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max
r
线性度表示图
(2) 灵敏限 死区 s 灵敏限(死区 死区)∆r 当传感器输入量缓慢地从零点开始, 当传感器输入量缓慢地从零点开始,逐渐增加到传感器输出值 刚刚开始微小变化时的输入值∆r 刚刚开始微小变化时的百度文库入值 s。 死区为输入量变化的一个有限区间内,输出为零。 死区为输入量变化的一个有限区间内,输出为零。 对于双量测量元件,如果拟合直线通过死区中点, 对于双量测量元件,如果拟合直线通过死区中点,那么灵敏限 和死区是一致的。单向测量元件,二者本来一致。 和死区是一致的。单向测量元件,二者本来一致。
Q c rf ( t ) = 0,∴ e f ( t ) = − c f ( t )
2、若输入r及干扰 i为随机量,且相互间独立,各自 、若输入 及干扰 为随机量,且相互间独立, 及干扰n 对应的谱密度为 SR (ω), SN (ω) ,则
i
S e (ω ) = Φ e ( jω ) S R (ω ) +
精度等级A%定义为 定义为 精度等级 定义为 ∆ m ax A% =
x m a x − x m in
× 100%
式中 在规定工作条件下, 式中∆max:在规定工作条件下,测得的最大绝对误差允许值 Xmax:测量范围上限值; Xmin:测量范围下限值 测量范围上限值; L = Xmax - Xmin 量程 精度等级的意义: 精度等级的意义 A%=0.1%时,该传感器为 级;∆max 在出厂时,一般取 在出厂时, 时 该传感器为0.1级 3σ值。这意味着把随机误差看成高斯分 布,有99.73%的把握, 的把握, 值 的把握 使随机误差不大于∆ 也有用2σ 值,即有 即有95.45%的把握保 使随机误差不大于 max。也有用 的把握保 证随机误差不大于∆ 证随机误差不大于 max。 如果给出了传感器的精度等级和量程L, 如果给出了传感器的精度等级和量程 ,传感器的最大误差 ∆max=A%·L
1、综合精度——精确度 、综合精度 精确度
这种指标把输出对于理想输出的偏差都看成是随机分布, 这种指标把输出对于理想输出的偏差都看成是随机分布,不管 它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综合精度有正确度和精密度两种。 它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综合精度有正确度和精密度两种。 (1)正确度 ) 它表明传感器示值有规律地偏离真值大小的程度, 它表明传感器示值有规律地偏离真值大小的程度,反映了元件 系统误差的大小; 系统误差的大小; 其特点是被测量对象受少数几个影响显著作用而出现的误差; 其特点是被测量对象受少数几个影响显著作用而出现的误差; 一般来说,这些误差是有规律地出现的, 一般来说,这些误差是有规律地出现的,它可通过适当地修
正、补偿加以解决。 补偿加以解决。
简称精度) (2)精密度 简称精度 )精密度(简称精度 它表示传感器示值不一致程度。也就是说,测量结果不致性; 它表示传感器示值不一致程度。也就是说,测量结果不致性; 精度等级反映传感器综合精度的基本指标; 精度等级反映传感器综合精度的基本指标; 在工程测量中,为简单表示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在工程测量中,为简单表示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常用 精度等级A%来表示精度等级的概念。 来表示精度等级的概念。 精度等级 来表示精度等级的概念
对于动态情况, 与 的各阶导数有关 的各阶导数有关, 对于动态情况,c与r的各阶导数有关,理想情况是各 阶导数为零。 阶导数为零。 输出与理想输出的偏差可看成随机分布, 输出与理想输出的偏差可看成随机分布,不管其原因 传感器给出的精度指标一般有两种(综合与分指标) 传感器给出的精度指标一般有两种(综合与分指标)
1、元件误差 各种元件本身的各类误差 、 所处的位置不同,对系统影响也不同;只知范围, 所处的位置不同,对系统影响也不同;只知范围,不知 精确值;测量元件误差是重点。 精确值;测量元件误差是重点。 2、原理误差 控制机理的必然;外部干扰作用产生误差。 控制机理的必然;外部干扰作用产生误差。 、 原理误差分为确定型和随机型两类。 原理误差分为确定型和随机型两类。 3、环境变化引起的系统误差 、 温度、压力、振动、冲击、 温度、压力、振动、冲击、腐蚀以及元件的自然老化
第二章 伺服系统误差分析
主要内容
