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点知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点知识

名词解释:1、积屑瘤: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性切屑的情况下,加工钢料等醒材料时,常在前刀面切削处粘着一块剖面呈三角状的硬块,这块冷焊在签到面上的金属称为积屑瘤。

2、刀具磨钝标准: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

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统一规定以1/2背吃刀量处后刀面上测量的磨损带宽度作为刀具的磨钝标准。

3、刀具耐硬度(刀具使用寿命):刃末好的刀具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为止的净切削时间,称为刀具使用寿命,以T表示。

用刀具使用寿命乘以刃磨次数,得到的就是刀具的总寿命。

4、砂轮:砂轮的特性由以下五个因素决定: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

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高硬磨料系三类:粒度表示磨粒的大小程度。

结合剂的作用是将磨粒粘合在一起,使砂轮具有必要的形状和硬度。

砂轮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热性、抗冲击性和告诉旋转而不破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结合剂的性能。

砂轮的硬度是反映磨粒在磨削力的作用下,从砂轮表面上脱落的难易程度。

砂轮的组织反映了磨粒、结合剂、气孔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5、六点定位原理:按一定要求分布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原理,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6、复映误差: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的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因误差复映现象而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称为复应误差。

7、工艺系统:机械制造系统中,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道具、夹具和工件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称为工艺系统。

8、装配: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称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生产对象(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零件的过程。

10、工序:指一个活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事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指所涉及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高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1.零件的成型原理机器或设备中的零件要完成一定的功能,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形状。

这些形状可以给予不同的成型原理来实现。

∆m<0材料去除原理(传统切削加工)逐渐去除材料获得需要的几何形状,∆m=0材料蓟门不远原理(铸造、锻造及模具成型)主要是材料的形状发生变化,质量基本不变,∆m>0材料累加成型原理(快速成型技术)成型过程中通过材料累加获得所需形状。

A.为什么要提出特种加工这种需求?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传统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完成的加工任务,如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脆性或高熔点的各种难加工材料零件的加工,具有较低刚度或复杂曲面形状的特殊零件的加工等。

特种加工方法正是为完成这些加工任务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B.特种加工的特点?特种加工方法区别于传统切削加工方法,而是利用化学、物理(电、声、光、热、磁)或电化学方法对工件材料进行去除的一系列加工方法的总称(区别于传统: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切削运动,切削力来实现加工)。

·电火花加工:电火花加工是利用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间瞬时火花放电所产生的高温,熔蚀工件材料来获得工件成型的,电火花机床根据加工方式可分为电火花成型加工机床和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两种类型。

他的加工范围广,适合于加工硬、脆、韧、软和高熔点的导电材料。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原理对工件进行成型加工的方法·激光加工:激光加工就是利用这种原理熔蚀材料进行加工成形的。

为了帮助熔蚀物的排除,还需对加工区吹氧(加工金属用),或吹保护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氨等(加工可燃物质时用)。

激光加工具有以下特点:几乎对任何难加工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高熔点材料、耐热合金及陶瓷、宝石、金刚石等硬脆材料)都可以加工·超声波加工:超声波加工是利用超声频(16-25kHz) 振动的工具端面冲击工作液中的悬浮磨粒,由磨粒对工件表面撞击抛磨来实现对工件加工的一种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一 毛坯的种类
1.铸件 2.锻件 3.型材 4.焊接件
二 毛坯的选择原则
1.零件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 2.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大小 3.生产类型 4.现有生产条件 5.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
第四节 元件装夹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一 工件装夹方法
工件的装夹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定位 (2)夹紧 1.工件的装夹方法 (1)找正装夹法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重点)
工件的夹紧
工艺路线的拟定
(重点)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难点)
机械加工生产率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机械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 程
一 生产过程
1.生产过程 指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机械工厂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验收、保 管、运输,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含 热处理),产品装配,检验以及涂装等。
1. 工艺规程的作用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是组织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 •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 生产类型不同,所有的工艺规程的模
式和内容也不相同。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工艺路线)。 (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二 工艺过程及其组成
1.工艺过程
把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 对位置和物理、力学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 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可根据其具体工作内容分为铸造、 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 表面处理、装配等不同的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视频)
2.工艺过程由工序组成
(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 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 零件(或一组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 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机械制造系统和制造技术简介1.制造系统:制造过程及其所波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成产品的有机体,称为制造系统。

