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的衍生物知识点规律大全
知识清单27烃的衍生物-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专用)(学生版)

知识清单27 烃的衍生物知识点01 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结构及物理性质1.结构特点及分类2.物理性质(1)溶解性:卤代烃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溶剂(2)沸点①同一类卤代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②同一类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沸点随烃基中支链的增加而;③同一烃基的不同卤代烃的沸点随卤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
(3)状态①常温下,少数卤代烃(如CH3Cl)为②常温下,大多数为(如氯仿、四氯化碳等)。
(4)密度:脂肪烃的一氯代物和一氟代物密度水,其他的一般水。
二、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1.溴乙烷的分子结构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CH 3CH 2Br+NaOH③原理: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使C -X 的电子向卤素原子偏移,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 δ+-X δ-。
在化学反应中,C -X 较易 ,使卤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
(2)消去反应①反应条件: ,②反应:CH 3CH 2Br+NaOH③原理:消 和所连碳原子的相 上的氢原子。
④卤代烃消去反应产物种类的判断:有几种β-H 就有几种消去产物⑤邻二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碳碳三键或两个碳碳双键。
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原理①取少量卤代烃于试管中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R-X+NaOH ROH+NaX④冷却⑤加入稀硝酸酸化HNO 3+NaOH =NaNO 3+H 2O⑥加入AgNO 3溶液AgNO 3+NaX =AgX ↓+NaNO 3(2)实验流程及结论5.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的误区①卤代烃分子中虽然含有卤素原子,但C-X键在加热时,一般不易断裂。
在水溶液中不电离,无X-(卤素离子)存在,所以向卤代烃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得不到卤化银的沉淀。
检验卤代烃的卤素原子,一般是先将其转化成卤素离子,再进行检验。
②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够水解,但不一定都会发生消去反应③检验的步骤可总结为:水解→中和→检验。
烃的衍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1.烃的衍生物的比较类别官能团分子结构特点分类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卤原子(-X)碳-卤键(C-X)有极性,易断裂烃、氯代烃、溴代烃②一卤代烃和多代卤烃;③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R-X+H2O R-OH + HX②消去反应:R-CH2-CH2X + NaOH RCH=H2 + NaX + H2O醇均为羟基(-OH)-OH在非苯环碳原子上①脂肪醇(包括饱和醇、不饱和醇);②脂环醇(如环己醇)③芳香醇(如苯甲醇)④一元醇与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①取代反应:a.与Na等活泼金属反应;b.与HX反应;c.分子间脱水;d.酯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2R-CH2OH + O22R-CHO+2H2O③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 H2O酚-OH直接连在苯环上.酚类中均含苯的结构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被空气氧化而变质;②具有弱酸性③取代反应④显色反应⑤缩聚反应醛醛基(-CHO)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饱和醛);②芳香醛;③一元醛与多元醛①加成反应:R-CHO+H2R-CH2OH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与新制Cu(OH)2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羧酸羧基(-COOH)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羧酸酯酯基(R为烃基或H原子,R′只能为烃基)①饱和一元酯:C n H2n+1COOC m H2m+1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③聚酯④环酯水解反应:RCOOR′+ H2O RCOOH + R'OHRCOOR′+ NaOH RCOONa + R'OH(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2.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反应类型定义举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C2H5OH CH2=CH2↑+ H2O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与含Fe3+的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现紫色的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得到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CH≡CH + H2CH2=CH2 CH2=H2 + H2CH3CH3 R—CHO + H2R-CH2OH氧化反应燃烧或被空气中的O2氧化有机物分子得到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2CH3CHO + O2 2CH3COOH银镜反应CH3CHO + 2Ag(NH3)2OH CH3COONH4+2Ag↓+ 3NH3↑+ H2O红色沉淀反应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 2H2O取代反应卤代烃水解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生成醇和卤化氢的反应R-CH2X + H2O RCH2OH + HX 酯化反应酸(无机含氧酸或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RCOOH + R'CH2OH RCOOCH2R′+ H2O 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与水作用生成醇与酸的反应RCOOR′+ H2O RCOOH + R'OHRCOOR′+ NaOH → RCOONa + R'OH4.醇、酚、羧酸中羟基的活性比较羟基种类重要代表物与Na反应与NaOH反应与Na2CO3反应醇羟基CH3CH2-OH√××酚羟基HO√√√但不放出气体羧酸羟基CH3-C-OHO√√√放出CO2。
烃的衍生物总结

液溴
催化剂 C6H5Br
液溴
催化剂 邻、间、对三 种一溴甲苯
溴水
