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守恒关系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守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ecb16e84868762cbaed579.png)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守恒关系人教版选修四有关电解质溶液的知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涉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和守恒关系,学生的得分率普遍较低.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相关知识理解不透彻,常常不能综合考虑问题.如何才能又快又好地解答这类题呢?除了掌握基础外,还需有科学的解题思路.下面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需要注意两点:(1)紧抓两个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2)做题时,先理清溶液的成分,是单一溶液还是混合溶液,后具体分析.1.单一溶液(1)多元弱酸溶液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上一步电离出的氢离子会抑制下一步的电离,所以电离程度一步比一步弱.一般规律是:(H+)﹥(一级电离离子)﹥(二级电离离子)﹥(三级电离离子)﹥(OH-).例如,在H3PO4溶液中,c(H+)﹥c(H2PO-4)﹥c(HPO2-4)﹥c(PO3-4)﹥c(OH-).(2)一元弱酸强碱盐或一元强酸弱碱盐判断离子浓度大小要考虑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一般规律是:(不水解的离子)>(水解离子)>(显性离子)>(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例如,在醋酸钠溶液中,c(Na+)﹥c(CH3COO-)﹥c(OH-)﹥c(H+).(3)多元弱酸强碱盐多元弱酸根离子是分步水解,一般规律是:(不水解离子)>(水解离子)>(显性离子)>(二级水解离子)>(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例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2-3)>c(OH-)>c(HCO-3)>c(H+).(4)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因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仅电离,而且水解,所以须先弄清楚电离与水解的大小,后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常见的NaHCO 3 、NaHS、Na2HPO4溶液中酸式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例如,在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c(CO2-3).而在NaHSO3、NaH2PO4溶液中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例如,在NaHSO3溶液中,c(Na+)>c(HSO-3)>c(H+)>c(SO2-3)>c(OH-).一般地,在做不同溶液中同种离子浓度的比较这类题时既要考虑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情况,又要考虑电离情况以及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例如,现有常温下浓度相等的四种溶液:a.NH4HCO 3 、b.NH4HSO 4 、c.NH4Cl 、d .氨水.请判断四种溶液中c(NH+4)的大小.三种盐完全电离,NH+4水解显酸性,HCO3-水解显碱性,它们的水解相互促进,b完全电离溶液显强酸性,抑制了NH+4的水解,d部分电离出NH+4,所以c(NH+4):b﹥c﹥a﹥d.2.混合溶液先要看混合时是否发生反应,若有反应,则要判断是否过量(注意溶液体积变化);然后结合电离、水解等因素得出溶液成分和各成分量的大小,找到离子浓度的大小.例如,0.2mol/L NH4Cl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分析:由NH4Cl+NaOH=NaCl+NH3·H2O可知NH4Cl过量,此时得到NaCl 、NH3·H2O、NH4Cl 等量混合溶液,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同时c( Cl-)>c(NH+4).电离、水解等都是影响离子浓度大小的要素.答案:c( Cl-)>c(NH+4)>c(OH-)>c(H+)二、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解题思路:先把涉及的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全部写出,后找出所有的阴、阳离子再写出等式.注意:离子浓度前的系数.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因溶质的电离或水解,溶质电离出的离子会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原子的总数不变.例如,0.1mol/L Na2CO3溶液,n(Na+)∶n(CO2-3)=2∶1,推出:c (Na+) =2[c(HCO-3)+c(CO2-3)+c(H2CO3)].也可根据C守恒推出:c(HCO-3)+c(CO2-3) + c(H2CO3) = 0.1.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电离出的H+的总数等于粒子得到的H+的总数再加上游离的H+的总数.例如,Na2CO3溶液:c (H+)+c(HCO-3)+2c(H2CO3)=c(OH-) .实际上,质子守恒也可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力求解.。
人教高中化学 选修四 3.3.1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人教高中化学 选修四 3.3.1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220928fc4ffe473368ab84.png)
盐类的水解(一)水解规律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1.正盐溶液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2.酸式盐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4)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碱性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二)影响水解的因素内因:盐的本性.外因:浓度、温度、溶液碱性的变化(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三)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
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不水解离子] >[水解的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实例:a:CH3COONa. B:NH4Cl②当盐中阴、阳离子不等价时。
要考虑是否水解,水解分几步,实例Na2CO3:考点3.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代数和为零。
(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某种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
(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H+]与其它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式(由电荷守恒及质子守恒推出)练一练! 写出0.1mol/L Na 2CO 3溶液中微粒三大守恒关系式。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第三章 掌握三大守恒以及解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第三章 掌握三大守恒以及解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c1c468eb8f67c1cfbd6b85b.png)
