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大量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对出凝血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 洗涤红细胞:适用于口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

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

4. 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

5. 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

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

7. 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瘢。

8. 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

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一、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 o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岀,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

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

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 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

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

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

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

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

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

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
出血和凝血时间延长。

FFP 10 ~15ml/kg能使大多数患者的凝血因 子增加25 ~30 %。

FFP 5 ~8ml/kg可能足以快速逆转华法林的 抗凝作用。(华法林为维生素K拮抗剂,抑制 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
新鲜冰冻血浆(FFP )病房输注指征㈠

①治疗先天性凝血障碍病
②肝病等病人获得性凝血障碍病 ③大量输血(指在短时间内<12h,输入≥ 患者自身1倍的血容量,约70ml/kg ④在短时间内输入晶、胶体超过患者总血 容量的50﹪~100 ﹪或使Hb <50ɡ/L,HCT <0.25)导致的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
Anesthesioiogy 2009,110:216-17
风险4:输血是否越新鲜好?.
输新鲜血其危害性举例:含有梅毒螺旋 体的血在4~6℃冷藏箱放置72h以上,梅毒 螺旋体才不能成活。对于梅毒感染后仍处于 潜伏期的献血患者,采血后进行梅毒血清学 检查是阴性的,但受血者要倒霉了。输血后 梅毒潜伏期一般为4个星期~5个月,平均 9~10个星期发病并直接进入梅毒二期。所 以,应避免输新鲜血液,最好输4℃冷藏5d 以上的血液,以防止或减少梅毒的传播
从营养学的角度而言,给危重病人输注FFP以
补充营养的价值不大,反而可能引起输血反应

补充营养正确的做法是口服食物及肠胃外静脉
营养疗法
⒋血浆不宜用于增强免疫力

血浆中含有免疫球蛋白,但临床应用的血浆为
单个供者,所含免疫球蛋白低,抗体含量少

对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而言,靠输注FFP来提高
血浆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是不可取的

浓缩白(粒)细胞; 新鲜冰冻血浆(FFP); 普通冰冻血浆; 冷沉淀; 辐照成分血(拥有辐照仪的血站才能制备); 冰冻血小板(有些中小血站提供)。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3.050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孙鑫1,张钰蓓2,葛镇镇31.江苏省镇江市中心血站,江苏镇江212000;2.镇江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镇江212000;3.镇江市中医院医务科,江苏镇江212000[摘要]目的观察大出血患者采用不同比例成分输血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镇江市中医院应用大量输血的患者71例,根据输注血浆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比例分为3组,其中16例低比例组(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1∶3),37例中比例组(1∶3≤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1:2),18例高比例组(1∶2<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1∶1),对比3组患者入院后24 h凝血功能。

结果输血后,低比例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指标为(19.50±1.80)s、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rothrombin time, APTT)指标为(63.50±12.50)s、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指标为(25.70±6.50)s、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指标为(1.10±1.30)g/L、血小板(platelet, PLT)指标为(82.60±12.10)×109/L。

3组输血后PT、APTT、TT、FIB、PLT指标明显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输血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的PT、APTT、TT均明显比低比例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用中高比例成分输血,有利于凝血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止血。

[关键词]急性大出血;不同比例输血治疗;成分输血[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7(a)-0050-04Effect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Component Transfusion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SUN Xin1, ZHANG Yubei2, GE Zhenzhen31.Zhenjiang Central Blood Station,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China;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China;3.Department of Medical, 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ansfusion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components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April 2019, seventy-one patients who received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plasma transfusion and leucocyte removed red cell suspension. There were sixteen cases in the low pro⁃portion group (FFP:RBC<1∶3), thirty-seven cases in the medium proportion group (1∶3≤FFP:RBC≤1∶2), and eighteen cases in the high proportion group (1∶2<FFP:RBC≤1∶1).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was compared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the PT index was (19.50±1.80) s, the APTT index was (63.50±12.50) s, the TT index was (25.70±6.50) s, the FIB index was (1.10±1.30) g/L, and the PLT index was (82.60±12.10) g/L. The indexes of PT, APTT, TT, FIB and PLT after transfus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ansfus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the PT, APTT and TT in the medium proportion group and the high propor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medium low propor⁃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roportion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coagulation[基金项目]2021年度镇江市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镇科农(2021)136号]。

血浆和红细胞不同比例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血浆和红细胞不同比例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探索血浆和红细胞不同比例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杨毅 (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宁夏银川 750002)摘要:目的:研究大量输血患者应用不同比例血浆及红细胞输注的效果。

