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的历史常识错误连连却为何依旧是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熙王朝》的历史常识错误连连,却为何依旧是经典?
点击标题下「历史真相大揭秘」可快速关注探究揭秘历史真相,揭开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解密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让您了解不一样的历史。
在进入电视剧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历史上的康熙。
康熙帝8岁即位,69岁去世,在位长达61年,除去亲政前的7年,其执政也达54年。
在位时间之久,堪称中国历代皇帝之最。
他不仅是清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贤明君主之一。
他治国首重治黄,根治水患,整修大运河,畅通增运,奖励垦荒,镯免钱粮,增丁不加赋,经济空前繁荣;倡导文教,注重教育,组织学者整理典籍,编幕图书。
他以杰出的才能,巨大的勇气,开创了一个盛世的新时代,把中国封建社会推进到新的发展高峰。
在他的统治下,坚持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对外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推行民族联合的政策,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大一统”,把一个历经50多年战乱、残破而分裂的中国,重新凝聚成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
康熙皇帝的辉煌一生成就了《康熙王朝》成功的基本背景,这样一部反映伟大帝王的电视剧,首先就已经有了夺人眼球的吸引力。
《康熙王朝》也确实成为了一个经典。
但就是这个经典的历史正剧,偏偏在历史知识上错误百出。
可以说它每一集都有不止一处的历史硬伤,整部四十六集的电
视剧中历史错误更是多如牛毛。
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究竟犯了哪些历史错误,再来看看为什么这么多的错误也没能阻挡它成为一部正剧里的经典。
一、少年康熙时代的瞎编乱造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勤政、刻苦。
清入关初,规定皇帝每月逢五之日亲临太和殿处理政事,其它时间则灵活掌握。
康熙帝亲政后,改变此项规定,除实行逢五日临朝,其余每天到乾清门听政议事,其后50多年,“早夜孜孜,有如一日”。
臣属曾劝他节劳,他说:“肤惟政治,务在精勤。
再说批阅奏疏,更是件苦差事。
他却是不舍昼夜,一定将当天送达的奏章批阅完,从不拖拉。
吴三桂叛乱时,每天多达三四百件,他批答如流,不积压一件!晚年,他还说:他阅奏本“曾无一字疏漏”。
他出巡外地,同样阅奏章。
他说:“于政事,无论大小,从未有草率完结者。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帝与历史上的康熙帝大相径庭,几无相同之处:例如,编导把少年康熙帝沉静、爱思考、刻苦读书一笔抹煞,却凭主观想象,把他描绘成不爱读书、顽皮、使性子、挑剔老师的顽劣少年。
治黄、河务、撤三藩三件大事,本是少年康熙帝提出,并书之于宫中柱子上,日日提醒自己。
而《康熙王朝》将此重要史实转嫁到子虚乌有的所谓“伍次友”其人,由他提出,被少年皇帝采纳的。
为了迎合“观赏”的需要,又制造出康熙帝、苏麻喇姑、伍次友的“三角恋爱”。
其实,苏麻喇姑的记载非常少,据悉在满文中有点滴记载,
说她是孝庄自沈阳带来的一个奴婢,从小侍候孝庄文皇后,并随其嫁给皇太极。
她与孝庄文皇后岁数相差无几,比康熙立帝约年长40余岁,当为康熙帝的奶奶辈。
