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闻选择
第八章 新闻评论的要素
第三节 论 证
一、含义: 二、论证的任务:使论据能突出地说明论点,帮助读者理 解论点的意义、相信论点的正确。 三、关系: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论证是骨骼。 四、论证的前提: 1、论点本身必须是正确的,而且又阐述得十分明确。 2、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五、七种常见的论证方式及案例: 1、因果论证 2、条件论证 3、演绎论证 4、归纳论证 5、源自比论证 6、比喻论证 7、对比论证
第一节
论
点
四、案例分析:1982年《人民日报》社论《回答一个问题——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实 现的》 总论点:20年内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是能够实现的。分论点: ①与国内外的以往情况比较:说明翻两番不是什么高指标。(第一层次) 分论点1-1:与我国以往的实践比,说明不是高指标。 分论点1-2:与国外以往实践比,也说明不是高指标。 分论点 ②从历史条件的不同这个根本问题上看,说明翻两番有现实可能性。(第二 层次) 分论点2-1:大跃进“左倾”错误的产物,是层层高压和层层虚报的政治运动。 分论点2-2:新跃进是左的指导思想的反映,脱离了当时的实际。 分论点2-3:现在翻两番是拨乱反正的结果,是吸取了前两次教训后提出的切合实际 的奋斗目标。 分论点③ 历史条件不同,采取的经济工作方法不同,因而结果也不同(第三层次) 分论点3-1:提出的发展速度不一样。 分论点3-2:是否按经济规律办事不一样。 分论点3-3:是否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一样。 分论点3-4:是否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原则不一样。 结论: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虽不是轻易可以实现的,但也不是一句空话,经过努力是完 全可以实现的。 五、练习与讨论: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让和谐创业的主旋律更雄浑更响亮》为 例分析其论点结构。
第二节 论 据
一、概念: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利用来证实、说明观点的论据。
第八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它包括指导受众的思想、工作、学习、生产、 生活。新闻指导性的基础是事实,即新闻指导性要 寓于信息传播中。
二、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
㈠鼓舞 ㈡示范 ㈢论证 ㈣启发 ㈤警戒 ㈥预测 ㈦解释
三、如何才能加强新闻指导性?
1、指导性新闻要具备成为新闻的特点 即事实完全真实,有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 共同关心。 2、新闻中的观点和事实要统一 3、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
㈡新闻失实的原因: 1、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失误 2、逐利 3、新闻工作者素养不高: 观念错位、采写技巧不高。 4、法律规范缺位或者制度约束不严厉
四、严防报道失实
1、推动新闻法制化进程。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纠正新闻工作者中存在 的以新闻谋私利的思想。 3、加强新闻职业培训,树立新闻工作者主人翁 意识。 4、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5、改进采访报道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建立健全审读制度,把好编辑关。 课题练习
一、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内涵
㈠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定义 是指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循的所属阶 级或政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的原则。 ㈡我国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表现 ⑴党的任何新闻媒介须无条件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 的领导,无条件执行其决议、决定。 ⑵党的任何新闻媒介须把党的纲领作为自己总的纲领 ,无条件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 得公开传播任何违背党纲和党章及中央、上级党组织决议 的文章;不得公开批评关系到全局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及其 重大方针政策。 ⑶新闻事业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宣传报道 。
《新闻理论》第八章习题
第八章:新闻宣传一、选择题1. 新闻宣传的内涵不包括以下哪项?A. 传播信息B. 引导舆论C. 教育引导D. 宣传商品答案:D解析:新闻宣传的内涵主要是指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教育引导,而宣传商品不属于新闻宣传的内涵。
2. 新闻宣传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传播迅速B. 具有针对性C. 注重情感表达D. 具有强制性答案:D解析:新闻宣传的特点包括传播迅速、具有针对性、注重情感表达等,而具有强制性不属于新闻宣传的特点。
3. 新闻宣传的理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坚持真实B. 坚持正面C. 坚持客观D. 坚持主观答案:D解析:新闻宣传的理念包括坚持真实、坚持正面、坚持客观等,而坚持主观不属于新闻宣传的理念。
4. 新闻宣传的效果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高公众意识B. 塑造舆论环境C. 推动社会进步D. 实现商品销售答案:D解析:新闻宣传的效果主要包括提高公众意识、塑造舆论环境、推动社会进步等,而实现商品销售不属于新闻宣传的效果。
5. 新闻宣传的检验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宣传内容的真实性B. 宣传对象的满意度C. 宣传效果的社会影响力D. 宣传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答案:D解析:新闻宣传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宣传对象的满意度、宣传效果的社会影响力等,而宣传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不属于新闻宣传的检验标准。
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宣传的内涵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答案:新闻宣传是指通过新闻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教育引导的过程。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宣传具有传播迅速、具有针对性、注重情感表达等特点,对提高公众意识、塑造舆论环境、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新闻宣传的理念和内容有哪些?它们如何体现新闻宣传的价值观?答案:新闻宣传的理念包括坚持真实、坚持正面、坚持客观等。
