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92e4294f964bcf84b8d57b04.png)
概述
定义
• 周围神经在经过一些骨-纤维管道、筋膜或肌 肉间隙等处,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隧道、腱膜、 筋膜狭窄、增生、肥厚、粘连等导致神经被挤 压(嵌压),产生一系列的症状、体征,临床 称之为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病因
• 神经通过的间隙或管道变窄(绝对狭 窄)
• 神经通道的内容物增多(相对狭窄)
肘管综合征和Guyon’s管综合征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夹纸试验 • 电生理学检查
旋后肌综合症
特殊试验
• 屈腕位反复旋前试验 • 抗阻力旋后试验 • 电生理检查
腓总神经卡压症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电生理学检查
梨状肌综合征
特殊试验
• 抗阻力外旋试验 • 内旋试验 • 直腿抬高试验 • 电生理检查
• 二者皆有
神经的病理改变
感觉纤维最先受累,运动纤维在晚期出 现受累的表现 • 水肿、脱髓鞘改变 • Waller变性 • 纤维化(外膜、束膜增厚、内膜粘连、 神经变硬)
临床表现
• 感觉的改变 感觉过敏、疼痛或感觉麻木、减退。
• 运动的改变 肌肉萎缩、肌力减低,反射减弱或
消失。 • 交感神经的改变
•谢谢
血管舒缩障碍、汗腺分泌障碍。
特殊试验
• Tinel征
• 诱发试验:如Adson 试验、Phalen征、 内旋试验等。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B超、X 线平片、CT、MRI
•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1失神经电位 2神经传导速度减
慢 可用于定位
治疗
• 保守治疗 发病早期,症状较轻者。 1改变姿势、减轻压迫 2非甾体类抗炎药 3局封 4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
• 手术治疗 指征: 1保守治疗4~6周无效者 2症状严重者 3有肌萎缩者 手术方法: 1去除病因 2神经松解 3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0f97ed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0.png)
桡神经深支与旋后肌关系
三、旋后肌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
1. 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肌肉不完全性麻痹,包括拇指外展、伸直障碍,2~5指掌指关节不 能主动伸直,而前臂旋后障碍可能较轻 2. 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但偏向桡侧 3. 虎口区感觉正常 4. 电生理检查见以上肌的失神经改变和前臂段桡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而感觉传导速 度正常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一、腕管综合征
(一)应用解剖
1. 腕管是由腕骨构成底和两侧壁,屈肌支持带为顶的一个骨-纤维隧道。正中神经在腕管内 受压而表现出一组症状和体征
腕横韧带处的解剖关系
一、腕管综合征
(一)应用解剖
2.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2~5指的指深、浅屈肌腱和正 中神经通过
3. 正中神经最表浅,位于腕横韧带与其他肌腱之间
二、肘管综合征
(四)治疗
1. 手术探查尺神经 2. 如果该段尺神经较硬或有狭窄,应行神经外膜或束间松解,并将尺神经移出尺神 经沟,置于肘内前方
三、旋后肌综合征
(一)应用解剖
1. 旋后肌起于尺骨上端后方桡侧,向外、下、 前斜行止于桡骨上段桡侧,分为深浅两层 2. 桡神经深支经旋后肌两层之间穿过。在旋后 肌浅层的近侧缘是较坚韧的腱性结构,称为旋 后肌腱弓,桡神经深支易在此处受压,致前臂 伸肌功能障碍
四、梨状肌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1. 坐骨神经痛: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疼痛较剧烈 2. 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 3. 有时臀部可扪及条索状(纤维瘢痕)或块状物(骨痂) 4. 4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征可阳性 5. 髋臼骨折病史者X线片上可显示移位骨块或骨痂
