8)5.2 自动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9)5.2.1 焊接电流 (9)5.2.2 焊接速度 (9)5.2.3 焊接时间 (9)5.2.4 焊接压力 (9)5.3 自动焊接质量的控制 (9)5.3.1 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9)5.3.2 焊接质量检测 (9)5.3.3 异常处理 (10)第6章特殊焊接工艺 (10)6.1 无铅焊接技术 (10)6.1.1 概述 (10)6.1.2 无铅焊接材料 (10)6.1.3 无铅焊接工艺参数 (10)6.1.4 无铅焊接注意事项 (10)6.2 气相焊接技术 (10)6.2.1 概述 (10)6.2.2 气相焊接设备与材料 (10)6.2.3 气相焊接工艺参数 (10)6.2.4 气相焊接注意事项 (11)6.3 激光焊接与超声波焊接技术 (11)6.3.1 激光焊接技术 (11)6.3.1.1 概述 (11)6.3.1.2 激光焊接设备与材料 (11)6.3.1.3 激光焊接工艺参数 (11)6.3.1.4 激光焊接注意事项 (11)6.3.2 超声波焊接技术 (11)6.3.2.1 概述 (11)6.3.2.2 超声波焊接设备与材料 (11)6.3.2.3 超声波焊接工艺参数 (11)6.3.2.4 超声波焊接注意事项 (12)第7章表面贴装技术(SMT) (12)7.1 SMT工艺概述 (12)7.2 贴片元件的安装与焊接 (12)7.2.1 贴片元件安装 (12)7.2.2 贴片元件焊接 (12)7.3.1 焊接质量检查 (12)7.3.2 质量控制措施 (13)第8章焊接后处理 (13)8.1 焊接后清洗工艺 (13)8.1.1 清洗目的 (13)8.1.2 清洗方法 (13)8.1.3 清洗流程 (13)8.1.4 清洗注意事项 (13)8.2 焊接后检验与返修 (14)8.2.1 检验目的 (14)8.2.2 检验方法 (14)8.2.3 检验标准 (14)8.2.4 返修流程 (14)8.3 焊点加固与保护 (14)8.3.1 加固目的 (14)8.3.2 加固方法 (14)8.3.3 加固注意事项 (14)第9章焊接质量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 (15)9.1 焊接质量缺陷的分类 (15)9.2 常见焊接缺陷原因分析 (15)9.2.1 焊点缺陷 (15)9.2.2 焊接形状缺陷 (15)9.2.3 焊接结构缺陷 (15)9.2.4 焊接功能缺陷 (15)9.3 焊接缺陷解决措施 (15)9.3.1 焊点缺陷解决措施 (15)9.3.2 焊接形状缺陷解决措施 (16)9.3.3 焊接结构缺陷解决措施 (16)9.3.4 焊接功能缺陷解决措施 (16)第10章焊接工艺管理与优化 (16)10.1 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管理 (16)10.1.1 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16)10.1.2 焊接工艺文件管理 (16)10.2 焊接过程控制与优化 (16)10.2.1 焊接过程控制 (16)10.2.2 焊接过程优化 (17)10.3 焊接工艺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应用展望 (17)10.3.1 焊接工艺发展趋势 (17)10.3.2 新技术应用展望 (17)第1章基础知识1.1 电子元件概述电子元件是电子产品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要求
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规范一、目的规范电子元器件手工焊接操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此工艺规范,要求生产二部全体员工严格遵守。
二、手工焊接工具要求1、焊锡丝的选择要求1)直径为1.0mm的焊锡丝,用于铜插孔焊接,焊片和PCB板的注锡,一些较大元器件的焊接。
2)直径为0.8mm的焊锡丝,用于普通类电子元器件焊接。
3)直径为0.6mm的焊锡丝,用于贴片及较小型电子元器件焊接。
2、电烙铁的功率选用要求1)焊接常规电子元器件及其它受热易损件的元件时,考虑选用35W 内热式电烙铁。
2)焊接导线、铜插孔、焊片以及给PCB板镀锡时,要选用60W的内热式电烙铁。
3)拆卸一些电子元器件及热缩管热缩时,考虑选用热风枪。
3、电烙铁使用注意事项1)新的烙铁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给它蘸上一层锡(给烙铁通电,然后在烙铁加热到一定的时候就用锡条靠近烙铁头),使用久了的烙铁将烙铁头部锂亮,然后通电加热升温,并将烙铁头蘸上一点松香,待松香冒烟时在上锡,使在烙铁头表面先镀上一层锡。
2)电烙铁通电后,不用时应放在烙铁架上,但较长时间不用时应切断电源,防止高温“烧死”烙铁头(被氧化)。
要防止电烙铁烫坏其他元器件,尤其是电源线,若其绝缘层被烙铁烧坏而不注意便容易引发安全事故3)不要把电烙铁猛力敲打,以免震断电烙铁内部电热丝或引线而产生故障。
4)电烙铁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在烙铁头部留有锡垢,在烙铁加热的条件下,我们可以用湿布轻檫。
如有出现凹坑或氧化块,应用细纹锂刀修复或者直接更换烙铁头三、电子元器件的安装1、元器件引脚折弯及整形的基本要求手工弯引脚可以借助镊子或小螺丝刀对引脚整形。
所有元器件引脚均不得从根部弯曲,一般应留1.5mm以上;电阻,二极管及其类似元件要将引脚弯成与元件成垂直状再进行装插。
2、元器件插装要求1)电子元器件插装要求做到整齐、美观、稳固,元器件应插装到位,无明显倾斜、变形现象。
同时应方便焊接和有利于元器件焊接时的散热。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介绍电子产品焊接工艺是制造电子产品的关键环节之一。
焊接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技术。
焊接方法表面贴装技术(SMT)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是一种通过将电子元件直接粘贴或焊接到印刷电路板(PCB)表面上来实现电子组装的方法。
SMT在电子产品制造中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高密度、小尺寸和高性能的优点而备受青睐。
SMT焊接的主要步骤包括:1.元件贴装:将元件按照设计要求粘贴或放置在PCB表面上。
2.固定:使用热熔胶或粘合剂固定元件,以防止元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脱落。
3.焊接:通过热风炉或回流焊炉将元件和PCB表面焊接在一起。
4.检查:对焊接的元件进行目视检查或使用自动化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正确性。
焊接贴装技术(THT)焊接贴装技术(Through-hole Technology,简称THT)是一种将元件插入PCB孔洞中,并通过焊接来固定元件的技术。
THT技术仍然在某些要求高可靠性的应用中使用,尤其是在大功率电子产品中。
THT焊接的主要步骤包括:1.元件插入:将元件通过孔洞插入PCB上。
2.电焊:使用焊锡丝和焊锡炉或手持焊接铁将元件与PCB焊接在一起。
3.修整:修整焊接的引脚,使之平整和均匀,以提高连接质量。
4.检查:对焊接的元件进行目视检查或使用自动化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焊接质量和正确性。
焊接材料焊锡焊锡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材料,它通常是铅-锡合金。
焊锡的合金成分根据应用需求而不同,典型的焊锡合金包括63%锡和37%铅(Sn63Pb37)和无铅焊锡合金,如99.3%锡和0.7%铜(Sn99.3Cu0.7)。
