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专题十三现代诗歌阅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请用“/”画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

半江瑟瑟半江红。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答案】(1)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可怜”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解析】【分析】(1)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

首先是篇幅固定。

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

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

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

或根据诗歌的意思划分,“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是“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故划分为: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水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首先要明确“可怜”是“可爱”之意,围绕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抓住“可爱”这条情感主线,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半江/瑟瑟/半江红。

⑵“可怜”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没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没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点评】⑴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对七律的朗读即可划分节奏。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诗歌中的景物,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

在理解时要反复朗读。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兰花姚述尧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

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

国人争媚。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唐)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昔人”指多年前在黄鹤楼告别诗人的老朋友。

B. “晴川”“汉阳”“鹦鹉洲”都是地名。

C. 诗人先仰观,再俯瞰,登楼所见之景气象阔大。

D. 暮色中的乡关之景唤起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惆怅。

(2)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答案】(1)C(2)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解析】【分析】(1)A错误,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B错误,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不是地名。

D错误,暮色中的乡关之景,表现缠绵的乡愁。

(2)首联描写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颔联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表现诗人浓浓的乡愁。

故答案为:⑴C;⑵首联和颔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词语理解、内容、感情等方面。

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⑵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

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锦江思(宋)李新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①金丝鲙②,醉折桃花倚钓船。

【注】①斫:zhuò,用刀或斧砍。

②鲙:kuài,鲙鱼。

(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

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根据上面两首词,说说“长相思”词的写作特点。

(2)两首《长相思》都写到“山”“水”,但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一首36字;上下阙格式相同,一阙4句;一韵到底,有叠韵;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

(2)白居易长相思以流水比人暗喻少妇的心随着流水追随丈夫远去。

“吴山点点愁”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的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

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纳兰《长相思》里提到“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

这首词表达纳兰“思归”的委婉心境。

【解析】【分析】(1)这两首词的词牌都是长相思,要从字数、句数、押韵、平仄、主旨等对这两首词进行比较、总结、归纳。

字数:都是36字;句数:上下阕各有4句话;押韵:一韵到底;主旨: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

(2)白诗,从下阕“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闺怨词,少妇丈夫外出,随着汴水、泗水向东南行,到了遥远的地方。

少妇思念丈夫,她的心也随着流水去追随丈夫的行踪。

“吴山点点愁”用拟人化的手法,愁的不是吴山,而是少妇。

因此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纳兰诗,由“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可看出这首诗表达对故园的思念,“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离家越远,思乡之情越浓烈。

因此,这首词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

故答案为:⑴一首36字;上下阙格式相同,一阙4句;一韵到底,有叠韵;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塞。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题诗一般意旨隐晦,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

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B. 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借春蚕、蜡炬这两个典型意象所蕴含的执著精神既表明至死不渝的爱情观又表明对无私奉献精神的推崇。

C.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

“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

“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

“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D. 尾联中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

(2)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秒在首联”,你能结合景物分析首联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的妙处么?【答案】(1)B(2)“无力的东风”、“凋残的百花”两个典型意象,既交代了时令:暮春时节,又渲染了离别时凄楚的气氛。

另外,这句诗将别离的伤感与痛苦自然而然寄寓在了景物描写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解析】【分析】(1)B“颔联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双关),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2)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东风无力百花残”作用有三:点明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以百花凋零的残春之景烘托离情别绪,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从抒情方式上看,属于情景交融。

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练习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练习

现代诗歌阅读赏析(一)1、我遥望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A.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把人生六十年来的共同感悟都形象地表现出来,意蕴绵长,耐人寻味。

2、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A.作者称“海”为“你”,这不仅是一种拟人化的技法,更是对大海亲如友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B.前四句作者从视觉印象和嗅觉印象两个方面写“海”,委婉含蓄,体现了诗歌艺术的蕴藉美。

C.“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是作者在大海中畅游时的真实写照。

D.全诗从白天写到黑夜,写出了大海的美好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3、海峡洪泓母亲身上的/一条鞭痕。

/这样深,这样深----/我问波涛/是谁/这样凶狠、残忍?/波涛没有回答/一行雁/正剪接着海空的云----A.诗人把台湾海峡比作“母亲身上的一条鞭痕”,可谓新颖贴切。