2.制造系统在运转过程中老是陪伴着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运动。

3.制造过程由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办理,装置,质检,运输,储藏等过程构成。

4.制造工艺过程: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办理,装置等一般称为制造工艺过程。

5.机械加工由若干工序构成。

6.机械加工中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等。

7.工序: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址对一个工件连续达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8.安装 :在一个工序中,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每定位和加紧一次,称为一个安装。

9.工位:在工件一次安装中,经过分度装置使工件有关于机床床身改变加工地点每占有一个加工地点称为一个工位。

10.工步:在一个工序内,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状况下达成的加工内容称为工步。

11.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切削一次所达成的加工内容。

12.按生产专业化程度不一样可将生产分为三种种类: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13.成批生产分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量生产。

14.机械加工的方法分为资料成型法,资料去除法,资料累加法。

15.资料成型法是将不定形的原资料转变成所需要形状尺寸的产品的一种工艺方法。

16.资料成型工艺包含锻造,锻造,粉末冶金,连结成型。

17.影响铸件质量重点因素是液态金属流动性和在凝结过程中的缩短性。

18.常用锻造工艺有:一般砂型锻造,熔模锻造,金属型锻造,压力锻造,离心锻造,陶瓷锻造。

19.锻造工艺分自由锻造和模膛锻造。

20.粉末冶金分固相烧结和含液相烧结。

21.连结成型分可拆卸的连结和不行拆卸的连结(如焊接,粘接,卷边接和,铆接)。

22.资料去除成型加工包含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23.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车削,钻削,膛削,铣削,磨削,刨削。

24.切削运动可分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机械制造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制造概述机械制造是指利用机器和设备制造零部件和工件的过程。

机械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利用各种材料和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机械零部件和机械设备,为各种工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生产装备。

机械制造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数控加工、模具制造、焊接、车削、铣削、锻造、铸造等多个方面。

二、机械制造技术1.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现代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床进行加工,通过预先编程的方式来实现工件的加工。

数控加工技术具有高效、高精度、高稳定性等特点,可以满足各种工件的加工需求。

2. 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是指利用模具来对工件进行成型加工的技术。

模具制造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试验等多个环节,需要工程师具备良好的设计能力和加工技术。

3. 焊接技术焊接技术是指利用电弧、气体、激光等方式将金属材料进行熔接的技术。

焊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各种金属件的连接和修复。

4. 车削技术车削技术是利用车床将工件进行旋转并用刀具进行切削加工的技术。

车削技术是机械制造中的基本加工方式之一,能够实现各种精密的外轮廓和孔加工。

5. 铣削技术铣削技术是利用铣床进行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的技术。

铣削技术具有多种加工方式,能够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外形和结构。

6. 锻造技术锻造技术是通过利用力学原理将金属材料进行塑性变形的技术。

锻造技术包括冷锻、热锻、模锻等多种方式,能够生产出各种金属零部件。

7. 铸造技术铸造技术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后,借助重力或压力将其注入模具进行成型的技术。

铸造技术可以生产出各种复杂的金属零部件,包括铸铁、铸钢、合金等多种材料。

三、机械制造材料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包括钢铁、铝、铜、锌等多种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导性能,能够满足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制造需求。

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橡胶、陶瓷、复合材料等材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包括物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加工设备的选择等。

2.机械制造的分类:机械制造可以分为金属制造、塑料制造和电子制造等。

3.机械制造的生产流程:机械制造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产品设计、加工工艺设计、工艺装备选择、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管理和成品检验等。

4.机械材料的选择:机械制造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机械材料有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5.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等。

6.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冲压和成形等。

7.金属材料的检验:金属材料的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物理性能测试等。

8.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退火等。

9.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和镗削等。

10.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加工设备,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有车床、铣床、磨床、钻床和镗床等。

11.机械加工的数控技术:数控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设备的运动和加工过程,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12.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模具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产品结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13.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14.机械传动与控制技术:机械传动与控制技术可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工艺过程。

15.机械制造的质量控制:机械制造的质量控制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等。

以上就是关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知识点整理,主要涵盖了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生产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设备选择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机械制造技术考点汇总

