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测试的起源测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设计的,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到有必要确定物体的属性,例如数量、大小、重量之类的物理属性,于是就产生了测量,并研究用测量的方法来了解这些属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测量的范围越来越广,测量的工具越来越多,测量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测量的对象逐渐从物扩大到人,从对人的形体测量扩大到对人其他方面的测量,例如对人的能力和知识的测量。
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始于原始社会后期。
当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增多,冲突也逐渐加剧。
为了维持氏族、部落的生存和发展,要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技能、军事技术、宗教知识,于是产生了教育。
为了检验教育的成果,开始用骑马、射箭、搏斗等演示活动来考察技艺。
青少年一般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才能被承认是氏族、部落的正式成员。
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出现了阶级,社会分工更明确了,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和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也就是说,出现了教育和学校。
随着教育的发展,测量受教育者的方法日趋完善。
人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测量作为一种手段,而且开始研究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因此出现了教育测量学。
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一)、中国是测试的故乡中国是考试的故乡。
就出现大规模的、严格管理考试而言,中国早于西方各国。
我国的考试制度在奴隶社会末期就初步形成了。
《礼记》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秦汉以前贵族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显示出,在西周的时候就有定期考查学生作业的考试制度,而且当时的“国学”中的大学,每隔一年必须考一次。
考试制度到了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运用。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165年的时候,汉献帝就使用正式的考试来选官职候选人。
到了隋朝,这一做法发展成为系统的科举制度。
唐代继续实行科举制度。
那时,科举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等基本科目,每年定期举行;另一类是制举,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语言测试的发展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和影响
13 理 语 言 学 一 社 会 语 言 学 测 试 阶段 - 心 随 着 人 们 对 语 言 的 认 识 逐 渐 深 入 ,结 构 主 义语 言 观 受 到 质 疑 C o sy 16 年 提 出 了 语 言 能 力 和 语 言 行 为 的 概 念 。 hmk在 95 自2 世 纪7 年 代 中期 起 ,语 言 测 试 界 开 始 重 视 所 谓 总 体综 合 0 0 法 的 研 究 , 言 测 试 开 始 进 入 综 合 性 语 言 测 试 阶段 。 一 阶 段 语 这 也 被 称 为 心 理 语 言 学 一 社 会 语 言 学 阶 段 。其 代 表 人 物 是 Jh on W .lr 综 合 法 是针 对 前 一 个 阶段 采 用 把 语 言技 能加 以 分 解 Ol e 并 且 一 道题 只测 试 一 个 语 言 点 的离 散 题 为 测 试 方 法 而 提 出来 的 , 合 测 试 则 主张 测 试 在 一 定 的语 境 中 进 行 . 在 考 试 中 刻 综 不 意 区分 各单 项 语 言 成 分 、 能 和 能力 , 是 强 调 两 项 和 两项 以 技 而 上 的综 合 评 估 。这 一 阶段 多 采 用 综 合 性 试 题 , 完 形 填 空 、 如 听 写、 口试 、 文等 。 仅 重 视 语 言 形式 的正 确 性 , 且 注 重考 查 作 不 而 受 试 者 的分 析 、 合 、 息 转 换 等 方 面 的 语 言 应 用 能 力 。这 一 综 信 阶 段 的语 言测 试 是 以 社 会 语 言 学 家 提 出 的语 言 交 际能 力 概 念 为理 论 基 础 ,认 为学 好 一 门语 言 的 标 志 不 仅 在 于 能 够 领 会 和 产 出 符 合 语 法规 则 的 正 确 句 子 , 且 应 具 备 在 具 体 的 语 境 下 而 合 理 使 用 这 些 句 子 的 能 力 . 对 语 言 学 习 者 语 用 能力 的 考 查 把 纳 入语 言 测 试 的范 畴 。 为语 言 不仅 是 可 以分 割 的 整 体 , 是 认 更 种 动 态 的 、 有 创 造性 的 功 能体 系 。 具 14 际语 言测 试 阶段 .交 美 国 的社 会 语 言 学 家 H m s 对 C o k 的语 言 能 力 的 y e针 h msy 概 念 于 1 7 年 提 出 了交 际 能力 的 概 念 .认 为 使 用 语 言 不 但 要 92 能 够 按 照 语 法 规 则 产 出形 式合 格 的 句 子 .而 且 应 具 有 在 不 同 的语 境 中合 理 使 用 这 些 句 子 的 能力 ,在 不 同 场 合 对 不 同 的对 象得体而有效地进行交际 。 2 世 纪 8 年 代 。 aaeS an l 和 发 展 了 H me的 交 际 0 0 C nl、w i ̄ 充 " y s 能 力 概 念 , 为 语 言 交 际 能 力 包 括 语 法 能 力 、 会 语 言 能 力 和 认 社 语 言 策 略 能 力 三 个 方 面 。 0 纪 9 年 代 初 , 国应 用 语 言学 家 2世 0 美 B c m n H me 等 人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 出 了 一个 新 的 交 ah a 在 y s 提 际语 言 能 力 测 试 模 式 ,被 认 为 是 “ 言 测 试 史 上 的 里 程 碑 ” 语 ( k h n 1 9 : 5 。