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如何认定刑期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94d72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a.png)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非法集资罪是指以非法方式吸收公众资金,扰乱金融秩序,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犯罪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的规定,非法集资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首先,对于非法集资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我国刑法规定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这是因为非法集资犯罪涉及的资金数额巨大,对社会金融秩序和公众利益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需要依法严惩,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同时,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非法集资犯罪,我国刑法规定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是因为在非法集资犯罪中,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需要采取更加严厉的刑罚措施,以达到震慑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其次,我国刑法对于非法集资犯罪的量刑标准也考虑到了犯罪的客观情节和主观恶性。
在判决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手段、结果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犯罪分子进行量刑裁定。
这种量刑方式能够更加精准地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既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又能够保障犯罪分子的合法权益,体现了刑法量刑的公正性和人道主义。
最后,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有效执行,对于非法集资犯罪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通过对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进行严格执行,能够有效地震慑犯罪分子,减少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金融秩序和公众利益。
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是我国刑法对于非法集资犯罪行为所做的明确规定,体现了对犯罪行为的严惩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在司法实践中,对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需要严格执行,以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目的。
非吸案件法律法规(3篇)
![非吸案件法律法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9645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5.png)
第1篇一、引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简称非吸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频发,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为了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非吸案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解读。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律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之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下列情形之一,扰乱金融秩序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二)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证券的;(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非法从事外汇、黄金等金融业务活动的;(四)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其他行为。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标准1.主体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或者单位。
自然人犯罪主体主要包括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等;单位犯罪主体主要包括非法集资企业、非法集资机构等。
2.客体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体是金融秩序。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破坏了金融秩序,损害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3.客观要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2)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证券;(3)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非法从事外汇、黄金等金融业务活动;(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
对非法集资行为严打,《刑法》修正案发文(条例非法集资)
![对非法集资行为严打,《刑法》修正案发文(条例非法集资)](https://img.taocdn.com/s3/m/9163e3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1.png)
对非法集资行为严打,《刑法》修正案发文1)最近,《刑法》修正案在中国通过,重点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了严打。
这一修正案的出台对于维护社会安全、保护人民财产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手段,通过向公众非法募集资金,承诺高额回报,炒作投资项目等方式,非法获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长期以来,非法集资活动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造成了许多人的财产损失,破坏了经济秩序,危害了社会稳定。
3)修正案明确了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惩治力度和处罚标准,更加严格地规定了非法集资犯罪的界定和责任追究。
这将有力地遏制非法集资行为的蔓延,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4)修正案明确了非法集资犯罪的构成要件和处罚幅度。
根据修正案的规定,非法集资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将以非法集资罪定罪处罚;非法集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但未达到1000万元的,将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对组织、领导、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犯罪分子,将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5)修正案还进一步增加了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
根据修正案的规定,非法集资犯罪的刑期将延长至10年以上,并可以并处罚金。
对于非法集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6)修正案还强调了对非法集资资金的追缴和没收。
根据修正案的规定,对非法集资所获取的非法财物将予以追回,并依法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将用于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7)此外,修正案还明确了对非法集资的防范和预防措施。
修正案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对非法集资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非法集资信息报告制度,提高社会对非法集资风险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8)修正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在打击非法集资行为上有了更为明确和严厉的法律武器。
这将有效地遏制非法集资活动的发展势头,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9)然而,仅仅依靠法律的威慑和惩罚还不够,对于非法集资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做好风险评估和监测,提高对客户的尽职义务;媒体应当加强宣传报道,唤起公众对非法集资的警觉。
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
![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126a5c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2.png)
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非法集资活动的刑法规制非法集资活动是指未经法律许可,在没有合法经营资格的情况下,通过承诺高额利润或其他手段向公众非法吸收资金、融资或者集资的行为。
这类活动一般存在欺诈、违法违规行为,危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金融秩序。
为了保护公众利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刑法规制措施来打击非法集资活动。
一、非法集资活动的危害及表现形式非法集资活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非法集资活动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加入,但实际上所筹集的资金往往被用于偿还前期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或者用于个人消费等非法用途,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正当回报,甚至本金全部损失。
