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单句与复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单句和复句的辨析与运用课件(共40张)

单句和复句的辨析与运用课件(共40张)

复句的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 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 间没有主次之分。例如:
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 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3.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
并列复句常用关联词: 又……又……、既……又……、 既……也……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 是……也是……、不是……而是……、 不是……是……、是……不是……、 也、又、还、同时
结构:
“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b
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假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 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 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例如:
1.如果你年轻时就没有学会思考,那么就永远 学不会思考。
2.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边为有用的 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什么是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
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所谓分句是指结构 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分句之间的 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 表示。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 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 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
单用: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 (就在于)
单用:既、既然、可见;合用: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单用:便、就;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合用: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总)(总是) 单用:就、那就、那么、那、则、便、的话;合用:如果(假设、假如、假若、假使、倘若、倘使、要是、若 是、若、万一)……就(那就、那么、那、则、便)

单句和复句_ppt课件

单句和复句_ppt课件
18
Page 18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1、整齐比不整齐好。 2、信不信由你。 3、拆台比搭台容易得多。 4、他不参加也好。 5、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 6、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19
Page 19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1、整齐比不整齐 好。
——————

2、信不信 由你。
“< >” 用在补语前后
3
Page 3
返回
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 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 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 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_回_____家____的____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Page 4
4
返回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
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
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
2、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的有抱 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
3、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 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4、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 藏高原的人们
5、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直鼓掌。
21

这个电影 我看过。
———— ———
2、复杂宾语句链: 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 —— ~~~~~~~~~~~~~~~~~~~~~
3、兼语句链: 大家 选 他 当 班长。
—— — ~~ — ~~~~
4、双宾语句: 李老师 教 我们 语文。
——— — ~~~ ~~~~ Page 13
13
5、连 动 句: 他们 听了 这个消息[很]高兴。 Ⅱ

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PPT课件

现代汉语句子的基本语法常识PPT课件
“写”的程度,是补
8
语。
我爱伟大祖国。 (与定语相对应) 与定语、状语、 我一定去。(与状语相
中心语
补语相对应的成分。 对应) 他好得很。(与补语相 对应)
9
句子成分划分
在一个完整、典型的句子中,句子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顺序 一般是:
例句:(全体) 同 学 ‖ [都] 做 〈完〉 了 (语文)作业。
答:假设
(6)他是应该来的,只是没有时间。
答:转折
(7)你这样做太慢了,还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
答:选择
(8)你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局面更糟糕。
答:递进
30
2.复句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分句之间缺 乏密切联系(强加因果等),结构混乱(分句间语 序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漏用、错用、滥用 关联词,关联词位置不当。
反的意思。
25
假设 复句
前面的分句 假设一种情况, 后面分句说出假 设的情况实现后 所“产生”的结 果。
1,如果不浇 水,种子就不 会发芽。
2,即使不浇 水,种子也会 发芽。
如果……就……, 即使……也……, 哪怕……也……, 万一……就……
26
前面分句提出一 个条件,后面分句说 出在这个条件下所要 条件复句 产生的结果,前后分 句间有条件与结果的 推论关系。
在这个句子里,“这 样地整日劳碌着”是陈 述主语的内容,是谓语。
4
宾语
宾语是动词所支 配、影响或所涉及的 对象,能回答“谁” 或“什么”等问题。 一般也由名词或名词 性短语充当。
我赞美白杨树。 “白杨树”是动词 “赞美”所涉及的对 象,回答“赞美什么” 的问题,是宾语。
5
定语
定语是在名词前起修饰 (描写)限制作用的成分。通 常位于主语前或宾语前。一 般用“的”作标志。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复习ppt课件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复习ppt课件

