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doc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394cd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6.png)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路由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在本次综合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对路由交换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探索。
本文将对综合实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由交换技术。
一、实训背景和目的本次综合实训的背景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路由交换的原理、功能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掌握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以及路由表的维护和更新方法。
同时,实训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和步骤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2. 学习路由器的路由表配置:了解路由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学会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 实践路由器的故障排除: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学会如何使用ping 命令和tracert命令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
4. 理解和应用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学习如何配置ACL,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和控制。
实训的步骤如下:1.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通过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2. 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根据实际网络拓扑,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路由表的建立和更新。
3. 模拟网络故障并进行故障排除: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如链路断开或主机故障,使用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
4. 配置和应用ACL: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路由器的ACL,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和控制。
三、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以下是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1. 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时,出现了地址冲突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检查网络中其他设备的IP地址,确保唯一性。
2. 配置ACL时,出现了语法错误。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161b03770bf78a6429542f.png)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本实验报告将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所需的关键内容整理成八个实验章节,每一章的内容结构一致。
每章第一部分是对实验所涉及技术的概述,让大家快速回忆理论课上的技术要点,为实验做技术准备。
第二部分是实验内容,说明具体实验,是每章的中心。
第三部分是本章的总结,以列表的方式总结了本章使用的命令,供读者参考。
如以下结构概述所述,每章的实验内容都涉及CCNP。
如果学生有任何疑问,可以阅读CCNP的相关资料和书籍,以达到更深的理解。
学习网络技术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做实验。
希望大家在实际环境中完成所有实验,熟练掌握配置命令。
网络上提供模拟器。
希望学员回国后能用模拟器模拟网络环境,熟悉配置命令。
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是关于无线局域网的演示、网线的制作和路由器的基本使用,为后面六章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3和实验4主要是关于路由协议的配置,包括静态路由、RIP、IGRP 和单区域OSPF在路由器上的基本配置。
这部分知识已经发展成为第五学期的课程——CCNP高级路由技术。
第五个实验介绍了一种网络环境中常用的安全控制技术——IP访问控制列表,还涉及到TCP/IP协议栈的相关知识。
实验6和7是关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VLAN配置。
这个知识点发展到了CCNP课程的第七学期——多层交换技术。
实验8介绍了两种流行的广域网技术,帧中继和NAT。
这个知识点被开发到CCNP课程的第六学期——远程访问技术。
实验一:制作网线,演示无线AP配置。
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组网相对便宜灵活,在我国网络布线中应用广泛。
与传统有线局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安装方便、使用灵活、易于扩展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适合无线局域网的产品价格逐渐降低,相应的软件也逐渐成熟,在网络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这两部分作为思科网络技术的基础,需要大家去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中,我们向您介绍工程布线中常用的制作交叉线和直线的工具,并演示无线AP的配置。
1.1网线生产。
1.1.1网线和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6e55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b.png)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和交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协议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递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
而交换则是指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功能和效果。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通过链路相互连接。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
而路由和交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路由器和若干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机则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实验环境为一个小型局域网,包含多个主机和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1. 路由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的各项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和网络连接性。
2. 路由表设置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一张表格,记录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可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目的地。
我们需要手动设置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3. 交换机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包括VLAN、端口设置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控制。
4. 数据传输测试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在不同主机之间发送数据包,观察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和延迟情况。
