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八篇
课题研究方案八篇课题研究方案篇1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求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从本校实际情况看,我校在培养学生质疑问题方面的研究基础扎实,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研究成果丰富,成效显著,全校师生共同研究的热情高涨。
我校各学科教师学历达标率高,科研意识强。
我校的教学设备充足。
这一切表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因此,我校在选择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时,把培养学生问题放在首位,以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确定“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研究课题,科研促教,把我校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学校。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意识促使人们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从而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人的大脑处于“问题”状态时,他的思维也处于灵动、紧张、流动的状态之中,促使其有强烈的“推陈出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通过某一现象的启发,引起顿悟、产生灵感。
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要求,有强烈的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基础。
而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也无过于培养其问题探究的意识。
无论从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还是从现实的教学实践考察,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依照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的规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不少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切创新、一切创造反正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
本课题借鉴中外关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从乡镇小学实际出发,依照教育规律,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我们借鉴以下理论:1、根据皮亚特的学生发展认识论、理论教学理论。
课题的研究计划有哪些内容(范文格式4篇)
课题的研究计划有哪些内容(范文格式4篇)课题的研究计划有哪些内容篇1一.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二.指导思想:为了让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践行于教学实际中,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特制订此工作计划。
三.研究内容:1、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确定错误的类型。
2、研究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类型和某个知识点的出错概率。
2、反思法:记录课堂上的观察发现,反思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
3、个案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案研究,掌握学生学习错误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1、认真学习各种理论,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种资料,制订具体研究计划。
3、认真观察,及时反思。
教学中观察、归纳学生容易出错的题型,分析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反思学生出错的原因,探索运用错误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
六.预期成果:1、公开课一节2、上传*2-3篇,力争发表。
课题的研究计划有哪些内容篇2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__”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正处于第二阶段,属于积极进行课题试验的过程性阶段,是大力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的阶段。
__年--__学年度第一学期已顺利结束,上一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课题组成员明确了各自所在的模式中应该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课题组也在活动中积累和收集了一些原始而有价值的资料。
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足,特别是过程性研究资料搜集不全,有些资料不够精细,为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使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满意的成果,特做课题研究计划二、总体目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在课题组组长的带领下,要经常进行研讨活动,探索出教学光盘播放模式和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三种教学环境下,适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课题实验教师要抽出时间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积极地查阅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服务于课堂教学,做到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并及时地进行反思,努力营造一支能自觉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与资源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专业能力发展;注意收集相关过程性研究资料,建立资源开发、整合、传输和应用的机制,形成教育资源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周边学校能起到辐射示范作用,力争使课题研究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怎么写最新9篇
课题研究计划范文怎么写最新9篇课题研究计划范文怎么写篇一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因素,知识创新也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亡的根本动力。
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迅速地投入到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
随着改革的推进,一类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方式在引起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并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英语生活化教育研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尝试,也是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小学生英语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以期改变目前学生学了多年英语还听不懂外国人讲话的现状。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英语教学是一门实践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策略的指导,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
(2)教师本身就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构建良好的英语生活化课堂语言环境。
(3)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使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真正达到培养语言能力的目的。
(4)提倡任务型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5)期望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1、实践意义:A、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生创设与外语紧密接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系列化、趣味化、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体验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从而丰富英语文化素养。
B、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些有关英语教学生活化、特色化的基础性理论,找到一条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为英语生活化教育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课题申报模板:微课学习资源设计与创新应用模式的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微课学习资源设计与创新应用模式的研究课题名称:微课学习资源设计与创新应用模式的研究关键词:设计创新应用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类别:青年课题学科分类:其他研究类型:其他预期研究成果:立项号:163243552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如今的世界越来越“微”型化,微博、微电影、微杂志等等,一系列的“微”样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并持续膨胀,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人们接受的信息单元却越来越小。
日前,教育者正在开发提供小量学习的工具。
这些小量学习教育可能使学生每一次只接触少量的新教育内容,使他们更容易吸收、了解不断增加的信息量,于是,微课程随之产生。
