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营养管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与营养指导-PPT
食根 物据 蛋食 白物 质蛋 分白 三质 类所
含 氨 基 酸 的
种 类 和 数 量 将
蛋白质的分类
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 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 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 发育
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虽然种类齐 全,但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 要
(1g蛋白质中平均含磷约为15mg)
半两主食—— 1斤青菜—— 1个中等大小水果——
2克蛋白质 5克蛋白质 1克蛋白质
足够的热量摄入
热量摄入必须充足,防止组织蛋白分解,提 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活动量大,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的患者,建 议40~45Kcal/公斤体重/日 对于活动量小,状态不稳定,不胖的患者, 建议摄入热量35Kcal/公斤体重/日 应多选含植物蛋白低而含热能高的
食物含水量 90%~100%
75% 50% 25% 无或微量
食物种类 水、饮料、牛奶、汤、液体调味品
土豆泥、凝乳、牛奶麦片、粥 米饭、面条、熟土豆、稠的牛奶麦片粥
炸土豆,稍加烘烤的食物 无汤的肉、鱼、蛋、干酪、黄油、蜂蜜
常用食物含水量
食物名称 牛奶 豆浆 米粥 米饭 挂面
带汤面条 包子 馒头 糖包 花卷 烙饼 蛋糕
性甲状腺肿以及其他营养素缺乏症等。
在饮食中提倡食物多样化,将多种食物混合使用,粗细粮搭 配,荤素兼顾,使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 体的需要,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 的互补作用。
将大豆与谷类食物混合使用时,两者有较好的互补作用,是 改善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较好方法,互补作用应同时摄入,或 不能超过5个小时。 合理加工、合理烹饪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同一种食物, 加工与烹饪方法不同,消化吸收率会有很大的差别。如:黄 豆整粒炒,蛋白质消化收为率吸54%;发芽后炒,蛋白质消 化吸收率为65%;加工成豆浆后消化吸收率为85%;豆浆中 加入电解质(卤水等)制成豆腐,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可以 高达90%以上。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策略研究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策略研究对于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来说,营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营养状态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强其对治疗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这会导致一系列的营养问题。
首先,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肾脏不能有效代谢蛋白质产生的含氮废物,使得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这又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引起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其次,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也较为常见。
患者可能会有水钠潴留、高钾血症、低钙高磷血症等,这些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再者,由于代谢紊乱,患者还可能出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营养管理策略呢?合理的蛋白质摄入是关键。
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
一般来说,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透析频率等因素进行调整,通常建议为 12 15 克/公斤体重。
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质量,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控制水和钠的摄入对于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尿量、体重变化等情况,严格限制水和钠的摄入量。
一般建议每天的钠摄入量不超过 2 3 克,水的摄入量应以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 700 毫升为宜。
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肉等。
钾的摄入也需要谨慎管理。
高钾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患者应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蘑菇等。
如果出现高钾血症,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透析方案或给予药物治疗。
对于钙磷代谢紊乱的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中的钙磷比例。
增加钙的摄入,可选择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同时限制磷的摄入,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
必要时,还需要使用磷结合剂来降低血磷水平。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指导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指导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饮食管理是维持生命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能减轻肾脏负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控制水分摄入水分摄入过多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地排出多余的水分,容易导致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因此,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入量。
一般来说,每天的水分摄入量应等于前一天的尿量加上 500 毫升。
如果患者无尿,则水分摄入量应控制在 1000 毫升以内。
这里的水分不仅包括饮用水,还包括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如水果、汤类、粥等。
为了更好地控制水分摄入,患者可以使用有刻度的杯子来测量饮水量,并且养成小口慢饮的习惯。
尽量避免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如西瓜、葡萄等水果。
二、限制钠盐摄入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
血液透析患者每天的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3 至 5 克以内。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罐头食品等高盐食物。
烹饪时应少放盐,可以使用醋、柠檬汁、葱姜蒜等调料来增加食物的风味。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隐形盐的摄入,如酱油、鸡精、豆瓣酱等。
三、控制钾的摄入高钾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患者需要控制钾的摄入量。
含钾高的食物主要有香蕉、橙子、橘子、猕猴桃、土豆、菠菜、香菇、豆类等。
患者应避免或少吃这些食物。
如果确实想吃,可以通过浸泡、焯水等方法减少食物中的钾含量。
四、限制磷的摄入高磷血症会导致皮肤瘙痒、骨骼病变等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应限制磷的摄入。