机械制造技术考点汇总

第一章 金属切削基础1.基本知识:①工件上的加工表面:3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 (1) 待加工表面。

工件上行将被切除的表面。

(2) 已加工表面。

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产生的新表面。

(3) 过渡表面。

工件上由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位于待加 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也称作加工表面或切削表面。

②切削运动:直接完成切除加工余量任务,形成所需零件表面的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合成切削运动)主运动及进给运动:可能是连续,也可能是间歇的;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回转运动;可由刀具和工件分别完成(如车削和刨削),也可由刀具单独完成(如钻孔),但很少由工件单独完成;可以同时进行(如车削、钻削),也可以交替进行(如刨平面、插键槽);③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用来定量描述主运动、进给运动和投入切削的加工余量(切削层)厚度。

切削速度:刀刃上选定点的主运动的线速度 单位:m/s 或m/min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可按右式计算 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是不同的进给量:主运动的每一转或每一行程,刀具和工件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量称。

znf fn v Z f ==背吃刀量: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距离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2.金属切削刀具的几何参数①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刀具组成:夹持部分(刀柄);切削部分(刀头) 切削部分组成:三面、两刃、一尖②切削平面切削角度分析:参考PPT1000dnv π=第二章金属切削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切屑的种类及其变化①分类:带状切屑;底面光滑,背面呈毛茸状挤裂切屑;底面光滑有裂纹,背面呈锯齿状节状切屑;底面已不光滑,呈粒状金属块的堆砌崩碎切屑:不规则块状颗粒②影响切屑形状的因素:工件材料、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角度③切屑形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切削过程平稳性、表面质量④切屑控制:卷曲和折断2.切削层金属的变形①三个变形区②变形程度的表示:变形系数;剪切角;剪应变变形系数PS:能表示变形程度的参数:切屑形态(方便、定性);剪切角(定量);变形系数(纯挤压,易测);剪应变(纯剪切,较合理,忽略挤压)③刀—屑接触区的变形与摩擦第二变形区特征:切屑底层晶粒纤维化,流速减慢,甚至滞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壹金属切削原理一、切削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产生相对运动以进行切削的运动,通常速度最大。

二、切削中的工件表面:1、待加工面:加工时即将被切除的表面.2、已加工面:已被切除多余金属的工件新表面。

3、过渡表面:刀具正在切除的工件表面。

三、切削用量(三要素):1、切削速度V c:V c=2、进给量f(进给速度V f):V f=fn3、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 p:a p=四、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三要素1、前刀面Aγ:切屑流出的表面。

2、主后刀面Aα:刀具上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3、副后刀面A'α:刀具上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4、主切削刃S: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完成主要的切削工作.5、副切削刃S':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配合主切削刃并完成已加工面五、刀具标注角1、参考系(1)基面p r通过切削刃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2)切削平面p s通过主切削刃某一指定点,与主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3)正交平面p o 通过主切削刃某一指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

2、标注角(1)前角γo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2)后角αo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3) 刃倾角λs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4) 主偏角κr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5)副偏角κ'r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六、金属切削变形区及特点1、第一变形区: 从OA线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到OM线剪切滑移结束2、第二变形区:前刀面排出时受到挤压和摩擦,靠近前刀面处金属纤维化3、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受挤压和摩擦,产生变形和回弹,造成表层金属纤维化与加工硬化七、积屑瘤1、现象:在切削速度不高又可以产生连续性切屑,加工钢等塑性材料.(即低速切削塑性材料产生连续性切屑时).2、产生原因:切屑与前刀面发生强烈摩擦形成新鲜表面接触,在适当温度及较高压力下产生粘结(冷焊)。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1.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

2.机械加工由多个工序组成,包括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3.根据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小批、XXX、大批)生产和大量生产。

4.材料去除成型加工包括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5.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车削、钻削、镗削、铣削、磨削和刨削。

6.工件上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包括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表面)和已加工表面。

