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
![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d95ae926bec0975f465e2db.png)
六种着色剂毒性研究进展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aingw@摘要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公布 6种色素可能会引起儿童多动症 ,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文章探讨了这 6 种色素日落黄、柠檬黄、喹啉黄、偶氮玉红、胭脂红、诱惑红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南安普顿大学研究这6种色素的毒理分析做出详细的论述。
对未来食品合成色素的应用 ,提出建议。
关键字食品合成色素; AD I;毒性;儿童多动症1前言近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关注焦点。
科学家们对6种常见的食用人工合成着色剂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喹啉黄、偶氮玉红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2007年9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 1 ] ,许多食品含有的这6种着色剂(还包括防腐剂苯甲酸钠),能够引起多种儿童多动症的症状,比如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物质特别在软饮料、果汁、沙拉酱等儿童经常食用的饮料和食品中含量更高。
对于南安普顿大学的这项研究结果,英国政府非常关注。
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在英国食品法规中除再次重申“1岁以下婴儿食用的食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添加剂”外,该局还提醒父母们不要给孩子们购买含有大量添加剂的饮料、糖果和加工食品。
2008年4月,英国食品标准局拟议禁止在食品内添加6种人工色剂: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喹啉黄、偶氮玉红。
欧盟食品安全局也对此高度重视,开展相关物质的风险评估研究[ 2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6种着色剂毒性,特别是其对儿童行为能力的影响,我们对此作一综述。
2 6种着色剂着色剂,通常包括食用合成着色剂和食用天然着色剂两大类。
食用合成着色剂是用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制得的[ 3 ]。
合成着色剂具有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成本低等特点,目前仍在广泛使用。
但近年来由于存在安全性问题,其使用品种逐渐减少。
2. 1 日落黄日落黄又名晚霞黄,橙红色粉末或颗粒,吸湿性强。
水溶性偶氮类色素,中性和酸性水溶液呈橙黄色,碱性时红棕色。
天然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f03584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f.png)
食用天然着色剂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产品。
食用着色剂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个类型。
我国批准的着色剂有68种。
目前绝大部分食品着色剂为天然着色剂,其中,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提取的着色剂约占20%。
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研发出新的天然着色剂,并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对食品和饮料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提高着色剂的品质[1]。
因此,必须生产出高品质的着色剂运用于食品加工行业中。
1 食品天然着色剂的特点本文着重探讨着色剂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性质,按原料来源分类,食品天然着色剂可以分为植物(如各种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动物(如胭脂虫红)、微生物(如红曲红)和矿物着色剂(如二氧化钛)等。
根据色调可以分为红紫、黄橙和蓝绿色等种类,根据其化学成分,具体可以分为叶绿素、血红素、花青素和胡萝卜素等,目前,绝大多数天然着色剂都来自动植物 组织。
与化学合成着色剂相比,天然着色剂一般来源于可食动植物,安全性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很多天然着色剂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或其本身就是维生素或具有维生素,甚至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天然着色剂的颜色是自然形成的,部分着色剂还带有香气,可增加食品的风味;有的天然着色剂还可作为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植物着色剂的提炼比较困难,一般情况下,其生产成本与合成着色剂相比相对较高,而且会受到植物的种类、产地和生长季节的影响。
植物着色剂种类较多,性质内容极其复杂。
有些与其他物质化合,还会产生异味。
与化学合成着色剂比较,天然着色剂着色强度较低,而且着色很不均匀,而且容易受到光、热、氧、金属离子的影响。
就天然着色剂来说,其专用性极强,并不是在所有食品中都适用。
在提炼天然着色剂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2]。
2 生产食品天然着色剂的途径物理提取(浸提法、压榨法、超临界萃取法、高压提取)、人工合成(酶反应法)和生物技术(酶法提取技术)都是获得食品天然着色剂的途径。
佛手果的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开发
![佛手果的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9ddd848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6.png)
佛手果的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开发佛手果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的特殊水果,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使其成为许多人喜爱的食材。
然而,除了作为食品之外,佛手果还具有潜在的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的开发价值。
本文将探讨佛手果作为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的潜力,并介绍相关的开发研究进展。
首先,佛手果作为天然染料具有独特的色彩特性。
佛手果的果实外皮呈现出鲜明的橙黄色,这种色彩可以提取用于染料的杂色酮。
杂色酮是一种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艳丽的橙黄色,并且对于染料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佛手果提取物可以作为生物染料用于染色纺织品、皮革和纸张等材料,并且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和抗褪色特性。
其次,佛手果作为食品着色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食品着色剂通常含有化学合成的化合物,这些合成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相比之下,天然食品着色剂更安全可靠。
佛手果中的杂色酮被广泛用于食品着色剂的开发,这些食品包括果汁、饮料、冰淇淋、糖果、面包等。
由于佛手果具有天然的鲜艳色彩和独特的香气,其作为食品着色剂可以提供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享受,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食用体验。
为了开发佛手果的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项研究表明,佛手果中含有丰富的杂色酮,其提取方法基本是将果实切开并提取其中的色素。
通过改变提取条件和纯化过程,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
此外,科学家还研究了佛手果染料的应用性能,包括染色性能、抗褪色性能、热稳定性等。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佛手果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并且可以满足市场对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的需求。