概述 伺服系统元件误差 伺服系统原理动态误差 伺服系统原理稳态误差 随机系统误差分析 伺服系统设计中的误差分配
概 述
伺服系统要求被控对象(角度、位移、速度)按指 伺服系统要求被控对象 角度、位移、速度 按指 角度 定的规律变化 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也称控 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也称控 制精度,精度是重要指标之一) 制精度,精度是重要指标之一 误差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3) 分辨力和分辨率 分辨力和分辨率 分辨力指传感器输入从任意某个非零值开始变化时, 分辨力指传感器输入从任意某个非零值开始变化时,所引起 传感器输出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值。指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被测 传感器输出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值。 量对象的最小值。 量对象的最小值。 传感器的分辨力和其量程之比的百分数称为分辨率。 传感器的分辨力和其量程之比的百分数称为分辨率。 (4)重复性 x:指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变化,并连续多次 重复性e 指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变化, 重复性 测量所测得的输出不一致的程度。它反映了传感器的随机误差。 测量所测得的输出不一致的程度。它反映了传感器的随机误差。 ex=±[3σ/UFS]×100% UFs U ± × 其中, 是 次测量误差的均方根 次测量误差的均方根。 其中,σ是n次测量误差的均方根。 (5)迟滞误差 回差 t 迟滞误差(回差 迟滞误差 回差)e ∆U 反映传感器在正行程测量与 反行程测量之间不重合的程度。 反行程测量之间不重合的程度。 r 计算时用e 较为合理 较为合理。 计算时用 t/2较为合理。 et=[∆U正反max/UFS]×100% 正反 × 迟滞误差
正反 max
(6)温度误差 温度误差
温度误差由两部分组成。 温度误差由两部分组成。 a)温度灵敏度误差 TK,它使输出的斜率改变。 温度灵敏度误差e 它使输出的斜率改变。 温度灵敏度误差
eTK = [
K T1 − K T0 T1 − T0
/ K T0 ] × 100%
式中KT1表示变温后的灵敏度;KT0表示常温下的灵敏度;T1表示 式中 表示变温后的灵敏度; 0表示常温下的灵敏度; 变温后的温度; 表示常温温度值。 变温后的温度;T0表示常温温度值。 b)温度零点飘移,它使输出特性曲线向上或向下平移。 温度零点飘移, 温度零点飘移 它使输出特性曲线向上或向下平移。
讨论系统各环节对输入信号、 讨论系统各环节对输入信号、干扰信号引起的误差传 递和归化
结构已知的系统如下: 结构已知的系统如下:
n0 r
E(s) G1(s) _
n1
n2
n3
G2(s)
G3(s)
G4(s)
c
输入R(s),输入干扰噪声N0(s),输出 ,输入干扰噪声 输出C(s),误差 输入 输出 ,误差E(s),各级的 , 等效扰动信号分别为N 等效扰动信号分别为 1(s)、N2(s)、N3(s)。对单位反馈系统而 、 、 。 总的误差就是R(s)、N0(s)、N1(s)、N2(s)、N3(s)所引起的误 言,总的误差就是 、 、 、 、 所引起的误 差归化到E(s)点上的总和。 差归化到 点上的总和。 点上的总和
1、如果各量均为确定函数,用拉氏变换归化: 、如果各量均为确定函数,用拉氏变换归化:
E ( s ) = Φ e ( s ) R ( s ) + ∑ Φ eN i ( s ) N i ( s )
i=0 3
E (s) 1 Φ e (s) = = 1 − Φ (s) = R (s) 1 + G1 ( s ) G 2 ( s ) G 3 ( s ) G 4 ( s ) − G1 ( s ) G 2 ( s ) G 3 ( s ) G 4 ( s ) −C (s) Φ eN 0 ( s ) = = N 0 ( s ) 1 + G1 ( s ) G 2 ( s ) G 3 ( s ) G 4 ( s ) − G 2 ( s )G 3 ( s )G 4 ( s ) −C (s) Φ eN 1 ( s ) = = N 1 ( s ) 1 + G1 ( s ) G 2 ( s ) G 3 ( s ) G 4 ( s ) − G 3 ( s )G 4 ( s ) −C (s) Φ eN 2 ( s ) = = N 2 ( s ) 1 + G1 ( s ) G 2 ( s ) G 3 ( s ) G 4 ( s ) −G4 (s) −C (s) Φ eN 3 ( s ) = = N 3 ( s ) 1 + G1 ( s ) G 2 ( s ) G 3 ( s ) G 4 ( s )