焊剂焊剂是焊接过程中常用的辅助材料,它有助于焊接表面的清洁和氧化物的去除,提高焊接质量。
常见的焊剂类型包括酒精型焊剂和无铅焊剂。
焊接工艺控制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和一致性,焊接工艺需要严格控制。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课件ppt
三极管的焊接
04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问题及解决方案
虚焊、漏焊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虚焊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焊料未完全凝固就移动了元器件,造成焊点不牢固、不饱满,容易出现脱落现象。
虚焊的原因
应等待焊料完全凝固后再移动元器件,或采用其他辅助手段如热风、振动等来确保焊点质量。
虚焊的解决方法
漏焊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未能将焊料完全覆盖在元器件的引脚上,造成引脚裸露、氧化等问题。
应控制焊接过程中焊料的流淌速度,适当降低温度或提高送丝速度来减少拉尖现象的发生。
毛刺的消除方法
应保持稳定的焊接状态,避免飞溅或流淌不稳定现象的发生,同时可在焊接前对元器件引脚进行清理,去除氧化层等杂质。
拉尖、毛刺的成因及消除方法
温度、时间对焊接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温度过高会导致焊料流动过快,难以形成饱满的焊点;温度过低则会使焊料流动性不足,影响焊接质量。
焊接的分类
熔焊的基本原理
根据加热源的不同,焊接可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
熔焊是将两个工件加热至熔点,然后合并它们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它们凝固成一个整体。
03
焊接的基本原理
02
01
焊接前准备
定位
预热
焊接
冷却
后处理
焊接的工艺流程
熔焊
01
熔焊是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包括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它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连接。
目视检查
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检测焊接质量。
工具测量
通过程序对焊接点进行测试,检测其功能是否正常。
程序测试
03
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实例
固定电阻器的焊接
首先将电阻器放置在电路板上的正确位置,然后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电阻器的两端与电路板焊接在一起。
电子元器件焊接规范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迪美光电电路板焊接标准概括---A手插器件焊接工艺标准一.没有引脚的PTH/ VIAS(通孔或过锡孔)标准的(1)孔内完整充满焊料。
焊盘表面显示优秀的湿润。
(2)没有可见的焊接缺点。
可接受的(1)焊锡湿润孔内壁与焊盘表面。
(2)直径小于等于的孔一定充满焊料。
(3)直径大于的孔没有必需充满焊料但整个孔内表面和上表面一定有焊锡湿润。
不行接受的(1)部分或整个孔内表面和上表面没有焊料湿润。
(2)孔内表面和焊盘没有湿润。
在两面焊料流动不连续。
二.直线形导线1、最小焊锡敷层(少锡)标准的(1)焊点圆滑、光亮体现羽翼状薄边,显示出优秀的流动和湿润。
(2)导线轮廓可见。
可接受的(1)焊锡的最大凹陷为板厚(W)的 25%,只需在引脚与焊盘表面仍体现出优秀的浸润。
不行接受的(1)焊料凹陷超出板厚( W)的 25%。
(2)焊接表现为由焊锡不足惹起的没有充满孔和/ 或焊盘没有完整湿润。
2、最大焊锡敷层(多锡)标准的(1)焊点圆滑、光亮体现羽翼状薄边,显示出优秀的流动和湿润。
(2)引脚轮廓可见。
可接受的(1)在导体与终端之间多锡,但仍旧湿润且联合成一个凹形焊接带。
(2)引脚轮廓可见。
不行接受的(1)在导体与终端焊盘之间形成了一个多锡的凸形焊接带。
(2)引脚轮廓不行见。
3、曲折半径焊接标准的(1)焊接带体现凹形,而且没有延长到元件引脚形成的曲折半径处。
可接受的(1)焊料没有高出焊盘地区且焊接带体现凹形。
(2)焊想到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一个引脚的直径。
不行接受的(1)焊料高出焊接地区而且焊接带不体现凹形。
(2)焊想到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引脚的直径。
4、弯月型焊接标准的(1)焊接带体现出凹形而且弯月型部分没有延长进焊猜中。
可接受的(1)元件弯月型部分能够插入焊接联合处(元件面),只需在元件和周边焊接接合处没有裂缝。
不行接受的(1)元件半月型部分进入焊接接合处,在元件本体与周边焊接接合处有破碎的迹象。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表面组装焊接技术课件
CSP焊接工艺
CSP焊接工艺是一种将芯片尺寸 封装(CSP)元件焊接到PCB板
上的制造工艺。
CSP焊接工艺需要使用特殊的焊 料和焊接设备,通过精确控制温 度和时间,将元件与板子紧密连
接在一起。
CSP焊接工艺具有小型化、轻量 化、高可靠性等优点,广泛应用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 者并用,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 生原子间相互扩散和联结,形 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 者并用,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 生原子间相互扩散和联结,形 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 者并用,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 生原子间相互扩散和联结,形 成一个整体的工艺过程。
焊剂特性
焊剂的作用是去除焊接表面的 氧化物,提高焊接润湿性,需 根据焊料选择合适的焊剂。
焊料与焊剂的匹配性
选择合适的焊料与焊剂组合, 以达到最佳的焊接效果。
辅助材料的选用
辅助材料种类
包括导电胶、绝缘胶、散热材料等,每种材料有其特 定的用途。
材料性能要求
辅助材料需满足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以确保 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材料选择原则
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以达 到最佳的工艺效果。
05
表面组装焊接技术实例
SMT贴片元件焊接
SMT贴片元件焊接技术是一种将电子元件直接贴装 在PCB板表面,并通过焊接工艺实现元件与板子的连 接的制造工艺。
焊接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料、焊膏等材料,通过加 热、加压等方式,使元件与板子紧密连接在一起, 实现电气连接。
详细描述
焊膏印刷应保证焊膏量适中、分布均匀,无堵塞、拉丝等问题,同时要控制印 刷厚度和精度,以确保焊接质量。
电子元件的焊接方法
电子元件的焊接方法在电子设备制造和维修过程中,电子元件的焊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艺。
