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抜地倚天自鸣不平——韩愈《进学解》详解

肖旭

韩愈的《进学解》是古代散文名篇。这篇文章不论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还是语言文字,读起来难度都比较大,所以:(一)必须了解韩愈的生活经历及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二)必须深入理解像韩愈这样封建社会中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切身感受;

(三)还必须了解这篇文章与两汉辞赋的渊源关系,从而把握它在艺术构思、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新颖独创之处。

一、韩愈为什么要写《进学解》?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世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从19岁时开始进京求官,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经4次考试,到25岁才中进士。以后他又参加4次隶部博学鸿辞科的考试,都未中选。韩愈求官心切,三次上书宰相,要求仕进,但都没有回音。他只得怀着不遇时之态,离开了长安。经长期的慕僚生活,到贞元18年(802)德宗李适才被朝廷选为“四门博士”,这年他已35岁,距初中进士已有十年之多。第二年(贞元19年)他刚刚升迁为“监察御史”,因关中大旱他写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为民请命的文章,得罪了当朝权贵,又立即被贬到阳山(今广东境内)当县令,过上了被贬谪的生活。到元和(宪宗李纯)元年(806)他才重新回到长安,拜“国子博士”。国子博士是当时高等学府国子监里面的教书先生。地位不高,无实权,属闲职。元和8年(813)韩愈官运好转出任“职方员外郎”,又因妄议朝政的罪名,降职重新回到国子博士任上,那时他已45岁。

回顾韩愈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仕途坎坷,大起大落;而几次起落都是由于参与政治、关心时局,对朝政发表意见而遭打击的。这样的经历使他对读书人的遭遇,对人才使用问题非常重视。当然他对朝廷所用非人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因此,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著名的论点“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为文章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鸣其不幸的产物。《进学解》这篇文章就是自鸣不平的产物。这篇文章就写在元和8年(813),也就是韩愈由“职方员外郎”再度被贬为“国子监博士”的时候。这是他在政治上再次遭到挫折的时期。根据《旧唐书·韩愈传》记载:“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摒除,作《进学解》以自喻。”显然这是韩愈有感于自己的仕途遭遇,而抒发自己遭到贬斥不被重用发牢骚的一篇文章。所谓“自喻”,就是自鸣心计和自我解嘲。

文章题目为什么叫《进学解》?

为什么话题要从“进学”开始呢?“进学”怎样理解?“进学”,增进学问,为使学业有所进矣!但这里“学”包括两方面意思:它既指一般的学业,也可以指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业”与“行”两个方面。另外,韩愈当时的身份是国子监博士,作为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是堂堂正正的事,既能让学生接受,也能为其他人所理解。那为什么还要发牢骚呢?他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牢骚不平的呢?

再看“解”,解释。文章题目叫《进学解》,意思是解释增进学业和品德修养问题的意思。其实“解”也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它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古代无所谓论说文,而属于论说文的文体,当时有的称“论”,如柳宗元的《封建论》,欧阳修的《朋党论》;还有的称“说”,如《捕蛇者说》、《马说》;有的称“议”,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有的称“辩”,如韩愈的《讳辩》;还称作“原”,如韩愈的《原道》、《原毁》等。根据明代徐师曾写的《文体明辨》的解释,“解”这种文体为“解者,释也。因有人疑而解释之也。杨雄始诈《解嘲》,世遂仿之。其文以辨释疑惑,解剥纷难为之,与论、说、议、辨,亦相通焉。”

看来“解”这种文体其所以这样命名,基本意思有二:除了有对某个问题的解释、分析这层意思外,还有辨难、解疑的含义。

就其《进学解》内容而言,可概括为三层:一先写先生解释进学的问题;二写学生对先生的反驳、责难;三由先生自我解嘲式的回答。就在反复解释、辩驳中间,来表达抒发牢骚不平的思想感情。据此,全文亦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开头……无患有司之不公。”是先生从业务学习、品德修养两方面对“进学”进行解释,阐明进学道理,勉励学生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借以引起下文的议论。

