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模型的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建立年销量 y 与年份 x 的函数,可知函数必过点(1,8), (2,18),(3,30).
①构造二次函数模型 f(x)=ax2+bx+c(a≠0), 将点坐标代入, a+b+c=8, 可得4a+2b+c=18, 9a+3b+c=30, 解得 a=1,b=7,c=0, 则 f(x)=x2+7x, 故 f(4)=44,与计划误差为 1.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3) 由(2) 得到的函数模型为 y=2.2 +1.8x.则 由 y=2.2+ 1.8×25,求得 y=47.2,即当最大积雪深度为 25 cm 时,可以灌 溉土地约为 47.2 公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变式] 若本例(3)中估计若今年最大积雪深度改为 30 cm, 问可以灌溉土地多少公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根据题意,有 98=20+(100-20)e-60k, 整理得 e-60k=3490. 利用计算器,解得 k=0.0004222. 故 θ=20+80e-0.0004222t. 从早上六点至中午十二点共过去 6 小时,即 360 分钟. 当 t=360 时,θ=20+80e-0.0004222×360=20+80e-0.152, 由计算器算得 θ≈89℃>85℃, 即能够在这一天的中午十二点用这瓶开水来冲调奶粉.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针对训练] 1.灌满开水的热水瓶放在室内,如果瓶内开水原来的温度 是 θ1 度,室内气温是 θ0 度,t 分钟后,开水的温度可由公式 θ=θ0 +(θ1-θ0)e-kt 求得,这里,k 是一个与热水瓶类型有关的正的常 量.现有一只某种类型的热水瓶,测得瓶内水温为 100℃,过 1 小时后又测得瓶内水温变为 98℃.已知某种奶粉必须用不低于 85℃的开水冲调,现用这种类型的热水瓶在早上六点灌满 100℃ 的开水,问:能否在这一天的中午十二点用这瓶开水来冲调上述 奶粉?(假定该地白天室温为 20℃)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可以用指数函数模型来解决的几类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有关人口增长、银行利率、细胞分裂等增长 率问题常可以用指数函数模型来解决.通常可以表示为 y=N(1 +p)x(其中 N 为基础数,p 为增长率,x 为时间)的形式.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回答以下问题: (1)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是 1×10-12 W/m2,耳语的强度是 1×10 -10 W/m2,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是 1×10-8 W/m2,试分别求 出它们的强度水平; (2)某一新建的安静小区规定:小区内公共场所的声音的强度 水平必须保持在 50 分贝以下.试求声音强度 I 的范围.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函数刻画的方法可以用图象法,也可以用解析式法.( )
(2)在对数函数模型中,底数的范围影响其单调性.( )
(3)函数 y=12·3x+1 属于幂函数模型.(
)
(4)某种细胞分裂时,由 1 个分裂成 2 个,2 个分裂成 4 个,…,
[解] 由(2)得到的函数模型为 y=2.2+1.8x,则由 y=2.2+ 1.8×30,求得 y=56.2,即当最大积雪深度为 30 cm 时,可以灌 溉土地约为 56.2 公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建立拟合函数的方法策略 根据题中给出的数值,画出散点图,然后观察散点图,选择 合适的函数模型,并求解新的问题.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 解] (1) 由题意可知树叶沙沙 声的强度是 I1 =1×10-12 W/m2,则II10=1,∴LI1=10×lg1=0,即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水平 为 0 分贝;耳语的强度是 I2=1×10-10 W/m2,则II20=102;∴LI2 =10×lg102=20,即耳语声的强度水平为 20 分贝;恬静的无线 电广播的强度是 I3=1×10-8 W/m2,则II30=104,∴LI3=10×lg104 =40,即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水平为 40 分贝.