周围神经嵌压症又称卡压症或周围神经受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嵌压症又称卡压症或周围神经受压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880724e85ef7ba0d4a733b99.png)
周围神经嵌压症又称卡压症或周围神经受压综合征,指的是某一周围神经受其周围组织瘢痕、粘连,尤其是骨突、骨性纤维管增生,肿物等压迫而出现的一组神经、血管功能异常改变的征候群。
该症多发于肢体,且上肢多于下肢。
周围神经嵌压症,按Seddon神经损伤性质分类,属第一类——神经功能丧失,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改变。
但是临床上有时可见到受嵌压的神经被松解后,其功能可在1-2天内迅速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这种恢复的速度,似乎无法解释神经脱髓鞘改变后修复所需的时间和规律。
于是又有人认为神经嵌压症引起的神经功能丧失,并不都是由于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造成,而是由于受嵌的局部神经纤维电解质浓度改变及分布异常的一种轻度损伤,并未产生器质性的改变。
因而,当解除对神经的嵌压后,受压神经能短期内迅速恢复功能。
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在临床可表现为多种疾病,此处仅介绍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感觉异常性股痛综合征,是指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和股前外侧表皮疼痛的综合征。
(1895)由Roth提名为感觉异常性股痛,故又称Roth股外侧皮神经炎。
该症为临床常见病。
(一)病因股外侧皮神经由腰2、3脊神经后根发出,为感觉神经。
于髂骨嵴部自腰大肌侧缘穿出、横越髂骨肌膜的下方,到达髂前上棘及腹股沟韧带,然后呈直角下降进入股部。
由腹股沟韧带向下约9cm处发出分支,前支分布于股至膝关节的前外侧表面,后支分布于臀部。
若该神经在走行的任何部位受到压迫、损伤都能成为发病的原因。
常见的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属原因不明;后者以局部因素较多,如脊椎疾病,腹腔、盆腔脏器的疾患,妊娠的子宫压迫,短裤紧窄、腰带过硬以及包扎过紧等使腹股沟部引起外伤、压迫、刺激均可构成病因。
亦有人认为该症与全身感染、风寒、中毒有关。
(二)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以上、肥胖之男性;好穿紧窄短裤者,妇女也可罹患。
男女之比为2.8:1。
有腿部外伤、糖尿病、妊娠者较易发病。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93bfb61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6.png)
骨科精读这几个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你会诊治几种?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其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
病因病理1 解剖性;2 姿势性;3 发育性;4 炎症性;5 创伤性;6 代谢性;7 肿瘤;8 医源性。
神经损伤类型1 机能性麻痹:是一种神经传导障碍,无末梢变性。
2 轴突断裂:是一种神经纤维损伤,神经鞘无明显损伤。
3 神经断损:是神经部分或全部断裂。
临床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旋前园肌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小腿肌间隔综合征、跗管综合征等。
其中以上肢周围神经受压为多见。
临床表现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电生理学改变。
腕管综合征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造成大鱼际肌无力和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鱼际肌萎缩。
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发病特点好发于30~50岁年龄的办公室女性,女:男=5:1。
双侧发病者约占1/2-1/3,女:男=9:1 1、女性较多从事繁琐、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 2、女性对自己的身体感受比较在意,更容易觉察身体的疼痛,对疼痛倾向于“大惊小怪”,而男性恰恰相反。
3、女性手腕管通常比男性的小,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