然而,佛手果作为天然染料和食品着色剂的开发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佛手果的果实生长季节有限,因此其产量相对有限。
其次,佛手果的提取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产成本。
此外,特定人群可能对佛手果染料和食品着色剂产生过敏反应,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仍然非常重要。
食品添加剂中着色剂的功能与运用
![食品添加剂中着色剂的功能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3c943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5.png)
食品添加剂中着色剂的功能与运用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着色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着色剂可以让食品更加美观、使产品区分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等多方面都有作用。
然而,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也非常关注,着色剂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着色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运用和安全性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引言食品添加剂是指加工食品过程中用于改善食品品质、保存食品、方便消费等方面的物质,分为保鲜剂、增味剂、稳定剂、酸度调节剂、发酵剂、增稠剂、膨松剂、抗氧化剂等多种类型。
而着色剂作为其中一种,便是现代食品生产中经常用到的。
着色剂不仅可以美化食品、使其更具吸引力,同时也能够让消费者一眼区分出不同的产品或者品牌。
该文就着色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运用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着色剂的分类着色剂一般可以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其中天然着色剂指的是从天然物种中提取的着色剂,也就是所谓的植物色素或动物色素。
而合成着色剂则是由合成化学的方法制造的,比如亚硝酸盐、染料、二氧化钛、铁蓝精和酿造蓝等。
天然着色剂的优点是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是价格较为昂贵、色相单一,这也是市场上相对较少使用天然着色剂的原因之一。
在合成着色剂中,比较广泛应用的是食品染料。
它具有色泽鲜艳、稳定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具体运用中也需要注重使用量。
另外,一些特殊的食品染料也具有特别的作用,比如在肉制品中使用的着色剂则需具有防腐保鲜的作用。
三、着色剂的功能着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一部分,也具有多种功能。
下面就对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美观:着色剂会赋予食品不同的颜色,从而美化食品,使其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稳定性:着色剂可以保持食品的色泽不变,避免因时间或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质的现象。
区分产品:使用着色剂可以区分产品或品牌,帮助消费者进行辨认和选择。
其他:着色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起到一些额外的作用,比如光感性着色剂可以使食品在不同环境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c9e5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a.png)
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食品着色剂,是由红曲菌发酵产生的一种色素,其主要成分是赤霉素。
红曲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知识。
一、红曲色素的特点1. 天然来源:红曲色素是由红曲菌发酵得到的一种天然色素,其来源天然、健康、安全。
2. 稳定性高:红曲色素在酸性、碱性、热处理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光、热、氧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褪色与分解。
3. 色泽鲜艳:红曲色素呈红色至紫红色,对肉制品具有良好的着色效果,使肉制品色泽鲜艳、诱人。
4. 具有抗氧化功能:红曲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在肉制品中可以延长保存期限,延缓肉制品的氧化变质。
二、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应用1. 火腿、香肠制品:红曲色素可以代替人工合成色素,为火腿、香肠等肉制品提供天然的着色剂,使其色泽艳丽,口感更佳。
2. 火腿肠、午餐肉等加工肉制品:红曲色素可以增加加工肉制品的色泽鲜艳度和诱人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腌制肉制品:在腌制过程中添加红曲色素能够增强肉制品的色泽,使其更加诱人。
三、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作用1. 增加色泽:红曲色素可以为肉制品增添红色或紫红色的色彩,使其外观更加诱人。
2. 提高品质:红曲色素可以提高肉制品的整体品质,使其外观更加美观,口味更加鲜美。
3. 增加营养:红曲色素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氨基酸等,对肉制品的营养价值有所增加。
4. 增加抗氧化性:红曲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可以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限,降低氧化变质的可能性。
四、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添加标准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标准,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是有一定限制的。
通常来说,红曲色素的添加量应该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不能超标使用。
而且在添加红曲色素时需要注意与其他食品添加物的搭配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五、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红曲色素在肉制品中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ec1b4da76a20029bd642d4d.png)
1 食 品着色剂 的发展概况
食 品着 色剂 的添加最早 可追溯到古埃 及 , 约在 大 公元前 10 , 50年 当地 的糖 果制 造 商利 用 天然 提取 物 给糖 果着色 ; 印度也 曾用高梁所含 的色 素来漂染 物 古 品 ; 元 4世纪 , 公 大不 列颠 的阿利 克人 就 开始 利用 茜 草色素对葡 萄酒进行着色 , 调味 品至少早在 50年 而 0
p r Th n t ef a u e , e u iy sa i t n p l a in o o d c l r g a e t w r i u s d d ti d y I h a t t e e . e h e t r s s c rt , tb l y a d a pi t ff o oo i g n s e e d s se e a e l . n t e ls , h i c o n c l c re t r b o n h e eo i g te d i o d c lrn g n s we eas r p s d tn a ie y u r n o l msa d t e d v lp n r n n f o oo i g a e t p r lop o o e e t t l . v
剂有着 色力强 、 于 溶解 、 易 无臭 无 味 , 格便 宜 等 优 价
点而备受人们欢迎 。( ) 3大多数天然着色剂对光热 、 金属 、 酸碱 、 氧化剂 比较 敏感 , 在这些 条件 下不稳 定 , 色调 会发 生很 大变化 , 合 成 着 色剂 正 好 能 弥补 这 而 缺点。( ) 4 有些天然着 色剂可作 为天然抗氧化剂 和天 然 防腐 剂 , 于合成 的抗 氧 化剂 和 防腐 剂存 在 由 安全 问题 , 越来 越 多 的消 费者 倾 向于使 用 天 然 的 抗
糖基化血红蛋白着色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糖基化血红蛋白着色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14410eeff9aef8941e062e.png)
