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含义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含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开启未来的科学之窗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以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驱动的教育方式。
它旨在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科学理解,提高其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1. 科学启蒙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科普图书、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儿童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分类、测量等科学技能。
同时,通过科学启蒙,培养儿童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让儿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让他们了解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实验操作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发现观察发现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核心。
通过让儿童观察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同时,鼓励儿童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尝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 思考探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强调培养儿童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科学教育中,引导儿童思考科学现象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解决这些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培养儿童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科学启蒙、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和思考探索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激发儿童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帮助学前儿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索和理解科学、自然的原理和现象。
在学前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持续介绍和示范科学概念的表达和操作,激发学习者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创造性活动,并促进学生建立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学习的科学过程。
主要内容:
1、观察和分析:观察、分析对象,学习对象的基本特征。
2、实验:通过实践实验,熟悉和了解实验流程,增强实验的信心和能力。
3、探索:通过探索和体验,让孩子们运用观察、分析和实践来认识、分析事物,操作认识和分析这些物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数学:让孩子们尝试用数学思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理解科学概念,学习加强计算能力,熟悉数理关系,某些科学知识可以以数学形式表达出来。
5、比较:孩子们可以比较不同对象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并运用比较手段分析和思考,熟练掌握科学概念和技能。
6、回顾:在科学教育中,也应定期回顾,让学生复习和熟悉已学习的内容,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 1 -。
绪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英国著名科学家J·贝尔纳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认为 “科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梵语中的“科学”一词指“特殊的智慧” 拉丁文的“科学”指的是知识的意思。
《辞海》中科学的解释: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一
种探索的过程,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 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解放初直至文革前,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内容、方法基本上是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制定的。
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 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 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
198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 其中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条目
(2)内容 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 习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
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象的填记。 附近或本园的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 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
皮亚杰:“当有云并下雨的时候,太阳做什么?” 儿童:“它会走开,因为天不好” 皮亚杰:“为什么” 儿童:“因为它不想被淋上雨”
皮亚杰与8岁的赛斯的一段对话为例: 皮亚杰:“月亮是活着呢?” 赛斯:“不是,因为它总是待在一个地方。” 皮亚杰:“它从来没有动过吗?” 赛斯:“有时候会动的” 皮亚杰:“什么时候?” 赛斯:“当你走路的时候” 皮亚杰:“那它是不是活着的?” 赛斯:“是活着的” 皮亚杰:“为什么?” 赛斯:“因为它会走路”
2、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 幼稚教育之弊病》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 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 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他的暂行课程 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 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 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针对3至6岁的孩子,通过科学实践和探索,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的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旨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也包括实验和观察等科学实践活动。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
一、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向孩子们介绍物体的特性、自然现象的原因等科学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和解释天气的变化,让孩子们了解天气的形成原因;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材质的物体,让孩子们了解材料的特性等。
二、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简单的实验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观察和探索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例如,可以进行简单的水的颜色混合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和记录颜色的变化;可以进行简单的浮沉实验,让孩子们了解物体浮沉的原因等。
三、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还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
通过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进行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自接触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例如,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树木的生长变化,了解树木的生命周期;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了解昆虫的种类和功能等。
四、创意科学活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也可以通过创意科学活动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制作小型风车或简易电路等;可以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制作彩色火焰等。