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发往医院的血液中大量输注血液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及红细胞输注比例分为甲组(血浆与红细胞比例为1:1,n=17)、乙组(血浆与红细胞比例为1:2,n=17)及丙组(血浆及红细胞比例为1:3,n=16),比较三组疗效。

结果:输血前,三组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输血后,三组比较,甲组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P<0.05)。

结论:按照1:1比例输注血浆及红细胞效果更加,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血浆;红细胞;输注比例;大量输血;凝血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手术、外伤及急性大出血数量增加,大量输血比例逐年升高。

患者大量输血后病情虽然得到稳定,但仍有体温下降、稀释凝血因子、血容量下降及血小板减少等问题,导致机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引起严重并发症发生,影响机体恢复[1~2]。

如何按照适当比例输注血浆、红细胞,成为临床关注热点,对改善临床结局、降低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血液中心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发往医院的血液中大量输注血液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浆及红细胞输注比例分为甲组(17例)、乙组(17例)和丙组(17例)。

甲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1~65岁,平均(45.21±4.28)岁;输血原因:产后大出血3例,车祸2例,外伤大失血3例,心脏手术输血2例,其他7例。

乙组男11例,女6例;年龄22~63岁,平均(45.42±4.39)岁;输血原因:产后大出血4例,车祸3例,外伤大失血2例,心脏手术输血3例,其他5例。

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后各项指标变化及其对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影响

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后各项指标变化及其对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影响
1 资料 与方 法
2 1 红细胞悬液过滤前后血常规检测结果 比较 . 自 细 胞 去 除 率 为 9 . %。 参 与 白 细 胞 数 为 99 ( .5 16 ×1。U, 20 ± . ) 0 / 红细胞的回收率为 9 %。过 3
滤前 后 红 细 胞 的 检 测 指 数 无 统 计 学 变 化 ( > P
0 0 ) 见表 1 .5 , 。
表 1 红 细胞 悬液过滤前后血常规检 测结果 ( ) x±
11 l床资料 . 临
选择我院血液科和肿瘤科住 院治
疗并多次输血的患者 4 0例 , 20例 、 10例 , 0 男 4 女 6 年龄 2 0—6 2岁 。随机 将 患 者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 组
48

山东 医药 20 年第 4 卷第 1 期 09 9 3
表 2 红细胞 悬液过滤 前后血 浆钾 、 p 值及 钠、 n 游离 I t b浓 度 ( ) i±
良反应 , 其原因可能与细胞因子释放到血浆 中有关 ,
除了产生 H A抗体外 , L 由于含有白细胞 的血液在贮 存过程 中产生 了一些 可溶性细胞 因子 、 生物反应修 饰因子 和酶 类物质 , I・、L6 I-、 N 一 、 3 如 L1 I-、L8 T F0 C 8 【 等细胞因子均有较强 的致热作用 , 而白细胞滤器还
在临床输血引起的不 良反应 中, 由于反复输 注 含有异体 白细胞 的血液成分而产生 H A同种 免疫 L 抗体 导 致 的非 溶 血 性 输 血 发 热 反 应 达 1 % ~ 5
3 % … 8
后血标 本 在 4℃经 30 0rmn离 心 l 0 i / 0—1 i 5mn后
分离血浆 , 用全 自 动生化分析仪( 美国贝克曼公司) 测定血浆中的钾、 、H值, 钠 p 用邻甲联苯胺法测定游

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9-02T14:44:43.213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7期作者:何玉芳[导读] 探讨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何玉芳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以72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为对象,分为A组与B 组,各36例,A组应用一般输血,B组应用大量输血,对比凝血功能和钠、钾离子水平。