恒温搅拌 1 0~1 m n 冷 却 至 室 温 , 节 p 值 至 5 i, 调 H
5 0 2 %条件 下 10 0 . ,5 0 g离 心 5 i , 掉 上 部 溶 液 , mn 倒 下部 沉淀冷 冻干燥 , 即得糖 基化血红 蛋 白着 色剂 。
1 3 2 糖 基 化 血 红 蛋 白着 色 剂 的 应 用 实 36期 6
第二组 : 添加 肉重 0 1% 的亚 硝酸钠 。 .5 。
J 5 0— D 0 2型电子 天平 、 L一14精密 电子 天平 、 A 0 H H一 4型数显 恒 温 水 浴锅 、 冻 离 心机 、2 2 0 冷 7 2— 0 0
第三组 : 添加 肉重 0 2 的糖基化 血红蛋 白着 色 .%
新 鲜猪 肉。
2 结果 与 分 析
2 1 熟 肉饼亮度 ( ) 的测定 . L 值
表 1 添 加 不 同 着 色剂 对 熟 肉饼 L 值 稳 定 性 的 影 响
() 2 原料 肉的预处理 。修 整 , 去碎 骨 、 、 剔 筋 腱及
结 缔组织 膜后 , 开 , 切 放人 绞 肉机 中绞碎 。 () 3 腌制 。将 2 % 蒸馏 水 ( / 、. 5 o 和 0 w w) 0 5 % V
p t. l9 0软件作 图 。 o
13 2 1 熟 肉饼 生产 的工 艺流程 ...
猪 肉一去 筋腱 、 膜一 绞碎 一 腌 制 一 装 袋 一 密 筋 封一蒸 煮 ( 5 ,5 i) 冷却一样 品 。 8℃ 4 mn 一
( ) 料选 择 。所 用猪 肉为经 卫 生监 督 检 疫 的 1原
高该新 型着 色剂 的溶解 性 、 照 和热稳定 性 等性 能。 光
因此本文 将糖 基化 血红 蛋 白着 色 剂应 用 于熟 肉 制品 中 , 通过 对熟 肉制 品 的色泽 进 行 测定 , 其 他着 与 色剂做 比较 , 评价 该新 型着 色剂 的发色效 果 。
天然食品着色剂的开发与应用
![天然食品着色剂的开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d4f65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a.png)
天然食品着色剂的开发与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中添加的着色剂。
作为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配料之一,着色剂往往能够给食物增添美感,提升食欲。
然而,对于许多化学合成的着色剂存在一定的担忧,因此天然食品着色剂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天然食品着色剂是指由自然物质提取而成的颜料,其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相较于化学合成的着色剂,天然食品着色剂更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们更天然、更安全。
传统上,食品是用天然材料自身的色彩来进行着色的,如红薯可以提取出红色素,胡萝卜可以提取出橙色素。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更先进的技术来提取和开发天然食品着色剂。
其中,植物来源的天然食品着色剂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例如,从红颜色的苹果和浆果中提取的花青素,可以用于为食物增添红色、紫色甚至蓝色的色彩,这种着色剂是享受水果美味的同时,也能为食物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此外,从土豆和番茄等植物中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作为橙色着色剂,不仅颜色鲜明,而且富含维生素A,对人体健康有益。
除了植物,动物来源的天然食品着色剂也有其特殊的应用。
鲜红的胭脂虫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着色剂来源,其可以用来为食品染成红色。
这种着色剂在制作糕点、酒类等食品时,常被用于增添艳丽的红色,并且它的使用量非常小,对人体无害。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食品着色剂也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领域。
发酵是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的过程,通过微生物发酵可以产生具有特殊颜色的色素。
例如,紫红色的菜豆红色素就是由大豆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它可以为食物增添独特的颜色。
微生物来源的天然食品着色剂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独特色彩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食品制造商的关注和应用。
当然,天然食品着色剂的开发与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研发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提高天然食品着色剂的成倍生产能力和稳定性。
其次,天然食品着色剂相对于化学合成的着色剂来说,成本较高,这可能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的普及和应用。
着色剂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
![着色剂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4a6e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0.png)
着色剂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1. 引言着色剂是一种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烹饪过程中。
它们赋予食品丰富的颜色,增强了食品的吸引力和美观度。
本文将探讨着色剂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
2. 着色剂的分类着色剂可以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2.1 天然着色剂天然着色剂是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的颜料。
常见的天然着色剂有胡萝卜素、叶绿素和紫花苜蓿等。
2.2 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是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的颜料。
常见的合成着色剂有孔雀蓝、亮蓝色素和一些染料。
3. 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原理着色剂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在食品中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理:3.1 吸收光谱法着色剂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反射其他波长的光线,从而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这种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例如使用叶绿素使食品呈现绿色。
3.2 值连锁法着色剂在食品中通过与其他化学成分形成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从而产生特定的颜色。
这种原理常见于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3.3 颜色反应法着色剂在食品中与其他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特定的颜色。
这种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染料的制备。
4. 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案例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可以创造出多种迷人的颜色,从而提高食品的吸引力和美观度。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红色着色剂:红色着色剂常用于饼干、蛋糕和果冻等食品中,使其呈现出诱人的颜色。
•绿色着色剂:绿色着色剂常用于蔬菜汤、沙拉和绿色果冻等食品中,营造出清新健康的感觉。
•黄色着色剂:黄色着色剂经常被用于饼干、面包和奶黄包等面制品中,增加食物的诱人度。
•蓝色着色剂:蓝色着色剂常见于糖果、汽水和蓝莓冰淇淋中,给人一种冷静和清爽的感觉。
