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自然资源部

附件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为加强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监督管理,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依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铜铅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1)铜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综合品位的不同,铜矿体回采率确定为80~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表1 铜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铅锌矿体。
依据矿体厚度和不同矿种类型的综合品位,铅锌矿体的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27个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 铅锌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或铅锌矿山的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矿体形态变化大、矿岩稳固性差、矿床规模小的矿山企业,其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铜、铅、锌矿选矿回收率分别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3、表4、表5)表3 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表4 铅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表5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8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铅锌矿山综合利用其伴生资源。
其中,铜矿山根据铁回收状态和铜品位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6;铅锌矿山根据硫含量和矿石类型的不同,确定其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7。
表6 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表7 铅锌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铅锌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铅锌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的铜铅锌矿山企业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色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总则、矿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色金属矿(钼矿、铝土矿、铅矿、锌矿、铜矿、锑矿等)新建、改扩建和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认定、核查等。
银矿、锂矿、钒矿等矿山绿色矿山建设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3306 标牌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2546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 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595 有色金属矿山节能设计规范GB 50771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GB 50782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GB 5086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 50988 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工程设计规范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8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绿色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施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利用办公软件计算选矿理论产率和回收率

率和回收率进行计算,可明显减少计算错误影响结果。
关键词 :函数计算 ;多金属 ;回收率 ;产率 ;铜精矿 ;锌精矿
中图分类号 :TD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5004(2019)11-0065-2
选矿回收率指选矿产 ( 一般为精矿 ) 中某一有用成分的质量 与入选原矿中同一有用成分质量的百分比 :δ=γ×β/α×100%, 式中 :δ 为产品中某一成分的回收率 (%) ;α 为原矿中此种成分的 品位 (%) ;β 为产品中此种成分的品位 (%) ;γ 为产品的产率 (%)。
C 计算机自动化 omputer automation
利用办公软件计算选矿理论产率和回收率
付国梁,党民智,严世祥
(新疆西拓矿业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
摘 要 :新疆某公司黄土坡矿区 I 矿段铜锌矿是中型硫化铜锌矿床 , 矿床中主要伴生矿产有金、银、硫、镉、镓等多种有价元素。
伴生的矿产可随主矿一起开采,并在选矿和冶炼中回收。根据各元素在各阶段的品位值,应用函数矩阵对选矿生产中的理论产
32?理论回收率计算回收率入选干量产率精矿品位入选干量原矿品位100产率精矿品位原矿品位100表示理论回收率4?将公式写入excel表格中表2??精矿产率回收率等计算表精矿产率精矿量金属量回收率推导公式入选矿量铜原矿铜精矿锌含铜铜尾矿600121972084008水分锌原矿铜含锌锌精矿锌尾矿2014739224757028xyz计算结果19740840089224757028项目数值111铜精矿产率537值值锌精矿产率839铜原矿128623锌原矿473铜精矿产量t3157原矿回收率10000锌精矿产量4933逆矩阵铜精矿铜金属量62300512400008200038锌精矿锌金属量234700096900213000519铜回收率8834004155002048100906锌回收率84385?利用excel审阅功保护能防止公式修改表3??精矿回收率计算表简易版精矿产率回收率计算表项目输入数据项目计算结果入选矿量t1800铜精矿产率494水分203锌精矿产率72原矿铜品位118铜精矿产量t8711原矿锌品位399锌精矿产率t12697铜精矿品位2065铜金属量t1799铜含锌1041锌金属量t5703锌含铜095铜回收率8645锌精矿品位4492锌回收率8106铜尾矿0104锌尾矿0273输入数据后直接得出精矿产率等关键数据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的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要求

表G.4 铅锌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表G.6 镍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注: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说明:
a)矿石中伴生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指标时,应研究回收利用途径。