纵观这两年来,微课这个词语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是一种微型课程的缩称,即借助于微型教学视频这个平台,并针对某个重要知识点或者疑难问题以及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而精心设计并开发利用的一种支持多维化学习方式的一种网络视频课程。
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素质教育的载体,面对21世纪科技兴国的重要挑战,对于高科技的微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以及开发是必然的趋势。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微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是以视频为载体,展示完整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而校园网络作为“三通两平台”的基础,能够很好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有时间、有地点、有目标的完成学习任务,让教师很好的建立和管理自己的微课资源。
课题研究方案范文16篇
《课题研究方案范文》课题研究方案范文(一):学困生转化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潜力的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研究。
2、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透过学习得到全面地、主动活泼的发展。
但在我们常见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师授课,同样的教学资料、要求与方法,而年龄大致相同的学生却呈现不同的效果。
以学习效果或学习成绩划分,往往出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种状况。
但素质教育却要求对这些学困生有效的转化,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二、课题的界定1、本课题预定研究我校1--6年级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找出原因,实施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本课题拟重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
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与实践好处1、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转化已存在的学困生,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低分率,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
3、把握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地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论,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课题主要概念的含义及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完成学业任务要求的学生。
它是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学困生成因:是指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成绩落后的所有因素,有非校园教育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校园教育因素有办学思想,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校园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构成合力等;学生自身因素有兴趣、动机、习惯等。
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
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
首先,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
其次,制定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是保障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开发出的课程资源符合教学要求,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实施。
同时,实施方案的制定还需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以保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和要求,
明确开发的内容和范围,对所需的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研,为开发工作奠定基础;其次,确定资源开发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计划,明确开发的时间安排和责任分工,确保开发工作的有序进行;然后,进行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根据实际需求和教学要求,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提高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最后,对开发的资源进行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资源,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
总之,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是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推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课题研究活动方案课题研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方针,发扬“求真、求实、求是”的科研品行。
以下是为大家细心整理的课题研讨活动方案四篇,欢送参阅。
课题研讨方案1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实处,并能扎扎实实的开展,真正为老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总体提高,到达同学各方面力量的进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课题研讨的详细实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体系(1)制定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方案,并上报区有关领导。
(2)各教研组对老师进行宣扬和发动工作。
(3)各教研组作好研修课题申报工作,拟定学科组研修课题实施方案,设计实施方案并于10月20日前教务处(高中交新校区教务处,初中交老校区教务处)2、20--年10月21日~20--年年11月30日①依据区领导对规划的审批看法开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阶段活动。
②对研修活动进行资料积累。
③按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④各教研组对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作汇报(书面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由教务处组织。
3、20--年12月一20--年1月①在对第一阶段工作总结的根底上,对下阶段校本研修工作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阶段的检查工作4、20--年2——20--年4月(1)各教研组研修课题全面总结工作(2)接受学校质量评价小组的验收5、20--年5月接受区师培与教育研讨中心的组织验收三、校本研修的管理1、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研修方案,并由教务处审核。
2、教务处施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每周一次与集体备课时间同时进行。
3、教研组依据区师培与教育研讨中心拟定的研修课题,提交各备课组选择。
4、教研组长参与研修并施行考勤。
5、各备课组长做好研修活动过程记录和研修活动总结。
6、各教研组每一阶段向教务处汇总活动情况。
四、校本研修的评价及嘉奖。
(1)依据对研修资料和研讨课查验的情况评定等第,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2)每学期末,学校对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定,评比先进教研组、先进备课组,并予以量化,肯定嘉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研究》研究报告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是巨大的,但是这些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等则在重视发展本国教育的基础上同时注重发展各学校之间的资源开发与共享。
这样的开发与共享使各个学校之间虽然在地理上相对孤立,可在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上确保持着相互借鉴,使用,学习,完善的紧密关系。
通过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的研究使得这些国家在对国民的教育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从我国研究的现状来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研究是整体提高同一地区乃至全国教育教学水平的重大举措。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与实现共享案例的研究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几年,国家、地方教育部门及一些发达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重视,认识到课程资源对教育的重要性,中央电教馆还组织了相关的课题研究,中国教育名家李希贵先生率先在潍坊实行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这些成果有效地解决了语文教学资源的问题。
3、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有利于解决新课程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资源平台,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4、从学校发展来看,我校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名校,良好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办学方法一直沿袭下来,使学校在咸阳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教育技术和各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教育教学中潜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近几年,教师队伍老龄化,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这使得学校在同一科目的教学上出现了一定的差距。