B.“大雁剪接着海空的云”与大陆、台湾被人为隔开对比,表达作者对祖国难以统一的失望之情。

C.作者通过“雁”这一意象,让人看到了祖国统一的希望所在。

D.作者的感情一波三折,由对母亲身上鞭痕的愤慨到诘问到最后流露出的内心的欣慰,使这首诗的立意显出了独有的深意。

4、湖光蒙蒙雨,淡淡风,/岸横,杨柳依依草色青。

云中鱼,水中鹰,/多情,都在青山倒影中。

新船下水如白鹭,/西东,女娃头上一点红。

笑一层,网一层,/重重,诗情画意浓-----A.诗的第二节从静的角度看动的景物,动静结合。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 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 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 读、Pad 阅读等。数据来源于《2020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和《2021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
(根据王晓敏《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等文章改编)
【材料三】 著名心理学家内尔发现,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
这使得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阅读的 内容,看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意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 体验和精神体会的阅读。当然深阅读不等于慢阅读。阅读程度的深浅跟 阅读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看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思维的深度 加工。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本书,只要在阅读中思考深,或者感悟深, 都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之 一。究其原因,一是人们运用数字阅读工具,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获 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二是由于浅阅读负载的文本信息集图形、声音、 视频、动画等于一体,视觉图像脱离了高度抽象的文字编码,人们不需 要解码,直接经由视觉感受就可以完成。三是浅阅读不再受阅读者自身 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只需具备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即 可,轻松愉快。
三、(2021·重庆 A 卷第 18~21 题)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题目。 (18 分)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 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 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 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图 3 议论文树状结构
图 4 议论文线性结构
2.自下而上找结构 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庞杂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现代诗歌阅读理解(含答案)

第10讲现代诗歌阅读(2018苏州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9.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 分)10.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旬作简要分析。

(3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答案:9."彩虹似的梦"喻指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的梦想。

诗人用这种诗意的表达,虚实结合,营造静美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深切留恋。

“彩虹”远在天边,转瞬即逝,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已逝、离别在即的伤感之情。

(2分)10.用多个叠句突出了诗人由“寻梦”“放歌”到“沉默"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波澜起伏而又无法言语的心境。

同时又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使诗歌更具音乐美。

(3分)(2019成都中考)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2分)(3)下面是一首名为“四季花儿歌”的童谣,请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三月里,桃花红,桃园结义当英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月里,桂花香,广寒宫里看吴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月里,梅花开,喜鹊闹梅好运来。

答案示例:①六月里,荷花放,花中君子美名扬。

②九月里,菊花黄,东篱采菊登高忙。

现代诗歌阅读和赏析

现代诗歌阅读和赏析

现代诗歌阅读和赏析现代诗歌阅读和赏析一首诗首先要表达一定的主题,这是中国现代诗人的基本文体理解与诗学主张。

下面是现代诗歌和赏析,欢迎参考阅读!1、《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自从倒塌的墙把阳光夺走我再也看不见你柔情的眸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课本和爸爸的拳头你要记住我和爸爸的摸样来生还要一起走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朋友我们说不哭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妈妈你别哭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的走妈妈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亲情,是人类古老的情感,是最常见的人性本能,但由于置放在特定的背景下,地震的废墟里,没有阳光的废墟里,黑暗的废墟里,母亲与孩子的对话显出了母爱,也献出了博爱。

大爱,“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悲鸣的人性情怀,超越了阶级、财富、城乡、国界、种族的限制,也正是人类面对灾难的共同态度。

这也是汶川地震传达给人们的美好情愫。

2、《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赏析:这首诗的基本场景是,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基前表达他的哀思。

对于被悼念的对象。

诗人并没有倾注过多的笔墨。

比如像传统的悼亡诗那样,大肆渲染死者的品貌。

在这首诗中,大致可以看出,诗人戴望舒对女作家萧红,是怀有好感的。

这种好感最好被界定成一种作家之间的钦幕,而诗人在传达这种钦慕时,表现得非常克制,这种克制又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品质。

所有这些,都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首先是现象的陈述:“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耗费六小时去给死者上坟,而且完全是步行,这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暗示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深的怀念。

这里,有两个精确的细节特别强化了其中的情感意味。

2020-2021中考语文中考复习-现代诗歌赏析

2020-2021中考语文中考复习-现代诗歌赏析

中考语文中考复习-现代诗歌赏析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诗歌的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二)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

