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读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

读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

读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感有人做过关于学习方面的实验,是为了回答下列问题:“教学生使用一种分析问题的固定模式是否有用?”有一项关于九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方式。

研究者发现,有些学生具有先见之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省略某些中间步骤;有些学生则费力地、按部就班地一步步经历分析的每个阶段。

当教师在教授所有学生一种特定的分析方式时,会发现学得慢些的学生进步比较明显,但这种教学方式对较为聪明的学生并无特别的好处。

这就表明,对有些学生必须一步步地教他们分析问题的步骤,而另一些学生却经常能做出心智上的大跳跃,这样就不必教给他们详尽的分析模式。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62页)上述实验告诉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

对智力平平的学生,模式很重要,而且需要讲得细致一点,而对聪明的学生,就无须要求他们一板一眼地按模式做,否则会浪费他们的精力,防碍他们的成长。

这里的关键是教师本人的智力和见识。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本人智力平平,他就可能迷信模式,要求得特别死板,如果教师聪明灵活,他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会比较灵活。

我希望教师无论自身智力如何,都要有这样的见识:区别对待,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聪明的学生,将死板的办法教给死板的学生。

当然,对于后者,也要想办法使他们逐渐聪明起来,也就是说,要把聪明学生的思路推荐给他们,至于他们能不能学会,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不要强求。

其实教师进修也是如此。

如果你发现某教师渴望你给他一个模式,一个套路,一个诀窍,使他能马上学会分析,那你基本上能够断定,这位老师智力平平。

聪明的教师是不会提这种要求的,他们只希望你的思路对他有所启发,路他会自己走的。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我发现当前在中小学教师中,前一种老师的比例太大了。

智力一般的人迷信模式,智力较高的人简化或变通模式,智力最高的人突破模式,可能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构想多种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对学生来说,另一个经常遇到的困难是要构想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或解释。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于1949 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该书详细说明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并围绕四个问题展开论述: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保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如图1表示。

泰勒指出, 这些原理并不能回答实际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它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回答的程序的阐释, 本身就构成了课程与教学各种问题的基本原理。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泰勒指出, 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 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因此, 在设计一项全面的课程计划时, 应该对信息的每一种来源都给予考虑。

关于教育目标的来源可用图2来表示。

从图2 可以看出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来源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指出,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这个行为是从广义上说的,既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思维和情感。

因此,当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教育时,教育目标显然代表着教育机构寻求使学习者发生的各种行为变化。

故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就是要找出确定教育机构想要产生所需要的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

对于如何才能从对学习者的研究中提示出教育目标的问题,泰勒指出,只有把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某些理想的标准以及对公认常模的某些看法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别时,对学习者的研究才可能提示出教育目标。

这种差别就是通常所讲的“需要”。

来源二: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校要在课程中包容所有有用的知识、技能已不再可能,因此根据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来选择知识、技能就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泰勒认为,由于社会生活千变万化,因而学校就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时,就像在对学习者进行研究时一样,必须把生活分成各个不同的方面,以便对各个领域进行调查。

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三条

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三条

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三条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业,而课程内容的组织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三条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并实施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泰勒指出课程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从而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只有让学生感到课程内容对他们有实际意义,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泰勒提出课程内容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组织。

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该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确保学生可以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只有将课程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泰勒指出课程内容应当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应该考虑到教学目标,确保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

只有让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三条原则,为教师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组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地设计课程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习更加高效有效。

【此篇文章重在阐述泰勒的三条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通过论述其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性,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

课程设计中的泰勒原理

课程设计中的泰勒原理

课程设计中的泰勒原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泰勒原理分析和解决教学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阐述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分析泰勒原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3.运用泰勒原理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教学效果;4.展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