5. 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安全性问题尽管着色剂在食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一些人对某些合成着色剂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食用过多的着色剂也可能对健康有影响。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着色剂的用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研究进展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b5f8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c.png)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研究进展彩色马铃薯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关于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文将对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是一种稀有的花青素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马铃薯的薯内和薯皮中。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低血脂等多种生理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研究备受关注。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提取和分离。
目前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酸碱法、酶法、超声波法等。
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并进一步进行分离纯化。
其次是对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通过分析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结构,可以了解其生理活性成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还有关于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代谢途径的研究,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等。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研究进展不仅有助于分析其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还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食品工业中,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可以作为食品着色剂,增添食品的色泽和吸引力。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还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功能,有望在食品保健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提取方法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也需要进一步揭示。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彩色马铃薯花青素的研究为人们了解其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拓展,相信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将在医药和食品保健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及研究现状及食用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及研究现状及食用着色剂的发色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ed37156edb6f1aff001fe3.png)
天然色素的生产及研究现状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aingw@食品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大类。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发出了许多种新型的食品天然色素。
与合成色素相比,天然色素最大的优点是相对地安全性较高,天然色素的缺点是对光、热及pH的敏感性较高,对氧化的敏感性较大,溶解度较小,色素浓度较低,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天然色素的成本远高于合成色素的成本。
1.发展历史人类为食品着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概括为:天然色素———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并用———更加安全、稳定的天然使用色素。
自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合成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后,人工合成染料借其特有的色艳、稳定性强、易于复配、价廉等优点很快替代了天然色素。
随着化学合成色素及其生产技术在我国的传入,食品行业中也开始用合成色素取代天然色素进行相应的产品生产。
20世纪初,毒理学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原先曾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中,大多数种类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后果,这一点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具有一定毒性的合成色素被淘汰使用。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食用天然色素资源的开发、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天然食用色素的品种、产量、质量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生产现状近年来,天然食用色素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额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由于市场前景看好,需求量逐年上升,各国竞相开发生产。
而食用色素的生产是需要得到有关方面许可后方可进行,如在世界范围内食品添加剂是由FAO/WHO吸收发展中国家参加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ECFA)来制定一个国际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但JECFA只对极少数天然食用色素制定了ADI值,其余均未作评价,允许按需要量添加,这是由于大多数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性很高的缘故。
目前各国对天然食用色素允许生产和使用的种类还存在差异。
如FAO/WHO允许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有:紫草红、安拉妥、花色苷类、辣椒红、焦糖色素、红花色素、叶绿素铜钠(钾)、β-胡萝卜素、β-阿朴-8′-胡萝卜醛、番茄红、姜黄色素、藏红花、郁金香、叶黄素等。
食品色素变化实验报告——花青苷
![食品色素变化实验报告——花青苷](https://img.taocdn.com/s3/m/eed172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e.png)
食品色素变化实验报告——花青苷引言食品色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增加食物的吸引力,还可以影响我们对味道和质感的感知。
花青苷是一种常见的食品色素,广泛存在于天然食材中,如紫葡萄、蓝莓和红葡萄酒。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花青苷的性质、变化和应用,以及对其的评估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花青苷的性质花青苷是一种属于花青素类的天然化合物,它赋予许多食物和饮料鲜艳的紫色、蓝色和红色。
花青苷的分子结构中包含花青素骨架,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癌作用。
这使得花青苷成为健康食品和保健品中的重要成分。
花青苷的变化pH值对花青苷颜色的影响花青苷的颜色对食品的吸引力至关重要。
实验中,我们改变了花青苷溶液的pH值,观察其颜色变化。
结果显示,花青苷在酸性条件下呈现鲜艳的红色,而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呈现蓝色。
这是由于花青苷分子在不同pH值下的结构变化导致的。
这个性质在食品工业中用来调整食品的颜色,以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温度对花青苷的稳定性另一个实验中,我们测试了花青苷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花青苷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导致颜色褪去。