结果B组输血后1天、3天的APTT、PT水平高于A 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B组输血后1天、3天的钾离子水平、钠离子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应用大量输血,可造成凝血功能紊乱、水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各项指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大量输血;老年;严重创伤;凝血功能;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sodium and potassium ion level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Methods 72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3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general blood transfusion, and group B received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The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the levels of sodium and potassium 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APTT and PT in group B at 1 and 3 day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potassium and sodium ions in group B at 1 and 3 day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Large amounts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 can cause disorder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water and electrolyte.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ly monitor all indexes to ensure the life safety of patients.Key words: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Old age; Severe trauma; Coagulation function;前言严重创伤表示收到不可抗拒外力作用引起多发性系统与脏器损伤,多伴随脏器功能障碍、全身反应,以及大出血、意识障碍等,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威胁生命安全[1]。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中级390)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中级390)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中级390)专业知识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关于输血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输血前只需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姓名即可B、输血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C、输血过程中,一旦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药物D、输血后,受血者无需进行任何观察和记录2、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A、检查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B、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C、评估受血者的血液质量D、排除供血者血液中的病原体3、输血前必须完成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确认患者血型B、检查受血者红细胞是否凝集C、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血型抗体D、验证受血者与供血者红细胞之间的相容性4、下列哪种成分输注最可能引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A、红细胞悬液B、血小板C、血浆D、冷沉淀5、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一度过敏反应时,以下哪种处理措施最为适宜?()A、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组胺药物B、继续输血,观察患者症状变化C、停止输血,加大输血速度D、立即停止输血,给予大量补液6、在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检查血液是否有细菌感染B、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C、确认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和Rh血型是否兼容D、检测血液中的溶血标记7、题干:患者因外伤大量失血,急需进行输血治疗。

在输血前,护士应首先检查以下哪项?A、血型B、血液有效期C、血液保存温度D、血液质地8、题干:患者,男性,45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

在输血治疗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以下哪项措施最适宜?A、暂停输血,观察患者症状变化B、继续输血,观察患者症状变化C、增加输血速度D、给予解热镇痛药物9、在临床输血中,哪种原因最可能导致输血反应发生?A、血型不合B、急性溶血反应C、微血管栓塞D、发热反应 10、下列哪种血液制品最易导致HLA同种免疫?A、红细胞制品B、血小板制品C、血浆制品D、白细胞制品11、输血前,为防止血液成份破坏,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在何种温度下?A、2-8℃B、4-6℃C、10-12℃D、15-18℃12、患者出血量达到全身血容量的多少时,可能会引发休克?A、10-20%B、20-30%C、30-40%D、40-50%13、关于血液成分制品的保存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血及红细胞悬液在4℃±2℃条件下保存B. 血小板在4℃±2℃条件下保存C. 新鲜冰冻血浆在-18℃以下保存D. 冷沉淀在4℃±2℃条件下保存14、关于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试验,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目的是检测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是否存在免疫性不相容B. 主侧配血是指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C. 次侧配血是指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D. 若主侧出现凝集反应,则可直接进行输血15、在输血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导致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A、受血者血型与供血者不符B、血液保存不当C、输血速度过快D、血液温度过高16、在输血前,以下哪项检查不是必须进行的?A、受血者血型鉴定B、供血者血型鉴定C、交叉配血试验D、血常规检查17、下列哪项不是 Rh 血型系统的抗原?A、A、D抗原B、B、E抗原C、C、c抗原D、D、d抗原E、E、e抗原18、在血液成分输注中,下列哪种成分最适合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全血B、浓缩红细胞C、洗涤红细胞D、血小板浓缩悬液E、新鲜冰冻血浆19、在输血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于受血者对供血者血液中某种成分发生了严重的输血反应?A、供血者和受血者ABO血型不符B、受血者出现溶血反应C、受血者出现发热反应D、供血者血液中存在自体抗体 20、在红细胞保存期间,不正确的温度控制可能导致哪种有害后果?A、红细胞形态变化B、血浆蛋白变性C、红细胞储存时间缩短D、白细胞抑制21、下列哪种血型抗原是最常见的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A、ABO血型系统中的B抗原•B、Rh血型系统中的D抗原•C、MNSs血型系统中的M抗原•D、Kell血型系统中的K抗原•E、Duffy血型系统中的Fya抗原22、在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时,如果主侧出现凝集反应,这表明什么?•A、患者血清与供者红细胞相容•B、供者血清与患者红细胞相容•C、患者血清与供者红细胞不相容•D、供者血清与患者红细胞不相容•E、以上都不是23、在输血前,对红细胞进行血型鉴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输血安全B. 确保输血效果C. 确保输血速度D. 确保输血量24、患者,男,45岁,因外伤性脾破裂需进行输血治疗。

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0期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0028作者简介:孙立涛(1980-),男,汉族,河南新野人,主管检验师,学士。

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创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多由外部暴力所致,常见包括车祸伤、高空坠落伤以及击打伤等,且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患者比例逐年攀升。

创伤患者病情凶险、伤势重,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失血,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大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引起缺氧[1]。

若处理不及时或得不到及时补充,将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强调针对创伤患者早期应给予大量输血,以挽救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