如果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则说明路由和交换的配置是正确的。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数据包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
这表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是正确的,网络连接是正常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功能和效果。
这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综合实验
![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817e86825c52cc58bd6be69.png)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四Packet Tracer路由交换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四Packet Tracer路由交换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实验要求:使用Packet Tracer模拟器搭建实验拓扑,并对交换机、路由器、PC 和服务器进行相应配置,配置最后结果,能实现PC之间的ping互通,能通过PC的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网站。
配置步骤如下:Step1:搭建实验拓扑如下图所示:Step2:规划各设备的IP地址,如下表所示:请注意:在配置PC机的IP地址时,切记一定要配网关IP地址。
Step3:路由器及交换机基本配置:一、配置路由器R1、R2,交换机S1、S2的主机名分别为Router1、Router、Switch1、Switch2。
S1: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1sswitch1(config)#exitS2:Switch>enable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2Switch2(config)#exitR1: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1router1(config)#exitR2: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2Router2config)#exit二、根据IP地址规划表配置各设备IP地址、掩码、网关。
R1:Router1(config)#int fa0/0Router1(config-if)#ip add 172.17.10.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Router1(config-if)#int fa0/1Router1(config-if)#ip add 172.17.20.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Router1(config-if)#int fa1/0Router1(config-if)#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R2:Router2(config)#int fa0/0Router2(config-if)#ip add 172.17.30.1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Router2(config-if)#int fa0/1Router2(config-if)#ip add 172.17.40.1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Router2(config-if)#int fa1/0Router2(config-if)#ip add 192.168.12.2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Router2(config-if)#int fa1/1Router2(config-if)#ip add 209.165.201.1 255.255.255.0Router2(config-if)#no shutStep4:交换机VLAN配置:一、在交换机S1上创建两个VLAN:1. VLAN 10,VLAN名称为sales。
RIP-路由协议实验报告
![RIP-路由协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2ffdbbdd3383c4bb4cd266.png)
Router2(config-router)#version2
Router2(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步骤4.验证三台路由设备的路由表,查看是否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S3550#show ip route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验证测试(showvlan)
路由器基本配置
验证测试:验证路由器接口的配置和状态。
配置RIP v2路由协议
验证三台路由设备的路由表,查看是否自动学习了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
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步骤1.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3550(config-if)#exit
S3550(config)#interface f0/5
S355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50
S3550(config-if)#exit
S3550(config)#interface vlan 10 !创建VLAN虚接口,并配置IP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Router1(config-if)#exit
Route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2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S3550(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0
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总结
![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b5bf5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6.png)
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总结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交换技术是实现网络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路由交换技术,可以使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能够进行快速、高效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路由交换技术进行总结,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实训中的实践经验。
二、基本原理路由交换技术是基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实现的。
路由器是一种用于转发数据包的网络设备,其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传递给下一个节点。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转发路径,路由表中记录了各个目标地址对应的下一跳路由器。
当数据包到达一个路由器时,该路由器会根据目标地址查找路由表,并将数据包转发给相应的下一跳路由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标节点。
三、应用场景1. 企业内部网络:在企业内部网络中,常常需要将各个部门或办公地点连接起来,以便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访问。
采用路由交换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互联,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
2. 互联网接入:对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来说,路由交换技术是实现用户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路由器将用户的数据流量转发到互联网,实现用户与互联网之间的连接。
3. 数据中心互连:对于大型数据中心来说,常常需要将各个服务器之间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负载均衡。
路由交换技术可以帮助数据中心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传输,提高整体网络性能。