这些创意科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样,通过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以及创意科学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孩子们打开科学的大门,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6.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 (2)科学知识具有经验性
• (一)科学
•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 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
• 检验和发展。 • 1.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 科学知识的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来源 于经验性的活动;间接经验是人们经过验证的,可以直接运 用的经验,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人们在书 本上学到的科学知识、经验,都是通过搜集和整理客观信 息,并在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得出结论的。
• 学前儿童的科学是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是直接的 具体的,是描述性的,不是解释性的学前儿童通过 对物体的观察、触摸、摆弄等,感知物体的属性, 发现它们与周周环境的关系,获取直接经验,进行 信息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操作的结果。在此过 程中,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再操作、探究
(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 去认为是正确的、科学的知识,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 的不断加深,完全可能被新的事实所推翻、否定。因 此,科学没有最终的结论,更没有永远正确的结论。 即使是科学知识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所 以,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科学是一种世界观
• 科学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态度,更为广义的理解 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是通过科学思想、 方法、思维和理智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推动与促进社 会进步及全人类相互理解的价值。科学态度是个体对 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 和意向三因素构成的稳定、持久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 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因素。科学精神和科学 态度都属于科学的精神本性。
们是无法理解和习得的。但是.教育者可以把有关自 (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含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 教育目标 方面侧重 对科学态 度、科学 情感的培 养以及初 步的科学 知识、科 学思维的 学习。
• 教育内容 具有经验 性、生成 性与主题 化等特点。
• 教育过程 具有探究 性。
• 教育方法 具有直观 形象性、 操作性和 儿童自主 性。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亲近自然, 喜欢探究
具有初步的 探究能力
2. 无生命物质 (1)水; (2)沙、石、土; (3)空气; (4)常见矿产物:金属、煤、石油、塑料、玻璃等。
(二)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及其规律
1. 天文现象 天文现象主要包括日、月、星的相关知识及规律。
2. 气候与季节 (1)冷、热、阴、晴、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 (2)春、夏、秋、冬等气候变化。 3. 物理现象 (1)光; (2)声音; (3)电; (4)磁: (5)热; (6)力与运动。 4. 化学现象 常见的化学现象有燃烧、霉变、发酵、生锈等。
在探究中认 识周围事物
和现象
科学探究
初步感知生 活中数学的 有用和有趣。
感知和理解 数、量及数 量关系。
感知形状与 空间关系。
数学认知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一)身边物质的特点及其规律
1. 动植物 (1)常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不同特征及其用途; (2)常见动物的形态、特征、本领及一般用途; (3)常见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性; (4)常见动植物的种类及各自特征。
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一)什么是科学教育
基本知识
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载体,使学生学习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 学精神、建立科学的知识观与世界观,并使学生逐步具备科学探究与科技应用能力的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二)科学是动态的活动
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科学又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是人的一种特殊的 活动,是真理性知识的一个生产过程。
(三)科学是世界观
科学不是纯粹客观的、价值中立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 追求;真正使科学光芒四射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科学精神及其所追 求的价值。
外在环境之的互动。
感觉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蒙台梭利认为,感 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和判 断的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 她认为,学前阶段的儿童各种感觉特别敏锐,正是感 觉发展的敏感期。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包括触觉、视 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蒙台梭利的感 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二是 自我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一、什么是科学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的科学 三、日本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特点 四、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理论
“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直接享受着科学发明的种 种成果;科学的范畴已极为广泛,随着人们对科学本质的探讨,科学已 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一)科学是知识体系
作为知识体系,科学知识包括概念、原则与原理,具有不同于其它知 识的特点: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学前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1、没有全国统一的科学教育教材。 2、通过“环境”进行教育。 3、高度关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强调幼儿科
学教育是让幼儿获得真实的、直接的体验。 4、注重情感教育和心灵教育,重视幼儿内心世界与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3~4岁
1. 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 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 种多样的。 2. 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 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 3. 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 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4. 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对 人类的贡献。
例:
白天热还是晚上热?
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湿漉漉的。
幼儿A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你说是白天热还是夜里热?” “当然是白天比夜里
热?” 幼儿B回答。 “我认为正好相反。你看,昨天晚上热得树木、花草出了那么多汗。”
例:
一天,女儿忽闪着眼睛问我:“爸爸,人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了想,就尽量用通俗明了 的语言说道:“青青,是这样的,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人的祖先,就是猴子……” 女儿咯咯笑着说:“爸爸说话好啰嗦呀!”我笑着继续说:“猴子很聪明,又特别喜欢干活, 过了很久很久,猴子学会了站着走路,也学会了说话,然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人,懂了 吗?”
半天,女儿点点头说:“噢,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原来都变成人了。”啊?我吃惊
得张大了嘴巴。她扫了我一眼,继续补充说:“爸爸,我明白了,动物园里的猴子都是懒猴
子,我们和妈妈都是聪明的猴子。”
通过以上案例,你认为儿童有科学吗? 如果儿童有科学,那么儿童的科学又是什么样子呢? 学前儿童是怎么来学习科学的呢?