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泰勒原理概述1.1 泰勒原理的起源和发展1.2 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1.3 泰勒原理的特点2.第二章:泰勒原理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应用2.1 教学目标的确定2.2 教学目标的表述2.3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整合3.第三章:泰勒原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应用3.1 教学内容的选取3.2 教学内容的3.3 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递4.第四章:泰勒原理在教学方法设计中的应用4.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4.2 教学媒体的运用4.3 教学活动的设计5.第五章:泰勒原理在教学评估与反馈中的应用5.1 教学评估的原则与方法5.2 教学评估的实施与反馈5.3 教学改进与优化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泰勒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泰勒原理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泰勒原理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教学设计的过程,提高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内容1. 引言泰勒课程原理(Taylor’s Principles of Teaching)是由美国教育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提出的一套教学原则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该原理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制定明确的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估学习成果,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泰勒课程原理的基本原则泰勒课程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学习者为中心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兴趣和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学习风格和学习目标,以便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

2.2 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应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估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和与学习者需求相适应。

教师需要清楚地向学习者解释学习目标,并与学习者共同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

2.3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案例分析等,以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

教学方法应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积极性。

2.4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

教学资源的使用应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2.5 评估学习成果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检查学习者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测验、作业、项目等,来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评估结果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改进的依据。

3. 泰勒课程原理的应用泰勒课程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和学科领域,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以下是泰勒课程原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示例:3.1 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目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泰勒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其⼈其事】【泰勒其⼈其事泰勒(Ralph Tyler,1902年⽣),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研究的集⼤成者。

由于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当代教育评价之⽗”。

其关于课程基本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阐述的泰勒原理也被公认为是⾥程碑式的课程研究范式,因此泰勒是课程论成为专门、独⽴学科时期的⾥程碑式的代表⼈物。

•1902年⽣于芝加哥,1921年获得学⼠学位。

•毕业后在⼀所中学任教。

1923年获得⽂学硕⼠学位。

•1927年在芝加哥⼤学获得博⼠学位,导师是康茨、贾德和查特斯。

•后来在多所⼤学任教,时间最长的是芝加哥⼤学。

•1953年在斯坦福⼤学成⽴“⾏为科学⾼级研究中⼼”,1967年退休。

•泰勒作为⼀名教师,桃李满天下:塔巴、施⽡布、⽐彻姆、古德莱得、布卢姆和克龙巴赫等。

•泰勒作为⼀名⾏政⼈员,待⼈诚恳,深得⼈们仰慕。

•“⼀个⼈的美好⽣活,就是不断地试图使⾃⼰变得更富有⼈情、更善于学习、更有助于他⼈,以及与别⼈⼀起形成⼀种尊重每个⼈的潜⼒、不贪图他⼈为⾃⼰服务的社会”。

——泰勒•“我只不过是把⼤家正在做的事情组合在⼀起罢了”。

——泰勒•泰勒作为⼀名学者,成就⾮凡,被誉为“现代评价之⽗”、“现代课程论之⽗”。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1、社会背景1929年经济⼤萧条给美国经济以沉重打击,⽣产⼒⽔平急剧下降,⼯⼈失业率剧增,劳动⼒市场上难有中学⽣的⼀席之地。

据统计,1930年,成年⼈中有25%失业,⽽青少年⼏乎100%⽆法找到⼯作。

这样,⼤批青少年在就业⽆门的情况下⼜回到学校注册。

据统计,在1910年美国14-17岁年龄组中只有不到17%的⼈读⾼中,⽽到了1930年,这个年龄组中则有51%升⼊⾼中。

许多学⽣进⼊⾼中,主要是为了避免在社会上闯荡,他们并不打算将来升⼤学。

⽽在事实上,当时美国⼏乎所有⾼中的课程都是为升⼊⼤学做准备的,尽管实际上只有1/6的⾼中毕业⽣能够进⼤学深造。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引言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这本书的内容,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泰勒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的概括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强调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按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理念,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展开,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泰勒还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性,提出了“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

三、从简到繁的探讨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教育理论。

他强调了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这与以往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他提出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

泰勒还探讨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四、总结与回顾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教育著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的理论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结合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我认为泰勒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阅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过程中,我深受其教育思想的启发。

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

在我看来,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近期读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在导言中泰勒即指出本书旨在阐明一种“视导、分析、以及诠释一个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课程及教学方案”的基本原理。