2. 破坏金融秩序:非法集资活动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金融体系的严重失衡,损害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3. 社会风险与危害:非法集资活动可能引发恶性连锁反应,导致投资者的信心受损,引发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
非法集资活动主要通过虚构项目、夸大宣传、诱导投资等手段进行,其具体表现形式包括造假、传销、网络金融诈骗等。
二、刑法规制非法集资活动的原则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对非法集资活动的打击措施,其核心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刑法责任的适用:根据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个人或组织,一旦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过,在刑法规制非法集资活动时,需要谨慎区分普通集资与非法集资的边界,避免对正常经济活动的干预。
2.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除了对犯罪行为给予法律制裁之外,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增强投资者对非法集资活动的辨识能力,减少受害者的数量。
3. 综合治理:刑法规制非法集资活动不能仅仅依靠单一法律手段,还需结合其他措施来推进综合治理。
这包括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优化审判机制等。
三、刑法规制非法集资活动的具体措施为了规制非法集资活动,我国刑法针对非法集资活动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设立非法集资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设立了非法集资罪,对参与集资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主要分子的处罚做出了明确规定。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dba51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2.png)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手段,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我国对非法集资行为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对于非法集资犯罪也有着明确的判刑标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非法集资行为会被判刑呢?首先,非法集资数额是判定非法集资犯罪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非法集资数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非法集资数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高可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次,非法集资的手段和目的也是判定刑罚的重要因素。
如果非法集资行为采取欺骗、胁迫等手段,或者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那么判刑标准也会更为严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如果非法集资行为采取欺骗、胁迫等手段,或者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此外,非法集资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是判定刑罚的重要考量。
如果非法集资行为导致了社会稳定、经济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或者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那么判刑标准也会更为严格。
总的来说,非法集资行为一直是我国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的对象,对于非法集资犯罪也有着明确的判刑标准。
非法集资数额、手段和目的、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判刑的严重程度。
因此,任何人都不应该以非法手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希望广大投资者在投资时要谨慎选择,避免受到非法集资行为的侵害。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监管,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个人非法集资诈骗罪如何判刑
![个人非法集资诈骗罪如何判刑](https://img.taocdn.com/s3/m/a87c220443323968011c92c5.png)
个人非法集资诈骗罪如何判刑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骗子也无处不在,多样的诈骗手段让老百姓防不胜防,例如个人非法集资,通过网络手段募集资金发展下线会员,这都构成了诈骗,那么关于个人非法集资诈骗罪会如何判刑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刑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数额较大: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二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一百万元以上单位犯罪:数额较大:十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二百五十万元以上;其它严重情节:造成恶劣影响的;引起被害人自杀、集体上访的;给被害人造成十万元以上损失的等。
▲依据2011年1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个人或单位集资诈骗数额的新规定,现阶段应按照以下标准对集资诈骗数额进行认定: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非法集资是法院判吗
![非法集资是法院判吗](https://img.taocdn.com/s3/m/78d41a0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8.png)
非法集资是法院判吗
导读:
非法集资是否为法院判刑?非法集资定罪判刑由法院决定,涉及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等。
处罚标准依据《刑法》,量刑则综合考虑涉案金额、犯罪手段等因素。
一、
非法集资是法院判
非法集资的定罪和判刑是由法院来判决的。
1.非法集资行为若构成犯罪,需要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法律程序,最终由法院依法进行定罪和判刑。
2.对于非法集资的定罪和判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涉案金额、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因素,依法进行量刑。
因此,非法集资的判刑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
非法集资的处罚标准
非法集资的处罚标准主要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
1.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
非法集资的量刑原则
非法集资的量刑原则主要遵循《刑法》的相关规定。
1.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涉案金额、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等因素,以及被告人
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依法进行量刑。
2.对于非法集资案件中的主犯和从犯,法院会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因素,分别进行量刑。
3.在量刑时,法院还会考虑到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和再犯可能性等因素。
如果被告
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或者存在再犯的可能性,那么法院可能会给予较重的刑罚。
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
![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https://img.taocdn.com/s3/m/55ff175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2.png)
导读:刑法上没有非法集资罪,非法集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
个人或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
一、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刑法上没有非法集资罪,非法集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
1.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并处或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
(1)若涉及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金。
(2)单位犯罪时,单位将受到罚金处罚,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按照前述规定受到相应处罚。
2.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则规定了集资诈骗罪。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非法集资的处罚1.非法集资的处罚形式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具体的刑期和罚金数额取决于涉案金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性。
2.对于较轻的罪行,可能只需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而对于较重的罪行,除了罚金外,还需承担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
3.如果涉及单位犯罪,单位本身也将面临罚金的处罚,同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处罚1.单位在非法集资犯罪中同样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根据《刑法》的规定,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3.除了单位本身需要支付罚金外,单位内部直接参与犯罪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处罚形式旨在确保单位内部人员遵守法律法规,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罪判刑多少年?