无催化剂 三溴苯酚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甲苯易进行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 易被取代
几组有机物的类别异构
烯烃
环烷烃 醇 CnH2n+2O 醚 CnH2n
炔烃
二烯烃 醛 酮 CnH2nO 酯 CnH2n-2
酸 CnH2nO2
酚
各类物质间转化关系
酮
氧 化 水解 HX 还 原
烯烃
HX 消去
卤代烃
醇
脱 水
氧化 还原
醛
氧化
羧酸
酯化 水解
酯
醚、烯
典型代表物质转化关系
CH3CH3Leabharlann + H2CH2=CH2
消 去 H2O
+ H2
CH≡CH H2O
CH3COOC2H5
C2H5OH O2 水解
O2
脱氢
水解
C2H5Br
HBr
CH3CH2OH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
通式
通式
通式
通式
通式
代表物
代表物
代表物
代表物
代表物
代表物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X,一元饱和卤代烃为CnH2n+1X 卤代烃 代表物 CH3CH2Br 化性:①强碱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醇(取代反应) ②在强碱的醇溶液里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制法:①乙烯加HBr ② CH3—CH3取代 ③C2H5OH、NaBr、H2SO4混合加热
烃的衍生物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的比较]类别官能团分子结构特点分类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卤原子(-X)碳-卤键(C-X)有极性,易断裂①氟烃、氯烃、溴烃;②一卤烃和多卤烃;③饱和卤烃、不炮和卤烃和芳香卤烃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R-X+H2OR-OH + HX②消去反应:R-CH2-CH2X + NaOHRCH=H2 + NaX + H2O醇均为羟基(-OH) -OH在非苯环碳原子上①脂肪醇(包括饱和醇、不饱和醇);②脂环醇(如环己醇)③芳香醇(如苯甲醇),④一元醇与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①取代反应:a.与Na等活泼金属反应;b.与HX反应,c.分子间脱水;d.酯化反应②氧化反应:2R-CH2OH + O22R-CHO+2H2O③消去反应,CH3CH2OHCH2=H2↑+ H2O酚-OH直接连在苯环碳原上.酚类中均含苯的结构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①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②具有弱酸性③取代反应④显色反应醛醛基(-CHO)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饱和醛);②芳香醛;③一元醛与多元醛①加成反应(与H2加成又叫做还原反应):R-CHO+H2R-CH2OH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红色沉淀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羧酸羧基(-COOH)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物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羧酸酯酯基(R为烃基或H原子,R′只能为烃基)①饱和一元酯:CnH2n+lCOOCmH2m+1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③聚酯④环酯水解反应:RCOOR′+ H2ORCOOH + R'OHRCOOR′+ NaOHRCOONa + R'OH(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反应类型定义举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C2H5OH CH2=H2↑+ H2O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与含Fe3+的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现紫色的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得到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CH≡CH + H2CH2=H2CH2=H2 + H2CH3CH3R—CHO + H2R-CH2OH氧化反应燃烧或被空气中的O2氧化有机物分子得到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2CH3CHO + O22CH3COOH 银镜反应CH3CHO + 2Ag(NH3)2OHCH3COONH4+2Ag↓+ 3NH3↑+ H2O红色沉淀反应CH3CHO + 2Cu(OH)2CH3COOH +Cu2O↓+ 2H2O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在NaOH水溶液的条件下,卤代烃与水作用,生成醇和卤化氢的反应R-CH2X + H2O RCH2OH + HX酯化反应酸(无机含氧酸或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RCOOH + R'CH 2OHRCOOCH 2R ′+ H 2O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与水作用生成醇与酸的反应 RCOOR ′+ H 2O RCOOH + R'OHRCOOR ′+ NaOH → RCOONa + R'OH3.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式(1)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那么:分离是把混合物各组分通过化学转变而设法分开,取得混合前的物质.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①加入试剂时,不容易引入新的杂质;②所用试剂最好只与杂质起反映,而不与所需提纯的物质起反映; ③反映后的其他生成物必需和所需提纯的物质易分离; ④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不能用合成转化的方式. (2)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式:①洗气法.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用溶液吸收除去.例如,除去气态烷烃中混有的气态烯烃(或炔烃),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②分液法.依照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上的不同,把两种彼此混溶的有机物中的一种转变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另一种仍不溶于水,从而达到分离与提纯的目的.a .假设杂质易溶于水而被提纯物不溶于水,那么直接加入水后使劲振荡,使杂质转入水层中,用分液漏斗分离.b .假设杂质与被提纯物都不溶于水,那么先使杂质与某种试剂反映,使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后再分离. ③蒸馏(分馏)法.a .对沸点不同大的有机物,可直接进行蒸馏提纯与分离;b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时,那么加入某种物质,使其中一种组分转化为高沸点、难挥发性物质后再进行蒸馏.例如,分离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液时,先向其中加入固体NaOH ,使乙酸转化生成高沸点的CH 3COONa ,蒸馏出乙醇后,再加入浓H 2SO 4,使CH 3COONa 转化为CH 3COOH ,再经蒸馏取得乙酸. 4.有机物的燃烧规律[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的通式] ①完全燃烧时(O 2充沛):CxHyOz + (x +y /42/z -)O 2 →x CO 2 + y / 2H 2O ②不完全燃烧时(O 2不充沛):CxHyOz+ (242zy x a -++)O 2 →a CO 2 + (a x -)CO + y / 2H 2O[不同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O 2量的比较](1)物质的量相同时,等物质的量的烃(通式为CxHy )、烃的衍生物(通式为CxHyOz )完全燃烧时,耗O 2量的比较.方式一:直接依照“1 mol 烃消耗(x +y /4) mol O 2,1 mol 烃的衍生物消耗(242z y x a -++) molO 2”相较较.方式二(较简便):依照“1个C 耗1个O 2,2个H 耗1个O ”的原理,先将CxHyOz 改写为z O H z y CxH )()2(2⋅-。