掌握三大守恒以及解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一、溶液中电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1.单一溶质的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主电离的显酸性、主水解的显碱性,换一种说法来讲比较该酸根电离常数Ka与水解常数Kh的大小,谁大谁占主导地位。
例如Ka2(H2CO3)=5.61*10-11,Kh=2.22*10-8。
由于水解常数大于电离常数,故溶液呈碱性2.等浓度的一元弱酸及其正盐共存于溶液中时,溶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取决于酸电离程度。
正常情况下来讲,若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即酸的K值大于碳酸的K1).则酸的电离程度大于对应的盐的水解程度。
反之则盐的水解程度大于对应酸的电离程度。
高中常见的电离程度比碳酸强的酸(即K比碳酸大的):CH3COOH、HSO3-、H2CO4,比碳酸弱的酸:HCIO、H2S、HCN.3.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n(正电荷)=n(负电荷))如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c(CO3-)+c(0H-);物料守恒:(两种原子间构成量的关系)如NaHC03溶液中n(Na):n(C)=1:1;推出:c(Na+)=c(HCO3-)+c(CO3-)+c(H2CO3);质子守恒:(溶液中H+得失守恒)1、H+转移的物质的量可用得到H+生成产物的物质的量和失去H+后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在NH4HCO3溶液中H3O+(可直接看做H+)、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即NH3·H2O)、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c(H2CO3)=c(NH3·H2O)+c(OH-)+c(CO3-)。
【当溶液中为单一溶质或两种溶液反应后为单一溶质可使用上述方法书写质子守恒,更加方便迅速】练习:写出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解析:分析可知溶液中能得氢离子的有CO32-,H2O;其中一个CO32-得到一个H+变成HCO3-(水解得到H+),一个CO32-得到两个H+变成H2CO3(分两步水解),H2O发生自偶电离生成H3O+;能失去氢离子的只有H2O失去氢离子生成OH-,,故质子守恒为:2c(H2CO3)+c(HCO3-)+c(H3O+)=c(OH-)。
2022届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Word版
![2022届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4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89386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a.png)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一)水溶液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以下电离平衡2H2O H3O++OH-,ΔH>0 简写为:H2O H++OH-;ΔH>0。
25℃时,c(H+)=c(OH-)=10-7mol·L-1水的电离程度: 1.8×10-7%水的离子积:K W=c(H+)·c(OH-)=10-14(25℃ )理解K W时要留意:(1)K W与温度有关,由于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上升,有利于水的电离,K W增大。
如100℃时,K W =10-12。
(2)K W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不管哪种溶液均有如酸性溶液中{c(H+)酸+}·=K W碱性溶液中:{c(OH-)碱+} ·=K W(3)K W与c(H+)及c(OH-)的计算对于水溶液,要精确求算c(OH-)、c(H+)的大小,可依靠K W来计算。
对于中性溶液(或纯水),c(H+)=c(OH-)=。
而酸性溶液,若已知c(H+)、c(OH-)其中之一,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即可代入关系:K W=c(H+)c(OH-)求出。
应留意的是:在酸、碱性很弱的溶液中c(H+)和c(OH-)都很小,这时由水电离生成的c(H+)和c(OH-)与酸或碱供应的c(H+)或OH-的浓度较接近,因而不行忽视由水电离生成的c(H+)和c(OH-),应考虑水电离出来的c(H+)和OH-的浓度、并将总的离子浓度代入水的离子积常数关系式中进行求解。
(4)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pH之和为14的酸和碱的水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抑制)(2)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3)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pH之和为14两种水解盐溶液中水的电离被同等的促进)2、溶液的酸碱性和pH(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
(2)pH:①水溶液里的H+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即pH=-lgc(H+)。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e59c0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8.png)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总结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点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①一切燃烧反应;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③酸碱中和反应;④铝热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3、常见的吸热反应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等也是吸热反应;④水解反应考点2:反应热计算的依据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Δ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ΔH|。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表达式:___________ 。
其常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https://img.taocdn.com/s3/m/bcdd1b1abcd126fff7050b8f.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三节盐类的水解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_________或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电解质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的实质为:_________。
盐类的水解可看作是中和反应的_________反应。
2.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_________性,pH_________7。
原因:_________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____________离子结合生成_________,从而使溶液中c(H+)降低,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OH-)增大,结果c(OH-)_________c(H+)。
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_______性,pH_________7。
原因:阳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________离子结合生成_________,使溶液中c(OH-)降低,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H+)_________,结果c(H+)_________ c(OH-)。