键盘、特别是鼠标是我们最常见的“腕管杀手”。
随着开车族的日渐增多,方向盘也成为一大“腕管杀手”。
其他频繁使用双手的职业,如音乐家、教师、编辑记者、建筑设计师、装配工等,都有可能遭遇腕管综合症的“毒手”。
解剖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
挠侧:舟状骨和大多角骨。
尺侧:豌豆骨和钩骨。
背侧:头状骨、月骨和小多角骨。
掌侧:腕横韧带。
腕管内通过的有拇长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正中神经。
病因:1、腕管容量减小:月骨前脱位,腕部骨折(colles 反colles smith);腕和腕间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感染或外伤致软组织水肿。
2、腕管内容物增加:肿瘤(脂肪瘤、黄色瘤);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3、解剖异常。
31周围神经卡压_SYC(1)
![31周围神经卡压_SYC(1)](https://img.taocdn.com/s3/m/74d590df8e9951e79a89274a.png)
正中神经在手的支配区域
支配除拇内收肌以 外的大鱼际诸肌 第1、2蚓状肌
精品课件
常见病因
❖ 外源性压迫
❖ 任何原因 ❖ 腕管内压力增高
❖ 腕管容量减少
腕部骨折脱位后
❖ 神经受压
腕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 功能障碍
腕横韧带增厚
❖ 腕管内容物增加
精❖品课反件 复劳作
腕关节骨折脱位
精品课件
常见病因
❖ 腕内容物增加
精品课件
Tinel征 Phalen征
慢性神经卡压 部分轴突变性和脱髓鞘, 变性轴突近端继发性再生新的轴芽,
如卡压因素未解除, 再生轴芽不能长入远端神经鞘膜管而堆积于局部,
表现为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el征固定于精品卡课压件 点。
鉴别诊断
❖ 腕上的正中神经慢性损害,尤其颈椎 病的神经根型
❖ 体征的部位:远侧、近侧
精品课件
鉴别诊断
❖ 颈椎病神经根型
C8神经根受压症状相似,肘管处Tinel征, 电生理检查
❖ 神经鞘膜瘤
有肿块可及 鉴别困难时,术中或病理检查
精品课件
治疗
❖ 尺神经前置术 ❖ 术中发现尺神经
较硬时,应切除 神经外膜,并作 束间松解
精品课件
旋后肌综合征
Supinator syndrome
精品课件
❖ 肘外翻 ❖ 尺神经半脱位 ❖ 肱骨外上髁骨折 ❖ 创伤性骨化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 尺侧1指半、小鱼际、 手背尺侧感觉异常
❖ 小指对掌无力及手 指收展不灵活
❖ 小鱼际肌、骨间肌 萎缩
❖ 环小指爪形畸形 精品课件
特殊检查
❖ 尺神经沟处Tinel征阳性 ❖ 夹纸试验阳性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b1227d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5.png)
动脉在桡侧,神经在尺侧
尺神经分在此为深、浅两支
Guyon 管的内容物
二、腕部尺管综合征
肿块(特别是腱鞘囊肿) (28.9%)
解剖变异
常见原因分为四大类
创伤(包括急性和慢性)
血管疾病
病 因
二、腕部尺管综合征
二、腕部尺管综合征
症 状 手尺侧一指半麻痛 手部肌肉萎缩 手部精细动作受到影响
体 征
一、腕管综合征
治疗 b.手术治疗
一、腕管综合征
治疗 b.手术治疗
一、腕管综合征
治疗 b.手术治疗 患者 女性 34岁 患者 男性 42岁
腕部尺管综合征,又称Guyon 管 尺 神 经 卡 压
01
历 史 回 顾
1861 Guyon 描述了该结构
1908 Hunt
表现为足与小腿外侧痛、麻木、运动障碍。踝背伸、伸趾无力,外翻力弱或消失。小腿外侧及足外侧可有感觉障碍,腓骨颈处可有压痛和Tinel征
治疗:可先行保守治疗,消除病因,观察恢复情况。若无明显恢复,或因包块压迫引起,应行松解解压手术。
七、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症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压迫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侧臀腿疼痛为主的病症。
远踝管综合征:胫后神经分支在踝管以远部位的挤压。
踝管综合征:在内踝后方踝管内的挤压。
“慢跑者足”:足底内侧神经和屈趾长肌腱通过屈肌支持带被卡压于Henry结节。
踝关节反复扭伤.踝管内肌腱摩擦增加.引起肌腱炎,肌腱水肿增粗。2、踝管内肿物如神经鞘瘤、腱鞘囊肿等。3、先天性肌肉发育异常,如踇展肌肥厚,出现副踇展肌等。4、先天性跟距骨桥,骨赘增生。5、跟骨骨折移位。6、跟骨严重外翻。7、神经周围静脉怒张。8、妊娠、心衰、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使体液积聚。
神经卡压综合征,上半身都在这里了!