而人类更伟大。”不用关联词语表达分句
间的结构关系的,叫意合法,如“他们俩
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
房。”那么,看有无关联词语,也可以作
为单、复句区别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
常用来区别连动句和紧缩复句。如果各谓
语动词短语之间有关联词语的,是复句;
没有关联词语的,是单句。
最新课件
8
• 例如:⑥他坐下来看书。
最新课件
11
• 4、复句形式做成分的单句
• 有些复杂单句的成分是一个复句的形 式。如:
• ⑤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 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 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 勇气。
• 画线部分是一个递进复句,做了“相 信”的宾语,成为一个单句的成分。
最新课件
12
• 5、带有独立成分的单句
• 一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个数。
• 一个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连动句、兼语句除外), 而复句由几个单句形式(即分句)构成,因此包 含不止一个谓语。由此根据谓语(或谓语中心词) 的多少可以判断是单句还是复句。
例如:①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②你虽然学习 很努力,但是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 才不理想。
句中的分句是有区别的,单句是一个具有
句调,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分句则是复句结构的一个成分,自身不能
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是一种类似单 句而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 单句的基本单位是词和短语,复句的基本
单位是分句。
最新课件
4
• 二、单句和复句区别“四看”
• 单句复句的判定,不在于内容的简单与复杂,不 在于句子的长短,关键应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
这个句子很长,但它是一个单句。句子的主干是“马克 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面这些语言是对宾 语“发展规律”所包含的最内新课容件 解说,成为宾语“发展6 规 律”的同位宾语,也可以说它们之间有包含和被包含的

语法:单句与复句 课件(共15张ppt)-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法:单句与复句   课件(共15张ppt)-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前一句“不但”一定要放在“我们”后头,不然后一个分句的意思就要变成“我们”以外 的人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之类的意思了。后一句由于“既”放错了位置,句子意 思根本就说不通了。
跟踪练习
❖ (07重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 组是(C)
❖ 他们是科学家,是我国科学发达和经济振兴的主要希望 所在。他们不断刻苦学来的达到世界水平的专门知识不是人 人能够轻易掌握的。——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坚定不移的 忠诚,他们完全不计较个人的名利,——祖国和人民的需 要,——是分内还是分外,他们都勇敢而顽强地努力钻研的 高贵品质,——是任何一个共产党员、任何一个爱国志士所 能够和应该学习的。
③整合成单句: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 “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 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 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 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7.条件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除非……才; 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 也) 。
例: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8.因果关系: 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例: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单句:本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
(复句,有两套主谓结构)
例2: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
例3: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前面都是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PPT课件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PPT课件
13
1、并列复句的构成 1)直接组合 A云散了,雨住了。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照射特别强烈。 2)借助关联词组合 A他既勇敢,又机智。 B风又急,雨又大。
14
练习,判断下列复句中哪句是并列复句,并指出关联词。
1、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作来证明。(对)
2、老孙头又会赶车,又会骑马。
(对)
3、第一班焚上香之后,跪在地上等一柱香着完,然后第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
1
辨别区分单、复句:
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1.我吃饭了,也喝汤了。
2.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这两个句子是不是复句呢?
2
分析:
这两个句子都是复句。只不 过 ,其中有的分句省略了主 语,第一句的第二个分句承 前省略主语,第二句的第一 个分句蒙后省略主语。
3
(一)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 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37
2019/10/25
38
二班接着焚香跪守。
(错)
4、他不是光说不做,而是说了就做。 (对)
5、他不但没有预习,而且连书也没打开。 (错)
6、火又盛,烟又大。
(对)
7、或者你去,或者我去。
(错)

8、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对)
15
2、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单独的: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 跟着
单 句
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复 晚上我和爹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4
注意: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
宾语是个主谓短语
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课件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课件

特点
复句具有结构复杂、意义完整的特点 。
复句的结构比单句更为复杂,包含了 多个分句和各种关联词。复句的意义 也更为完整和丰富,能够表达复杂的 思想和情感,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句 子类型。
03
CATALOGUE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结构差异
单句和复句在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
单句的句子成分相对简单,通常只包 含主语、谓语和宾语等基本成分。
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在学术研究中,单句和复句的选择和使用更加重要。学术 论文需要严谨、准确的表达,单句通常用于定义、描述或 总结,而复句则能更好地构建论证和推理。
正确使用单句和复句,有助于提高学术论文的可读性和说 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研究结果。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
并列复句可以清晰地表达 多个动作或状态同时发生 的情况,增强语言的表达 力。
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而成,前一分 句的结尾是后一分句的开头,分句之间有先后承接关系。
例子
他先吃饭,然后去上学。
作用
承接复句可以清晰地表达一系列连续的动作或事件,使语言的逻辑 更加严密。
系。
复句的表达功能更为多样,可 以用于描述、说明、议论等多 种文体中。
而单句则更多地用于简单陈述 或表达一个独立的思想或事实 。
表达效果差异
单句和复句的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
01
输标02入题
单句的表达效果通常比较直接和简洁,而复句的表达 效果则更为丰富和多样,可以通过不同的从句和修饰 语来增强表达的语气、语调和感情色彩。
03
而单句的表达效果则更加直接和明了,适用于简单明 了的表达和陈述。
04

