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抜地倚天自鸣不平——韩愈《进学解》详解
肖旭
韩愈的《进学解》是古代散文名篇。
这篇文章不论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还是语言文字,读起来难度都比较大,所以:(一)必须了解韩愈的生活经历及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二)必须深入理解像韩愈这样封建社会中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切身感受;
(三)还必须了解这篇文章与两汉辞赋的渊源关系,从而把握它在艺术构思、表现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新颖独创之处。
一、韩愈为什么要写《进学解》?
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后世将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从19岁时开始进京求官,开始他的政治生涯,经4次考试,到25岁才中进士。
以后他又参加4次隶部博学鸿辞科的考试,都未中选。
韩愈求官心切,三次上书宰相,要求仕进,但都没有回音。
他只得怀着不遇时之态,离开了长安。
经长期的慕僚生活,到贞元18年(802)德宗李适才被朝廷选为“四门博士”,这年他已35岁,距初中进士已有十年之多。
第二年(贞元19年)他刚刚升迁为“监察御史”,因关中大旱他写了一篇《论天旱人饥状》为民请命的文章,得罪了当朝权贵,又立即被贬到阳山(今广东境内)当县令,过上了被贬谪的生活。
到元和(宪宗李纯)元年(806)他才重新回到长安,拜“国子博士”。
国子博士是当时高等学府国子监里面的教书先生。
地位不高,无实权,属闲职。
元和8年(813)韩愈官运好转出任“职方员外郎”,又因妄议朝政的罪名,降职重新回到国子博士任上,那时他已45岁。
回顾韩愈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他仕途坎坷,大起大落;而几次起落都是由于参与政治、关心时局,对朝政发表意见而遭打击的。
这样的经历使他对读书人的遭遇,对人才使用问题非常重视。
当然他对朝廷所用非人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因此,他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著名的论点“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他认为文章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鸣其不幸的产物。
《进学解》这篇文章就是自鸣不平的产物。
这篇文章就写在元和8年(813),也就是韩愈由“职方员外郎”再度被贬为“国子监博士”的时候。
这是他在政治上再次遭到挫折的时期。
根据《旧唐书·韩愈传》记载:“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摒除,作《进学解》以自喻。
”显然这是韩愈有感于自己的仕途遭遇,而抒发自己遭到贬斥不被重用发牢骚的一篇文章。
所谓“自喻”,就是自鸣心计和自我解嘲。
文章题目为什么叫《进学解》?
为什么话题要从“进学”开始呢?“进学”怎样理解?“进学”,增进学问,为使学业有所进矣!但这里“学”包括两方面意思:它既指一般的学业,也可以指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业”与“行”两个方面。
另外,韩愈当时的身份是国子监博士,作为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业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是堂堂正正的事,既能让学生接受,也能为其他人所理解。
那为什么还要发牢骚呢?他是用什么方式来抒发牢骚不平的呢?