3.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_________“↑”或“↓”。
盐类水解是____________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_________号,而写_________号。
4.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主要由盐的____________所决定,但当水解达到平衡时,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的影响。
含有_________酸根离子或____________阳离子的盐才能水解,才能与水电离的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结合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且生成的弱电解质_________电离,盐越____________水解,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也会越____________。
5.盐的水解反应可看作是_________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是_________过程,所以盐的水解应为_________过程,即____________有利于盐的水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3.3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3.3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56fcfaa1c7aa00b52acb5a.png)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1.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2.掌握盐类水解的原理,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
2.外因: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外加酸碱:加酸、加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以NH 4Cl 溶液为例(NH +4+H 2ONH 3·H 2O +H +)填表:盐类的水解常数盐MA 水解的方程式为MA +H 2O HA +MOH ,水解常数为K h =c (HA)·c (MOH)c (MA)。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升高温度,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
( )(2)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氯化铁固体,其水解程度增大。
( ) (3)将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其水解程度增大。
( ) (4)向氯化铁溶液中加氯化铵固体,其水解程度减小。
( ) (5)等浓度的氯化铵和硫酸铵溶液,前者pH 大。
( )答案:(1)√ (2)× (3)√ (4)√ (5)√ 2.在Al 3++3H 2OAl(OH)3+3H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热B .通入HClC .加入适量NaOH(s)D .加入适量NaCl(s)解析:选C 。
加热能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c (H +)增大,pH 减小,故A 项不符合题意;通入HCl 能增大c (H +),但抑制了水解,且pH 也减小,故B 项不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OH(s),由于发生反应:H ++OH -===H 2O ,引起c (H +)减小,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pH 也增大了,故C 项符合题意;加入适量NaCl(s),不会对溶液中其他离子造成影响,故D 项不符合题意。
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8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三大守恒规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8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三大守恒规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5f5b04dc5da50e2524d7ff2.png)
课时作业18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及三大守恒规律基础训练1.(2019年延边一中模拟)关于0.1 mol·L-1 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水解反应:HCO3-+H2O===H3O++CO32-B.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C.微粒浓度关系:c(Na+)>c(HCO3-)>c(H2CO3)>c(CO32-)D.微粒浓度关系:c(Na+)=2c(H2CO3)+c(HCO3-)+c(CO32-)解析:溶质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HCO3-+H2O H2CO3+OH-,A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2c(CO32-),B错误;由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则微粒浓度关系为c(Na+)>c(HCO3-)>c(H2CO3)>c(CO32-),C正确;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微粒浓度关系:c(Na+)=c(Hc(HCO3-)+c(CO32-),D2CO3)+错误。
答案:C2.(2019年江西二模)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的几种溶液的pH如下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度同浓度下,酸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3>HClOB.水解方程式:F-+H2O HF+OH-的平衡常数为1×10-13C.将CO2通入0.1 mol/L Na2CO3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溶液中:2c(CO32-)+c(HCO3-)=0.1 mol/LD.等物质的量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F)>c(Na+)>c(F-)>c(H +)>c(OH-)解析: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强碱弱酸盐的碱性越大,说明弱酸根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的酸越弱,则酸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F>H2CO3>HClO,故A正确;常温下0.1 mol NaF的pH=7.5,水解方程式:F-+H2O HF+OH-的平衡常数K=c(HF)×c(OH-)c(F-)=1×10-6.5×1.0×10-6.50.1=1×10-12,故B错误;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CO3-)+c(OH-)+2c(CO32-),溶液呈中性,则c(H+)=c(OH-),所以c(Na+)=c(HCO3-)+2c(CO32-)=0.2 mol/L,故C错误;等物质的量的NaF和HF混合溶液中HF的电离大于F-的水解,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F-)>c(Na+)>c(HF)>c(H+)>c(OH-),故D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四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四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f9750a67cd184254a35352d.png)