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焊接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人们开发出多种不同的焊接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子元件焊接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 手工焊接手工焊接是最传统的焊接方法之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小型电子元件的焊接工作,如电阻、电容等。
手工焊接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理焊接区域:使用无尘布或棉球清理焊接区域的杂质和氧化物,确保焊接表面干净。
(2)涂抹焊接剂:在焊接区域涂抹一层薄薄的焊接剂,可以提高焊接效果。
(3)焊接:使用电子焊台或焊枪将焊锡加热至熔化,迅速将焊锡涂抹在焊接区域,使电子元件与焊盘牢固连接。
手工焊接的好处是简单易行,成本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维修工作。
然而,由于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出现焊接不到位、短路等问题。
2. 表面贴装技术(SMT)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大规模生产中。
与手工焊接相比,SMT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性:整板自动化装配,大大提高了焊接速度和效率。
(2)密度大:元件焊接在PCB表面,减小了电路板的厚度,实现了高密度的元件安装。
(3)可靠性强:焊接点牢固可靠,能够抵抗外界振动和冲击。
在SMT焊接过程中,首先将元件粘贴在PCB板上,然后通过进一步加热使焊锡熔化并固定在焊盘上。
SMT焊接适用于小型电子元件,如集成电路、芯片等。
它是大规模生产的主要焊接方法之一。
3. 反向焊接技术反向焊接技术主要应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电子元件,如大功率二极管、散热器等。
与传统的焊接方法不同,反向焊接技术将焊接点位于PCB板的背面。
这种焊接方法有以下优势:(1)热量较低:焊接热量被散热器吸收,减少了对电子元件的热损伤。
(2)良好的散热效果:焊接点位于散热器上,能够有效地散发热量。
(3)可靠性强:焊接点牢固,能够承受高温和高电流的冲击。
电子元件焊接工艺流程
电子元件焊接工艺流程电子元件的焊接是电子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正确的焊接工艺能够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电子元件的常用焊接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1. 准备焊接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焊接台、焊锡丝、刷子、钳子等。
2. 检查焊接电路板,确保电路板的焊点无异常。
二、对焊接材料进行处理1. 清洁焊锡丝:将焊锡丝放入焊台加热后,用刷子刷净焊锡丝表面的氧化物和积污。
2. 提取焊锡:用钳子从焊锡丝中提取出合适长度的焊锡。
三、进行焊接1. 烙铁升温:将烙铁插入焊台并开启电源,等待烙铁升温至适宜的温度。
2. 清洁焊线:用烙铁将焊锡丝熔化,然后用刷子将焊锡丝熔化的焊锡沾在烙铁的头上,从而清洁烙铁头。
3. 上焊锡膏:用刷子将焊锡膏均匀涂抹在电子元件的焊点上,以增强焊点的粘附力和导热性。
4. 焊接电子元件:用烙铁将焊点预热,然后将焊锡蜡块或焊锡丝放在焊点上,等待焊锡融化并覆盖焊点。
然后将电子元件放在焊锡上,用烙铁进行焊接。
焊接时间一般为3-5秒。
5. 进行视觉检查:焊接完成后,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焊点是否焊接到位、焊锡是否均匀。
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
四、清洁和修整1. 清理焊锡残渣:将焊台中的焊锡残渣用刮刀或刷子清除。
2. 对焊点进行修整:对焊点进行二次焊接或修复,确保焊点的牢固可靠。
五、检验和包装1. 对焊接的电子元件进行电气性能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2. 进行视觉检查,确保电子元件的外观和焊点质量符合要求。
3. 完成检验后,将焊接的电子元件进行包装和封装,以保护其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上述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焊接工艺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的电子元件和焊接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焊接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流程的调整和修改,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焊接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
同时,焊接操作时应注意安全措施,避免对人身或设备造成伤害。
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电子元件的焊接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 焊点不牢固:焊点未完全润湿电子元件的焊盘或焊接区域,可能是焊接温度不够高或焊接时间不够长,解决方法是增加焊接温度或延长焊接时间。
元器件焊接的几种方式
元器件焊接的几种方式元器件焊接是电子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
它将各种元器件通过焊接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电子电路。
不同的元器件焊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元器件焊接方式,包括手工焊接、波峰焊接和表面贴装焊接。
一、手工焊接手工焊接是最常见的元器件焊接方式之一。
它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维修领域。
手工焊接通常使用烙铁和焊锡丝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需要将焊锡丝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将其涂抹在元器件焊点上,使其与焊盘接触并形成焊接连接。
手工焊接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焊接技能和经验,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二、波峰焊接波峰焊接是一种批量生产中常用的元器件焊接方式。
它适用于焊接大量相同类型的元器件。
波峰焊接设备通常由焊锡槽、传送带和波峰装置组成。
操作人员将元器件放置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将元器件送入焊锡槽中,通过波峰装置将焊锡涂覆在焊点上,形成焊接连接。
波峰焊接具有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三、表面贴装焊接表面贴装焊接是一种现代化的元器件焊接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领域。