B c m n 为 交 际 语 言 能 力 由语 言 能 力 、 S e a .9 2 1 ) a h a 认 策 略 能 力 和 心 理 生 理 机 制 等 三 项 语 言 能 力 要素 组成 。 交 际 语 言 测 试 强 调 语 境 和情 景 ,突 出语 言 能 力 不 仅 指 语 言 知 识 的掌 握 , 重 要 的 是 运 用 。 因此 , 更 目前 最 有 效 的 测 试 方 法 是 直 接 测 试 , 即在 真 实 的语 境 和 情 景 中 考 查 受 试 者 运 用 语 言 的实 际 能 力 , 时 还 提倡 听 、 、 、 综 合 技 能 和 考 点 的 综 同 说 读 写 合 处 理 这 一 阶 段 的语 言 测 试 力 求 真 实 反 映 语 言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的运 用 , 注重 考 查 以 言 叙 事 和 以言 行 事 的能 力 , 有 针 对 性 能 地 对 不 同 职 业 、 业 、 域 所 要 求 的 语 言 运 用 进 行 测 量 , 题 专 领 试 的表 面 效 度 高 。 是 , 种 测试 采用 主观 评 分 法 , 分 难 度 大 , 但 这 评 很 难 保 证 一 致 的 评 判 . 试 的 信 度 不 如 客 观 测 试 高 , 便 于 组 测 不 织大规模测试。
英语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与发展趋势
3 1 结 构 主义 倡导 的分 离式 测 试法 因为 可以 在有 限 的卷 面 . 中覆 盖大 量 的语 言点 , 其是 其 客观 评 分标 准避 免 了阅卷 过 程 中 尤 的 主观 性和 不确 定 性 而 一 直备 受 青 睐 ; 局 限性 在 于 , 考 查 结 其 为 构 而编 制 的试 题往 往 因忽视 语境 而 导 致高 分 低能 现象 。事 实 上 , 分 离式 测试 主要 测 量 的是学 生 的语 言 知识 , 不是 语 言能 力 。虽 而
英 语 语 言 测 试 的 理 论 模 式 与 发 展 趋 势
孟 青 ① ( 南建 筑职 业技术 学 院 河 南 郑州 河
中 图分类 号 : 0 H 文 献标 识 码 : A
Hale Waihona Puke 4 00) 5 O 7 文● ●●。 -●●●●●-_●。_●‘●●。 ●-●●● ●-●●●●。 ●。●●。●●…- 章编 ●…●●●-●●-●●-‘ ●●●- ●_ 号 : 0 8—9 5 2 1 0 — 0 8 10 2 X(0 2)2 17—0 2
rd et 类 似智 商 测试 , 查 考 生 是 否 具 备 学 习某 种 语 言 的潜 力 受到 了愈 来 愈 多 的重 视 。2 u ets): 考 O世 纪 8 O年 代 , a ae和 S i C nl wan对 能以选 拔 语 言类 专 业 人 才 ; 诊 断 性 测 试 ( i n s cts : 以 Hy e 提 出的交 际 能力 概 念 , 为 交 际 能力 还 应 包括 语 法 能 力 、 ① da o t t 常 g i e ) ms 认 小 测 验或 单元 测验 的形 式 对 阶段 性教 学 情 况进 行 检 查 , 以便及 时 社 会语 言能 力 、 语篇 能 力和 交际 策 略能 力 。及 至 9 O年 代初 , 国 美 应 用语 言学 家 L F. a h n在综合 各 家 学说 的基 础 上 进 一 步扩 . B c ma 发 现 问题 , 改进 教 学 。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历史和发展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历史和发展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普通话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因此,对于普通话的准确度和流利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历史和发展。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起源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和口音。
为了提升全国范围内的通用性和统一性,需要对普通话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从而形成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需求。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积极推广普通话并进行相关的水平测试。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发展历程1. 早期测试形式早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采用面试和口语测试的方式。
测试者通过提问和听取被测试者的口语表达,来评估其普通话水平。
这种形式虽然能够初步了解被测试者的口语交流能力,但存在主观性较大,评判依据不够客观的问题。
2. 规范化发展为了提高测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普通话水平测试逐渐转向规范化。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开始制定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考试系统。
这项规范有力地推动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发展。
3. 创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普通话水平测试也开始使用创新技术。
例如,语音识别技术的引入,使得测试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减少了人为评判的主观性。
另外,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远程测试成为可能,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性和影响1. 维护语言统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统一对于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至关重要。
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普通话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进而增加各地区交流的便利性和效果。