新闻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引导舆论和教育引导等。
这些理念和内容体现了新闻宣传的价值观,即坚持真实、客观、公正,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舆论。
传播学第八章:作为传播组织的大众传媒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1)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宏观因素; (2)组织的自身因素,包括技术、传媒人员的个 人喜好。 (3)受众的因素(受众的爱好、公众利益,突出 人文关怀); (4)信息自身的价值因素;
作为传播组织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论
文化传播学院 王群英
本章内容
• 大众传媒的特点 •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及其制约因素
经营目标 宣传目标 公共性和公益性目标 • 把关人理论及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Nhomakorabea众传媒的特点
传播者身份的特殊性——影响的巨大性
1、它是一种社会组织,并非个人——信息采集能 力强大;
是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 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形成过程:
信息:各类信息符号——排列组合——完整特定意义的 讯息(传递知识、消息,重要的是传递观念、价值)— —约束人们行为
传播活动的总体:反复、大量传播,使某类信息传播形 成规模,呈现出特定时期、特定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
信息环境的特点
自古有之;
不仅起到告知作用,而且有制约人行为的 作用;
大众传播的发达,使人们意识到它的独立 性——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美国李普曼),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日本藤竹晓)和“拷 贝支配”的社会(日本清水几太郎)
大众传媒依据哪些原则 塑造我们的信息环境?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
• 经营目标 • 宣传目标 • 公共性与公益性目标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一)经营目标
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 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新闻采访各章考点
第六章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一一记者的职能与修养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包括业余通讯员在内的新闻采访者)为写作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事实的活动。
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①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②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来说,是第一位的、起决定性作用的。
③新闻采访是锻炼、培养记者的主要途径。
记者:从狭义上讲,记者专指从事新闻采写的专业人员,也叫外勤记者;从广义上讲,记者泛指一切新闻从业人员,包括新闻单位的社长(台长)、总编、编委、主笔、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等。
记者的社会职能与地位:由其所从事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工作特点和任务所决定的,其中新闻事业的性质是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的因素。
新闻事业: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以传播新闻为主要方式,以反映和影响舆论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责: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勇于坚持真理,坚持谬论,敢于反映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社会地位:社会活动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人民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记者的工作特点:①活动引人注目,社会影响力大;②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幻无穷”③“脑体”并用,工作十分艰险我国记者的工作任务:①采写新闻第一位的、经常性的工作②反映情况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一些不宜公开报道,但又对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写成内参上报;也包括记者向自己所在的编辑部汇报采访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③做群众工作。
做好联系、培养通讯员的工作。
还要在采访中关心群众疾苦,注意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听取他们的反映。
记者的修养:①“识”的修养。
要求记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
一一学习理论,学习政策,联系实际。
②“学”的修养。
知识渊博。
首先应该是一个杂家,还应是一个专家。
一一勤奋学习,平时日积月累,归纳整理。
黑龙江大学719新闻传播理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考试科目代码:[719]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立场出发来把握人类社会新闻传播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规律,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明确各种类型的新闻传播活动的形态、结构、机制与社会功能,灵活运用新闻传播学知识考察、分析和解决信息时代的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
(一)新闻理论部分
第一章新闻活动
知识点:新闻活动、新闻活动的渠道
第二章新闻
知识点:新闻基本特点、新闻定义、新闻本源、新闻要素、新闻类别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知识点:信息、宣传、舆论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知识点: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产生、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五章互联网与新媒体