b)表中“S”质量分数指标系指黄铁矿中硫在矿石中的质量分数。
c)伴生元素中Cu WO3 Pb Zn Sn Mo Fe Bi CaF2 Sb等主要是对能形成独立的有用矿物、通
过选矿能选出单独精矿产品的,如:
------- Pb Zn Cu主要指赋存于硫化矿物中者。
------- WO3主要指赋存于白钨矿、黑钨矿中者。
-------- Sn主要指赋存于锡矿石中者。
------- Mo主要指赋存于辉钼矿中者。
------- CaF2主要指赋存于萤石中者。
-------Sb主要指赋存于硫锑铅矿和脆硫锑铅矿中者。
------- Fe主要指赋存于磁铁矿中者。
------- Bi主要指赋存于辉铋矿中者。
d)Ge Ga In Se Te Cd等分散元素,经选矿一般富集在铜、铅、锌的精矿中,通过冶炼回收。
表H.4银精矿质量标准
银精矿质量标准尚未颁布,目前按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8)中色财字第0596号文:“暂定银大于3000g/t的精矿为银精矿,含银1000g/t~300g/t的铜、铅精矿为银铜、银铅混合精矿”的规定执行。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最新版】目录一、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概述二、国土资源部对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研究的相关要求三、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具体内容四、山东省对金铁煤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的实例五、矿产资源三率指标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正文一、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概述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三项指标。
这些指标是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果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土资源部对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研究的相关要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锰矿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研究的函》(国土资厅函 2014216 号),国土资源部组织冶金、有色、化工、和非金属矿等四个行业协会开展了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 8 个矿种的三率”指标研究工作。
在此基础上,拟订了《锰、铬、铝土矿、钨、钼、石墨、硫铁矿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确保该指标要求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现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三、矿产资源三率指标的具体内容1.开采回采率:是指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实际采出的矿石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反映了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2.采矿贫化率:是指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实际采出的矿石中,有用成分含量与矿石地质品位之差,反映了矿产资源的贫化程度。
3.选矿回收率:是指经过选矿处理后,有用矿物成分的回收程度,反映了选矿过程的有效性。
四、山东省对金铁煤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的实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与高效利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结合实际,制定了山东省金、铁、煤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修订版)。
五、矿产资源三率指标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矿产资源三率指标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以作为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效率和效益的重要依据。
选矿技术经济指标(参数)

立志当早,存高远选矿技术经济指标(参数)选矿技术经济指标(参数)一、原矿品位(Cm)即入选矿石品位,也是采出矿石品位。
它与矿石储量品位(C)的关系是:Cm=C(1-Kf)Cm 是反映原矿质量的指标。
二、精矿品位(Cd)它是反映精矿产品质量的指标,为了冶炼和销售,国家对精矿质量提出要求,几种常见精矿的国家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最低数)如表1 所示。
表1 我国几种常见的精矿产品质量标准表名称本元素含量(%)杂质允许含量铜精矿12 铅精矿40 锌精矿40 钨精矿65(WO3)锡精矿55 钼精矿45 硫精矿30 小于As,3.0%;F,3.0% 一般精矿产品质量符合上表要求的,才能称为合格精矿。
精矿品位越高越好,当然价格也高;但提高精矿品位,选矿回收率往往会下降,因而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
三、尾矿品位(CW)它是废弃矿石中的品位,是反映选矿过程中有用组分损失情况的指标。
四、选矿比(q)是指处理原矿量与获得精矿量的比例,亦即获得单位精矿所需的原矿量,它是反映矿石质量的指标,通常用倍数表示。
五、富集比(a)是指原矿通过选矿后,有用组分富集到精矿中的比例,它是评价矿石选矿性能和作业优质的指标,一般来说富集比越大,表示矿石易选和选矿作业效率高,可用公式表示a=精矿品位(Cd)/原矿品位(Cm) 六、选矿产出率(即选矿产率)(δ)指采出矿石量通过选矿处理后,获得精矿数量的百分率,也就是精矿量与采出量之比(或选矿比q 的倒数)式中,Kd 为选矿回收率,其它代号与前公式相同。
七、选矿回收率(Kd)指精矿中金属质量与采下(入选)矿石中金属质量之比,它反映选矿过程中金属的回收率程度。
矿实际选矿回收率或由前式得出理论回收率。
DZT 0320-2018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ICS73.060D 40B 09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XXXXX—XXXX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Green Min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of Non-ferrous Metal Industry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2)5 矿区环境 (2)5.1 基本要求 (2)5.2 矿容矿貌 (2)5.3 矿区绿化 (3)6 资源开发方式 (3)6.1 基本要求 (3)6.2 绿色开发 (3)6.3 技术与装备 (3)6.4 指标要求 (4)6.5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4)7 资源综合利用 (4)7.1 基本要求 (4)7.2 共伴生资源利用 (4)7.3 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4)7.4 废水与废气处理与利用 (5)8 节能减排 (5)8.1 基本要求 (5)8.2 采矿能耗要求 (5)8.3 选矿能耗要求 (5)8.4 控制污水排放 (5)8.5 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 (6)9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 (6)9.1 基本要求 (6)9.2 科技创新 (6)9.3 数字化矿山 (6)10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6)10.1 基本要求 (6)10.2 企业文化 (6)10.3 企业管理 (7)10.4 企业诚信 (7)10.5 企地和谐 (7)附录A(规范性附录)部分金属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参考值 (8)附录B(资料性附录)有色金属矿山规模级别 (15)参考文献 (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地质科学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铜铅锌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表2