2. 推进国家发展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帮助培养人才,提高人们的普通话沟通能力,促进国家的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进步。
3. 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普通话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普通话水平测试可以帮助外国人提高普通话能力,促进国际间的有效对话和合作。
当代语言测试理论发展韵沿革与展望
关 键 词 : 言 测试 语Leabharlann 语 言教 学测试理论
发 展
1语 言 测 试 与 语 言 教 学 . 语 言 测 试作 为语 言 教 学 活 动 中不 可 或 缺 的一 环 ,发 挥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它 不 仅 可 以 帮 助 教 学 者 了解 和 掌 握 学 生 的学 习 情 况 , 重 要 的 是 , 试 可 以 为 教 学 计 划 和 教 学 大 纲 的制 定 提 更 测 供 科 学 的依 据 和标 准 , 教 学 的 目标 实 现 进 行 监 控 和评 价 。 对 对 语 言 教 学 的 方法 和材 料进 行试 验 和 调 查 并 为 语 言 教 学 的理 论 研 究 提 供方 法论 。 体地 说 . 言 测 试 的 目的是 提 供一 种 科 学 具 语 的衡 量 工 具 , 方 面 对 学 生 的语 言 能 力 进 行 客 观 、 确 、 正 一 准 公 的评价 , 另一 方 面 检 测 教 学 效 果 , 映 教 学 中 的 长 处 与 短 处 , 反 为 提高 教 学 质 量 服 务 — — 即对 学 生 而 言 .通 过 测 试 可 以了 解 自身 的 学 习 状 况 , 测 学 习效 果 , 进 学 习 方 法 , 定 努 力 方 检 改 确
22 离 测 试 法 .分
向 ; 教 师 而 言 , 过 测 试 可 以 帮助 了解 学 生 掌 握 所 学 语 言 知 对 通 识 及 其 应 用 技 能 情 况 . 测 教 学 效 果 . 进 在 教 学 方 法 、 段 检 改 手 等 方 面 存 在 的 问 题 。 一 步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由 此 可 见 。 言 教 进 语 学 离 不 开 语 言 测 试 , 言 测 试 是 语 言 教 学 的 重要 环节 。 语
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
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Reynell Developmental Language Scales,RDSL)是一种用于评估3岁到7岁儿童语言发展的标准化测试工具。
本篇文章将分步骤阐述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的发展和使用方法。
一、发展历程: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是由英国语言学家Reynell于1969年开发的,原设计目的是针对那些语言落后于同龄人的儿童进行测评。
后来该量表得以得到更新和拓展,现在的版本是RDSL-4,覆盖了3岁到7岁儿童的语言水平。
二、测试内容: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包括两部分: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
语言表达部分包括“句子复述”“习语”“描述”“对话”等项目,主要评估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理解部分包括“词汇”、“句子理解”、“单词句子组合”等项目,主要评估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其中的每个项目评估的内容都涉及到语音、词汇、句子构建等方面。
测试时,评估者根据儿童的表现在量表上打分,最终得出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得分。
三、测试适用性: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是广泛用于医学临床、教育科研等领域的量表,适用于有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言语困难等问题的儿童。
同时,该量表对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儿童也都具备较好的适用性。
四、使用方法:使用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需要具备专业的评估人员和评估场地。
评估人员需要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试,熟悉量表使用方法和评估标准。
评估场地应该保持安静和私密,儿童应该被告知评估的过程,以免引起紧张情绪影响结果。
在测试中,评估者将量表项目一一呈现给儿童,观察和听取儿童的表现,根据量表上的评估标准,对儿童进行记录和打分。
总体来说,雷妮氏语言发展量表是一种简单易用、适用性广泛的评估工具,在评估儿童语言发展问题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该量表的使用方法和阅读结果的能力,对于帮助儿童克服语言困难,促进语言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测试理论与汉语水平考试
前科 学测 试 阶段 ( p r e s c i e n t i i f c p e r i o d ) 指2 0 世_ e  ̄ 5 0 年代 ( 或第二 次世界大 战) 以前 。这一 时期 , 语 言测试没有某 种具 体的心理学 或语 言学 的理 论直接 指导 .语 言测试 形式 和评 判标准 都具有很 大 的随意性 。教员 可 以根 据 自己 的想 法 和 教学需要 随意决 定测试形 式 和评判标 准 。缺乏可 靠性 和客
1 . 语 言 测 试 历 史
随着心 理语 言 学 和应用 语 言等 学科 的发展 , 2 0 世 新 的学科 从外语 教 学 中独 立 出来 ,
有 了 自己的指导 理论 。 开始从 实 用 阶段 发展 到 理论 与实 践 相结合 的阶段 。美 国语 言 学家 肖哈米 ( S h o h a m y ) 将 语 言测 试 理论 的发展 分为 三个 阶段 :前 科学 测试 阶段 ( p r e — s c i e n t i l t e t e s t i n g p e i r o d ) 、 心 理 测 量一 结 构 主 义 测 试 阶段 ( p s y c h o m e t i r c — s t r u e t u r a l i s t p e i r o d ) 和社会语 言测试 阶段 ( s c i o l i n g u i s .