现有 2 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细胞的个数 y 与 x 的关系 可以表示为 y=2x+1.( )
[答案] (1)√ (2)√ (3)× (4)√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课堂互动探究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题型一 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 1】 我们知道,人们对声音有着不同的感觉,这与 它的强度有关系,声音的强度用 I(W/m2)表示,但在实际测量时, 常用声音的强度水平 LI 表示,它们满足以下公式: LI=10·lgII0(单位为分贝,LI≥0,其中 I0=1×10-12,这是人 们平均能听到的最小强度,是听觉的开端).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题型三 拟合数据构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 3】 为了估计山上积雪融化后对下游灌溉的影响,
在山上建立了一个观察站,测量最大积雪深度 x 与当年灌溉面积
y.现有连续 10 年的实测资料,如表所示.
最大积雪深度 灌溉面积 y(公
年序
x(cm)
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常见的图象对应的数学模型 (1)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越来越大时,如图(1),常选 y= bax+c(b≠0,a>0,a≠1)模型. (2)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似相等,如图(2),常选 y= blogax+c(b≠0,a>0,a≠1)模型. (3)点的变化趋势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如图(3),常选二次 函数 y=ax2+bx+c(a≠0)模型.
(2)由题意知 0≤LI<50,即 0≤10lgII0<50,∴1≤II0<105,即 10 -12≤I<10-7.故新建的安静小区的声音强度 I 大于或等于 10-12 W/m2,小于 10-7 W/m2.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要点 解决已给出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题,关键是考虑该题考查的 是哪种函数,并要注意定义域,然后结合所给模型,列出函数关 系式,最后结合其实际意义作出解答.
1.能利用已知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 2.了解建立拟合函数模型的步骤,并了解检验和调整的必 要性.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1.常见的函数模型 建立实际应用问题的函数模型除了前面见过的一次函数模 型、反比例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分段函数模型,还有常见 的以下函数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y=b·ax+c(a>0 且 a≠1,b≠0) 对数函数模型 y=mlogax+n(a>0 且 a≠1,m≠0).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
四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章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四章 4.5 4.5.3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函数模型的应用
第四章 4.5 4.5.3
Baidu Nhomakorabea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课前自主预习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针对训练]
2.一片森林原来面积为 a,计划每年砍伐一些树,且使森林
面积每年比上一年减少 p%,10 年后森林面积变为2a.已知到今年为
止,森林面积为
2 2 a.
(1)求 p%的值;
(2)到今年为止,该森林已砍伐了多少年?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1)由题意得 a(1-p%)10=2a,即(1-p%)10=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1)当 x=1 时,y=100+100×1.2%=100(1+1.2%); 当 x=2 时,y=100(1+1.2%)+100(1+1.2%)×1.2%=100(1 +1.2%)2; 当 x=3 时,y=100(1+1.2%)2+100(1+1.2%)2×1.2% = 100·(1+1.2%)3; … 故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为 y=100(1+1.2%)x(x∈N*).
1
15.2
28.6
2
10.4
21.1
3
21.2
40.5
第四章 4.5 4.5.3
4
18.6
5
26.4
6
23.4
7
13.5
8
16.7
9
24.0
10
19.1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36.6 49.8 45.0 29.2 34.1 45.8 36.9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针对训练] 3.某汽车制造商在 2019 年初公告:公司计划 2019 年生产 目标定为 43 万辆.已知该公司近三年的汽车生产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16 2017 2018 产量 8(万) 18(万) 30(万) 如果我们分别将 2016、2017、2018、2019 定义为第一、二、 三、四年.现在你有两个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 f(x)=ax2+bx +c(a≠0),指数函数模型 g(x)=a·bx+c(a≠0,b>0,b≠1),哪个 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年销量 y 与年份 x 的关系?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4)相邻两点之间等距,如图(4),常选一次函数 y=kx+b(k≠0) 模型.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1.关于函数模型,我们该如何选择哪种类型的函数来描述? [答案] 指数函数模型增长越来越快,呈爆炸性增长,而对 数函数模型适合于描述增长速度平缓的变化规律.直线型的函数 增长速度均匀不变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题型二 自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 2】 目前某县有 100 万人,经过 x 年后为 y 万人.如 果年平均增长率是 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2)计算 10 年后该县的人口总数(精确到 0.1 万人); (3)计算大约多少年后该县的人口总数将达到 120 万(精确到 1 年). [思路导引] 已知条件中年平均增长率为 1.2%,建立指数模 型求解.