b.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c.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加酸抑制水解加碱促进水解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4.水玻璃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SiO32- + H2O +2H+ = H4SiO4↓
离子反应
高考易错离子反应方程式
25.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3NO2 + H2O = 2H+ +2NO3- + NO
26.铵根离子的检验 NH4+ + OH— = NH3↑ + H2O
27.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O2 = 2NH4+ + SO32- + H2O 或2NH3 + H2O + SO2 = 2NH4+ + SO32-
2、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要看酸式酸根离子
的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谁更大:
呈碱性:NaHCO3、NaHS、NaHPO4; 呈酸性:NaHSO4、NaH2PO4。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加热蒸发盐溶液所得固体的规律 A、不水解,加热也不分解的得到该盐的晶体;Na2SO4 B、挥发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得到金属氢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AlCl3、
离子反应
高考易错离子反应方程式 9. 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aCO3 + 2H+ = Ca2+ + CO2↑+H2O 10.碳酸钙与醋酸的反应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3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de0ba0f5ec3a87c24028c472.png)
2.在 Al3++3H2O Al(OH)3+3H+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 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 p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热
B.通入 HCl 气体
C.加入适量的 Na2CO3 D.加固体 AlCl3 解析:选 C。盐类的水解存在平衡状态,当条件发生变化时,
平衡可能发生移动,状态发生改变。A、C、D 都可促使水解平
中,铵根离子浓度相同
(5)0.1 mol·L-1 的 Na2CO3 溶液与 1 mol·L-1 的 Na2CO3 溶液相比,前者水解程度大,碱 性强
答案:(1)√ (2)× 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加水稀释 c(OH-)减小, c(H+)增大 (3)√ (4)× 铵根离子浓度不同,后者小 (5)× 前者浓度小,水解程度大,但水解产生的 c(OH-)小, 碱性弱
(3)判断加热浓缩某些盐溶液的产物 如加热浓缩 FeCl3 溶液,FeCl3 水解生成 Fe(OH)3 和 HCl,由于 盐酸 易挥发 ,使水解平衡 向右 移动,蒸干后得到的物 质为 Fe(OH)3 。 (4)制备胶体 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因水解而得到红褐色 Fe(OH)3 胶 体。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
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阐释错因或列举 正误
反例
(1)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好
(2)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中所
有离子的浓度都降低
语句描述
阐释错因或 正误
列举反例
(3)铝盐可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产
生的胶体具有吸附性
(4)同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
(3)酸碱性:向盐溶液中加入酸,能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 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碱,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 水解。 (4)加入可水解的盐:同性抑制,异性促进。 以 NH4Cl(NH4++H2O NH3·H2O+H+)为例填写如下表格:
高中化学选修四 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 专题练习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四 盐类水解反应的应用 专题练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2a6f42bd64783e09122bf6.png)
盐类水解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盐类水解的原理解释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初步掌握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了解溶液中存在的几个守恒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盐类水解的应用有关盐类水解的反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某些物质水溶液的配制配制能水解的强酸弱碱盐,通常先将盐溶于相对应的酸中,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得到要配制的浓度。
如配制FeCl3溶液:先将FeCl3溶于稀盐酸,再加水冲稀至所需浓度。
配制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应加入少量相对应的强碱,抑制弱酸酸根的水解。
如配制硫化钠的水溶液时,应先滴入几滴氢氧化钠,再加水冲稀至所需浓度。
2.某些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反应Mg放入NH4Cl、CuCl2、FeCl3溶液中产生氢气。
如:Mg+2NH4+=Mg2++2NH3↑+H2↑3.明矾、三氯化铁等净水Al3++3H2O Al(OH)3(胶体)+3H+Fe3++3H2O Fe(OH)3(胶体)+3H+原因:胶体吸附性强,可起净水作用。
4.苏打洗涤去油污CO32―+H2O HCO3―+OH―,加热,去油污能力增强。
原因:加热,促进CO32―的水解,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5.泡沫灭火器原理成分:NaHCO3、Al2(SO4)3NaHCO3水解:HCO3―+H2O H2CO3+OH―碱性Al2(SO4)3水解:Al3++3H2O Al(OH)3+3H+酸性原理:当两盐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双方相互促进水解:Al3++3HCO3―=Al(OH)3↓+3CO2↑6.施用化肥普钙[Ca(H2PO4)2]、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K2CO3)混用原因:K2CO3水解显碱性:CO32―+H2O HCO3―+OH―3Ca(H2PO4)2+12OH―=Ca3(PO4)2↓+12H2O+4PO43―NH4++OH-=NH3↑+H2O 降低肥效7.判断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大小。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663ca3ccbff121dc36834d.png)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是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一个专题课时,是基于学生已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规律,盐类的水解规律及学生掌握了溶液中三类守恒规律的基础上,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比较。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考试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生学习电解质溶液知识的一个难点。
