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三峡简介ThreeGorgeIntroduction
2.居世界之最的单项建筑物
(1)大坝: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式,挡水前沿总长为2345米, 最大坝高175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其大坝总方量居世界 第一。
(2)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为坝后式厂房。水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 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单机容量与伊泰普、大古里并列第一)。水电 站送出工程包括二回(600千伏直流输电,11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送 出工程规模也居世界第一。
米/月 (10)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强度 4台/年(280万千瓦/年)
三、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难度为世界之最
三峡水库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据 1992年调查,淹没线以下有耕地(含柑桔 地)35.94万亩,居住人口84.41万人,规 划最终需搬迁安置的人口可能达113万人。 因此,三峡水库移民搬迁和安置的规模 和难度均属世界之最。需按开发性移民 安置与当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 保护紧密结合,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 实施,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3)双线五级梯级航闸:三峡工程梯级船闸是世界总水头最高(113米)、级 数最多(五级)的内河船闸、其单级闸室有效尺寸(长280米,宽34米,槛上 水深5米)及过船吨位(万吨级船队),亦属世界已建船闸最高等级的内河船 闸。船闸最大工作水头49.5米,最大充泄水量26万立方米,边坡开挖最大 高度170米,均属世界最高水平,其工作水头属超世界水平。
一、世界上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多目标开发的综合 利用工作,其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 要效益,均居世界同类水利工程前列, 无相当的巨型水利枢纽与之比拟。
1.防洪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 亿立方米并不是世界上库容最大的 水库,根据有关资料,按水库总库容排序,三峡水库 居25位之后。但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 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的洪峰流量达 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三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三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一、三峡库区水资源现状三峡库区水资源丰富,各类水资源总计4624.42亿m3,在空间分布上西部丘陵区水资源相对贫乏,东部山地相对丰富;在季节分配上,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系图三峡库区水资源虽较为丰富,但蓄水和利用难度大。
就1997-2008年统计,重庆市平均年过境水量为3837亿m3,平均降水量986亿m3,水资源量568亿m3,人均地表水资源量1800m3。
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密度较高,蓄水和利用难度大,该地区的人均地表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m3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
根据这一标准,重庆属于中度缺水的城市。
此外,由于重庆市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水体污染形势比较严峻,治理任务十分繁重,进一步凸显了水资源稀缺的现状[1]。
(一)库区水质监测[2]2008年,在库区长江干支流共布设13个水质监测断面,其中干流断面6个,分别为重庆朱沱、铜罐驿、寸滩、涪陵清溪场、万州沱口和巴东官渡口;一级支流断面7个,分别为嘉陵江北碚、临江门、乌江武隆、御临河口、澎溪河口、大宁河口和香溪河口。
水质评价项目共13项,包括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汞、镉、砷、铜、铅和铬(六价)。
干流水质 2008年,库区干流6个断面中官渡口断面水质为ⅱ类,清溪场、沱口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朱沱、铜罐驿、寸滩断面受总磷影响水质均为ⅳ类。
其中,沱口断面水质由上年的ⅱ类转为ⅲ类,朱沱、铜罐驿和寸滩断面水质由上年的ⅲ类转为ⅳ类,其余2个断面水质类别保持不变。
与上年相比,干流水质有所变差,主要原因是本年度特大秋汛(百年一遇)期间河水中泥沙增加,造成总磷含量上升。
表 1.4 2008 年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断面水质类别比例(%)水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全年ⅰ类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ⅱ类 28.6 14.3 0.0 0.0 14.3 0.0 0.0 0.0 0.0 14.3 0.0 14.3 14.3ⅲ类 14.3 28.6 57.1 0.0 28.6 42.9 57.1 57.1 71.4 28.6 57.1 42.9 28.6ⅳ类 57.1 57.1 28.6 85.7 42.9 28.6 28.6 14.3 1.3 57.1 42.9 42.9 42.9ⅴ类 0.0 0.0 14.3 14.3 14.3 28.6 0.0 0.0 14.3 0.0 0.0 0.0 14.3劣ⅴ类 0.0 0.0 0.0 0.0 0.0 0.0 14.3 28.6 0.0 0.0 0.0 0.0 0.0ⅰ-ⅲ类 42.9 42.9 57.1 0.0 42.9 42.9 57.1 57.1 71.4 42.9 57.1 57.1 42.9(二)库区主要支流水华及营养状况监测[2]水华预警监测 2008年3-10月,在受蓄水影响的库区长江一级支流共布设82个水华预警监测断面,采用叶绿素a、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等5项指标评价水体综合营养状态。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地理隔离:水库的修建导致一 些物种被隔离在特定的区域内 ,无法与其他种群交流基因, 导致遗传多样性减少。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如捕捞、 采矿等导致种群数量减少,进 而影响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变 化情况。在三峡库区,由于水库的修建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物种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分布情况。在三 峡库区,由于水位的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多样性面临 威胁。一些水生生物,如鱼类、贝类等,数量减少或消失,而 一些陆生生物也受到影响。
物种多样性
01
02
03
鱼类
由于水库的修建,一些鱼 类无法洄游到上游产卵, 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甚至灭 绝。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目录