她曾经参与满族服饰的创制,并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晚年还带助康熙帝教育子女。
到了电视剧里却变成了她康熙帝身边,出出进进,昼夜不离身边,为康熙帝出谋划策,而朝廷中的大批重臣、能臣都不如她。
另外,在皇帝身边还有一个男人即魏东亭,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可以肯定的是康熙也从没遇到过女子下毒杀他的情况。
关于康熙少年时代比较正确的两件事就是:第一,他确实出过天花,所以真实的康熙皇帝很可能脸上有麻子。
第二,他确实参加过科举考试,还得了第三名。
二、四位辅政大臣的一塌糊涂《康熙王朝》将辅政的史实搞得一蹋糊涂:索尼老奸巨滑,明哲保身,毫无责任感;鳌拜专权夺权,遏必隆与苏克萨哈不起作用。
他们从辅政伊始,就展开斗争,起因是苏克萨哈揭发鳌拜私自侵吞“圈地”。
但这个设定却是错的。
其实,四辅臣辅政的史实既简单又清楚。
这四个人和历史上的众多辅政大臣一样,经历了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和同归于尽三个阶段。
初期,他们四人和衷共济,忠心耿耿,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但很快就有了矛盾。
矛盾的缘起,源于苏克萨哈与鳌拜的个人关系不睦而结仇。
原因确实是鳌拜挑起重新调换已圈的土地的事件,使矛盾激化。
但这个圈占土地却不是电视剧里说的圈占土地。
清入关初,为
安置新迁入的满洲贵族及八旗将士的生活,将京城周边地区历战乱而成无主的耕地包括明朝勋戚们的土地,连同当地部分汉人的有主土地,一体圈占为己有,名曰“圈地”。
掌权的多尔衮出于私利,竟将应拨给镶黄旗的永平地区的好地拨给了他所属的正白旗,而把应拨给正白旗的保定等地区的贫瘠地划给了镶黄旗,后者却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20余年过去了,倒也相安无事。
鳌拜分掌辅政部分大权,旧事重提,执意调换,引起朝廷内外,连及两旗的旗民,皆骚动不安,引发一场流血斗争。
苏克萨哈属正白旗,坚决反对“更换”两旗土地。
鳌拜属镶黄旗,执意“更换”。
这场两人的斗争中,另外两位辅政大臣中索尼“素恶苏克萨哈”,给予支持。
遏必隆则随声“附合之”。
于是鳌拜有恃无恐,命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柞,巡抚王登联具体实施。
不料,遭到他们三人的坚决抵制。
鳌拜大怒,假传康熙帝旨,将三人逮捕下狱,欲处死。
康熙帝虽年幼,亦知杀大臣不合适,明确表态不同意。
然而,鳌拜置皇帝于不顾,盗用皇帝的旨意,于康熙五年十二月将苏纳海等3人判为绞刑处死,籍没家产。
康熙帝对此无能为力。
简单来说,历史上的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关于圈地的争论是历史遗留问题。
而电视剧里描述的圈占土地是指鳌拜要将汉人的农田公开抢夺为满人的财产。
由此激发了朝野的反对,苏克萨哈趁机揭发鳌拜多占“圈地”。
可见,根本就不懂“圈地”的涵义,根本是搞错了。
而苏克萨哈之死也不是因为圈地,而是因为权力斗争。
圈地时间之后的第二年六月,索尼去世,鳌拜乘机抢权。
他由原第四位抢居“首列”,苏克萨哈、遏必隆处处退让。
于是,鳌拜独掌朝政大权,结党成派。
不久,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
苏克萨哈为避开鳌拜,急流勇退,即提出辞去现职,要求“往守先皇帝陵寝”。
鳌拜则以苏克萨哈心怀不满,以“大逆”论处,谋兴大狱,将苏克萨哈及长子、兄弟及侄女与内大臣查克旦统统处死。
康照帝坚决不允,鳌拜利令智昏,“攘臂上前,强奏累日”(挥着手臂到皇上面前,连续很多天强行上奏)。
康熙帝被逼不过,忍痛批准。
害死苏克沙哈之后,鳌拜更是毫无顾忌,气势汹汹。
朝廷内外成了鳌拜势力的天下!