“国子先生”,就是国子监的博士先生,这里是韩愈自称,强调自己的老师身份。“太学”,本是汉代学府的最高名称,到唐代已改称“国子监”了。“诸生”,许多学生、一群学生。“立馆下”,立于馆下。这里省略了介词“于”。“馆”,学馆,即学生念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课堂。这句意,国子先生早晨来到太学,召采集学生站在学馆下面,教导学生说:“诲之曰:”以下就是先生教育学生的内容,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里讲了进学的内容和途径。注意,“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而是指“独立思考”;“随”与“思”相反,不能解成“随随便便”,可解为“因循敷衍”,即“人云亦云”。这两句意是,业务学习因为勤奋而得以专、精,因为玩乐而难免荒废;品德修养因为独立思考而得以成功,因为人云亦云而难免失败。先生这一教诲并不是泛泛而论,而是韩愈积累了几十年修身自学的实践而得来的甘苦之言,经验之谈。“业精、

行成”的途径别无选择,偷机取巧,走捷径是不行的。我们从道理上来讲,这是完全正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韩愈这几句话仍可作为我们今天的格言、警句。但统观全文,这几句只是作者用来引起下文的话头,其实际意图是为了向学生分析形势。接着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圣贤”是两个词,“圣”指圣君;“贤”指贤臣。朝廷上有圣君,下有贤臣,所以叫“相逢”、并存的意思。“治具”,法令。“具”,本义工具、器具。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法令者,自治具。”就是该文的出处。即治理国家的工具。“毕张”,全都建立。“拔”,拔掉;“去”,作动词用,“摒除”之意。“拔去”是两个同义词。“凶邪”,凶险邪恶的小人。“俊良”,有才有德的贤人。“登崇”,“登”,动词,解为“提拔”;“崇”形容词,提高。“登崇”,连用,提拔某人,让他登上高位的意思。这几句意是,现在的朝廷,上有圣君,下有贤臣,各项法令都得以实施,凶恶奸邪小人没有容身之地,才德兼优的贤人,才能够得到提拔重用。“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而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以”因而。“名”动词用法,出名,著称。“一艺”,一经。因古代经典有“六经”的说法,“名一艺”,指精通某一种经书,以一种经书而著称。“庸”,通假字,这里是“任用”。“爬、罗、剔、抉”四个动词连用,用来形容非常细心地寻找、发现人才,而生怕人才遗漏。“刮垢”,刮除污垢。“磨光”,磨硒光亮。这四个字用来形容精心的培养、造就人才。“盖有”与“孰云”是两个相同的词。“盖有”两字要连读,指“可能有的某种情况。”“孰云”,谁说。指不可能有的情况。到底什么样的情况?“多而不扬”,一个人博学多才,但并不能被提拔重用。这几句是,只要具备一点长处的人就都被录用了,只要精通一种经书的人,就没有被任用。朝廷不仅细心地搜求人才,并且还对求得的人才尽力加以造就,因此只有水平不够而有被意外选中的情况,谁说因为有人博学多才而反而不被重用提拔的呢!这些话是作者通过对客观形势的解说,从主观努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诲。其结论就是最后两句:“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是说,你们这些学生,在业务学习方面只怕不能精通,不怕用人的官吏不明察;在品德修养方面只怕不能成功,不怕用人的官吏对你们不公平。这段极力颂扬当今圣君贤臣的话,说他们千方百计网罗造就人才有大功大德;说他们又公又明是障眼法,真正用意是方放一个破绽,让学生抓住把柄,当靶子打。说来是堂堂之古,正正是奇,似乎是一番不容辨驳的完全正确的大道理。

第二段是学生对先生“进学”教诲的反驳,提出国子监先生是一位业精行成的人。借学生之口,讥讽执政者贤愚不辨,大材小用,抒发作者不被重用反遭贬斥的愤愤不平。这段文字是全文重点之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