![神经卡压综合征,上半身都在这里了!](https://img.taocdn.com/s3/m/852930a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75.png)
神经卡压综合征,上半身都在这里了!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也叫压迫性外周神经病,是周围神经在其走行途中节段性受压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以下总结了 10 种上半身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四边孔综合征四边孔上界为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为大圆肌、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穿过。
旋肱后动脉与腋神经在四边孔处受压后引起肩臂外侧的感觉障碍和三角肌萎缩成「方肩」。
旋前圆肌综合征旋前圆肌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或指浅屈肌时神经收到卡压所致;主要表现为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圆肌区疼痛为主,可向肘部、上臂放射,也可向颈部和腕部放射.手掌桡侧及桡侧3 个半手指麻木,拇、示指捏力减弱,拇、示指对指时拇指的掌指关节、示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过屈,而远节指间关节过伸,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旋后肌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是桡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压,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拇指外展、伸直障碍,2~5 指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腕关节可以主动伸直(桡侧伸腕肌不属桡神经深支支配),没有虎口区感觉异常。
胸廓出口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又称为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肩过度外展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重复性活动、姿势不佳等原因,导致胸廓出口(锁骨和第一肋之间)处的臂丛神经或血管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
胸廓出口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肩、臂及手部的疼痛、麻木、无力,甚至肌萎缩。
也可能出现手部发冷、青紫,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肘管综合征在肘关节后内侧可摸到两个骨突(即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二者之间有一个弧形窄而深的骨沟,其内有一纤维鞘管-尺神经沟,可在里面触摸到一质韧索条状结构,即尺神经。
在肘关节周围,尺神经走行在肘管(肘尺管)这一隧道内,狭义的肘管指尺神经沟,而广义的肘管的范围可从上臂内侧的Struthers 弓(内上髁约 8 cm)至前臂近端(尺侧屈腕肌尺骨头和肱骨头之间),尺神经在这一通道内受到压迫、牵拉或摩擦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见临床表现包括环小指感觉异常或麻木。
神经卡压综合症
![神经卡压综合症](https://img.taocdn.com/s3/m/1b032b51f7ec4afe04a1dfe0.png)
3.松解软组织粘连和纤维化疤痕
解除病变局部血管神经的压迫和牵拉,消 除物理致痛因素。同时也能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将积蓄的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和其他 化学致痛性物质运至循环,在机体代谢中 排除体外,使病变局部组织结构恢复正常 的解剖关系及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疼痛随 之而解。
4.恢复正常解剖生理状态
在恢复正常解剖生理状态和消除物理性和 化学性致痛因素的基础上,消除病理性应 力状态,使软组织病理性初始荷载减小或 消除,疼痛进一步减轻,软组织生理功能 恢复。
【参考文献】
1 高密金.小针刀治疗软组织疾病128例报告. 福建医药杂志,1994,16(4):78. 2 董福楚.皮神经卡压综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国骨伤,2003,16(4):244-247. 3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104-108.
腕管卡压治疗
腕管卡压治疗是中医针刺治疗和外科软组 织松解术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疗法, 因此其作用原理集合和增强了两种疗法的 共同长处。
一、针剌作用
松筋针。运用松筋针在经穴和病变局部刺 入,并行运针法,有得气和循经感传的效 应。松筋针刺入病灶,行运针手法得气所 需时间很短,30秒至1分钟不等。出针后多 数患者酸、胀、麻得气感可保留4小时或更 长时间。
1.得气是针刺的关键
“得气”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是调和阴阳,扶正祛 邪和疏通经络。松筋针治疗刺激量大得气感更强, 以运针法有纵行疏通剥离和横行疏通弹拨,针至 病灶或骨面,所经结构有经脉、络脉、皮部和筋 经等。松筋针治疗以其强烈的针感,不仅可以治 疗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也可用于治疗针灸疗法的 适应症。可按病变部位取进针点,也可循经取穴 定进针点。因此,对风、寒、湿邪和伤筋等所致 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更显着的疗效。