高中化学烃和烃的衍生物知识点总结

烃1.烃的衍生物[烃的衍生物的比较]分子结构特类别官能团点卤碳-卤键(C卤原子(-代- X)有极性,X)易断裂烃分类主要化学性质①氟烃、氯烃、溴烃;①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 ):②一卤烃和多卤烃;③R- X+H2O饱和卤烃、不炮和卤烃R-OH + HX和芳香卤烃②消去反应:R- CH2- CH2X + NaOH醇均为羟基(- OH)酚RCH= H2 + NaX + H2O①取代反应:a.与 Na 等活泼金属反应; b .与 HX 反应,①脂肪醇 (包括饱和c.分子间脱水; d.酯化反应②氧化反应:醇、不饱和醇 );②脂- OH 在非苯环醇 (如环己醇 )③芳2R- CH2OH + O2环碳原子上香醇 (如苯甲醇 ),④一2R- CHO+2H2O元醇与多元醇 (如乙二③消去反应,醇、丙三醇 )CH3CH2 OHCH2= H2↑ + H2O- OH 直接连①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②具有弱酸性③取在苯环碳原一元酚、二元酚、三元代反应醛基醛(- CHO)上.酚类中均酚等含苯的结构分子中含有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醛基的有机饱和醛 );②芳香醛;物③一元醛与多元醛④显色反应①加成反应 (与 H2加成又叫做还原反应): R- CHO+H2R- CH2OH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红色沉淀反羧基羧酸(- COOH)应: 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分子中含有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羧基的有机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物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水解反应:羧酸酯基(R 为烃基或H 酯原子, R′只能为烃基 )①饱和一元酯:RCOOR′ + H2O CnH2n+lCOOCmH2m+1RCOOH + R'OH 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③聚酯④环酯RCOOR′ + NaOHRCOONa + R'OH(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2.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反应类型定义举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CH2= H2↑ + H2O 消去反应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C2H5OHH2O、 HBr 等 )而生成不饱和 (含双键或叁键 )化合物的反应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与含 Fe3+的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现紫色的反应CH≡ CH + H2CH2= H2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得到氢原子或失去CH2=H2 + H2氧原子的反应CH3CH3R— CHO + H2R- CH2OH燃烧或被空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气中的 O2氧氧化有机物分子得到氧原子或失去2CH3CHO + O22CH3COOH化反氢原子的反应CH3CHO + 2Ag(NH3)2OH银镜反应CH3 COONH4+2Ag↓ + 3NH3↑ + H2O应红色沉淀反CH3 CHO + 2Cu(OH)2CH3COOH + Cu2 O↓ + 2H2O 应卤代烃的在 NaOH 水溶液的条件下,卤R- CH2X + H2O RCH2OH + HX 代烃与水作用,生成醇和卤化水解反应氢的反应取酸 (无机含氧酸或羧酸)与醇作代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RCOOH + R'CH2OH酯化反应反RCOOCH2R′ + H2O应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与酯的水解反RCOOR′ + H2O RCOOH + R'OH水作用生成醇与酸的反应应RCOOR′ + NaOH →RCOONa + R'OH3.同分异构体的有关知识[同分异构体的熔点、沸点高低的规律]①当为脂肪烃的同分异构体时,支链越多 (少 ),沸点越低 (高 );②当为含两个侧链的苯的同系物时,侧链相隔越远 (近 ),沸点越高 (低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①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要准确、完全地写出同分异构体,一般按以下顺序规律进行书写:类别异构+ 碳链异构一位置异构.②碳链异构 (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技巧:a.先写出不含支链的最长碳链;b.然后写出少 1 个碳原子的主链,将余下的 1 个碳原子作支链加在主链上,并依次变动支链位置;c.再写出少 2 个碳原子的主链,将余下的 2 个碳原子作为一个乙基或两个甲基加在主链上,并依次变动其位置(注意不要重复);d.以此类推,最后分别在每个碳原子上加上氢原子,使每个碳原子有 4 个共价键.说明a.从上所述可归纳为:从头摘、挂中间,往端移、不到边,先甲基、后乙基,先集中、后分散,变换位、不能同. b .在书写烯烃或炔烃的同分异构体时,只要在碳链异构的基础上依次变动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位置即可.[烃的同分异构体种数的确定方法]①等效氢法.烃分子中同一种类的氢原子称为等效氢原子.有机分子中有几种不等效氢原子,其氢原子被一种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一取代物就有几种同分异构体.等效氢原子的一般判断原则:a.位于同一碳原子上的H 原子为等效H 原子.如CH4中的 4 个 H 原子为等效 H 原子. b.位于同一 C 原子上的甲基上的 H 原子为等效H 原子.如新戊烷 (CH3)4C 上的 12 个 H 原子为等效 H 原子. c.同一分子中处于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H 原子为等效 H 原子.对于含苯环结构的分子中等效 H 原子的种数的判断,应首先考虑苯环所在平面上是否有对称轴,若没有,则还应考虑是否有垂直于苯环平面的对称轴存在,然后根据对称轴来确定等效H 原子的种数.②换元法.换元法是要找出隐含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将所求对象进行恰当地转换.例如,已知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 6 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八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正丁烷 C4 H10。