狭义: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 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对幼儿而言: 1、科学教育有助于幼儿获得科学知识、探究技能以及培养科学态度 2、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科学知识、好奇心、科学兴趣、态度等 有利于儿童主动性、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等品质的发展。 3、科学教育能够启迪儿童的心智,影响一生发展 给儿童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 爱因斯坦、爱迪生、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调查:幼儿园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明论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明论述介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为3-6岁的儿童提供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育活动。
这种教育旨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好奇心、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育可以通过实验、探索和观察等方式,让儿童亲身参与,从而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方面:1. 好奇心的培养: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兴趣。
通过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和进行实验,儿童可以积极主动地研究。
好奇心的培养:科学教育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兴趣。
通过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和进行实验,儿童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
2. 观察能力的发展: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现象、描述事件和记录结果来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
观察能力的发展: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现象、描述事件和记录结果来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
3. 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推导结论,儿童可以学会分析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和推导结论,儿童可以学会分析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法。
4. 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教育可以为儿童奠定科学素养的基础。
他们可以研究到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则,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教育可以为儿童奠定科学素养的基础。
他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原则,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策略为了实施有效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1. 实践导向:科学教育应该以实践为导向,让儿童亲身参与实验和探索。
通过触摸、感受和观察,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概念。
实践导向:科学教育应该以实践为导向,让儿童亲身参与实验和探索。
通过触摸、感受和观察,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特点
1.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师生双方活动的过程。 2.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重演科学家科学活动的过程。 3.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获得科协经验的过程。 4.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科学知识方法情感协调培养的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15
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三种活动形式的关系
三者密不可分,三种活动形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彼 此联系、相互补充,又可以相互转换。
(二)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也称为整合性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等三个 方面。
1.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即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或者发生的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或 现象进行随机的教育。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具有随机性和生成 性的特点。例如散步、进餐、盥洗、午睡、采集、远足等活 动中渗透的科学教育。
2. 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是幼儿自发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并自主建构学习经验的一种 学习活动,能够比较好的估计幼儿在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别 差异,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 和创造性。
3. 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幼儿的语言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发 展的,其中自然事物与现象是重要内容。科学 教育中幼儿获得的感性经验是幼儿数概念形成 的基础。音乐和美术是人们艺术手段表现对客 观现实的认识,一首歌、一幅画,都反映着一 定的社会和自然的内容。幼儿园的体操与发展 基本动作的走、跑、跳等体育活动常常是采用 一些动物的形象和游戏的方式。
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 育活动
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 育
(一)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按照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 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
1. 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 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 对世界独特的理解。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从周围环境的特点来分析周围环境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服泉。
周围环境是互相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对发展幼儿的思维有着重安的促进作用。
周围环境是可以被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物质世界,对培养幼儿的求知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
周围环境美的姿态,可以为培养幼儿的积极情感提供有利的因素。
周围环境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源泉。
(二)从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分析1. 通过科学教育,能满足这种好奇心,使幼儿对学习科学产生积极的态度,还能对幼儿长大后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对待生活产生良好的影响。
2. 幼儿的智力、语言处于迅速发展区,但他们的智力、语言的发展有赖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教育能以客观事物为媒介,促进幼儿智力语言的发展。
3. 幼儿的个性品质处于发展期,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三)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来分析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为幼儿园各项活动,特别是教育活动提供具体而丰富的内容,即科学教育活动是进行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基础。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含《指南》)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 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环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 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1)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脚,探究问题。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3. 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1)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2)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科学概念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特点
3、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怎么样)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 藏的因果关系(圆球-斜面-滚动)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 分类(家禽-家畜)
(一)科学情感和态度目标解读