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三)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

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第一题、赏析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完成题目: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字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赏析练习:①简析“海”所蕴含的深义。

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5篇(精选)

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5篇(精选)

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5篇(精选)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篇1柔软而无杂念在雨夹雪降临的时刻,世事上流水成石的老胎记早已似有而实无,含混不清了我仍执节而歌,并模仿鹤的影子在这场宏大的青蝇染白的谱系中缓缓辨识出《一枝梅》忽远忽近的,若大若小的和她一起颔首,欠身三尺水袖,落在日子的褶皱里彼此怜悯,彼此欢喜一个习惯在角落里听雪的人关于立冬,她有自己的另一套摹本,而体内的空城还有那些暗疾,隐语就是现在的雪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篇2枝枝桠桠经历了漫长的黑夜又白昼通过艰深大地维系着生涯果子的命是神予的整个下午,我在摘苹果感受着有限的与无限的穹顶之下众多小事物聚集在秋天的力量我从来不敢蔑视草木上的露水,荆棘上的刺及渐凉的风,并顺应无人记住的一个黄昏的来临无半点惶惑不安我倾向于善,于简于归或于心不忍常常不愿意在尘土面前把真相戳破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篇3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篇4与我们相伴相随的物品记载着某一个时光的痛苦与欢乐也记载着某一段恋情的热烈与冷却那种缘分是稍瞬即失的与我们相亲相爱的人们如同雕刻的塑像在心里久久地停留并且还在继续塑造那是一阵风飘进我们生命躯壳里带着优良的种子永远的扎根萌芽生长起来红色恋人这件旧物有了新貌有了新的内容记载了那一时刻的风光无限的心境那是一种国人的精神面貌被遗忘的角落也是一桩桩难忘的火热朝天的事情人们都是斗志昂扬的朝着一个目标奋斗风吹着树也绿了风吹着树也绿了房前的风景一刹那的摇荡窗户折射的目光眺望风吹着树也绿了初春的美丽给我带来家园的温馨谁会舍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奔走他乡寻找另一个自我啊鹰在鸣鹰在鸣老雕在山谷盘旋河床里的水流潺潺唱着委婉的歌谁给你带来美丽飘落的叶子再也回不到树上而啜泣重新长出的叶子却是鲜嫩的春的气息绿的偷懒呼吸肠管的胸脯也在挺起你的爱啊阳光中迈向稻田敲定飘落的叶子啊从树上掉下来的那一天开始命运就被敲定了为什么还不灵活多变呢固守着他乡的租赁的房屋过着苦苦寻觅的日子到底是青春所向披靡靡丽的诗韵感动不了她渴望芭蕉的日子在木瓜的凭吊里望着那唾涎的垂落果实席看厅前花开花落望天边云卷云浮不加糖的咖啡品尝一阵就席散了凉亭下的人们走出海水的沙滩三三俩俩的跑到各自的宿舍,之后谈起一次欢快的午宴那些海水里卷起的浪花怎么样的跳起探戈的舞踏板上的冲浪迎着潮起的波涛飘动着这边来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篇5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跌倒是一次纪念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就这样携着手走呵走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你会舒心的笑是呵是呵我们的笑能挽住云霞可是,我不知道当我们想笑的时候会不会却是潸然泪下中考的现代诗歌赏析。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初中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梦微之(唐)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元稹①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

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贬。

“梦”是诗中寄托情思的载体,“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

上面两首诗都写了梦,却各有异同,请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

【答案】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用入梦表达思念之苦,为自身遭遇的郁闷,同病相怜的悲苦。

白诗中有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元诗中有对朋友关心自己的感激之情。

从写法上看,白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不能成梦的凄苦,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有梦见你,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解析】【分析】考查两诗歌“梦”的含义。

要求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

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

白诗是这样四句:“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

诗从对面着墨,构思精巧,感情真挚。

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做梦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极深沉、极痛苦的感情。

元稹更推进一层,把不能入梦的原因作了近乎离奇的解释: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次梦见过你。

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惟梦闲人不梦君”。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答案】(1)“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解析】【分析】(1)“独”意思是独自,孤独。

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落花时节,诗人独自一个人在饮酒作诗,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和几个知己饮酒作诗的情景,诗人感到物是人非的无奈与落寞。