它涉及的知识点多,且比较分散,综合性较强,很多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知之不深,甚至面对题目无法下手,所以很有必要把它们分类整理,进行强化训练。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遵循循顺渐进的原则,分类处理各种类型题目,步步深入,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单一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第二部分是两种溶液混合时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在第一部分针对单一溶液的教学中,弱酸或弱碱溶液突出弱电解质只有微弱电离、分步电离及不要忽视水的电离平衡;盐溶液突出弱酸(或弱碱)离子的微弱水解、分步水解及弱酸酸式根离子的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的比较,同时也不要忽视水的电离平衡,带领学生可从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体系来确定离子的来源以及主次的角度分析,使各种关系具体化、清淅化。
在第二部分针对混合溶液教学中的,溶液混合但不发生反应的要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涉及到弱酸、弱碱、含弱离子的盐溶液时,可用极限观点思考,以“强势”反应为主,可不考虑“弱势”反应;溶液混合且恰好完全反应类型,这类问题实质上是“单一溶液”问题的变形,可根据反应生成产物考虑水解情况;溶液混合但有一种过量的根据过量程度及产物情况,要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不过这类问题大多转化为“溶液混合但不发生反应类型”问题。
在分析的过程中以第一部分的内容为基础且强化守恒意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做到一题多解。
本节课我扬弃了以往“讲—练—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评、罗列、总结知识,学生听、练、记知识的复习模式),采用了“练—讲—议—讲”的模式进行复习。
首先是“练”,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接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路和困惑,然后在其他学生和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最后讨论归纳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盐类的水解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6e1638f8c75fbfc67db24c.png)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上大附中何小龙一、盐类水解1、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3、盐类水解的规律:①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 >NaHCO3)3、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②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4、水解平衡常数○1对于强碱弱酸盐: =/ (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该条件下该弱酸根形成的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对于强酸弱碱盐: =/(为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该条件下该弱碱根形成的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5、双水解反应(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
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
使得平衡向右移。
(2)双水解反应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
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
【习题一】(2018春•宾阳县校级月考)下列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A.B.C.D.【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水解反应的实质是:弱酸或弱碱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反应方程式用可逆符号表示,以此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A、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且不能使用沉淀符号,故A错误;B、溴离子是强酸酸根离子不发生水解,故B错误;C、CH3COOH+H2O⇌CH3COO-+H3O+,是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不是水解离子方程式,故C错误;D、水解是非常微弱的,水解方程式应该用“⇌”,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书写氢离子为水和氢离子得到离子方程式为NH4++2H2O⇌NH3•H2O+H3O+,故D正确。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期末复习知识要点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c6ae63743323968011c92a6.png)
第一部分 电离平衡考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和 。
根据电解质在 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 和 。
弱电解质 电离为离子,还有未电离的分子存在。
水也是 。
考点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 电离成 的速率和 重新结合成 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①弱:只有 才会存在电离平衡;②动:电离平衡是 平衡;③等:v 电离 v 结合(填﹥、=或﹤);④定:条件一定 与 的浓度一定;⑤变:条件改变, 破坏,发生移动。
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① 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② 外因:主要是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
a.温度:升温使电离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因为 是吸热过程。
b.浓度: 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