然而相关研究发现,输注大量的红细胞、晶体液体会稀释凝血因子,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2],甚至累及到其他器官功能,影响患者预后。

C 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临床常见炎症因子指标,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感染诊断指标,当组织细胞受损时会呈现上升趋势,对上述指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炎症介质活动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

虽然大量输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然而大量输注不含凝血因子的血液成分可能会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对凝血功能指标的监测便于掌握患者出血风险,评估止血效果,为临床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争取更多的时间。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孙立涛(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对创伤患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量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大量输血)和对照组(40例,少量输血)。

浓缩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区别

浓缩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区别

浓缩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两种主要的细胞成分。

浓缩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是在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两种血液制品。

它们在成分和用途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分别介绍浓缩红细胞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特点和应用。

浓缩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是一种将红细胞浓缩提取而成的血液制品。

在制备过程中,血浆和白细胞被去除,将残留的红细胞进行浓缩,使其成为纯粹的红细胞悬浮液。

浓缩红细胞通常用于治疗大量出血、贫血、手术等情况下迅速补充血容量。

特点•纯度高:浓缩红细胞只含有红细胞成分,没有血浆和白细胞的存在。

因此,它的纯度非常高,避免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

•细胞浓度高:浓缩红细胞中的红细胞浓度相比血液更高。

这意味着通过给予少量的浓缩红细胞,可以迅速提供更多的血细胞来恢复血容量。

•没有抗凝剂:在制备浓缩红细胞的过程中,抗凝剂被去除,使得血液更适合于输注。

应用浓缩红细胞主要用于以下情况:•急性大出血:在创伤、手术或严重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下,浓缩红细胞可以迅速补充失血过多导致的血容量减少。

•贫血治疗:对于严重的贫血患者,浓缩红细胞可以提供大量的红细胞,快速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是将红细胞经过特殊处理去除大部分白细胞制备而成的血液制品。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特殊的疾病,如白血病、免疫反应性疾病等。

特点•低白细胞含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的白细胞含量相对较低,大部分被去除。

这样可以降低输注过程中引起免疫反应的风险,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保留免疫功能: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虽然去除了大部分白细胞,但仍保留了红细胞本身的免疫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免疫保护。

应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主要用于以下情况:•白血病治疗: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功能常常受损,导致白细胞产生过多。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可以提供纯粹的红细胞成分,减少白细胞的数量。

•免疫反应性疾病:某些免疫反应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能需要大量输注红细胞同时不引起更多的免疫反应,此时可以选择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优点及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优点及临床应用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优点及临床应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成分输血治疗日益扩大,人们对血液质量,输血治疗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去除白细胞后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即去白悬浮红细胞),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输血治疗很大程度上市补充红细胞和凝血因子。

人类白细胞是机体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但人类白细胞的HLA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巨大,个体之间几乎没有完全匹配的。

因此,输入异体白细胞就是一次组织移植,不可避免的要引起受体发生免疫反应(发热反应,免疫排斥,免疫抑制等),同时随着异体白细胞的进入,被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吞噬的某些病毒亦随之进入体内,造成去白细胞病毒感染。

另外,异体白细胞的进入,亦可导入活性T细胞,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而后者死亡率非常高。

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优点减少血液储存损伤,储存血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质和量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不仅红细胞受损变性,红细胞的存活数约减少30%,红细胞2,3-DPG下降,对血氧的运输释放不利,而且还产生溶血和不可逆的损伤,如胆红素、LDH、血清铁、血钾增高。

大量输库存血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器官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如果储存前去除白细胞,可明显减少这些损伤。

减少白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发生受血者HLA抗原可产生HLA抗体导致某些严重的输血反应及血小板输注无效。

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HLA抗原能激活受血者效应细胞或T细胞长生抗体,引起某些严重的输血反应:而血制品的抗体(大部分存在于白细胞上)可直接和受血者体内相关抗原引起输血反应,r如;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去除白细胞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发生。

减少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TA-GVHD是一种罕见的但严重致命的反应,发生率0.01%~0.1%,死亡率达84%~100%,去除白细胞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发生。

减少免疫抑制功能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可抑制受血者的免疫功能,增加院内感染并导致器官衰竭和死亡。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目的分析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以及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40例大量失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并根据其血液性质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仅输入悬浮红细胞,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输入血浆,输血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输血后,研究组以及对照组PT、APTT以及TT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FIB则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与输血前进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患者PT、APTT以及TT明显短于研究组患者,FIB指标则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比较显著,且及时输注血浆对凝血四项指标有着正面的影响作用。