铅锌矿体地下开采时回采率指标要求 铅锌综合品位(硫化矿) 铅锌综合品位(混合矿) ≥ 11.5% 88 92 92 6.0%~ 11.5% 80 83 85 ≤ 6.0% 75 80 85
单位:% 铅锌综合品位(氧化矿) ≥ 14.0% 88 92 92 7.5%~ 14.0% 80 83 85 ≤ 7.5% 75 80 85
中粒
86.5 85.5 84.0 83.0 84.5 83.5 82.0 81.0 77.0 76.5 75.0 74.0
微细粒 粗粒
84.5 84.0 82.0 81.0 82.5 82.0 80.0 79.5 75.5 75.0 73.0 72.5 87.0 86.5 84.5 84.0 85.0 84.5 82.5 82.0 78.0 77.0 75.5 75.0
单位:% 硫化矿锌品位<1 混合矿锌品位<1.5 氧化矿锌品位<3
矿石类型
结构类型
粗粒
块状、粒状构造 硫化矿 条带状构造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 块状、粒状构造 混合矿 条带状构造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 块状、粒状构造 氧化矿 条带状构造 似层状构造、网脉状构造 浸染状构造、交代结构
中粒
88.0 87.0 85.5 84.5 85.5 85.0 83.0 82.0 77.0 76.5 75.0 74.0
微细粒 粗粒
86.5 85.5 84.0 83.0 84.0 83.0 81.5 80.5 75.5 75.0 73.0 72.5 89.0 88.0 86.5 85.5 86.5 85.5 84.0 83.0 78.0 77.0 75.5 75.0
中粒
国土部公布六矿种最新三率指标(镁、铌、钽、硅质原料、膨润土、芒硝)

国土部公布六矿种最新三率指标(镁、铌、钽、硅质原料、膨润土、芒硝)国土部网站截图据国土部网站消息,国土部矿产资源储量司近日公布了镁、铌、钽、硅质原料、膨润土和芒硝等6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分别如下:一、镁(炼镁白云岩)(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2.地下开采。
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60%。
(二)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
镁(炼镁白云岩)矿无需选矿且无共伴生矿产,故不设定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
二、铌钽矿(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铌钽矿露天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2.地下开采。
地下矿山开采开采回采率不低于70%。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品位不同,铌钽矿选矿回收率最低指标要求分别为28%-48%(详见下表)。
铌钽矿选矿回收率的最低指标要求(三)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铌钽矿中常伴生有钨、锂、铷、铯、铍等有用组分,鼓励矿山企业综合利用有用组分。
当综合回收金属锂时,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28%。
三、硅质原料(石英岩、砂岩、脉石英、天然石英砂)(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1)石英砂岩≥95%(2)石英岩≥95%(3)脉石英≥73%(4)天然石英砂≥95%2.地下开采。
硅质原料中仅有石英岩和脉石英矿山部分采用地下开采,故仅设石英岩和脉石英地下开采回采率指标。
(1)石英岩≥80%(2)脉石英≥70%(二)选矿回收率。
1. 石英砂岩≥75%2. 石英岩≥65%3. 脉石英≥60%4. 天然石英砂≥75%(三)尾矿综合利用率。
1. 石英砂岩≥50%2. 石英岩≥50%3. 脉石英≥70%4. 天然石英砂≥50%四、膨润土(一)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
开采回采率≥90%2、地下开采。
开采回采率≥70%(二)选矿回收率。
矿山企业开发利用膨润土矿产时,鼓励膨润土分级开采、分级利用,其选矿回收率≥90%(三)综合利用率。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3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2014三率指标要求及最低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

重要矿产“三率”指标和云南省主要矿产最低开采规模及最低服务年限要求云南省国土资源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印2019年11月第一章重要矿产“三率”指标要求一、煤炭“三率”指标要求(一)煤矿采区回采率1.井工煤矿薄煤层(<1.3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1.3~3.5米)不低于80%;厚煤层(>3.5米)不低于75%;对于采用水力采煤技术的井工煤矿,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的采区回采率分别不低于80%、75%和70%。
2.露天煤矿薄煤层(<3.5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3.5~10.0米)不低于90%;厚煤层(>10.0米)不低于95%。
(二)原煤入选率煤炭矿山企业的原煤入选率原则上应达到75%以上。
(三)煤矸石及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国家鼓励煤炭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煤矸石以及及煤共伴生矿产资源。
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也要对煤层气、黄铁矿、镁、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指标要求。
其中煤矸石和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均应达到75%以上。
二、铁矿“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1.露天开采(1)大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
(2)中小型露天矿,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露天矿生产建设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9〕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根据铁矿矿床的围岩稳固性和矿体倾斜度等自然赋存条件的注:①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将矿体围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级、Ⅱ级、Ⅲ级)、不稳固(Ⅳ级)和极不稳固(Ⅴ级)三类;②缓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30°、倾斜是指矿体倾角30°≤α≤55°、急倾斜是指矿体倾角α>55°的矿体。
