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m名著导读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配套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都喜欢看小说,但对待长篇小说就比较没有耐心去读,而且七年级学生读书不求甚解,能再次跟别人讲出故事情节,能用简单的言语对人物进行分析就已经不错了,其他的知识学生不会去深入的思考概括。

另外七年级的学生不会运用阅读方法,需要加强指导。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及能力上,懂得概括故事情节,懂得分析人物,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节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同时发挥初中生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对精彩片段点评批注,在课上交流,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分析祥子悲剧的原因;2.了解圈点与批注的基本知识及关注点;3.通过《骆驼祥子》,体会圈点与批注的思路,学会进行圈点与批注。

4.通过《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的教学,引导学生怎样读名著。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分析祥子性格特征及祥子悲剧产生的原因;了解圈点与批注的基本知识,学会对《骆驼祥子》精彩文段进行圈点与批注。

难点:学会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文章。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辩论探究法,分组竞赛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片段,并在旁边写批注。

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

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各组长总结一个精彩片段赏析。

二、导入新课放映《骆驼祥子》话剧片段导入新课,请大家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这部话剧,是由哪位作家的哪部小说改编而来的?教师导入: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读祥子(教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读祥子(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通过引导他们分析祥子的性格特点、命运转折和社会背景,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理解祥子性格复杂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采用更多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对小说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缺乏足够的了解,影响对作品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突破方法:提供历史背景资料,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从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解读小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圈点批注读祥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努力追求梦想却遭遇重重困难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祥子这一人物在小说《骆驼祥子》中的命运和抉择。
2.增强历史理解能力:结合小说背景,使学生理解当时社会的历史环境,提高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认识;
3.培养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祥子的命运,探讨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等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骆驼祥子》,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另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对祥子的内心世界把握不够准确,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阅读文本时没有深入体会。因此,我在反思,是否应该在布置阅读任务时,给予他们更具体的指导,让他们在阅读时更加关注人物的心理描写。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第一章:小说背景与主题简介1.1 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1.2 探讨小说主题:反映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1.3 分析小说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勤劳、诚实、坚韧第二章:人物关系与故事梗概2.1 梳理小说主要人物关系:祥子与虎妞、祥子与小福子、祥子与刘四2.2 概括小说情节:祥子奋斗的过程、祥子与女性的关系、祥子的悲剧命运第三章:圈点与批注技巧讲解3.1 圈点技巧:标出关键词、重要句子、段落大意3.2 批注技巧:分析人物形象、评价人物行为、探讨主题思想3.3 实例演示:结合小说内容,展示圈点与批注的过程第四章:实践练习4.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进行圈点与批注4.2 分享圈点与批注成果,讨论交流心得体会4.3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圈点与批注,进行评价和指导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圈点与批注技巧的应用5.2 拓展学习:推荐其他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如《活着》、《平凡的世界》等5.3 作业布置:阅读推荐文学作品,运用圈点与批注技巧进行分析与评价第六章:小说语言特色分析6.1 探讨老舍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北京话、俚语、成语的运用6.2 分析小说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等6.3 实例分析:挑选典型段落,分析语言特色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和氛围第七章:祥子与虎妞关系的发展分析7.1 详读相关章节,圈点与批注祥子与虎妞关系的变化过程7.2 分析虎妞对祥子命运的影响及其性格特点7.3 讨论:如何看待祥子与虎妞之间的爱情关系?第八章:祥子与小福子的悲剧命运8.1 圈点与批注祥子与小福子相遇、相知到悲剧收场的全过程8.2 分析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社会环境、个人命运、道德伦理8.3 思考:从小说中可以反映出哪些当时社会的深层次问题?第九章:祥子形象的分析与评价9.1 圈点小说中描写祥子的关键情节,分析其性格成长变化9.2 评价祥子的优点与不足,探讨其形象的意义9.3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祥子这个角色的悲剧性?第十章:课堂总结与反思10.1 回顾本章的学习内容,总结圈点与批注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10.2 学生分享对《骆驼祥子》的整体感悟,包括对人物、情节、主题的理解10.3 教师总结反馈,强调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第十一章:祥子与旧社会的斗争11.1 圈点与批注小说中反映旧社会黑暗面的描写11.2 分析祥子与旧社会斗争的过程及其结果11.3 讨论:如何理解祥子的奋斗与悲剧代表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第十二章:女性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12.1 圈点与批注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形象特点及其对祥子的影响12.2 分析女性角色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12.3 思考:小说中对女性角色的描绘反映了哪些时代变迁和社会问题?第十三章:老舍的创作风格及其意义13.1 圈点与批注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和文体特点13.2 分析老舍创作风格对小说艺术表现力的影响13.3 讨论:老舍的创作风格在当时及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第十四章:课外阅读与拓展14.1 推荐相关的老舍作品或其他反映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品14.2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运用圈点与批注的方法进行深入阅读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反馈15.1 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15.2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课程的重点和收获15.3 讨论:如何将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以《骆驼祥子》为例,主要教授了圈点与批注这一阅读理解方法。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第一章:小说背景及人物介绍1.1 介绍作者老舍及其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