![非法集资罪判刑多少年?](https://img.taocdn.com/s3/m/e5ccdcc928ea81c758f57861.png)
非法集资罪判刑多少年?非法集资罪判刑多少年?要看具体案情,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帮助,办理取保候审;阅读案卷,调取有利证据,查清案情,尽最大努力争取最低刑期或缓刑,以免错过最佳时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第二条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一)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二)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三)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四)不具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购、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五)不具有发行股票、债券的真实内容,以虚假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境外基金、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七)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以假冒保险公司、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八)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九)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十)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十一)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d2923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0.png)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方式吸收公众资金,承诺高额回报,却无法兑现或者无法按约定期限兑现的行为。
非法集资给社会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我国对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制定了相关的刑事法律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非法集资行为,其判刑标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非法集资数额的大小,划分了不同的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非法集资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特别严重情节,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非法集资数额在5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属于特别严重情节,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非法集资数额在3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属于严重情节,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非法集资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的,属于一般情节,可以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并处罚金;非法集资数额在10万元以下的,属于轻微情节,可以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其次,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的其他情节,也进行了相应的刑事责任规定。
比如,如果非法集资行为构成了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等,根据不同情节和行为,也会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规定。
此外,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的主要犯罪分子,还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根据其在非法集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和情节等,进行相应的判决。
同时,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的参与者和帮助者,也会根据其具体行为和情节,依法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
总的来说,我国对于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刑事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的判刑标准,主要是根据其数额大小和其他相关情节来进行规定的。
同时,对于非法集资行为的主要犯罪分子和参与者,也会依法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
希望广大公众能够增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远离非法集资活动,共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5dfc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2.png)
非法集资判刑标准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手段,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承诺高额回报或利息,却不具备真实的投资项目或经营实体,最终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的行为。
针对非法集资行为,我国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对非法集资行为的判刑标准也有一定的规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非法集资等手段,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人民币三千万元以上或者其他货币达到五百万美元以上。
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情节轻微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人民币一千万元以上或者其他货币达到一百五十万美元以上。
再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人民币三千万元以上或者其他货币达到五百万美元以上。
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情节轻微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人民币一千万元以上或者其他货币达到一百五十万美元以上。
总的来说,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我国法律法规有明确的规定,并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大小和情节轻重作出了判刑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非法集资行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和判定,依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非吸判刑的法律规定(3篇)
![非吸判刑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d4e89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07.png)
第1篇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日益增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下简称“非吸”)案件频发,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为了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
以下将详细阐述非吸判刑的法律规定。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用于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股票等金融活动,或者用于其他非法用途的行为。
二、非吸判刑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第一百七十六条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条款,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定罪量刑标准、管辖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非吸判刑的定罪量刑标准1.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达到以下标准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3)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达到五亿元以上的。
2.情节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以下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1)具有吸收资金用于非法用途的;(2)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吸收公众存款的;(3)以虚假的借款合同、投资协议、股权转让等手段吸收公众存款的;(4)多次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吸收存款人数众多的;(5)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4b20e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0.png)
非法集资罪量刑标准
一、非法集资罪的定义
非法集资罪,是指利用虚假的承诺,未经当地金融监督主管机关批准,以自己的名义向社会各界集资,以谋取私利聚敛财物的犯罪行为。
非法集资罪如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从重处罚:
(一)犯罪金额在十万元以上,且其所集资以超过三万元的人民币计;
(二)非法集资范围广泛,集资人数多;
(三)采取伪冒金融和保险业名称、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及其它收益的方式集资;
(四)危害投资者的利益或者恶劣社会影响巨大;
(五)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依据以上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非法集资罪行应估定到最重处罚,主要有两种量刑标准:
1.财产犯罪量刑标准
(1)金额较轻的非法集资犯罪,在十万元以下的,可以按照犯罪金额比例分级量定罚刑,有的单位和个人,隐瞒、故意夸大犯罪金额,并涉及较多的投资者和被骗者,金额属于六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定罚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2)金额较重的,以三十万元以上的,可以按照最高处罚标准定罚,一般定罚至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给予社会影响大的犯罪行为量刑标准