[解] (1)描点、作图,如图(甲)所示: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从图(甲)中可以看到,数据点大致落在一条直线附近,由 此,我们假设灌溉面积 y 与最大积雪深度 x 满足一次函数模型 y =a+bx(a,b 为常数且 b≠0).取其中的两组数据(10.4,21.1), (24.0,45.8),代入 y=a+bx,得2415..18= =aa+ +1204..40bb, , 用计算器可得 a≈2.2,b≈1.8.这样,得到一个函数模型:y=2.2+1.8x,作出函 数图象如图(乙),可以发现,这个函数模型与已知数据的拟合程 度较好,这说明它能较好地反映最大积雪深度与灌溉面积的关 系.
(1)描点画出灌溉面积随积雪深度变化的图象. (2)建立一个能基本反映灌溉面积变化的函数模型,并画出图 象. (3)根据所建立的函数模型,估计若今年最大积雪深度为 25 cm,则可以灌溉土地多少公顷? [思路导引] 借助散点图,探求函数模型,根据拟合函数解 决问题.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当 x=10 时,y=100×(1+1.2%)10=100×1.01210≈112.7. 故 10 年后该县约有 112.7 万人. (3)设 x 年后该县的人口总数为 120 万,即 100×(1+1.2%)x =120,解得 x=log1.012112000≈15.3. 因为 x 为年份,根据实际意义知,大约 16 年后该县的人口 总数将达到 120 万.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建立年销量 y 与年份 x 的函数,可知函数必过点(1,8), (2,18),(3,30).
①构造二次函数模型 f(x)=ax2+bx+c(a≠0), 将点坐标代入, a+b+c=8, 可得4a+2b+c=18, 9a+3b+c=30, 解得 a=1,b=7,c=0, 则 f(x)=x2+7x, 故 f(4)=44,与计划误差为 1.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3) 由(2) 得到的函数模型为 y=2.2 +1.8x.则 由 y=2.2+ 1.8×25,求得 y=47.2,即当最大积雪深度为 25 cm 时,可以灌 溉土地约为 47.2 公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变式] 若本例(3)中估计若今年最大积雪深度改为 30 cm, 问可以灌溉土地多少公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根据题意,有 98=20+(100-20)e-60k, 整理得 e-60k=3490. 利用计算器,解得 k=0.0004222. 故 θ=20+80e-0.0004222t. 从早上六点至中午十二点共过去 6 小时,即 360 分钟. 当 t=360 时,θ=20+80e-0.0004222×360=20+80e-0.152, 由计算器算得 θ≈89℃>85℃, 即能够在这一天的中午十二点用这瓶开水来冲调奶粉.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针对训练] 1.灌满开水的热水瓶放在室内,如果瓶内开水原来的温度 是 θ1 度,室内气温是 θ0 度,t 分钟后,开水的温度可由公式 θ=θ0 +(θ1-θ0)e-kt 求得,这里,k 是一个与热水瓶类型有关的正的常 量.现有一只某种类型的热水瓶,测得瓶内水温为 100℃,过 1 小时后又测得瓶内水温变为 98℃.已知某种奶粉必须用不低于 85℃的开水冲调,现用这种类型的热水瓶在早上六点灌满 100℃ 的开水,问:能否在这一天的中午十二点用这瓶开水来冲调上述 奶粉?(假定该地白天室温为 20℃)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可以用指数函数模型来解决的几类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有关人口增长、银行利率、细胞分裂等增长 率问题常可以用指数函数模型来解决.通常可以表示为 y=N(1 +p)x(其中 N 为基础数,p 为增长率,x 为时间)的形式.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回答以下问题: (1)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是 1×10-12 W/m2,耳语的强度是 1×10 -10 W/m2,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是 1×10-8 W/m2,试分别求 出它们的强度水平; (2)某一新建的安静小区规定:小区内公共场所的声音的强度 水平必须保持在 50 分贝以下.试求声音强度 I 的范围.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函数刻画的方法可以用图象法,也可以用解析式法.( )
(2)在对数函数模型中,底数的范围影响其单调性.( )
(3)函数 y=12·3x+1 属于幂函数模型.(
)
(4)某种细胞分裂时,由 1 个分裂成 2 个,2 个分裂成 4 个,…,