单句与复句PPT课件

单句与复句PPT课件
第13页/共19页
回家作业
区分单句与复句
是单句,划主干; 是复句,说类型。
第14页/共19页
• 一轮红回日家从东作方升业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
地。 •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 的。
第15页/共19页
• 无论在回什家么特作殊业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不做对方的句子成分(相对独立)。
(复句例子): <1>只有孔乙己到店, <2>才可以笑几声, <3>
所以至今还记得。
(说明):<1><2><3>都是分句,都互不做对 方的
句子成分.
(单句例子):他到北海边细心观察:<1>那天 桃花开了,<2>哪天柳絮飞了,<3>哪天布谷鸟叫 了。
(说明):<1><2><3>虽都是主谓结构,但都作 为
(单句例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说明):“共产党”是个一般的词,不能充当
第6页/共19页
单句与复句
2.按分句关系分:
<1>并列复句: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
例: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常用关联词:
又…又…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也同时 Nhomakorabea第7页/共19页
单句与复句
<2>递进复句:分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程度更深, 数量更大,范围更广)。
常用关联词:
因为…所以… 由于…就…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既 然第9…页/就共1…9页
单句与复句

单句和复句课件

单句和复句课件

用在状语前后 附加 用在补语前后成分
学习交流PPT
返回
3
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 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 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 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_回__家___的___感___觉__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学习交流PPT
返回
4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
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
(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
语.“地”是状语的标志.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
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学习交流PPT
返回
8
6、补语:补语是谓语后边的
连带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
作用.它可以回答 “怎么样”、
“多久”、“在什么地方”等
问题.形容词、动词、代词、
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
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学习交流PPT
30
单、复句的区别
• 2、主语承前省或蒙后 省的几个单句形式之 间,有语音停顿,书 面上用逗号或分号隔 开,是复句。
• 2、只有句中没有逗号 隔开的并列关系的动 词短语、形容词短语 和连动短语作谓语的 句子才是单句。
学习交流PPT
31
例二
1、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的民族,是一
学习交流PPT
37
例三
1、天才的学者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让自己的思想
远远走到前面去。 2、海水碧蓝碧蓝的,蓝得使人心醉,我真想变成一条
鱼,钻进波浪里去。
——以上为复句 3、就是脚扭伤的小李,也在大厅里苦练。 4、无论在哪里,他都用自己的行动履行自己的诺言。 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6、虽在匈牙利本国,也还没有这么完全的本子。 7、应用这种罗盘,即使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

中考语文专题单句复句-课件精品PPT(共3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考语文专题单句复句-课件精品PPT(共39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各分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事情或相关的情况,具有先后相承的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就、便、才、又、于是、后来、然后、接着、 继而、终于、刚……就、首先……然后。 例句: ①他们俩手拉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就去场里打谷子。
三、递进复句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五、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转而陈述与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例句: 1、工作虽然很紧张,但是心情是很愉快的。 2、尽管天下着雪,可同学们依然没有迟到。 3、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可是)
常用关联词: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 (那么、便、则) ……, 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还、还是) 若是……那么 要是……则 假若……那么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法专题: 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 比如:1、武汉加油! 2、我不出门。 3、你戴口罩了吗?
句子的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比较以下几个句子: 1.我吃饭了。(单句) 2.我喝汤了。(单句) 以上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是两个单句。 3.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复句) 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 就叫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1.我吃饭了,也喝汤了。 2.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这两个句子是不是复句呢?
八、因果复句
分句前后是因果关系
例如:1、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 可敬的。 2、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 怎么会听不见呢?
A、失去了真,也同时失去了美。 B、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得到十个朋友的赞扬。 C、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D、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E、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F、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单句复句辨析》课件