知识点:互联网与新媒体、互联网——一场新的传播革命、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的新课题、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新业态第六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知识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受众的多元需要促使媒体多样化、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第七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知识点:新闻媒介的共性、特性、个性、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
新闻编辑第八章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习题答案
新闻编辑第八章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5 大题,3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在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新闻稿件中,根据稿件对新闻媒体的媒介适宜性分析与挑选出适合表现媒体特色的新闻稿件。
这是选稿操作的第()步。
A.1B.2C.3D.42.如果稿件是因为报道时机不合适,或者内容上有问题没搞清楚,可以作为备用稿件,先放一放等待时机,或根据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记者、作者重新采访写作。
这属于新闻稿件用途中的()。
A.备用稿B.内参稿C.线索稿D.转交稿3.在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中,根据()分析挑选出符合媒体立场与导向的新闻稿件。
这是选稿操作的第二步。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介容量4.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包括几个步骤?()A.2B.3C.4D.55.根据同题报道“差异化”的原则,分析新闻稿件的()。
A.媒介适宜性B.社会效果C.新闻价值D.媒体容量6.有些稿件尤其是作者的自发来稿,反映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或代表性,但稿件中涉及的问题却关系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反映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对这类稿件,编辑应该转交到有关部门,帮助作者反映情况,使问题最终能够得到解决。
这属于新闻稿件用途中的()。
A.备用稿B.内参稿C.线索稿D.转交稿7.新闻禁止刊登内容中的()是指未经本人同意,公布私人生活方面的秘密。
A.侮辱B.泄密C.传播淫秽D.侵犯隐私权8.根据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分析新闻稿件的()。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体容量9.对新闻稿件的()分析是编辑选择与分析新闻稿件的第三步。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体容量10.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不包括()。
A.有助于落实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B.有助于编辑进行新闻报道策划C.有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D.有助于新闻稿件合乎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二、多选题(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八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事业的五种功能、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尤其要重点掌握新闻媒介的几种功能定位,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大众传播理论中几种主要的传播效果的理论。
内容提要:本章涉及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和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
重点、难点:重点是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
难点是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和几种代表性的传播效果理论。
有关提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新闻事业功能的经典论述。
我国新闻事业的作用与任务。
主要设计:由事物的功能导入对新闻事业一般功能的论述。
对新闻事业功能的观点归纳。
对不同媒体不同功能定位的几种组合方式的归纳。
讲稿内容:第1节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必须发挥而且能够发挥的作用)新闻事业是由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反作用 ,就是它的社会功能。
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新闻事业对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所能实现的效能。
美国学者唐纳德·肖和米切尔·毕晓普提出“四功能说”:报纸的职能,过去是,现在仍然是:1)报道新闻;2)发表评论;3)供给娱乐;4)刊登广告。
在对商业化新闻事业有所限制的西欧国家,人们更看重的是前三种功能。
日本学者的观点与西欧学者比较相近。
当代中国学者对新闻事业社会功能的理解,除了保留“宣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西风东渐和对本国新闻传播实践不断加深认识的结果,最为一致的认识是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这两种功能,这是新闻事业的核心功能,而在一些子功能(如发表评论与舆论的反映、引导、制造)上,在新闻与信息的关系上,他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二、本教材对新闻事业一般功能的阐述P101~1031. 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而生存的,不给社会提供有用的信息,新闻媒体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后面的功能都是建立在这一功能之上。
新闻编辑第八章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习题答案
新闻编辑第八章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5 大题,3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在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新闻稿件中,根据稿件对新闻媒体的媒介适宜性分析与挑选出适合表现媒体特色的新闻稿件。