烃的衍生物知识点归纳

烃的衍生物知识点归纳烃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家族,是天然气、煤油和石油的主要成分。
由于其分子结构简单,烃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燃料、化学原料和制药等。
本文将整理烃的衍生物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烃化合物的特性和应用。
1. 烃的分类烃可以根据碳原子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分类。
最简单的烃是烷烃,由单个碳-碳单键组成。
其他类别包括烯烃(含有碳-碳双键)和炔烃(含有碳-碳三键)。
2. 烃的命名烃的命名方法基于碳原子的数量和连接方式。
烷烃的命名使用前缀和后缀的组合,例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使用前缀、中缀和后缀,例如乙烯、丙烯、乙炔等。
3. 烃的物理特性烃的物理特性与其分子结构和分子量有关。
通常,烃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是易燃的液体或气体。
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烃的密度和黏度也会增加。
4. 烃的化学性质烃的化学性质主要与有机反应有关。
对于烃基本上是非极性分子,它们通常不会发生直接的化学反应。
然而,通过在化学反应中引入适当的催化剂、温度和压力条件,烃可以被氧化、加成、取代等。
5. 烃的衍生物烃衍生物是通过对烃进行功能化改变而产生的化合物。
主要的烃衍生物包括醇、醚、酮、羧酸、醛、胺、卤代烃等。
6. 烯烃的衍生物烯烃衍生物是通过对烯烃进行不同的反应而形成的。
烯烃的衍生物包括环烯烃、烯烃醇、烯烃醛、烯烃酸等。
7. 炔烃的衍生物炔烃衍生物是通过对炔烃进行不同的反应而形成的。
炔烃的衍生物包括环炔烃、炔烃醇、炔烃醛、炔烃酸等。
8. 烷烃的衍生物烷烃衍生物是通过对烷烃进行不同的反应而形成的。
烷烃的衍生物包括醇、醚、酮、醛、胺、酸等。
9. 烃衍生物的应用烃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醇是重要的溶剂和溶剂中间体,醚常用作溶剂、非极性溶剂和反应中间体,酮可以用作溶剂、溶剂中间体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羧酸常用于制备酯类化合物,胺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等。
10. 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烃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催化加氢、氧化、取代、加成等。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一、卤代烃(代表物C 2H 5Br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产物。
(卤素原子) 1、通式: C n H 2n+1X 、 R —X 2、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C 2H 5Br + H 2O C 2H 5OH + HBr (水解反应)C 2H 5Br + NaOH C 2H 5OH + NaBr(2)、消去反应:C 2H 5Br + NaOH CH 2==CH 2↑+ NaBr +H 2O 3、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 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加HNO 3酸化后再加AgNO 3,如有白色沉淀说明有Cl ¯,如有浅黄色沉淀则有Br ¯,如有黄色沉淀则有I ¯。
二、醇(代表物:CH 3CH 2OH )1、通式:R —OH ,饱和一元醇C n H 2n+1OH2、化学性质:(1)非电解质,中性,不电离出H+; (2)与K 、Ca 、Na 等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 2; 2C 2H 5OH + 2Na 2C 2H 5ONa + H 2↑(3)氧化反应:燃烧:C 2H 5OH +3O 2 2CO 2 +3H 2O 催化氧化:2C 2H 5OH + O 2 2CH 3CHO + H 2O(4)脱水生成乙烯或乙醚。
消去反应: C 2H 5OH CH 2==CH 2↑+ H 2O 取代反应:2C 2H 5OH CH3CH 2OCH 2CH 3+ H 2O(5三、酚(代表物:) 1、化学性质:(1)、弱酸性:酸性: + NaOH + H 2O弱酸性: + H 2O + CO 2 + NaHCO 3(强酸制弱酸)(2)、取代反应: + 3Br 2↓ + 3HBr (3)、显色反应:与Fe 3+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四、醛(代表物:CH 3CHO 、HCHO )1、通式:RCHO ,一元饱和醛:C n H 2n+1CHO ,分子式:C n H 2n O2、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CH 3CHO + H 2催化剂 △CH 3CH 2OH (还原反应)NaOH △醇 △—OH —OH—ONa—ONa —OH —OH —OH BrBrBr点燃Cu 或Ag △浓硫酸170℃浓硫酸 140℃△(2)、氧化反应:①催化氧化:2CH 3CHO + O 2催化剂 △2CH 3COOH②银镜反应:CH 3CHO +2 Ag (NH 3)2OH△2Ag ↓+ CH 3COONH 4 +3 NH 3 + H 2O③与新制Cu (OH )2反应:CH 3CHO + 2Cu (OH )2△Cu 2O + CH 3COOH + 2H 2O3、制法:(1)乙烯氧化法 (2)乙炔水化法 (3)乙醇氧化法 五、羧酸(代表物: CH 3COOH 、HCOOH )1、通式:R —COOH ,一元饱和酸C n H 2n+1COOH ,分子式C n H 2n O 22、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羧酸盐几乎全溶于水):CH 3COOH + NaOH === CH 3COONa + H 2O2CH 3COOH +2 Na → 2CH 3COONa + H 2↑ CH 3COOH + NaHCO 3→ CH 3COONa + H 2O+CO 2↑ (2)与醇酯化成酯(酸脱羟基醇脱氢): CH 3COOH + CH 3CH 2OH浓硫酸 △CH 3COOCH 2CH 3 + H 2O(3)甲酸、甲酸盐、甲酸形成的酯都具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高二化学下学期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醇类
化性
代表物 CH3CH2OH
制法 (1)乙烯水化 (2)淀粉发酵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CHO,一元饱和醛CnH2n+1CHO,分子式CnH2nO
醛类
化性
代表物 CH3CHO (1)乙烯氧化法 制法 (2)乙炔水化法 HCHO (3)乙醇氧化法
(1)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 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还原反应:加氢被还原成乙醇 (3)甲醛与苯酚缩聚成酚醛树脂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COOH,一元饱和酸CnH2n+1COOH,分子式CnH2nO2
羧酸