《单句复句辨析》课件

02
例如:“我爱读书,他也爱 读书。”
03
复句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意 思,通常包含主句和从句。
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01
结构
单句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复句 包含多个主谓结构。
02
意思
单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复句 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意思。
03
独立性
单句可以独立存在;复句中的 单句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与其 他单句一起构成完整的意义。
《单句复句辨析》PPT课件
目录
• 单句和复句的定义 • 单句的分类 • 复句的分类 • 单句复句的辨析方法 • 单句复句的辨析实例
01
单句和复句的定义
单句定义
单句是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的句子。 例如:“我爱读书。” 单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依赖其他句子。
复句定义
01
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单句组 合而成的句子。
05
单句复句的辨析实例
简单实例
总结词:直观易懂 实例1:小明去公园玩。
实例2:他是一个学生。
复杂实例
总结词:结构复杂 实例1:在明媚的阳光下,一群孩子欢快地玩耍。
实例2: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易混淆实例
总结词:容易混淆 实例1:我喜欢吃苹果。(简单句)
实例2:苹果很好吃。(复杂句)
03
复句的分类
一重复句
总结词
由一个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
详细描述
一重复句是复句中最简单的一种类型,只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用来表达完整 的意思。例如,“我爱读书”就是一个一重复句。
多重复句
总结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包含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谓结构
详细描述
多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组成,每个分句都有自己的主语和谓 语,用来表达更复杂的意思。例如,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就是一个 多重复句。

单句与复句+++课件(共23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单句与复句+++课件(共23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
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划分的具体步骤
•主语下面划双横线=,后面划双横线‖; •谓语下面划单横线–; •宾语下面划波浪线﹏; •定语用小括号﹙﹚; •状语用中括号〔〕; •补语用单书名号〈〉。
• 3、例如: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转折复句
• 1、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 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 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 2、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然而……、…… 却……等。 • 3、例如。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2、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就…… 、 “即使……也……”、 “假如”、“假使”、 “假若”、“要是”、等。
• 3、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 没有使用价值。
八、条件复句
•1、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 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 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2、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 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 才……、凡是……都……、句组成,后一个 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2、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 且……、不但……还……、……更 (还)……、……甚至……等。 •3、例如: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 是思想好。
二、承接复句
•1、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 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其基本格式是A→B→C……成鱼贯式的排列。