这是选稿操作的第()步。
A.1B.2C.3D.42.如果稿件是因为报道时机不合适,或者内容上有问题没搞清楚,可以作为备用稿件,先放一放等待时机,或根据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记者、作者重新采访写作。
这属于新闻稿件用途中的()。
A.备用稿B.内参稿C.线索稿D.转交稿3.在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中,根据()分析挑选出符合媒体立场与导向的新闻稿件。
这是选稿操作的第二步。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介容量4.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包括几个步骤?()A.2B.3C.4D.55.根据同题报道“差异化”的原则,分析新闻稿件的()。
A.媒介适宜性B.社会效果C.新闻价值D.媒体容量6.有些稿件尤其是作者的自发来稿,反映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或代表性,但稿件中涉及的问题却关系到一些人的切身利益,反映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对这类稿件,编辑应该转交到有关部门,帮助作者反映情况,使问题最终能够得到解决。
这属于新闻稿件用途中的()。
A.备用稿B.内参稿C.线索稿D.转交稿7.新闻禁止刊登内容中的()是指未经本人同意,公布私人生活方面的秘密。
A.侮辱B.泄密C.传播淫秽D.侵犯隐私权8.根据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分析新闻稿件的()。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体容量9.对新闻稿件的()分析是编辑选择与分析新闻稿件的第三步。
A.新闻价值B.社会效果C.媒介适宜性D.媒体容量10.分析与选择稿件的意义和目的不包括()。
A.有助于落实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B.有助于编辑进行新闻报道策划C.有助于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D.有助于新闻稿件合乎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二、多选题(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复旦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自用-拿A神器
2、两种新闻的定义及两者间的关系: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发生变动的信息。关系:互为表里,在不同的场合各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 3、新闻的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作用:一、有助于记者在采访中迅速的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观点。二、有助于记者迅速的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亲身传播分为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 优点:
传播信息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 缺点:
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3、大众传播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 缺点:反馈慢,互动性差(除了网络媒体)
第三章新闻
第六章 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1、新闻媒介的所有制的基本类型,并能够判断不同新闻媒体的性质。
1、私营媒介。一、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媒介的财政预决算,任命媒介的负责人,确定媒介的基本方针。二、依托财团。三、以营利为目的。四、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五、迎合受众。六、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2、公营媒介。一、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二、半官方机构。三、以视听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四、强调对公众负责。五、不播广告。3、国营媒介。一、完全依赖政府。二。政府的宣传机构。三、节目严肃但呆板。 2、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4
◎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
◎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第八章 广播电视新闻——类别与变化
广播电视新闻——类别与变化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类别;全球化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新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的崛起及意义;一、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类型一、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1、TNT today news today 今天新闻今天报2、NNN now news now 即时新闻及时报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种类和特点按新闻发生地分:本地新闻、全国新闻、国际新闻按新闻题材分:时政、财经、社会、法制、科技、文化教育、娱乐、体育新闻按新新闻载体分:消息、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人物专访、特写、通讯按新闻采编方式:口播新闻、电视图像新闻、现场报道录音报道、现场直播按新闻播出方式:直播、录播三、栏目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发展脉络1、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1)1958~1978 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2)1978~1987 从《新闻联播》的创办到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栏目开办;(3)1978~1992 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福建电视台《新闻半小时》(4)大型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2、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的特点(1)社会化趋势(2)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3)由记者直接主持栏目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额传统模式(记者型主持人)(4)一改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