它将元器件直接焊接在PCB板的表面上,不需要进行孔穿和插件。
表面贴装焊接通常使用热风炉或回流焊炉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将元器件放置在PCB板上,然后通过热风炉或回流焊炉加热,使焊膏熔化并形成焊接连接。
表面贴装焊接具有焊接可靠性高、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适用于小型、轻型和高密度电子产品的制造。
总结:元器件焊接是电子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不同的元器件焊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要求。
手工焊接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维修领域,波峰焊接适用于批量生产,表面贴装焊接适用于现代化电子制造。
无论采用何种焊接方式,操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焊接技能和经验,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器件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电子产品制造需求。
电子元器件行业焊接规范
电子元器件行业焊接规范导言:电子元器件行业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而焊接是电子产品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良好的焊接质量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电子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行业中的焊接规范,包括焊接工艺、材料选择、设备操作等方面的要求,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电子焊接的规范。
一、焊接工艺规范1.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应仔细检查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应清洁工作区域,保持无尘、无油污,以免影响焊接效果。
2.焊接参数设定根据不同的焊接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接时间和焊接压力等。
这些参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3.焊接操作规范(1)焊接时应保持手部清洁,并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以防止热量和火花对皮肤的伤害。
(2)焊接操作时,要确保焊接头与焊接材料之间的接触紧密,并注意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焊接导致的材料损坏。
(3)焊接后应及时清理焊接残留物,并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明显缺陷或损伤。
二、焊接材料选择规范1.焊接芯丝选择合适的焊接芯丝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焊接芯丝时,要考虑到焊接对象的材料、厚度和焊接方式等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焊接芯丝。
2.焊接助剂焊接助剂在焊接过程中起着润滑、清洁和保护的作用。
在选择焊接助剂时,要考虑到焊接对象的材料和要求,确保其与焊接芯丝的兼容性,以避免因助剂不当导致焊接质量下降。
三、设备操作规范1.焊接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对于损坏或老化的设备部件,及时更换或修理。
2.焊接设备操作指南(1)操作人员应熟悉焊接设备的使用说明,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正确、安全。
(2)设备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禁止在操作时接触设备或焊接电路,以免触电或引发事故。
四、焊接质量控制标准1.焊接接头外观标准焊接接头外观应平整、光滑,并无裂纹、气孔和缺陷等。
电子元器件安装及焊接工艺设计规范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电子元器件安装与焊接工艺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设备电气盒制作过程中手工焊接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质量检验要求. 2引用标准以下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试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未注日期或版次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HB 7262.1-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安装HB 7262.2-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的焊接QJ 3117-1999 航天电子电气产品手工焊接工艺技术要求IPC-A-610E-2010 电子组件的可接收性3技术要求与质量保证3.1一般要求3.1.1参加产品安装和检验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环境温度要求:20℃-30℃.相对湿度要求:30%-75%.照明光照度要求:工作台面不低于500lx.工作场地应无灰尘,及时清除杂物<如污、油脂、导线头、绝缘体碎屑等>工作区域不得洒水.3.2安装前准备把安装所用的器材备齐,并放在适当位置,以便使用;所有工具可正常使用,无油脂,按以下要求检查工具:切割工具刃口锋利,能切出整齐的切口;绝缘层和屏蔽剥离工具功能良好.按配套明细表检查和清点元器件、印制板、紧固件、零件等的型号规格及数量.凡油封的零件或部件,在安装前均应进行清洗除油,并防止已除过的零件再次糟受污染.4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安装4.1元器件准备4.1.1安装前操作人员应按产品工艺文件检查待装的各种元器件、零件及印制板的外观质量.4.1.2元器件引线按以下要求进行了清洁处理:a、用织物清线器轻轻地擦拭引线,除去引线上的氧化层.有镀层的引线不用织物清线器处理;b、清洁后的引线不能用裸手触摸;c、用照明<CDD>放大镜检验元器件引线清洁质量.4.2元器件成型须知a、成型工具必须表面光滑,夹口平整圆滑,以免损伤元器件;b、成型时,不应使元器件本体产生破裂,密封损坏或开裂,也不应使引线与元器件内部连接断开;c、当弯曲或切割引线时,应固定住元器件引线根部,防止产生轴向应力,损坏引线根部或元器件内部连接;d、应尽量对称成型,在同一点上只能弯曲一次;e、元器件成型方向应使元器件装在印制板上后标记明显可见;f、不允许用接长元器件引线的办法进行成型;g、不得弯曲继电器、插头座等元器件的引线.4.3元器件成型要求4.3.1轴向引线元器件引线弯曲部分不能延长到元器件本体或引线根部,弯曲半径应大于引线厚度或引线直径;见图1:图1 轴向引线元器件引脚折弯要求水平安装的元器件应有应力释放措施,每个释放弯头半径R至少为0.75mm,但不得小于引线直径.