含磷高的食物主要有乳制品、蛋黄、动物内脏、坚果、豆类等。
患者可以选择低磷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蛋白、猪瘦肉等。
在烹饪时,可以先将肉类焯水,以去除部分磷。
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血液透析会导致蛋白质的流失,因此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营养需求。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建议有哪些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建议有哪些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饮食管理是维持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血液透析患者在饮食方面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要控制水分的摄入。
这是因为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损,无法有效地排出多余的水分。
如果摄入过多的水分,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升高,甚至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严重问题。
那怎么判断水分摄入是否合适呢?可以通过测量体重来了解。
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不宜超过干体重的 5%。
比如,一个干体重为 60 公斤的患者,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不应超过3 公斤。
还要注意日常饮食中的隐性水分,像水果、汤粥等都含有较多的水分。
在蛋白质的摄入方面,血液透析会导致一定量的蛋白质流失,所以患者需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包括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和豆类等。
比如,每天可以吃 1 2 两瘦肉、1 个鸡蛋、1 袋牛奶。
但要注意,不要过量摄入蛋白质,否则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对于钠的摄入,要严格限制。
过多的钠会引起血压升高、水肿等。
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盐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火腿等。
日常饮食中尽量使用低盐酱油或者减少酱油的使用。
同时,要注意一些隐形盐的摄入,比如方便面、薯片等零食。
钾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营养素。
高钾血症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含钾高的食物有香蕉、橘子、橙子、土豆、菠菜等。
患者应根据自身的血钾水平,合理选择和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量。
如果血钾过高,就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这些高钾食物。
磷的控制同样重要。
高磷血症会引起皮肤瘙痒、骨骼病变等。
像动物内脏、坚果、奶制品等含磷较高,患者要少吃。
在烹饪食物时,可以先将食材焯水,能去除一部分磷。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但也要选择合适的种类。
建议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如玉米、燕麦等,但要注意控制总量,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脂肪的摄入要适量,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等。
血液透析期间如何保持饮食平衡
血液透析期间如何保持饮食平衡对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饮食平衡是维持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保证透析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血液透析期间,患者的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地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电解质,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控制这些物质的摄入,同时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
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应该如何保持饮食平衡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血液透析对饮食的影响。
血液透析虽然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导致一些营养物质的丢失,如蛋白质、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
此外,由于肾脏功能的衰竭,患者对于水、钠、钾、磷等物质的代谢和调节能力也会明显下降,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水肿、高血压、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并发症,加重病情。
在蛋白质的摄入方面,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比例。
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蛋白,如鸡、鸭、鱼、猪、牛、羊肉、蛋类、奶类等。
一般来说,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透析频率等因素来确定,通常建议为每公斤体重 12 15 克。
例如,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在 72 90 克左右。
同时,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还应注意食物的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能量。
能量的供应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同样重要。
如果能量摄入不足,身体会分解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从而导致营养不良。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谷类、薯类、蔬菜等,脂肪则应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等,尽量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
水分的控制是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肾脏排水功能障碍,患者如果摄入过多的水分,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起水肿、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
因此,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尿量、透析频率和体重变化来控制水分的摄入。
一般来说,每天的水分摄入量应等于前一天的尿量加上 500 800 毫升。
如果患者口渴明显,可以通过含冰块、嚼口香糖等方式来缓解。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关系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关系对于许多身患尿毒症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
然而,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往往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营养问题。
由于肾脏功能的严重受损,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不能正常排出,这会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例如,蛋白质代谢紊乱,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质的丢失增加,而合成减少。