标签:大量输血;凝血四项指;变化情况;影响效果大量输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抢救方式,一般应用在大手术、大出血以及大创伤等病情危重与失血量大患者的治疗中[1],笔者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40例大量失血患者,并对其中70例患者输入了适量的血浆,对其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40例大量失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其输血方式的差异,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为70例患者)以及研究组(为70例患者)两个小组。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为45例,女性患者为25例,年龄17岁~58岁,平均年龄(38.7±3.0)岁,其中35例为外伤失血,20例为消化道出血,13例为手术出血,2例为产科出血。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为46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16岁~58岁,平均年龄为(39.6±3.3)岁,其中36例为外伤失血,19例为消化道出血,12例为手术出血,3例为产科出血。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目的分析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诊的10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源进行回顾,研究主要是以入院24 h内输入血浆及红细胞比例,比例单位设置为100 ml∶1 U,将100例患者分为三组,低比例组指标是(FFP∶CRBC=1∶3,n=30)、中比例组指标是(FFP∶CRBC=1∶2,n=36),高比例组指标是(FFP∶CRBC=1∶1,n=34),对比三组患者在输注FFP与CRBC之后的临床反应,观察患者3项凝血指标及相关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通过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患者在大量出血之后,中比例及高比例组患者的3项血凝指标明显优于低比例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患者大量出血之后,对患者输入适当血浆及红细胞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患者凝血功能不受到影响。

标签: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大量输血;凝血功能;影响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大出血,同时伴随各类手术比率的增加,需要对患者施以大量输血,借以保障患者生命。

在实际操作中,虽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能够确保其生命安全,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并不是所有患者的受血量都是一样的,如果输血过多将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凝血因子稀释、血小板减少、血容量降低等等,继而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引发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诊的100例大量输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源进行回顾,研究主要是以入院24h内输入血浆及红细胞比例,比例单位设置为100 ml∶1 U,将100名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低比例组、中比例组、高比例组,这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23~68岁,年龄平均值为(39.7±10.6),车祸患者45例,外伤大失血28例,高处坠伤15例,产后大出血8例,心脏手术输血4例。

输注血浆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

输注血浆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

输注血浆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发表时间:2017-05-18T14:31:03.8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作者:陈朗李坤(通讯作者) [导读] 对大量输血患者早期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有利于防止凝血功能的紊乱,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重庆 408200)【摘要】目的分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手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需要输注悬浮红细胞,其中A组仅仅输入悬浮红细胞,B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输注FFP。

结果两组患者PT、APT、TT均明显延长,FIB水平明显降低,相比输血前均差异显著,P<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幅度相比B组更加明显,P<0.05。

结论对大量输血患者早期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有利于防止凝血功能的紊乱,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关键词】凝血指标;大量输血;血浆【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18-02 大量输血指的是成人24h内输入与自身血容量更多或者相等的血液[1],若出现持续大出血的患者在4h内则需要输入至少4个单位的悬浮红细胞,以严重创伤、急性大出血、大手术患者[2]较为多见,可帮助患者及时纠正失血过多的状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常规输血方式,大量输血将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等诸多不良情况。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治疗的手术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无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的严重肝病、恶性肿瘤、血液疾病等,术中悬浮红细胞输注的量均大于8U。

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A组与B组患者均占据41例。

A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1~68岁,平均(45.22±3.52)岁,产后失血10例,骨科创伤18例,颅脑手术13例;B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2~68岁,平均(45.12±3.85)岁,产后失血9例,骨科创伤19例,颅脑手术13例。

简述多种血液成分输注顺序

简述多种血液成分输注顺序

简述多种血液成分输注顺序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之一,它通过输血来满足机体对血液成分的需求。

血液成分输注是将血液分离为不同的组分,然后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输注。

不同的血液成分具有不同的功能和适应症,因此在输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本文将简述多种血液成分输注顺序。

1. 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悬液是将供者的全血通过离心分离出红细胞后,加入一定的保护液制成的。

红细胞悬液主要用于治疗贫血、失血等疾病,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含量和红细胞数量。

2. 血小板悬液血小板悬液是将供者的全血通过离心分离出血小板后,加入一定的保护液制成的。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

血小板悬液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异常等疾病,可以预防或治疗出血相关的症状。

3.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除去细胞成分后剩余的液体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电解质、激素等成分。

血浆主要用于治疗休克、烧伤、大面积出血等疾病,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的丧失的血浆成分,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液循环。