代表物 CH3COOH HCOOH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OH,饱和一元醇CnH2m+1OH (1)中性不电离出OH-和H+; (2)与Na、K、Mg、Al等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 (3)脱氢生成醛; (4)与HX取代生成卤代烃; (5)酯化成酯; (6)脱水生成乙烯或乙醚。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通式 代表物 醇类 通式 代表物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
代表物
通式
代表物
通式
代表物
通式
代表物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X,一元饱和卤代烃为CnH2n+1X 卤代烃 代表物 CH3CH2Br 化性:①强碱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醇(取代反应) ②在强碱的醇溶液里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制法:①乙烯加HBr ② CH3—CH3取代 ③C2H5OH、NaBr、H2SO4混合加热
烃的衍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

烃的衍生物重要知识点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1.烃的衍生物的比较类别官能团分子结构特点分类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卤原子(-X)碳-卤键(C-X)有极性,易断裂烃、氯代烃、溴代烃②一卤代烃和多代卤烃;③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R-X+H2O R-OH + HX②消去反应:R-CH2-CH2X + NaOH RCH=H2+NaX + H2O醇均为羟基(-OH)-OH在非苯环碳原子上①脂肪醇(包括饱和醇、不饱和醇);②脂环醇(如环己醇)③芳香醇(如苯甲醇)④一元醇与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①取代反应:a.与Na等活泼金属反应;b.与HX反应;c.分子间脱水;d.酯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2R-CH2OH + O22R-CHO+2H2O③消去反应,CH3CH2OH CH2=CH2↑+ H2O酚-OH直接连在苯环上.酚类中均含苯的结构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被空气氧化而变质;②具有弱酸性③取代反应④显色反应⑤缩聚反应醛醛基(-CHO)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饱和醛);②芳香醛;③一元醛与多元醛①加成反应:R-CHO+H2R-CH2OH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与新制Cu(OH)2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羧酸羧基(-COOH)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羧酸酯基①饱和一元酯:CnH2n+1COOCmH2m+1水解反应:RCOOR′+ H2O RCOOH + R'OH酯(R为烃基或H原子,R′只能为烃基)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③聚酯④环酯RCOOR′+ NaOH RCOONa +R'OH(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2.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反应类型定义举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C2H5OH CH2=CH2↑+ H2O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与含Fe3+的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现紫色的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得到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CH≡CH + H2CH2=CH2CH2=H2+ H2CH3CH3R—CHO + H2R-CH2OH氧化反应燃烧或被空气中的O2氧化有机物分子得到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2CH3CHO + O22CH3COOH银镜反应CH3CHO + 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 H2O红色沉淀反应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2H2O取代反应卤代烃水解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生成醇和卤化氢的反应R-CH2X + H2O RCH2OH + HX酯化反应酸(无机含氧酸或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RCOOH + R'CH2OH RCOOCH2R′+ H2O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与水作用生成醇与酸的反应RCOOR′+ H2O RCOOH + R'OHRCOOR′+ NaOH → RCOONa + R'OH4.醇、酚、羧酸中羟基的活性比较羟基种类 重要代表物 与Na 反应 与NaOH 反应 与Na 2CO 3反应 醇羟基 CH 3CH 2-OH√ × ×酚羟基 HO√√ √ 但不放出气体羧酸羟基CH 3-C -OH O√√√ 放出CO 2。
化学选修五烃的衍生物知识点归纳

苯及苯的同系物: 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 3、H 2SO 4等)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醇类:A) 官能团:—OH (醇羟基); 代表物: CH 3CH 2OH 、HOCH 2CH 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①羟基氢原子被活泼金属置换的反应②跟氢卤酸的反应 ③催化氧化(α—H )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 醛酮A) 官能团:(或—CHO)、 (或—CO —) ;代表物:CH 3CHO 、HCHO 、 ①加成反应(加氢、氢化或还原反应)②氧化反应(醛的还原性)羧酸A) 官能团: (或—COOH);代表物:CH 3COOH2CH 3CH 2OH + 2Na2CH 3CH 2ONa + H 2↑ HOCH 2CH 2OH + 2NaNaOCH 2CH 2ONa + H 2↑CH 3CH 2OH + HBr CH 3CH 2Br + H 2O△2CH 3CH 2OH + O 22CH 3CHO + 2H 2O △ Cu 或AgHOCH 3CH 2OH + O 2OHC —CHO+ 2H 2O△Cu 或Ag 2CH 3CHCH 3 + O 22CH 3CCH 3 + 2H 2OOHO△Cu 或AgO—C —H O—C —O CH 3—C—CH 3CH 3CHO + H 2CH 3CH 2OH△催化剂 + H 2CH 33OH OCH 3—C —CH 3 △催化剂 2CH3CHO + 5O24CO 2 + 4H 2O 点燃CH 3CHO + 2[Ag(NH 3)2OH]CH 3COONH 4 + 2Ag ↓ + 3NH3 + H 2O (银镜反应)△CH 3CHO + 2Cu(OH)2CH 3COOH + Cu 2O ↓ + H 2O (费林反应)△2CH 3CHO + O 22CH 3COOH 催化剂OH —C —H + 4[Ag(NH 3)2OH](NH 4)2CO 3 + 4Ag ↓ + 6NH 3 + 2H 2O△O—C —OH + Br 2+ HBr ↑ Br Fe 或FeBr 3+ HNO 3+ H 2O NO 2 浓H 2SO 460℃ + 3H 2Ni △+ 3Cl 2 紫外线C) 化学性质:①具有无机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应 酯类A) 官能团:(或—COOR )(R 为烃基); 代表物: CH 3COOCH 2CH 3 C) 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 酚羟基...、—COOH 的有机物反应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通式:CnH2n-6O(n≥6) 化性 代表物 OH (1)易被氧化变质(氧化反应) (2)与Br2发生取代(取代反应) (3)与FeCl3显紫色(显色反应) (4)弱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Cl OH 羧酸 酯(油脂) 酚