四、实践经验在进行路由交换技术的实训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经验:1. 合理规划网络拓扑:在设计网络拓扑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网络结构。
考虑到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合理划分子网和VLAN,并设置适当数量的路由器进行连接。
2. 配置路由表:路由表是路由器实现数据包转发的关键,需要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设置合适的路由表。
在配置路由表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环路和死循环,确保数据包能够按照预期的路径进行转发。
3. 路由器性能优化:在实际应用中,路由器的性能对网络的整体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路由器的缓存、带宽以及转发能力,以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
vlan间通信三层交换机路由实验报告.doc
![vlan间通信三层交换机路由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40e00b01f69e31433294c4.png)
vlan间通信三层交换机路由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Vlan间路由三层交换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训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三层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PacketTracer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方法;3、掌握三层交换机的基本命令配置。
4、掌握vlan之间路由的含义。
二.实验环境(软件、硬件及条件)1、1台2811路由器;2、2台工作站;3、2台2960的交换机;4、网络连接线路若干(双绞线);5、网络拓朴结构如下:6、软件:windowsxp操作系统、PacketTracer软件。
三、实验规划1、启动PacketTracer软件,选择路由器、PC 构成以上拓扑结构,画出拓扑图,然后用PacketTracer软件对此网络进行配置。
2、配置各个局域网;1)配置PC1、PC2的IP和网关,子网掩码PC1配置:选择PacketTracer软件中的Desktop,配置如图同理根据规划表和拓扑图配置好PC2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2)配置路由器的Ethernetport的以太网的IP地址、子网掩码:三层交换机3560的配置命令如下:交换机2960Switch1的配置命令如下:交换机2960Switch0的配置命令如下:4、验证。
在PC1上执行两次ping命令对PC2进行连通性检测验证,结果如下:以上结果说明PC1和PC2能正常通信,说明各交换机Switch配置正确。
五、实验分析:1、对路三层交换机路由表进行察看结果如下:交换机路由表收敛到192.168.1.0、192.168.2.0Pc1pingpc2通。
进一步说明配置成功。
六、实验心得1、进一步对认识了vlan间的路由;2、能够较熟练地利用PacketTracer软件进行简单网络拓扑结构图的绘制,以及按照拓扑图进行基本配置;3、vlan之间要进行通信必须要经过三层设备,带有路由功能的设备。
路由及交换技术实验报告2
![路由及交换技术实验报告2](https://img.taocdn.com/s3/m/d0c87e224028915f814dc2d6.png)
路由及交换技术实验报告2路由及交换技术实验报告2广西师范大学职师学院路由及交换技术实训、实验报告年级___20xx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西师范大学职师学院实训(实验)2实训(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网络机柜功能、尺寸标准、安装标准;2、熟悉并掌握网络设备的机柜安装;实训(实验)环境(设备)【环境】:Ja20xx标准网络机柜1个(Ja6638600mm×600mm×1850mm38U); QuidwayRA2811路由器1台,QuidwayLS3928交换机1台,QuidwayLS3100交换机2台;PC机6台,标准网线6根;十字起2把;M6钢螺栓16套;标签若干;【分组】:每组3名同学,每两人负责完成一个网络设备安装,协同进行实验。
实训(实验)内容【实验内容】Ja20xx标准网络机柜安装;设备间子系统设计;QuidwayRA2811路由器的机柜安装;QuidwayMSR20-21路由器的机柜安装;QuidwayLS3600交换机的机柜安装;QuidwayLS3100交换机的机柜安装;【实验过程】(实验步骤)1、网络实验室PC机位调整:在原来8人组环境下,撤掉两台PC,摆放到实验室后排空位。
注意:PC的电缆的拆卸、桌椅的搬移小心细致;避免磕碰、跌落。
2、把机柜小心推到空位上,机柜离墙0.7m摆定。
3、观察机柜尺寸。
通过机架“钢螺栓孔”了解机柜的宽、高度;确定第一个设备安装孔位。
依次标明要安装的设备孔位,用标签标记。
4、拆开设备盒,找到“机架固定钢片”,按照路由、交换机说明先把“机架固定钢片”上到路由器上,左右两片都要安装好。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49779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2.png)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路由与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网络中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对网络架构和数据传输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若干台路由器和交换机,型号分别为_____和_____。
2、网络连接线若干。
3、计算机若干,安装了网络模拟软件_____。
三、实验原理(一)路由原理路由是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的过程。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 IP 地址,查找路由表来确定转发路径。
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二)交换原理交换是指在局域网内根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交换机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搭建网络拓扑首先,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包括两个局域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进行连接。
(二)配置路由器1、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输入命令“enable”。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nfigure terminal”。
3、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例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然后输入“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4、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 等)。
(三)配置交换机1、连接到交换机,进入特权模式。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配置 VLAN 信息。
3、将交换机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四)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各台计算机上设置 IP 地址和网关,然后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网段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IP 地址配置错误在配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和网关时,由于粗心导致输入错误,造成网络无法连通。
通过仔细检查和重新配置,解决了该问题。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47dcb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d.png)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交换路由综合试验1 交换试验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1.1试验目的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并了解如何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2试验内容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管理界面,学会交换机的全局配置、端口配置办法,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3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配置必需利用Console端口举行。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需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