•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 • 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 案例分析 • 展望未来
01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横跨重 庆和湖北两省市,地处东经
108°21'-110°12',北纬29°05'30°33'之间。
贝类
水库蓄水后,贝类等水生 生物的栖息地被淹没,导 致种群数量减少。
陆生生物
人类活动如开垦、采矿等 破坏了陆生生物的栖息地, 导致一些物种数量减少或 消失。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一个物种内不 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在三 峡库区,由于地理隔离和人类 活动的影响,一些物种的遗传
多样性受到影响。
具体来说,三峡库区的遗传多 样性面临以下挑战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作者:————————————————————————————————日期:第二章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第一节自然条件一、生态地理位置重庆市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北纬28°28′~31°44′、东经105°49′~110°12′之间。
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是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
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三峡库区重庆段覆盖了大部分三峡库区范围,其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由此则凸现出其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
二、地质概况重庆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区域地表起伏,地形破碎。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仅巫溪北东面小片地方属秦岭地槽褶皱系。
就构造特征,大巴山断褶带构造线由北西向向东转为东西向,并向南突出形成弧形构造体系;东南部的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构造线由近南北向,向北逐渐变为北东,构造和岩性控制着地貌发育,地形倒置明显;库区中西部的川东褶皱带构造线表现为北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地质构造制约着地貌发育,背斜形成狭长高峻山岭,向斜则成宽缓的丘陵,成为典型的平行岭谷区(图)。
区内主要经历过前震旦纪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等三次构造运动,地层岩性跨度很大,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之间除少部分缺失外均有分布,岩性组合为泥灰岩、泥质页岩、泥质粉沙岩、碳酸盐岩及部分煤层和粘土层。
岩性成分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岩及含煤砂页岩等,有的产状陡倾,有的则平缓近于水平。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策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
总结词
三峡库区绿色交通工程案例展示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 时,如何推进绿色重发挥库区地理优势 ,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例如,建设了沿江高速公路、铁 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同时推广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绿 色出行方式。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对库区生态环 境的破坏和污染,促进了绿色交通的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 费中的占比。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 消耗。
03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对 策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促进产业集聚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污染排 放。
推行清洁生产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 染排放。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绿色低 碳发展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居 民生活质量。
强化城市管理
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建设行为,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气候条件优越
三峡库区气候属于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有利于生物 多样性。
生态系统重要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 态屏障,对维护全国生态 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库区生态环境问题
水质污染
库区周边工业废水、农业 污水、生活污水等排放导 致水质严重污染,影响生 态系统健康。
植被破坏
库区建设过程中大量砍伐 森林、填埋湿地和破坏植 被,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
三峡库区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与预警
预测模型
建立适用于三峡库区的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利用监测数据和气 象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预测。
预警系统
建立大气环境质量预警系统,根据预测结果和评估结果,对可能出 现的大气环境质量超标情况进行预警。
预警响应措施
制定预警响应措施,包括限排、限产、交通管制等措施,以应对可能 出现的大气环境质量超标情况。
三峡库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等。控制颗粒物排放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实 施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
恶臭物质
恶臭物质是指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有害 人体健康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硫化物、 氮化物、烃类化合物等。这些物质主 要来自化工、制药、造纸等行业的废 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厂等场所。
生态农业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 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交通污染防治措施