其结局,正如人们所熟知:康熙帝少年老成,以“布库戏”(满、蒙人摔跤的竞技活动)为名,招选一批年少力壮的贵族子弟为其心腹,其中就有索尼次子索额图。
于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略施小计,指使这批少年亲信一举将鳌拜擒获,其势力倾刻瓦解。
康熙帝不忍心处死鳌拜,将其长期拘禁,后死于幽所。
从四辅臣受命辅政,到鳌拜及其集团的破灭,只有8年时间。
三、平定三藩之乱中的错误电视剧里搞错了的第一个问题是三藩之乱时的三藩究竟是那些人。
清朝初年,以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贵、平南王尚可喜守广东、靖南王耿继茂(电视剧改为“镇南王”)守福建,合称“三藩”。
吴、尚都是
第一代王,耿为第二代王。
吴三桂叛乱时(康熙十二年),已经61岁,尚可喜则70岁。
吴叛前二年即康熙十年,靖南王耿继茂病逝,其长子耿精忠继承王爵,是为第三代王,时年不过30余岁。
《康熙王朝》却通过孝庄太后之口说:“这耿精忠六十有二了,吴三桂也是五十有八了。
”电视剧里搞错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撤藩的准备过程。
康熙确久有撤藩之意,但惧于三藩势大,不敢贸然下达命令,他是含而不露,心藏玄机而不泄,只是在寻找机会而已。
《康熙王朝》却尽量宣扬此事,吵吵嚷嚷,讨论、争论,搞得沸沸扬扬。
事关重大,康熙帝岂能知此愚蠢?为了稳住三藩,凡是举报他们过错的人,都遭到重处。
《康熙王朝》却把这一重要事实转嫁给云南巡抚朱国治身上。
实际上给吴三桂下达撤藩令,不是朱国治,而是康熙帝转派钦差折尔肯等专程赴云南宣布的。
电视剧搞错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三藩之乱的过程。
撤三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究竟谁先提出撤藩的?《康熙王朝》指为吴三桂首先自请撤藩,这完全错误。
史有明载:是尚可喜最先申请撤藩,“归老辽东”。
康熙帝抓住这一时机,立即批准。
吴、耿大受震动,被迫上疏,言不由衷地也表示撤藩。
吴自信康熙帝与朝中大臣一定会挽留他。
他想错了。
康熙帝明知其伪,亦批准。
这就叫弄假成真。
吴无路可走,遂举兵叛乱,抗拒撤藩。
要说吴三桂也是很傻很天真啊!要野史君说啊,因为吴三桂虽然带过兵打过仗,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介文人和知识
分子,是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员,实在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历史上他被骗了三次,所以简直算是明末清初政界最善变的失败者和悲剧人物啊!野史君前段时间在微信号写过一篇《吴三桂人生中的三个大忽悠》,好好掰扯了下吴三桂到底被谁骗,他们又是怎么骗吴三桂的。
大家要是有不同见地,欢迎切磋讨论!
特别要强调的是,尚可喜至死没叛清,一再拒绝吴三桂的威胁利诱。
《康熙王朝》的编导误以为“三藩之乱”必是他们共同叛乱。
于是,便设计尚、耿二王同去云南,与吴三桂密谋策划,康照帝召三王同进京以作试探等情节,又加进一个诈称“朱三太子”实则是京城“市井无赖”的杨启隆,奔走于云南与北京之间,进行策反。
这些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
四、收复台湾中的严重失实错误之一:剧中人物明珠所谓郑成功于明末清初收复台湾一说,是严重失实。
实际上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回台湾的时间,应该是清顺治末康熙初。
错误之二:该剧的剧情展开到康熙二十八年时台湾还没有统一,而且是刚开始涉及。
实际上台湾于康熙二十二年回到祖国的怀抱。
根据《靖海纪事》记载,当年攻克台湾的功臣施琅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具疏飞报“舟师渡海,克取澎湖。
”当年七月二十四日又题报“台湾兵民削发,伪藩资缴册印。
”清宫修《平安海寇方略》郑四载称,“康熙二十二年八月甲寅,提督施琅奏,台湾悉平。
”还有大量档
案文献都能证明康熙朝统一台湾是康熙二十二年这一历史
事实。
错误之三:该剧中所描绘的施琅这个人物,与史实不符。
实际上施琅原为郑芝龙部下,顺治三年随郑芝龙归顺清廷,并参与清政府统一东南沿海省份的军事活动。
康熙元年职任福建水师提督,后加靖海将军。
康熙四年率水师进兵台湾,因遇台风未果。