这一发现对于食品加工和储存非常重要,因为温度的控制可以影响食品的色泽和质量。
光照对花青苷的降解花青苷也对光敏感,容易受到紫外光的影响而降解。
在实验中,我们将花青苷暴露在紫外光下,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结果显示,花青苷在紫外光下逐渐失去颜色,这也是为什么食品包装常常采用不透明材料来保护食品中的花青苷。
花青苷的应用食品着色剂由于其丰富的颜色和稳定性,花青苷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食品着色剂。
它可以为食品赋予各种吸引人的颜色,从紫红色到深蓝色,适用于糕点、果酱、饮料和糖果等各种食品。
营养保健品花青苷被认为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性质,因此在营养保健品中也被广泛应用。
它被认为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抵抗炎症和减轻氧化应激。
实验结果总结通过我们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花青苷的性质、变化和应用。
着色剂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
![着色剂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389071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9.png)
着色剂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着色剂在现代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纺织品、塑料制品等多个领域。
着色剂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行业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着色剂的现状以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前景。
着色剂是一种能够为产品赋予颜色的物质。
随着人们对产品外观的要求不断提高,着色剂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着色剂主要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天然着色剂是以植物、动物等自然提取物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制成的。
它们具有低毒性、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红曲、花青素、叶绿素等天然着色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行业。
然而,天然着色剂的资源有限,产量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天然着色剂,以满足市场需求。
合成着色剂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色彩鲜艳的特点。
它们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塑料制品、纺织品和涂料等行业。
合成着色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不断突破,合成着色剂的性能和品质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研发更加环保、可降解、无害的合成着色剂,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着色剂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着色剂的安全性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一些合成着色剂可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因此,加强着色剂的安全监管和标准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其次,环保问题也是着色剂行业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些合成着色剂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研发环保型着色剂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未来五至十年,着色剂行业仍然会保持稳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新型着色剂的涌现将带来更多的应用领域。
同时,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将促使着色剂行业不断创新和改进。
对于天然着色剂而言,研发更高效、可持续的生产工艺将是未来的重点;对于合成着色剂而言,研发更环保、无害的产品将是发展的方向。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44603d65022aaea988f0f05.png)
食品着色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对食品着色剂的应用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对着色剂的特点、稳定性、安全性及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食品着色剂应用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食品着色剂;安全性;稳定性;研究进展颜色是评价食品外观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人们在判断食物的好坏时往往先观察其色泽,自然、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颜色可以激起人们的食欲,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反之,如果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变色或者退色,食品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食品中加入食品着色剂加以调色,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食品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
食品染料、食品着色剂按结构分为偶氮类和非偶氮类着色剂;按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着色剂;按来源分天然和人工化学合成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主要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组织中通过物理方法提取得到的,而合成着色剂是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所得到的有机着色剂[1]。
1食品着色剂的发展概况1.11856 年以前阶段(早期天然色素阶段)此阶段是从人类文明的早期至 1856 年的三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
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人类已经开始从植物、动物、矿物质中取得有色物质,用于食物、衣服、皮肤等染色。
当时对这些植物、动物、矿物质来源的有色物质主要着眼于有效性,即有颜色即可,对它们的安全性,特别是潜在的安全危害性所知甚少,考虑不多。
此阶段暂称为主要注重颜色的早期天然色素阶段。
1.21856 年至 1900 年阶段(以化学合成染料为主阶段)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染料工业。
1856年,英国人 Sir Willian Henry Perkins 用煤焦油做原料,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人类第一个化学合成染料——苯胺紫。
随后,在欧洲许多种合成染料问世。
化学合成染料一经问世,比过去所用的天然色素表现出许多优点:①不受生物资源、季节、栽培条件、气候等限制,可随时在化学反应器中生产;②成本低、价格便宜;③纯度高、质量均一、溶解性好、染着性好、可调整色调;④色泽鲜艳;⑤稳定性好。
焦糖色的研究进展
![焦糖色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fed3d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a.png)
焦糖色的研究进展周胜光(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 要:焦糖色作为天然食品着色剂,其生产销量占整个食用着色剂的80%以上,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食用着色剂。