(二)选矿回收率根据含铁矿物的主要自然类型和磨矿细度的不同,铁矿的选矿回收率指标应达到表2规定的指标要求。
表2 主要铁矿类型的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注:①磁铁矿是特指磁性铁占有率大于85%的铁矿。
铜最低三率指标分析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3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铜最低三率指标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3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有色金属绿色矿山建设规模表、部分金属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有色金属矿山建设规模表表A.1 有色金属矿山建设规模表附 录 B(规范性附录)部分金属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B.1.1 铜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1和表B.2。
表B.1 铜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单位:%表B.2 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单位:%表B.2 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 (续 )B.1.2 铅锌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3至表B.5。
表B.3 铅锌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表B.4 铅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表B.5 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B.1.3 钨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6和表B.7。
表B.6 钨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表B.7 钨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单位:%B.1.4 锡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8和表B.9。
表B.8 锡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单位:%表B.8 锡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 (续)表B.9 锡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单位:%B.1.5 锑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10和表B.11。
表B.10 锑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单位:%表B.11 锑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B.1.6 钼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12和表B.13。
表B.12 钼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单位:%表B.13 钼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表B.13 钼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 (续)B.1.7 镍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14和表B.15。
表B.14 镍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单位:%表B.15 镍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单位:%B.1.8 钽铌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16和表B.17。
表B.16 钽铌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表B.17 钽铌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B.1.9 银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18和表B.19。
表B.18 银矿开采回采率指标表单位:%DB36/T 1275.9-2020表B.19 银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表单位:%B.1.10 钴矿及铋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参见表B.20。
国土资源部关于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 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附件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是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各矿种矿产“三率”最低指标要求(一)锰矿。
1.开采回采率(1)露天开采。
大、中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小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露天矿山生产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
根据锰矿矿床的赋存条件,锰矿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1)。
注:(1)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Ⅱ级)、中等稳固(Ⅲ级)、不稳固(Ⅳ、Ⅴ级)三类。
(2)矿体厚度依据矿体真厚度(H)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H≤4 和厚矿体(H>4m)三类。
2.选矿回收率各主要类型的锰矿按照入选品位不同,其选矿回收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2)。
注:其他锰矿包括硅酸锰矿、硼酸锰矿、铁锰多金属矿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矿物构成的复合矿。
3.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率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尾矿和废石综合利用率。
(1)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在锰矿中常有铁、钴、镍及有色、贵金属等共伴生。
当共伴生有用组分矿物的品位达到表1-3所列含量时,开采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应对该有用组分的综合利用方式提出指标要求。
当共伴生有用组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回收或技术经济评价结论不宜综合利用的,应提出处置措施。
矿山具体利用程度应依据地质勘查报告、选矿试验、矿山设计及矿山采选生产实际等确定。
表1-3 锰矿共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指标表注:摘自DZ/T0200-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