施琅于康熙七年奉命赴京任职,直至康熙二十年。
之后,施琅奉命再次出任福建水师提督,筹备进兵事宜,并于康熙二十二年再次出兵台湾,完成了统一大业。
所以剧中说施琅直到康熙年间才归顺朝廷的所有设定是错的,再进一步说就是《康熙王朝》中关于施琅的所有情节都是错的,如果砍掉这一部分,四十六集的电视剧大概就能缩减到四十集。
错误之四:该剧中所展开的“台湾弃留”问题。
“台湾弃留”问题并非康熙二十八年提出,而于康熙三年就已经提出,康熙二年清军在荷兰夹板船的协助下一举攻克厦门、金门等沿海岛屿。
次年,清廷准备派施琅进兵台湾,并研究攻取台湾后的“弃留”问题,但由于进攻失败,所以搁置了问题。
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攻取台湾之后。
施琅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具本详细陈述“台湾弃留”的利害关系,指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这城永固边困”,主张派兵驻守台湾。
据清代档案即康熙二十三年的“起居注册”记载,“上曰:台湾弃取所关重大,镇守之官三年一易,亦非至当之策。
若徙其人民,又恐致失所,弃而不守,尤为不可。
”经过反
复会议之后,圣祖皇帝玄烨允准在台湾设立郡县营伍制度,以管理台湾,守卫台湾,从此将台湾纳人到清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
错误之五:该剧二十八集中,内阁大学士明珠以钦差大臣义赴台与郑锦谈判。
这一情节又与史实不符。
在历史上,清政府确曾派人和郑锦和谈,但不是康熙二十八年之事,也不是派明珠去谈判。
实际派人和谈时间应为康熙六年,清政府的谈判代表为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章。
错误之六:该剧中的历史人物姚启圣,也与历史上的姚启圣有很大出入。
该剧展开到康熙二十八年时,剧中人物姚启圣从马厂的叫化子直接升任为福建总督,这与历史事实不符。
历史上的姚启圣不是“官越做越小”。
实际上,姚启圣于康熙十四年前任督粮道,康熙十四年至十七年任福建布政使,十七年至二十三年任福建总督,并于当年十二月死。
也就是说,姚启圣在不到5年功夫即从一个记名知县升到福建总替。
而且姚启圣也不是什么叫花子,他曾经在福建沿海一带经商,家中十分富有。
五、平定噶(ga,二声)尔丹的立场问题《康熙王朝》的末尾是平定噶(剧中这个字全错了,演员顺带也念错了)尔丹,出现三个新人物—葛尔丹,容妃和蓝齐儿。
噶尔丹确有其人,但是历史上却根本没有康熙帝的爱妾容妃及其所生的公主蓝齐儿,这些内容纯属虚构。
至于蓝齐儿下嫁噶尔丹的恩爱乃至生离死别的场面,更是胡编滥造,极大地违背历史真实。
论说容妃,在清史上倒是有个荣妃,音同字不同。
而那位荣妃本是乾隆皇帝的妃子,论辈份是康熙帝的孙子媳妇,在史书上也未见记载荣妃在乾隆帝面前,有如电视剧中容妃那样地干预康熙帝的朝政,乃至私下接见大臣谈论军政要务的史事。
按清制,后与妃是绝对严禁干预朝政的。
至于噶尔丹其人,倒是值得说一说了。
噶尔丹是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其部是明代瓦刺部的后裔,分散居住在天山以北地区,过着游牧生活。
康熙开朝初,噶尔丹接替其兄僧格当上首领后,向东向南吞并邻近部落的大片领地,仗势强大,妄想借助沙俄的外力支持,称雄西北,分裂祖国,并于1690年悍然亲自统领2万骑兵,向东或向南攻击已经归服清廷的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前锋竟抵达距离北京350公里的乌兰
木通(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威胁清廷京师安危。
康熙皇帝则断然决定回击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从1690年至1697年,经过三次御驾亲征,先在乌兰木通,后在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两次歼灭噶尔丹军。
噶尔丹兵败加众叛亲离,在大漠荒原上默默服毒死去,结束了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
然而《康熙王朝》却编造噶尔丹是在战场负伤后,被大阿哥斩杀割下首级带走。
而噶尔丹被杀断气的场面也很“坚强”,蓝齐儿母子又双双在场亲眼所见,然后又是蓝齐儿母子跪地亲手给噶尔丹立起坟头,坟头上又安放着葛尔丹的马鞍。
最后竟是葛尔丹的小儿子站立墓前发誓要继承父业向康熙报仇。