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学前儿童关爱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前儿童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提问 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破坏行为 用真情引导学前儿童的好奇心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对周围的动物、植物、
自然现象等进行主动探究。
(2) 发展学前儿童好奇心,使学前儿童形成科学情感和科 学态度这种有利于终身发展的素质。 (3) 使学前儿童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如何学习,使学前 儿童逐渐学会科学的方法。 (4) 使学前儿童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 验,发展智力。
四、怎样学习幼儿科学教育
(一)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 (二)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应具备的工作能力
(一)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
1.科技素养 2.要具有全新的、现代的教育观念 3.要具有一定教育知识和技能
1.科技素养
(1)要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2)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问题解决 问题 (3)能以积极的态度影响幼儿、感染幼 儿
(1)注重学前儿童自发的个别探究和小组探究活动。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灵活地渗透于一日生活。案例:花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第一章 认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二、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概述 1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本质与内涵
二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内涵
学前儿童通过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是学前儿童 探索周边世界的过程
2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是学前儿童 探索周围世界的经验
3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是学前儿童与 周围世界的交互活动
4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是学前儿童 与周围人的人际互动
二、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概述
01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本质与内涵
02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过程与特点
03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年龄特征
二、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概述 1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本质与内涵
一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本质
1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是探知客观世界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
学前儿童科学探究是探索世界、建构理论和获取知识的过程
CHAPTER ONE
认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习目标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况。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概况。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 人们早已认识到科学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有很多人错误地认
为科学只是成人乃至科学家的事情,与学前儿童无关。其实,学前儿童对 周围的各种事物都怀有强烈及浓郁的好奇心,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 这正是学前儿童科学意识的萌芽。为了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激发其 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我们有必要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自身发展
1 有助于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科学兴趣和探究周围世界的 积极态度
名词解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名词解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针对幼儿阶段(通常是3至6岁)的儿童进行的科学学习和探索活动。
它旨在通过灵活的、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科学概念、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从而培养他们在科学领域的兴趣和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儿童提供积极的科学学习经验,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观察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探索和小组讨论,儿童可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概念,如物质的性质、生物的特征、天文现象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儿童可以通过亲身经验建立起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还注重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分享,促进他们的社会情感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在于,科学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科学学习,儿童可以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理解现实世界,还为他们今后更深入的科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这些都是他们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需的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教学时数:2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目标:1.了解本课程有关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2.理解科学、儿童科学的内涵。
3.掌握儿童如何学习科学。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科学的价值,学前儿童如何学习科学。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如何学习科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第一课时科学与儿童的科学[思考]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儿童的科学?儿童怎样学习科学的?一、什么是科学?(头脑风暴:3分钟内用你能想到的词去形容科学)对于人类来说,科学是什么?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
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斗转星移,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不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对象。
总之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举例:人们都在传说牛顿和苹果的故事,苹果的下落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而不是飘落在空中?1.石头从空中下落;2.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3.雨滴从屋檐上落下来。
[思考]石头比树叶下落得快吗?是否认为重的物体就会下落得快一些呢?“科学”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实验与探究]1.将一枚硬币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下落的快;2.把一张纸片捏成纸团,将纸团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3.将一枚硬币和一枚表面贴有纸片的硬币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那么,科学的含义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在这里我们综合各家论述给科学的内涵作一个解释: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科学是人类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
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 科学是知识广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和数学。
狭义自然科学。
2. 科学是过程核心在于探究3. 科学是态度探究精神二、“儿童的科学”是什么对于儿童来说,科学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我们教师与家长深思的问题,儿童眼中的科学不是什么牛顿定律、三角函数,也不是密密麻麻的科学公式。
科学是他们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是他们眼中好奇的现象。
我们可以先从具体例子来讨论。
例一:科学区中,两位小朋友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玩得很高兴。
这时,幼儿A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
幼儿A去找幼儿B帮忙,两个人一起忙活起来,可是忙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两人有点泄气了,他们放下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