这不仅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不利,而且对于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发展更为不利。
如何将老教师的优质资源传授给年轻教师,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如何将现有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一定的途径在学校范围内实现共享;如何最大限度、最高效的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效能,成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问题。
学校课程研究活动方案
学校课程研究活动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校课程研究活动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回答,分为以下十二个小节,探讨学校课程研究活动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课程研究活动是指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对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一系列活动。
这一活动对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原则学校课程研究活动的目标是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促进教育创新和实践。
而在进行研究活动时,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三、组织架构学校课程研究活动需要确定专门的组织架构,如课程研究小组、课程研究中心等,用于统筹规划和实施各项研究任务。
四、参与主体参与学校课程研究活动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
教师是活动的中坚力量,学生和家长参与可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五、研究方法学校课程研究活动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等,以获取全面有效的数据和信息。
六、资源保障学校的课程研究活动需要保障充足的资源,包括经费、设备、人力等,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实效性的突破。
七、成果应用学校课程研究活动的成果应用是验证活动价值的重要环节,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八、评估体系为了提高课程研究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活动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九、发展趋势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科技的发展,学校课程研究活动将呈现个性化、综合性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
十、国际合作学校课程研究活动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国教育专家、学者等参与,促进跨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交流。
十一、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学校课程研究活动案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经验,为今后的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十二、总结学校课程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落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各方的主体作用。
随着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相信学校课程研究活动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1.大语文教学观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培养,重课内传授,轻课外实践。
一直以来,我们都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课程资源,紧抠教科书,隔绝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文字成了学生眼里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让“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主题单元教学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拓展知识的外延,吸纳丰富的课外知识,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语文。
其次,新课程以九年一贯的思路来设计,消除了小学与初中的界线,使语文学习更具连贯性,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实行单元主题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同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全局性的有机整合,可以跨学科,也可以跨年级,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2.教材编排特点的需要尽管现在使用的教材版本很多,但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如人教版的教材,首先确定贯穿 1-6 年级的主题领域,然后再确定每个年级、每册的主题单元,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选编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作品)和一个“语文园地”。
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
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
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孤立地进行单篇教学,割舍了内在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走向僵化。
单篇文章与整个单元之间有何关系,如何做到点与面的结合,让学生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体验?这些都值得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进行尝试。
3.“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需要“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的基本思想是:为适应和改造“未来情景”而学习,认为教育应该关心学生走向社会时世界将要发生的情况,并据此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景、问题情景中学习,获取各种不同的知识,既包括认识结果,也包括认识过程。
教研活动计划方案6篇
教研活动计划方案6篇教研活动计划方案1一、活动目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的过程。
在课堂内外,如何促进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着力点很多,但真正积极有效的方法却很少,而主题教研活动正是其中之一。
主题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很广泛,既可以是教师备课中遭遇的困惑,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总之,这个“主题”可以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挖掘,也可以在课内和课外寻找,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那么,主题教研活动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二、活动过程1、提前一周确定下一周主题教研活动的“主题”,以有利于教学为标准;2、教师独立思考,搜集相关资料,对活动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剖析,写发言稿;3、在教研活动中提出个人观点,交流经验;4、归纳问题,总结经验,确定可行的'实践方案。
三、活动要求提前准备,全员参与,充分讨论,明确有效,积极实践,反刍升华。
四、活动评价主题教研活动的评价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是否参与:一票否决,不参与则评价为不合格。
2、是否准备充分:视情况分3级,分别给予3、2、1分。
3、是否参加讨论:讨论给予2分,不讨论不予分。
4、讨论的深度:视情况分3级,分别给予3、2、1分。
另:在情况允许下(课时充足等),教师可以在任课班级对主题教研活动的成果进行实践,并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或组内公开课的形式呈现,以便明确活动效果。
教研活动计划方案2本学期,地理教研组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科研处和教务处直接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抓常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切实落实科研处和教务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科研处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地理教研组的实际,切实加强和落实如下工作。
一、重视学习,加强学科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知识,加强教材研究,学习大纲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质和教育水平。
2024年学校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24年学校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与步骤。
课题背景与意义: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等特点,学校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而学校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系列深入研究,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围绕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研究学校教育质量测评方法、研究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规律、研究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等。
研究方法与步骤:
