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材料的电学性能
材料性能----电学性能
![材料性能----电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0c3a6914f18583d049645917.png)
Material Performa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IT
(3) 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 ----导体、绝缘体、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能带结构特点 导体
电子 很难 跃迁
满带 上面 相邻 较宽 禁带
电子易发生能级跃迁
允带 之间 互相 重叠 允带 之间 没有 禁带 允带 能级 未被 填满
t=
n ef e 2
nef 单位体积内参与导电电子数, 称为有效自由电子数;
t
p
两次反射之间的平均时间;
单位时间内散射的次数,称 为散射几率。
解释了金属导电本质 但是离子所产生的势场是均匀的,与实际情况相悖。 但是离子所产生的势场是均匀的,与实际情况相悖。
Material Performa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terial Performa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IT
(3) 能带理论 能带理论: 能带发生分裂, 能带发生分裂,即有某些能态是电子不能取值的
允带 能隙, 能隙,禁带 允带 能隙, 能隙,禁带 允带
∆ E1
∆E 2
允 带 和 禁 带 交 替 结 构
SIT
二 、导电机理
2 无机非金属导电机理 玻璃的导电机理: 玻璃的导电机理:
高温
ρ↓ ↓
原因:某些离子在结构中的可动性(在空位之间跳跃)所导致的。 原因:某些离子在结构中的可动性(在空位之间跳跃)所导致的。 玻璃的组成对玻璃的电阻影响很大
Material Performa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材料物理性能学之材料的电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学之材料的电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e9188e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a.png)
材料物理性能学之材料的电性能引言材料的电性能是材料物理性能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它研究的是材料在电场、电流和电磁波等电学环境下的行为和性能。
材料的电性能对于材料的应用具有关键影响,比方在电子学、能源转换和传感器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材料的电性能的根本概念、测试方法和常见的应用。
1. 电导率电导率是材料的一个根本电学性能参数,表示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
它常用符号σ表示,单位为S/m〔西门子/米〕。
电导率的量值越大,材料越好的导电性能。
电导率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率来计算。
2. 电阻率电阻率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能力的度量,常用符号ρ表示,单位为Ω·m。
电阻率和电导率是一对相互关联的物理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ρ = 1/σ。
电阻率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来得到。
3. 介电性能除了导电性能,材料还具有介电性能。
介电性能是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的度量。
具有良好介电性能的材料可以阻止电流的流动,并被广泛应用于电容器、绝缘材料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介电性能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介电常数来评估。
4. 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材料在电场中响应的能力的度量,常用符号ε表示。
介电常数可分为静电介电常数和动态介电常数。
静电介电常数表示在静电场中材料的响应能力,而动态介电常数那么表示在交变电场中材料的响应能力。
介电常数越大,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越强。
5. 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半导体材料是一类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它具有特殊的电性能。
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较低,但随着温度的升高会逐渐增大。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添加杂质来调控,从而实现半导体器件的制造。
6. 材料的应用材料的电性能对于众多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在电子学领域中,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路和导线等电子元器件。
在能源转换领域中,材料的电性能对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在传感器领域中,材料的电性能可以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等。
材料的电学性能分析课件
![材料的电学性能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2aed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d.png)
电容和电感的应用
1. 电容的应用
电容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都有应用,如滤波器、耦合器、去耦电路、调谐器等。电容还可以用于储能和缓冲 ,例如在闪光灯中用于提供瞬时大电流。此外,电容传感器在测量位移、压力、温度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电感的应用