1.2 分析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祥子所处的社会阶层和生活状况。

1.3 解析小说主要人物祥子的性格特点,包括他的勤劳、坚韧、自尊等。

1.4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其他重要人物,如虎妞、刘四爷等,了解他们与祥子的关系。

第二章:情节概括与分析2.1 引导学生概括小说主要情节,包括祥子的奋斗历程、遭遇挫折等。

2.2 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如祥子买车、失车、再买车等,以及这些事件对祥子的影响。

2.3 解析小说中的冲突和矛盾,如祥子与社会的冲突、祥子内心的矛盾等。

2.4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骆驼的象征意义等。

第三章:小说主题探讨3.1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如梦想与现实、命运与选择等。

3.2 分析小说中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揭示,如祥子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待遇。

3.3 探讨小说中对人性的探讨,如祥子的成长和变化等。

3.4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对读者的启示和影响。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4.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骆驼的象征意义等。

4.3 解析小说中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变化。

4.4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文学手法进行创作或批注。

第五章:课堂实践与讨论5.1 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看法和理解。

5.2 学生进行小说圈点与批注的实践,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或句子进行标记和解读。

5.3 学生分享自己的圈点与批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5.4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小说。

第六章:人物关系与冲突分析6.1 分析祥子与虎妞之间的关系,探讨他们之间的爱情与矛盾。

6.2 研究祥子与刘四爷之间的关系,揭示他们之间的阶级冲突。

6.3 探讨祥子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如祥子与小福子、祥子与二强子等,分析他们之间的互助与对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骆驼祥子》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贫苦农民祥子在北京城市生活中的艰辛历程。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圈点与批注的方式,深入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老舍的《茶馆》,对老舍的作品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但《骆驼祥子》作为一部更为深入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对学生来说挑战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

2.学会圈点与批注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深入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学会圈点与批注的基本方法。

2.难点:深入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

2.示范法:教师示范圈点与批注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骆驼祥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参考资料:关于《骆驼祥子》的背景资料、圈点与批注的示例。

3.投影仪:用于展示圈点与批注的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投影仪展示《骆驼祥子》的封面、作者照片和主要情节,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圈点与批注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自行在课本上进行圈点与批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语文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圈点与批注的基本方法。圈点是阅读时用符号标记重要内容,批注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性评述。这两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骆驼祥子》中祥子买车的情节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描绘祥子的心理变化和命运起伏。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圈点与批注环节,我发现有的同学对这一方法还不够熟悉,操作起来有些生疏。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先对圈点与批注的方法进行简要回顾和讲解,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这一阅读技巧。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观察到同学们的参与度较高,但有时讨论主题可能会偏离课程内容。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明确讨论的主题和方向,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确保讨论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相关。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识别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和如何进行有深度的批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例和互动问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骆驼祥子》中的一个情节,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圈点和批注。
2.实验操作:学生们将动手对文本进行圈点和批注,体验这一方法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效果还不错。同学们在讨论祥子的性格和命运时,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合理的推测,这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同学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够自信,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高。为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口语表达和小组合作的环节,帮助同学们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课堂讨论与分享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故事,理清几个重要人物经历(细节)和小说的基本情节。