这时,教师走过去,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这辆小汽车真漂亮!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吧!”两位小朋友听见了,都围拢过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小汽车开了!小汽车开了!”两位小朋友欢呼起来,他们玩小汽车玩了很久。
显然,这两位儿童经历了一次典型而且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
起初,科学区投放的磁铁和小汽车引起了儿童摆弄的兴趣。
而摆弄的过程又引起了儿童的发现:磁铁能把东西吸过来,它能不能让小汽车跑起来?这个问题引发幼儿A去不断重复操作,但是都没有成功。
这一发现又引起了幼儿A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小汽车每次都被吸住,却跑不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寻求幼儿B的帮助,但是直到最后,他心中的疑问也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
这就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求解释,尽管他最后并没有得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
例二: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湿漉漉的。
幼儿A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你说是白天热还是夜里热?”“当然是白天比夜里热?”幼儿B回答。
“我认为正好相反。
你看,昨夜热得树木、花草出了那么多汗。
”在这个例子中,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探究行为。
似乎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对问题的回答。
当然,我们深信这个儿童的认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和他平时有关出汗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
他至少认识到出汗和热这两个现象是有关联的,只是不能区分汗珠和露珠。
这也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在思考并试图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
他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也许是贫乏的生活经验)和当前观察到的事实,对自然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尽管是错误的判断。
例三:某5岁女孩有一天突然对妈妈说:“我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
”妈妈很奇怪,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
而儿童的解释则更令她奇怪:“因为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
我们在地球上看,就好像是星星在眨眼睛。
”这位妈妈不知道怎样对待孩子的解释,只得对她说:“你想的真好!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原因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
”例四:一天,女儿忽闪着眼睛问我:“爸爸,人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了想,就尽量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说道:“青青,是这样的,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人的祖先,就是猴子……”女儿咯咯笑着说:“爸爸说话好啰嗦呀!”我笑着继续说:“猴子很聪明,又特别喜欢干活,过了很久很久,猴子学会了站着走路,也学会了说话,然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人,懂了吗?”半天,女儿点点头说:“噢,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原来都变成人了。
”啊?我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她扫了我一眼,继续补充说:“爸爸,我明白了,动物园里的猴子都是懒猴子,我们和妈妈都是聪明的猴子。
”这两个儿童的行为似乎离科学更远了:与其说这是科学,还不如说是幻想。
然而,科学和幻想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这正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同样对自然界的现象表现出好奇,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一个解释,尽管这个解释没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主观想象的结果。
例五:一次科学活动《快乐的旋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会旋转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旋转是接送车转动的轮子、是司机叔叔手中的方向盘;是妈妈买来的陀螺、是幼儿园里好玩的呼啦圈;是洗衣机里的大漩涡,是电视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各种各样的旋转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睁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生活中有这么多神奇的旋转,那我们自己呢?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原来我们自己的身体从上到下都会旋转——头、眼珠、嘴巴、手臂、腰、膝盖、脚……甚至整个身体都会旋转,更神奇的是我们的身子能跟着音乐节奏旋转,还能好几个部位同时旋转呢……渐渐地,孩子们不满足于发现旋转了,他们开始探索: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旋转呢?孩子们到自己熟悉的各个角落去寻找、做记录,惊喜地发现原来旋转原因有好多:有的靠电力旋转、有的靠风力旋转、还有的靠人力旋转的……孩子们还大胆想象:还有靠引力、靠机器人的力量旋转的……可是为什么他们旋转的速度会不一样呢?细心的孩子们开始学会在游戏中比较观察:原来,接触面的光滑和粗糙、物体本身是否平衡、用力的大小等等都会影响旋转的速度。
旋转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呢?实验课上,孩子们品尝了果汁机榨出来的鲜果汁,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了洗衣机里转动后变的干净衣服;也看了电视里、图画中被龙卷风刮得东倒西歪的房子树木,也知道了因为有漩涡,地球上还有轮船不能经过的海面……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孩子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些发现——他们拿来了纸笔画下了自己发现的旋转物体,在实验课上跟老师一起制造旋转,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动手设计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旋转玩具,组成了大A班的神奇的“旋转王国”。
不仅如此,在班级的“宝贝生日会”上,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跳起了快乐的“圆圈舞”,把爸爸妈妈都逗乐了……快乐的旋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旋转,许多被大人忽视的现象,在儿童眼里是那么的好奇和有趣。
这就是儿童的科学。
所以,幼儿都是科学家,幼儿的生活就是科学,无处不在。
是经验性的、诗意性的、想象性的。
我们说儿童有其自己的科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承认儿童有科学;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儿童的科学有其独特的内涵,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 1.儿童的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 2.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 3.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什么通过对以上的概念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教育不应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教育。
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
具体的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解释为:是对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
是通过儿童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是儿童获取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初步学习科学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是发展幼儿好奇心,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以及培养儿童良好科学行为、习惯的过程。
第二课时 3W导入:在了解什么是科学、儿童的科学、儿童科学教育后,请思考3W:Why?What?How?一、Why?为什么学?1.对社会发展而言2.对儿童个体发展而言A.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给儿童一生带来影响;(好奇心、探究欲望)B.积累科学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有科学潜能的儿童并促进其早期发展)C.促进学前儿童良好个性和品质的发展。
二、What?学什么?1.课程:目标、内容、方法、活动的设计、评价。
2.学习教育对象的学习科学的一般特点三、How?怎么学?1.理论+观摩视频+动手实操实践一:亲历探究提出一个你自己感兴趣或一直困扰你的科学问题,并努力找出答案;Q:每个人提一个,什么时候回收答案?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收?如何评估学生做的好坏?实践二:模拟讲课和实战演习(1)以小组为单位,从教材上的教学案例(经典案例或案例阅读)中挑选一个进行模拟讲课;(2)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准备一份教案,并讲课、评课。
实践三: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习课程第四—六章的科学方法,小组合作完成生活现象的解释,要制作PPT。
2.考勤方式: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
作业:✓提出一个你自己感兴趣或一直困扰你的科学问题,并努力找出答案;✓阅读资料:1.阅读教材P6-P10知识拓展2.阅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关科学领域的内容。
下节课带到课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