同时,尿毒症毒素还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进一步加剧营养不良的状况。
营养不良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从身体机能的角度来看,营养不足会导致患者体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劳和虚弱,日常活动能力受限。
他们可能无法像健康人一样进行工作、运动或参与社交活动,这无疑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融入感。
在心理健康方面,营养不良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由于身体的虚弱和对外形的改变(如消瘦、水肿等),患者可能会产生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和无助,对未来失去信心,这些负面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而良好的营养状况则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身体的抵抗力提高了,患者就能更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压力,减少住院次数和医疗费用的支出。
从精神状态上来说,营养良好的患者往往更有精力,心情也会相对更加积极乐观。
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和社交互动,从而提升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那么,如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呢?饮食管理是关键。
患者需要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同时,要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避免水肿和高血压的加重。
此外,还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医护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营养管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日常营养管理对于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血液透析患者日常营养管理的详细指导:一、蛋白质的摄入与管理1.摄入量:血液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透析频率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每周透析2次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2克;而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增加至每公斤体重1.5克。
2.优质蛋白:患者应选择高质量的动物蛋白,如瘦肉、鱼、蛋和奶等,这些食物富含必需氨基酸,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
同时,应避免或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因为植物蛋白的分解产物可能不易被透析清除。
二、电解质的控制1.钠: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
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之间,对于严重高血压或水肿的患者,应进一步限制在2克以内。
2.钾:高钾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应严格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
每日钾摄入量应控制在2-2.5克之间,避免食用如香蕉、橘子、土豆等高钾食物。
同时,可通过烹饪方法减少食物中的钾含量,如将蔬菜浸泡、煮沸后再食用。
3.磷:磷的代谢障碍也是血液透析患者面临的问题之一。
每日磷摄入量应控制在600-1200毫克之间,对于血磷高的患者应进一步限制。
应避免食用高磷食物,如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
三、水分的摄入与管理1.限制水分:血液透析患者需严格限制水分的摄入,以控制体重增长和避免水潴留。
每日水分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尿量、透析频率和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
2.饮水建议:患者应避免饮用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加重口渴感。
可选择清淡的饮品,如柠檬水或薄荷叶泡水等,以缓解口渴。
同时,应注意控制饮水量,使用带刻度的杯子分次饮用并记录好饮入量。
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1.水溶性维生素:血液透析过程中会丢失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
因此,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适量补充这些维生素。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的常见手段,它可以帮助患者去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
但是,血液透析对患者的营养摄入也有要求。
由于透析过程中麻烦和食物限制的原因,很多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营养摄入建议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在饮食上需要限制摄入的食物,以确保其通常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患者的营养摄入需要根据其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这个调整建议由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提供,其中包括营养师。
因为肾脏不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废物,限制某些营养物质可以帮助减少体内废物和尿液的产生。
但是,过多的限制营养物质也会导致其他严重的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通常情况下,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建议是:蛋白质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蛋白质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是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必须受到限制。
通常情况下,蛋白质限制建议是0.6-0.8克/千克/天(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计算)。
患者应该选择高质量的蛋白质食品,如肉类、鱼类、禽肉、蛋类、奶酪和豆类等。
脂肪透析患者通常需要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量,这些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脂肪中,如肉类、奶油、奶酪、黄油、鱼子酱和椰子油等。
相反,不饱和脂肪酸是透析患者的最佳选择,这些脂肪可以从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坚果和鳄梨等食物中获得。
水分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的水分,这可能导致体液过多和其他严重问题。
患者应当限制饮品、汤和水果的摄入,但透析前需要摄入足够的水以补充体内水分,以防止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和其他问题。
钠和钾由于缺乏肾脏的功能,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限制钠和钾的摄入,以确保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的均衡。
患者应该限制高盐食品、罐装食品、奶酪和腌制食品等高钠食品的摄入。