[解] 由(2)得到的函数模型为 y=2.2+1.8x,则由 y=2.2+ 1.8×30,求得 y=56.2,即当最大积雪深度为 30 cm 时,可以灌 溉土地约为 56.2 公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建立拟合函数的方法策略 根据题中给出的数值,画出散点图,然后观察散点图,选择 合适的函数模型,并求解新的问题.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 解] (1) 由题意可知树叶沙沙 声的强度是 I1 =1×10-12 W/m2,则II10=1,∴LI1=10×lg1=0,即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水平 为 0 分贝;耳语的强度是 I2=1×10-10 W/m2,则II20=102;∴LI2 =10×lg102=20,即耳语声的强度水平为 20 分贝;恬静的无线 电广播的强度是 I3=1×10-8 W/m2,则II30=104,∴LI3=10×lg104 =40,即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水平为 40 分贝.
现有 2 个这样的细胞,分裂 x 次后得到细胞的个数 y 与 x 的关系 可以表示为 y=2x+1.( )
[答案] (1)√ (2)√ (3)× (4)√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课堂互动探究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题型一 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 1】 我们知道,人们对声音有着不同的感觉,这与 它的强度有关系,声音的强度用 I(W/m2)表示,但在实际测量时, 常用声音的强度水平 LI 表示,它们满足以下公式: LI=10·lgII0(单位为分贝,LI≥0,其中 I0=1×10-12,这是人 们平均能听到的最小强度,是听觉的开端).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题型三 拟合数据构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 3】 为了估计山上积雪融化后对下游灌溉的影响,
在山上建立了一个观察站,测量最大积雪深度 x 与当年灌溉面积
y.现有连续 10 年的实测资料,如表所示.
最大积雪深度 灌溉面积 y(公
年序
x(cm)
顷)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常见的图象对应的数学模型 (1)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越来越大时,如图(1),常选 y= bax+c(b≠0,a>0,a≠1)模型. (2)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似相等,如图(2),常选 y= blogax+c(b≠0,a>0,a≠1)模型. (3)点的变化趋势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如图(3),常选二次 函数 y=ax2+bx+c(a≠0)模型.
(2)由题意知 0≤LI<50,即 0≤10lgII0<50,∴1≤II0<105,即 10 -12≤I<10-7.故新建的安静小区的声音强度 I 大于或等于 10-12 W/m2,小于 10-7 W/m2.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要点 解决已给出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题,关键是考虑该题考查的 是哪种函数,并要注意定义域,然后结合所给模型,列出函数关 系式,最后结合其实际意义作出解答.
1.能利用已知函数模型求解实际问题. 2.了解建立拟合函数模型的步骤,并了解检验和调整的必 要性.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1.常见的函数模型 建立实际应用问题的函数模型除了前面见过的一次函数模 型、反比例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分段函数模型,还有常见 的以下函数模型: 指数函数模型:y=b·ax+c(a>0 且 a≠1,b≠0) 对数函数模型 y=mlogax+n(a>0 且 a≠1,m≠0).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
四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章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四章 4.5 4.5.3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函数模型的应用
第四章 4.5 4.5.3
Baidu Nhomakorabea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课前自主预习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针对训练]
2.一片森林原来面积为 a,计划每年砍伐一些树,且使森林
面积每年比上一年减少 p%,10 年后森林面积变为2a.已知到今年为
止,森林面积为
2 2 a.