7.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的总称。

8.形成表面的发生线包括母线和导线。

9.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包括成型法、轨迹法、展成法和相切法。

10.表面的成型运动是保证工件得到要求表面形状的运动。

11.机床可按万能性程度、精度、自动化程度、重量、主要工作部件数目和数控功能等分类。

12.机床包括动力源部件、成型运动执行件、变速传动装置、运动控制装置、润滑装置、电气系统零部件、支承零部件和其他装置。

13.机床上的运动包括切削运动和辅助运动,如分度运动、送夹料运动、控制运动和其他各种空程运动。

14.刀具可按类型、主切削刃数量、切削部分的复杂程度、尺寸和构造等分类。

刀具的类型和材料刀具根据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的结构关系分为整体式刀具和装配式刀具。

切刀主要包括车刀、刨刀、插刀和镗刀。

孔加工刀具有麻花钻、中心钻、扩孔钻和铰刀等。

刀具材料中,高速钢和硬质合金钢是最常用的。

高速钢又分为普通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高性能高速钢包括钴高速钢、铝高速钢和高钒高速钢。

刀具的参考系和结构要素刀具的参考系分为静止(标注)角度参考系和工作角度参考系。

静止(标注)角度参考系由主运动方向确定,工作角度参考系由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确定。

构成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的参考平面有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

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包括前刀面、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

角度的标注和选择原则刀具角度包括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前角、后角和楔角,在副平面内标注的副前角和副后角,在切削平面内标注的刃倾角,在基面内标注的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角。

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整理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门研究机械产品从设计、制造、加工到装配等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机械制造技术主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1、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生产过程:指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调试、检验以及包装等。

工艺过程: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定义: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作用:指导生产、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基准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加工余量定义:为了获得零件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在加工过程中从毛坯表面切除的金属层厚度。

影响因素:加工方法、加工精度、表面质量要求、毛坯余量等。

二、金属切削加工1、刀具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金刚石等。

刀具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等,对切削性能有重要影响。

2、金属切削过程切屑的形成:包括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切削力:切削过程中刀具作用于工件上的力,包括主切削力、进给力和背向力。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温度,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质量有影响。

3、切削用量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的选择原则,要综合考虑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刀具寿命等因素。

4、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车削:加工回转体表面。

铣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等。

钻削:加工孔。

镗削:加工较大直径的孔。

磨削:用于零件的精加工,获得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的表面。

三、特种加工1、电火花加工原理:利用脉冲放电的电腐蚀作用去除材料。

特点:适用于加工复杂形状的零件、难加工材料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机械制造技术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技术应用,对于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机械制造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材料学基础知识点1.材料的分类:材料可以根据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2.金属材料的特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等特性。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等。

3.非金属材料的特性:非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但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陶瓷、玻璃等。

4.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塑性和刚性等。

这些性能对于机械制造过程和产品的使用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工程图学基础知识点1.工程图的分类:工程图包括平面图、立体图和剖视图等。

不同类型的工程图用于表示不同的信息和细节。

2.工程图的符号和标注:在工程图中,使用一些符号和标注来表示物体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信息。

工程师需要掌握这些符号和标注的含义和规范用法。

3.工程图的投影方法:工程图的投影方法包括正投影、斜投影和透视投影等。

不同的投影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绘图需求。

三、机械加工基础知识点1.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和切割等。

每种加工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

2.刀具和切削参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刀具和设置正确的切削参数对于得到满意的加工效果至关重要。

刀具的种类和切削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3.精度与表面质量要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精度和表面质量是衡量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加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四、工艺规程与工装夹具基础知识点1.工艺规程的编制: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详细描述了加工方法、刀具选用、工艺参数以及检验要求等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机械制造基础知识1. 机械制造的定义•机械制造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和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成形,制造出符合特定要求的零部件、组件和产品的过程。

2. 机械制造的分类•机械制造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包括:–金属加工:如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塑料加工:如注塑、挤出、吹塑等;–木材加工:如木工机械加工;–粉末冶金:如金属粉末冶金、陶瓷粉末冶金等;–结构组装: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3.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包括:–切削加工:如车削、铣削、钻削等;–成形加工:如锻造、冲压、拉伸等;–焊接加工:如电弧焊、气体焊、激光焊等。

4. 机械制造的主要设备•机械制造的主要设备包括:–加工设备:如车床、铣床、钻床等;–切削工具:如车刀、铣刀、钻头等;–测量检测设备:如千分尺、显微镜、光谱仪等;–辅助设备:如起重机、输送带、搬运工具等。