3、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原因(1)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2)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播电视新闻的规范化、栏目化4、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1)从广播电视媒介的地位看,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利于广播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
(2)从广播电视功能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能有效地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职能。
(3)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受众额需要。
(4)广播电视新闻的栏目化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八章 言论新闻自由和公民责任
第一节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权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
它是使(每个人)分享获胜的真理的一种机 制。它的目的是使政治体中的选民能充分 参与政治,以使每一个在自我统治的社会 中的公民能了解他所必须面对的各种问 题。”因此,任何能够表达他们对社会的 意见的方式和内容都应该受到宪法的保护, 因为这是他们在民主条件下有效生活的前 提。民主社会的基础就在于公民能自我统 治,而自我统治需要充分的言论自由。所 以,言论自由权在公权运行的领域中,其 优先性的地位是成立的。
第二节 新闻自由
新闻媒体本身的行动必须是负责任 的。通过行业协会、独立的新闻理 事会以及专门负责公众投诉的内部" 调查官",新闻媒体对有关其过度行 为的种种申诉作出回应,并追究内 部责任。
第二节 新闻自由
民主制度要求公众做出选择和决定。 为使新闻媒体具有公信度,新闻工 作者必须提供基于可靠来源和信息 的如实报导。剽窃和失真报导有损 于自由的媒体。
第一节 言论自由
民主制度依赖于有文化、有知识 的公民,他们掌握信息,因此能 最充分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批 评不明智或专制的政府官员或政 策。公民及民选代表懂得,民主 制度有赖于人们能够最广泛地接 触到未经审查的观念、观点和信 息。
第一节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的原则应该得到民主国 家宪法的保护,防止政府的立法 或行政部门施行审查。
◆他们加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私人志愿组 织──无论是涉及宗教、民族文化、学术研 究、体育、艺术、文学、住区发展、国际 学生交流,还是成百上千其他不同的活动。 ◆所有这些团体──无论与政府多么相关 或多么无关──都在为其民主体制的繁荣健 康做出贡献。
第二节 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面临的困境 传统新闻自由理论只重视传播者的权利,却没有重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_____读书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_____读书笔记四、(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除此之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2、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答: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传者—> 反馈Chapter Five,six: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一、名解1、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2、人际传播: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3、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归属感、成员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4、群体传播:主要指的是一般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5、群体意识:群体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它包括关于群体目标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等内容6、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7、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
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8、群体感染:指的是在集合行为中,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蔓延开来的过程。
经过这个过程,一种情绪或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9、组织传播:指组织体所从事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活动10、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视觉或听觉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组织形象的活动。
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二是行为规范标识,三是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
企业标识系统宣传是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的统一。
二、简答1、人内传播的特性?答:(1)它是个体(个人)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人内传播的过程由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和要素构成,是能动的意识、思维和心理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社会传播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传播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新闻学概论期末总结重点
新闻学概论期末总结重点2、报纸、广播、电视的定义。
一、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二、广播电台: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三、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