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da1c58c776a20029bd642db7.png)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
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
表现为肢体运动的无力,麻痹,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示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血管的栓塞,或者全身性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受到慢性压迫,温度和痛觉是最后消失的,运动,震动,压力等感觉是最先受到损伤的。
病理生理神经卡压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
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
压迫严重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
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但一般病理变化都在Seddon机能性麻痹阶段和Sunderland5级分类的第1、2级。
大部分为可逆性损害。
病因诱发神经嵌压的疾病大致可分三大类:①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②管外压迫: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③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周围神经相关的检查本病由于发生部位较多,且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不一,无法一一列举,从各种普遍的检查上来说,采用神经根病EMG检查,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
而X线平片则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
可于怀疑发生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选取主要的神经,注射1%的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助于诊断。
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1.腕管综合征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06ba0f4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1.png)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一概述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股外侧皮神经在途经之处因某种致压因素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二病因常见致压原因有:1.股外侧皮神经在出骨盆入股部有成角,当肢体活动、体位不当时,神经受到持续性牵拉、摩擦、挤压等,造成局部组织水肿、瘢痕形成、肌肉筋膜鞘管增厚,引起神经卡压。
2.骨盆骨折、肿瘤、异物、石膏压迫股外侧皮神经,引起卡压。
3.手术切取髂骨时刺激神经,或局部瘢痕粘连压迫神经。
4.因外伤或血友病患者发生的髂腰肌筋膜内血肿可引起本征。
三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有腰臀部闪伤、扭伤史,女性多见。
2.患侧臀部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且有大腿串痛,但都超过膝部,有下肢麻木痛症状,疼痛的部位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的分布界线。
3.患者常起坐困难,由坐位改直立位或由直立位下坐时,感觉腰腿部使不上劲,疼痛加重,都不能直接起坐,需双手扶物或他人扶持方能起坐。
4.弯腰活动受限,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受限,但无神经根刺激体征。
在髂嵴中点直下可触及一滚动、高起的条索状物,即肥厚的股外侧皮神经,压痛明显,疼痛难忍,其周围软组织肿胀、钝厚。
四检查X线检查,可排除腰椎、骨盆及髋部骨性病变。
CT及MRI可排除肿瘤、结核及炎症。
五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局部压痛、Tinel征阳性,髋后伸时症状加重,即能成立诊断。
六治疗明确诊断后,按照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如为局部瘢痕增生、肌筋膜鞘管狭窄所致,宜行保守治疗(休息、理疗)。
无效时,可进行手术探查,去除致压因素,切开肌筋膜鞘管,切除神经周围的瘢痕。
如患者神经受压变形或触之有硬感,或疼痛症状剧烈,应行神经手术松解。
主要神经的卡压点总结
![主要神经的卡压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9310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7.png)
主要神经的卡压点总结 神经的卡压点指的是在人体中有可能发生神经被压迫的位置。
不同的主要神经有不同的卡压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要神经和它们可能发生卡压的位置的总结:
1. 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由于中手骨下方的腕管内神经(正中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
常见的症状包括手掌和手指的麻木、刺痛以及手部肌肉无力。
2. 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脱出并压迫脊神经根或脊髓的情况。
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以及肌力减退等症状。