其情其景是多么“壮观”与“壮烈”啊。
影视
片的编导者,对噶尔丹这个历史上的反面人物如此“颂扬”,也太离谱了。
后来的画面上,又突然用容妃表述噶尔丹的遗子竟与康熙王朝和解,噶葛尔部归顺清廷了。
这也是很不合乎历史真实。
当噶尔丹兵败之后,准噶尔部的贵族还是多次在边疆挑起战争,其中大叛乱即有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准噶尔部贵族阿睦尔撒纳勾结沙俄的叛乱。
清王朝在各族人民支持下,历经几十年的同分裂和叛乱势力斗争,才取得了胜利。
至1762年乾隆皇帝指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地区,方使我国西北边疆得以巩固。
六、整部电视剧中的其他问题。
1、该剧的片名就不大准确、到位。
“王朝”一词,在中国的史书与古代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出现过。
如果说一个朝代,一般均用“宋朝”、“明朝”、“清朝”,或“大唐”、“大明”、“大清”,或“唐皇朝”、“宋皇朝”、“明立朝”、“清生朝”称之。
如果专指明清时代某一位君主在位期间,则称:“嘉靖朝”、“万历朝”、“顺治朝”、“康照朝”等等。
“王朝”一词多在古代西方(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国家常用,因为在古代欧洲多是由一些“王国”、“公国”构成的……。
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诸如“唐王朝”、“宋王朝”、“明王朝”、“清王朝”之类的提法,但也很少见把君主“年号”称“王朝”的提法。
用一个皇帝来代称一个朝代,这肯定是不合适。
2、在《康熙王朝》中,人们张口闭口都是“满清”长,“满清”短,甚至孝庄太立太后也自称“满清”......其实“满清”
包含歧视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贬义,清朝统治者从来没有自已称自己为“满清”的,一般都是叫“立清”,或“大清”、“大清国”。
“满清”一词是在清末民初(特别是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反满情绪高涨的时期常用的,后来虽然偶尔也见人们使用,但解放后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团结,因此人们(特别是学术界)已很少再用了。
因为历史上汉人当皇帝时,从来没有“汉宋”、“汉明”的叫法,偏偏少数民族人作皇帝时,才有“蒙元”、“满清”的叫法。
3、该剧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沈阳,以“七大恨”为名起兵反明的说法,这是错误的。
其实,宣布“七大恨”不是在沈阳,而是在“兴京”—赫图阿拉(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提出的。
定都沈阳是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基本打下了辽东之后才发生的。
4、清朝初期,中日两国均采取闭关的政策,日本更是采取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只船片板和人员往自出国。
如果日本人私自出国,就犯了杀头罪。
并且当时中日两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怎么会有使节往来呢?正因为当时两国根本没有使节往来,康熙皇帝生怕日本与南明残余势力联系,派人到日本了解情况,都要秘密进行。
例如,康熙四十年(1701年),因听说日本国有“动静(即情况)”,便下旨命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共同商议选派人员到日本调查,最后选定杭州织造乌林达英尔森改扮成商人,从上海秘密出发,赴日本长崎“探视”情况。
试想在这种情形下,怎么会出现如《康熙王朝》
中的日本和俄罗斯、朝鲜等国使者一起向中国皇帝进贡的场面。
5、“正大光明”匾,本来是顺治皇帝写的,怎么在《康照王朝》中,竟成了康熙皇帝悟了多年的产物?6、熙皇帝命令过一些传教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等)到全国浏绘地形,并绘制了《皇典全图》。
但在《康熙王朝》中,它却成了“周培公”的作品,与史实不符。
7、由于该剧的编导者,时清朝的典章制度不甚了解,因此闹出了许多笑话。