再看“解”,解释。
文章题目叫《进学解》,意思是解释增进学业和品德修养问题的意思。
其实“解”也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它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古代无所谓论说文,而属于论说文的文体,当时有的称“论”,如柳宗元的《封建论》,欧阳修的《朋党论》;还有的称“说”,如《捕蛇者说》、《马说》;有的称“议”,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有的称“辩”,如韩愈的《讳辩》;还称作“原”,如韩愈的《原道》、《原毁》等。
根据明代徐师曾写的《文体明辨》的解释,“解”这种文体为“解者,释也。
因有人疑而解释之也。
杨雄始诈《解嘲》,世遂仿之。
其文以辨释疑惑,解剥纷难为之,与论、说、议、辨,亦相通焉。
”
看来“解”这种文体其所以这样命名,基本意思有二:除了有对某个问题的解释、分析这层意思外,还有辨难、解疑的含义。
就其《进学解》内容而言,可概括为三层:一先写先生解释进学的问题;二写学生对先生的反驳、责难;三由先生自我解嘲式的回答。
就在反复解释、辩驳中间,来表达抒发牢骚不平的思想感情。
据此,全文亦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开头……无患有司之不公。
”是先生从业务学习、品德修养两方面对“进学”进行解释,阐明进学道理,勉励学生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借以引起下文的议论。
“国子先生”,就是国子监的博士先生,这里是韩愈自称,强调自己的老师身份。
“太学”,本是汉代学府的最高名称,到唐代已改称“国子监”了。
“诸生”,许多学生、一群学生。
“立馆下”,立于馆下。
这里省略了介词“于”。
“馆”,学馆,即学生念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课堂。
这句意,国子先生早晨来到太学,召采集学生站在学馆下面,教导学生说:“诲之曰:”以下就是先生教育学生的内容,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里讲了进学的内容和途径。
注意,“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考”,而是指“独立思考”;“随”与“思”相反,不能解成“随随便便”,可解为“因循敷衍”,即“人云亦云”。
这两句意是,业务学习因为勤奋而得以专、精,因为玩乐而难免荒废;品德修养因为独立思考而得以成功,因为人云亦云而难免失败。
先生这一教诲并不是泛泛而论,而是韩愈积累了几十年修身自学的实践而得来的甘苦之言,经验之谈。
“业精、
行成”的途径别无选择,偷机取巧,走捷径是不行的。
我们从道理上来讲,这是完全正确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韩愈这几句话仍可作为我们今天的格言、警句。
但统观全文,这几句只是作者用来引起下文的话头,其实际意图是为了向学生分析形势。
接着讲“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圣贤”是两个词,“圣”指圣君;“贤”指贤臣。
朝廷上有圣君,下有贤臣,所以叫“相逢”、并存的意思。
“治具”,法令。
“具”,本义工具、器具。
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法令者,自治具。
”就是该文的出处。
即治理国家的工具。
“毕张”,全都建立。
“拔”,拔掉;“去”,作动词用,“摒除”之意。
“拔去”是两个同义词。
“凶邪”,凶险邪恶的小人。
“俊良”,有才有德的贤人。
“登崇”,“登”,动词,解为“提拔”;“崇”形容词,提高。
“登崇”,连用,提拔某人,让他登上高位的意思。
这几句意是,现在的朝廷,上有圣君,下有贤臣,各项法令都得以实施,凶恶奸邪小人没有容身之地,才德兼优的贤人,才能够得到提拔重用。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而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以”因而。
“名”动词用法,出名,著称。
“一艺”,一经。
因古代经典有“六经”的说法,“名一艺”,指精通某一种经书,以一种经书而著称。
“庸”,通假字,这里是“任用”。