Hostname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Banner motd配置每日提醒信息,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的登陆提醒信息。
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进,Show######命令可以察看对应的信息,如Show version可以察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类似可以用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running-config 等。
1.1.4试验功能更改交换机的提醒信息,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1.1.5试验设备交换机(二层)一台,交换机(二层)一台1.1.6试验步骤s21a1#configure terminals21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举行F0/3的端口模式s21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s21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s21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21a1(config-if)#exits21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s21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s35a1#configure terminals35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举行F0/3的端口模式s35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s35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s35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35a1(config-if)#exits35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s35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1.2虚拟局域网VLAN1.2.1试验目的学会配置VLAN,包括一个交换机下的和跨交换机的。
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交换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8410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1.png)
交换技术实验报告交换技术实验报告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网络中不同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了以太网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网络中的应用。
一、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局域网中的设备,它能够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具有多个端口的以太网交换机,并通过连接多台计算机来模拟一个局域网。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通过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我们可以通过终端模拟器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界面,进行一系列的配置操作。
我们设置了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VLAN(虚拟局域网)等参数,以便实现网络的分段和隔离。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交换机的数据包转发实验。
我们在局域网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了一些数据包,并通过Wireshark工具来抓包和分析。
通过观察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交换机是如何根据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的。
二、路由器路由器是一种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设备。
它通过查找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网络。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具有多个接口的路由器,并通过连接多个网络来模拟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通过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终端模拟器进入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进行配置操作。
我们设置了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静态路由等参数,以便实现网络之间的互通。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实验。
我们在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发送了一些数据包,并通过Wireshark工具来抓包和分析。
通过观察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路由器是如何根据路由表来转发数据包的。
三、交换技术的应用交换技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实现局域网中的高速数据传输,使得多台计算机可以同时进行通信而不会造成冲突。
路由器交换机实验报告
![路由器交换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3985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5.png)
路由器交换机实验报告路由器交换机实验报告引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网络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现代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是两种常见的网络设备,它们在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功能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在网络中的性能和效果。
一、路由器的原理和功能1.1 路由器的原理路由器是一种能够连接不同网络并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
它通过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标地址,实现网络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个网络节点,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
1.2 路由器的功能路由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路由选择:根据网络拓扑和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 数据转发: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转发到下一个网络节点。
- 分段和重组:将大数据包分割成小的数据段进行传输,并在目标地址处重新组装。
- 数据过滤和安全:根据配置的规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安全检查,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 网络地址转换(NAT):将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实现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二、交换机的原理和功能2.1 交换机的原理交换机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