电感在变压器、扼流圈、振荡器等电子设备和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感还可以用于信号筛选和抑制电磁干扰 。例如,在音频设备中,电感常用于低音提升电路来调整低频信号的幅度。此外,电感在电机控制、电磁阀等工 业控制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金属的导电能力与其纯度、温 度、金属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绝缘体的导电性
绝缘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电阻,其导电 能力非常有限。
在特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以转变为 导体,这种现象称为“导电性转变” 。
绝缘体的导电性能与其内部结构、分 子排列、电子亲和力等因素有关。
半导体的导电性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金属和绝 缘体之间,其电阻率可在较大范
电容和电感测量实验
总结词
电容和电感是表征材料存储电荷和传来自 磁场的能力的参数,通过电容和电感测 量实验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电磁性能和 物理性质。
VS
详细描述
在电容和电感测量实验中,通常采用电桥 法或交流阻抗谱法来测量材料的电容和电 感。该实验可以在不同温度、不同频率等 条件下进行,以研究材料电磁性能的变化 规律。此外,通过对比不同材料之间的电 容和电感差异,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物理 性质和潜在应用价值。
绝缘强度
衡量电介质在一定电场强度下保持绝 缘性能的能力,主要包括耐压强度、 漏电流和电气间隙等参数。
电介质的应用
电容器
利用电介质的介电常数来 储存电能,广泛用于电子 设备和电力系统中的滤波 、耦合和去耦等场合。
材料性能学 10.电学性能
![材料性能学 10.电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7a2479c93c1ec5da50e270c8.png)
3)能带导电理论 ----电子能量与波矢的关系
金属导电理论
晶体电子的能量E与波矢K的关系曲线就是能带图。 晶体电子的状态是用波函数和能量本征值来确定的, 可采用波矢K来表征;即一个K就代表了一种状态( 一种波函数和相应的能量)
3)能带导电理论
(1)基本概念
由于晶体中电子能级的 间隙很小,故能级的分布可 视为准连续的,称为能带。
基本假设:
• 自由电子(价电子)公有 化,能量量子化;
• 离子势场不均匀,呈周期 变化;
允带 禁带
3)能带导电理论
3)能带导电理论
半导体能带中的几个概念: 价带,导带,导带底,价带顶,禁带宽度
(2)三种典型材料的能带结构
空带
价带
导 带
重 叠 区
禁带宽度
导 带
价带与空带重叠, 无禁带
价带半满
金属导体
ⅡA族-Be, Mg, Ca, Sr(锶), Ba, Ra(镭)
电子结构特征:最外 s 壳层 均有 2 个电子。
能带结构特征:最外s 带为 满带。
导电性:
表面上:应导电能力不佳,
实际上:导电能力高于ⅠA族。
Mg
原 因:最外s 带与最外 p 带重叠,构成导带
ⅢA族-B, Al, Ga, In, Tl(铊)
第八章 材料的电学性能
第八 章 材料的电学性能
• 导电性 • 介电性
重点介绍
• 铁电性 • 压电性 • 热释电性 • 磁电性 • 光电性
最后一节课即6-12部分内容, 学生讲,2个学生,每人选一 个内容,讲15分钟左右, 简单介绍 PPT已有
(考试不考)
第一节 导电性
一、电阻与导电的基本概念
导电现象:在材料两端施加电压时,材料中有电流通过。
第八章 材料的电学表征技术讲解
![第八章 材料的电学表征技术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6d3ac844028915f814dc22a.png)
极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因为温度升高,离子运动加剧,离 子容易扩散,空间电荷减小。
极化时间较长,大约几秒到数十分钟,甚至数十小时,因此空 间电荷极化只对直流和低频下的极化强度有贡献。
P
----
++++ ----
+ + + +
----
+ + + +
外电场
36
极
电子极化
化
率
离子极化
或
松弛极化
取向极化
T1
M
M′
T2
V
V+ΔV
T
T+ΔT
22
1909年开始研究热点转换效率,目前热点材 料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加热、制冷和发电等机 制中。
23
24
25
电差位计
26
影响热电势的因素
金属本质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合金化的影响 相变影响
27
8.3 介电性能分析
8.3.1 极化的概念
20
应用:半导体制冷,利用半导体帕尔贴效应大的特点
对于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电偶
21
(3)汤姆逊效应
对于同一种金属,若两端的温度不相同,电子也要发生迁移,于是在
导体的M与M′两点之间产生一个静电势ΔV,见图由于导体
中存在V,若给导体通以电流,若电流方向与热电流的方向一致, 则放出热量,若方向相反,则吸收热量,这种现象称为汤姆逊效应。
直流—— 光频
直流—— 红外
直流—— 超高频
直流—— 超高频
直流—— 超高频
直流—— 低频
与温度的关 能量消耗 系
电学性质
![电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cf6116b011ca300a6c390c2.png)
这是由于介质的内粘滞作用,偶极子转向将克服摩擦 阻力而损耗能量,使电介质发热。 若交变电场频率进一步提高,致使偶极子取向完全跟 不上电场变化,取向极化将不发生,这时介质损耗也很小。 由此可见,只有当电场变化速度与微观运动单元的本 征极化速度相当时,介电损耗才较大。 实验表明,原子极化损耗多出现于红外光频区,电子 极化损耗多出现于紫外光频区,在一般电频区,介质损耗 主要是由取向极化引起的。
选用高分子材料作电气工程材料时,介电损耗必须考虑。 若选用聚合物作电工绝缘材料、电缆包皮、护套或电容 器介质材料,希望介电损耗越小越好。 否则,不仅消耗较多电能,还会引起材料本身发热,加 速材料老化破坏,引发事故。 在另一些场合,需要利用介电损耗进行聚合物高频干燥、 塑料薄膜高频焊接或大型聚合物制件高频热处理时,则要 tg 求材料有较大的 或 值。
(8-10)
式中δ称介电损耗角, tg 称介电损耗正切。
tg 的物理意义是在每个交变电压周期中,介质损耗的
能量与储存能量之比。 tg 越小,表示能量损耗越小。 理想电容器(即真空电容器)tg =0,无能量损失。
'' 正比于 tg ,故也常用 表示材料介电损耗的大小。
如何应用介电损耗?