4. 白细胞悬液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和抗感染过程。

白细胞悬液是将供者的全血通过离心分离出白细胞后,加入一定的保护液制成的。

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感染等疾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

5.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血液中参与凝血过程的蛋白质。

凝血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症、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预防或治疗出血。

6.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具有抗体的功能。

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疾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预防或治疗感染。

7.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参与凝血过程的蛋白质,其活化后可形成纤维蛋白,参与血栓的形成。

纤维蛋白原主要用于治疗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预防或治疗出血。

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优点

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优点

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优点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根据血液成分比众不同,使用血液分离技术,将新鲜血液快速分离成各种成分,然后根据患者的需要,输注一种或数种成分。

由于患者很少需要输入血液的所有成分,只输入其身体状况或疾病所需的血液成分是十分有意义的。

菏泽中疗法又称“血液成分疗法”起到一血多用、减少输血反应的作用。

成分输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将健康人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经过分离、提纯、浓缩精致成各种血液制品,有选择地输给不同需要的病人。

1 血液成分治疗的目的补充血容量,提高携氧能力;补充凝血因子,控制出血;纠正免疫机能不全,提高集体抵抗力;用换血或血浆交换法剔除循环内的有害物质,增强自身免疫抗体。

2 成分输血的管理原则成分输血时,由于一次输入多个供血者的成分血,故输血前应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在输入红细胞前,有必要进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对于需要输入全血和成分血的患者,应先输入成分血,后输入全血,以确保成分血的新鲜输入。

应用原则: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严格掌握输血剂量。

3 成分输血的优点3.1纯度高、疗效好血液中的有关成分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容量少、疗效高。

例如: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血小板10~30万,对由于血小板少引起的出血至少要输入3000ml 新鲜血,才能使血小板提高到止血所需要的水平。

但如果输入浓缩血小板悬液,则可在短时间内满足治疗要求。

3.2输用安全,副作用少成分血制剂中有效成分浓度高,含其他不需要的成分相对较少,因此能够减少由于输注全血而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3.3稳定性好,便于保存和运输。

3.4综合利用,节约用血,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

4 成分输血的适应症4.1红细胞制剂4.1.1浓缩红细胞悬液适用于再障性贫血,各类慢性、出血性疾病引起的贫血;手术前后输血;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合并贫血,需要输血。

4.1.2少粒细胞经红细胞悬液用于反复输血,受血者体内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再次输血时出现发热输血反应的病人;器官移植者的输血。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变化分析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变化分析

大量输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变化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后,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所产生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

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输血前后24h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数值进行记录,并做好相应的统计学比较工作。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后,所有患者的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原数值较输血前有明显降低,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较输血前有明显增加,输血前后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大量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输入后,会导致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降低,所以在对患者进行临床大输血后,应当密切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状况进行观察。

而对于危重病患者,则应当采用血栓弹力图对患者的凝血状况进行动态记录,必要时可以为患者进行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血的补充,避免患者由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出血风险。

关键词:大量输血;凝血功能;血小板变化;效果分析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常常会由于患者严重外伤大出血或手术中大出血等急性大出血,需要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来保证患者的血容量处于正常水平,避免患者由于失血而导致休克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后恢复[1]。

而大量输血是指在患者一天内的用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其中红细胞1单位按100毫升计算)[2]。

但相关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大量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输入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状况会受到稀释而出现降低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患者死亡。

所以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大量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悬液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后,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所产生的变化,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输入红细胞悬液的经验教训

输入红细胞悬液的经验教训

输入红细胞悬液的经验教训
凌华英;谢金兔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00(013)006
【摘要】@@ 成分输血是输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血多用、合理输血的一种方法,但若使用不当,也可发生意外。

本文报道4例因错误地在短时间内输注大量
红细胞悬液(以下简称悬液),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教训。

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女各2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48岁。

3例多发性骨折、内脏破裂、失血性休克,1例结肠癌晚期广泛转移、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