它通过学习和存储MAC地址,并根据目标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端口,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通过建立和维护MAC地址表,实现数据的快速转发。
2.2 交换机的功能交换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数据转发:通过学习和存储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端口。
- 广播和组播:将数据包发送到所有连接的设备或者特定组内的设备。
- VLAN划分:将交换机划分为多个虚拟局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和管理。
- 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为一个逻辑链路,提高带宽和可靠性。
- 交换机管理:通过配置交换机的参数和规则,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
三、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性能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路由与交换技术 综合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技术 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164f18fc4ffe473368ab80.png)
HQ(config-router)#end
6.用PC1、PC2、PC3、PC4、PC5、PC6 ping Web Server,File Server,Intranet通。
7.点对点协议(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PPP封装提供了不同网络层协议同时在同一链路传输的多路复用技术,PPP协议是一种点—点串行通信协议。
B2(config)#in s 0/0/0
B2(config-if)#en ppp
B2(config-if)#ppp authentication chap
HQ:
HQ(config)#username B2 password 0 cisco123
HQ(config)#in s 0/0/1
HQ(config-if)#en ppp
HQ(config)#access-list 10 deny 10.1.10.0 0.0.0.255
HQ(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any
测试:PC5 ping PC1
未配置ACL:
配置后:
2)拒绝主机10.1.10.5访问主机10.1.50.7,允许所有其它主机访问10.1.50.7。在B1上使用ACL编号115配置ACL。
在B1上配置如下:
B1(config)#in f 0/0
B1(config-if)#ip acc
B1(config-if)#ip access-group 115 in
B1(config-if)#exit
B1(config)#access-list 115 deny ip host 10.1.10.5 host 10.1.50.7
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ce3b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e.png)
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网络设备的互联和通信。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并了解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路由器和两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内部局域网内的通信。
三、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首先,将路由器和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起来。
将路由器的一个接口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接口,再将另一个交换机的接口连接到另一个接口。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配置路由器进入路由器的配置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登录成功后,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在路由器的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首先,选择一个接口进行配置,输入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name",将interface-name替换为实际接口的名称。
然后,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输入命令"ip address ip-address subnet-mask",将ip-address和subnet-mask替换为实际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4. 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在路由器的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
通过输入命令"iproute destination-network subnet-mask next-hop",将destination-network、subnet-mask和next-hop替换为实际的目标网络、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
5. 配置交换机进入交换机的配置界面,通过命令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登录成功后,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6. 配置交换机的VLAN在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下,输入命令配置交换机的VLAN。
通过输入命令"vlanvlan-id",将vlan-id替换为实际的VLAN号码。
路由与交换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5939196c85ec3a87c2c578.png)
路由与交换技术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实验名称将PC转化为路由器分组名单教师审批2015年6月一.实验名称基于quagga及linux,将PC转换为路由器。
二.实验要求利用两台交换机完成其之间的RIP及OSPF路由。
三.实验环境Linux系统,quagga软件二.实验目的实现两台虚拟机之间的RIP及OSPF路由,掌握路由器相关知识,熟悉配置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加深课程体会。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结果为了熟悉软件操作及使用,在完成这个实现几个要求的综合网络拓扑前,我对几个要求分别进行了实验。
小实验1:配置zebra小实验2:配置ripd小实验3:配置ospfd综合实验:使用虚拟机进行RIP和OSPF路由实验原理:虚拟机间路由定义为使用路由器从一个虚拟机向另一个虚拟机转发网络流量的过程。
虚拟机与网络中唯一的 IP 地址相关联。
这种配置为实现多网段环境中的路由过程提供了依据。
通过路由器进行虚拟机间路由时,路由器接口可连接到不同的网段。
网络拓扑设计:1、配置Zebra1)启动zebra进程,设置hostname为Router,以及eth0的ip address为192.168.1.2/24,eth0:0的ip address为192.168.4.1/242)用show running-config查看运行配置3)用show interface description查看端口状态:4)将运行配置保存到startup-config中2、配置RIP1)启动ripd,进入ripd进程,并修改名称,ripd的进程号是2602,于是我们可以使用命令telnet localhost 2602进入Router的ripd设置,登陆口令默认是zebra2)启动rip协议,并指定哪个网络使用rip协议3)查看运行配置,并将运行配置保存到startup-config中4)show ip rip查看Router的路由表:5)通过debug查看路由器之间的通信状况3、配置ospfd1)启动ospfd,进入ospfd进程,并修改名称,ospfd的进程号是2604,于是我们可以使用命令telnet localhost 2604进入Router的ospfd设置,登陆口令默认是zebra2)启动ospf协议,指定哪个网络使用ospf协议3)查看运行配置,并将运行配置保存到startup-config中4)show ip ospf查看Router中的OSPf协议信息5)show ip ospf查看Router中的ospf1中的路由信息信息6)通过debug查看路由器之间的通信状况四.RIP路由协议源代码分析(一)代码的结构关系、重要子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及关键函数的调用1、帮助信息显示:usage (char *progname, int status)2、SIGHUP处理器:sighup (void)3、刷新配置文件:vty_read_config (config_file, config_default)4、创建VTY的包:vty_serv_sock5、SIGINT处理程序:sigint (void)6、ripd的主程序:main (int argc, char **argv)1)初始化记录:zlog_default = openzlog (progname, ZLOG_RIP,LOG_CONS|LOG_NDELAY|LOG_PID, LOG_DAEMON) 2)命令行选项解析3)准备主线程:master = thread_master_create ()4)库初始化5)RIP相关初始化6)排序所有已安装的命令:sort_node ()7)获取配置文件:vty_read_config (config_file, config_default)8)开始执行只如果不是在干运行模式if(dryrun) return (0);9)更改为守护程序10)PID文件创建:pid_output (pid_file)11)创建VTY的包:vty_serv_sock (vty_addr, vty_port, RIP_VTYSH_PATH);12)打印横幅:zlog_notice13) 执行每个线程:while (thread_fetch (master, &thread))14)Not reached(二)重要报文格式其中:·Metric:到下一路由器的权值。