汉语教 学从“ 知识传授 ” 向“ 能力培养” 转变。 有利于推动汉语 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 对汉语教 学发挥积极 的反馈作 用。
关键词 : 语 言测试 汉语 水平考试 交 际测试 重 于考查 学 习者对被切 分后 的语音 、词 汇和语 法等语 言单 位和 听 、 说、 读、 写等语 言技 能 的掌 握 。心 理测 量一 结构 主义 测试者用 学 习者对语 言单位 的掌握 程度 和各项 语言技 能的 熟练程度 的加 合反 映学习者 的语 言能力 。测试 的方法 主要 是答案选择 ( mu l t i p l e c h o i c e ) 的分 离式测试方 法。 分 离式测试 ( d i s c r e t e - p o i n t t e s t ) 是将语 言分 解成很小 的 语言单 位 , 将 语言技 能分 成听 说读写 四种语 言技 能 , 然后对 每项技 能 中的各个语 言单位 进行测 试 ,最后将 测试 结果综
back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包括
back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包括一、前言国外学者对交际语言测试的研究有近三十年的历史,而国内的起步研究要晚得多。
目前,语言测试一斤逐步发展成为语言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并且交际英语测试的理论研究还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语言测试理论也受到了交际教学法思想的影响,认为语言测试所要衡量的也必须是考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于是产生了以语言交际能力学说为基础的交际语言测试。
二、语言测试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三个理论模式语言测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变化时期:1.前科学时期;2.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3.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时期;4.交际法语言测试时期。
三种语言测试模式,即: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模式、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模式、交际语言测试模式。
三、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核心是交际能力的学说,这一学说是在20实际70年代初由美国的人类学教授、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首先提出的。
在80年代初经过加拿大学者卡纳尔和斯温的补充,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由美国学者巴克曼作了进一步发展。
(一)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交际能力学说是由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在他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海姆斯创造“交际能力”这一术语是针对另一著名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而言的。
海姆斯提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语言运用能力。
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
海姆斯把交际能力归纳为四个方面:1.能辨别、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2.能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适当的语言;3.能判断哪些语言形式可以接受,哪些不可以接受;4.能知道出现的语言形式:是常用的习惯,还是罕见的个人用语。
简而言之就是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接受性、语言的得体性和语言的可行性。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学说为日后交际语言教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英语,语言]国内英语语言测试研究综述
国内英语语言测试研究综述1 引言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不断高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也应运而生,起步虽晚,发展较快。
为了让研究者了解我国英语语言测试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深入国内的测试研究,笔者对过去三十年核心期刊上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
2 研究综述2.1 文献检索范围及基本趋势笔者以语言测试作为关键词和篇名在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范围限核心期刊及CSCI)上联合检索,从过去30年(1984-2013)所发表的论文中筛选出共291篇相关论文。
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英语语言测试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初期的成果较少,从84到93这十年中共有19篇论文,占研究总数的6.5%。
94-98年情况略为发生改变,论文数量占论文总数的8.2%,说明此类研究逐渐为学界重视。
从99年以来,研究者热情高涨,论文发表的数量突然大幅攀升,5年内年平均发表超过12篇,此后的研究依旧如火如荼,从04年开始,该研究数量稳步上升,年平均量接近20篇。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英语语言测试,中国的研究也步入了系统的、稳定的、科学化研究英语语言测试的阶段。
2.2研究内容第一类,英语语言测试理论的阐释介绍。
从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界开始关注英语语言测试,出现了介绍美国和英国的语言测试研究的综述型文章,引领国内语言测试走向科学化专业化(如桂诗春1989)。
韩宝成,(1995;2006)介绍了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模式,分析了语言能力和如何对其进行测量,并讨论语言测试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外有影响的几个语言能力量表(标准),建议研制我国统一的学生英语能力标准。
有学者介绍了经典测试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这两大语言测试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数学模型。
杨惠中等(2011)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证研究检验制定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第二类,测试回顾、改革、问题与发展趋势。
有学者(如杨满珍2002)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语言测试的研究成果,给学界以启发。
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独立与发展而逐渐发展 、成熟起来的。根据不 同发 展 时期 的特征 ,可将 其分 为四个 阶段 。
一
理 测量一结构 主义语 言测试 或现代 语言测 试 。结构 主义语言学认 为 ,语 言是 由语 音 、词 汇和 语法 构成 的一个 系统 ,这一 系统是 可以分解 的。语 言 中 的语
、
2 0 1 3年第 9期 ( 总第 1 1 7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 HE BORDER E CONOMY AND CUL TURE
No . 9 . 2 O l 3
Ge n e r a 1 . Nnl l 7
【 语言文化 】