图2 元器件应力释放弯头处理要求4.3.2径向引线元器件反向安装径向引线元器件成型要求见图3:图3 径向引线元器件弯角要求4.3.3扁平封装元器件引线成型时就有防震或防应力的专门工具保护引线和壳体封接;用工具挪动扁平组件时,只允许金属工具与外壳接触;装配扁平组件时,工作台面上应垫有弹性材料.4.3.4用圆嘴钳弯曲元器件引线的方法如下:a、将成型工具夹持住元器件终端封接处到弯曲起点之间的一点上;b、逐渐弯曲元器件引线.图44.4元器件在印制板上安装的一般要求4.4.1按装配工序,将盛开好的元器件由小到大依次安装,先安装一般元器件最后再安装电敏感元器件.4.4.2当具有金属外壳的元器件需要跨接印制导线安装时,必须采取良好的绝缘措施.4.4.3安装元器件时,不应使元器件阻挡金属化孔.4.4.4质量较重的元器件应平贴在印制板上,并加套箍或用胶粘接.4.5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安装形式4.5.1贴板安装元器件与印制板安装间隙小于1mm,当元器件为金属外壳面安装面又有印制导线时,应加绝缘衬垫或绝缘管套,如图5:图5 贴板安装要求4.5.2悬空安装元器件与印制安装距离一般为3~5mm,如图6.该形式适用发热元器件的安装.图6 悬空安装要求4.5.3垂直安装元器件轴线相对于印制板平面的夹角为90°±10°,见图7.该形式适用于安装密度高的印制板俣不适用于较重的细引线的元器件.图7 元器件垂直安装要求4.5.4支架固定安装用金属支架将元器件固定在印制板上见图8:图8 元器件支架安装要求4.5.5粘接和绑扎安装对防震要求较高的元器件,巾板安装后,可用粘合剂将元器件与印制板粘接在一起,也可以用绵丝绑扎在印制板上,见图9:图9 元器件绑线安装要求4.5.6反向埋头安装反向埋头安装形式见图10:图10 元器件反向埋头安装要求4.5.7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的安装4.5.7.1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的安装要求如下:a、安装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时应满足正常指力下,既不转动,也不轴向移动,没有缺损或印制板基材脱落现象;b、接线端子杆不得打孔、切口、切缝和其它间断点,以免焊料和焊剂漏入孔内;c、铆接后的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不得有切口、切缝和其它间断点,铆接事,铆接面周围的豁口或裂缝小于90角分开,且延伸不超过铆接面时,允许有三个弧状豁口或裂缝;d、接线端子应垂直安装于印制板,倾斜角应不大于5°.4.5.7.2按以下步骤安装接线端子和空心铆钉:a、将印制板置于夹具上,将清洁的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从印制板的元件面插入相应的孔内,将印制板翻转,翻转时,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应紧靠住底板;b、用铆接器<铆压工装>接线端子或空心铆钉铆接到印制板上,应控制好压力.4.6焊接面上元器件引线处理4.6.1弯曲元器件引线焊接面上元器件引线可采用全弯曲、部分弯曲和直插式.a、全弯曲引线:引线弯曲后,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75°~90°之间;b、部分弯曲:引线弯曲后,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15°~75°之间,见下图,引线伸出长度为0.5mm~1.5mm;c、直插引线:引线端与印制板垂线的夹角在0°~15°之间,见图11,引线伸出长度为0.5mm~1.5mm.图11 焊接面元器件引脚处理要求全弯曲引线一般要求:a、引线弯曲部分的长底不得短于焊盘最大尺寸的一半或0.8mm,但不大于焊盘的直径<或长度>;b、向印制导线方向弯曲引线;c、引线全弯曲后与印制板平面允许的最大回弹角为15°;d、引线弯曲后相邻元器件的间隙不小于0.4mm;e、不许弯曲硬引线继电器、电连接器插针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其它元器件引线.4.6.2切割引线用切割器切除引线,不许损坏印制制导线;不许切割直插式集成电路、硬引线继电器插针或工艺文件规定的其它元器件引线.4.6.3固定引线用玻璃纤维焊接工具压倒已切割过的引线.4.7各类元器件在印制板上的安装4.7.1轴向引线元器件安装a、轴向引线元器件应按工艺文件规定进行近似平行安装;b、将引线穿过通孔,弯曲并焊到印制板的焊盘上.弯曲部分应满足要求.4.7.2径向引线元器件安装4.7.2.1金属壳封装的元器件反向埋头安装要求见条的要求.4.7.2.2伸出引线的基面应平行于印制板的表面,且有一定的间隙.4.7.2.3引线应从元器件的基点平直地延长,引线的弯头不应延伸到元件的本体或焊点处.4.7.2.4当元器件每根引线承重小于3.5g时,元器件可不加支撑面独立安装,此时,元器件的基面和印制板表面间距为1.3mm~2.5mm.基准面应平行印制板表面,倾斜角在10度以内.4.7.2.5当元器件每根引线承重大于3.5g时,元器件基面将平行于印制板表面安装,元器件应以以下方式加支撑:a、元器件本身所具备的弱性支脚或支座,与元器件形成一个整体与底板相接;b、采用弹性或非弹性带脚支架装置,支座不堵塞金属化孔,也不与印制板上的元器件内连;c、当弹性支座或非弹性带脚支座的元器件安装到印制板时,元器件每个支脚都应与印制板相连,支脚的最小高度为0.25mm,当使用一个分离式弹性支座或分离式弹性无脚支座时,元器件基面与印制板表面平行安装的要求, 使用非弹性支座连接元器件基面并平行安装于印制板表面时,则基面应与支座完全接触,支脚应与印制板完全接触.4.7.2.6侧面或端部安装的元器件应与印制板粘接或固定住,以防因冲击或震动而松动.4.7.2.7引线带有金属涂层的元器件安装,涂层与印制板表面焊盘处距离不得小于0.25mm.禁止修整引线涂层.4.7.3双引线元器件安装要求:距印制板表面最近的元器件本体边缘与印制板表的平行角度在10度以内,且与印制板间距在1.0mm~2.3mm以内,元器件与印制板垂线成最大角度为±15°.4.7.4扁平封装元器件安装扁平封装元器件的安装要求见条.4.7.5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的安装双列直插式元器件基面应与印制板表面隔开,其间距为0.5mm~1mm或引线的凸台高度.4.8焊接方法4.8.1单面印制板的焊接图12 单面印制板的焊接4.8.2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的焊接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的焊接应符合图要求.对有引线或导线插入的金属孔,通孔就充填焊料,焊料应从印制电路板一侧连续流到另一侧的元器件面,并覆盖焊盘面积90%以上,焊料允许凹缩进孔内,凹缩量如图13:图13 元器件在金属化孔双面印制板上的焊接4.8.3多层印制板的焊接多层印制板的焊接应符合图14要求.严禁两面焊接以防金属化孔内出现焊接不良.图14 元器件在多层印制板上的焊接4.8.4扁平封装集成电路的焊接采用对角线焊接方法,并符合以下规定:扁平应沿印制导线平直焊接,元器件引线与印制板的焊盘应匹配;引线最小焊接长度为1.5mm且引线在焊盘中间;元器件的型号规格标识必须在正面,严禁反装;扁平封装集成电路未使用的引线应焊接在相应的印制导线上;焊点处引线轮廓可见.图15 扁平封装元器件的焊接4.8.5断电器的焊接焊接时非密封继电器应防止焊济、焊料渗入继电器内部,在接线端子之间应塞满条形吸水纸带,焊接时继电器焊接面倾斜不大于90°.焊接密封继电器时,要防止接线端子根部绝缘子受热破裂,可用蘸乙醇的棉球在绝缘子周围帮助散热.4.8.6开关元器件的焊接焊接时可采用接点交叉焊接的方法,使加热温度分散,减少损坏.5元器件焊接判定标准元器件焊接质量判定可根据附表1~附表16内的图示.