太阳快要落山了,诗人独自一个人在小园的路上徘徊。

因此,“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因此这两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故答案为:⑴“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⑵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点评】⑴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炼字的艺术。

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然后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的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艾青诗选﹒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全诗采用了________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

诗歌形象________、________,洋溢着一种________情绪。

【答案】(1)“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2)拟人、比喻、对偶。

(3)象征;明朗;纯净;昂扬奋发的乐观【解析】【分析】(1)《礁石》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

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小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

故象征一切被压迫的民族,一切被压迫的人民抗击旧世界的力量。

(2)①它的脸上和身上——运用拟人,把礁石当成人写。

②含着微笑,看着海岸——运用对偶,对仗工整。

③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

——把浪打在礁石身上的状态比喻成刀砍一样。

④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

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

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

(3)①“海洋”:象征着各种困难的根本,象征着人类劣根性和罪恶的源泉。

②“礁石”: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

③“微笑”的含义: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残酷的敌人面前是一种强者的藐视,在欢乐与胜利的时刻是一种舒畅。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共5篇)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共5篇)

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共5篇)第一篇:中考语文16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十六首课内现代诗诗歌赏析一、《理想》流沙河(余勋坦,四川金堂人)【题目解说】“理想”就是对未来的想象和希望,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也是人们前进的动力的源泉。

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才有方向,奋斗才有目标。

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

整体把握:1、这首诗是说,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诗人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蕴含丰富的含义。

2、理解诗的1.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这三节诗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

(1)【写作背景】1921~1922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乱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感到极大的愤怒.从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联想到街灯,描写天上的街市,使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不满地上的现实。

从而想象到牛郎和织女团聚生活,这里的牛郎和织女已经得到了解放,他们生活得很美满。

明星和街灯这回还往复的互喻,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整体把握】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考点预测】1、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提示:“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天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2、诗的后3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提示:“定然”“定”都表示断定的语气。

所描绘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于想象的,作者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加以肯定,这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使我们读后也同样受到鼓舞和感染。

3、语句赏析: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提示:诗人在具体运用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作了大胆的改造。

现代诗歌阅读(集锦13篇)

现代诗歌阅读(集锦13篇)

现代诗歌阅读(集锦13篇)现代诗歌阅读第1篇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私自游泳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热身第二招。

伸手踢腿弯弯腰,预备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赶紧上岸很重要,喝补糖水解疲劳。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

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私下塘,不安全,要防头昏与痉挛。

现代诗歌阅读第2篇清平夹着怯弱的尾巴逃离这黑雾弥漫的世界让撕咬的恶魔在饥饿中毁灭登上群山之极顶把憋懑沉闷的孤颈引向那凄冷的银盘嘶心喷腹的长嚎摇动了群山久固的底盘恶魔睁开疲惫的昏眼却再也无法留住出壳的灵魂灵魂被嚎声挤压成碎沫和着黑雾一齐葬在山脚的石缝中银盘把矫捷的孤独映进晴空嚎声依然话着悲凉带着泣啼的余音召唤着永远不会再现的异狼现代诗歌阅读第3篇(1)这几个字形象地写出了现实世界的黑暗腐朽。

(2)“凄冷”修饰的是月亮,这里融情于景,写出了那只不驯的狼的孤独。

(3)“久固”表明生活陈腐的东西非常顽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1)这句话的含义是生活中像狼那样的勇士的呼喊,使那些罪恶的东西都销声匿迹了。