语 言 测 试 理 论 发 展 的 言教学 出现后便有了语 言测试。通 常把 2 0 世纪 4 0年代 以前 的语 言 测试 统 称 为前 科学 语 言测 试 。在这个时期 ,语言教师对于什么是语言这个最 基本的问题还没有科学的认识 ,只是把语言当作一 门包括语法知识 、词法知识和语音知识的知识体系 去教。把语言看作一套知识 ,是这一时期外语教学 和 测试 体 系的语 言观 的 内涵 。测试 中对 技巧 、技能 的考查 没有 量度 依据 ,测试 结果 主要根 据教师 的 主 观 判 断 。试 题 常 包括 短 文写 作 ( e s s a y w r i t i n g ) 、 翻 译 ( t r a n s l a t i o n ) 、语 法 分析 ( g r a m ma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 。 这 些测 试方 式被 称为 短文写 作一 翻译方 式 。在 测试 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而对于测试中的数 据统计、效度和信度等几乎没有任何的关注。 二、第二阶段:现代语言测试阶段 到了 2 O 世纪 4 0 年代 , 人们发现关 于语言规则 知 识 的学 习并 不 等 于语 言 学习 。 以 B l o o m f i e l d 为 首 的美 国结 构 主义语 言学 家第一 次提 出 ,语 言是一 套 形式结构 ,是一套 习惯。以 S k i n n e r 为首的美 国行 为 主义心 理学 家认 为 ,语 言行 为是一 连 串的刺 激一 反应过程 。因而 , 语言就是要获得及操作这套符号 系统 的技能 ,训 练对 刺 激做 出正确反 应 的一 套语 言 习惯 ,于是 ,产生了结构主义教学法 ,如听说法 。 在语言测试方法上 ,汲取了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心理 测量 学 ( p s y c h o m e t r i c s ) 的方 法 ,形 成 了所 谓 的 心
谱尼测试发展历史
谱尼测试发展历史谱尼测试(Pennebaker's Linguistic Inquiry and Word Count,简称LIWC)是一种用于分析文本内容的计算机程序,旨在通过对文字的语言和情感分析,揭示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下面是关于谱尼测试发展历史的详细内容:1. 谱尼测试的起源:谱尼测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谱尼贝克(James W. Pennebaker)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
他对人们在书写自我表达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分析文字内容来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
2. 初期研究:在谱尼贝克的早期研究中,他发现人们在面对心理创伤或情感困扰时,通过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带来心理健康的改善。
他将这种治疗方法称为“表达性写作”,并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分析文字内容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
3. 开发LIWC:为了更好地分析文字内容,谱尼贝克与他的研究团队开发了LIWC软件。
该软件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计算文本中不同词汇类别的使用频率,并根据这些数据提供对个体心理特征的评估。
4. 应用领域的扩展:随着LIWC的开发和改进,谱尼测试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被用于研究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社交互动、领导风格、情感表达等方面。
研究人员使用谱尼测试来分析各种类型的文字材料,包括日记、博客、社交媒体帖子、采访记录等。
5. 研究成果与应用:谱尼测试的研究成果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被用于揭示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情感状态、认知特征以及个体差异等方面。
此外,谱尼测试还被应用于医学、教育、人机交互等领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谱尼测试是一种用于分析文本内容的计算机程序,通过对文字的语言和情感分析,揭示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詹姆斯·W·谱尼贝克的研究兴趣。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概述
108现代交际·2019年7期作者简介:刘莉平,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概述刘莉平(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摘要:语言测试服务于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语言教学背后一定蕴含着不同的理论支撑,背后理论观点的发展必然会引起教学理念的改变,相应地就出现不同的测试方法。
目前为止,语言测试经历了四个时期。
本文将先以分类形式说明测试类型及作用。
然后以四个时期为线索,阐述各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测试类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
了解语言测试发展历史及其作为支撑的各时期的语言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语言测试为他们的教学指明方向。
关键词:语言测试类型 语言测试历史 语言教学中图分类号:H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7-0108-02一、概述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两者之间必然相互影响。
测试结果能够反映出语言教学的效果好坏,教育者也因此调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不论是语言教育者还是语言学习者,他们都经历了无数次测试。
然而他们中绝大多数对于语言测试、作用、类型、发展以及测试原则都不是很清楚。
语言教育者很少思考试卷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考查了想要考查的能力,结果是否能反映学生的能力。
在如今的教育中,语言测试的基本知识急需普及。
二、语言测试的类型(1)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一般不考虑受试者学历背景、使用教材等因素,也不以某一教程或大纲为依据,而以语言交际能力的高低标准,对考生一般语言能力进行测试。
(2)成就考试。
成就考试是考查个别或全体学生在相对较长阶段或最终阶段外语学习效果。
这种考试一般针对某教材或大纲。
(3)诊断测试。
诊断测试能够检测出学生实际拥有的能力与本课程所要求拥有的能力之间的差距,从而来调整教学进度。
诊断测试一般在课程初进行。
该种测试类型的特点是能迅速得到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
语言测试的演变与我国高校英语测试特点分析
语言测试的演变与我国高校英语测试特点分析作者:梁曼莉陈永芳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15期1.引言语言测试是语言及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语言教学离不开语言测试。
科学的语言测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测试,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语言测试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服务。
什么是语言能力?这是任何语言测试工作者首先要面对并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2.语言理论的发展产生不同的测试重点2.1二十世纪初重点考查语言知识的掌握。
对于什么是语言能力,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的观点和看法不尽一致。
在二十世纪初,语言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形成指导语言教学的系统理论。
语言教师把语言当做一门知识在教,包括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
语言测试也就考查被试对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2.2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听说技能。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
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明确限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相反,结构主义语言学重视共时语言(也就是口语)的研究,特别着重于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提携;从不孤立地看待语言要素,认为语言的一切都奠定在关系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大行其道。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学习语言就是要获得操作这套符号系统的技能,即训练对刺激做出正确反应的一套语言习惯。
在这个时期,心理测量学理论对语言测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心理测量学坚持语言能力可分说,认为语言可以分解为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运用这些语言技能和语言成分的能力就是语言能力。