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小说的主题。

通过分析人物的关系,主次要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原因来探究小说主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小说在当下时代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随情节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析小说的主题。

通过分析人物的关系,主次要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原因来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孔子盛赞颜回安贫乐道来导入。

社会以及周围环境千变万化,世易时移,人际浮沉,个人犹如沧海一粟,面对现实的打击,我们普通人该怎么选择?我们来回忆一部小说,讨论一下主人公的人生境遇。

二、了解作者作品,理清故事基本人物与情节。

1、老舍简介引导学生扣住一下几点介绍,老师做补充或概括:人生经历,主要作品,思想价值,艺术特色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即“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1966年,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

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

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教材简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北平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

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

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作品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本册教材在第三单元之后推荐阅读这部作品,除了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领会作品艺术魅力之外,也是要通过这部作品的导读,让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学会品评、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的层次。

学情分析: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提高全面素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自然、生活学习,对他人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意识,一些学生甚至已经形成了较浓的阅读兴趣,但阅读的层次基本还停留在浏览和了解作品梗概的层次上,阅读习惯也不是很好。

本次的名著导读,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孩子们阅读鉴赏的方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层次。

二、教学目标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要情节;2、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3、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题《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 1 课时第1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教会学生精读名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并运用圈点批注法精读名著重点章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深度阅读。

教学难点提高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鉴赏小说的能力。

教具、教学环境准备触控式一体机、平板电脑(能同时供学生25台平板电脑上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一、情境导入播放电影《骆驼祥子》经典片段。

播放视频:“祥子拉车”的一个片段。

观看视频,谈感受。

激趣导入,走近文本。

1分钟二、理读说说最打动你的人物或情节。

阅读小说最重要的是了解人物形象,说说这部小说里最打动你的人物或情节。

结合文本谈人物形象或主要情节内容。

透视全书,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有关人物,联系故事情节谈谈对人物认识,进入文本,调动兴趣。

3分钟三、赏读1.读书方法指导:推荐文学大师茅盾“三遍阅读法”。

2.介绍“圈点批注法”3师多媒体示范:“圈点批注法”阅读名著。

4.课堂演练:用圈点批注法精读第十八章“在烈日和暴雨下”。

1.这本书你读了几遍?有读过三遍以上的吗?这三遍你是怎么读的?2.什么是圈点批注法?圈点批注法要注意什么?3.师用多媒体示范“圈点批注法”精读重点篇章“车夫老马”,从多角度圈点批注。

1.学习“三遍阅读法”。

2.看书本P74“读书方法指导”,说说对“圈点批注法”的理解。

3.生归纳“圈点”和“批注”的方法。

圈点法示例:着重号……表示重要、精彩的词语。

波浪线﹋﹋表示值得品味的句子。

横线________表示关键句、重点句。

问号?表示有疑问的地方批注法示例:(1)概括式批注——提炼内容(2)赏析式批注——欣赏分析(3)感悟式批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指导精读名著的方法。