写出了“狼”的斗争精神。

(2)这句话的含义是斗士与黑暗的社会同归于尽;也可以理解为像“孤狼”一样的战士对缺乏战友十分悲伤。

托物言志。

诗中狼的形象就是生活中孤独而又执著斗争的勇士的形象,他们悲壮地献身,不被人所理解,但他们永远不屈服。

现代诗歌阅读第4篇最后一场雪与窗外的树巅遥望枝丫喷出的雾气悄然滴成春天的斑斓拱出冻土的嫩芽轻叩着大地的门扉一个巨大的生命力呼唤出满花蝶飞的美丽山河芬芳湿润的土壤掀去厚重的冬装迎接每个探寻者的造访温暖和煦的清风像一只灵巧的燕子夹带着报春的信息飞过山川原野、摩天大厦和海岛村庄娇艳明媚的阳光抛撒人间如同一只温暖的巨手轻柔抚摸大地的每寸肌肤簇拥在远方的春姑娘在河畔悠然徜徉清新柔和的空气包裹着润土的清香艳阳的温暖、和风的舒爽无拘无束地投向春的世界奔向春的故乡淅沥的雨丝像六弦琴在春风轻抚下叮叮咚咚,优雅飘洒班驳的树影,梦的森林满是花季的芬芳雨的清新,心的阳光引领我走进五彩的`神秘春天的巨手一支神奇的画笔尽情画点五彩缤纷的颜色为三山五岳搭起一座斑斓的画廊哦北国的青翠,江南的嫩绿已将田野山川尽染春色一座神圣的殿堂江河的琴弦拨出流畅的乐章峻岭的鼓号奏出欢快的交响燕子呢喃了明媚喜鹊报出了序曲让久违的心情放飞挥手作别昨夜的寒冬给冬眠的心插上翅膀去与春天约会揉着惺忪的睡眼轻叩门声漫近一股暖流挟着酽酽的芬芳推开心扉在和煦的阳光下跳跃踏上高高的山坡越过潺潺的溪水扬起一条腿,系上红绸带盯着芽孢,含了甜沫紫色的梦幻,爱说话的眼睛心灵的穿越就在这芬芳的空气里沉醉!现代诗歌阅读第5篇我的祖国,我们的家园。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名著《艾青诗选》,完成下面的题目。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与________”的歌手。

(2)文段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岸这首《礁石》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用“礁石”象征了________,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

【答案】(1)土地;光明;太阳;火把(2)拟人;比喻;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解析】【分析】(1)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

出生于浙江金华,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

他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其代表作品是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2)《礁石》是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

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

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

诗歌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

中考现代诗歌赏析5篇(精选)

中考现代诗歌赏析5篇(精选)

中考现代诗歌赏析5篇(精选)汉族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考现代诗歌赏析,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中考现代诗歌赏析篇1世上,聪明的人太多我不知道,如果能够聪明到有所净戒,比如永远不与魔鬼攀连兴许,就抵近了智慧把一棵树木雕琢成器不必一定得把生命连根拔起我是说,一个内心填满攻城拔寨的嗔恨与妒气的人,最容易瓦解性智肯定有一张不舒展的脸如果能在有所不为的日子里知止而后不攻取,不随外物起舞定下心神,荡开一笔消磨一个无所用心的清晨或者,倾听一朵花开度过一个满室生香的午后我不知道,这么活算不算智慧可我知道,万籁俱寂了美就会早一些临照中考现代诗歌赏析篇2一张拉满弦的弓铮铮作响,箭不虚发路上见庙拆庙,遇佛诛佛一个刻不容缓的人总是驾着一片乌云而来黑压压腾卷着势如破竹地掩覆住预设目标我敢说,这样的人得与失,爱或恨全部输给了岁月一曲颂辞,再怎么磅礴也得要降下调门,我相信一个会稍作辗转的人他的眉梢眼角,是能见到清风明月的举手投足很舒服他容貌就是他灵魂的样子一个诚朴敬爱的人几乎是长得好看的这种好看,是挽住宽宥的善良并滤掉内心的虚假让阳光照射得通体透亮中考现代诗歌赏析篇3八月坐在三岔路口一块木牌向左指向——谢公岭荒草湮没了路径木篱笆,残破如经卷橘子身体里的蜜正在加速几只黄牛的背脊上驮着一小片蓝天天空开辟的道路通往更远的海平面一朵白云的愿望并不比此时我的更少中考现代诗歌赏析篇4紫薇开在八月开在寒冷的另一侧它内心的焚烧已经完成它的花瓣折皱如纸谁试图靠近它就会抖动枝条发出尖叫一座地狱建造在它内部它宣布:烈日是我的情人它至死热爱着光却屡屡在暗夜燃烧是否经历过黑暗更渴望光明美已被美摧毁猛虎远走他乡一场或红或白的雪下在八月一次盛大的祭奠啊紫薇保持着坠落姿势迟迟不肯落入泥土我在梦中看到紫薇看到它的艳唇与纸手臂我伸出手去摸到的全是冰雪中考现代诗歌赏析篇5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考现代诗歌赏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昭唤它。