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1. 工艺规程与工艺文件•工艺规程是指制定产品加工工艺的技术文件,其中包括:–工艺流程:描述产品的加工流程和工序顺序;–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刀具尺寸等;–设备选型: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加工设备。

2. 机械制造的工序•机械制造的工序包括:–铸造: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得到产品;–压力加工:通过施加压力改变产品形状,如锻造、冲压等;–切削加工:通过切削材料的方式进行加工,如车削、铣削等;–挤压加工:通过将材料挤出模孔改变形状,如塑料挤出、金属挤压等。

3.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自动化:利用数字控制(NC)和计算机数控(CNC)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提升制造过程的智能程度;–精密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产品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化: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生产技术。

三、机械制造材料知识1. 金属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铁基金属:如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非铁金属:如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性能可通过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热处理性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门研究机械产品制造过程和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它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括设计、工艺、加工、装配、检测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的整理。

一、机械制造工艺过程1、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装配、检验、包装等环节。

2、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包括毛坯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热处理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等。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它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二、毛坯制造1、铸造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中,经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铸造的优点是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成本较低;缺点是铸件的力学性能较差,精度较低。

2、锻造锻造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之间或模具内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锻造的优点是可以改善金属的组织和性能,提高零件的强度和韧性;缺点是不能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成本较高。

3、焊接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连接方法。

焊接的优点是可以连接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生产效率高;缺点是焊接接头的质量不易保证,存在焊接缺陷。

4、型材型材是指通过轧制、挤压、拉拔等方法生产出的具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原材料,如板材、管材、棒材等。

使用型材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生产效率。

三、切削加工1、切削运动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的运动;进给运动是配合主运动,使新的金属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

2、刀具几何角度刀具的几何角度包括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重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重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1.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2.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3.安装:安装是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4.工位: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5.工步: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6.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7.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

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等8.设计基准:设计图样上标注设计尺寸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9.工艺基准: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按其用途之不同,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10.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又称原始基准)。

11.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12.测量基准:工件在加工中或加工后,测量尺寸和形位误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13.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14.工件装夹:找正装夹(直接找正装夹,划针、千分表,效率低,精度高;划线找正装夹,效率低,误差大,适用于单件小批难直接找正。

);夹具装夹。

15.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

16.定位的任务: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夹紧的任务:保持工件的定位位置不变。

17.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之和成为装夹误差。

18.在设计零件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设计基准;在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尽量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工序基准;在加工及测量工件时,应尽量选用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以消除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重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重点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重点总结关键信息项:1、机械制造工艺系统机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刀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夹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切削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削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刀具几何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艺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定位与夹紧六点定位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位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夹紧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机械加工精度尺寸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面物理机械性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机械制造工艺系统机械制造工艺系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一个整体。

111 机床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也称为工作母机。

常见的机床有车床、铣床、钻床、磨床等。

机床的性能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112 刀具刀具是直接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工具,其材料、几何形状和刃磨质量对切削加工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Comment [u1]: 这几种属于传统的切削加工,特种加工包括:电火花成型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超声波加工等11.制造工艺过程: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一般称为制造工艺过程。

2.机械加工由若干工序组成。

工序又可分为 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3.按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可将生产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小批,中批,大批)生产,大量生产。

4.材料去除成型加工包括 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5.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 车削,钻削,镗削,铣削,磨削,刨削。

6.工件上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表面), 已加工表面。

(详见P58)7.切削用量是以下三者的总称。

(1)切削速度,主运动的速度。

(2)进给量, 在主运动一个循环内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

(3)背吃刀量 工件上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件的垂直距离。

8.母线 和 导线 统称为形成表面的 发生线。

9.形成发生线的方法 成型法,轨迹法,展成法,相切法。

10.表面的成型运动是保证得到工件要求的表面形状的运动。

11.机床的分类:(1)按机床万能性程度分为: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专用机床。

(2)按机床精度分为:普通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

(3)按自动化程度分为:一般机床,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

(4)按重量分为:仪表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重型机床。

(5)按机床主要工作部件数目分为:单刀机床,多刀机床,单轴机床,多轴机床。

(6)按机床具有的数控功能分:普通机床,一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

12.机床组成:动力源部件,成型运动执行件,变速传动装置,运动控制装置,润滑装置,电气系统零部件,支承零部件,其他装置。

13.机床上的运动:(1)切削运动(又名表面成型运动),包括:1、主运动 使刀具与工件产生相对运动,以切削工件上多余金属的基本运动。

2、进给运动 不断将多(2)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总结机械制造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制造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工艺技术、机械加工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工艺技术1. 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各个工序的顺序和要求。