焦糖色作为一种复杂的物质,在生产储存应用过程中,其稳定性易受到温度、时间、pH、黏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采用色率、红色指数以及黄色指数作为评价指标,也有使用色空间坐标与颜色指标关联性进行评价。
使用焦糖色作为添加剂,人们往往也很关心其安全性问题。
因此,本文从焦糖色品质的影响因素以及焦糖色的安全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焦糖色;生产应用;安全性;评价Research Progress of Caramel ColorZHOU Shengguang(Foshan Haitian (Gaoming) Flavoring & Food Co., Ltd., Foshan 528000, China) Abstract: Caramel color as a natural food coloring agent, its production and sal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80% of the entire food coloring agen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food coloring agent. Caramel color is a complex substanc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storage and application, its stability is easi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time, pH, viscosity and other factors. Color rate, red index and yellow index are usually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lor space coordinates and color indexes is also used for evaluation. When using caramel color as an additive, people are often concerned about its safety.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amel color quality and the safety of caramel color.Keywords: caramel color; production applications; safety; evaluation1 焦糖色概述焦糖色是以蔗糖、淀粉糖浆、木糖母液等为原料,与某些添加剂,通过加热反应得到的一种棕褐色物质,包含了胶体聚集体,这些胶体构成了其大部分的着色性能以及对酸、电解质和单宁酸的特性表征[1]。
2024年食品着色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食品着色剂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a818d2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a.png)
食品着色剂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本文对食品着色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介绍了食品着色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然后,我们分析了食品着色剂市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
接着,我们探讨了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限制。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食品着色剂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食品着色剂是一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增强食品的色彩和吸引力。
食品着色剂通常分为天然着色剂和合成着色剂两种。
天然着色剂从天然材料中提取,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而合成着色剂则是化学合成的。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食品着色剂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稳步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食品着色剂市场规模达到1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50亿美元。
亚太地区在食品着色剂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北美和欧洲。
3. 驱动因素和发展机遇食品着色剂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3.1 增长人口和城市化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的加速带动了食品需求的增加,从而促进了食品着色剂市场的发展。
3.2 消费者对食品外观的重视人们对食品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食品看起来更诱人、丰富多彩。
食品着色剂可以有效地增强食品的色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3 创新技术和产品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为食品着色剂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例如,微胶囊技术可以延长颜色的稳定性,纳米技术可以实现更精确的颜色控制。
4. 挑战和限制食品着色剂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4.1 健康和安全问题一些合成着色剂被怀疑与一些健康问题有关,如过敏、致敏和致癌。
这引发了人们对着色剂的安全性和食品标签的担忧。
4.2 法规和监管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食品着色剂的使用有一些限制和规定。
这可能增加了公司的成本和风险,并对市场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4.3 替代品的竞争一些天然食品着色剂和其他替代品的出现增加了市场的竞争。
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食品需求的增加可能降低对合成着色剂的需求。
蔬菜中的天然染色剂应用研究
![蔬菜中的天然染色剂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ad285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9.png)
蔬菜中的天然染色剂应用研究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除了它们的营养价值之外,它们也可以为我们的食物增添美丽的色彩。
天然染色剂作为一种健康且环保的选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研究蔬菜中的天然染色剂的应用。
一、天然染色剂的定义和作用天然染色剂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染色性质的化合物。
与化学合成染料相比,天然染色剂不含有害物质,能够为食物和饮料提供更加健康的颜色。
天然染色剂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需求。
二、蔬菜中常见的天然染色剂1. 紫菜素紫菜是一种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海藻类食物。
紫菜中的紫菜素是一种具有紫红色的天然染色剂,可用于调味品、面点等食品的着色。
2. 胡萝卜素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中的β-胡萝卜素是一种具有橙黄色的天然染色剂。
胡萝卜素可以用于果汁、冰淇淋等食品的着色,不仅能为食物增添颜色,还能为身体提供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
3. 叶绿素叶绿素是植物中常见的绿色颜料,它可以从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中提取。
叶绿素不仅能为食物增添绿色,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保健作用。
4. 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类具有紫蓝色的天然染色剂,主要存在于蓝莓、黑醋栗等水果中。
花青素可以用于饼干、果酱等糕点类食品的着色,还能够为食物增加抗氧化剂。