“爬、罗、剔、抉”四个动词连用,用来形容非常细心地寻找、发现人才,而生怕人才遗漏。
“刮垢”,刮除污垢。
“磨光”,磨硒光亮。
这四个字用来形容精心的培养、造就人才。
“盖有”与“孰云”是两个相同的词。
“盖有”两字要连读,指“可能有的某种情况。
”“孰云”,谁说。
指不可能有的情况。
到底什么样的情况?“多而不扬”,一个人博学多才,但并不能被提拔重用。
这几句是,只要具备一点长处的人就都被录用了,只要精通一种经书的人,就没有被任用。
朝廷不仅细心地搜求人才,并且还对求得的人才尽力加以造就,因此只有水平不够而有被意外选中的情况,谁说因为有人博学多才而反而不被重用提拔的呢!这些话是作者通过对客观形势的解说,从主观努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诲。
其结论就是最后两句:“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是说,你们这些学生,在业务学习方面只怕不能精通,不怕用人的官吏不明察;在品德修养方面只怕不能成功,不怕用人的官吏对你们不公平。
这段极力颂扬当今圣君贤臣的话,说他们千方百计网罗造就人才有大功大德;说他们又公又明是障眼法,真正用意是方放一个破绽,让学生抓住把柄,当靶子打。
说来是堂堂之古,正正是奇,似乎是一番不容辨驳的完全正确的大道理。
第二段是学生对先生“进学”教诲的反驳,提出国子监先生是一位业精行成的人。
借学生之口,讥讽执政者贤愚不辨,大材小用,抒发作者不被重用反遭贬斥的愤愤不平。
这段文字是全文重点之所在。
“言未既”,先生的话还没说完。
“既”,在现代汉语中只有“既然”的意思。
文言文中用的是本义,“完了”“终了”。
“列”,行列,这里指诸生的行列。
意思是,有一个学生在行列中发出笑声,并开始对老师进行反驳。
这“笑”字是对老师的嘲笑,是对老师教诲的宏论表示不以为然轻蔑的态度。
反驳的第一句话是“先生欺余哉!”先生你是欺骗我们学生啊!这个学生还没开始说理,就对老师的宏论一笔抹倒,彻底否定。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事”,动词,侍奉。
“于兹”,此,这里指到现在。
“有年”,不指一年,指多年。
看来,这个学生跟着先生学习,至今已有多年了。
因此对于先生的立身行事,经历遭遇,了解的非常透彻。
所以下面才能对老师说出公正而又全面的评价,而且言之凿凿。
学生用什么样的道理来反驳先生呢?很有意思的是,他用先生自己的遭遇来推翻先生教诲学生的道理。
先生的结论是“诸生业愚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那先生的“业”是否精,“行”是否成?如果先生的业精、行成,那有司是否明也公呢?韩愈的实际遭遇又如何呢?这里作者用了后抑先扬的手法。
所谓“先扬”,是尽力夸张先生的自学、修身非凡造诣。
从“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到“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是第一层。
所谓“后抑”,即极力突出韩愈一家的悲惨遭遇,即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到“反教人为!”这是学生反驳先生话的第二层。
我们先看学生对先生褒扬,分四小层:
第一小层,学业勤奋。
(1)态度认真。
“六艺之文”,六经的文章。
“百家之编”,诸子百家的著作。
我国古代将文章分成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经、子”就是指先秦的儒家经典和诸子之书。
这是封建社会一般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籍。
古有“读书明经”“学而优则仕”的说法。
“口不绝吟”,先生嘴里不停地吟诵。
“手不停披”,手里不停地翻阅。
这两句意是,先生学习态度非常认真。
(2)方法得当。
“记事者”,记事一类的著作。
“要”名词,纲要。
“篡言者”,记言一类的著作。
先秦散文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以记事为主的,如《春秋》《左传》;一类是以记言为主的,如《论语》《孟子》。
我们现在把前者叫“历史散文”,把后者称“诸子散文”。
看来这里的“记事者”“篡言者”和上面的“六艺之文”“百家之编”,在概念上是有交叉的,但提出角度不同。
这两句意是,先生对记历史事件的著作,读起来善于提纲挈领;对记言、说理的论著深入钻研。