伺服系统元件误差
测量元件的误差占系 次要输入 统误差的比例重 供电 温度 冲击振动 电磁场 伺服系统中的测量元 件对系统精度的影响 主要输入 主要输出 是直接的 传 感 器 (基准加使用) 反馈所包围回路中的 各种放大、 各种放大、执行等元 线性 电压灵敏度 滞后 干扰 件的误差或因环境条 温度系数 件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件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重复性 稳定性 一般都会得到有效的 误差源 抑制 传感器输入输出作用图
2

i=0
3
2
Φ e N i ( jω ) S N i (ω )
注意: 注意:
σe =
2

∞ 0
S e (ω ) d ω
以上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以上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非单位反馈必须转化为单位反馈后,再分析计算; 对非单位反馈必须转化为单位反馈后,再分析计算; 对各元件的扰动误差都可计算到它的输出端; 对各元件的扰动误差都可计算到它的输出端; 对多回路,现内环后外环,简化回路, 对多回路,现内环后外环,简化回路,等效为单环单位反 馈回路,其各回路误差可等效为干扰量; 馈回路,其各回路误差可等效为干扰量; 串级反馈系统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位置越后, 串级反馈系统具有抑制干扰的能力,位置越后,抑制力越 位置越前,抑制力越弱。检测、前置放大精度高的原因。 强,位置越前,抑制力越弱。检测、前置放大精度高的原因。
2、分指标精度(七个分指标) 、分指标精度(七个分指标)
U
UFs (1) 线性度 f(非线性误差 线性度e 非线性误差 非线性误差) 表示实测输出特性曲线与理想拟合 实际情况 直线之间的吻合程度。 直线之间的吻合程度。其最大偏差为 拟合直线 ∆Umax,满量程输出为 FS, 满量程输出为U ef=±[∆Umax/UFS]×100% ± × 折算为输入量, 把ef折算为输入量,还需除以该传感 器的灵敏度。 器的灵敏度。
r _ ε G H c r
E(s)= ε(s)/ H(s)
r' 1/H e _ G H c
· 关于干扰对误差 的影响 关于干扰对误差E(s)的影响 ·
−C (s) Φ eN 0 ( s ) = , N 0 (s) 关于负号问题 E (s) 而 不 是 Φ eN 0 ( s ) = N 0 (s)
e f ( t ) = c rf ( t ) − c f ( t )
几点说明: 几点说明:
· 关于误差 与偏差ε(s)的区别 关于误差E(s)与偏差 (s)的区别 与偏差ε
定义: E(s)=Cr(s) -C(s); ε(S)=R(s) -C(s)H(s) 定义 ; 对单位反馈,期望输出c 等于实际输入 实际输入r, (s); 对单位反馈,期望输出 r等于实际输入 ,有E(s)= ε(s); 实际输入r, 对非单位反馈 期望输出c 不等于实际输入 其关系为: 单位反馈, 对非单位反馈,期望输出 r不等于实际输入 ,其关系为: Cr (s)=R (s)/H (s)=R′(S);
一、测量元件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析计算方法 测量元件测量误差的定义及分析计算方法 传感器精度(或误差) 传感器精度(或误差)表示有总指标或分项指标 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为: 传感器输入输出关系为:
c = ( a 0 + a1 r
(1)
+ a2 r
(2)
+ L + an r
(n)
)r
其 中 , a i为 常 数 , 理 想 情 况 下 , 有 c = a0 r 线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