交通工具升级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 交通工具,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交通拥堵治理
加强交通管理,优化交通布局,缓 解交通拥堵,降低车辆怠速排放。
绿色出行倡导
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步 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 行。
该区域东起宜昌,西至重庆,北 接陕西、四川,南邻湖南、贵州 ,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
三峡库区的气候特点
三峡库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 季分明,雨量充沛。
该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春秋两季气候宜人。
三峡库区的大气环境现状
三峡库区的大气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农业活动等。
监测和控制有害气体是改善三峡库区大气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广清洁 能源、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三峡库区概况
三峡库区概况三峡工程库区作为一个现代地理概念,系指按照位于宜昌县中堡岛的三峡大坝蓄水175米方案,因水位升高而受淹没影响的有关行政区域。
根据测算,受三峡工程淹没直接影响的区域共计22个县、市、区,即湖北省宜昌市所属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的巴东县;重庆万州区所辖的天城区、龙宝区、五桥区;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忠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丰都县、涪陵市和武隆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重庆市市区、江津市。
以上22个行政区域就是三峡库区的地理范围。
自然地理山多坡陡、沟壑纵横三峡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以东、江汉平原以西,大巴山脉以南,鄂西武陵山脉以北的山区地带,地形十分复杂。
奉节以东为渝鄂边境山地,崇山峻岭,沟壑纵横,耕地较少,土质很差,生产生存条件恶劣。
奉节以西属四川盆地边缘的渝东低山丘陵区,自然地理状况虽比奉节以东为好,但仍是山地起伏绵延,相当部分耕地处于25°左右的斜坡上,土质较差。
整个库区,河谷平坝地仅占总面积的4.3%,丘陵占21.7%,山地占74%。
雨量充沛,热量丰富三峡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处在南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年平均日照在1500小时左右。
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7~19℃,无霜期300~340天,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
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库区,有最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晶岩基底和冰碛岩,保存有自太古代到新生代完整的地层、古生物剖面、以及揭示地球变革的所有运动史资源。
自5000多万年前的始新世到10多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早期,即大陆漂移高峰期,对应全球性地震、火山活动,造成三峡江谷两岸大面积、大体积崩滑事件和大面积喀斯特(岩溶)塌陷大量发生,滑坡、坍方、泥石流等地质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尤其是奉节、巫山、巴东等县沿库岸地质破碎,给移民搬迁和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很大困难。
奉节县城搬迁中因地质问题,三易其址,目前新搬迁的县城仍有54处滑坡需要治理。
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
第二章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第一节自然条件一、生态地理位臵重庆市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北纬28°28′~31°44′、东经105°49′~110°12′之间。
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是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
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三峡库区重庆段覆盖了大部分三峡库区范围,其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由此则凸现出其重要的生态地理位臵。
二、地质概况重庆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区域地表起伏,地形破碎。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仅巫溪北东面小片地方属秦岭地槽褶皱系。
就构造特征,大巴山断褶带构造线由北西向向东转为东西向,并向南突出形成弧形构造体系;东南部的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构造线由近南北向,向北逐渐变为北东,构造和岩性控制着地貌发育,地形倒臵明显;库区中西部的川东褶皱带构造线表现为北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地质构造制约着地貌发育,背斜形成狭长高峻山岭,向斜则成宽缓的丘陵,成为典型的平行岭谷区(图2.2)。
区内主要经历过前震旦纪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等三次构造运动,地层岩性跨度很大,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之间除少部分缺失外均有分布,岩性组合为泥灰岩、泥质页岩、泥质粉沙岩、碳酸盐岩及部分煤层和粘土层。
岩性成分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岩及含煤砂页岩等,有的产状陡倾,有的则平缓近于水平。
这些不同的地质条件加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整个库区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三叠系须家河组的页岩夹煤层;巴东组泥灰岩、砂岩夹泥岩;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蚀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泥化。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学部:专业:班级:学生:指导教师:论文编号: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引言 (2)1.三峡库区概况 (3)1.1自然地理概况 (3)1.1.1地形 (3)1.1.2水文状况 (3)1.1.3气候状况 (3)1.1.4土壤 (3)1.2三峡建设现状 (4)2.三峡大坝建成后对库区生太环境的影响 (4)2.1三峡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2.2三峡对地貌环境的影响 (5)2.3三峡对水环境的影响 (5)2.4三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6)2.5三峡对生物的影响 (7)2.5.1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7)2.5.2对库区周围陆地生物的影响 (7)2.6对库区人文环境的影响 (8)2.6.1环境污染 (8)2.6.2三峡移民及库区贫困问题 (9)2.6.3小水库问题 (9)2.6.4文物古迹问题 (9)3.