绿色矿山冶金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

DB36/T 1275.8-202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冶金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
结合冶金矿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不同条件,规定了不同的回采率;根据矿石类型规定了不同的选矿回收率。
冶金矿山具体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指标见表A.1。
表A.1 冶金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指标
7
DB36/T 1275.8-2020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冶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
B.1 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B.1.1 资源综合利用率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尾矿和废石综合利用率。
B.1.2 当共伴生矿物的品位达到表B.1、表B.2规定值时,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要对此元素的综合利用方式提出指标要求。
当共伴生的有用矿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回收,或技术经济评价结论不宜综合利用的,应提出处置措施,为以后实施综合利用创造条件。
矿山具体利用程度依据地质勘查报告、选矿试验、矿山设计及矿山采选生产实际等。
表B.1 铁矿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评价指标表
表B.2 锰矿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评价指标表
B.1.3 铬矿中共伴生铂族及钴、镍、金等元素,当铂族总量大于0.2g/t、钴大于0.02%,镍大于0.2%时,应加强综合评价并尽可能回收利用。
与铬矿共生的矿物,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50%;与铬矿伴生的矿物,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30%。
B.2 尾矿与废石综合利用率
B.1.4 铁矿尾矿综合利用率不低于20%。
B.1.5 尾矿综合利用包括回收利用尾矿库中的有价元素、利用尾矿做建筑材料或矿山回填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
一、“三率”指标要求
(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a当=a k+a1f1+a2f2+…+a i f i
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
a k------主元素铜品位,%;
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
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
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
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
- 3 -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
二、监督管理
(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的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对达不到本指标要求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组织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矿山企业,不予通过矿产开发利用年度检查。
受地区矿床特征、矿石性质和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达不到本
指标要求的,矿山企业应说明原因,并提交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出具的论证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原采矿权登记管理机关的同级监督管理部门对矿山企业提交的报告进行论证,核定其“三率”指标。
(四)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铜矿资源特点,制定不低于本标准的指标要求,并负责对辖区铜矿企业执行指标要求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不定期开展抽查和检查,定期公告符合和不符合本指标要求的铜矿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动态管理。
三、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一)开采回采率。
1.定义。
开采回采率是指当年开采范围内采出铜矿质量占动用铜矿资源储量的百分比。
(或采出矿石中的金属含量占开采范围内动用资源储量所含金属量的百分比)。
2.计算方法
式中,k—开采回采率(%);
α'—采出铜矿石平均品位(%);
α''—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平均品位(%);
α—动用铜矿资源储量平均品位(%);
T —采出铜矿质量,T=Q-Q O +R,其中,Q 为动用铜矿
资源储量,Q O 为开采过程中损失的铜矿石量,R 为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t );
E —铜金属回收率(%)。
(二)选矿回收率。
1.定义。
选矿回收率指选矿产品中铜精矿质量与给矿或原矿中铜的质量百分比。
2.计算方法
32
1
i
1
i
Y Y
Y ) x a (⨯⨯⨯⨯
=∑=n
i 元素基准回收率回收率评价指标
式中,x i —矿石中待评价元素物相相别i 的占有率,
∑
==n
i i
x
11;
a i —矿石中待评价元素物相相别i 可选性系数; Y 1—原矿品位影响系数; Y 2—矿石嵌布粒度影响系数; Y 3—矿石构造类型系数;
其中:
(1)基准回收率为铜矿在原矿品位影响系数、矿石嵌布粒度系数、矿石构造及结构类型系数和矿石相别可选性系数都为1时应该达到的最低回收率标准,如表4所示。
表4 铜基准回收率单位:%
(2)原矿品位影响系数(Y1)如表5所示。
表5原矿品位影响系数
(3)矿石嵌布粒度影响系数(Y2)如表6所示。
表6矿石嵌布粒度影响系数
(4)矿石构造及结构类型系数(Y3)如表7所示。
表7矿石构造及结构类型影响系数
(5)物相相别可选性系数(a )如表8所示。
表8 铜物相相别可选性系数
(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1.定义
矿山交付或出售矿产品中,选冶等后续工艺过程能够回收、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与其所对应动用资源储量中所有可利用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的百分比,用符号R 表示。
2.计算方法
100%R =
⨯选冶等后续工艺过程能够回收、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
其所对应动用储量中所有可利用共伴生有用组分的总质量
11
100%100%
j
j
i i
i i
i i=1n
n
i
i
i i=1
K K a R a
ε==⨯⨯⨯⨯=
⨯=
⨯∑∑∑∑选矿实际回收率原矿品位原矿品位
式中:j —选冶等后续工艺过程能够回收、利用的共伴生有用组
分的个数;
n —原矿中共伴生矿石、矿物、元素等有用组分的种类数; εi —选矿实际回收率(%); αi —原矿品位(%);
K—开采回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