华为路由交换实验报告
![华为路由交换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33493458fb770bf78a558b.png)
Oxbridge College KMUSTTeaching Records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计电系网络专业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管理技术学年学期: 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授课专业班级:计科121姓名:王红梅学号: 201216021116指导教师:朱凯教师评价:目录实验1:ARP基本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通过Windows自带终端软件连接到路由器的配置2.掌握配置设备名称、时间及区的方法3.掌握配置Console口空闲超时的方法4.掌握配置登录欢迎信息的方法5.掌握配置登录密码与Super密码的方法6.掌握保存和删除配置文件的方法7.掌握路由器接口配置IP地址的方法8.掌握直连的两个路由器之间的联通测试方法9.掌握使用通过Telnet一台路由器去控制另外一台路由器的配置方法10.掌握使用FTP将配置文件从一台路由器拷贝到另外一台路由器的方法11.掌握重启路由器的方法【实验环境】实验步骤: 1、10.1.1.2/2410.1.1.3/24172.16.1.2/24172.16.1.3/24NAT 地址转换【实验过程】路由器A配置●配置端口IP地址RA(config)#interface f0/0RA(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RA(config-if)#no shRA(config)#interface f1/0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A(config-if)#no sh●配置到达子网172.16.1.0的默认路由,下一跳地址192.168.1.2 RA(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2●设置内部局部地址和内部全局地址之间的静态地址转换RA(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1.2 192.168.1.10RA(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1.3 192.168.1.11●在端口上启用NATRA(config)#interface f0/0RA(config-if)#ip nat insidRA(config)#interface f1/0RA(config-if)#ip nat outside●查看NAT配置信息RA#sh ip nat statistics路由器B配置●配置接口IP地址RB (config)#interface f0/0RB(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RB(config-if)#no shRB(config)#interface f1/0R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RB(config-if)#no sh●配置到达子网10.1.1.0的默认路由,下一跳地址192.168.1.1. RB(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1●设置内部局部地址和内部全局地址之间的静态地址转换RB(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72.16.1.2 192.168.1.20RB(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72.16.1.3 192.168.1.21●在端口上启用NATRB(config)#interface f0/0RB(config-if)#ip nat insidRB(config)#interface f1/0RB(config-if)#ip nat outside●查看NAT配置信息【实验总结】验证●在10.1.1.0网段主机ping 192.168.1.2●在172.16.1.0网段主机ping 192.168.1.1●查看路由器A的NAT地址转换表查看路由器B的NAT地址转换表5.掌握配置登录密码与Super密码的方法明文密码设置<R1>system-view[R1]super password simple whm123[R1]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密文密码设置[R1]super password cipher whm321[R1]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9、通过Telnet一台路由器去控制另外一台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实验路由器端口配置路由器R1配置:<R1>system-view[R1]interface e0/0/0[R1-E0/0/0]ip address 192.168.116.1 255.255.255.0[R1]user-interface vty 0 4[R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R1]aaa[R1-aaa]local-user WHM password cipher whm123[R1-aaa]local-user WHM privilege level 3[R1-aaa]local-user WHM service-type telnet路由器R2配置:<R2>system-view[R2]interface e0/0/0[R2-E0/0/0]ip address 192.168.116.1 255.255.255.0[R2]user-interface vty 0 4[R2-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aaa[R2]aaa[R2-aaa]local-user WHM password cipher whm123[R2-aaa]local-user WHM privilege level 3[R2-aaa]local-user WHM service-type telnet。
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aca4f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e.png)
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报告一、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路由交换技术已经成为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路由交换技术可以把一台计算机的数据链接路由器上,然后将其转发到另一台计算机。
路由器可以接收来自多台计算机的数据,并将它们转发到适当的目的地。
实施路由交换技术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提高网络性能。
它可以把数据的传输速度提高,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
其次,它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路由器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正确的目的地,从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此外,它还可以减少网络的延迟,从而提高网络的效率。
路由交换技术的培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非常有效地实现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因此,为了更好地掌握路由交换技术,我们在我们的网络中实施了路由交换技术实训。
二、目的本次路由交换技术实训的目的是使学员更加深入地了解路由交换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实际操作,并能够熟练运用路由交换技术实现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三、内容1.路由交换技术原理路由交换技术是一种复杂的数据传输技术,它能够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路由器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路由器,从而实现网络的传输。