单句和复句ppt实用课件通用

单句和复句ppt实用课件通用
❖ 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 是字句、存现句。
复杂单句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类:
❖ (1)单句的主语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如: ❖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宾语由 偏正短语充当)
❖ (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如: ❖ 这是(我的老朋友)的作品。(定语由编正短语充
当)
❖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 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状 语由多个短语充当)
❖ 还有的句子由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如:
❖ 我相信, 雷锋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 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 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 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 可以是主谓句, 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 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 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 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 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 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 设、条件、解说等类型。
单句和复句
语素和词
❖ 一般来说,现代汉语语法单位可以分为五级, 从小到大依次是: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 ◆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 单位。 ◆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音 义结合的语法单位。
❖ 词类即词的语法分类。 按照组合能力、 句法功能和词形变化三条标准,汉语的 词类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 量词词组 在量词的前面加上数词或者指示代词、疑 问代词等组成。例如“三斤”“这本书”等。
❖ 的字词组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语后面组成, 例如“红色的”“教汉语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在”的使用特点是 , 当“在”组成的介宾短语放 在句首充当全句状语的时候, “在”后的成份一般是个由名词 或名词性短语与方位名词组成的方位短语, 如: ①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 ②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资本主义社会简直成了天堂。 如果没使用方位名词,或与方位名词结合的不是名词或名词 性短语,都将出现病句: *①在学习天桥百货商场经验,他们联系了本单位的实际。 *②在不减少产品产量,降低产品质量下,这个厂精简了人 员。• 例①应在“经验”后加“过程中”,例②应在“质量” 后加“的前提”。
①我们要对人民负责。②他向热情的观众致谢。
少数介词短语可以作补语、定语: ③马克思生于 1818 年。④张教授作了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报 告。
2.介宾短语不能作谓语。 有几个常见的介词在使用上需要注意。 (1) “ 对”和“对于”这两个词在引进动作的对象或与动 作行为相关人、事物方面往往可以通用。如: ①甲方和乙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 ②张三对于这种处理心怀不满。
认识介词和介宾短语还有一个作用和意义,就 是能够准确地判断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军队回来,驻 扎在虞国。) ②鹪鹩巢于深林。(《庄子.逍遥游》)(鹪鹩鸟在树林深 处筑巢。)
③晋师军于庐柳。(《左传.僖公五年》)(晋国军队驻扎 在庐柳。)
介词短语主要是充当动词的补语,所以用在名词后边时, 这个名词是活用为动词的。
句子成分作用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是对主语加以陈述 的 ——是动语支配、关涉 的对象 ——是名词性短语里中 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 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是谓词性短语里中 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 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 语也可充当主语。如: 回家的感觉 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 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如: 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 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 当宾语。如: 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
‾‾‾ ‾‾ ‾‾
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 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 的标志。如: (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如: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 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 语。“地”是状语的标志。如: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 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 作用的成份。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 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 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 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一般是:
①介宾短语 ②形容词 ③副词
二、怎样抓“主干”——主、谓、宾?其方 法? ( )的====或的~~~~
⒈三个结构助词的标志: [ ]地———— 得〈 〉
————
⒉三个时态助词的标志: ————着、了、过 因为介词单独不能进入句子; 介词一定要与名词、名词短语和代 词构成介宾短语后,才能进入句子; 进入句中后,一般只能状语或补语。 所以抓“主干”时,大胆地去掉吧!
面:
①关于招生问题, 请与招生办公室直接联系。 ②关于伯夷, 叔齐, 《史记》中有明确记载。
③关于《红楼梦》, 我缺乏研究。
这里面只有例③的“关于”可以换成“对于”, 但意思上 已略有区别 ,“关于”是和《红楼梦》有关的问题 , “ 对于”则 指《红楼梦》本身。另外 , “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定 语, 如“关于语法问题的学术讨论会”。
⒊去掉介宾短语:
也所以,要识记一批常见的介词:
常见的介词有: 自 从 自从 往 朝 向 由 对 对于 关于 同 与 跟 和 把 被 将 给 当 当着 于 随着 趁 趁着 在 到 • 沿着 顺着 以 为 为了 为着 通过 经过 据 根据 按 • 按照 经过 比 除 除了 凭 依照 因 沿 沿着 有表示方向、对象、时间、处所等介词。 介词的语法特点有: 1.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只有组成介宾短语才能作句子成 分, 一般作状语:
1、2、3方法应用,请看:
蠢笨 胆怯 地 把肥胖的身体 在悬崖底下 蠢笨的企鹅 的 胆怯 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 把 在
⒋验证方法——所谓“主”与“谓”、“宾”的关系,就 是:
讲座之四
语法知识
——句子成分
句子 成分
句子六种成 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主语:“==== ” 谓语:“—— ” 宾语:“~~~~” 定语:“()” 状语:“[ ]” 补语:“〈〉” 划在主语下面 划在谓语下面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用在状语前后 用在补语前后
一、句子六种成分排列的一般顺序:
[
句首状语 一般是:
①介宾短语
第五章语法
], (
)的==== ‖ [
主 语
]地—— 得〈
谓 语
〉 ( )的~~~~
宾 语
一般是:
①名词
一般是:
①动词
一般是:
①名词
②时间名词
②代词
②形容词
②代词


句中状语
一般是:
①名词 ②动词 ③ 形容词 ④数量词
一般是:
①介宾短语 ②时间名词 ③形容词 ④副词
两句中“对”、“对于”互换不影响意思的表述。但“对” 的意义更为广泛, 当“对”表示“向”、“对待”等意思的时 候, 就不能用“对于”了。比如: ③他对老师很尊敬。
④王老五对张嫂笑了笑。 这两句的“对”都不能换成“对于”。 另外, 这两个介词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主客体倒置:
①十年浩劫的痛苦, 对于广大群众记忆犹新。 ②学术专著, 对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两句的主体分别是“广大群众”、“粗通文字的人” ,• 客 体分别是“十年浩劫的痛苦”和“学术专著”。所以, 或者在 主体之后加上“来说”, 或者将主客体位置对调。 2 .“关于”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关联涉及的某一范围或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