附表 2 有引脚的支撑孔-焊接主面目标 可接受不可接受和孔壁润湿角=360° 焊锡润湿覆盖率=10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27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270°附表3 有引脚的支撑孔-焊接辅面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和孔壁润湿角=360° 焊锡润湿覆盖率=100%•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引脚和孔壁润湿角<330° •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附表4 焊点状况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附表1 焊点润湿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1焊点表层总体呈现光滑和与焊接零件由良好润湿;部件的轮廓容易分辨;焊接部件的焊点有顺畅连接的边缘;2表层形状呈凹面状.可接受的焊点必须是焊接与待焊接表面,形成一个小于或等于90度的连接角时能明确表现出浸润和粘附,当焊锡量过多导致蔓延出焊盘或阻焊层的轮廓时除外.1不润湿,导致焊点形成表面的球状或珠粒状物,颇似蜡层面上的水珠;表面凸状,无顺畅连接的边缘;2移位焊点; 3虚焊点.洞区域或表面瑕疵;和焊盘润湿良好;形状可辨识;周围100%有焊锡覆盖;覆盖引脚,在焊盘或导薄而顺畅的边缘. •焊点表层是凹面的、润湿良好的焊点内引脚形状可以辨识.•焊点表面凸面,焊锡过多导致引脚形状不可辨识,但从主面可以确认引脚位于通孔中;•由于引脚弯曲导致引脚形状不可辨识.附表5 有引脚的支撑孔-垂直填充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润湿角度=360°焊锡润湿覆盖率=100% •周边润湿角度≥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周边润湿角度<330°•焊盘焊锡润湿覆盖率<75% 附表6 焊接异常-暴露基底金属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露基底金属·基底金属暴露于:a〔导体的垂直面b〔元件引脚或导线的剪切端c〔有机可焊保护剂覆盖的盘·不要求焊料填充的区域露出表面涂敷层·元件引脚/导体或盘表面由于刻痕、划伤或其它情况形成的基底金属暴露不能超过对导体和焊盘的要求附表7 焊接异常-针孔/吹孔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良好、无吹孔·润湿良好、无吹孔·针孔/吹孔/空洞等使焊接特性降低到最低要求以下附表8 焊接异常-焊锡过量-锡桥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桥·横跨在不应相连的两导体上的焊料连接·焊料跨接到非毗邻的非共接导体或元件上附表9 焊接异常-焊锡过量-锡球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现象·锡球被裹挟/包封,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注:锡球被裹挟/包封连接意指产品的正常工作环境不会引起锡球移动·锡球未被裹挟/包封·锡球违反最小电气间隙附表10 引脚折弯处的焊锡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折弯处无焊锡·引脚折弯处的焊锡不接触元件体·引脚折弯处的焊锡接触元件体或密封端附表11 焊接异常-反润湿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良好、无反润湿现象·润湿良好、无反润湿现象·反润湿现象导致焊接不满足表面贴装或通孔插装的焊料填充要求附表12 焊接异常-焊料受拢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料受拢·无焊料受拢·因连接产生移动而形成的受拢焊点,其特征表力纹附表13 焊接异常-焊料破裂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料破裂·无焊料破裂·焊料破裂或有裂纹附表14 焊接异常-锡尖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圆润饱满没有锡尖·焊锡圆润饱满没有锡尖·锡尖违反组装的最大高度要求或引脚凸出要求1.5毫米·锡尖违反最小电气间隙附表15 镀金插头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插头上无焊锡·镀金插头上无焊锡·在镀金插头的实际连接区域有焊锡、合金以外其它金属附表16 焊接后的引脚剪切目标可接受不可接受·引脚和焊点无破裂·引脚凸出符合规范要求·引脚和焊点无破裂·引脚凸出符合规范要求·引脚与焊点间破裂。
波峰焊工艺流程
波峰焊工艺流程波峰焊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焊接工艺,主要用于电子元器件的表面焊接,具有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高等优点。
工艺流程如下:1. 材料准备:准备要焊接的电子元器件和焊接材料,确保元器件和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焊接头的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表面处理:对电子元器件的焊接表面进行处理,以确保焊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通常的表面处理方式有过镀镍、喷锡、化学镀锡等。
3. 调整焊接设备参数:根据材料和元器件的要求,调整焊接设备的参数,包括焊接温度、焊接速度、预热时间等,以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效果。
4. 元器件安装:将要焊接的元器件安装到焊接台上,根据焊接要求和焊接图纸进行布置和固定。
5. 浸锡:将焊接台上的电子元器件浸入焊接材料中,使焊接材料均匀地附着在焊接表面。
焊接材料通常是锡-铜合金,其熔点低、流动性好,有助于焊接工艺的实施。
6. 正面焊接:将焊接台上的元器件放置在焊接头上,启动焊接设备,使焊接头上的波峰波动,通过热能的传导使焊接材料熔化,与元器件的焊接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实现焊接连接。
7. 反面焊接:完成正面焊接后,翻转元器件,将反面放置在焊接头上,启动焊接设备进行反面焊接。
通过这两次焊接,可以实现元器件的双面焊接和焊点的牢固性。
8. 检测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进行焊接质量的检测。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焊点强度测试等。
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9. 后续处理: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台上的元器件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清洁、除锡、防腐等,以确保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波峰焊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接质量高、焊接效果稳定。
通过合理地调整焊接设备的参数和焊接过程的每个步骤,可以实现焊接作业的高效、稳定和可靠。
同时,波峰焊工艺流程还能够适应不同材料和元器件的特点,从而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焊接需求。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