【总页数】1页(P470)
【作者】凌华英;谢金兔
【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杭州 310015;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杭州31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1
【相关文献】
1.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和红细胞悬液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临床分析[J], 李桂英
2.借鉴历史上六次西部大开发的经验教训——《西部开发历程与经验教训》简介[J], 魏明孔
3.血液回收对急症大出血患者异体红细胞悬液洗涤后输入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免
疫功能的影响 [J], 王若凡;李晨;刘秀祥;高雪莲;张华新;王晴晴
4.输入被污染液体及红细胞悬液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 [J], 李松杨;刘水芹;王小彬
5.SAGS红细胞悬液的血液流变学实验研究与SAGM红细胞悬液的比较 [J], 何若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 献 [] 1 杨天楹 , 成民 , 杨 田兆 蒿. 临床输 血学 北 京医科 大学中 国协 和
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 , 1 ,9 3 1 第 版 19 :4 4 [] 2 赵绥 民,田兆嵩. 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 . 中国输血杂 志 ,
1 9 。2 1 : 5 9 9 1 ( )4
3 . ̄者 。 6 C 5
急性大 出血发生出凝血功能障碍 的原 因包括 :①低体 温导致血小板功能和凝 血因子活性 降低 ;②持续低血压和
低灌注造成严重组 织缺 氧和 酸中毒 , 凝血 系统被激活 , 大量 凝血 因子和血小板 被消耗 ; ③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稀释『1 2。 本文排除了低 体温 和酸 中毒病人 ,因此推断其 出凝 血功 能 障 碍 主 要 是凝 血 因 子和 血 小 板 被 稀 释 减少 所致 。 本组病例直 f相关分析显示病人发生 出凝血功 能障碍 生
的出凝血功能也有改善 ,但死 于严重创伤所致 的多发性脏 器功能衰竭。所有 病人 均输 注了新鲜冰冻血浆( F )其用 FP , 量为 6 0~ 8 0 l 0 5 0 m 平均为 :6 0 ,有 1 名病 人输 注了单 2 0 ml 2 采血小板 , 用量 为 2 6 U, 0 0 5名病人使 用 了凝血确原复合 物( 0 8 0—1 0 U) 2 0 5名病人使用过 纤维蛋 白原 ( 分别为 2 × g 1 、g 人 4 ×2人 、g 人 ) 6 ×1 。纠正 出凝血 障碍所 需治疗时 间
以及 针 对 性 治 疗 开 始 后 至 观察 终 点 的 时间 。 据 Fra bibliotek x 表 数 ±s
与 P 、 P r延长的程 度以及血 小板 、 TA T 纤维蛋 白原下 降的程 度 之间均无相关性 ,提示部分病人对 凝血 因子 和血小板丢 失 的代偿能力较差 。 因此 , 急性失血病人输注红 细胞悬液达 1U以上 即应高度警惕 出凝血功能障碍 ,密切观察伤 口出 0 血情况并定期检查 出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 。所有病人 的
1 出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所有病人发生出凝血 障碍后立 . 4 即抽 血查 凝血 酶原 时 间 ( ) 、活化 部分 凝血 活 酶时 间 ( P F、 A T )纤维蛋 白原 (I 和血小板( L ) FB) PT。 1 所 有病 人发 生 出凝 血 障碍后 根 据 P 、 P r FB和 . 5 T A T 、I P T的异 常程度及临床体征 , L 补充凝血因子制剂或血小板。 1 疗效评估依据和观察终点 ①临床出血停止 ; T延 . 6 ②P 长不超过正常对照组 3 , P F S A T 不超过正常对照 1s 0 ;③死 亡 。同时具备①和②两项为治疗有效 。 1 资料处理的统计学方法 输注少 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总 . 7 量包括术 前、术 中和术后 出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前输注少 白 细胞红细胞悬液 的量 ,计算凝血因子 制剂 和血小板的用量
为 6 8 h 平 均 2 h 0, l。 3 讨 论
正常后无 肉眼可见的小血管活动性 出血病人 ,术中及术 后 伤 口大量渗血。 1 排除标准 ①肝 功异 常或有肝病史 ;②其它原 因所致 . 3 的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 ( I )③ 血液病导致 的出凝血 障碍 ; DC ; ④药物影响 ; ⑤有代谢性或呼吸性致 中毒 ; ⑥基础体温低 于
输 注大量 少 白细胞 红细胞悬 液对 出凝 血功能 的影响
邹佳 叶 建 芬
( 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
南京 , 10 9 202 )
【 摘要 】 目的 探讨输 注大量少 白细胞红 细胞悬 液对受体出凝血功能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方法 对 2 例 急性创伤性大 出 3
血病人接受 大量少 自细胞红细胞悬液输注后出现出凝血 功能障碍 的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结果 发生出凝血 功能障碍的病人 输 注少 白细胞 红细胞悬液总量平均为 1 U 其 P 延 长为正 常对照组的 1 5 9 9 平均为 3 1 )A 9; r . — . 倍( 8 5 . 倍 , T延长 为 1 3 4 9 7 . — . 倍 3 6
( 平均 25 9倍 )纤维蛋 白原( .3 37 f ) 平均 11 ) 血小板( 6 1 1 0 / ( ; O — .8/ ( 0 ; 1 .2 , 1 — 2 ×19L) 平均 4 .42 . ×1 9L 其 中 < 0×19L 47 -91 0 / , ) 2 0 / 有 7 ,5 名 > 0×19L有 2人 , 0, r 发生出凝血 障碍前输注少 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总量 与上述 各指标异常之间无相关性 。补充凝血 因
示 ,T A T 、 I P 、 P r FB和 P T的异常程 度和输注少 白细胞红 细 L 胞悬液 的量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本组 病例发生 出凝血功 能障碍时输注少 白细胞 红细 . 胞悬液 的量为 9 3 U, — 6 平均 1U, f 9 其 r r延长为正 常对 照组
子制剂 和血小板后 2 名患者 出血得 到良好控制 。 0 结论 急性失血病人短时间 内输注大量少 白细胞红细胞 悬液容 易发生 出凝血 功能 障碍 ,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稀释是 主要原 因, 补充凝血因子制剂和血小板是有效治疗方法 。
【 关键词 】 少 白细胞 红细胞悬 液; 出凝血功能 ; 新鲜冰冻血浆 ; 血小板
中国中医药咨讯