同时,患者也应该限制高钾食品的摄入,如香蕉、西瓜、橙子、葡萄干和豆类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注意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确保身体的正常功能。
然而,有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可能会由于限制特定食品而受到限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要点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要点614000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
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也逐年递增。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
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什么并发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要点有哪些?人体成分分析仪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有什么优势?护理注意事项包括哪些?本文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展开简要概述,希望能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帮助。
1.什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在人体内,肾脏发挥着排水、排毒素、排电解质的强大功能,如果肾脏出现严重病变,例如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患者体内的废物与毒素无法及时排解,使大量毒素留存在患者体内,出现胸闷气短、呕吐等临床症状,此时患者的治疗就需要用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排出患者体内毒素的一种治疗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延长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周期。
随着疾病类型的逐渐增多,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数据表明,目前需要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不仅包括慢性肾炎引起的尿毒症,还包括高血压或糖尿病引起的尿毒症以及严重酸中毒或代谢异常的患者。
1.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并发症现阶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依旧是临床上常用的肾脏代替疗法。
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尿毒症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不能完全替代正常肾脏代谢等功能,当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1)外围神经病变通常情况下,患有血管性疾病或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之后,会出现外围神经的病变。
外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但相关数据表明,出现外围神经病变的根本原因与患者体内的毒素物质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无法将毒素物质完全清除,从而引发外围神经病变。
出现外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为以下三点。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管理
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也是贫血、微炎症状态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病因。
相当一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 ,PEW),加重了各种代谢紊乱,与患者死亡和住院事件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营养治疗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的重要基础。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常见的病因包括:摄食减少和厌食症、高分解代谢状态、炎症和共存疾病、胰岛素抵抗、代谢性酸中毒、透析不充分、透析过程中营养素丢失、膳食限制及药物等。
患者营养状态评估是营养不良治疗的基础。
营养状态评估包括:临床调查、饮食评估、人体测量、生化指标、主观综合性评估及人体成分分析。
营养不良治疗应综合患者年龄、生理需求及原发疾病等因素,在充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制订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水电解质等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并通过定期监测进行调整。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营养状态的评价 2000年KDOQI的营养指南—综合性营养评估
上臂中部 肌肉周径
肱三头肌 皮褶厚度
SGA
综合性营养 评估
饮食蛋白 质摄入
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改善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措施
充分透析
心理支持
纠正贫血
营养治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开始透析了,应该怎么吃?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其他指标:
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肌酐及其指数 血清胆固醇 与尿素氮出现率相 当的蛋白质水平 ( PNA) 蛋白分解率(PCR ) 去脂肪去水肿体重
客观指标
: 1.KT/V<1.0g
2.PCR<1.0g(kg.d) 3.TACurea<17.85 mmol/L(50mg/dl) 4.IGF-1<300ug/L 5.BUN、Cr、K异常 低值 6.血清清蛋白 <40g/L 7.血清胆固醇 <3.9mmol/L 8.血清转铁蛋白 <0.2g/L 9.血清前蛋白 <0.3g/L 10.免疫方面检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主要内容
1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其危害 2 透析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 3 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价 4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
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
护患沟通
护理
心理 指导
饮食 指导
运动 指导
预防 并发 症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02
血管 保护
卫生 宣教
2.1心理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常有忧郁、焦虑、绝望及心理逆反行为,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护士按不同的心理活动,根据性格、年龄、精神状态及对治疗所持的态度,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和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焦虑、恐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安慰。
2.4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严重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透析性骨病和容量负荷过重等透析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护士应鼓励病人主动地向医生和护士反映自我感觉,以便及时地发现并发症,给予最快速的处理和治疗。同时宣传透析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以减轻病人对透析并发症的担心和恐惧。