这说明先生的学习方法非常得当。
(3)广收博储。
“贪多”,形容先生广泛阅读,不是贬词。
“务得”,务必有所获。
“细大”,大小,指读的书不管重要不重要,先生都是广收博采,不是抛弃。
这说明先生读书的范围很广。
(4)刻苦攻读。
“焚膏油以继晷”,类似“夜以继日”。
“恒”,常常。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这两句意是,点起蜡烛,夜以继日,常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
这是说先生的学习精神非常可
佳。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老师在学业方面可以说很勤奋了。
显然是对上面的小结。
因上面所说的都是有关业务学习的方面。
要注意,这小节表扬的话,都是针对第一段里对学生的教诲而发的。
先生不是教育学生要“业精于勤荒于嬉”吗?那么先生如此对于学习,可谓勤奋了。
第二小层,理论造诣。
继续表扬老师。
“觝”,与“抵”相通,排斥意。
“攘”,排斥。
“觝排”与“攘斥”是一对同义词,都可解为“排斥”。
“异端”,指佛老,即佛家、道家。
意为,抵制排斥佛家、道家。
“苴”,本义是添在鞋里的草,这里与补连用,组成一个动词“填补”的意思。
“罅”,本义是丝头,剥茧抽丝,一定要先找到丝头,从而引申为“开头”、起源。
又可引申为世代相传的事业。
“张皇”,阐发。
“幽眇”,奥妙。
这句意,填补缺漏,阐发奥妙。
“坠绪”,已失传的事业。
“茫茫”,用来形容坠绪的。
意思是这个事业遗落很久了,茫然难寻了。
这“寻坠绪之茫茫”一句,是以韩愈决心恢复儒家正统来自命。
他在《原道》里说,我所说的道,不是大家所说的老佛之道也。
我说的道,是指上古尧传舜,舜传禹,禹传给汤,汤传给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文武周公又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子,孟子死后,就没有传人了。
显然这个“道”就是指与佛老对立的儒家之道。
“障百川而东之”,“之”,用作动词,解为“往、去”。
意为,挡住满地横流的百川,让它们都向东流去。
这是比喻句,说韩愈要使备种各样的思想都归于儒家正统。
“回狂澜于既倒”,把已经倾泻出去的污水再收拢回来。
比喻韩愈决心挽回儒家失传的是难以收拾的局面。
这个小结是从先生的理论造诣方面来对老师夸奖的,是赞扬先生能坚持儒家的立场。
对于佛老这样的异端,采取坚决排斥的态度。
努力补充,积极阐发儒家思想,继承已经衰微的儒家传统,多方面搜求、引证,就像中流砥柱一样,力挽狂澜,使各家学说都归于儒家一统。
“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先生对于儒家的学说,可以称得上是功劳卓著了。
第三小层,著述渊源。
追述历代典籍文章对先生的影响,说明先生的文章著述是有渊源的。
“沉浸䙶郁,含英咀华”,这是比喻句,“䙶郁”,浓厚的香味。
“英华”,指美丽花朵。
这都是用来比喻对醇厚的古代典籍精心钻研,反复体会着其中的精华。
由于老师学有渊源,所以“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书”,指先生的文章,汇编成的书。
“满家”,满屋、满室。
这句意,老师的文章著作满屋都是。
这是夸张说法,就好像说某某老师著作丰富“著作等身”。
从“上规姚姒……下逮《庄》《骚》。
”是历述先生所学习推崇的古代典籍。
“上”,追溯。
追溯到最古老的典籍。
“规”学习、模仿。
“姚姒”,本是古代两位圣贤,是舜、禹的姓。
这里是一种代称,代替《尚书》里的《虞书》和《夏书》两部分。
这句意为,往上取法内容深广的《虞书》《夏
书》。
“周诰殷盘”,“诰”古代官方的文告。
“周诰”,指《周书》。
“殷”,殷商。
殷王盘庚迁都有一篇文诰发表。
收在《尚书》中,叫《盘庚篇》。
所以“殷盘”指《尚书》中的《商书》。
其实这里作者都是分而言之的,他只是为了行文上的变化。
“姚姒”“周诰殷盘”都是指《尚书》。
我们知道《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典籍。
韩愈作为一个志在复古的古文家,他是极力推崇这本书的,所以他形容这本书是“浑浑无涯”,意思是博大精深,无边无际。
“浑浑无涯”语出杨雄:“禹夏之书,浑浑耳。
”“佶屈聱牙”,佶屈形容文字难认、难懂。
聱牙形容语句拗口,难读。