在制定工艺路线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特点、加工难度、材料特性等因素,合理安排工序及其顺序,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和质量。

2. 工艺装备工艺装备是实施工艺过程所需的设备、工具和工作环境等。

包括数控机床、车床、铣床、磨床等机械设备,以及刀具、夹具、模具等辅助工具。

选择合适的工艺装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

3. 工艺参数工艺参数是决定产品工艺效果的关键因素。

包括加工速度、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和工件的要求,进行合理设置工艺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平衡。

二、机械加工1. 传统加工传统加工是指采用传统工具和设备进行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传统加工工艺成熟、易于掌握,但生产效率较低,对于复杂零件加工有一定限制。

2.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是指通过计算机数控系统控制机床进行精密加工的方法。

数控加工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实现复杂形状和高精度的加工要求。

常见的数控加工包括数控车削、数控铣削、数控磨削等。

3. 激光加工激光加工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工件进行切割、焊接、打孔等加工的方法。

激光加工具有非接触式、高精度和无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激光加工能够实现复杂结构的高精度加工,并且具有较好的加工质量。

三、质量控制1. 工艺检验工艺检验是通过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等手段,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

常用的工艺检验方法有视觉检测、三坐标测量等。

工艺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工艺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2.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和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控,以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控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点1.材料加工:材料加工是机械制造的基础,主要包括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焊接和热处理等工艺。

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或合金注入到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

锻造是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达到所需形状的一种工艺。

机械加工包括车、铣、打磨、钻孔等工艺,用于将原始材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材料通过熔化的方式连接到一起的工艺。

热处理是通过热加工使材料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2.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指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和步骤。

常见的加工工艺有铣削、车削、钻孔、铣槽、车槽等。

铣削是一种旋转刀具切削材料以得到所需形状的过程。

车削是通过旋转工件,切削刀具沿着工件的轴向或切向移动,将工件表面的材料切削掉,以得到所需形状。

钻孔是用钻头在材料上打孔的工艺。

铣槽是用铣刀在工件上切削出槽形的工艺。

车槽则是用车刀在工件上切削出槽形的工艺。

3.测量检验:测量检验是机械制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检测制造出的零件是否符合要求。

测量检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尺寸和形状等参数。

常见的直接测量工具有卡尺、游标卡尺、深度尺等。

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一些与所需尺寸相关的参数,再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所需尺寸。

例如,通过测量一段线的长度和直角边的长度,使用勾股定理计算出斜边的长度。

4.机械装配:机械装配是将零部件按照特定工序和要求组装成完整的机械设备的过程。

在机械装配中,需要注意对零部件进行正确的排序和组装顺序,以确保装配的质量和效率。

装配的工序可以是手工装配,也可以是机器辅助装配。

在装配过程中,工人需要熟练掌握装配工具的使用和装配工艺的要求,以确保装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机械制造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涵盖了材料加工、加工工艺、测量检验和机械装配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对于掌握和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制造工艺过程:技术准备,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一般称为制造工艺过程2. 机械加工由若干工序组成。

工序又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3. 按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可将生产分为三种类型:单件生产,成批(小批,中批,大批)生产,大量生产4. 材料去除成型加工包括传统的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

5. 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有车削,钻削,镗削,铣削,磨削,刨削。

6. 工件上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表面),已加工表面。

(详见P58)7. 切削用量是以下三者的总称。

(1)切削速度,主运动的速度。

(2)进给量,在主运动一个循环内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

(3)背吃刀量工件上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件的垂直距离。

8. 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面的发生线。

9. 形成发生线的方法成型法,轨迹法,展成法,相切法。

10. 表面的成型运动是保证得到工件要求的表面形状的运动。

11. 机床的分类:(1)按机床万能性程度分为: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专用机床。

