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课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课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3b517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c.png)
第2课时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1、你能很快说出每组三个数的和吗?把得数写在横线上。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5+278+122 352+79+248
25+(27+175) 371+(29+62)
178+403 204+349
259+303 408+546
3、分别算出鲜花店四月份卖出的三种鲜花的总量,填在表里(单位:枝)。
769;
4、
它们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5、小华从家到少年宫刚好走了500米,他走的是哪一条路?把这条路描出来,并用计算说明。
6、简便计算:47+48+49+50+51+52+53。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好词好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解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1daa0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3.png)
【精品】第6单元第5课时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练习及解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1) 25+563+75=(25+75)+563这里运用了( )律和( )律。
【答案】加法结合;加法交换(2)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 )×( )。
【解析】对125×16简便计算时,可以写成125×8×2,因为125×8=1000,可以凑整。
【答案】8 2(3)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
【解析】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同时扩大10倍。
【答案】扩大10倍(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是( )。
【解析】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00,若一个数缩小100倍,另一个数不变,则这时的积也缩小100倍,即3600÷100=36。
【答案】36(5)1000=125×5+125×( )【解析】1000=125×8所以,1000=125×5+125×3。
【答案】3二、比较下面各组中的算式,哪个算式计算简便,在简便算式后面的括号里画“√”。
(1) 187+31+59+23( )(187+31)+(59+23)( )187+(31+59+23)( )(187+23)+(31+59)(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187+23)+(31+59)(2) 20×125×5×8( )(20×8)×(125×5)( )(20×5)×(125×8)( )20×(125×5×8)( )【解析】此题看哪种方法可以凑整,即可使计算简便。
【答案】 (20×5)×(125×8)三、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832775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e.png)
29+46+54= 129( 人 )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 =
29+46+54 75+54 129(人)
= = =
29+46+54 29+(46+54) 29+100 129(人)
课堂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65+79+21 =65+(79+21) =65+100 =165
468 + 103 468
+103 572
468 + 100 + 3 =568+3 =572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算能凑成整百(整十)的数,再和其他数 相加;把一个数分成整百(整十)数和一位数, 再和其他数相加。
4. 38 + 76 + 24
=114+24 =138
38 +(76 + 24 ) =38+100 =138
88 + 45 + 12 =133+12 =145
45 +(88 + 12) =45+100 =145
5. 175 + 201
175 +201
376
175 + 200 + 1 =375+1 =376
6 运算律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 简便计算
情境导入
右表是林山小学四、五、六年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级同学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 29人 46人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探究新知 右表是林山小学四、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简便计算》专题练习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简便计算》专题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0eafa5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9.png)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简便计算》专题练习正确格式: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计算专题辅导知识篇】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a ×( b+c) =a×b+a×c拓展:a-b)×c= a×c-b×c,a ×( b-c) =a×b-a×c6、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a -( b+c) = 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7、除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a ÷( b×c) = a÷b÷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方法篇】加减法◆一、加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例如:254+158+246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2.利用加法结合律例如:365+458+242我们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cbc9603227916888486d785.png)
你想到可以怎样计算得到得数?
我想到可以用竖式计算。
102
100副是3200元,2副是 64元,一共是3264元。 也就是先算100个32,再 算2个32……
× 32 204
306
32×100=320 032×2=64
3264
3200+64=326
4
想一想,上面这样口算是把哪个数分成两
部分计算的?这是把102看成是哪两个数
= 5×(23+37) = 5×60
= 300
16 ×29+16 ×21 =(29+21) ×16 = 50×16 = 800
152 ×8+148 ×8 =(152+148)×8 = 300×8
= 2400
或: 56×16+24×16 =(56+24)×16 =80×16 =1280(元) 答:共用1280元。
()可以填什么数?
23 × () 48×36+48×() (25+4)×()
3、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
23 ×3
=(20+3) ×3 = 20 ×3+3 ×3 = 60+9 = 69
16 ×5
=(10+6) ×5 = 10 ×5 +6 ×5 = 50+30 =80
2 ×48
的和来算的?
大家想到可以把102看成100与2的和来 计算,那这样能不能简便呢?大家在课 本上按 32×(100+2)来算一算,看看 是不是简便一些?
100
2
3200+64
3264
你觉得这题简便计算的关键在哪?
这题简便运算的关键,是把102看 成100加2,这样就成了32乘 100+2的和,应用乘法分配律就可 以用口算,使计算简便;先算32乘 100和32乘2的积,接着就能求出 两个积相加的和,得出得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兴实验小学四年级组思维训练
一、填空
1.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是();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是()。
2.在计算32+45+55时,可以加法结合律,先算()。
3.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上填上合适的数。
25+= 38
+×35
= ×96
118+159+182=(+)+159 46×25×4 = 46×(×)
4.学校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早晨8:00上课钟声响,上第一节课。
照这样计算,第三节上课的钟声应该在(:)响起。
二.判断
1. m+n=n+m 运用了加法结合
律。
()2. 78+43+22 = (78+22)+
43 (
)
3. 146-98 = 146-100+
2
()
4.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扩大4倍,另一个数缩小4倍,他们的积不变。
()三.计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82+41+159 321-75-25 67×99+67
18×301 35×9×2
48×25
84+57+43+16 123-(96+23) 176×54-54×76
72×99 270÷45÷2 125×(8+20)
四.解决实际问题。
1.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
照这样计算,20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2.一根绳子长175米,第一次用去38米,第二次用去62米,还剩下多少米?(过程用简便计算)
3.小军和小英同时从学校出发,沿同一条路到少年宫。
小军每分钟行70米,小英每分钟行60米,10分钟后小军到少年宫,这时小英离少年宫还有多少米?(画图整理,在解答)
4.两辆卡车同时从一个工厂出发,向相反方向驶去,两车的速度分别是75千米/时,90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辆开车相距多远?
5.一条环湖路全长3千米,小欣和小程同时从环湖路的某地出发,沿相反方向步行,小欣的速度时65米/分,小程的速度是70米/分。
经过20分钟两人能相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