由教师示范指导归纳“圈点批注”的方法,然后用方法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掌握圈点与批注的技巧,如何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解读文本;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如“骆驼”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把握小说的整体结构,理解作者的叙事技巧。
举例解释:
-针对小说反映的民国时期社会现实,通过补充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祥子悲剧的社会根源;
-在圈点与批注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从词语选择、句子结构、情感表达等多角度进行分析,避免流于表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掌握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文本阅读中;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理解作者通过人物塑造表达的主题思想;
-体会老舍的语言风格,感受小说的文学魅力。
举例解释:
-通过对祥子三起三落经历的梳理,强调其性格从坚韧到绝望的转变,突出人物性格发展的教学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圈点与批注的基本概念。圈点是对文本中的关键词、精彩语句进行标记,批注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解释、评价和思考。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本,提升阅读效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以《骆驼祥子》中的一段为例,展示如何进行圈点与批注,并讲解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圈点与批注,提升对文本的细读和解读技巧,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批判性思维,结合小说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现象,形成对社会问题的独立见解;
4.强化文化意识,了解老舍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5.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与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教案《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整理_1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教案《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整理_1

2023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教案《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整理1.了解“圈点”“批注”的基本学问及关注点。

2.把握圈点批注题的做题思路,学会进行圈点批注。

通过《骆驼祥子》,体会“圈点”“批注”的思路,学会进行圈点批注。

课前导入必备回顾明确思路专题探究1课时导入:点题型[设计意图]直接点明要讲授的内容的重要性,让同学在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走进主题,做到心中有数。

同学们,近年来,中考越来越重视考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

今日,我们来了解一类常见题型:圈点批注题。

1.常用的圈点符号。

直线“--”:画在生字或需要解释的词语下,用以批注时注音或解词。

圈字码①①①:用来标示自然段的序号,便于查找内容。

波浪线“”:画在文章重要的语句下面,以便加深记忆、理解。

圈点“……”:标在文中的重点词或美丽词语下面。

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或旁边,可以批注疑问。

感叹号“!”:用在有感叹或惊异的语句旁边,可以畅言所感。

分隔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可以附注层次大意。

2.“批”即批语,也指评语,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次大意,用叙述、说明、谈论的方式,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式、思路、遣词炼句等加以评论,或提出质疑,或进行鉴赏。

“注”,就是解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批注”就是把批语和解释顺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关心理解,深化思索。

3.批注的形式。

(1)分析式:注明某一句、某一层或某一段详细含义的分析性文字。

(2)概括式:层意、段意、文章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归纳。

这种方法有肯定难度。

(3)评价式:对文章中某一事物、某一用语、某一修辞或某一写法的评价性文字。

(4)感想式:就文章内容所绽开的想象和联想方面的文字。

(5)疑问式:理解课文中产生的疑难点的文字记录。

1.认真阅读文本,明确圈点批注阅读法应留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步是“初读标记”。

初读重点应在于把握整体精神,理解整体脉络。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是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骆驼祥子的生活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

课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教材中,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在文学鉴赏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针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批注的能力仍需提高。

针对本文,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圈点与批注,提升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学会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角度进行圈点与批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骆驼祥子身处困境仍坚韧不拔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圈点与批注。

2.难点:深刻领会课文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剖析人物性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准备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3.设计好圈点与批注的示范模板,以便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旧北京的风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教师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随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从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角度对课文进行圈点与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选取代表性的圈点与批注,进行汇报交流。

【部编】 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部编】 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一. 教材分析《骆驼祥子》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名著导读文章,本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骆驼祥子在北京城里挣扎求生的故事,通过祥子的命运,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

文章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特点等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名著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能够欣赏并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4.能够通过阅读名著,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2.能够分析并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能够欣赏并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参考书籍。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提问学生:“你们之前学过哪些名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骆驼祥子》的封面、作者简介、故事梗概等信息,帮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例如,提问学生:“祥子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坎坷?旧社会对他的命运有什么影响?”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作品内容。

2.掌握圈点批注的基本方法。

3.通过自主阅读,掌握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及典型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1.了解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

2.掌握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3.分享阅读成果,掌握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及典型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1.了解作品内容,掌握作品中经典的人物形象及典型故事情节。

2.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他人对《骆驼祥子》的评价,学生自由阅读。

小说惊心动魄地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环境怎样残酷地、一点一点地剥掉祥子的农民美德,将他的性格扭曲变形,直到把“树”一样执拗的祥子连根拔起,抛到城市流氓无产者的行列中。