预防及治理措施 (10)3.1工程措施方面 (10)3.1.1 采用“3S”(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 (10)3.1.2 建立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库区动植物资源 (10)3.1.3 国家应投资发展培育新型库区水生生物 (11)3.2生物措施方面 (11)3.2.1生态经济林建设 (11)3.2.2实施“生物工程”、“天保”和“退耕还林还草”三结合的措施 (11)3.2.3小流域综合治理 (11)3.3管理措施方面 (12)3.3.1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 (12)3.3.2尽快出台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及配套规划 (12)3.3.3加快三峡水库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步伐 (12)3.3.4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2)3.3.5推进有关理论、科技、政策和管理创新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英文摘要、关键字 (15)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摘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地区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及人为干扰综合作用的结果,库区沿江各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态敏感单元。
长江三峡简介及环境问题
瞿塘峡景点:白帝城(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白帝城坐落在奉节县东部瞿塘峡西口的白帝山上,原名子阳城,因三国时期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托孤而闻名于世。
白帝城雄踞水陆要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白帝城周边风景如画,古迹甚多,现已成为游览长江三峡的必游之地。
托孤堂: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后,刘备为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
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丧身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
章武二年夏六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在败于彝陵猇亭之地,因而退守到白帝城中。
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新遭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
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
然后便一命归天了。
明良殿:这座巍峨宽敞的殿堂建于明嘉靖11年(公元1532年)。
殿内供奉有刘备、关羽、张飞的彩色塑像。
明良殿内最初是公孙述的塑像,是当时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公孙述而建。
西陵峡景点:三峡人家景区可以分为山上人家(靠近索道站码头)、水上人家、溪边人家(靠近龙进溪码头)三个区域,其中水上人家和溪边人家是连在一起的,都在长江边,步行游览即可。
而山上人家的各个景点都分布在江边的山上,游玩时可以步行爬山,也可以做索道上、下山。
清江画廊:有古诗中写道:“三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清江画廊风景区因此得名。
清江水清澈纯净,绿中透蓝;清江两岸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满目苍翠。
巫峡景点:■秋风亭来到巴东,不可不登临秋风亭。
伫立亭中,观四面风景,只见山峦迭翠,大江横流,山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寇准曾经站过的地方,似可领略到这位贤臣良相忧乐天下,济世济民的情怀。
在巴东,最出名的风景应该是神农溪,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试试神农溪漂流。
所没有时间就还是继续上行,去领略巫山的幽深秀丽。
■神女峰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秀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
三峡库区对气候的影响
三峡库区对气候的影响三峡库区包括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万州、涪陵、长寿、重庆等县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三峡库区为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区域。
地形地貌复杂,地势高低悬殊,东西气候差异较大。
库区气候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夏季风更替明显,随着季风的进退,降水和气温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其气候特点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且变化稳定,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热量丰富,降水主要集中在春末至仲秋时段,冬干夏雨,雨热同季,风速普遍较小,是全国的小风区,云雾多,日照少,相对湿度较高,尤其是库区西段。
另外,春季降水与秋季降水总量相似,但秋雨持续时间长,一般强度不大,形成绵绵秋雨,这一特色也主要出现在库区西段。
由于三峡工程建成后,常年水面面积将大大增加,所形成的三峡水库库区水体气候将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库区水位上升,山脉相对高度减小,山体的动力、热力作用将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将从几个方面影响局地气候生态环境:由于下垫面山体-水体相互作用的变化引起常年局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演变和表现特征的变化,从而导致局地气候特征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局地周年和不同的大尺度气候背景下的年际间的气候变化;地形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局地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程度、分布特征的变化;气候的变化还将影响大气和水污染状况;库区气象、水文特征的改变,必将导致植被的变化,植被的变化反过来又会通过边界层天气动力学机制影响局地气候特征;气候、生态环境的变化必将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又将反作用于气候生态系统。
三峡工程建设以来(1996~2000年),整个库区平均年降水量为1165.8毫米,较施工前35年平均降水量增加57.7毫米,增加幅度为 5.2%;年平均气温及冬、春、秋季平均气温较施工前略偏高(0~0.5℃),其中冬季相对明显,夏季平均气温稍偏低;年平均相对湿度除宜昌、万州稍有减小外,其余地区较施工前略有增加;1996年以来,年日照时数基本接近施工前平均水平;年平均风速与施工前变化不大,幅度大多为0.1~0.3米/秒。
三峡水利枢纽概况