3. 坐骨神经卡压症:坐骨神经卡压症是指坐骨神经受到压迫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最常见的是坐骨神经被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导致臀部和下肢疼痛、刺痛、麻木和肌力减退等症状。
4. 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是指颈椎间盘脱出并压迫颈神经根或脊髓的情况。
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以及肌力减退等。
5. 尺神经卡压症:尺神经卡压症是指尺神经受到压迫引起的症状。
常见的原因包括手腕处骨折、肘关节炎等,
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腕和手指的麻木、刺痛以及手部肌肉无力。
6. 股神经卡压症:股神经卡压症是指股神经受到压迫引起的症状。
最常见的原因是坐骨神经被压迫,症状包括臀部、大腿和小腿的疼痛、麻木以及肌肉无力。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神经卡压点总结,具体症状和治疗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评估。
系统讲解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系统讲解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f77b5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1.png)
系统讲解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理学改变,属⾻-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
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表现为肢体运动的⽆⼒,⿇痹,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管的栓塞,或者全⾝性神经系统疾病。
⼀、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迫所引起的三个半指酸痛、⿇⽊等症候群的病症。
多见于30~60岁⼥性,男⼥⽐例1 : 2~5。
1.病因引起腕管综合症相关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包在腕管内的那根正中神经受到了压迫。
正中神经是⼀条混合神经,也就是说该神经既有感觉功能,同时也能传导⼤脑发出的运动信号来⽀配肌⾁的运动。
正中神经负责拇指、⾷指、中指以及环指的感觉和动作。
任何使得腕管内空间缩⼩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压。
这些因素或病因是多种多样的,⽐较少见的病因如⾻刺,最为常见的病因是腕管内韧带以及韧带润滑层 (滑膜) 的肿胀与增厚。
腕管内压⼒增⼤腕管容积减⼩腕管内容物增多2.临床表现感觉异常:最常见的症状,拇指、⾷指、中指等桡侧的三个⼿指有蚁⾏感、⿇⽊、肿胀痛,夜间或清晨明显;还常有难以形容的烧灼痛,并有肿胀与紧张感。
⼿指⿇⽊:桡侧三个半指异样感及⿇⽊感,有时累及五指,开始为间歇性;患⼿活动不灵,执⾏精细动作时⼿感笨拙,甚⾄严重功能障碍。
肌⾁软弱:约44%患者有轻度拇短展肌的软弱,约21%有严重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消瘦。
营养改变:拇指和⾷指严重发绀,指尖出现营养性溃疡,严重者坏死,间隙性发⽩和发绀。
3.三个常⽤的特殊检查屈腕试验(Phalen征):令患者腕⾃然下垂、掌屈、肘关节伸直,持续1min后引起神经⽀配区⿇⽊即为阳性。
阳性率约为71%。
腕部叩击试验(Tinel征):⽤指叩打患者腕部屈⾯或腕横韧带时,在其桡侧的某个⼿指出现⿇⽊即为阳性。
神经卡压综合症
![神经卡压综合症](https://img.taocdn.com/s3/m/e08b819d0c22590102029dec.png)
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电生理学改变。
腕管综合症
• 定义 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造成大鱼际肌
无力和正中神经支配区的疼痛、麻木及进行性 鱼际肌萎缩。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
腕管综合症
• 发病特点 好发于30~50岁年龄的办公室女性,女:
男=5:1。双侧发病者约占1/2-1/3,女:男=9:1
• 发病特点 无年龄及性别特点,发病率约为腕管综合
症的1/10。
旋前圆肌综合症
• 解剖 旋前圆肌起于肱骨内上髁,止于挠骨中部前外面。 作用:屈前臂并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在肘关节与肱动脉和肱二头肌腱膜,在前
臂近1/3支配旋前圆肌、挠侧屈腕肌、掌长肌。
旋前圆肌综合症
旋前圆肌综合症
2 轴突断裂:是一种神经纤维损伤,神经鞘 无明显损伤。
3 神经断损:是神经部分或全部断裂。
神经卡压综合症
• 临床常见的神经卡压综合症 胸廓出口综合症、旋后肌综合症、旋前园肌
综合症、腕管综合症、腕尺管综合症、肘管综 合症、梨状肌综合症、小腿肌间隔综合症、跗 管综合症等。其中以上肢周围神经受压为多见 。
2 腕管内容物增加:肿瘤(脂肪瘤、黄色瘤); 腱鞘囊肿;腱鞘滑膜炎;
腕管综合症
3 解剖异常。 4 正中动脉压迫。 5 腕管内出血:外伤或血友病引发腕管内出血 。 6 其他:绝经;妊娠;痛风;类风湿;甲状腺 功能低下。
腕管综合症
• 病因病理 病理:在病变的初期表现为正中神经的水肿
和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的 纤维化,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的消失,最 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管消失并 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的改变。