3、中国官方第一家广播电台:1923年初,美国记者奥斯汀利用华商资本在上海外滩开设”中国无线电公司”,呼号为ECO,一月24日正式播音,播送音乐和新闻,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
4、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
发射功率300瓦。
5、世界上流行的三种彩色电视制式: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菲律宾、韩国、NTSC。
德国、中国、澳大利亚、英国、丹麦西班牙、巴西PAL。
法国、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
伊朗、伊拉克SECAM。
第六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1、新闻媒介的所有制的基本类型,并能够判断不同新闻媒体的性质。
1、私营媒介。
一、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媒介的财政预决算,任命媒介的负责人,确定媒介的基本方针。
二、依托财团。
三、以营利为目的。
四、广告是主要收入来源。
五、迎合受众。
六、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
2、公营媒介。
一、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二、半官方机构。
三、以视听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四、强调对公众负责。
五、不播广告。
3、国营媒介。
一、完全依赖政府。
二。
政府的宣传机构。
三、节目严肃但呆板。
2、报纸、广播、电视的特点。
报纸的特点。
一、记录性好,便于读者反复阅读,深入研究,并可作为长期的资料保存。
二、选择性强,便于读者自由安排时间、自由挑选内容来读。
三、材料运用自如,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纵横数万里,上下数千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的描绘到本质的揭示,从人的外表到人的内心活动,都可以跃然纸上。
广播的特点:一、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二、渗透性好。
三、对象广泛,群众性强。
电视的特点:一、强烈的现场感。
新闻广播业务第八章
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
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用副词 。
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 话。 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 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新华社记者徐占锟 的5条经验 :
第一,新闻要5要素俱全; 第二,要有全局性的概括材料; 第三,善于选择和运用典型事实; 第四,尽可能描写现场情景;
所谓视觉逻辑,是指文字受画面支配这一现象。 美国《48小时》节目有 50分钟长,在每一个层次、段 落中都 非常清楚地转换时间地点。这个节目结构比较 灵活,但层次非常清楚,观众看起来并不感到迷惑。
2.不要同画面重复
3.不要与画面“竞争” 4.不要让观众去“猜画面”
5.要让观众“进入画面”
要做到:
第八章
电视新闻写作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活动图像、声音、 文 字为符号, 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概括有三层含义: 其一,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 其二,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 其三,电视新闻的功用。 把握了这三层的含义,也就把握了电视新闻的基本特点,同时也 明确了同其它媒介的区分。
电视画面的缺陷
1.画面难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2.画面对未拍摄到的已经发生的事物不能够以活生生形象方式再现 3.画面对展示未来,回忆过去受到限制 4、画面对缺少行动、没有形象特征的事物难以生动地表现。 5.画面对新闻要素的具体交待受到限定,需用借助文字明确回答。
怎样“写画面”
1.“写画面”要遵循视觉逻辑
其四,使用生动的语言。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事物往往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 反之用呆板的语言表达只能削弱传播效 果。
第八章:新闻写作
第八章新闻写作第一节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一、用事实说话(一)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律,最重要的要求。
第一,从新闻的特点来看。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基础。
第二,从读者的心理来看,读者看新闻,主要是想了解新鲜事,而不大愿意听记者的说教。
要学会发表无形的意见,这是新闻工作的一种艺术。
(二)怎样用事实说话?第一,新闻要五要素俱全。
五要素指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为什么,它是新闻写作基本的、起码的要求。
第二,要有全局性的概括材料,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给读者一个总体的印象。
第三,善于选择和运用典型事实。
第四,尽可能描写现场情景,给读者真实感、现场感。
第五,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去展开新闻,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二、迅速及时新闻是瞬息万变的客观现实的及时记录,贵在迅速及时,新闻要讲究时效,有些重大的事件,要发今日新闻,甚至几分钟之内就要抢发新闻。
三、抓住事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事物的个性,也就是事物的特点来写新闻,才能给读者新鲜。
四、主题集中突出主题越集中,越有力量。
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把真正的新闻淹没在一般化的材料之中,是写新闻的大忌。
五、简短生动新闻要用最简练的文字,写清楚最重要的事实。
首先要集中写最重要的事实,事实要精干,不能堆砌;其次,文字要简洁,不能罗唆。
新闻要吸引读者,就要生动活泼。
因此记者在采访时,就要努力捕捉生动的事实,在写作时,要用生动的表现力强的语言来再现事实。
第二节消息的写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译作、新闻图片的统称。
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
消息是以简洁具体的文字迅速传播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是报刊和广播电视最常用的一种新闻文体。
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几个部分组成。
一、新闻标题(一)标题标题在新闻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
人们常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是最容易打动人的精采新闻”,“标题是报纸吸引人的广告”。
新闻学概论课程大纲