通过结构修饰(衍生物、接枝、共聚)、掺杂诱导、 乳液聚合、化学复合等方法人们又克服了导电高分子不溶 不熔的缺点,获得可溶性或水分散性导电高分子,大大改 善了加工性,使导电高分子进入实用领域。 白川英树等人因其开创性和富有成效的工作获得2000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研究聚合物电学性能的另一缘由是因为聚合物的电学性 质非常灵敏地反映材料内部的结构特征和分子运动状况。 因此如同力学性质的测量一样,电学性质的测量也成 为研究聚合物结构与分子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第八章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
![第八章 聚合物的电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3facf6620b1c59eef8c7b487.png)
第一节 高聚物极化及介电性质
8.1.1 极化现象
聚合物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其内部分子或某些基团电荷分布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极化。 ①电子极化是外电场作用下分子中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云相对原子核的位移。极 化时间约为10-13~10-15s。除去电场,位移立即恢复,无能量损耗。 ②原子极化是分子骨架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变形造成的。极化时间约为10-13s, 并伴随有微量能量损耗。
8.1.2 介电系数
1.介电系数 如果在真空平行板电容器中加上直 流电压V,两极板上将产生电荷 Q0 ,则 电容器电容为 Q0
C0 V
(8-1)
当电容器两极板间充满电介质时,由于电介质分子的极化,两极板上 将产生感应电荷 Q’,这时,电源需给平板上补充和极化电量Q’相等的电量 来抵消极化反电场,以维持原平板电容器的电场强度,从而使电容器的电荷 量从Q0 增加到Q0 +Q’,电容器的电容也相应增加到 Q (8-2) C V 含电介质的电容器的电容与该真空电容器电容之比称该电介质的介电系数,
后两种情况下,由于极性基团 浓度随组成变化而减小,介电损耗 峰的强度将单调地逐渐减小。各种 情况下,介电损耗都随增塑剂含量 增加而移向低温。
(5) 杂质
导电杂质和极性杂质(特别是水)会大大增加高聚物的电导电 流和极化度,因而使介电性能严重恶化。
对于非极性高聚物来说,杂质是引起介电损耗的主要原因。 用金属有机催化剂合成的高聚物,须经过特别的纯化,否则影响 介电损耗。如聚乙烯,当其灰份含量从1.9%降到0.03%时,tanσ 从0.0014降到0.0003 。 极性高聚物由于吸水从而对介电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水在低频下会产生离子电导引起介电损耗;在微波频率范围 内,它发生偶极松弛,出现损耗峰。在水—高聚物界面,还会发 生界面极化,结果在低频下出现损耗峰。
材料的电学性能PPT
![材料的电学性能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1f83194afe04a1b171de4c.png)
金属、半导体及绝缘体的比较
导带和价带重叠
半导体的禁带一般小 于 3 eV
绝缘体的禁带一般大于 5 eV
金属
特征:最高占有带仅部分充满,即除了满带外,存在 不满带。
绝缘体
特征:电子恰好填满了最低的一系列能带,能量更高的 能带都是空的,而且禁带很宽(5-10eV)。
半导体
特征:禁带宽度较窄(0.2-3eV)。
✓ 熔点低于任一组分的金属; ✓ 硬度大,耐磨损; ✓ 导电性低于任一组分的金属; ✓ 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由于合金的许多优于纯金属的性能,因而在实际应用 中多使用合金。
当施加的电场产生电流时,电流密度J正比于 电场强度E,其比例常数σ即为电导率:
J E
电阻率ρ的倒数σ即为电导率,即σ=1/ρ,电导率 的单位为S/m或Ω-1·m-1。 工程上用相对电导率IACS%= σ/ σCu%表征导体材 料的导电性能。
国际标准软纯铜电导率
导体: ρ <10-3Ω·cm;绝缘体: ρ >108 Ω ·cm; 半导体: ρ 值介于10-3~108 Ω ·cm之间。
金属中的电阻
实际晶体总会有杂质,存在缺陷。传导电子在输
运过程中的散射:
电子—电子(电子散射) 电子—声子(声子散射)
0 K下为 零
基本电阻
电子与杂质原子 残余电阻 电子与晶体点阵静态缺陷的相互作用
理想金属的电阻只与电子散射和声子散射两种机制有关。
导电机制
由经典自由电子理论得到:
由能带理论得到:
ne2
2m
nef e2 2m*
m* 为考虑晶体点阵对电场作用后电子的有效质量 lF 为Fermi面附近电子的平均自由程源自nef e2 2m*
材料的电学性能课件