三、蔬菜中天然染色剂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蔬菜中天然染色剂的应用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天然染色剂,开发了一系列以蔬菜为基础的食品着色剂。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紫菜素可以应用于饮料、果汁等食品的着色,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他们通过不同浓度的紫菜素添加到不同食品中,测试其稳定性和颜色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紫菜素能够为食品提供稳定的红色色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抗氧化能力。
胡萝卜素作为一种常见的天然染色剂,也受到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并将其应用于果汁等饮品的着色。
浅谈食用色素在面点中的应用
![浅谈食用色素在面点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476e2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4.png)
食品科技浅谈食用色素在面点中的应用吴 璠(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摘 要:现在各类面点食品在餐桌上非常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外观设计比较新颖特色的面点,更加吸引人们关注。
食用色素又称着色剂,是一种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现代食品行业普遍使用食用色素来改善食品色泽,赋予食品更吸引人的外观。
本文针对面点的创作,分析食用色素在面点中的应用现状,指出食用色素应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面点;调色;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剂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Coloring in PastryWU Fan(Suzhou Technician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uzhou 215008,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various types of pastry food are very popular on the dining table, especially the design is more novel and distinctive, which attracts more people’s attention. Food coloring, also known as colorant, is a kind of food additive for the purpose of food coloring,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natural coloring and synthetic coloring. Food coloring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modern food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color of food and give it a more appealing appearance.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food coloring in pastry is analyzed, and the principles and precautions of food coloring application are pointed out.Keywords: pastry; color mixing; food coloring; food additives面点多样的色泽主要通过在面点原料中添加食用色素实现,可以增加色彩搭配的丰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色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尹明秋 2011010418210摘要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dible synthetic pigment, natural pigment and replacement of natural pigment in food applications, food pigment detection method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dible pigment.Key words: food pigment; should; detection method; development trend of potential 摘要介绍了食用合成色素、天然替代色素和天然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概况,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方法以及未来食用色素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用色素;应用检测方法;发展趋势前言食品着色刘,是食品添加剂之一, 人们几乎一生都在连续摄食。
它不一定具有营养价值, 但必须对人体无毒无害。
随着医学毒理学和生物学试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发现在允许使用的化学合成色素中, 不少品种对人体是有害的, 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致癌问题, 引起了各国有关部门的重视。
化学合成色素的原料主要是煤焦油, 通常称煤焦或苯胺色素, 其多属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在体内代谢生成日一蔡胺和一氨基一一蔡酚, 这两种生成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1}。
因此, 近年来, 各国对合成色素的控制也越来越严格, 而食用天然色素一般地说则无毒, 尤其植物色素安全性较高, 有的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或药理作用,而天然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因此, 天然色素需求量又大大增加起来。
各国对天然色素的管理也不象对化学合成色素那样严格, 并提倡大量应用天然色素。
目前可以说是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并驾齐驱的时代。
一、食品着色剂的简介以给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添加剂称着色剂,也称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对增加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有重要意义。
食用色素分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
天然色素直接来自动植物,除藤黄外,其余对人体无毒害。
国家对每一种天然食用色素也都规定了最大使用量。
目前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姜黄、红花黄色素、辣椒红色素、虫胶色素、红曲米、酱色、甜菜红、叶绿素铜钠盐和β-胡萝卜素。
由于其对光、热、酸、碱等敏感,所以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很容易褪色和变色,影响了其感官性能。
因此在食品中有时添加合成色素。
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其优点很多,如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大缺点,即具毒性(包括毒性、致泻性和致癌性)。
这些毒性源于合成色素中的砷、铅、铜、苯酚、苯胺、乙醚、氯化物和硫酸盐,它们对人体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和靛蓝。
它们分别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红绿丝、罐头以及糕点表面上彩等。
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
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
人类为食品着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概括为:天然色素--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并用--更加安全、稳定的天然使用色素。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食用天然色素资源的开发、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天然食用色素的品种、产量、质量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还在积极研究和开发茶色素、美人蕉花色素、茄子皮色素、红苷蓝色素、番茄红素、枸杞子红色素、板栗壳棕色素、牵牛花色素、花生衣色素、山楂红色素、血红素、鸡冠花红色素、灰白毛莓红色素等。