反馈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体积的0.5mol·L -1的盐酸、0.5mol·L -1CH 3COOH 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导电能力:相同 C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前者大于后者B 、导电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D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前者大于后者2、下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4、在0.l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的pH减小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浓度减小5、将体积都为10mL、pH值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mL和b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值均为5。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f858c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0.png)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第一章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肯定条件下,肯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汲取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缘由: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汲取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全部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留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需标出能量变更。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需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变更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留意以下几点:①探讨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探讨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汲取热量,所以它们参与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 C(显性离子) >C(水电离
出的另一种子)
(3)强碱弱酸盐溶液—考虑弱酸根的水解或分步解及水的电离 【例4】在CH3COONa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是: C(Na+)>C(CH3COO-)>C(OH-)>C(CH3COOH)>C(H+)
①一元弱酸盐溶液离子浓度大小规律:
二、牢记“三个守恒式”
1、电荷守恒式
⑴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即:电解 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的阴 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⑵写法:
第一步,找出溶液中含有的所有离子;
第二步,把阳离子写在等式的一侧,阴离子写在等式
的另一侧,各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的系数等于离子的
带电荷数。
【想一想】写出下列溶液的电荷守恒式。 1. NH4Cl溶液 C(NH4+) + C(H+) = C(Cl-) + C(OH-) 2.NaHCO3溶液溶液 C(Na+) + C(H+) = C(HCO3-) + C(OH-) + 2C(CO32-)
3.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
C(Na+) + C(H+)= C(CH3COO-) + C(OH-)
溶液中离子浓度 大小的比较
一、紧抓理论基础——两个“微弱”的概 念
1、电离平衡理论: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消
耗的电解质及产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
水的电离的存在。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以第一
步电离为主。
适用弱电解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
【想一想】
1. 0.1 mol· L-1 的CH3COOH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大小
【例2】在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 A. c(OH-) >c(H+) B.c(NH3· H2O) + c(NH4+) = 0.1mol/L C.c(NH4+)>c(NH3· H2O) > c(OH-) > c(H+) D.c(OH-) =c(NH4+)+c(H+)
( C )
(2)强酸弱碱盐溶液—考虑弱碱根离子的水解和水的电离
关系如何?
C(CH3COOH) C( H ) C(CH3COO ) C(OH )
2.在0.1 mol/L 的H2S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大小关
系如何?
C(H2S)>C(H+)>C(HS-)>C(S2-)>C(OH-)
2、水解平衡理论: 弱离子(弱酸根阴离子、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一般
是微弱的(一般不超过2‰)。
(4)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电离为主显酸性:NaHSO3、NaH2PO4溶液 水解为主显碱性:NaHCO3、Na2HPO4、NaHS溶液 【例5】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 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K+) +c(H+)=c(HC2O4-)+c(OH-)+ c(C2O42-)
【思考题】常温下,pH=2的某酸HA溶液与pH=12的 某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8.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A一定是强酸,BOH可能是弱碱 B.HA可能为强酸,BOH一定为弱碱 C.盐BA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盐BA的水溶液中A—一定水解
B
2.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混合,且酸溶液中的c(H+)与碱 溶液中的c(OH—)相等 ⑴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为中性;
2、 物料守恒式 ⑴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 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 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 ⑵写法: 第一步,找出水解离子的所有存在形式(离子和分子); 第二步,把未水解离子写在等式的左侧,水解离子的
所有存在形式写在等式的另右侧,左侧离子浓度与右
【例3】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Cl-)>c(NH4+)>c(H+)>c(OH-)
B.c(NH4
+)>c(Cl-)>
c(H+)
>
c(OH-)
(
A )
C.c(NH4+) =c(Cl-)> c(H+) = c(OH-)
D.c(Cl-)= c(NH4+) > c(H+) > c(OH-) 规律:在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金属离子”存在的溶液中, 由于该离子水解,因而使其浓度减小,故有:
B. c(HC2O4-) + c(C2O42-) =0.1mol/L
C. c(C2O42-) >c(H2C2O4)
( CD )
D. c(K+) = c(H2C2O4)+ c(HC2O4-) + c(C2O42-)
(5)不同物质同种离子浓度比较型 【例6】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溶液中,NH4+的浓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 ①NH4Cl ②NH4HCO3 ③ NH4HSO4 ④ NH4NO3 ⑤(NH4)2SO4 ⑥(NH4)2Fe(SO4) ⑦(NH4)2CO3 ⑥>⑤>⑦>③>①=④>② 【规律】
⑵相对较强的酸与相对较弱的碱溶液混合,因碱有剩余,
所得溶液为碱性;
⑶相对较弱的酸与相对较强的碱溶液混合,因酸有剩 余,所得溶液为酸性; ⑷若弱酸、弱碱混合,则考虑两者的相对强弱,混合后 的溶液可能也为酸性,碱性或中性。
【归纳】谁弱谁过量、谁弱显谁性、同强(弱)显中性
解题方法小结:
两种(或多种)物质相混合: 先考虑这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剩 余的物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考虑生成的物质是什么,然 后按照只有一物质作溶质进行处理; 若溶液中同时存在能水解的盐和弱酸、弱碱,若不 特别注明则溶液通常显弱酸、弱碱的性质.