这个时期的语言测试称为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测试。
与科学前语言测试相比,它更加注重听说技能,尤其是听的技能。
这种测试在五六十年代占统治地位,到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仍是主流。
2.3Chomsky语言理论重点测试交际能力。
六十年代中期,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逐渐兴起。
乔姆斯基继承并发扬了唯理主义的传统,就人类语言提出了这样的假设:语言是人的生物属性,人的语法知识是天赋的;人类语言存在着普遍语法;人脑中有专司语言的机制——语言官能。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程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程语言测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早期的语言测试主要依赖于口头交流和文字书写的能力。
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经常受到语言障碍的限制,这促使人们开始探索方法来评估和确保有效的沟通。
在20世纪初,形式化的语言测试开始出现。
最早的语言测试主要是针对母语者的,用以衡量他们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
这些测试的形式包括口试、书面测试和文法测试,通常以笔试形式进行。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跨文化交流,对于非母语者的语言能力评估需求越来越大。
在二战后,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对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需求也不断增长。
这促使语言测试研究者和教育专家开发了各种针对非母语者的英语语言测试,并推动了语言测试研究和理论的发展。
在20世纪的后半叶,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语言测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Testing,简称CALT)成为语言测试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测试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并为更精确的测量和评估提供了可能。
随着语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的测试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
自动化语言测试(Automated Language Testing,简称ALT)、移动端语言测试、语音识别技术等都成为了语言测试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这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带来了更全面、客观和准确的语言能力评估。
总的来说,语言测试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最早的口头交流和书写能力评估到现今的计算机辅助和自动化测试的转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需求,语言测试仍在不断进步和创新,为语言学习者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好的评估和教学工具。
语言测试的理论沿革与实践探索
金 陵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Jun lo i ln n t tt f T cn lg (o ilS in e or a fJ n ig I si ue o e ho oy S ca ce c)
Vo 5, 2 L 2 No
J e, un 201 1
个 阶段 。建立 在 巴 克 曼 的 新 交 际语 言能 力 模 型上 的交 际语 言 测 试 被 认 为 是语 言测 试 的 理 想 方 式 。简 要 回顾 了语
言测 试 体 系 的历 史 演 变 , 从 交 际语 言测 试 理 论模 式 的 主 要 特 征 出发 , 总结 测 试 体 系 优 缺 点 的 基 础 上 . 析 了 并 在 分
2 1 年 6月 01
语 言 测试 的理 论 沿 革 与实 践 探 索
沈 菲 菲 ,周 景 芸
( 陵科 技 学 院外 国语 学 院 , 苏 金 江 南京 216) 1 1 9
摘
要 : 言 测 试 体 系 的 发 展 经 历 了前 科 学 、 理 测 量 一 语 言 学 、 际 语 言测 试 四 语 心 心 交
Th o e i a v e a a tc l Pr s c s o ng a e Te tng e r tc lRe i w nd Pr c i a o pe t f La u g s i
S N e-e ,Z HE F ifi HOU i g y n Jn - u
(il gIsi t o eh oo y a j g2 16 , hn ) J i n tue f c n lg ,N ni 1 1 9 C ia nn t T n
Absr c t a t:Ia ngu g e tn se o v d t o h f urt or tc lp s s:p e s i n ii e tng, a e t s i g ha v l e hr ug o he e ia ha e r — c e tfc t s i pyh s c ome rc s r t r l t t s i g, s h “ngu s i — o i ln i tc t s i g an o mu c tv t i— t uc u a i e tn p yc o s i tc s c o i gu s i e tn d c m nia ie
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语言教 学; 言测试 ; 语 历史演变; 发展趋势
中图分 类号 : 30 4 H 1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02 3 (06 0 -150 10 -7 120 )40 5 - 4
为了适应政治、 经济 、 科学 、 文化发展 的需要 , 世 界各国都把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和选拔人才的一 种有效手段加以利用 。测试这种形式是常青的, 它 不会因为朝代 的变更或社会制度 的变革而失去作 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 步 , 测试越来越 广泛地被人 们接受 , 测试的方式、 法也越来越科学 , 方 而研究测 试的重要性也愈来愈凸显 。目前 , 言测试 已发 展 语 成为独立的学科 , 是一 I ̄ 用科学手段来测试语言 ' U - J 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掌握程度的一门学科 。它以语言
语言测试的 目的正是以某种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
收 稿 日期 :0 51 - 20 -10 3
基金项 目: 西北大学科研 基金资助项 目“语言测试与外语素质教育研究 ” N 01 ) ( WU 46 。 作者简介 : 淑玲 (91)女 , 临潼 人 , 高 17. , 陕西 西北大学外 国语学 院副教授 , 从事 英语语言教 学 , 主要 测试学 、 二语 习得及
查 呦 ;
有 了语言 测试 。语 言 测 试 是 外语 教 。教 学为主 , 测试 为辅。 具体就大学英语课程而言 , 教学 目的是培养学生英 语综合应用能力 , 特别是 听说能力 , 使他们在今后工
总之 , 尽管我们的教与学都不仅仅是为了考试 ,
在语言测试方法上 , 形成 了心理测量一结构 主义语 言测试 , 计 了分 离 式 测 试 。主 张分 离 式 测 试 方 法 设
的学 者认 为 : 应该 考查 语 言 的应 用 , 而不 是有 关语 言
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
语言测试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语言测试既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教学手段。
语言测试的发展经历了前科学时期、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时期以及交际语言测试时期四个发展阶段。