【课程性质】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传媒和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新闻传媒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运作的基本规则。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学按内容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新闻学概论》属于新闻理论,阐释新闻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本课程为新闻学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本科生,是新闻史、新闻业务等课程的前置课程。
《新闻学概论》属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深刻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教学目的】《新闻学概论》属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习者认识新闻传播活动特别是新闻传媒整体运作的规律和效果,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技能提供帮助。
通过本课讲授,要到达三个基本目的:第一,了解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第二,使学生养成较好的理论概括和思辨能力,以及理论探索的兴趣;第三,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
【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新闻学核心概念以及与新闻密切相关的概念;新闻传媒产生的原因、条件、后果;新闻传媒发展的基本规律;新闻传媒的性质、功能与效果;新闻传媒与社会各领域互动关系;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新闻传媒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新闻传媒的受众特征、受众权利、受众定位;新闻选择的标准、流程;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理念及职业道德;世界主导新闻学理论。
【教学要求】对教师要求:认真准备教学内容,指定教科书和阅读材料;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内容,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具体目标明确;鼓励并组织课堂讨论,答复同学的疑问;在课外提供同学咨询和答疑的时间;树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成绩评定公正。
对学生要求:新闻学不能关起门来学,而是要关注现实。
学生必须阅读每天新闻,关心重大报道和新闻实践现象;在每周上课前学生要完成该周的阅读,不得无故延误每周的阅读;按时上课和参与讨论,不得无故迟到和缺席;如有特殊情况不得不缺席或延误,必须事先或及时通知授课人,并在一周内〔极个别的特殊情况下可征得授课人同意放宽期限〕自行补上所缺课程内容,并通过授课老师的检查;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见解;按时完成所有的作业和考试。
《新闻学概论》(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目录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媒介生态环境的定义: 媒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种社会系统, 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子系统存 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 介的生存环境。
三、影响吸引外资 三、影响吸引外资 通过媒介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报道,形成 人们对该国经济运行环境、经济制度、法律秩序、 政权稳定状况、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潜力、基础 设施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和评价,从而影响国家 在国际市场吸纳资金,吸引外资。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四、影响对外贸易 四、影响对外贸易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全球一体化过程的加快, 人们比任何时候都注重媒介的信息传播作用对了 解国际局势、他国状况的重要性,媒介传播已成 为人们正确判断国际事务的重要信息源,政府和 企业把媒介信息看作重要的决策参考因素。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必经为社会总目标服务: (1)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 有社会秩序的,这实际上时媒介系统存在的一个前提条 件,媒介可能对社会制度的局部形成冲击或提出质疑, 但不可能工卡对抗整个社会制度。 (2)媒介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总体而言, 媒介的观念及活动,不可能脱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 制约。总体上说,大众传媒是一种主流好攒眉,起主导 作用的必然是主流意识形态。 (3)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一、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1、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的对 象再也不是局限在某一狭窄的社会阶层中,而是基本失 去了阶层差别的大众。大众媒介的革命性成就表现在它 完全冲破了传媒领域内的垄断局面,废除了传播活动中 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使大众能自由地享用大众媒介。 2、大众媒介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大众文化通俗易懂,追求快速更迭,不讲求经典性,其 生命力和活跃性主要表现在不断变化花样,求新求变, 其根本特征是易于普及、及时消费,这正是大众传媒的 特点。 3、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正是大众传媒 的所强
08新闻理论-8新闻自由
gaowei
Theory of Journalism-8
新闻自由思想的形成
简 评
专制主义政治时代形成的报业、出版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及对掌权人的 监督权,由此建立的新闻出版法规不过是专制制度压制自由的枷锁。 封建统治者扼杀了人的智慧,阻碍了社会进步,使皇权统治得以苟延残喘。
gaowei
Theory of Journalism-8
新闻自由思想的形成
自由主义思想来自两个进步阶级的出现。工商业的发展培育了新 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点。
宽容原则 同意原则