(艾青《太阳》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掩冬蛰虫蛹(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下面词语中“旷”的意思与“旷场”中“旷”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旷达B. 旷课C. 空旷D. 旷日持久(4)“它”指太阳,诗人惜墨如金,描绘了________,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

【答案】(1)遮;zhé;yǒng(2)昭唤;召唤(3)C(4)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解析】【分析】(1)“遮”不要写成“庶”,“蛰”不要读成zhí,“蛹”不要读成tǒng。

(2)“召唤”意思是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唤来,通常口头呼唤某人。

“召”指呼唤,用言语叫人来。

(3)“旷场”指空阔的广场,“旷”的意思是空阔。

A项,“旷达”指开朗,豁达。

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

旷:开朗,心境阔大;B项,“旷课”指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学生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学校上课。

旷:荒废;耽误;C项,“空旷”指空荡荡的,视野开阔,无阻挡物。

旷:空阔;D项,“旷日持久”指荒废时日,长期拖延。

旷:拖延得太久,荒废、耽搁。

故选C。

(4)由“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等句子可知,描绘了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故答案为:⑴遮; zhé ;yǒng⑵昭唤;召唤⑶ C⑷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

2020届中考语文分类集训:专题十三__诗文综合阅读【含答案】

2020届中考语文分类集训:专题十三__诗文综合阅读【含答案】

专题十三__诗文综合阅读(一)__[满分:51分][见学生用书P113]1.[2018·绍兴、义乌]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20分)清白堂①记(节选)[北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⑥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①绠不可竭.__完,尽__②三日而后汲.视__打水,取水__③悦.人襟灵__使(人的心情)愉悦__【解析】课外文言词语一般词在课外,义在课内,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础上,联系课内学过的用法给出准确的义项。

如“竭”——三而竭。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解析】在理解大致句意的基础上,注意语气词、动词等的提示作用,同时注意题干要求(限断三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分)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__我喜爱它(井泉)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官吏们效法的榜样。

__【参考】规:①谋划,规划;②典范,榜样;③规劝,谏诤。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解析】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参考】内容的提示作用。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现代诗歌阅读
,五年中考命题规律
,中考考点突破【例】(中考第22题5分)
五月怀屈原
一条沉重的河流和一些叶的小舟
在孤独的歌里漂过白色的五月
这时候两岸美丽的艾叶
总在痛苦地抖动
在五月我们就想起一个
做过三闾大夫的先人
沿瘦瘦的汨罗江愤怒地走过去
那些香甜的粽子并没有感动
麻木而饥饿的鱼儿
在大夫汀兰般高尚的须髯里游动
几千年了它们为什么活着
而他始终只留给我们一个
站立着的背影和不折的脊梁
每一年的五月都有一个悲壮的节日
结满眼泪和沉甸甸的粽子
不管小草会不会以同一种姿势绿着
不管五月的河水是否依然
浑浊而激动地涨着
不管走到什么地方
在五月的每一个早晨和黄昏
泪流满面的我们总是想起许多事情
无法沉默
(诗歌有删改)
注: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

初辅佐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

后遭谗被逐。

楚被秦攻破后,因无力救国,遂投汨罗江。

所作《离骚》《九章》等突出表现了他对楚国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阅读上面的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赏析类主观题的解答:(1)体会诗歌的遣词。

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三方面来分析用词的精妙之处。

(2)体会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3)体味诗歌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鉴赏诗歌的一般流程是:诵读(或默读)全诗——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悟和共鸣——评价诗歌的审美价值——创造自己心中的新形象。

【答案】示例:(1)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缅怀和追思之情,表达了对古代先贤渐行渐远的忧思。

诗歌开篇,以“沉重的河流”“飘零的小舟”“痛苦地抖动”的“艾叶”等意象,营造了孤寂冷清、萧瑟苍凉的意境,奠定了悲愤的感情基调,勾起了对屈原的怀想。

落寞的屈原,“愤怒”地“沿瘦瘦的汨罗江”“走过去”,留给我们一个“站立着的背影”和“不折的脊梁”,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壮哉!悲哉!而那些“麻木”“饥饿”的“鱼儿”却无动于衷,它们感受不到屈原“汀兰”般高洁的情怀,感受不到屈原心系祖国人民前途命运的伟大抱负,感受不到屈原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英勇无畏。