![材料的电学性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4deaa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e.png)
电介质的损耗
电介质损耗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由于电导和极化的原因,将电能转换为热 能的现象。
损耗与电介质性能的关系
损耗的大小反映了电介质的导电和极化能力,是评估电介质性能的 重要参数。
损耗的测量方法
通过测量电介质在交流电场下的功率损耗或相位角来计算。
电介质的击穿
01
02
03
击穿
当电场强度足够高时,电 介质丧失其绝缘性能的现 象。
热电材料的应用
温差发电
利用热电材料将热能转 化为电能。
温度传感器
利用热电材料对温度的 敏感性,检测温度变化
。
热电制冷
利用热电材料的皮尔兹 效应实现制冷效果。
航天器热控
利用热电材料调节航天 器内部温度。
热电材料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热电材料研究
提高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降 低成本。
多功能化
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热电材料 ,如导热、导电、发光等。
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历史与现状
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始于19世纪初, 随着电子学的兴起和发展,逐渐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材料的 电学性能研究将不断深入,为电子器 件和集成电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 和技术支持。
目前,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已经取得 了长足的进展,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 扩大,研究手段和方法也日益丰富和 先进。
材料的电学性能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材料的导电性能 • 材料的介电性能 • 材料的磁学性能 • 材料的铁电性能 • 材料的热电性能
01 引言
材料的电学性能定义
材料的电学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场 作用下的各种物理性质,包括导 电性、电阻、电导率、电场效应
第8章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
![第8章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e0b44e7fa26925c52cc5bf0b.png)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2
➢大分子交联会妨碍极性基团取向,使介电系数降低 ➢支化结构会使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弱,分子链 活动性增强,使介电系数增大
➢结晶高聚物在低于熔点温度下,介电系数和介电 损耗都随结晶度的提高而下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2)温度和交变电场频率的影响
'
0
1
2 2
'' ( 0 ) 1 2 2
第8章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
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介电性 能、导电性能、电击穿性质以及与其他材料接触、摩 擦时所引起的表面静电性质等。 ➢高分子材料可以是绝缘体、半导体、导体和超导体 ➢多数高分子材料具有卓越的电绝缘性能,其电阻 率高、介电损耗小,电击穿强度高
➢导电高分子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tanδ称介电损耗正切,tanδ的物理意义是在每个交变
电压周期中,介质损耗的能量与储存能量之比。tanδ
越小,表示能量损耗越小。
表示材料介电损耗的大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影响聚合物介电性能的因素
(1)高聚物的分子结构 ➢高分子材料的介电性能首先与材料的极性有关 ➢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低介电系数(ε约为2)和低介 电损耗(tgδ<10-4); ➢极性聚合物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同一聚合物高弹态下的介电系数和介电损耗要 比玻璃态下大
P0
n2 n2
1 2
M
n 2 联系着介质的电学性能 和光学性能