这意为,文字艰涩的《大诰》《盘庚》。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
”《春秋》这本书是记事的著作,它叙述历史事件非常简单。
古文认为一字中,寓有褒贬,称它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即谨严之意。
左氏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传》,是对记事简括的《春秋》加以补充、发挥的一部著作。
文学性比较强,有虚构的成分,所以称它为“浮夸”,这里是褒词。
说《春秋》褒贬谨严,《左传》文字铺张。
“《易》奇而法,《诗》正而葩。
”《易》,《周易》。
里边有所谓八卦,八卦变化可成八八六十四卦。
这是上古遗留下来用于占ト的一部书,它用卦词、爻词来推演、推测天道人事的变化。
“奇”,变化莫测。
《周易》的涵义就是“变易”,变化的意思。
这本书虽变化莫测,但仍有章可循,又有一定的法则,故说“奇而法”。
对于《诗经》古人用“雅正”来评价,所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无邪”就是“正”。
“葩”,本义为花,用来形容《诗经》的文彩很美。
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葩诗》。
这句意为,《周易》变化而有法则,《诗经》雅正而华美。
以上学生列举了《尚书》、《春秋》、《左传》、《周易》、《诗经》等,这些都是先秦时代的重要典籍,所以才成圴韩愈写作古文、诗歌的楷模。
“下逮”,往下到。
往下继续列举先秦以后的各种著作。
《骚》,不仅指屈原的《离骚》,而代指包括《离骚》在内的所有楚辞作品。
“太史所录”,指司马迁的《史记》。
“子云”,杨雄的别字,汉赋四大家之一。
“相如”,司马相如。
这是汉代两大辞赋家,他俩写的辞赋各有千秋,异曲同工。
古人这样评论说,杨雄的辞赋长于说理,但语言文字方面不大讲究。
这就是“异曲同工”的含义。
这句说,往下直到《庄子》《楚辞》,以及司马迁的《史记》,杨雄和司马相如的辞赋,虽说作法不同,却是一样的工巧。
以上是说,先秦、两汉的诗文赋,都被先生所取法、作模仿,因此学生就从先生的文章方面来加以小结。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于外矣”。
这句涉及到先生文章的两个方面:从内容上说,是非常博大(闳其中),从形式上来说,是十分奔放(肆于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句意为,老师在作文方面,可以说内容博大而文辞奔放了。
第四小层,为人修养。
学生继续夸奖说:“少始知学……可谓成矣。
”“少”与第三句的“长”相对。
意为,先生在年轻时就开始懂得作学问之道,并且敢作敢为,不因循守旧。
等到年长以后,更加精通事理,各方面都能处理的恰如其分。
这一层就是从为人修养方面来评价老师。
所以小结一句是“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先生在做人方面,修养得很完备、很成熟了。
以上是学生从学业、理论、文章、为人等四个方面来褒扬、评价老师的。
这四小节层次分明,铺陈全面,读来文气壮盛。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作者是有意用了“扬”的笔法。
其作用何在?其实这段“扬”,正是为了下面的“抑”,“褒”正是为了“贬”。
这样“先扬后抑”,先褒后贬,在古文章法中有个形象化说法:“蓄势”。
写文章犹如有意将水位提得高高的,而一旦将闸门打开,水势由高而下,造成很大冲击力。
第二段是“后抑”,极力突出韩愈一家的悲惨遭遇。
作者用“然而”二字一转,文章意思急转直下,简直一落千丈。
(1)写韩愈自己前半生的遭遇。
“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两个“见”字,都放在动词前,在文言文中表被动,解为“被”。
“公”,指朝廷之上;“私”,指朋友之间。
这句意为,然而,老师在朝廷上,不被当权者所信任;在私人关系上又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跋前踬后”,用了《诗经.豳风.狼跋》“前进踩颔下悬肉,后退踩自己尾巴。
”的典故,用一头老狼行动不便、进退两难来形容先生艰难的处境。
“动辄得咎”,“咎”,灾祸、罪过。
指韩愈前半生的坎坷遭遇。
这句意为,像老狼一样,进退两难,动不动就招来灾祸。
下面具体说老师的经历:“暂为御史……取败几时。