2.5血管通路的保护 血管通路的保护,处理不当会引起感染。内瘘压迫时间过长会造成内瘘堵塞,压迫过短会造成出血或血肿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要教会患者如何保护血管,如何自我检查内瘘血管血流是否通畅,防止损伤和造成内瘘血管闭塞,避免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
1.5 蛋白质 血液透析病人由于透析时丢失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和少量血液,所以透析病人的蛋白摄入量要比非透析病人多,但也不应摄取过多蛋白质食物,以免加重氮质血症。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以每日1 g/kg~1.5 g/kg左右为好,并应选择50%以上的高生物价蛋白食物。可选的食物有鸡蛋清、牛奶、瘦肉、鱼、牛肉等,不宜摄入豆浆及豆制品。而按标准体重每日供给121.8 kJ/kg~142.8 kJ/kg。
血液透析患者 摄入营养物的标准
血液透析患者摄入营养物的标准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需要兼顾营养供应与控制食物成分两者,才能维持正常机体代谢需求,减少并发症风险,主要包括:蛋白质的选择与限制、电解质的控制、水的控制,主要原则为保证充足热量,优质蛋白,低脂低钠、低钾,适当水分摄入。
一、蛋白质的选择与限制:蛋白质对维持身体正常功能非常重要,血透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g/kg。
同时应以优质蛋白质食物为主,食物中应富含必需氨基酸,如各种瘦肉、鱼、蛋等。
保证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2/3以上。
二、电解质的控制:透析患者尿量减少,容易出血高血钾、高血磷、高钠血症等,因此日常饮食需要限制,控制盐的摄入,每天3-5g,限制坚果、动物内脏、五谷杂豆、菌菇类的摄入,控制钾、磷的摄入。
三、适当水分摄入:可根据有无水肿症状、透析间期体重有无增加予以调整,一般保证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
对于少尿和无尿的患者,可以根据前一日统计的尿量限制全天液体量。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PPT课件
制定饮食计划
1 2
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等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计划,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计算每日热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性别、年龄等因素,计 算每日所需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3
制定饮食食谱
根据计算结果,制定符合患者口味和饮食习惯的 饮食食谱,包括主食、副食、水果和饮料等。
详细描述
血液透析患者应关注钙、磷、钾等矿物质的摄入。高磷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 的并发症,因此应限制磷的摄入。同时,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也有 益处。
维生素需求
总结词
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 以满足身体所需,维持正常的生理功 能。
详细描述
血液透析患者应摄入适量的维生素, 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摄 入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 建议进行适当调整,避免摄入不足或 过量。
限制盐分摄入
控制蛋白质摄入
血液透析患者应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以 减轻水肿和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个体 情况和医生指导进行调整,以避免高磷血 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限制钾、磷、嘌呤等物质的摄入
保持水分平衡
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食用高钾、高磷、高 嘌呤的食物,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
分析当前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营养 护理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可能 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创新。
研究方向建议
提出对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营养护 理研究的建议和展望,为相关领 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谢谢
THANKS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护理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吃得健康营养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核心治疗手段之一,而血液透析患者需持续调配饮食,强化营养,以防止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补充蛋白饮食、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补充热量、补充钙元素与维生素、低磷饮食、限制水分的摄入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建议,具体如下。
补充蛋白饮食血液透析时会损失一定量的氨基酸、蛋白质,加上透析还能推动蛋白质的分解,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量不足。
对此,血液透析患者需重点补充动物蛋白,如牛肉、猪肉、牛奶、鱼以及蛋清等食物。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伴有高脂血症,因此需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不过大部分含胆固醇的食物也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在选择时患者可以选择蛋清,不但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而且确保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样,食用鱼肉比红肉更好。
补充热量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足够的热量,以降低体内蛋白质的损耗,维持体质状态、生理需要。
脂肪、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核心来源,补充时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适量。
淀粉类食物含有较低的蛋白质,尤其麦淀粉的蛋白质含量是0.4%~0.6%,除此之外,土豆、芋头、白薯、南瓜、粉皮以及藕粉等蛋白质含量都不高。
补充钙元素与维生素首先,补充钙元素。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结束后容易进一步患上低钙血症,在平时的饮食中应多吃排骨、鸡蛋、豆类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
其次,补充维生素。
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如叶酸与维生素C 等。
在平时的饮食中应多吃西兰花、苹果、葡萄、梨子等富含叶酸、维生素C 的食物。
低磷饮食磷的功能是充分强化骨骼,尿毒症患者因为肾脏不能正常工作,所以磷会不断堆积在血液中,进而引发高血磷症,导致骨骼病变与皮肤瘙痒。
对此,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多食干豆类、内脏类、全谷类、可乐、蛋类、汽水、小鱼干以及奶制品等含磷很高的食物。
鱼水与瘦肉煮后须去汤再食用,这样能够去除一些磷。
限制水分的摄入通常需要依据透析过程中是否出现水肿症状、体重是否增加,来调整相应的饮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褶厚度测量
• 上臂肌围测定正常参考平均值
男性为25.3cm,女性为23.2cm。
