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如何对其建立正确的引导机制
摘要: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而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势必会对社会,会对舆论产生影响,或好或坏,好的自然是人所乐见,而对于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就应当实施一些措施好让其有所改进,有更好的发展。
人类面临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迎来了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传播革命,即数字式电子传播革命。而数字式电子传播革命影响面最广、影响力最深远的,就是方兴未艾的网络传播。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易,如文字、音影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可以说,网络将信息传播发展到了极致,也隐隐中形成了不可忽略的影响,网络舆论因此而形成。
网络舆论,简单地说,就是在网络上形成,通过网络传播并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舆论。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一种形态,除了具有一般舆论的共性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
1、现实与虚拟
舆论通常是针对现实中的事件、问题和人物发表的议论,因此,突发事件、紧迫的公共事务、社会矛盾、明星人物等往往成为舆论的焦点。而这些热点问题也是网民关注的话题,这就使得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与现实舆论的生成及借以传播和扩散的环境不同,网络传播具有虚拟性,网民上网获取信息、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可以实名,也可以匿名。而在匿名状态下,网民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本人身份甚至道德理论的限制,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平等的与他人交换意见。
2、互动与放大
网络上的各种话题开始往往是随机形成的。一旦话题事关社会公共事务或热点话题,各种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就会相互感应,相互作用,相互抵抗,形成交流碰撞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号召力、吸附力的意见会被多数网民认同,并形成雪球效应,在雪球的滚动中,依附它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一呼百应,成为主流意见。由于网络上言论自由,特别是允许匿名发表,因此大量的非理性情绪也在互动过程中被放大。这种非理性的互动往往表现为相互攻击和谩骂,由此而形成的主流意见,不管正确与否都被广泛接受,而非主流意见则被打压而沉默。
3、媒体互动
在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除了网民的互动以外,媒体的互动,特别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在中国的网络舆论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信息的披露是舆论形成的起点。一方面,由于中国商业性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站就成了它们的主要新闻源。而网民也会将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转帖到论坛,或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不同于官方的解读。一旦这一解读引起关注,引起讨论或争论,
就有可能形成网络舆论。另一方面,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特别是网民的议论,是中国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站的重要信息源。
正如任何技术的发展一样,网络不仅是信息技术内在逻辑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需要对之进行引导和要求的结果。从技术特征的角度来理解网络,是我们把握网络本质的一个最基本的层面,通过对基于其平台的传播表征的观察来认识网络,则是我们理解网络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的基础,也是我们如何有效使用网络传播的前提。从网络传播诸特征看来,网络势必冲击和动摇既存的各种社会范式,引发涉及面极其广泛的一场深刻变迁。
一、社会层面的影响
从传播活动与社会的依存互动关系来看,传播活动受制于政治、经济、科技的程度和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科技的程度都在发展,呈现出双向加强的态势。随着网络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的的出现和扩张,网络传播的诸特征的影响势必会在政治、伦理、法律、文化等各形态的改造中渗透和呈现。
首先,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将会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即“资源有限性”产生极大的冲击。网络技术的扩展将带动经济系统各部门和各领域广泛而普遍的采用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而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
第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扩张,社会发展的网络化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展开。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网络技术的变迁和由此引发出来的相关制度结构的变迁,以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依赖关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由此导致的网络技术和知识对社会制度的渗透和影响也日益增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正是动态技术与静态制度之间的辩证斗争与冲突导致了经济与政治制度被慢慢的置换与替代”。
第三,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趋势的扩张,不仅在企业行动模式、经济增长和社会制度结构等方面造成了实现转换与过渡的压力,而且在文化价值规范的层面上也开始引发出一场深刻的变迁。网上生活成为现代人类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产生、发展并影响了以往传统的文化价值。
二、文化层面的影响
信息数字化为人类文化发展带来了第三次质的飞跃,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的信息时代形成了新的文化形式,即网络文化,这是一种以网络技术为物质基础、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形式。它不只是催生了虚拟文化,而且是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兼容,是互动是的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同时也是平等的大众文化。进行网络活动的每个人既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又是制作者。
1.“网话文”——网络流行语聚焦公共事务
“网话文”的称呼是对汉语中文言文与白话文等概念的模仿,是对网络用语的戏称。网络语言经历了被认为是另类、小众认同、流行风靡的三个阶段,这个过程就文化变迁而言,是意味深长的。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的标签,它的形成与发展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它能体现出网络文化多方面的特征,研究网络流行语既是对网络文化的管中窥豹。
2.新载体——光纤通信传播沟通各种文化
“网络并不是第四媒介,而是跨媒介、跨资源、跨应用的泛媒介”,网络已经成为媒介的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也是各类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传统传播模式。
数字化的光纤通信给传统文化形式安了翅膀,人们能以更快的速度接触到更多更全的文化艺术。多种文化汇聚在互联网上,突破了以往时空的局限性,不同文化间不再“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