21 0 0年 l 2月下 第 2卷 第 3 6期
De e e 2 l V0. No3 c mb r 0 O 1 2 _6
l 36・
J u l fC iaT a io a hn s dcn nomain o ma hn rdt n lC ie eMe iieIf r t o i o
的 1 5 9 9倍 ( 均为 37 倍 )A . —. 8 5 平 .l ,m
延长为 1 3 46 . —. 3 9
倍 ( 均 25 平 . 9倍 ) 纤 维 蛋 白 原 ( . — .8, ( 均 ; O0 3 g1 平 3 7 ) 11 ) 血 小 板 (6 1 1×l忱 ) 平 均 4 . . 2 , 1— 2 O ( 47±2 . x 91 ) 19 , 0/ 。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输 注少 白细胞红细胞悬 液总量 L 与 P 、 P 延 长的程度 以及血小板 、 T A TF 纤维蛋 白原下降 的程 度 均无相关性 。 22 对症 治疗补 充 了各种 凝血 因子 制剂 和血小 板后 , 1 . 2 名病人 的出凝血功能障碍均得 到明显 纠正 ,其余 2名病人
液后导致 出凝血障碍的临床资料 , 探讨 其发生原 因、 防治措
施。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急性创伤性大 出血病人 ,术 中大量输 . 注少 白细胞 红细胞悬液 ,有 2 3例发生 明显 出凝血 功能障 碍 , l , 7名 , 男 6名 女 年龄 l 4 6~ 6岁 , 均年龄 2 . 481 平 73 -. 岁 , 中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 1 , 其 4名 刀伤 6名 , 宫外孕大 出血 3 。 名 1 出凝血功能障碍 的诊断标准 经充分止血 ,血压恢 复 . 2
出凝血功能障碍经 补充凝血 因子制剂( 主要 为 F P 和血小 F) 板后均得到满意纠正 。由于 F P含有大量凝 血因子 , F 且容 易获得 ; 急性失血时丢失大量血浆 , 只补少 白细胞红细胞悬 液不 易纠正低血容量 。因此 , F F P可作为治疗的首选制剂 ,
经补充 F P后纤维蛋 白原仍 < g F l/ L时应补纤维蛋 白原浓缩 制剂 ( : 如 冷沉淀 )当血小板 < 0X1 9L时需输 注单采血 , 2 0/ 小板 。 实验证明 : 补充凝血因子制剂和血小板是治疗这类 出 凝血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世界各国的输血 工作者和 临床 医师在临床实践 中认识 到输注全血的缺点以及成分输血 的优越性 ,成分输血广泛
开展 ,已列 为衡 量一个 国家或地区输血技术是否先进 的重 要 标 志 , 是 衡 量 医 师 水平 的标 志 之 一 【 。 急性 失 血 的抢 也 1在 】 救 中也常应用成分输血 ,但如果大量输 注少 白细胞红细胞 悬液而忽视 了出凝血功能的监 测及凝血 因子制剂和血小板 的及时补给 , 常会发生严重 的出凝血功能障碍。 本文 回顾性 分析了 2 例 急性 大出血病人大量输 注少 白细胞红细胞悬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