”“暂”,短暂。
“窜”,放逐。
“见”,表现的“现”。
大家知道,韩愈在贞元19年(803)升迁为监察御史,由于他为民请命,就在当年冬天,被贬到广东阳山当县令。
从元和六年6月他作国子监先生到元和四年6月,升为职方员外郎,正好三年。
因国子博士是无实权的闲职,古代称“荣官”。
这几句意为,刚刚担任监察御史,马上就被贬到南方。
当了三年国子博士,官居闲散又难显治国的才能和政绩。
“命与仇谋”,命运老是和我的仇敌相和。
或说,命运老是和我做对。
“取败”,遭到挫折。
“几时”,注意不是疑问语气,而是“不时”“多次”的意思。
这里指韩愈多次触犯朝廷,而被贬官的事实。
这句意为,命运老是和自己作对,所以接二连三地招致失败。
(2)家境悲惨。
韩愈本人既然遭到如此不幸,那他的家境悲惨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这两句是互文见义,对举成文。
上句虽写儿,下句虽写妻,但解释时要上下贯穿起来。
这句意为,无论冬暖还是年丰,他的儿女、妻子都免不了喊冷、唤饿。
这“冬暖”“年丰”两词更加强了表达作用。
既使在暖和的冬
天,他们这家人还喊冷,即使在丰收年景,他们这家人还唤饥饿。
这可以看出韩愈家的衣食困窘。
如此贫困的家境,使人磨难也摧人衰老。
虽然韩愈写这文章时只到中年(45岁),但他的形象已是“头童齿豁”,毛发稀少,齿牙动摇了。
这对早衰的韩愈是非常伤感的,他36岁时就掉了牙,他还写了一首《齿落》的诗,记载这件事。
“竟死”,至到死为止。
“何裨”怎样也无法补救、改变这样一种困窘的状况。
这段对老师的遭遇、全家的境况的描写,作者用了近于漫画式的、夸张的笔法,虽然写时只是寥寥数笔,略加勾勒,但写的却非常生动、传神。
真是悲惨、可怜至极。
这样就使上面学生对老师无以附加的颂扬和这层学生对老师的穷形尽相的贬意,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你不想想自己的处境,反而教导我们也向你学习,重蹈你的复辙,这不是太荒谬了吗?这里作者用的是含蓄的反问句,好像是对老师的无情的嘲讽,但聪明的读者一看就知道,学生嘲讽的真正对象并不是老师。
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段老师曾这样教导学生分析形势,“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抜去凶邪,登崇俊良……孰云多而不扬?”似乎朝廷已经做到了唯才是举,无疑问了。
那老师既然学业又精,品行又成,为什么还会落到如此悲惨命运呢?前后一比较,先生第一段关于“进学”的大道理,就不攻自破了。
原来大好形势只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景。
先生在第一段教导学生所得出的结论,“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公。
”和这里的结尾是针锋相对的。
那第二段中学生对老师的反驳的言外之意,正好和这结论相反。
套用第一段话来说,即“诸生业不患不能精,而患有司之明;行不患不能成,而患有司之不公。
”嘲讽、控诉当权者用人的不明不公,这是第二段所要表达的本义之所在。
这段借学生之口来自鸣其不平的写作意图,到此可以说达到了,但妙就妙在老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反驳,再次进行辨解,从而使文章主题再次得到升华。
这就是文章的第三段.老师针对学生的反驳,自我责备,自我解嘲,剖析事理,申张泄愤,进一步申述自己的主张和胸中的愤慨。
“先生曰:吁,子来前!”唉,你到前边来!要对敢于反驳的那个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夫大木之杗……匠氏之工也。
”这段是比喻,意思为,木材无论大小、粗细,都各有用处。
大的可以做栋梁(杗),小的可以做椽子(桷),有的木料可以做斗拱(欂栌),有的木料可以做短柱(侏儒),有的木料只是些零块碎料,但也有它的用处,可以做门上的门臼(椳)、门柱(闑) 、门栓(店)、门框(楔),大小粗细长短不一的,各种各样的木料,各自用在适宜的地方。
“施以成室”,把它们组合起来,造成一栋房子。
“匠氏之工也。
”工巧能干。
这就是木匠的能干之处哇!“玉札丹砂……医师之良也。
”这段也是比喻。
“玉札”(地榆)、“丹砂”(朱砂)、“赤箭”(天麻)、“青芝”,都是名贵药材,反之“牛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