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 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 社会组织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 形成的 民主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威侵害个人自由的手段和制 度保障
gaowei
Theory of Journalism-8
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
中世纪对新闻自由的压制
公元306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 教为国教,罗马教皇利用教统的绝对权威 压制真理,反对教义以外的一切思想。 后来的欧洲各王朝,无不藉此宣扬“君权 神 授”,镇压言论自由。 与此相应的政治学说是一种集权主义理论。
结 果: 欧洲各国大都建立过苛刻的限制言论出版的法律
报刊属于王室,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支持王室的政策 通过官方特许才允许民间出版书籍、创办报刊 书籍与报刊的作用就是自上而下的传达、维护君王的思想 公众应当知道的事情和政策,才会报道给公众 报刊的意见和新闻必须有助于官方政策的推行 王室及代理人认为报刊没有支持统治者,特许可随时取消
gaowei
Theory of Journalism-8
新闻自由思想的形成
约翰·洛克 自由主义思想的伟大倡导者,创立了“人民主权” 自由主义思想的伟大倡导者,创立了“人民主权”说。他 认为,权力的中心在于人民的意志,政府不过是受委托的 办事人。人们以理性的方式,把自己的个人权利交给了国 家,以换取国家的保障,所以国家必须承认和维护人民的 权利。 洛克批判了“天赋观念论” 洛克批判了“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认识来自实践,人 的自由也是实践的产物,保获自由需要制定法律。
第八章 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
就业歧视禁令,看上去很美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大高校毕业生就 业信息服务力度,并特别强调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 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 就业歧视,在我国各行各业招聘过程中并不鲜见,如今正值高校毕 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教育部此项通知的出台可谓非常及时。但是,在 各种就业歧视或隐性或显性地广泛存在的当下,教育部禁令的倡导意义 似乎多于实践意义。说到底,招聘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出于自身需求 的自主行为。企业之所以对985和211高校的学生情有独钟,是因为考 虑到重点高校的综合实力较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虽然学生的能力 与素质,并不能简单与毕业学校画等号,但对企业而言,因校择人,无 疑是最节省成本的人才选拔方式。即便以此标准招不到人才,企业也可 自行降低门槛。所以,对于教育部的禁令,企业或可‚阳奉阴违‛,或 可‚臵若罔闻‛,更可能将‚明码标价‛转为‚暗箱操作‛。
但仔细想想,这样的追问其实站不住脚。首先,从来没有 人说,干部子女不能升迁。人们并没有歧视干部子女,也没有 反对干部子女的升迁。人们质疑的只是那些选拔本身就存在程 序瑕疵的公务员。公众的怀疑是一种必要的监督,并没有人歧 视干部子女。 其次,这样的追问回避了核心的议题。本来,在这对父女 同时辞职后,公众最关心的话题并不是干部子女能不能提拔, 也不是辞职是否是迫于舆论压力。而是,这种同时辞职的具体 原因是什么,背后是否还有其它的因素?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信息并没有完全 透明,这会导致公众更加多疑。新闻中有这样的细节:4月23 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金乡县纪委,一位工作人员称,该事 件目前已经由济宁市纪委介入调查,金乡县方面并未参与,对 事件进展也不了解,‚所得到的信息都是从网络上获取的‛。 既然没有权威的信息发布,公众舆论怎么会消停呢?这时,就 不能怪公众舆论敏感了。 所以,干部子女也可以升迁的回应没有说服力。一方面, 这样的表态偏离了公众最关心的核心议题;另一方面,这样的 回答也根本没有提供具体的事实信息。甚至,这样的回答会让 舆论感觉到被怠慢,感觉到有些避重就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1和C2两条流程同时并行。 至此,新闻选择的过程基本结束。
回馈(1):受众对于新闻阅读率的高低,取 决于新闻价值。考量新闻价值,可从报纸的销 量和受众调查获知。 回馈(2):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由新闻 法规、宣传价值来制约。 结语: 新闻价值和新闻法规、宣传价值之间,既 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新闻价值解决阅读率问 题。新闻报道既要考虑受众兴趣,也要考虑社 会效果。Fra bibliotek第八章
内容提要:
新闻选择
第一节 新闻选择的定义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过程
第一节
新闻选择的定义
新闻选择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 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 实。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采写编评 都与新闻的选择密不可分。 新闻敏感就是迅速判断事实价值的本 领和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②重要性
③新奇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三、 宣传价值
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 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素质内容包括: ① 一致性 ② 针对性 ③ 普遍性 ④ 典型性
⑤ 时宜性
四、新闻法规即新闻的选择必须将危害国家或者人
民的利益的新闻卡下,不许公开传播。
第三节
新闻选择的过程
回馈(2)
宣 新 版 受 新 新 新 新 社 传 H 会 闻 A 闻 B 闻 C1 价 D 闻 E 闻 F 面 G 写 组 来 定 价 法 效 值 作 织 源 义 值 规 众 果
C2
回馈(1)
A:从新闻来源到新闻定义。 这是新闻选择的第一道工序,把一切不真 实的、陈旧的、司空见惯的材料筛选掉。 B:从新闻定义到新闻价值。
这是去掉“杂质”的过程,去掉只满足个 别或少数人需要的材料,选用引起社会公众共 同兴趣的材料。
C1:从新闻价值到宣传价值。 经过新闻价值筛选后的事实,到新闻法 规这一工序时,有些具有宣传价值,有些并无 宣传价值。 C2:从宣传价值到新闻法规。 这是去掉“毒质”的过程,力求使新闻 传播不产生危及国家或政党利益的社会效果。
第二节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一、新闻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选择的事实要真实和新鲜。 淘汰虚假的事实;陈旧的事实;人们司空见惯的事 实;空话连篇的事实。
二、新闻价值
共同兴趣指新闻要反映公众关心的事实,不是 个别人关心的事实。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公众共同兴 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 ①时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