1.1三峡(sān xiá)水利枢纽概况1.1.1长江流域概况(gàikuàng)长江干流自源头至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chū kǒu)的南津关为上游,长度为4512km,占全江总长度的70.9%,流域面积(liú yù miàn jī)100万km2。
集水面积(miàn jī)大于5×104km2以上的大支流在其左岸汇入的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右岸汇入的有乌江等。
奉节以下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翟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悬岩峭壁,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险滩密布。
湖北宜昌南津关至江西湖口为中游,长度为955km,占全江总长度的15%,流域面积68万km2。
自枝城以下,即进入中下游平原,河床坡降小,水流平缓,沿江两岸均筑有堤防,并与众多大小湖泊相连。
汇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汉江;南岸有清江,洞庭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和鄱阳水系的赣、抚、信、饶、修五水。
全流域水量丰沛,折合单位面积年产水量约53×104m3/km2,是全国平均的2倍,水量年内分配相对均匀而且稳定。
湖口以下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长度为896km,占全江总长度的14.1%,流域面积12万km2。
汇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太湖水系,北岸有巢湖水系,淮河的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流入长江。
1.1.2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10亿m3。
三峡水库长度为570km~650km,水面平均宽度仅1.1km,属河道型水库,库容系数不足4%。
三峡工程主要特征参数见表2-1。
表2-1 三峡工程特征(tèzhēng)参数(cānshù)表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tōngguò)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主体工程开工(kāi gōng);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开始(kāishǐ)蓄水,6月10日蓄水到135m,进入围堰发电期;2006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进入初期运行期;2008年,三峡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汛后进行了175m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至172.8m;2009年9月,三峡枢纽三期工程通过验收,除升船机外,初步设计中的各项目已全部完成,汛末从9月15日开始试验性蓄水,最高蓄水位至171.43m;2010年,三峡水库从9月10开始继续进行试验性蓄水,10月26日成功达到正常蓄水位175.0m。
三峡库区自然特征
年降水变率
三峡库区年降水变率主要在10一15%之间,降水变 率较小,降水较稳定。 西南部地区降水变率最小,江北、大渡口、九龙坡、 西南部 南岸、沙坪坝、江津、渝中、北磅和巴南等地降水 变率都在11%以下; 东部次之,巫溪、奉节、巫山、兴山、株归和巴东 东部 等地降水变率在11~13.5%之间; 中部降水变率最大,在13.5%以上。 中部
河谷地貌特征
以奉节为界,划分东西两大地貌单元 1奉节以东:三峡侵蚀溶蚀中低山峡谷段 三峡侵蚀溶蚀中低山峡谷段 2奉节以西:川东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平行峡谷段 川东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平行峡谷段
地震概况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三峡地区属于弱震区库 区仅发生过两次大于5.0级地震:龙会观5.1级 地震(1979年5月)和重庆江北5.2级地震 (1989年11月),震中烈度均为Ⅶ度
岩土基本特征(四个建造类型)
主要分布于黄陵背斜,核部为坚硬块状岩浆岩,周缘为 较坚硬块状、片状岩 本区出露面积最广主要分布于奉节—江津和秭归盆地库段, 三峡峡区亦有部分分布
岩浆岩与变质岩建造类型 碎屑岩建造类型
碳酸盐岩建造类型 松散土类
奉节以东的峡谷段,其次在近库尾地段各背斜核部 也多有出露 沿河漫滩、阶地和斜坡地带零星分布
三 土壤条件
土类 土壤形成特征 库区土壤水平分布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分布
土类
水稻土: 水稻土:水稻土是长期种植稻谷的水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非地带性土壤。在人为 长期的耕作中,土壤剖面形成淹育层、渗育层、潜育层和瀦育层等层次。水稻土 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地带。 紫色土: 紫色土:紫色土的发育受母岩影响很大,其成土母岩是紫色砂页岩的风化物,具 有稳定的紫色以及复杂的矿物质。该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下丘陵地山地 区。 山地黄壤: 山地黄壤:分布于海拔1200m以下,在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其 成土过程有明显的粘化和富化过程,整个土壤剖面呈金黄色,土壤呈酸性反应, pH值为6以下。 pH 6 山地黄棕壤: 山地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700m之间,系黄壤和棕壤之间的一个过渡 类型。它是在温暖、湿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的一个土壤类型。该 土壤一般呈黄棕色或黄褐色,分布在海拔高湿度大的土带一般无石灰反应,ph值 由酸性到微酸性。 山地棕壤: 山地棕壤:分布在海拔1500~2200m以上的中山地带。它是在落叶阔叶林下或者 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混交林下的一个土类。土壤由中性至微酸性反应。 山地灰棕壤: 山地灰棕壤:分布在海拔2200m以上的暗针叶林带,是在饮食冷凉气候和针叶林 下发育的,具有灰化现象的土壤。土壤质地较轻,呈酸性反应,主要植被为冷杉 林。
三峡概况
三峡水库淹没实物指标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 湖北省的20个县(市)。三峡水库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 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 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含柑桔地)2.45万公顷; 淹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淹没区房屋面 积为3459.6万平方米,淹没区居住的总人口为84.41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6.15万人)。考虑到建设期间内的人口增 长和二次搬迁等其它因素,三峡水库移民安置的动态总人 口将达到113万人。
三峡工程简介
为了三峡工程,中华民族经过了几代 人、70余年的构想、勘测、设计、研究、 论证。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 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从此,三 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了实施阶段。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1、防洪
