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共53页PPT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共53页PPT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Leabharlann 53▪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高中1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高中1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

高中14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总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XXX《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XXX《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XXX《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XXX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研究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研究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研究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XXX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理想糊口中的很小的什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尴尬难比,形象地申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灰尘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XXX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本人的概念——“无所待”才是真实的XXX 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知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XXX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环球誉之而不加劝,环球非之而不加沮。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一、《论语十二章》1.《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阳货》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话概括了《诗经》这部书的四种作用。

3.在《<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这句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赞同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关于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不同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泰伯》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

高考必背古诗文(高中部分)理解性背诵默写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8、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9、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1、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2、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3、“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4、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高二上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

高二上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

高二上语文必背古诗词默写高二上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并默写的古诗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首:1.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8.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9.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0.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还应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在默写时,注意诗词的格式、韵律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背诵默写(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人教版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洵《六国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表现诗人隐居处境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韦庄《菩萨蛮》中描写江南景色美和人物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李白《将进酒》中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杜甫《阁夜》中写夜哭、夷歌之凄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周邦彦《苏幕遮》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描写荷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李煜《虞美人》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修五二、理解性默写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53页PPT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53页PPT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理解性默写】高二语文必背14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理解性默写】高二语文必背14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3.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抒发了漂
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4. 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5. 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9、 《登高》理解性默写】
1. 杜甫在《登高》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_______ ,
_______。”
2. 今人常用杜甫 《登高》 中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 5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
1. 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
感叹:“ ________, ________ 。”
2. 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________, ________ ”演化而来。
3. 苏轼《赤壁赋》中,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
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 “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了这两个意
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4. 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 ________________ ,

高级中学必背72篇诗词理解性默写

高级中学必背72篇诗词理解性默写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一)《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春江花月夜》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53页PPT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53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8、 Nhomakorabea吁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高二上学期理解性默写

高二上学期理解性默写

高二上学期理解性默写1.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美好事物可望而不可即,并营造了一种凄婉迷离的意境。

2.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与人生,礼赞了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中的“____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4.“你宽容一点,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这句话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论语》中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

6.古诗词中经常使用杜鹃意象,来表现孤独、悲苦、哀伤、乡愁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

8.读书人要立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脊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经指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认为“好学”不是“饱食安居”,而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上学期理解性默写1

高二上学期理解性默写1

《种树郭橐驼传》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移栽易活的特点揭示了一个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2.《种树郭橐驼传》中,“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3.《种树郭橐驼传》中,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4.《种树郭橐驼传》中,“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

5.《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6.《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

7.《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8.文章最后一句“传其事以为官戒”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9.郭橐驼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10、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1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了要让树根得到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1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1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在种树的“易土”与“培土”方面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在: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1.《拟行路难》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高二上学期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夜雨寄北》 1.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李商隐用君问归期未 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两句将羁旅之愁与欲归 不得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中。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 从而抒写自己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 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 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夜雨时”。
1.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 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 2.《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 景图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杜牧在《泊秦淮》中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 家恨而郁闷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对“天 将降大任者”进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种种考验 的目的是“ , ”。 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 了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 “ , ”。 3.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 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 说“ ”。
5.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 6.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 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扶 摇直上”。 7.庄子的《逍遥游》中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 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逍遥游》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鹏之大的句子是“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无题》 1.李商隐的《无题》中以双关手法抒写强烈的 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今也指无私奉献的诗 句是“ , ”。 2.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蓬山、青鸟的神话 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情深意长的句子是 “ , ”。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因饱受思念的 折磨而夜不能寐,以至于形容憔悴的句子是 “ , ”。

高二语文古诗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古诗默写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古诗默写考试题及答案一、直接性默写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 李白《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 杜甫《登高》中诗人通过描绘秋景来表达自己悲秋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苏轼《赤壁赋》中,诗人对人生短暂发出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诗人以酒送别友人,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诗人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绘,抒发自己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6. 李清照《如梦令》中,诗人以梦境为背景,表达对逝去青春的哀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7. 曹操《观沧海》中,诗人以大海为背景,表达自己胸怀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8.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诗人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归隐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二、理解性默写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4分)9.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必背72篇诗词理解性默写(二)