更足以显示作者现实主义艺术的深刻性的是,作者不只从社会环境,而且从这些人物自身发掘他们悲剧的原因,写出生活给予这些人物的限制。

——赵园通过阅读对《骆驼祥子》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新知探究一、作品感知1.作者简介。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老舍。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骆驼祥子》的由来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感知作品的现实意义与寄寓的思想内涵。

3.作品概述。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作品概述”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

二、阅读指导【活动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圈点勾画相关内容有助于提取关键信息,据此思考圈点勾画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2.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片段,尝试对其进行圈点与批注。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课件中的示例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骆驼祥子》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本名著导读,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通过描写祥子这个人物的命运,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圈点与批注的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骆驼祥子》的部分内容,对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小说的深层次含义和文学鉴赏方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小说,掌握圈点与批注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圈点与批注的方法,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学习《骆驼祥子》,使学生对旧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圈点与批注的方法运用。

2.对小说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圈点与批注的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

3.案例分析法:以《骆驼祥子》为例,讲解圈点与批注的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骆驼祥子》2.相关资料:关于《骆驼祥子》的介绍、评论和分析3.圈点与批注的范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骆驼祥子》的情节,对新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2.呈现(15分钟)展示圈点与批注的范例,讲解圈点与批注的方法和作用。

让学生明白圈点与批注是深入理解小说的有效手段。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骆驼祥子》中的一个片段,运用圈点与批注的方法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圈点与批注成果,分享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成果。

5.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骆驼祥子》所反映的旧社会问题,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第3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第3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批注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圈点与批注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深入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第3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一、教学内容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本节课主要内容涵盖:
1.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创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祥子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对主人公的描绘手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骆驼祥子》的圈点与批注。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注意过书中的细节描写?”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文本细读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骆驼祥子》的文学魅力。
3.发展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祥子的命运,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强化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领略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激发对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掌握作者老舍通过祥子所展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点;
4.学习圈点与批注的方法,对文中关键语句、精彩描写进行批注;
5.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祥子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理解作品主题;
6.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配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要情节;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1、识记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2、识记人物的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领悟祥子的人生悲剧及社会意义;2、学习作品的写作艺术。

教法学法:导读法,活动展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圈点与批注1、什么是圈点?圈点,指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

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可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查检、摘录。

要点符号﹋﹋(事实论据)标明该处论据类型2、什么是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

是对文章的品评、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的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

批注分类•“眉批”:批在在书头上。

•“旁批”:批在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

•“夹批”:批在字行的中间。

•“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

二、作者简介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

(即:用北京方言书写北京的风土人情)他的代表作有著名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分别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同时,老舍还是一位出色的话剧家。

代表作《茶馆》、《龙须沟》等,也被拍成电视和电影。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

老舍堪称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

三、作品分析《骆驼祥子》(1936)是老舍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杰作。

《骆驼祥子》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

《骆驼祥子》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从语言、环境到风俗人情,更显示了作者日渐成熟而富有魅力的艺术风格。

丰富的思想意蕴《骆驼祥子》的思想意蕴极为丰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阐释方法去解读。

从社会学视角读,小说控诉的是当时吃人社会的黑暗不公;从文化学视角读,小说揭露了城市文明对人性的腐蚀与毒化;从哲学视角读,小说又在深深地慨叹人类逃不开命运的拨弄。

真实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市民的苦难生活《骆驼祥子》是描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作品真实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市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

就作品描写的生活情状及主要人物的典型性而言,这部作品的确有助于人们认识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

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骆驼祥子》更为深入的意蕴在于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

从这个角度看,作品所写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

社会背景--社会批判小说所写的“逃匪”、“侦探”等的欺压,都映现出二三十年代那个动荡的社会背景。

使得祥子的悲剧有了社会批判的内涵。

自身缺陷--“批判国民性弱点”祥子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不得哥儿们这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堕落深渊。