(2)任何一种以犯罪手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以谋取利益,给予社会负面影响非常突出的,定罚至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是死刑,并处罚金。
财产犯罪量刑标准,即以犯罪金额和投资者影响程度等决定罪犯量刑标准;另一种给予社会影响大的犯罪行为量刑标准,是以犯罪手段及其谋取的结果为依据,来决定犯罪分子的罪相和处罚量。
【推荐下载】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word范文模板 (2页)
![【推荐下载】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word范文模板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03f8fb9dd88d0d232d46a07.png)
【推荐下载】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导语: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数额或情节才能构成犯罪。
依据《刑法》,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并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和情节的行为。
非法集资罪判多少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集资诈骗罪】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为依法、准确、及时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现就非法集资性质认定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行政部门对于非法集资的性质认定,不是非法集资案件进入刑事程序的必经程序。
行政部门未对非法集资作出性质认定的,不影响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审判。
二、人民法院应当依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规定认定案件事实的性质,并认定相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个人非法集资数额巨大怎么处罚
![个人非法集资数额巨大怎么处罚](https://img.taocdn.com/s3/m/d838582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e.png)
个人非法集资数额巨大怎么处罚个人非法集资数额达到巨大的,涉及到两种罪名: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个人非法集资数额巨大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由我为你详细解答。
一、个人非法集资数额巨大怎么处罚1、个人非法集资数额达到巨大的,涉及到两种罪名,处罚的标准如下:(1)、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二、非法集资的钱能要回来吗其实,不管是什么时候参与非法集资的,一旦有加入其中,参与者的利益就不受法律保护,也就是说投进去的钱通通拿不回来了。
实践中,在经人民法院执行后,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会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而不能要求有关部门代偿。
所以,要有想投资的,千万需要谨慎,建议投资之前学习专业人士,比如说。
因为有利可图,现在非法集资的形式越来越多,很多参与者都是莫名掉进坑,为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有以下几点建议:1、首先要对非法集资有个认识,了解非法集资的特点以及危害。
2、在识别的时候可以查看对方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
3、增强理性投资意识。
就像买股票一样,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即使非法集资的利益有多高,也要保持理智,投资要走合法途径4、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
就跟前面说的一样,非法集资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那么,参与者投入的钱根本拿不回来。
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依据《刑法》的规定,个人非法集资数额达到巨大的,涉及到两种罪名: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非法集资1亿多判刑几年,非法集资罪有什么行为表现
![非法集资1亿多判刑几年,非法集资罪有什么行为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433a4e3bf12d2af90242e6ff.png)
非法集资1亿多判刑几年,非法集资罪有什么行为表现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非法集资1亿多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若同时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团伙以诈取他人钱财为目的、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可以被看作是非法集资的行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国家对非法集资罪的打击力度是很大的,一旦有证据认定其犯了非法集资罪,一般是会被判刑的。
非法集资1亿多判刑几年?▲一、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九十九条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二百条单位犯本节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巨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非法集资1亿多判刑几年?非法集资1亿多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三、非法集资罪的行为表现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1)集资后携带集资款潜逃的;(2)未将集资款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擅自挥霍、滥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4)向集资者允诺到期支付超过银行同期最高浮动利率50%以上的高回报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法集资罪如何认定刑期
一、非法集资罪如何认定刑期
1、个人进行非法集资的金额达到100万以上或单位进行非法集资的金额达到500万以上的应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非法集资罪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2、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非法集资罪有哪些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形式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在现代社会,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
而生产者、形式经营者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因此间社会筹集资金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金融活动。
与此同时,一些名为集资、实为诈骗的犯罪行为也开始滋生、蔓延。
这种集资诈骗形式行为采取欺骗手段蒙骗社会公众,不仅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同时更干扰了金融机构储蓄、贷款等业务的正常进行,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广大投资者对集资形式活动的过分谨慎,甚至对金融机构进行集资也可能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构成本罪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必须有非法集资的行为。
(1)集资的主体应当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公司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2)公司、企业聚集资金的目的。
(3)公司、企业募集资金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融资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进行,其中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一种主要的集资方式。
(4)公司、企业在资金市场上募集资金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依本节第200条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形式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
所谓据为己有,既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非法集形式资的个人控制之下,也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本单位的控制之下。
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目的具体表现为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的所有权转归自己所有、或任意挥霍,形式或占有资金后携款潜逃等。
三、非法集资的主要特征
1、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违规向社会(尤其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
如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
非法集资的主要危害一是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非法集资活动以高回报为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破坏了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
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等形式吸收资金,承诺以收购或包销产品等方式支付回报;有的则以商品销售的方式吸收资金,以承诺返租、回购、转让等方式给予回报。
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集资目的。
为掩饰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与受害者签订合同,伪装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骗取资金的最终目的。
2、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
非法集资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骗取群众资金后,往往大肆挥霍或迅速转移、隐匿,使受害者(多数是下岗工人、离退休人员)损失惨重,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3、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非法集资活动往往以“响应国家林业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等为名,行违法犯罪之实,既影响了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又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