于是,作者从心底发出疾呼,在五月里重温屈原坚贞的秉性,不再沉默,以挽住那行走在消逝中的脚步。

(2)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运用拟人手法,把“汨罗江”以“瘦瘦”的形象呈现,原本辽阔、汹涌的江水,在屈原“从容”“致诚”的气度面前“瘦身”,以衬托他高大的形象。

诗歌第三节赋予“橘树”“芙蓉”“河水”以人的品性和情态,再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和崇高的抱负。

同时,这三组句子构成排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景仰之情,为篇末的“无法沉默”蓄势。

此外,诗歌还运用典故,如“汀兰”语出“搴汀洲兮杜若”(《湘夫人》),“芙蓉”语出“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橘树”语出《橘颂》;“浑浊”语出“举世浑浊我独清”,写出了屈原“高洁”“无私”“坚贞”“洁身自好”的品格和崇高的政治理想。

(3)诗歌情感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诗歌开头以“白色的五月”里“痛苦地抖动”的“艾叶”营造了一种悲怆的氛围,而五月里“愤怒”走向“汨罗江”伟大的灵魂却没能感动“麻木而饥饿的鱼儿”,于是作者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情绪跌落谷底,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那“站立的背影”和“不折的脊梁”始终还在。

于是,作者看到了希望,在重温屈原的品性和抱负之余,发出了呼吁,在五月我们无法沉默了,只为那“秉性坚贞”,只为那无悔的求
索。

(只要抓住一至两个方面,能做出正确的赏析评价,合乎情理,内容具体,表达流畅即可)
【方法指导】对诗歌的文学赏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内容、赏析情感,赏析技法(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诗歌的内容要通过诗歌形象的内涵、象征意义来把握。

要把握形象的内涵,必须结合语境来体会。

(2)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3)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五年中考真题及模拟
(一)怀念花溪(中考第23题5分)
你有没有看见过花溪的水
蓝色如同宝石
如同矢车菊的花瓣
在云贵高原上摇曳
鸟儿的歌声从山那边飘来
飘来四月
花溪的水从东流到西
又悄悄地流回他们的巢穴
四月金黄的花海
就在溪畔生长
直长到贴近蓝色的天空
爱梦的女孩
就在花蕊的中央做梦
请随我在没有栅栏的春天远行
驾驶童年的那只蜻蜓
你看溪底的水草疯狂地舞蹈
像自由的女妖倾泻她们的激情
我想知道
还有没有另外的人
和我一样
在这美丽的水边成长
如果是五月
绵绵细雨就会涨满它的心房
涨满它多情的愿望
我在十月南方的人群之中
抬头看见天边的花溪
那风和阳光的声音将诗歌吟唱
心灵在清澈之中开始激荡
我知道
即使寒冬降临、大雪纷飞
花溪也依然碧绿
运载着朵朵雪花
流向远方……
1.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祖国啊,我要燃烧(中考第24题5分)
叶文福
当我还是一株青松的幼苗,
大地就赋予我高尚的情操!
我立志作栋梁,献身于人类,
一枝一叶,全不畏雪剑冰刀!
不幸,我是植根在深深的峡谷,
长啊,长啊,却怎么也高不过峰头的小草。

我拼命吸吮母亲干瘪的乳房,
一心要把理想举上万重碧霄!
我实在太不自量力了:幼稚!可笑!
蒙昧使我看不见自己卑贱的细胞。

于是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迎面扑来旷世的风暴!
啊,天翻地覆……
啊,山呼海啸……
伟大的造山运动,
把我埋进深深的地层,
——我死了,那时我正青春年少。

我死了!年轻的躯干在地底痉挛,
我死了!不死的精灵却还在拼搏呼号: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
我要出去啊——我的理想不是蹲这黑暗的囚牢!”
漫长的岁月,
我吞忍了多少难忍的煎熬,
但理想之光,依然在心中灼灼闪耀。

我变成了一块煤,还悲愤地捶打地狱的门环:“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地壳是多么的厚啊,希望是何等的缥缈!
我渴望:渴望面前闪出一千条向阳坑道!
我要出去,投身于熔炉,化作熊熊烈火:
“祖国啊,祖国啊,我要燃烧!”
2.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