这一方面来说,关于清代帝王和皇后的谥号和称呼是电视剧犯错的重灾区。
如“孝庄”是“谥号”,即康熙皇帝给他死去的祖母上的“谥号”。
这是给后人用来时她的享称。
这个称号,本人在世时是不用的。
可在《康熙王朝》中,竟出现了太皇太后自称:“我幸庄”、“我幸庄”的荒唐场面。
再有,在康熙朝,人村她一般都称为“太皇太后”,可在该剧中有时称“太皇太后”,有时又称“皇太后”(如,“小毛子”就这样叫),非常混乱。
再如,“圣祖”本来是康熙帝死后的“庙号”。
但电视剧里,明珠当着康熙帝的面说:“大清律乃圣祖所定。
”“圣祖”就是康熙帝死后的庙号,他活着的时候,他本人及群臣怎能知道他死后的庙号?而且还有“圣祖”给孝庄太皇太后托梦之说,就更不知道由何而来。
又如该剧中有幸庄太主太后到东陵(在河北遵化)去“祭祖”一场,不知祭何人?因为当时的清东陵是只有她儿子福临(顺治)一人的“孝陵”;如果说是祭“永陵”(努尔哈赤以前的祖先陵,在今辽宁新宾),或“福
陵”(努尔哈赤陵,在今辽宁沈阳)、昭陵(皇太极陵,在辽宁沈阳),但无论哪一座陵,在当时的条件下,坐什么车,骑什么马,一夜之间,甚至一天、两天之间也是到达不了的。
8、另如,在该剧中,康熙帝临终前自称自己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
这一说法也不准确,在他之前比他寿命长的皇帝有好几位,如宋高宗赵构就活了81岁。
明太祖朱元璋就活了71岁。
9、剧中自相矛盾处多有,如吴三桂与朱国治比赛钓鱼,说:“朱由榔投湖自尽”(14集)。
到了下一集,其子吴应熊说:“绞杀了朱由榔”。
又如吴三桂行贿索额图,给了20万银票;又每年给莫洛10万两白银。
其实历史上这两个人都是康熙极信任的重臣,索任大学士,莫任刑部尚书,都是主张撤藩的大臣里最为坚决的,有何根据说他们受贿?七、《康熙王朝》的成功之处尽管这部电视剧有如此多的问题,但我们都知道《康熙王朝》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口碑很好。
这又是怎么造成的呢?1、《康熙王朝》作为一部历史剧,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辨证关系,在基本史实框架、总体历史背景、重大历史事件的是非性质方而忠于历史的同时,又对历史事实进行了合理的加工和改造,目的是为了使矛盾冲突更加集中,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出历史的真实面目。
前面所说的《康熙王朝》所有史实错误都是出自于此。
它虽然错了,但错得让人恨不起来。
因为它所有的错都包含在了一个特殊的逻辑当中。
在《康熙王朝》中,
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的权术之争,比刀光剑影的战争场而还要惊心动魄。
比如鳌拜与班布尔善的密谋废帝,索额图伙同党羽煽动朱三太子夜袭康熙大营,吴三桂广罗亲信权势熏天,王辅臣拥兵自重抗旨不战,周云龙、葛礼之流的阳奉阴违贪赃枉法等等,这一切象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皇帝牢牢地罩在其中,皇帝不得不把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对付他的政敌和惩治他的官员上。
这一方面说明封建官本位思想对人的扭曲与异化,另一方而也说明封建帝制、封建专制集权政体本身就是假恶丑及贪官污吏滋生的温床。
正如剧中康熙所说的那句话:“京城是个大染缸”,任何人一旦进入这个环境,就会不自觉地陷进去,失去其本来的做人准则和道德良心,鬼迷心窍般地追逐权力,争夺地位。
刚直不阿的李光地就是如此。
李光地曾经上万言书直陈民间疾苦,深得皇帝信赖,在福建作特派使期间,他足智多谋、顾全大局,为收复台湾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了朝廷大臣后,他还果敢地当而揭穿索额图、明珠的阴谋,被皇帝免职押入大牢。
后来他逐渐明白了官场斗争的残酷,开始变得无情无义、心狠手辣,和索额图、明珠一样,成了玩弄权术的政治动物。
用康熙的话说,他是“用心狠毒,但才能卓著”,而才能一旦用到了邪道上,就会变得尤为可怕。
这正是《康熙王朝》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地方。
与《太平天国》等历史剧相比,《康熙王朝》既不过分渲染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也不刻意制造眼花缭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