作品表现了祥子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悲剧。

老舍在下层城市贫民身上所发现的不敢正视现实、自欺欺人的幻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个人奋斗道路破灭以后的苟且忍让,他认为这是“老中国的儿女”的弱点,是落后的经济文化的产物。

这样,《骆驼祥子》中对城市贫民性格弱点的批判就纳入了老舍小说“批判国民性弱点”这一总主题中。

对于人性与命运的深刻体察祥子的顽强生命,仅仅表现在肉体的吃苦上,表现在正面的人生努力上,而不表现在对灾难的承受力和反抗力上。

憨厚沉默的祥子实际上也生着一颗善感脆弱的心。

他显然不是挣扎到完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放弃人生追求的,而是从生活经验中预计到未来也是黑暗就停止奋斗的。

当外在的力量压迫生命的时候,祥子总是既没有去分析压迫的根源,引出抗争的愿望;也没有去内省自己的个性,增强反抗的力量。

每一次的打击,都只是更深地引起祥子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

他总是自问:要强又怎么样呢。

烟、酒、色都对他更增添一份诱惑力。

在虎妞和夏太太的伤害中,固然是她们设好圈套让祥子钻,但同时也是由于祥子缺少足够的意志力战胜自己的本能冲动。

小马儿祖父说“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这里包含着对过往悲惨生活的沉痛诉说,也包含着对群体共同抗争的深切呼唤。

但祥子显然忽略了后面一层意思,祥子这一生命意志方面的缺陷,使得祥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客观上已经超越了城市贫民、下层劳动者的范围,而指向对普遍人性的思考。

对下层劳动人民群体中精神麻木现象的批判,对个人向群体靠拢过程中逐步堕落现象的揭示,使得老舍在认同群体团结力量的同时,对群众的庸俗、混沌有着充分的警觉。

这是启蒙思想家的警醒,与鲁迅在《阿Q正传》、《药》等经典作品中对庸众劣根性的批判一脉相传,是老舍对“五四’,优秀作家所开创的新文学启蒙传统的继承。

它对普遍夸大群体道德力量的革命文学进行了极为难能可贵的补充,使得现代文学对个人与群体关系、对群体正负作用的思考更趋于辩证。

第二课时艺术特色:(一)“京味”特色:1、取材: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写大小杂院,四合院和胡同,写市民凡俗生活中所呈现的场景风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画卷。

2、语言艺术: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

(二)采用传统小说的单线索结构方式围绕祥子希望--奋斗--绝望直到堕落(三起三落)这条生活道路的主线,安排事件,展开情节,并引出其他人物,单线严谨,不枝不蔓,既充分展示了祥子性格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深刻揭示祥子与其所处的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

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 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

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

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

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4. 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

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

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 被敲钱空: 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

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

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

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

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

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

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 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

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

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

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

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

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

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

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

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下面请你根据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简介,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一位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

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他以拉洋车为生,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挣钱买到属于自己的车。

祥子她是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虎头虎脑,一对虎牙,长的像个大黑塔。

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做太太。

她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她敢作敢为,甚至为了和祥子结婚不惜与有钱的父亲——人和车厂的主人刘四爷决裂。

她可鄙而又可怜的命运让人感叹不已。

虎妞她十九岁,圆脸,眉眼长得很匀调,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可是结结实实并不难看。

上唇很短,无论是要生气,还是要笑,就先张了唇,露出些很白而齐整的牙来。

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她为家庭牺牲了一切,但也有着对自己幸福生活的追求。

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

小福子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请简单介绍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三起三落(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试结合祥子的相关事例分析其形象性格前后有着怎样的变化?由人变“兽”,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1)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2)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3)在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堕落成走兽。

请结合《骆驼祥子》的背景,总结小说的思想主旨。

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

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

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

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小说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对像祥子一样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