水电站名称
大古力 古里 图库鲁伊
河流
哥伦比亚河 卡罗尼河 托坎廷斯河
N装 (万Kw)
1083 1030 800 732.6 640
E发 (亿Kw· h)
203(初期) 510 324(初期) 358 237
拉格兰德二级 拉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 叶尼塞河
600
204
返回
下一张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时,大坝 下游的最低水位为62米,则三峡水电站 的最大水头为113米;汛期限制水位为 145米时,大坝下游的最高水位为74米, 则三峡水电站的最小水头为71米,一年 内的加权平均水头为90.1米。
下一张
三峡水电站初期运行时的最小水头为61米, 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在额定工况 下每秒钟需要通过的水量为950立方米。具有上述 水头和水量的水流,从底部高程为110米的水电站 进水口,流入内径为12.4米的压力钢管,通过压力 钢管再流入坝后式电站厂房的蜗壳,水流的巨大冲 击力使水轮机以每分钟75转的速度转动起来,与水 轮机在同一根主轴上的发电机也以同样的速度转动 起来,即可发出强大的电力。
长江三峡介绍
长江三峡介绍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三峡介绍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的瑰宝,古往今来,闪烁着迷人的光彩。
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这儿,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着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光异彩。
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
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但又是最雄伟险峻的一个峡。
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坠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西陵峡在湖北秭归、宜昌两县境内,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6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以滩多水急闻名的山峡。
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
巫峡在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着称。
地理位置概述长江三峡位于中国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库区气候以及植被状况
奉节 32.3 17.4
其森林覆盖率在库区的川东部分 丰都 23.7
已由解放初期的20%以上降到 石柱
9—11%左右,而库区的鄂西段
23.3
在25%以上,略好于川东。
万县 20
12.95 巫山 24.6 10.97 巫溪 24 10.2 忠县 22.2
11.70 10.5 11.6
返回
库区灾害性气候
• 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而造成生态上失调,灾害频繁,如水灾、旱灾、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加剧。据统计,巫溪县1953年—1957年发生暴雨、洪涝灾害48次,平均每年 6.8次;而到1958年—1982年期间发生暴雨、洪涝灾害557次,年平均22.3次,比1957 年增加2.3倍;
下一页
•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 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 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 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
植被的分布
• 阔叶林:三峡库区内的16个县,所处地理环境优越,土壤和水热条件均较好,属于偏 湿性常绿阔叶林适生地,特别是面临长江的低山部分,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因此天 然的常绿阔叶林逐步被农业植被所取代
桢
巴
楠
东
栎
猴
刺
樟
叶
栎
下一页
植被的分布
• 针叶林:在三峡库区内为较普遍和重要的一种植被类型。各种针叶林树种对生态环境 要求各异,在长江河谷100多米处到2000米左右的山地上,分布着不同属、种的针叶林 群落。其中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柏木、华山松、巴山松、巴山冷杉、铁杉等
楠 竹
白 夹 竹
长江三峡西起四省川奉节县白帝城
目录
• 长江三峡概述 • 三峡的起点:奉节县白帝城 • 三峡的地理特征 • 三峡的文化遗产 • 三峡的旅游资源
01
长江三峡概述
地理位置
长江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 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200公里。
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是长江上最为壮观的峡 谷之一。
白帝城作为长江三峡的起点,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 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白帝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 经济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白帝城的文化遗产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对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峡号子
三峡号子是流传于三峡地区的传统歌谣,以高亢激昂的旋律和独特 的唱腔著称,是长江水手在劳动中创造出的音乐形式。
三峡皮影戏
三峡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分支,以精美的皮影道具和独特的 表演技艺闻名,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峡剪纸
三峡剪纸以其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著称,多表现民间故事、神话 传说等题材,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
三峡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和故事
三峡大坝建设者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建设过程中涌现出 许多杰出的工程师和劳动者代表,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 不断进取。
屈原
屈原是三峡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他的诗 歌作品《离骚》等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爱国情怀和文 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蔓子
的不断加强,河谷逐渐变窄、变深。
三峡的地质构造
褶皱和断层