红热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
(1)弱酸性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与FeCl3显紫色
苯、甲苯、苯酚的结构与性质的比较
类别 苯
不被高锰酸钾 溶液氧化 液溴 催化剂 C6H5Br
甲苯
—CH3 可被高锰酸钾溶 液氧化 液溴 催化剂 邻、间、对三种 一溴甲苯
苯酚
—OH
常温下在空气中被氧 化呈红色 溴水 无催化剂 三溴苯酚
化性
代表物 CH3CH2OH
制法 (1)乙烯水化 (2)淀粉发酵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CHO,一元饱和醛CnH2n+1CHO,分子式CnH2nO
醛类
化性
代表物 CH3CHO (1)乙烯氧化法 制法 (2)乙炔水化法 HCHO (3)乙醇氧化法
(1)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 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还原反应:加氢被还原成乙醇 (3)甲醛与苯酚缩聚成酚醛树脂
结构简式 氧化反应情况
溴 代 反 应 溴状态
条件 产物
结论 原因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甲苯易进行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 取代
;厂房出租网 厂房出租 厂房出租网 厂房出租 ;
个老家伙气息无比厚叠,似是比那魏振志,实历还要强大の样子.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化性
代表物 CH3CH2OH
制法 (1)乙烯水化 (2)淀粉发酵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酚
通式:RCHO,一元饱和醛CnH2n+1CHO,分子式CnH2nO
醛类
化性
代表物 CH3CHO (1)乙烯氧化法 制法 (2)乙炔水化法 HCHO (3)乙醇氧化法
(1)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 能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还原反应:加氢被还原成乙醇 (3)甲醛与苯酚缩聚成酚醛树脂
水解 取代
醇类 R—OH
氧化 加氢
醛类 R—CHO
氧化
羧酸 R—COOH
酯化 水解
酯类 RCOOR`
CH3CH3 CH2=CH2
CH3CH2Br CH3CH2OH CH2Br
CH3COOC2H5 CH3CHO CH2OH CH2OH O=C O=C O CHO CHO O CH2 CH2 CH3COOH COOH COOH
制法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 醇类 O 通式:R`—C—O—H,油脂的通式 酯(油脂) 代 表 物 CH3COOC2H5 C17H35COOCH2 醛类 羧酸 酯(油脂) R`—COO—CH2 酚
R``—COO—CH
R```—COO—CH2
(1)水解生成酸和醇 性质 (2)油脂发生皂化反应 (3)甲酸某酯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制法: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反应制得
பைடு நூலகம்
CH=CH
CH2Br [ CH2—CH ]n Cl
CH2=CHCl
醇和酚的比较
类别 实例 官能团 结构 特点 脂肪醇 CH3CH2OH —OH 芳香醇 C6H5CH2OH —OH 酚 C6H5OH —OH
烃的衍生物总结

烃的衍生物-规律•易混点•易错点I.性质•制法•鉴别一.卤代烃:(以饱和一元卤代烃为代表物.通式:C n H2n+1X)化学性质:1.消去反应:⑴.条件:与NaOH醇溶液共热(无水条件下,醇作溶剂)。
⑵.结果:形成碳碳不饱和键。
⑶.反应举例:⑷.特例:*①.扎依采夫定则:当消去反应有两种可能时,卤素原子主要与其所连碳原子邻旁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发生消去反应。
*②.多元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一般来说,卤代烃分子中有多少个卤原子,经过完全消去就能形成多少碳碳不饱和键。
⑸.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①.分子中只有1个碳原子的卤代烃。
如CH3X、CH2X2、CHX3等。
②.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邻旁碳原子上不含氢原子的卤代烃。
如R-C(CH3)2CHXC(C2H5)CH3、CR3-CH2X.2.水解反应:⑴.条件:与NaOH水溶液共热。
⑵.结果: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含羟基的化合物。
⑶.反应举例:CH3CH2Cl+H2O CH3CH2OH+HCl.⑷.特例:多元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①.当卤原子连在不同碳原子上时:完全水解时生成多元醇。
②.当卤原子连在相同碳原子上时:i.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卤原子:完全水解时生成醛。
R-CHX2+H2O R-CHO+2HX.ii.同一碳原子上连3个卤原子:完全水解时生成羧酸。
R-CX3+H2O R-COOH+3HX.*③.双键碳原子及苯环碳原子上的卤原子不易发生水解反应。
制法:1.卤代反应:⑴.烷烃卤代:属于链锁反应,制得的产物不纯。
一般不用。
例如:CH4+Cl2CH3Cl+HCl.⑵.醇与卤化氢反应:RCH2OH+HX→RCH2X+H2O.*⑶.烯烃α-氢原子的高温卤代:只生成一元卤代物。
CH3-CH=CH2+Cl2Cl-CH2-CH=CH2+HCl.⑷.醛、羧酸α-氢原子的卤代:CH3-CHO+3Cl2→CCl3-CHO+3HCl. CH3-COOH+3Cl2→CCl3-COOH+3HCl.2.加成反应:⑴.加卤素:生成多元卤代物。
烃的衍生物知识总结

结构简式 氧化反应情况
溴 代 反 应 溴状态
条件 产物
结论 原因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甲苯易进行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 取代
/ 重庆时彩计划手机软件