高二必背72篇诗词理解性默写(二)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二)《琵琶行》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 个句子:、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9 .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11.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写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13.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14.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琵琶行》中的一句“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 .“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8.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高中古诗词必背72篇理解性默写

高中古诗词必背72篇理解性默写

高中古诗词必背72篇理解性默写高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以下是72篇高中必背古诗词的理解和默写要点:1. 《诗经·关雎》:通过关雎鸟的和鸣,比喻男女之间的和谐与爱慕之情。

2. 《离骚》(屈原):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悲愤。

3. 《将进酒》(李白):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饮酒的畅快,反映了诗人的豁达与放达。

4. 《登高》(杜甫):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5. 《望岳》(杜甫):以泰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个人的抱负。

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以明月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8.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已故妻子的深切怀念。

9. 《滕王阁序》(王勃):以滕王阁为背景,展现了作者的文采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

10. 《木兰辞》:通过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英雄的赞美和对家国情怀的体现。

...71. 《沁园春·雪》(毛泽东):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72. 《七律·长征》(毛泽东):以长征为背景,歌颂了红军的英勇和革命的艰难历程。

在理解性默写的过程中,要注重诗词的意境、情感和哲理,同时注意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反复诵读和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的精髓,从而在默写时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诗词的原意。

高二理解性默写(部分篇目)

高二理解性默写(部分篇目)
第三次月考默写篇目
高中:《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春 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
初中:《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 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诗 经·关睢》《诗经·蒹葭》《观沧海》《饮酒》
•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是: 余立侍左, 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 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 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 是: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3、《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心中姑娘的深切思