三峡地区的地质构造以褶皱和断 层为主,褶皱形成了山脉和丘陵,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标题】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作者】罗沙沙【关键词】生态环境现状治理对策水土流失【指导老师】曹团武【专业】化学【正文】1前言三峡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总库容393亿m3,防洪库容221.5亿m3,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洪水,削减中游地区洪峰流量,提高防洪能力,防止荆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降低中下游平原地区7500万人口和600万hm2耕地及大中城镇的洪水淹没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装机26台,总装机容量1820万KW ,年发电量847亿KW?h ,能参与西电东送,提供清洁能源。
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将淹没耕地27820hm2 ,动迁人口1.3万,会加剧库区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部分文物古迹和三峡自然景观将被淹没;将对库区生态与环境带来影响[1]。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三峡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条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移民安置、水质保护、物种保护、环境地质保护及施工区环境保护。
真正做到兴水利、除水害、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三峡工程对人类尽管有如此多的贡献,但不可避免的是在它对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困扰,比如关于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水环境、地质危害等方面的问题,都是人类迫在眉睫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1.1选题背景及意义三峡水利工程举世瞩目,效益巨大,意义深远。
不仅可以消除长江中下游洪患,提供大量电力,还可增加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但是三峡库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土地过垦的丘陵山区。
三峡库区范围划分是以三峡工程“180m”方案为标准,东起湖北宜昌,西迄重庆市江津市,包括湖北4县,重庆16区、市、县,共20个县、市,面积为5.57万km2;到2003年底人口约为1800万;人均幅员面积0.34 hm2,人均耕地0.06hm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三峡库区概况————————————————————————————————作者:————————————————————————————————日期:2第二章重庆市三峡库区概况第一节自然条件一、生态地理位置重庆市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下段,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地理范围在北纬28°28′~31°44′、东经105°49′~110°12′之间。
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是长江上游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
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三峡库区重庆段覆盖了大部分三峡库区范围,其面积约占整个三峡库区面积的85.6%,由此则凸现出其重要的生态地理位置。
二、地质概况重庆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断褶带、川东褶皱带和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3 / 50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区域地表起伏,地形破碎。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扬子准地台,仅巫溪北东面小片地方属秦岭地槽褶皱系。
就构造特征,大巴山断褶带构造线由北西向向东转为东西向,并向南突出形成弧形构造体系;东南部的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构造线由近南北向,向北逐渐变为北东,构造和岩性控制着地貌发育,地形倒置明显;库区中西部的川东褶皱带构造线表现为北北-北东向梳状褶皱,地质构造制约着地貌发育,背斜形成狭长高峻山岭,向斜则成宽缓的丘陵,成为典型的平行岭谷区(图2.2)。
区内主要经历过前震旦纪晋宁运动、侏罗纪末燕山运动和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等三次构造运动,地层岩性跨度很大,从震旦系至第四系之间除少部分缺失外均有分布,岩性组合为泥灰岩、泥质页岩、泥质粉沙岩、碳酸盐岩及部分煤层和粘土层。
岩性成分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岩及含煤砂页岩等,有的产状陡倾,有的则平缓近于水平。
这些不同的地质条件加上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整个库区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三叠系须家河组的页岩夹煤层;巴东组泥灰岩、砂岩夹泥岩;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蚀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泥化。
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重庆三峡库区东部地区地层岩性以古生代、中生代碳酸盐类地层为主,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不仅地表缺水,而且土层瘠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4 / 50一旦植被遭到破坏或因过度垦植,土层剥蚀,生态环境将遭受彻底破坏直至无法利用。
三、地形地貌特征重庆市三峡库区东起巫山县、西至江津市,南起武隆县,北至开县,东西长约为600km,南北宽约80km,该地区地形大势为东高西低,西部多为低山丘陵地貌,往东逐渐变为低、中山地貌,并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
库区北部以及东部边缘东北西南向为大巴山山地、巫山山地、大娄山山地等中低山地,海拔一般在1000~2500m之间;该线以北以西地区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在200~1000m之间(图2),丘陵区,地形起伏和缓,地质疏松,是库区垦殖系数较高的农产区,自然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是江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貌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貌发育以流水作用为主,区内地形高低悬殊,地貌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
区内东南地势高,西北地势低,最高点海拔2796.8m,最低处海拔仅73.1m,相对高差2723.7m,高差巨大。
由于区内不同地区自第三纪以来构造运动的形式和幅度差异、地表岩性组合和产状差异造成的抗外力侵蚀剥蚀能力的强弱不同,所塑造的地形起伏有所差异:西部地形5 / 50高差小;中部自西北向东南条形背斜低山与向斜丘陵、台地相向;北、东、南三面山地地势高耸,地面高程大势均逐级向长江河谷降低,层状地貌明显。
二是以丘陵、低山和中山为主体的地貌类型组合。
全区地貌形态类型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等几大类。
其中200m以下的平坝地区面积约1584.30km2,占库区面积的3.43%;500m 以下丘陵面积近15874.27km2,占库区面积的34.38%;1000m以下低山地貌类型面积约16455.57km2,占库区面积的35.64%;1000m以上中山面积近12256.64km2,占库区面积的26.55%。