(1)求 p%的值;
(2)到今年为止,该森林已砍伐了多少年?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1)由题意得 a(1-p%)10=2a,即(1-p%)10=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解] (1)当 x=1 时,y=100+100×1.2%=100(1+1.2%); 当 x=2 时,y=100(1+1.2%)+100(1+1.2%)×1.2%=100(1 +1.2%)2; 当 x=3 时,y=100(1+1.2%)2+100(1+1.2%)2×1.2% = 100·(1+1.2%)3; … 故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为 y=100(1+1.2%)x(x∈N*).
1
15.2
28.6
2
10.4
21.1
3
21.2
40.5
第四章 4.5 4.5.3
4
18.6
5
26.4
6
23.4
7
13.5
8
16.7
9
24.0
10
19.1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36.6 49.8 45.0 29.2 34.1 45.8 36.9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针对训练] 3.某汽车制造商在 2019 年初公告:公司计划 2019 年生产 目标定为 43 万辆.已知该公司近三年的汽车生产量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16 2017 2018 产量 8(万) 18(万) 30(万) 如果我们分别将 2016、2017、2018、2019 定义为第一、二、 三、四年.现在你有两个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 f(x)=ax2+bx +c(a≠0),指数函数模型 g(x)=a·bx+c(a≠0,b>0,b≠1),哪个 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年销量 y 与年份 x 的关系?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4)相邻两点之间等距,如图(4),常选一次函数 y=kx+b(k≠0) 模型.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1.关于函数模型,我们该如何选择哪种类型的函数来描述? [答案] 指数函数模型增长越来越快,呈爆炸性增长,而对 数函数模型适合于描述增长速度平缓的变化规律.直线型的函数 增长速度均匀不变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题型二 自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 2】 目前某县有 100 万人,经过 x 年后为 y 万人.如 果年平均增长率是 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 (2)计算 10 年后该县的人口总数(精确到 0.1 万人); (3)计算大约多少年后该县的人口总数将达到 120 万(精确到 1 年). [思路导引] 已知条件中年平均增长率为 1.2%,建立指数模 型求解.
[解] (1)描点、作图,如图(甲)所示: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从图(甲)中可以看到,数据点大致落在一条直线附近,由 此,我们假设灌溉面积 y 与最大积雪深度 x 满足一次函数模型 y =a+bx(a,b 为常数且 b≠0).取其中的两组数据(10.4,21.1), (24.0,45.8),代入 y=a+bx,得2415..18= =aa+ +1204..40bb, , 用计算器可得 a≈2.2,b≈1.8.这样,得到一个函数模型:y=2.2+1.8x,作出函 数图象如图(乙),可以发现,这个函数模型与已知数据的拟合程 度较好,这说明它能较好地反映最大积雪深度与灌溉面积的关 系.
(1)描点画出灌溉面积随积雪深度变化的图象. (2)建立一个能基本反映灌溉面积变化的函数模型,并画出图 象. (3)根据所建立的函数模型,估计若今年最大积雪深度为 25 cm,则可以灌溉土地多少公顷? [思路导引] 借助散点图,探求函数模型,根据拟合函数解 决问题.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4.5 4.5.3
课标A版·数学·必修第一册
(2)当 x=10 时,y=100×(1+1.2%)10=100×1.01210≈112.7. 故 10 年后该县约有 112.7 万人. (3)设 x 年后该县的人口总数为 120 万,即 100×(1+1.2%)x =120,解得 x=log1.012112000≈15.3. 因为 x 为年份,根据实际意义知,大约 16 年后该县的人口 总数将达到 12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