二、着色剂的分类1、按来源分:分为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植物色素及无机色素。
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组织,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食用天然色素按来源分为植物色素(辣椒红色素、姜黄色素)、动物色素(紫胶红、胭脂虫红)和微生物色素(红曲红)。
按结构分为:吡咯色素(叶绿素、血红素)、多烯色素(辣椒红、β-胡萝卜素)、酮醌类色素(红曲红、紫胶红)、吡啶类色素(甜菜红)等。
还可包括某些无机色素。
①来自天然原料,且大多数来自食品原料,一般来说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②有的食用天然色素可转化成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具有营养作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红曲红具有明显降血压作用)。
③可更好模仿天然食物的颜色,着色时色调比较自然。
天然食用色素的缺点:①坚牢度差,使用局限性大,受pH、氧化、光照、温度、水质及金属离子等影响大,性质不稳定。
②成分复杂,使用不当易产生沉淀、浑浊。
③纯品成本较高。
保质期短。
④产品差异大。
食用天然色素基本上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同一色素来源不同加工方法不同,所含成分都会有差别。
这样给配色时色调的控制带来难度。
⑤从天然物中提取而来,可能受其共存成分影响而带有异味,或自身就有异味。
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共有48种、包括天然β-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辣椒橙、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梁红、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伦红、桅子黄、桅子兰,沙棘黄、玫瑰茄红、橡子壳棕,NP红、多惠柯棕,桑椹红、天然芥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花生农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兰、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橘黄、姻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氧化铁(黑)等。
2、按结构分:人工合成着色剂又可分类偶氮类、蒽酮类和二苯甲烷类等;天然着色剂又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等。
三、性质及要求①着色剂的溶解性。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是水溶性的还是油溶性的。
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食用色素是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有水溶性的也有油溶性的,可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将水溶性的变成油溶性,或将油溶性的变成水溶性的,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另一方面指溶解度。
大于1%的称为可溶,在1%与0.25%之间的是稍溶,小于0.25%的为微溶。
溶解度受温度、pH值、含盐量、水硬度等的影响。
②着色剂的染着性食品的着色分两种:一是将色素溶解在食品基质中,混合成分散状态,另一种是将着色剂染着在食品表面,这就要求着色剂对基质有一定的染着力,希望能染着在蛋白质、淀粉、其他糖类等上面,不易脱色。
③着色剂的坚牢度指着色剂在所染的物质上对周围环境(或介质)抵抗程度的一种量度,是衡量着色剂品质的重要指标。
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定指标,包括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光(紫外线)性、耐盐性、耐细菌性等。
优质色素具有如下性能:色泽纯正、亮丽;纯度高、着色力强;溶解性好;水不溶物含量少、溶液清澈透亮;杂质含量少,耐光、热等稳定性强;批与批一致性好。
四、着色剂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1、食用色素的选择和使用在食品中加入食用色素时,要选择与食品应有的天然色泽基本相似的色素,或根据拼色原理,调制出相应的颜色。
要选择顾客心理上和习惯上喜爱的色泽,如红色给人以味浓成熟的感觉,黄色给人以芳香、清淡可口的感觉,橙色给人以甘甜醇美的感觉,绿色给人以新鲜清凉的感觉。
我国允许使用的色素的颜色种类不多,为丰富色彩,可将红、黄、蓝三种基色按不同比例拼出多种色调。
除基色以外,现在大多数生产商均可提供调配色,包括巧克力棕、葡萄紫、草莓红等。
为了提高水溶性着色剂在油脂中的分散性,或提高脂溶性着色剂在水中的分散性,最简便的加工方法也是乳化调配。
乳化型着色剂中乳化剂的使用量一般为着色剂量的2%,防腐剂用量为着色剂量的0.2%,其他助剂为着色剂量的1%。
2、着色剂的常见问题①沉淀:可能用量大、溶剂少、温度低;②斑点:可能未完全溶解、脂肪含量高等;③色泽变暗:可能着色剂用量过大或高温曝晒;④褪色:可能由于光、金属离子、微生物、过热、氧化剂、还原剂、强酸或强碱、或与蛋白质一起加热;⑤着色饮料保存期短:可能由于过量使用了偶氮类着色剂。
3、着色剂的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食用色素时应注意务必使用经国家批准的食用色素,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也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注意国标上限量是以色素含量100%计算,色素含量不同应通过计算来换算限量。
建议进行小规模实验。
②着色剂一般要配成溶液再使用。
五、着色剂的发展趋势1、发展“天然、营养、多功能”的食用天然色素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48种天然色素中,有多种是功能性天然色素。
天然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在加氧酶作用下能在肝脏或肠黏膜裂解成两个分子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A有使上皮细胞健全、保持正常视觉、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
红曲米中含降血脂物质洛伐他汀,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中,可以有效地使人体内血脂达到正常平衡。
不少以类黄酮为天然色素的物质有抗氧化功能或软化血管功能。
其他天然色素提取、天然色素的生理功能研究等的科研工作还在继续进行2、加强原料的综合利用及采用高新技术完善和改进原有工艺提高经济效益。
如用辣椒生产辣椒红色素,同时可提取辣椒碱,辣椒渣可做辣椒粉、辣椒酱,剩余种子可生产辣椒碱和辣椒油。
在食用天然色素的生产和进一步的加工过程中,可采用的高新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流体萃取、亲和工程、发酵工程、吸附色谱、离子交换技术、凝胶过滤、超滤、超临界CO2层析、冷冻干燥等。
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色素的收率,扩大产量,增加纯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
3、不被人体吸收的聚合色素的研究将一定的有色化合物与一惰性聚合物主干相连,制成大分子聚合物。
所产生的这种大分子化合物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具有与原有色化合物相似的色谱,并可用之对食品着色。
由于聚合物着色剂的分子巨大(一般大于20000),不被人体吸收,不能进入血液,所以不产生危害。
4、综合利用。
例如生产辣椒红色素的工厂,原料为辣椒。
辣椒种子可以提取辣椒碱及辣椒油,残渣含高蛋白;辣椒种皮可以提取辣椒红色素、辣椒碱,残渣再配上面酱、油、鲜味剂,可制成精制辣酱。
一个姜黄原料可以同时生产出姜黄油、姜黄素、姜黄油树脂、姜黄粉、乳化姜黄色素等多种产品,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5天然食用色素的研发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种类有:五味子红色素、紫苏色素、山楂色素、落葵红色素、黑加仑色素、茶色素、柿皮色素、龙葵色素等,其中不少种类显现出良好势头。
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与开发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缺乏具有商业利用价值的色素资源;二是天然食用色素本身的稳定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