随着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语言测试呈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语言形式转向重视语言运用;从测试个别技能转向测试多项技能;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估转向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本文论述了语言测试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展望了语言测试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其发展趋势和语言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测试,历史演变,发展趋势,语言教学language test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zhong lanying【abstract】the language test is not only the language teaching important link, is also the important teaching media. before the language test’s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the scientific time, the mental measurement - structuralism time, the psycholinguistics and the social linguistics time as well as the human relations language test time four development phases. along with the language test theory’s development, the language test has presented some recent trend of development. from takes the language form to change takes thelanguage utilization; changes from the test individual skill tests many skills; changes from the sole terminating appraisal forms the appraisal and the terminating appraisal unifies.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language tes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dvancement, and has forecast the language test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finally proposes its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he language teaching relations.【key words】language test, the history evolves, trend of development, language teaching【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1-02现代语言测试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尽管现代语言测试的历史不到100年,语言测试的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spolsky,19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测试的发展历史一、测试的起源测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设计的,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到有必要确定物体的属性,例如数量、大小、重量之类的物理属性,于是就产生了测量,并研究用测量的方法来了解这些属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测量的范围越来越广,测量的工具越来越多,测量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测量的对象逐渐从物扩大到人,从对人的形体测量扩大到对人其他方面的测量,例如对人的能力和知识的测量。
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始于原始社会后期。
当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增多,冲突也逐渐加剧。
为了维持氏族、部落的生存和发展,要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技能、军事技术、宗教知识,于是产生了教育。
为了检验教育的成果,开始用骑马、射箭、搏斗等演示活动来考察技艺。
青少年一般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才能被承认是氏族、部落的正式成员。
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出现了阶级,社会分工更明确了,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和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也就是说,出现了教育和学校。
随着教育的发展,测量受教育者的方法日趋完善。
人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测量作为一种手段,而且开始研究教育测量(educational measurement),因此出现了教育测量学。
二、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一)、中国是测试的故乡中国是考试的故乡。
就出现大规模的、严格管理考试而言,中国早于西方各国。
我国的考试制度在奴隶社会末期就初步形成了。
《礼记》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秦汉以前贵族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显示出,在西周的时候就有定期考查学生作业的考试制度,而且当时的“国学”中的大学,每隔一年必须考一次。
考试制度到了封建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运用。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165年的时候,汉献帝就使用正式的考试来选官职候选人。
到了隋朝,这一做法发展成为系统的科举制度。
唐代继续实行科举制度。
那时,科举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等基本科目,每年定期举行;另一类是制举,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下令举行。
宋代科举的办法,大体上用的是唐代的老办法。
明代做了一些变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盛行所谓的“八股文”。
这种特殊文体,对于明清两朝的教育和文风都有重大影响。
科举考试的方法,同现代的考试有相似之处。
例如,题型之一是贴经,这种题型多少有点像今天的填空题。
所谓贴经,就是从经书中任揭一页,留出一行,其余的文字都盖起来。
留出的一行,要用纸贴盖三个字。
考生得把这三个字说出来,或者写出来。
又如,考试常常用策问。
策问就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提问,要考生书面答题,阐述自己的意见。
与今天的政治课的问题颇有类似之处。
中国的科举考试不仅有笔试,还有口试。
例如,唐代有一种考试方法,称为口义,要应考者口述经义。
《新唐书•选举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凡明经,先贴文,然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元和二年……明经停口义,复试墨义十条。
”“口义”是口试经义;“墨义”是将所答内容,录于纸上,“直书其义,不假文言”。
封建帝王用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首先,科举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权制,把选择官员的权利从世家大族手里夺过来。
其次,科举制度可以确保封建帝王根据考试成绩广泛地从下层吸收、选拔人才。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还调动了知识阶层,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子弟的学习积极性。
历代以科举入仕的人,有才识的人不少。
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考试的重大作用,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代中国的考试,继承了中国古代考试的一些优良传统,也从国外吸收了大量科学的理论和有用的经验。
以学校考试为例,教育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考试的改革和发展。
教育工作者逐步懂得,考试要为社会服务,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考试的目标、内容、方法标准等的确定,都要有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现代的学校考试,与旧社会的那一套已完全不同了。