• 病因病理 上述原因压迫尺神经造成本病。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https://img.taocdn.com/s3/m/2dc176e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9.png)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3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0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02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4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04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06
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谢谢
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灼热感等
运动障碍:肌肉无力、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异常、皮肤颜色改变等
反射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发病部位等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等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了解神经功能
03
手术风险:手术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神经损伤、感染等
02
手术方式: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神经松解术、神经减压术等
04
术后康复: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电刺激等方法,帮助缓解症状
运动疗法: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定期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1
调整坐姿,保持正确的坐姿
02
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
03
适当进行颈部、肩部、腰部等部位的拉伸和放松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常见12种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
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
表现为肢体运动的无力,麻痹,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示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血管的栓塞,或者全身性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受到慢性压迫,温度和痛觉是最后消失的,运动,震动,压力等感觉是最先受到损伤的。
病理生理
神经卡压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
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
压迫严重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
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但一
般病理变化都在Seddon机能性麻痹阶段和Sunderland5级分类的第1、2级。
大部分为可逆性损害。
病因
诱发神经嵌压的疾病大致可分三大类:①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②管外压迫: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③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 naud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周围神经相关的检查
本病由于发生部位较多,且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不一,无法一一列举,从各种普
遍的检查上来说,采用神经根病EMG佥查,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
无传导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
而X线平片则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方
法,主要是应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
可于怀疑发生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选取主要的神经,注射1%1 勺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助于诊断。
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
1.腕管综合征
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腕管位于掌根部,底部和两侧由腕骨构成,腕横韧带横跨其上,形成一骨-纤维通道。
手和腕长期过度使用引起慢性损伤,腕横韧带及内容肌腱均可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可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
某些全身疾病可通过腕管内容物增大,引起自发性正中神经损害。
好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为男性的5倍,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起病缓慢,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发胀,常入睡数小时后痛醒,活动后缓解。
正中神经分配区皮肤感觉迟钝,过敏。
大鱼际可有萎缩,拇指笨拙无力。
叩击腕部可出现Tinel征,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手的感觉异常可加重(Phalen试验),腕管内压增高。