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电子产品焊接工艺基本要求:①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工艺;②熟练掌握安装与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普通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焊接工具一、电烙铁1 、外热式电烙铁一般由烙铁头、烙铁芯、外壳、手柄、插头等部分所组成。
烙铁头安装在烙铁芯内,用以热传导性好的铜为基体的铜合金材料制成。
烙铁头的长短可以调整(烙铁头越短,烙铁头的温度就越高),且有凿式、尖锥形、圆面形、圆、尖锥形和半圆沟形等不同的形状,以适应不同焊接面的需要。
2 、内热式电烙铁由连接杆、手柄、弹簧夹、烙铁芯、烙铁头(也称铜头)五个部分组成。
烙铁芯安装在烙铁头的里面(发热快,热效率高达 85 %~%%以上)。
烙铁芯采用镍铬电阻丝绕在瓷管上制成,一般 20W 电烙铁其电阻为Ω 左右, 35W 电烙铁其电阻为Ω 左右。
常用的内热式电烙铁的工作温度列于下表:烙铁功率 /W :20 25 45 75 100端头温度/℃:350 400 420 440 455一般来说电烙铁的功率越大,热量越大,烙铁头的温度越高。
焊接集成电路、印制线路板、CMOS 电路一般选用20W 内热式电烙铁。
使用的烙铁功率过大,容易烫坏元器件(一般二、三极管结点温度超过200℃时就会烧坏)和使印制导线从基板上脱落;使用的烙铁功率太小,焊锡不能充分熔化,焊剂不能挥发出来,焊点不光滑、不牢固,易产生虚焊。
焊接时间过长,也会烧坏器件,一般每个焊点在~ 4S 内完成。
3 、其他烙铁1 )恒温电烙铁恒温电烙铁的烙铁头内,装有磁铁式的温度控制器,来控制通电时间,实现恒温的目的。
在焊接温度不宜过高、焊接时间不宜过长的元器件时,应选用恒温电烙铁,但它价格高。
2 )吸锡电烙铁吸锡电烙铁是将活塞式吸锡器与电烙铁溶于一体的拆焊工具,它具有使用方便、灵活、适用范围宽等特点。
不足之处是每次只能对一个焊点进行拆焊。
3 )汽焊烙铁一种用液化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燃烧加热烙铁头的烙铁。
适用于供电不便或无法供给交流电的场合。
dip焊接工艺
dip焊接工艺
DIP焊接工艺,即双面插件(Dual In-line Package)焊接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工艺。
下面是DIP焊接工艺的
步骤:
1.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焊接的DIP元器件、PCB板、焊线、焊锡等。
2. 焊接设备准备:准备好焊接设备,如焊台、焊接台、焊锡炉、热风枪等。
3. 板面处理:将PCB板的焊盘清洁干净,以确保焊接的质量。
4. 元器件安装:将DIP元器件的引脚逐个插入PCB板焊盘中,确保引脚与焊盘对应。
5. 固定元器件:使用夹具或其他固定工具,将DIP元器件固
定在PCB板上,以防止其在焊接过程中移动。
6. 焊接:使用焊台和焊锡炉等工具,将焊锡融化,将焊锡涂在焊盘上,使焊盘与元器件引脚焊接在一起。
7. 检查焊接质量:焊接完成后,使用显微镜等工具检查焊接质量,确保焊点牢固、没有冷焊、短路等问题。
8. 清洁与后处理:清洁焊接区域,去除焊渣等杂质,以保持焊接的整洁。
以上就是DIP焊接工艺的一般步骤,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需要根据元器件和电路板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焊接参数以及焊接工具,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电子元件的封装与焊接工艺
电子元件的封装与焊接工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件也是构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元件的封装与焊接工艺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元件的封装与焊接工艺的步骤。
一、电子元件的封装电子元件的封装是将元件表面封装在塑料或金属外壳中,以便保护元件并提高其导热性能。
电子元件的封装有以下几个步骤:1. 元件分类:首先,需要根据元件的种类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根据元件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封装方式。
2. 选择封装材料:根据元件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封装材料。
常见的封装材料有塑料和金属。
3. 封装工艺:将元件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层,然后将元件放入外壳中,使用高温或胶水固定元件。
封装工艺需要保证元件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 测试和质量控制:封装完成后,需要对封装好的元件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封装工艺符合标准。
二、电子元件的焊接工艺电子元件的焊接是将不同的元件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形成电路。
电子元件的焊接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焊接材料和设备:首先,需要准备好焊接材料和设备。
常见的焊接材料有焊锡丝和焊锡膏。
焊接设备包括电烙铁和焊接架等。
2. 清洁元件表面:在焊接之前,需要将元件表面的氧化物和污垢清洁干净。
可以使用酒精或清洗剂擦拭元件表面,确保表面光洁。
3. 确定焊接位置:根据电路设计图,确定焊接位置。
在焊接位置上涂抹适量的焊锡膏,以便焊接时焊锡能够均匀分布。
4. 焊接元件:使用电烙铁加热焊锡丝,等待焊锡熔化。
然后将焊锡丝轻轻触碰焊接位置,使焊锡与元件连接在一起。
焊接时需要注意控制时间和温度,以免对元件造成损害。
5. 质量检验:完成焊接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将焊接的电路连接到电源上,通过测试工具检测电路的正常工作。
如果出现故障或异常,需要重新焊接或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使用国产焊 条所执行的国家标准有三个:GB/T983- 1995, GB/T5117-1995, GB/T5118- 1995, 行业标准一个: JB/T4747-2002。 表2 焊条代号、类别及适用范围
①F1 钛钙型 EXX03 F1 (J422、 J502) GB/ T5117 这类焊条为钛钙型,药皮中含30%以上的 氧化钛和20%以下的钙或镁的碳酸盐
焊接要求
1.良好的可焊性
2.焊件表面必须清洁 3.使用合适的助焊剂 4.焊件要加热到熔锡温度
焊 料
共晶焊锡用于电子线路焊接 其特点为: 1)熔点最低; 2)熔点与凝固点一致; 3)流动性好: 4)导电性好、机械强度高。
焊剂(助焊剂) 焊剂(助焊剂)用以清除被焊金属表面的 氧化膜,保证焊锡浸润的一种化学剂 实习用助焊剂--松香 注意:松香反复加热会导致碳化(发黑) 失效
A + ~220V 稳压源 6V V
0.5A
Rj
A + ~220V 稳压源 6.03 V V -
0.2A
Rj
动态内阻的计算式如下:
U 6 6.03 r 0.1 I 0.5 0.2
过流保护设定值
电流表串接一可变电阻器,再串 接于输出电路中,调节可变电阻器, 使输出电流升至某一数值后突然变 为0,则那一最大电流值即为过流保 护电流值。大约在0.55~0.6A之间。
矿,熔渣流动性良好,脱渣容易,电弧稳定 熔池适中,飞溅少,焊波整齐。这类焊条 适用于全位置焊接,焊接电流为交流或直 流正、反接,主要焊接较重要的碳钢结构。 ②F2纤维素型EXX10,EXX11, (GB/T5117) EXX10-X,EXX11-X, (GB/T5118) EXX10、 EXX10-X型焊条为高纤维素钠型 药皮中纤维素含量较高,电弧稳定,焊接 时有机物在电弧区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 保护熔敷金属,电弧吹力大,熔深较深。