它使用路由器来根据收到的数据判断将其转发到相应的目的地。
为了确保路由器能够正确地转发数据,它还使用一些算法来检测路径是否可以通过,从而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
2.路由交换技术实训在本次路由交换技术实训中,我们利用了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以及一些其他网络技术,我们实现了一个小型的路由交换技术网络。
在实训过程中,学员学习了路由交换技术的各个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实际操作路由器和交换机,如何设置路由和路由表,如何实现IP转发等等。
另外,学员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常见的网络技术来实现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3.结论本次路由交换技术实训给予了学员一个深入地了解路由交换技术的机会,学员可以熟练运用路由交换技术实现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此外,本次实训还增强了学员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加深了对网络技术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本实验报告将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所要求的重点内容编排为八
个实验章节,各章内容结构一致。
每章第一部分是实验所涉及技术的概述,使大家可以较快回忆起理论课上的技术要点,为实验进行技术上的准备;第二部分是实验内容部分,讲解具体的实验,是各章的中心;第三部分是本章小结,以列表的方式对本章中所用到的命令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查阅。
如下面结构概述所述,各章实验内容都对CCNP有所涉猎,各位学员倘有疑惑,可以翻阅相关CCNP的资料书籍以期达到更加深入的理解。
学习网络技术最好的方法便是亲自动手做实验,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完成所有实验,熟练掌握配置命令;网络上提供了模拟器,希望学员回去之后可以多用模拟器模拟网络环境,熟悉配置命令。
第一和第二个实验是关于无线局域网演示、网线制作和路由器基本使用,为以后的六个章节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三、四主要关于路由协议的配置,在路由器上进行静态路由、RIP、IGRP和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此部分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五学期课程――高级路由技术;实验五介绍了网络环境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安全控制技术――IP访问控制列表,还涉及到了TCP/IP协议栈的相关知识;
实验六、七是关于交换机的基础配置以及VLAN的配置,本知
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七学期――多层交换技术;
实验八介绍了当今流行的两种广域网技术帧中继和NAT技术,本知识点在CCNP课程中发展为第六学期――远程接入技术。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和无线AP配置演示
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在中国的网络布线中,使用非常广泛。
无线局域网较之传统有线局域网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灵活和易于扩展等特点,近年来,随着适用于无线局域网产品的价格正逐渐下降,相应软件也逐渐成熟,在现在网络建设中使用越来越广泛。
这两部分的内容作为Cisco网络技术的基础是需要大家了解掌握的。
本节实验我们向大家介绍使用工程布线中常用的工具制作交
叉线和直通线以及演示无线AP的配置。
1.1网线的制作
1.1.1网线和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
1.1.1.1 双绞线技术原理概述
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
RJ45头组成。
1. 双绞线的分类
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
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在EIA/TIA-568A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有:三类、四类、五类线。
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
类线和五类线,超五类,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线。
第三类双绞线在LAN 中常用作为10Mbps以太网的数据与话音传输,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标准。
第五类双绞线目前占有最大的LAN市场,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标准。
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
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B与568A。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2. 差分方式传输
所谓差分方式传输,就是发送端在两条信号线上传输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电信号,接收端对接受的两条线信号作减法运算,这样获得幅值翻倍的信号。
其抗干扰的原理是:假如两条信号线都受到了同样(同相、等幅)的干扰信号,由于接受端对接受的两条线的信号作减法运算,因此干扰信号被基本抵消。
双绞线将两根线扭在一起,按照电磁学的原理分析出:可以近似地认为两条信号线受到的干扰信号是同相、等幅的。
两条线交在一起后,既会抵抗外界的干扰也会防止自己去干扰别人。
1.1.1.2 无线局域网技术
1.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是指利用射频、微波或红外线等介质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互连设备的通信系统。
通常用作有线局域网的扩展来使用。
无线局域网具有使用方便,可以灵活的满足组网的特点。
无线
局域网也有很多不足,如无线网络速率较慢、价格较高,因而它主要面向有特定需求的用户。
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竞争;目前还只是有线网络的补充,而不是替换。
2.当前常用的无线网络产品:
蓝牙:是一种开放性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主要面向移动设备间的小范围连接,曾一度曾被业界看好,但目前发展有限;
HomeRF:无线家用网络,由Home RF工作组开发的一项无线网络技术,但由于技术没有公开,目前只有几十家企业支持,在抗干扰等方面相对应其他技术而言尚有欠缺;
IEEE 802.11协议簇: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的用户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接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802.11协议诞生于1997年6月,随后不久又扩展了802.11b、802.11a、802.11g等标准; 802.11b:使用开放的2.4GHz直接序列扩频(DSSS),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11Mbps,目前应用最广,同时也为Intel迅驰技术所采用;
802.11a:工作在5GHz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ps,传输层可达25Mbps,但目前设备较为昂贵,而且跟802.11b无法向下兼容;
802.11g:新通过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兼容802.11b,最高可以提供54Mbps的速度。
802.11n将MIMO(多入多出)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而应用的MIMO OFDM技术,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达600Mbps。
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可以动态调整波束,覆盖范围更大。
在兼容性方面,802.11n采用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技术,它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使得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不同软件实现互通和兼容,因此,802.11n可以向前后兼容,而且可以实现WLAN与无线广域网络的结合,比如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