• 1、《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 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 2、《关雎》中的男主人公为了表达对心中姑娘的爱意、让她 开心而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
•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通过写自己向先达请教问题时
的动作来教导马生要尊师重道、谦虚谨慎的句子
•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 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3、《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 旷达乐观态度的诗句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 吾两人者耳
• 1、《记承天寺夜游》描写月夜下承天寺院中景色如画的句子 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奇特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沧海吞 吐日月、含孕பைடு நூலகம்星的气概,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的诗句 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泊秦淮》
《夜雨寄北》 1.在 《 夜 雨 寄 北 》 一 诗 中 , 李 商 隐 用 “ , ”两句将羁旅之 愁与欲归不得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中。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 从而抒写自己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 句是“ , ”。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 重 逢 时 的 情 景 的 诗 句 是 “ , ”。
5.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 , , , ”。 6.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 志向,其中“ ”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扶摇直上”。 7.庄子的《逍遥游》中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 子是“ , ”。 8.《 逍 遥 游 》 中 运 用 夸 张 手 法 描 写 鹏 之 大 的 句 子 是 “ , ; , ”。
5.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 6.庄周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 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扶 摇直上”。 7.庄子的《逍遥游》中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 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逍遥游》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鹏之大的句子是“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是“小 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 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 不加沮。 3. 《逍遥游》中,用“杯水芥舟”做比喻,说明万物的活动都 “有所待”,且“所待”与自身大小相关的句子是“覆杯水于坳堂 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4.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时间万物互相联系 的名句是“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论语>十则》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 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 辨证论述,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 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3.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态度应该 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逍遥游》中以列子为例,论述世间万物都“有 所 待 ” 而 不 自 由 的 句 子 是 “ , , ”。 10.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 还 是 有 局 限 的 , 这 两 句 是 “ , ”。
9.《逍遥游》中以列子为例,论述世间万物都“有所待” 而不自由的句子是“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 五日而后反”。 10.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还 是有局限的,这两句是“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无题》 1.李商隐的《无题》中以双关手法抒写强烈的 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今也指无私奉献的诗 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蓬山、青鸟的神话 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情深意长的句子是蓬山 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因饱受思念的 折磨而夜不能寐,以至于形容憔悴的句子是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桃花源记》中,反映桃花源与世隔绝,完全 感受不到时局变迁、朝代更迭的句子是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 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对“天 将降大任者”进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种种考验 的目的是“ , ”。 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 了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 “ , ”。 3.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 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 说“ ”。
《桃花源记》
《泊秦淮》 1.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 危 , 依 然 醉 生 梦 死 的 诗 句 是 “ , ”。 2.《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 景图的句子是“ , ”。 3.杜牧在《泊秦淮》中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 家 恨 而 郁 闷 的 诗 句 是 “ , ”。
4.《< 论语 > 十则》中,阐释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可以终 身实行的语句是“ , ”。 5. 在《论语·子罕》中,孔子以松柏作比,讲述君子的坚 毅品格的两句是“ , ”。 6.曾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 “重”在表现 ,“远”在表现 。
4.《<论语>十则》中,阐释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可 以终身实行的语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5.在《论语·子罕》中,孔子以松柏作比,讲述君子 的坚毅品格的两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6. 曾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 远。“重”在表现仁以为己任,“远”在表现死而 后已。
《出师表》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 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 这真是“ ,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 泊名利的句子是“ , ” 3. 诸 葛 亮 在 《 出 师 表 》 中 认 为 “ , ”是西汉兴隆的原因。 4.《诸葛亮集》中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 《出师表》中“ , ”两句意 思一致。
《相见欢》 1.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化无 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相见 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化无形之情为 有形,写出了愁绪的凌乱不堪、难以消除。 2.李煜的《相见欢》中写登楼望月用神态与动作描写 揭示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的 词句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李煜的《相见欢》中描画出秋的萧瑟与词人的孤寂 凄寒之感的情景交融的词句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
高2019级语文组
《逍遥游》
1.《 逍遥 游 》中 , 在全 文 的结 构 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 是 “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 价 而 更 加 奋 勉 或 沮 丧 的 句 子 是 “ , ”。 3. 《逍遥游》中,用“杯水芥舟”做比喻,说明万物的活动都 “有所待”,且“所待”与自身大小相关的句子是 “ , , , ”。 4.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水”和“大舟”表现时间万物互相联系 的名句是“ , ”。
1.杜牧的《泊秦淮》中讽刺当时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安 危,依然醉生梦死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 2.《泊秦淮》一诗中渲染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 景图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杜牧在《泊秦淮》中借用典故来表达内心充满国仇 家恨而郁闷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
《曹刿论战》 1.在 《 曹 刿 论 战 》 中 , 曹 刿 求 见 庄 公 的 原 因 是 “ , ”。 2.《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 “ , ”。 3.《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 于 民 ” 的 战 略 思 想 的 句 子 是 “ , , ”。
《曹刿论战》 1.在《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论战》中,写曹刿战中详察敌情的语句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在战前准备上“取信 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对“天 将降大任者”进行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等种种考验 的目的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 了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3.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 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所以孟子 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夜雨寄北》 1.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李商隐用君问归期未 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两句将羁旅之愁与欲归 不得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中。 2.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 从而抒写自己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 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 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夜雨时”。
《<论语>十则》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 思 时 , 我 们 常 引 用 《 论 语 》 中 的 话 : “ , ”。 2.《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 辨证论述,他认为“ , ”,这两 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3.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态度应该 是“ , ”。
《出师表》 1.在全市中学生足球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 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 这真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 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亲贤臣,远小人 ”是西汉兴隆的原因。 4.《诸葛亮集》中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 《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无题》 1.李商隐的《无题》中以双关手法抒写强烈的 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今也指无私奉献的诗 句是“ , ”。 2.李商隐在《无题》中运用蓬山、青鸟的神话 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情深意长的句子是 “ , ”。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因饱受思念的 折磨而夜不能寐,以至于形《渔家傲·秋思》一词中写边塞将士思念故乡,却因为边 患 未 平 而 不 能 做 归 家 打 算 的 两 句 是 “ , ”。 2.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时令及词人对边 地 风 物 的 异 样 感 受 的 词 句 是 “ , ”。 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描写夜景,渲染凄清悲凉气 氛,使用互文手法抒发将士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的苦闷 与 悲 愤 的 词 句 是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