天 从前他们浪费咯九年の时间 往后她别想再浪费任何壹天 壹分 壹秒……与其“此情只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别如“花当折时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经过前几天の 手忙脚乱、人仰马翻 随着王爷举家搬迁怡然居 虽然令水清产生咯严重の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情绪 但是从另壹方面来讲 她の生活总算是渐渐地安定平稳下来 安定平稳の状况既 是体现于她の日常起居 更是体现于她の心灵深处 既然他们别可能天长地久 既然他们现在已经拥有 既然那短暂の拥有 必将成为她壹生永别磨灭の幸福回忆 成为她壹生享之别 尽の心灵财富 那么她现在还在犹豫啥啊 担心啥啊 胡思乱想啥啊?她现在唯壹需要做の 就是珍惜 珍惜他们曾经の点滴过往 珍惜现在の幸福拥有 珍惜未来の永生难忘 第壹卷 第892章 正轨在他の耐心陪伴下 确实如他所期望の那样 水清成功完成咯从“为人女”到“为人妻”の心理转变 对他别再客客气气、彬彬有礼、生疏隔阂 两各人就像壹对普通 得别能再普通の夫妻那样 在柴米油盐、日常起居の平淡生活中 他们の关系壹步壹步地走向正轨 “走向正轨”成果の取得既是水清各人努力结出の硕果 更是饱含咯他精心安排、 细心呵护の种种付出 回顾两各人那些天来壹起走过の日子 就会发现 彼此为对方付出咯好些努力 倾注咯好些真心 得到咯好些回报 享受咯好些幸福:第壹天 梧桐雨夜、“雪 花”漫天 情也深深 雨也朦朦;第二天 她仓皇逃窜 装病躲避 他揭穿谎言 决定留下;第三天 她学习穿衣 准备晚膳;他失约 又守约;第四天 她累倒咯 他举家搬迁 他们共赏 美馔 共进晚膳;第五天 他在外面用过晚膳才回来 没什么公事缠身の他先与水清聊咯壹会儿天 晓得她博学多才 两人就聊诗词 聊历史 聊诸子百家 本来他只是没话找话地随便 聊聊 谁想到越聊越有共同语言 越聊越是觉得知音难求 壹直聊到后半夜 仍是意犹未尽 第六天 他回来得晚壹些 而且还带咯壹堆没什么处理完の公文 水清仍然像上壹次那样躲 在里间屋陪着他挑灯夜战 于是壹各看公文 壹各看闲书 睡下の时候 又已是三更天 第七天 他回来の时候正好是就寝时间 前两天睡得太晚 今天两各人都有些疲乏 于是既没什么 聊天 也没什么办公 水清手脚麻利地服候他直接睡下 第八天 又下雨咯 原本是凄风苦雨 但是绵绵秋雨对他们而言却有着别同寻常の意义 因为他们都别约而同地想起咯八天前の 那各“雪花”飞舞の雨夜 于是他和她 若有所思地听着窗外雨打梧桐 壹边品着香茗 壹边安安静静地各自看着书 可是他们谁也没什么真の看进去书里都写咯些啥啊 第九天 他在 怡然居用晚膳 生怕她又因为准备那么复杂の晚膳而累倒 于是没什么传口信回来 而且也没什么让她再添菜 完完全全随咯她の口味 第十天 他仍是没什么提前传口信就回到怡然 居用晚膳 然后两人下咯三局棋 论棋艺 水清确实要甘拜下风 前两局输得是壹塌糊涂 第三局他别忍心看她费心耗神地跟他在棋盘上厮杀 就故意偷偷地卖咯几各破绽 水清の棋艺 虽然比别过他 但那些小伎俩怎么可能瞒得过她の眼睛?她又是心高气傲之人 哪里会平白地接受他の那番好意?于是她就装作没什么看到那些破绽 自顾自地按照原有の思路摆弄 着棋子 结果那壹局自然又是输得相当惨烈 见水清连下各棋都严格保守“廉者别受嗟来之食”の高尚节操 他简直是又好气又好笑:那各丫头 让她服各软怎么就那么难?以前他 们恩恩怨怨、互别理睬の时候也就算咯 还在他们都那么好咯 她怎么还是跟他那么死犟死倔?第十壹天……第十二天………………第壹卷 第893章 衣裳过度期の成效极为明显 水清别但别会动别动就难为情地脸红 也别会习惯性地扮驼鸟 而且别但别再躲避他の眼神和目光 还会偶尔与他开几句玩笑 那各变化真是令他欣喜别已 那才像壹对正常の夫妻! 今天是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知识点规律大全——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类别官能团分子结构特点分类主要化学性质卤代烃卤原子(-X)碳-卤键(C-X)有极性,易断裂①氟烃、氯烃、溴烃;②一卤烃和多卤烃;③饱和卤烃、不炮和卤烃和芳香卤烃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R-X+H2OR-OH + HX②消去反应:R-CH2-CH2X + NaOHRCH=H2 + NaX + H2O醇均为羟基(-OH) -OH在非苯环碳原子上①脂肪醇(包括饱和醇、不饱和醇);②脂环醇(如环己醇)③芳香醇(如苯甲醇),④一元醇与多元醇(如乙二醇、丙三醇)①取代反应:a.与Na等活泼金属反应;b.与HX反应,c.分子间脱水;d.酯化反应②氧化反应:2R-CH2OH + O22R-CHO+2H2O③消去反应,CH3CH2OHCH2=H2↑+ H2O酚-OH直接连在苯环碳原上.酚类中均含苯的结构一元酚、二元酚、三元酚等①易被空气氧化而变质;②具有弱酸性③取代反应④显色反应醛醛基(-CHO)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①脂肪醛(饱和醛和不饱和醛);②芳香醛;③一元醛与多元醛①加成反应(与H2加成又叫做还原反应):R-CHO+H2R-CH2OH②氧化反应:a.银镜反应;b.红色沉淀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被空气氧化羧酸羧基(-COOH)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①脂肪酸与芳香酸;②一元酸与多元酸;③饱①具有酸的通性;②酯化反应物和羧酸与不饱和羧酸;④低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酸羧酸酯酯基(R为烃基或H原子,R′只能为烃基)①饱和一元酯:CnH2n+lCOOCmH2m+1②高级脂肪酸甘油酯③聚酯④环酯水解反应:RCOOR′+ H2ORCOOH + R'OHRCOOR′+ NaOHRCOONa + R'OH(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反应类型定义举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消去反应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C2H5OH CH2=H2↑+ H2O苯酚的显色反应苯酚与含Fe3+的溶液作用,使溶液呈现紫色的反应还原反应有机物分子得到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CH≡CH + H2CH2=H2CH2=H2 + H2CH3CH3R—CHO + H2R-CH2OH氧化反应燃烧或被空气中的O2氧化有机物分子得到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应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2CH3CHO + O22CH3COOH 银镜反应CH3CHO + 2Ag(NH3)2OHCH3COONH4+2Ag↓+ 3NH3↑+ H2O红色沉淀反应CH3CHO + 2Cu(OH)2CH3COOH +Cu2O↓+ 2H2O取代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在NaOH水溶液的条件下,卤代烃与水作用,生成醇和卤化氢的反应R-CH2X + H2O RCH2OH + HX酯化反应酸(无机含氧酸或羧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RCOOH + R'CH 2OHRCOOCH 2R ′+ H 2O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与水作用生成醇与酸的反应 RCOOR ′+ H 2O RCOOH + R'OHRCOOR ′+ NaOH → RCOONa + R'OH3.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1)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分离是把混合物各组分经过化学变化而设法分开,得到混合前的物质.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①加入试剂时,不容易引入新的杂质;②所用试剂最好只与杂质起反应,而不与所需提纯的物质起反应; ③反应后的其他生成物必须和所需提纯的物质易分离; ④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不能用合成转化的方法. (2)常见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方法:①洗气法.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用溶液吸收除去.例如,除去气态烷烃中混有的气态烯烃(或炔烃),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②分液法.根据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上的差异,把两种相互混溶的有机物中的一种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物质,另一种仍不溶于水,从而达到分离与提纯的目的.a .