血压计充气超过收缩压30〜60秒可诱发患手疼痛。
过度伸腕与屈腕试验同样引起感觉异常和疼痛加重。
腕管掌
侧卡压点压痛放射痛。
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非手术治疗使腕制动于中立位,腕管内注射皮质激素。
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难以缓解者需行手术减压。
有利用内窥镜手术的报道。
2.腕部尺管综合征
本病又称Guy on管综合征、豆-钩裂孔综合征、Ramsay-Hu nt综合征。
腕部尺管截面为三角形,前壁为浅腕横韧带,后壁为深腕横韧带,内侧壁为腕豆骨及豆钩韧带。
内容尺神经和尺动、静脉通过。
尺神经在其内受压引起尺管综合征。
在腱鞘囊肿引起者最多,慢性损伤和挫伤比例较少。
其他原因有骨折、先天性畸形及全身疼痛。
浅支受累引起尺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
深支卡压可致手的内在肌萎缩,无力,手深部胀痛和灼痛,夜间痛显著,拇指内收,其他四指收展无力,环、小指可表现为爪形畸形,夹纸试验,Froment试验阳性。
电生理检查可发现瘫痪肌肉纤维颤动EMG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手术切开Guy on管,使尺神经充分减压、游离。
、
3.旋前圆肌综合征
正中神经于前臂近端,被旋前圆肌两头之间的腱弓卡压所致。
前臂旋前时,正中神经被旋
前圆肌尺侧头抬起。
起病时肘前疼痛,可向桡侧三指放射,可有屈指无力,手臂使用过度会加重疼痛,正中神经支配区可有麻木、烧灼感及客观感觉障碍。
旋前圆肌上缘可有压痛,Tinel征。
对掌无力。
局部皮质激素注射多能缓解症状,无效时可手术切断卡压腱弓或纤维带。
4.骨间前侧神经卡压综合征
本病又称Kiloh-Nevin综合征,是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支被指浅屈肌上缘的腱弓或纤维带卡压所致。
表现为肘前疼痛,拇示二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力减弱,如拇长屈肌完全瘫痪可表现为“捻”征,屈肘时可发现旋前方肌力弱,手感觉正常,无手的内在肌瘫痪。
5.桡管综合征
本病又称桡弓综合征、旋后肌综合征、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痛。
是桡神经深支在桡管内被旋后肌浅层腱弓或桡侧腕短伸肌起腱弓卡所致。
起病缓慢,可逐渐发生伸掌指关节,伸拇,外展拇指无力,伸腕偏向桡侧,原因是尺侧伸腕肌受累,桡侧腕伸肌完整。
无感觉异常,无疼痛。
本病中指试验阳性,检查时令肘、腕、指间关节伸直,抗阻力伸直掌指关节诱发桡侧腕短伸肌起点内侧缘疼痛为阳性。
网球肘疼痛出现于内上髁上下。
手术需探查骨间背侧神经常见的卡压点,包括桡骨头前方,桡侧腕短伸肌弓和旋后肌的Frohse弓。
6.肘部尺管综合征
这是尺神经在肘部尺管组成的骨纤维通道内受卡压所致,内侧为内上髁,外侧为鹰嘴,管底为尺神经沟,内上髁与鹰嘴之间由腱膜覆盖。
常见的病因为过度肘活动,肘外伤后遗症,先天畸形。
此外肘关节疼痛,如骨关节病、结核、类风湿关节炎都可以引起尺神经压迫。
起病缓慢,前臂尺侧,手尺侧,第四、五指麻木刺痛。
环小指屈曲无力,尺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可有内在肌萎缩,爪形手(环小指)畸形,夹纸试验、Froment试验阳性。
尺神经沟可摸到增粗神经,压痛,Tinel征阳性。
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尺神经前移和肱骨内上髁切除术。
7.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这是肩胛上神经在肩胛骨外上角的肩胛切迹内被卡压引起。
该切迹外侧为喙突基底,进口外横架其上的横韧带形成一骨-纤维管。
肩胛长期过度活动的职业易导致本病。
表现为持续钝性肩痛,向颈及肩胛间区放射,肩部活动增加肘疼痛加重。
肩外展外旋力弱。
患肩冈上肌和冈下肌可有萎缩,但局部多无压痛。
8.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越过坐骨切迹一般在梨状肌前下,于该肌下缘和上孖肌之间的梨状肌下孔中穿出,该处卡压引起梨状肌综合征。
病因主要是梨状肌的急性或慢性损伤,主诉臀部疼和感觉异常,并向股后侧放射,检查可发现梨状肌部位深压痛,抗阻力患髋外展外旋可诱发疼痛,并感到活动无力,被动屈髋、内收、内旋肘疼痛加重。
9.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股外侧皮神经通过髂前上棘处,在髂前上棘与腹股沟韧带外端的两层之间形成的骨-纤维管内受到卡压引起本病。
表现为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灼痛、麻木、过敏, 触、痛、温度觉可有减弱,髂前上棘前内侧可有压痛、放射痛,髋过伸可使疼痛加重,无运动障碍。
腓总神经在腓骨颈的骨-筋膜管内被卡压引起本病,损伤和体外压迫为常见病因, 表现为足与小腿外侧痛、麻木。
运动障碍为踝背伸,伸趾无力,外翻力弱或消失,小腿外侧及足外侧可有感觉障碍。
腓骨颈处可有压痛和Tinel征。
腓浅神经皮支在小腿远端深筋膜出口处受压是本征另一卡压点,损伤和鞋袜过紧可导致本
病,只表现为神经支配区的疼痛和感觉异常。
11.跗管综合征胫后神经在内踝后下被屈肌支持带及跟骨形成的骨-纤维管内受压引起本病。
足过度使用引起的慢性损伤是常见病因。
主诉足底或足跟有间歇性棘痛、灼痛或麻木,长久站立或步行可加剧疼痛,常有夜间痛,使病人痛醒。
内踝后下可有压痛和Tinel 征。
跖趾关节屈曲力弱,止血带充气试验可诱发足痛。
本病又称Morton病、Morton跖痛征,可能为趾底神经在相邻两个跖骨头、跖间深韧带与跖腱膜之间受到卡压所致。
病因常为长久站立,步行累积形成的慢性损伤。
主诉跖骨头下方有阵发性灼痛,多累及第三、四趾,行走和站立可加重疼痛,休息和脱鞋后减轻。
横向挤压跖骨头可引起患病间隙痛。
非手术治疗使病人穿宽松平底软鞋,支持塑制已平坦的横弓。
传统手术切除致痛神经瘤,近年报道切断趾间深韧带获得优良疗效。
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非手术治疗采用局部制动,注射皮质类固醇和服用NSAID减轻卡压病变的炎性反应,缓解症状。
但本病为缓慢进行性疾病,很少自愈。
2.手术治疗
对于本病的患者,较常进行的是手术治疗,一般经手术切开骨-纤维通道,使神经得以减压松解。
此时应注意避免手术粗暴,进一步损伤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