首先,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再局限于古代圣贤说教和文学、政治经典,而是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不再局限于记忆和背诵,比较注重理解和应用。
其次,教育方法有重大改进。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英语考试的改革走在其他学科的改革之前。
我国英语界最早引进多项选择题技巧(multiple choice technique),后来又率先采用完形填空技巧(close technique),为题型的改革做了有益的尝试。
1981年,在当时高教部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标准化考试(简称EPT,即English Proficiency Test)诞生,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MET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CET(College English Test)等颇具影响的英语标准化考试。
另外,英语界最早使用光电阅读器阅卷,最早在像高考这样大型考试中应用教育统计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二)、西方的考试制度西方国家建立国家考试制度,比中国晚的多。
据史料记载,到19世纪,西方才有比较完备的考试制度(或称考绩制度),政府根据竞争性的考试以及对业绩的客观评价来选拔官员。
最早建立这种制度的是普鲁士和英国。
1883年,美感正式用考试来选拔官员,用所谓的量才录用制取代原来的政党分摊制。
现在,除了欧洲、北美各国,很多国家实行国家公务员任职考试制度。
例如日本就有比较完善的公务员制度。
根据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要做公务员就得参加考试。
考试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
三个等级中,参加高、中级考试的人必须具备大学学历。
很多国家非常重视中学统考和高等院校入学考试,把这一类考试看作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以美国为例,1959年,衣阿华州衣阿华市一个名为美国大学院校测验规则处(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Program,缩写为ACTP)的机构推出一种标准化考试系列,取名为美国大专院校测试(Academic College Test ,缩写为ACT)。
测试分为课程测试,包括英语、数学、社会知识、自然科学四个认知领域;兴趣发明测试,包括六个方面、两大类。
ACTP负责命题、制卷、阅卷等各项有关测试的工作,提供成绩报告,另外还提供学生简况(ACT Student Profile)。
现在,很多中学把ACT作为高中结业或毕业考试,很多高等学校把ACT分数作为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又如,美感的学习能力测试(SAT 即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也是一种被当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著名的标准化考试。
考试这种测试形式不会因为朝代的变更或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失去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考试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接受,测试的方式方法也会越来越科学,而研究测试的重要性也会越来越明显。
三、语言测试的发展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对教和学双方都起着直观的指导作用并产生在重大的影响。
关于现代语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分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
我们这里采用以色列著名应用语言学家伯纳德•斯波基斯(Bemard Spolsky)的观点,把整个语言测试和测试理论分为三个时期:前学科时期或传统(traditional)时期、心理测量――结构主义(psychometric—structuralist)时期或现代(modem)时期、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ociolingguistic)时期或后(postmodern)时期。
语音测试是随着教学而出现的,教学和测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了解测试的历史,必须了解教学的历史。
教学理论决定着测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而测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则反映着教学了理论。
(一)、前科学语言测试或传统语言测试阶段语法翻译法目前人们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语言测试统称为前科学语言测试(The prescientific language testing)。
语言学家斯波尔斯基(1995)称这一时期为语言测试前科学时期。
纵观语言教学的历史,特别是欧美语言教学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大约四百年前,欧洲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
当时,主导语言教学领域的是语法翻译法。
这是同当时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当时主导欧洲的理论是“功能心理学”。
人们认为拉丁语是最合乎逻辑的语言,它的语法可以用来训练人的思维。
再加上当时的文艺复兴运动,鼓励人们去重新重视、挖掘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财富,对古典文献给以了特别关注。
这种现象反映在外语教学领域,就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把古典文献作为学习的材料。
与此同时,人们认为各种语言之间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不同语言的词汇表达的概念完全相同,因而外语学习也就是一个翻译古典材料、学习语法的过程。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法翻译法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
它侧重在系统地讲解语言知识,练习形式主要有背诵、听写、造句、回答问题、翻译等;强调死记硬背,语言训练是单技能的,脱离上下文语境的;使用的材料以语码为纲。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测试也就考察学习者对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题型“语法翻译法”的教学中心是知识的传授,它的测试方式就有“死”和“活”的两大类。
较“死”的题型有:标音、拼写、听写、配对、语法填空、单词释义,给出同义词、反义词或派生词,朗读、背诵、词法变位、完成句子、变换句式、词类辨义、句法分析、条件翻译、复述段文等。
这些较“死”的题型大部分要求“记”的功夫,测试的目的是语言的形式、规则以及汉外对译等。
较“活”的题型有:造句、改写、答问、翻译、作文、口头作文等。
总的说来,该阶段的语言教学和测试完全以教师和命题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以孤立的语言点为主,基本谈不上有什么科学依据。
考试的形式大都是分析句子(parsing sentence)、翻译(translating prose)和写作(writing essays)。
这种考试对完成当时的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语法分析、翻译和写作能力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语言测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局限性语法翻译法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在这个时期,语言教师对于什么是语言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科学的认识,只是把语言当作一门包括语法、词法、语音的知识体系去教。
所以这种考试从命题到评分大都主观性很强,题目覆盖的知识面狭窄,容量较小,还常带有命题者的偏见,因此有明显的片面性,所以就不能够很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评分中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如用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思想内容等缺乏科学准确的尺度来衡量,要靠阅卷人的主观判断,加之阅卷人的水平、好恶和偏见的差异,都会严重影响分数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