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储存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密 切相关,作为判断营养状况好转和恶化的指标。
体
• 体重
重
是脂肪组织、瘦组织和矿物质之和,反映人体营
养状况。
• 标准体重
身高-105=标准体重
体
• 评价标准
重
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10﹪为正常;
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 • • • 胰岛功能抵抗 对生长激素不敏感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促使蛋白质分解及减少蛋白质的合成
三、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分型
I型营养不良
II型营养不良
I型营养不良的原因
1、透析不充分导致食欲降低 导致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足。 2、透析不充分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 该型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或降低,通过加强透
透析失衡综合征
吐 食欲减退 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
透析引起分解代谢增强
• 促进蛋白质分解、减少蛋白质合成 • 不同材料的透析膜对补体的激活程度不同 • 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对患者的影响 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膜的患者血浆 C 反应蛋 白水平明显低于使用生物相容性较差的膜的患者, 同时周围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的释放减少。
3、贫
血透中 血液丢失
贫血
加重
血
肾脏 分泌 红细 胞生 成素 减少
痔疮出血
慢性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血 尿
4、钙磷代谢紊乱
• 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 • PTH合成及释放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管功能减退
4、钙磷代谢紊乱
• 钙的吸收障碍:肾单位受损,肾小管合成1-羟化 酶下降,1,25-(OH)2-D3明显减少致使其基因 调控作用减弱引起。
析和补充营养可得到改善。
II型营养不良的原因
主要与炎症有关: ( 1 )营养不良可引起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增强 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 ( 2 )炎症通过细胞因子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 代谢增强,同时血清白蛋白的合成减少出现低白 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的评估指标
1、生化测定 2、人体学测量 3、身体成分分析 4、饮食评价
四、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
饮食原则是优质高蛋白、高钙低磷、低盐低钾、 低脂饮食,严格控制水分的摄人和补充适量的水
溶性维生素。
1.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肉、蛋、奶、黄豆制品。 非优质蛋白质:豆类(黄豆例外)、核果类、面 筋制品、五谷杂粮,面粉制品、地瓜、芋头、马 铃薯等。 食物蛋白计算方法:1杯牛奶+1个鸡蛋=10g蛋白质 2两大米=8g蛋白质 2两瘦肉=20g蛋白质
血清转铁蛋白(TF):
浓度低于0.2g/L标志营养不良。
人体测量学
• 人体测量学的特点 简便、迅速、无损伤和重复性好。 • 测量指标 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体重指 数、上臂肌围 。
皮褶厚度测量
• 正常参考值 男性为8.3mm,女性为15.3mm。
测量值>正常值的90﹪,为营养正常;
80﹪~90﹪,为轻度体脂消耗; 60%~80%,为中度体脂消耗; 小于60﹪,为重度体脂消耗。
• 钙的排泄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下降、长期
的饮食限制使钙摄人减少、磷以磷酸钙的形式从
肠道排出量增加。
二、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病因
透析相
关因素
营养 不良 病因
非透析 相关因素
1、透析相关因素
• 透析引起营养丢失 • 透析失衡综合征 • 透析引起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引起营养丢失
• 每次血液透析过程中丢失氨基酸、肽类约10~13g。 • 丢失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和 微量元素。
2.非透析因素
(1)营养摄入不足
(2)代谢性酸中毒
(3)内分泌功能的紊乱
营养摄入不足
1、营养知识缺乏是最主要原因 2、膳食结构不合理 3、遵医行为差 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基础、家庭干 预等直接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导致治疗饮食无 法得以完整实施。
代谢性酸中毒
• 酸中毒促使蛋白质分解 • 抑制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 • 促进负氮平衡而导致营养不良
80﹪~90﹪为偏瘦; 60﹪~80﹪为消瘦。
体重指数
• 体重指数 体重/身高2
反映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以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 正常值为18.5~24.5 轻度消瘦为17~18.4 中度消瘦为16~16.9
重度消瘦小于16
饮食评价
饮食评价 应用询问和调查表的方式调查患者近期内连 续的饮食情况,计算出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热 量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含量,为评价患者的营养状 态提供资料。
生化指标
血清白蛋白浓度
反映蛋白质合成、分布和降解的平衡状况,能提
示患者的预后。
血清白蛋白降至30~35g/L,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
险性将增加1倍。
血清白蛋白常在营养不良发生数月后才降低,是
营养不良较晚期的指标。
生化指标
血清前白蛋白(PA):
营养不良的一个早期指标。临床上血清前白蛋白 低于0.3g/L提示存在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管理
内 容 提 要
一、透析患者的营养特点 二、营养不良的原因 三、营养不良的分型 四、饮食原则 五、营养不良的防治
一、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结构特点
水和电解质 平衡紊乱
贫血
营养结构
钙磷 代谢紊乱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
1、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肾脏排泄和调 节功能衰竭
水钠潴留
饮水过多 补液不当
常见高钠食品
4.限制钾盐摄入
肺水肿 心力衰竭
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 厌食、恶心、呕吐及腹泻
•
使用利尿剂不当
2、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
• 小分子毒素对脂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 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肝脏对甘油三脂的合成增加和分 解减少。
• 促分解代谢激素的分泌增加。 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 细胞因子、补体激活。 • 机体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丢失,会引起患者 营养不良。
2.补充足够的热量
• 限制蛋白质的摄取,米饭类的摄取量也受到限制, 容易造成热量不足。 • 热量不足时体内原有的蛋白质分解增加,反而使 尿素增加,抵抗力下降。 • 活动后必须多食用高热量食物(如白糖、蜂蜜、 水果糖、植物性油脂等)。
3.限制钠盐摄入
• 体内钠离子过多 血压升高、水肿、腹水、肺积水,导致心力衰竭. 限盐:3-5g/天 低盐知多少? 3克食盐=15ml酱油=10克黄酱=半瓶酒瓶盖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