对非极性高聚物也是适用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Debye方程
极性电介质
P~ 1 M 2
4 3
材料的电学性能
![材料的电学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c56224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6.png)
材料的电学性能材料的电学性能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包括导电性、介电性、磁电性等。
这些性能对于材料在电子器件、电力设备、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材料的电学性能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性能。
首先,导电性是材料的一种重要电学性能。
导电性好的材料能够快速传导电流,常见的导电材料包括金属、导电聚合物等。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电子器件中常用的材料。
而导电聚合物则是一种新型的导电材料,具有轻质、柔韧等特点,适用于柔性电子器件的制备。
导电性的大小取决于材料内部自由电子的数量和迁移率,因此在材料设计和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晶格结构。
其次,介电性是材料的另一重要电学性能。
介电性好的材料能够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极化现象,常用于电容器、绝缘材料等领域。
常见的介电材料包括氧化物、聚合物、玻璃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适用于不同的电子器件和电力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介电材料,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磁电性是材料的另一重要电学性能。
磁电材料能够在外加电场下产生磁化现象,常用于传感器、存储器件等领域。
常见的磁电材料包括铁电体、铁磁体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铁电极化和磁化强度,适用于不同的磁电器件和磁存储器件。
磁电性的大小取决于材料内部的磁矩和电偶极矩,因此在材料设计和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磁电耦合效应。
综上所述,材料的电学性能是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导电性、介电性、磁电性等性能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制备新型的电子器件和电力设备,推动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促进材料的电学性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nq
E
1
载流子浓度
2
载流子类型
3
载流子迁移率
3.材料的结构与导电性
❖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 ➢ 金属导体有两种情况:
1、价带和导带重叠,无禁带(a) 2、价带未被价电子填满,本身即为导带(b)
价电子即为自由电子,金属导体在温度较低的 情况下仍有大量自由电 子,导电能力强大。 ➢ 而非导体(包括 绝缘体和半导体),在 导带和价带之间存在禁 带,如图(c)
4)热处理对电阻率的影响
❖ 金属冷加工后,若进行再结晶退火,则可使电阻 降低,尤其当退火温度接近再结晶温度时(再结 晶退火),电阻可以恢复到冷加工前的水平。
❖ 但当退火温度高过再结晶温度时,电阻反而增大 ,这是再结晶后新晶粒阻碍了电子运动造成的。
❖ 淬火能固定金属在高温时空位的浓度,从而产生 残余电阻。淬火温度越高,空位浓度越高,则残 余电阻率越大。
表 材料的分类及其电导率
材料
电阻率
电导率
超导体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0 10-8-10-5 10-5-107 107-1018
∞ 105-108 10-7-105 10-18-10-7
2.决定电导率的因素
❖ 1)载流子 电流是带电荷无机材料:离子——离子电导
❖ 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 对于绝缘体,禁带的宽度较大,满带中的电子没
有活动的余地,即使在禁带上的能带完全是空带 ,电子也没法跳过禁带产生电流。 ➢ 对于半导体,禁带宽度 较窄,在电子受热振动等 因素的影响下就可以激发 跳过禁带进入空带,在空 带中产生电流。
4、金属的导电性能
❖ 金属中有载流子存在,能带结构也适宜自由电子 运动产生电荷。是否金属中电阻会趋近于0?