为了达到以上研究目标,我们将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并依次实施以下步骤:首先,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学校教育研究现状;其次,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指导大纲,收集相关数据;最后,结合实地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课题研究实施效果。
通过本次“学校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我们旨在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学校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 1 页共 1 页。
《主题式视频课例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总结报告
《主题式视频课例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总结报告项目目标:●采集用于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视频课例;●建立用于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视频课例库;●开发用于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视频课例共享和研究平台;●帮助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形成课例学习、反思和研究能力,并进一步发展课堂教学能力;●探索视频课例应用于学科教学硕士培养的模式与途径。
项目设计思路:教学是实践的智慧,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策略常内隐于教育实践情景过程之中,无法剥离。
它难以像可以陈述的外显知识那样,通过书本而被人接受。
而课堂教学现场的缺席,学习者缺乏感知、学习、反思和研究的抓手,是学科教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之一。
课堂视频记录了教学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与文本相比,课堂视频记录了“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生动直观地用视频图像真实再现了教学事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
利用视频课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中小学学科教学现场,为教育硕士提供向优秀教师学习、反思和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媒介与工具。
但目前出版的视频课例,大多为整堂课的视频实录,这样的课例模式,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提供了基本的课堂录像就是“再现了真实情景”、“呈现了内隐知识”、“提供了向专家学习的机会”,如果再附上一些观察数据和资料,那就是“整合了相关资源”。
这样的课例缺乏明确的主题和目的,难以有效地帮助教育硕士对课堂教学进行学习、反思和研究并进一步形成学科教学能力。
本课题在采集中小学学科教学优秀课例的基础上,对这些课例分专题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对这些课例根据教学主题(如英语阅读教学、语文整体语言感知教学等)和教学事件(如提问、课堂管理等)分专题进行剪辑和二次编辑,整合文字、幻灯片、视频资源,建设超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课例分享和研究网络平台。
这一平台具有结构化(以设定的框架分类资源,线索清晰)、非线性提取(使用者可以从多角度直接进入案例的任何部分)、滚动发展(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更新和充实)、多用途(可用于教育硕士、师范生和教师培训)等特征。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课题研究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在新基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本课题为基础,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实践层面上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
加强课题工作的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实践。
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同时,大胆尝试转变教育教学科研方式,追求实践层面创新,将科研活动系列化、主题化,进一步推广研究的影响。
二、工作目标1、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增强全组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
逐步总结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2、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学生观,开发课程资源,可以体现课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逐步获得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1、通过课题的研究,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过程观,以此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根本转变。
2、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过程中“动态生成”。
3、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构建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四、具体措施(一)组织各类培训学习,增强教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
阅读学习教科研类的书籍,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基础教育类的__。
指导教科研的实践操作,解决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少走弯路,快速提高教师们科研水平。
(二)明确研究方法,课堂实践,实施研究。
(三)强化管理,提高研究效益。
为了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强化对课题实验的管理,尤其是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
我们要求课题有学期研究计划和总结,有阶段成果分析,有阶段实验报告,有教科研成果,同时对实验的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管理制度。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范本模板】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扩展和开发的角度,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获得和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同时,以案例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形式,对不同学校和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践研究,为中小学提供可以遵循的实践模式,是当前课程研究应该关注的.一、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力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创造的主体。
学校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涵盖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为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
国家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相应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补充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电子、多媒体素材,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等.尽管这些材料和素材可以由相应的出版和教育机构开发,但对开发出来的材料的选择在于学校和教师,并且,这些机构开发出来的材料也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也不能涵盖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源。
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
二是学校需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为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出特色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
这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就上述两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而言,不同学校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式,课程形态也显现多元化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以下案例加以简要的说明。
案例1: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山东潍坊滨海中心小学滨海中心小学从2002年8月开始进行《我们家乡的海》为中心主题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并在研究和开发中将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结合起来。
小学生学习资源开发方案
小学生学习资源开发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小学生的学习资源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小学生学习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开发目标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小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2.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资源内容开发1. 电子教材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需求,我们将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