若杂质易溶于水而被提纯物不溶于水,则直接加入水后用力振荡,使杂质转入水层中,用分液漏斗分离.b .若杂质与被提纯物都不溶于水,则先使杂质与某种试剂反应,使其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后再分离. ③蒸馏(分馏)法.a .对沸点差别大的有机物,可直接进行蒸馏提纯与分离;b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相差不大时,则加入某种物质,使其中一种组分转化为高沸点、难挥发性物质后再进行蒸馏.例如,分离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液时,先向其中加入固体NaOH ,使乙酸转化生成高沸点的CH 3COONa ,蒸馏出乙醇后,再加入浓H 2SO 4,使CH 3COONa 转化为CH 3COOH ,再经蒸馏得到乙酸. 4.有机物的燃烧规律[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的通式] ①完全燃烧时(O 2充足):CxHyOz + (x +y /42/z -)O 2 →x CO 2 + y / 2H 2O ②不完全燃烧时(O 2不充足):CxHyOz + (242zy x a -++)O 2 →a CO 2 + (a x -)CO + y / 2H 2O[不同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O 2量的比较](1)物质的量相同时,等物质的量的烃(通式为CxHy )、烃的衍生物(通式为CxHyOz )完全燃烧时,耗O 2量的比较.方法一:直接根据“1 mol 烃消耗(x +y /4) mol O 2,1 mol 烃的衍生物消耗(242zy x a -++) mol O 2”相比较.方法二(较简便):根据“1个C 耗1个O 2,2个H 耗1个O ”的原理,先将CxHyOz 改写为z O H z y CxH )()2(2⋅-。
或当z 为 偶 数 时 改 写 为2/2)()2/(z CO Hy z x C ⋅-的形式较好,再与烃完全燃烧耗O2量相比较.具体有:a.含碳原子数相同的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醇等完全燃烧时耗O2量相同;b.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炔烃、二烯烃、饱和一元醛、饱和二元醇等完全燃烧时耗O2量相同Ic.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酯、饱和三元醇完全燃烧时耗O2量相同.(2)质量相同时,最简式相同,耗02量相同.最简式相同的有:CH C2H2与C,H‘等;CH2——烯烃与环烷烃;CH20——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等;CHO——饱和一元醛、饱和一元羧酸、饱和一元酯等.(3)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当总量(总质量或总物质的量)不变,而其中各组分的比例变化时,完全燃烧后,要使生成的C02量或H20量或耗02量不变,各组分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混合物总质量一定时,若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02(或H20)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含C 的质量分数(或H的质量分数)相等,而无论其最简式是否相同.如CzH:与C6H,;CH:与C~OH802;等等.若完全燃烧时耗O:量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最简式相同.如C2H402和CH20等.②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一定时,若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或H20)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分子中含C原子(或H原子)的数目相等.如CzH+与C2H40等.若完全燃烧时耗O。
量为一恒量,则要求各组分耗O:量相等.如C2H:与C2H~O等.5.求算烃的衍生物分-S-式的基本75法(1)依据相对分子质量求算.规律;C~HyO。
=(M—zXl6)/12,所得的商为J,余数为y.注意1个CH:原子团的相对分子质量=1个O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6.(2)依各类烃衍生物分子式的通式求算.(3)依据相对分子质量和最简式求算。
(4)由燃烧产物求算.6.有机物的推断(1)有机物推断题的主要类型.有机物的推断一般有以下几种题型:①由结构推断有机物;②由性质推断有机物;③由实验推断有机物;④由计算推断有机物等.(2)有机物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①顺推法:抓住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这条主线,顺着题意正向思维,由已知逐步推向未知,最后作出正确的推断.②逆推法:抓住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这条主线,逆向思维,从未知逐步推向已知,抓住突破口,把题中各种物质联系起来进行反推,从而得到正确的推断.⑧剥离法:先根据已知条件把明显的未知因素首先剥离出来,然后根据已知将已剥离出来的未知因素当做已知,逐个求解那些潜在的未知因素.④分层推理法:先根据题意进行分层推理,得出每一层的结构,然后再将每一层结构进行综合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推断结论.上述几种方法往往交替结合使用,使之快速简便.7.有机物的合成(1)有机合成途径和路线选择的基本要求.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其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2)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思路和途径.解答有机合成题时,首先要正确判断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种有机物,它带有什么官能团,它和哪些知识和信息有关,它所在的位置的特点等.其次,根据现有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解剖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小分子化合物)拼接衍变,尽快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和突破点.最后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选择出最佳合成方案.(3)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有机合成题的方法较多,其基本方法有:①顺合成法.此法是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人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待合成的有机物.其思维程序是:原料一中间产物一产品.②逆合成法.此法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产品的组成、结构、性质人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是:产品一中间产物一原料.(3)综合比较法.此法是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或逆向推导出的几种合成途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最佳的合成路线.8.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