(2)按机床精度分为:普通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

(3)按自动化程度分为:一般机床,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

I(4 )按重量分为:仪表机床,一般机床,大型机床,重型机床。

(5)按机床主要工作部件数目分为:单刀机床,多刀机床,单轴机床,多轴机床。

(6)按机床具有的数控功能分:普通机床,一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单元等。

■OF I ■u J 一 - ff 备12. 机床组成:动力源部件,成型运动执行件,变速传动装置,运动控制装置,润滑装置,电气系统零部件,支承零部件,其他装置。

13. 机床上的运动:(1)切削运动(又名表面成型运动),包括:1、主运动使刀具与工件产生相对运动,以切削工件上多余金属的基本运动。

2、进给运动不断将多余金属层投入切削,以保证切削连续进行的运动。

(可以是一个或几个)(2)辅助运动。

分度运动,送夹料运动,控制运动,其他各种空程运动14•刀具分类:(1 )按刀具分为切刀,孔加工刀具,铣刀,拉刀,螺纹刀具,齿轮刀具,自动化加工刀具(2)按刀具上主切削刃多少分为单刃刀具,多刃刀具。

(3)按刀具切削部分的复杂程度分为一般刀具,复杂刀具。

(4)按刀具尺寸和工件被加工尺寸的关系分为定尺寸刀具,非定尺寸刀具。

(5)按刀具切削部分本身的构造分为单一刀具和复杂刀具。

(6)按刀具切削部分和夹持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分为整体式刀具和装配式刀具。

15. 切刀主要包括车刀,刨刀,插刀,镗刀。

16. 孔加工刀具有麻花钻,中心钻,扩孔钻,铰刀等。

17. 用得最多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钢。

18. 咼速钢分普通咼速钢和咼性能咼速钢。

19. 咼性能咼速钢分钻咼速钢,铝咼速钢,咼钒咼速钢。

20. 刀具的参考系分为静止(标注)角度参考系和工作角度参考系。

21. 静止(标注)角度参考系由主运动方向确定,工作角度参考系由合成切削运动方向确定。

22. 构成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的参考平面有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背平面。

23. 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前刀面,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24. 正交平面参考系:(1)基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2)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正交平面是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4)法平面是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25. 假定工作平面是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平行进给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26. 刀具角度:(1)在正交平面内标注的角度前角,后角,楔角。

前角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后角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楔角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

(2 )在副平面内标注的角度副前角副后角(3)在切削平面内标注的角度刃倾角。

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度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4)在基面内标注的角度主偏角,副偏角,刀尖角。

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

副偏角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刀尖角在基面内度量的主刃与副刃之间的夹角。

27. 前角的选择原则(1)工件材料的强度低,硬度低,塑性大,前角数值应取大些,加工脆性材料时,应取较小的前角。

(2)刀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越好应选用较大的前角。

(3)粗切时前角取小值,工艺系统差时,前角取大值。

■鮎28. 后角的选择原则(1)粗切时后角可取小值,精切时,后角取大值(2)当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或使用有尺寸精度要求的刀具时取较小的后角。

29. 主偏角的选择原则(1)粗加工,半精加工,硬质合金车刀,选较大主偏角(2)加工很硬材料取较f J 出I [小主偏角(3)工艺刚性好取较小主偏角,车细长轴选较大主偏角(3)单件小批量生产主偏角等于90度或45度。

:J JT 器■ X*-# XI.30. 副偏角选择原则(1)一般刀具取较小副偏角(2)精加工刀具取更小副偏角(3)加工高强度高硬度或jl 11 . ■断续切削时取较小副偏角。

31. 前角的功用增大前角能减小切削变形和摩擦,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和改善加工表面质量。

32. 后角功用增大后角能减少后刀面与过度表面件的摩擦,还可以减少切削刃圆弧半径,使刃口锋利。

33. 刃倾角的功用影响切屑流出方向,影响切削刃的锋利性,影响刀刃强度,影响切削分力。

34. 主偏角和副偏角的功用(1)影响已加工表面粗糙度(2)影响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比例,影响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和振动。

(3)直接影响刀尖强度,影响对切削热的传散(4 )主偏角影响切屑层形状,影响断屑效果和排屑方向。

35. 切屑种类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切屑。

(对应P81图2.23)(1)带状切屑较高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切削塑性材料时形成。