这些电子教材将采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动画和音频,结合互动练习,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互动应用程序我们将开发一系列互动应用程序,包括学习工具、知识测试和教育游戏等。
这些应用程序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纸质教辅材料虽然数字化学习资源在今天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纸质教辅材料仍然不可或缺。
我们将开发一系列精美的纸质教辅材料,如绘本、故事书和练习册等,为小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料。
四、资源推广和使用1. 学校合作我们将与各地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广我们的学习资源。
通过与学校合作举办教师培训和家长讲座等活动,提高小学生和家长对我们学习资源的认知度。
2. 多渠道推广我们将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我们的学习资源。
同时,我们还将与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将我们的资源推广至更多的用户群体。
3. 用户反馈和改进为了确保我们的学习资源能够真正满足小学生的需求,我们将定期收集用户反馈,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反馈结果,我们将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的学习资源,提高用户体验。
五、成效评估我们将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我们的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反馈,评估我们的学习资源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并及时调整我们的开发方向。
六、总结小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整合各种资源和智慧,不断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
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精选6篇)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精神为指针,深入学习《2021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指南》,以武夷山市教研室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探求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结合本校实际,深入我校小学朗读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的研究,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工作目标1、制定开题报告、细则。
2、建立课题组、确定实验教师、实验班级。
3、组织实验教师对课题涉及的问题进行研讨,做好实验前测(问卷调查)。
及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写好调研报告。
4、培训实验人员,组织实验人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和科研理论。
三、具体工作1、高度重视,责任到人,把课题研究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研究实验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抓好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组织好实验人员的理论学习,规定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和要求,使实验教师具备应有的理论基础,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①加强实验人员的业务理论学习,提高研究能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落伍于社会。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课题的有关文献、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朗读能力对策的研究”的文章、经验,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坚持本学期四次的理论学习,丰富头脑,提高理论水平。
②指导教师写好阶段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具有操作性。
③指导教师做好实验的操作,围绕课题设计活动,平时严格按计划进行研究、不断完善实验。
④根据市教研室要求,在新浪网注册申请博客,建立课题列表,每月在博客上撰写课题动态信息3篇以上,及时反映课题研究动态。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分析教师在朗读教学改革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每位实验教师都要上一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一起听课并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找解决的办法。
开发STEM教育课程学习资源
开发STEM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作者:卢宝生来源:《小学科学》2022年第13期〔摘要〕 STEM课程是科技实践综合互动课程,用科学、技术、工程各个领域的知识来解决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
在STEM教育过程中,要以工程与技术领域相配套的学习资源开展教学,否则“教、学、评”三个方面无法体现一致性。
利用新的技术、创新的手段开发的课程学习资源,除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是让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STEM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2) 13-0053-03在STEM教育过程中,将科学知识学习和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创意创造等融合起来,运用技术和工具的创新使用、数学的模型建构和数据分析、成果的物化表达与交流评价来开展STEM教育,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途径。
教师:制订方案,研究课标与解读教材,整合技术搜集素材,开发资源,多元评价,改进迭代。
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做出设想制订方案,利用资源建立模型,项目呈现,分享交流。
通过上述模式,实现STEM学习资源的构建与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在探究实践方面的关键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一、数字技术引领下STEM教材的教学资源开发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创和STEM教育实验教材》中有一些探究活动,需要实际的模型帮助学生进行探究。
我们需要一些数字化的建模技术把设计实验模型制作出来,应用于课堂上,为STEM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可探究的学习资源。
(一)激光切割技术赋能的STEM课程学习资源STEM课程中许多探究活动需要给学生提供实际的模型进行探究。
运用激光切割技术,能充分体现工程与技术在STEM教育中的应用。
在课题研究其间,课题组成员经过长时间钻研,开发了一系列STEM教育资源,通过课堂的实践与应用,检验资源开发对课堂教学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课题研究方案江苏省阜宁师范附属小学二OO六年四月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纲要的指导下,有关网络教学、课程整合等方面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形成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教学范式及网络教学资源,但实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然没有摆脱课堂教学的巢臼,教学资源也仅仅是围绕某一课堂教学内容展开,没有形成大的体系。
面对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教育资源建设的认识,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关注“课堂”逐步转向关注“学生”;从关注“资源”如何为学生服务,转过来考虑“学生”需要什么“资源”,这为开展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实验研究课题,作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课题。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改变传统的唯“教材”主义是从的教学模式及教学观,使学生能够动态的进行大纲规定教学内容体系的学习,实现教学的创新,同时,也为新的教材体系的编制提供参考。
二、概念的界定现代教育技术:本课题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有效整合:适时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学科主题学习:学科主题学习是指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性学习。
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信息(主要指教学内容)、材料(信息的载体)、设备、人员、场所、资金等。
学习资源必须与具体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才能有现实的教学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依据如下理论: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的实质在于依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主要运作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健全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识主要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
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强调学习环境对有效形成意义建构的作用、提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的四大属性。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人的价值的实现、情感体验的满足、精神的健康、创造力的激发为教学宗旨。