CH3COONa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 大 于c(Na+),对该混合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 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 L-1 C.c(CH3COOH)>c(CH3COO-) D.c(CH3COO-)+c(OH-)=0.1 mol· L-1
3、质子守恒式(水的电离守恒) ⑴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失质子 (H+)的物质的量是相等。 ⑵做法: ①先选零水准(大量存在,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一般选取投料组分及水;
②将零水准得质子产物写在等式一边,失质子产物写
在等式另一边;
③ 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
【想一想】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守恒式。 1. NH4Cl溶液 c(H+) = c(OH-) + c(NH3· H2O)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c(水电离出的
另一种离子)
(3)强碱弱酸盐溶液—考虑弱酸根的水解或分步解及水的电离
【例4】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D )
A.c(Na+) =2c( HS-) +2c(S2-) +c(H2S) B. c(Na+) +c(H+)=c(OH-)+c(HS-)+ 2c(S2-) C.c(Na+) > c(S2-) >c(OH-)>c(HS-) D.c(OH-)=c(HS-)+c(H+)+ c(H2S) ②二元弱酸盐溶液离子浓度大小规律: c(不水解离子)>c(水解离子)>c(显性离子)>c(二级水解离 子)>c(水电离出的另一种离子)
⑷若弱酸、弱碱混合,则考虑两者的相对强弱,混合后
的溶液可能也为酸性,碱性或中性
【归纳】: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2.两种溶液混合后不同离子浓度的比较:
⑶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 【例9】将0.4 mol/LNH4Cl溶液和0.2 mol/LNaOH溶 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关系正
2.Na2HPO4溶液
C(H+)+ C(H2PO4-)+ 2C(H3PO4) = C(PO43-)+ C(OH-)
3.Na2S溶液溶液
C(H+) + C(HS-) + 2C(H2S) = C(OH-)
〖训练〗写出0.1moL/L的Na2CO3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大小关系 C(Na+)>C(CO32-)>C(OH- )>C(HCO3-)>C(H+) 电荷守恒 c(Na+)+c(H+)=c(OH-)+c(HCO3- ) +2c(CO32-)
1、二元的盐>一元的盐
2、水解的盐>双水解的盐 3、当溶液中存在水解的显性离子时,抑制盐的水解, 则该水解的离子浓度大
解题方法小结:
对于溶质单一型的溶液, 若溶质是弱酸或弱碱的考虑电离且电离是弱电离, 若溶质是盐考虑水解同样水解也是弱水解。 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考虑水的电离。
2.两种溶液混合后不同离子浓度的比较: 对策:①首先考虑电荷守恒;
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因水解而损耗 。
盐类水解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的共同存在 。
一般来说“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以第
一步水解为主。
【想一想】 1. 0.1 mol· L-1 的CH3COONa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大 小关系如何? C(Na+)>C(CH3COO-)>C(OH-)>C(CH3COOH)>C(H+) 2.在0.1 mol/L 的Na2S溶液中的离子、分子大小关系 如何? C(Na+)>C(S2-)>C(OH-)>C(HS-)>C(H2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