物体导电现象的本质 就是载流子的定向迁移
❖2)载流子迁移率
❖设有一单位面积的导体 ❖单位体积内载流子数目为n ❖每个载流子携带电荷量为q ❖沿长度方向施加强度为E的电场 ❖载流子发生迁移的平均速度为v
单位时间内通过 截面的电荷为
J nqv
J nqv
EE
载流子迁移率μ ——单位电场下 载流子漂移速度
❖ 量子力学证明,电子波在绝对零度下通过理想晶 体点阵时,将不会收到任何散射无阻碍的传播, 此时ρ=0,而σ为无穷大。
❖ 由于温度引起的离子运动(热运动)振幅的变化, 同时晶体中异类原子、位错、点缺陷等都会使理想 晶体点阵的周期性遭到破坏。
❖ 在晶体点阵遭到破坏的地方,电子波受到散射(不 相干散射),即产生电阻,降低导电性。
1)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温度愈高,电阻也愈大。 ❖ 在低温下,电阻率主要 取决于ρ残。高温下电阻 率基本上取决于ρ(T)。 ❖ 通常,金属熔化后电阻
增加1.5-2倍,因为
熔化时金属原子规则排列 遭到破坏,从而增强了对 电子的散射,电阻增加。
但锑反常。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加;但熔化后电阻反而 减小--共价键合转变为金属键合。
马基申定律
❖ 材料的总电阻包括基本电阻(由温度引起的电阻) 和溶质(杂质)浓度引起的电阻之和。 即ρ=ρ(T)+ρ’
ρ(T)——与温度有关的金属基本电阻,即纯金属 的电阻
ρ’——取决于化学缺陷和物理缺陷而与温度无关的 参与电阻。 化学缺陷:杂质原子、合金元素 物理缺陷:空位、间隙原子、位错等
➢对于理想晶体ρ=ρ(T)
2)电阻率与受力的关系
❖ 拉力作用下,原子之间间距增大,点阵畸变增大, 导致电阻增大。金属的电阻率和拉力关系可表示为:
ρ=ρ0(1+βσ)
ρ0:未加载荷时的电阻率; β:压力系数(-105~106) σ:拉应力
❖ 流体静压下,压应力使原子间距减小,畸变减小, 与拉力效果相反,金属的电阻率可表示为:
1)固溶体的电阻
5、合金的导电性
❖ 形成固溶体后,合金的导 电性能降低了。即使是在 低导电性的金属溶剂中加 入高导电性能的金属溶质 也是如此。
❖ 随着固溶原子的增多,导 电性能逐渐降低!
材料的电学性能
主要讲解内容
❖1.1 电导的物理现象 ❖1.2 离子电导 ❖1.3 电子电导 ❖1.4 金属与合金宏观电学性能参量的测量方法及
其在金属与合金研究中的应用。
8.1 导电性能
8.1.1 概述
——1、导电性表征
❖ 当材料两端施加电压V时, 材料中有电流I通过,这种
性能称为导电性。
❖ 如果测出材料两端的电压
ρ=ρ0(1+ψP) ρ0:真空下的电阻率; ψ:压力系数(-105~106) P:压力
3)冷加工对电阻率的影响
冷加工引起金属电阻率增加: 由于冷加工引起金属晶格畸变和晶体缺陷增多, 特别是空位浓度的增加,增加电子反射几率;同时 也会引起金属晶体原子间键合的改变,导致原子间 距的改变。
举例:
❖ 纯金属(Al,Cu,Fe,Ag)增加2~6%; ❖ 钨增加30~50%;钼增加15~20%
便于工程测量 便于研究使用
电阻率 电导率
表征材料的导电能力
材料类别
铝 银 金 铜
σ/(Ω·cm)1
3.8*105 6.3*105 4.3*105 6.0*105
材料类别 σ/(Ω·cm)-1
尼龙 聚碳酸酯 聚乙烯 聚丙烯
10-12~10-15 5*10-17 <10-16 <10-15
❖根据电导率和电阻率分类:
I SJ
同样 电场强度也是均
匀的 VLE
RU I
R L
S
5
J1E
➢ 电阻率倒数为电导率,即 1 ,上式可写为
J E
•导体中某点的电流密度正比于该点的电场,比例系数为 电导率σ。
•σ的量纲为 1•m1或 S / m
•工业上常用相对电导率(IACS%)来表征材料的导电能力。 •把国际标准软纯铜(20℃时电导率为0.01724Ω·mm2/m) 的电导率作为100%,其他材料的电导率与之相比的百分数 即为该材料的相对电导率。 如铁的IACS%为17%,铝的IACS%为65%
差为U,又测得材料中通过
的电流为I,则材料的电阻
大小 R U I
欧姆定律
❖ 对不同的材料R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还与材料 的尺寸有关。
R L
S
❖ ρ称为电阻率或比电阻,单位为Ω.m ❖ ρ只与材料特性有关,而与导体的几何尺寸无关
电阻率ρ可以用来评价材料导电性的好坏!
在这样一个形状规则的均 匀材料,电流是均匀的, 电流密度J在各处是一样的, 总电流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