它重视个性的交往、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可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教育信息化理论。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要求我们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的目标。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
智能化使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真实现象虚拟化。
5.信息化学习环境理论。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与他人相互协作,或者在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帮助下,完成意义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四、实验目的我们试图从素质教育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现代认知理论的高度出发,依据信息传播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教育的资源、教育的环境、变革教学方式的载体,并把它放在课堂教学系统结构中去设计、运用、组合和考察,努力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主题学习,促进课堂教学创新。
1.初步构建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构建学科主题学习资源体系。
各学科按一定的知识划分体系,重组形成新的体系模块:如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欣赏、风景名胜、中国世界遗产、中国古代建筑等内容;数学教学中的计算、应用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面积与体积等内容;英语教学中的对话主题(动物、植物、器官……)。
通过这种方式,对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开展主题学习。
确定资源开发策略: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内容进行较广泛、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参与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利用资源自主与协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网页),通过评价整合作为学习资源;学生利用资源中提供的形成性练习和测试功能,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2.通过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建设,促进教育教学创新。
通过开展基于数字资源环境下的学科主题学习的课堂研究,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促进教育教学创新。
3.研制一批适合教学需要的优秀学科主题教学资源。
4.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必然会改变教师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的方式,从而拓展教师专业成长的渠道和空间,达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本课题围绕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及艺体等学科教材中分散出现的典型系列内容进行重组,通过资源搜集、归纳、整理、整合,打破传统的教材内容安排体系,形成较完整的学习资源体系模块,并借助主题学习网站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题”为主线的主题研究学习。
课题实验重点研究小学各学科中内容体系的科学重组,并依托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资源的再生、加工、拓展,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主题资源,研究资源的开发途径及策略。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行动研究法:具体指联合行动研究法(学校范围内的)、协作性行动研究法(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
课题组教师在专家和理论的指导下,边实践边研究。
2.案例法:通过典型课例的计划、研究、反思,总结改进课题研究的方法。
3.实验法:对开发设计的学科主题学习资源进行教学观摩,收集相关教学数据进行绩效分析,并对师生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综合,以确定主题学习资源对教学的作用。
4.文献法:通过对有关本课题的现有理论及实验研究的查阅和分析,形成课题研究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模式。
六、实验的步骤和措施1.实验步骤本实验研究涉及小学课程计划规定的主要学科,涉及面广,拟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3月-2007年2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总方案提出理论假设,向上级作好申报工作,研究课题实施的方案轮廓。
达到方案规范,课题操作性强的目标。
初步形成方案网络。
这一阶段的主要负责人:周其东、李天庆、周华东。
第二阶段:(2007年2月—2009年5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课题方案,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
这一阶段要努力形成各学科的资源库体系,形成初步的评价指标。
第三阶段:(2009年5月—2010年12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进一步加以推广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完善课题的内容。
整理有关资料,形成高质量的书面资料与网络资料。
在这一阶段中力争有高质量的论著发表,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完成所有研究内容。
2.实验措施(1)健全组织,完善方案。
要使课题研究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地开展,关键要有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课题研究队伍。
为此,学校今年专门成立了现代教育中心,并组建了由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现代教有技术中心成员、教科研中心组成员为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组,并设有多媒体课件制作组,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各尽其能,通力合作,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课题组数次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苏电教[2001]4号文精神,认真研究省“十五”电教研究课题指南,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研究课题,并设计相应方案。
(2)组织学习,转变观念。
实验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转变观念,而实验研究的本身又需要正确的观念作指导,转变教育观念既是实验研究的出发点,又是实验研究的归宿。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定期进行关于课题研究的学术沙龙,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教育”大讨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教育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派人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和方法,通过系列活动,使广大教师正确树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改革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观、学校观、师生观、课程砚、教学模式观、教学组织观、媒体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教学评价观。
为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围绕课题,强化培训。
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注重信息技术理论的培训,教育信息技术以现代教育媒体为工具,渗透于教学过程实体性要素之中,教师要提高运用媒体能力,就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特点、作用,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各种教学媒体的原理、特点等,全面把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拟人和拟物的功能。
注重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培训,教学结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制约,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系统全面地设计教学结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是每位教师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注重多媒体计算机使用及课件编制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知识与技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著作工具及开发平台的使用,计算机教学应用模式等。
注重计算机网络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网上信息的下载、网页设计以及网上教学信息的开发、网络教学模式等。
七、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我校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一直摆在突出的位置,并逐步成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过去的20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在探索、实践、创新中不断前进。
我校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也是整个盐城市办学规模较大的省级实验小学。
学校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逐步完善了校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环境,两个微机室近120台机器,已经达到“一生一机”的高标准,且全部连入互联网,在局域网范围内形成了多媒体教学网络,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讨活动。
学校专用教室和专用准备室设置合理,拥有多媒体制作室、音像资料室、多媒体报告厅、双向闭路电视广播系统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