这种地貌组合是典型侵蚀地貌的反映。
三是地貌格局受地质构造控制,地貌类型组合的区域分异明显。
库区可以分为三个地貌区东北部为大巴山区中山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则属巫山大娄山中山低山区,中部为平行岭谷区。
大巴山区因流水强烈切割,谷坡陡峻,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坡地重力侵蚀较为突出;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低中山区流水侵蚀主要沿岩体破碎,易于侵蚀的断裂带和碳酸盐进行,区内岩溶地貌发育。
平行岭谷区,地形以顺地貌为主。
四是地面切割破碎,现代地貌过程较为强烈。
重庆三峡库区地处间歇性隆升的中国大陆第二阶梯的前缘,与相邻的第三阶梯相对下沉的江汉平原形成巨大的地形反差,必然促使河流的强烈下切侵蚀,塑造了库区地形破碎、高低起伏的地貌格局。
全库区地面坡度分为4个坡度级。
25°以上的陡坡地面积约13938.43km2,约占全库区面积的30.19%;15~25°土地面积为14444.59km2,6 / 50约占全库区面积的31.29%;而7~15°的缓坡地和0~7°的平缓地面积为11397.28km2和6390.48km2,所占比例仅为24.69%和13.84%。
就总体特征而言,重庆三峡库区平坝、平缓土地比例小,主要分布在1000m以下的河谷阶地、台地、岩溶低中山的槽谷和洼地、低山及低中山山麓,以及向斜谷地,又以500 m以下最为集中。
7~15°和15~25°的缓坡和斜坡土地在三峡库区分布最为广泛,面积也最大,占库区面积55.98%。
这种特征为坡面流水和重力侵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上越来越强烈的人类地貌活动,大大加速了地表坡面片蚀、沟蚀、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现代重力侵蚀作用。
表2-1 重庆市三峡库区土地坡度组成状况面积(km2) 占库区面积百分比(%)坡度0~7°6390.48 13.847~15°11397.28 24.6915~25°14444.59 31.2925°以上13938.43 30.19四、气候重庆三峡库区地处中纬度,属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受峡谷地形影响十分显著。
具有冬暖春早、夏热伏旱,秋雨多、湿度大以及云雾多等7 / 50特征。
1.气温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5~18︒C,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迟的特点。
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8︒C,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4.8~29.3︒C,大部分地区≥35︒C的高温日数在20天以上。
通过图3可以看出三峡库区多年平均气温有三个高温中心和两个低温中心。
高温中心分布为以主城区和江津市为中心的西部高温中心;以开县、万州、云阳三区县交界处为中心的中部高温中心;以巫山为中心的东部高温中心,这些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均在17︒C以上。
低温中心为以石柱为中心的南部低温中心;以开县北部和巫山西部部为中心的低温中心,低温中心的多年平均温度均在16.5︒C以下。
由于地势的高差悬殊,库区多年平均气温垂直差异明显,河谷平坝浅丘地区(400m以下)为17.5~19.0℃;海拔400~600m地区为16.5~17.5℃;海拔600~1000m为14.5~16.5℃;海拔1000 m 以上的中山地区在14℃以下(表2-2)。
库区月平均最高气温以1月最低为8.1~10.9℃,7月或8月最高为32.2~34.8℃,而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7~29.5℃。
三峡库区作为全国著名的“火炉”地区,其河谷平坝浅丘区的极端最高气温均可超过40℃。
库区河谷平坝丘陵地区极端最低气温为-1.7~-9.2℃,山地在-10℃以下。
8 / 50表2-2 重庆市三峡库区垂直高差气温分布海拔(m) 400以下400~600 600~1000 1000以上气温(℃) 17.5~19.0 16.5~17.5 14.5~16.5 14以下2.降水重庆三峡库区常年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50.26mm。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从图4可以看出,库区多年平均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可以分为三个少降水中心和一个多降水中心:北碚、南岸区、巴南区以西少降水中心,降水量在1100mm以下;以涪陵、丰都、武隆为主的少降水中心,降水量在1120~1100mm左右;以巫溪东部和巫山为主的弱少水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在1110mm以下,其中巫山是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以开县、万州、云阳西部和南部、奉节南部、巫溪的西部小片区域以及忠县和石柱的东部地区为主的多降水中心,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多,在1200mm以上。
此外,全区降水量也表现出明显的年、季变化,全年降水以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总量40%左右;春、秋季各占27%左右;冬季最少,不足5%,年降水量相对变率为11%~16%之间。
由于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重庆三峡库区气象灾害十分频繁,旱灾、洪灾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三峡库区是我国暴雨中心之一,库区累计日降雨量≥25mm(大雨)9~15次/年,≥50mm(暴雨)次数为2~5次/年,暴雨都主要出现在4~9月9 / 50之间。
洪涝2~4次/10年,主要出现在4~10月,暴雨洪涝以库区东段较多,发生频率在85%,年降水1350~2000mm。
强烈的降水过程导致水土强烈流失并伴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的产生。
五、水文特征库区江河纵横,属长江水系。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穿重庆三峡库区,全长683.8km,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不对称的、向心的网状水系。
另外,主要大的河流水系还有涪江、綦江、御临河、龙溪河、大宁河、小江等几十条。
长江河谷深切,水系发育,由于受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影响,库区降雨比较集中,大部分河流具有流域范围内降水丰沛且多暴雨、河谷切割深、谷坡陡峻、天然落差大、滩多水急、陡涨陡落等山区河流的特点,是区内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受降雨的年内分配和暴雨历时短与强度大等特点的影响,区内地表径流和泥沙多集中在5~9月份,随各月降雨量的不同,其在年内和年际的变化与降雨量的年内年际分布基本一致,体现出时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六、植被重庆三峡库区植被类型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 / 50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温带暗针叶林。
尤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的物种密集程度最高,生态效益最显著,是库区内最珍贵的地带性植被,其中马尾松林、柏木林这两类森林群落在库区森林中面积最大,但多呈疏林或幼林,为次生的人工或半人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