(2)节状切屑较低切削速度,较小前角,较大切削厚度切削钢等塑性金属时形成。

(3)粒状切屑更低切速,更大切削厚度,切削塑性较小金属时形成。

(4)崩碎切屑切削脆性材料。

36. 将切削刃作用部位的切削层分为三个变形区:第一变形区(剪切滑移区),第二变形区(摩擦区),第三变形区(挤压区)。

37. 切削合力分解为三个分力(1 )主切削力沿切削速度方向分力。

(2)进给抗力在进给方向分力(3)切深抗力切深方向分力。

38. 切削力的影响因素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角度,其他。

39. 切削温度的影响因素切削用量,工件材料,刀具角度,其他。

40. 刀具磨损阶段分三个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

41. 刀具磨损形式后刀面磨损,前刀面磨损,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42. 刀具磨损原因磨料磨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氧化磨损。

43. 刀具破损形式脆性破损,塑性破损。

脆性破损又分崩刃,碎裂,剥落,热裂。

44. 防止刀具破损措施合理选择刀具材料,角度,切削用量,。

45. 刀具寿命影响因素切削用量,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其他。

■ 146. 选择切削用量时,应该首先选择一个尽量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择一个大的进给量,最后根据已经确定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并在刀具寿命和机床功率允许的条件下选择合理的切削速度。

47. 磨具由磨料,结合剂,气孔三者构成。

48. 砂轮的特性包括磨料,粒度,硬度,结合剂,组织,形状和尺寸。

49. 砂轮硬度是指砂轮工作时,磨料自砂轮上脱落的难易程度。

50. 磨削运动分主运动;进给运动(径向,轴向,圆周运动)共四个运动。

51. 磨削表面质量包括磨削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烧伤,表层残余应力。

52. 残余应力指除外力和热源作用后存在于零件内部的应力53. 高效磨削的方法有高速磨削,强力磨削,砂带磨削。

54. 一般情况下,加工硬度大的金属,粗磨时应选软砂轮;加工软金属时,精磨时应选硬砂轮。

55. 工件装夹分为直接找正装夹,划线找正装夹,利用专用夹具装夹。

56. 定位使工件在工艺系统中处于正确的位置57. 基准用来确定零件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

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58. 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定位的方法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位。

59. 不能把定位和夹紧搞混淆,定位是使工件处于正确位置,夹紧是为了保证正确的定位。

60. 完全定位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

61. 不完全定位(合理定位)限制自由度小于六个,但仍能保证加工要求。

rJR 啊 ___ \ g62. 欠定位限制工件自由度小于合理数目,不能保证加工要求。

63. 重复定位(过定位)同一自由度被同一定位元件重复限制。

64. 平面常用定位元件有固定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限制一个自由度),辅助支承。

Ji <65. 工件以圆孔定位元件圆柱销,锥销,心轴。

66. 工件以锥孔定位元件圆锥心轴,顶尖。

67.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元件定位套,弹簧夹头,V形块。

68. 定位销短圆柱销限制2个自由度,长圆柱销限制4个自由度,菱形销限制1个自由度。

69. 锥销用于未加工过的孔可限制3个自由度,浮动锥销限制2个自由度。

70. 心轴间隙配合心轴限制5个自由度,过盈配合心轴限制4个自由度,小锥度心轴限制4个自由度。

71. 平面定位中一个支承钉限制1个自由度,两个支承钉限制2个自由度,三个支承钉限制3个自由度。

72. V形块(1)固定式长V形块限制4个自由度,短V形块限制2个自由度(2)活动式V形块限制1个自由度。

73. 圆锥心轴定位限制5个自由度。

74. 顶尖死顶尖限制3个自由度,活顶尖限制2个自由度75. 三抓卡盘定位支持短工件限制2个自由度,支持长工件限制4个自由度。

76. 夹紧力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77. 夹紧动力(装置)系统:气动,液压,气液联动,电动,磁力,真空动力系统。

0078. 零件加工质量包括(1)机械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2)加工表面质量°79.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80.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位移误差°81. 定位误差的计算公式有:教材P26382. 工艺规程规定产品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83. 工艺文件将工艺规程的内容填入一定格式卡片,即成为生产准备和施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

84. 工艺文件常用的有机械加工过程综合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85. 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应解决好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加工工序设计等问题。

86.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两种。

87.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88. 加工阶段的划分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光整加工阶段,超精密加工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