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的重要性: 焊接是电子制作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环 节,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若没有掌握好焊接的要领,容易产生虚 焊;若焊接过程中加入焊锡过多会造成 桥接(短路) ,致使制作出来的产品性能 达不到设计要求。
焊接机理
通过对焊件加热,并使焊料 熔化后,在焊件与焊料之间产生 了原子扩散,待凝固后,在其交 界面上将形成一层合金结合层。 该合金结合层有良好的导电性和 机械强度。
手工焊接工具--电烙铁
注意事项: 1.电烙铁金属部分温度高,请注意人身安 全,避免烫伤。 2.检查电烙铁电源线是否有裸露的铜线, 若有,请用绝缘胶布胶好。 3.电烙铁要自然冷却。
焊接操作
焊接姿势
铬铁与鼻子的水平距离约30cm
操作(五步法)见书上P48
准备阶段
加热操作
紧贴
烙铁头修整
焊接训练之漆包线焊接
约 3~4mm
焊接训练之漆包线焊接
焊接训练之漆包线焊接
焊接训练之漆包线焊接
未刮除外层漆的焊点形状
焊接训练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股线焊接
焊接训练之多股线焊接
一般应镀锡
焊接训练之多股线焊接
拆焊后的焊接
拆焊时,如果不使用吸锡器,残留在 线路板上的焊锡易堵住过孔。若过孔被 堵,再次焊接之前需疏通该孔。
烙铁头修整
烙铁头修整
头部不是越 尖越好,以能很 好地同时紧贴住 两类焊件为标准
加焊锡
元件焊脚长度及焊点形状
元件焊脚长度及焊点形状
元件焊脚长度及焊点形状
元件焊脚长度及焊点形状
焊锡过多
一个有关焊接接触点的问题
元件拆卸
拆卸有三种方法:
1.把各点用焊锡联接起来,电烙
铁快速的在焊点之间移动,使锡 迅速融化后拔出。 2.逐点拆焊 3.使用吸锡电烙铁吸掉锡再拔出。
④F3J 低氢型、碱性 GB/T5117 J426 、J506、J507 GB/T5118 J427、J507、J507RH GB/T983 G207
EXX15、EXX15-X型焊条,这类焊 条为低氢钠型。药皮主要组成物是碳酸 盐矿和萤石,碱度较高,熔渣流动性好, 焊接工艺性能一般,焊波较粗,角焊缝 略凸,熔深适中,脱渣性能好,焊接时 要求焊条干燥,并采用短弧焊。这类焊 条可全位置焊接,焊接电流为直流反接。 这类焊条的熔敷金属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能和力学性能。
F1 F2
钛型、钛钙 型
低氢型、碱 性 钛型、钛钙 碱性
F3
F3J F4 F4J
EXXX(X)16/-17
EXX15/-16
G202
J427/J507 R507/R307 A132/A302 A137/A307
F1、F3
F1、F3、 F3J F4 F4、F4J
EXXX(X)16/-17 EXXX(X)16/-17
测试纹波电压
在输出6V/0.5A的条件下,由 并接在输出端的交流毫伏表测出 稳压输出的交流电压(纹波电 压),大约在0.05~2毫伏之间。
测量纹波电压连接图(P51)
A
+ ~220V
0.5A
V
<2mv
mv
稳压源
6V -
Rj
动态内阻测量
电压表并在输出端、电流表串在 输出端,输出电压调至某一数值 (例如6V),电流调至某一数值 (例0.5A))记录电压和电流值, 再将电 流减小为0,记录相对应的电 压值。则可按下式计算动态内阻: 动态内阻=输出电压变化量/输出电 流变化量,大约在0.05~0.1欧之间。
EXX16、EXX18-X型焊条,这类 焊条为低氢钾型药皮。在与EXX15、 EXX15-X型焊条药皮基本相似的基础 上添加了稳弧剂,如钾水玻璃等,电弧 稳定,工艺性能、焊接位置与EXX15型 焊条相似,焊接电流为交流或直流反接。 这类焊条的熔敷金属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能和力学性能。
适用焊件的焊条范围: F1、F3、F3J
不一样,从焊接工艺复杂程度出发而 将试件母材钢号进行分类,并制定出 替代规则,手工焊焊工焊接操作技能 也相应分成四个等级。
类别 碳素钢
表3 试件钢号分类及代号表
代号 Ⅰ Ⅱ Ⅲ
典型钢号示例
Q195、Q215、Q235、10、20、20R、20G、 20g HP245、HP265、L175、L210、S205
HP295、HP325、L245、L290、
低合金钢 马氏体钢铁素 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 Ⅳ 双相不锈钢
表3中钢号都是锅炉、压力容器、压 力管道和气瓶现行标准中所列钢号。 GB6653-1994《焊接气瓶用钢板》 中所列气瓶用钢的牌号都用“HP”打头, 例如HP245、HP365。“245”表示钢材 屈服点σs 下限值。气瓶用钢的化学成 分 都有控制范围。
GB/T983-1995 等效 ANSI/AWS A5.4-1992 《不锈钢手工电弧焊焊条》 GB/T5117-1995 等效 ANSI/AWS A5.1-1991
《碳钢药皮电焊条规程》 GB/T5118-1995 等效 ANSI/AWS A5.5-1981 《低合金钢药皮电焊条规程》
三、试件母材钢号及代号见表3 焊工焊接操作技能考试是要求焊工按照评定 合格的焊接工艺施焊出没有超标缺陷的焊缝。 从焊接缺陷角度出发,焊工焊接操作技能与 母材钢号没有关系,对于焊条电弧焊,焊工 焊接操作技能与药皮类别密切相关。 但因钢材合金成分不同造成焊接性能不同, 施焊时所采取的焊接工艺措施
电压表 直流毫安表
交流毫伏表
变阻器
其外型及面板刻度如下:
直流毫安表
交流毫伏表
变阻器
输出电压调试
通电后如电路没有出现异常现 象,第一步可测试输出电压范围, 调节电位器(从小值到大值), 输出电压应从1.25~7.5V范围变 化。
测量输出电压连接图
+ ~220V 稳压源 V 1.25V~7.5V 可调
表1 焊接方法及代号
焊接方法
焊条电弧焊 钨极气体保护焊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代号
SMAW GTAW GMAW(含药芯焊丝电弧 焊FCAW)
埋弧焊
SAW
(一)、“2002年考规”对八种焊接方 法的焊工考试作出规定,除此以外的 焊接方法都按四十三条规定进行考试。 药芯焊丝电弧焊考试规定与熔化极 气体保护焊相同,常用半自动与自动 焊方式( 实质上是手工焊与机械焊)。 堆焊不能称为焊接方法,只是焊接 方法的运用,各种焊接方法焊接操作 技能考试规定也适用于堆焊的运用。 对于焊接方法按“2002年考规”分 为手 工焊接和机械化焊接两种 方法;
元件装插
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原则。
元件二种放置方法:平放和竖放。
稳压电源的调试
电子元器件焊好后,请交叉检查电路 板上的所有元件安插是否正确,如二极 管、三极管、可控硅、集成稳压块的型 号和极性,电解电容器的极性、容量、 耐压值以及电阻的阻值、瓦数等。确认 无误后,接上12V交流电源调试。
测量所用仪器、仪表
熔化速度快,熔渣少,脱渣容易,熔渣 覆盖较差,通常限制采用大电流焊接。 这类焊条适用于全位置焊接,特别适 用于立焊、仰焊的多道焊和有较高射 线检测要求的焊缝,也可用于向下立 焊,焊接电流为直流反接。 如J505GX (GB/T5118) 适用焊件的焊条范围:F1、F2
③F3 钛型、钛钙型 型号:(GB/T983) EXXX(X)-16型焊条(G202),药皮可 以是碱性的,也可以是钛型或钛钙型。 适用于交流或直流焊接,为了在交流 施焊时获得良好的电弧稳定性,这类 焊条药皮中一般都含有易电离元素如 钾,直径不大于4.0mm的焊条可用于全 位置焊接 。适用焊件的焊条范围:F1、F3。
稳压电源的安装要求
1。电源线和输出线打结。 2。变压器的接法:
变压器
稳压电源电路板
3。绝缘胶套的使用
4。发光二极管的管脚不得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