上述问题,会因教育阶段及学校性质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本书是对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些程序加以说明,进而探讨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层次,因此教育目标是作为一个教育者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只有确定了教育目标,我们才能实施教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教育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育目标是根据以选择教材、列举内容、发展教学流程以及准备测验与考试的标准。

学校在计划任何课程方案时,对于每一种来源皆应予以适当的考虑。

一、以研究学习者作为教育目标的来源教育目标代表教育机构想要在学习者身上引发的种种犯罪行为变化,包含思索与情感。

而学生的“须要”和“兴趣”正是教育目标的主要来源之一。

教师可以运用“观察法”、“邵力子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及“蜕变档案袋”等方法去研究学习者的须要与兴趣。

二、以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作为目标的来源从研究“当代社会生活”找寻教育目标极具意义。

分析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法存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将生活分为:(1)健康生活(2)家庭生活(3)休闲生活(4)职业生活(5)宗教生活(6)消费(经济)生活?(7)公民生活,以此作为确认教育目标的凭据。

3、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这是一般学校和大学最常用的目标来源,学校和大学的教科书通常由学科专家撰写,而其内容大致反映学科专家的观点。

很多人批评学科专家所订定的教育目标太专门,不适合于大多数的学生。

如何帮助那些不想成为学科专家的年轻学生,“进步主义教育学会”的中等学校课程委员会,则是列出学科领域的主要概念,并指出可作为一般教育目标的途径。

目标的赢得正像发生改变人类的犯罪行为模式通常,就是须要时间的,无法一蹴而就。

因此,我们所挑选的目标的数量,必须就是以我们具有的时间内,能实际达成一致的为限度,并且必须能够保证我们选好的,的确就是关键的目标。

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First published in 1949,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by Ralph W. Tyler has remained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yler's book outline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sign that has had a lasting impact on the way educators think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His ideas have been widely adopted and continue to infor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es today.泰勒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是教育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泰勒的书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方法,对教育者思考教学和学习的方式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他的观点被广泛采用,并继续影响着当今的课程开发过程。

One of the key principles outlined by Tyler is the importance of clearly defining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e argued that curriculum design should begin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wha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learn. By setting specific learning goals, educators can create more focused and effective instructional plans. This emphasis on objectives has become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curriculumdevelopment, guiding educators in designing meaningful and relev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students.泰勒所提出的关键原则之一是清晰定义教育目标的重要性。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采用的课程目标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采用的课程目标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采用的课程目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美国学者泰勒所编写的一本关于课程设计和教学原理的教育学经典著作。

该书对课程目标的设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围绕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采用的课程目标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目标的定义和作用在书中泰勒对课程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究。

他表示,“课程目标是一份明确而具体的文档,它描述了学生将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它们应该是可以量化的,能够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课程的有效性。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第7页)课程目标的确定使得教师可以有一个清晰的指引来制定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表现。

同样,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和目的,指导他们的学习过程。

二、课程目标的设置方法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提出了一种称为反向教学设计方法的课程目标设定方式。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知识和态度等,然后再逐步制定教学策略,以完成这一目标。

该方法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1.明确目标: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内容。

通过问自己“学生因该知道、理解还是能够做什么,才能证明他们已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达成这一目标。

2.设定评价方法:选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之后,教师要确定如何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情况。

泰勒提出的评价方法有三种方式:考试成绩、作业和表现。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3.制定教学策略:在设定了学生目标和评价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这一步要考虑学生的背景、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三、课程目标的优势和有助处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还阐述了课程目标的优势和有助处。

他指出,精心制定的课程目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标题:深入浅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导语:课程与教学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和教育成果。

本篇文章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泰勒读书笔记的形式,为您提供一份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中文文章。

一、什么是课程与教学?1.1 定义与概念在教育领域,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课程”指的是教育机构规划和组织的一门学科或一组相关学科的总体安排,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

“教学”是指教师使用相应的教育手段、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1.2 主题词解析关于课程与教学,有几个主题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定的预期目标,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评估标准。

2)“内容”: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

3)“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和策略。

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1 个性化定制泰勒读书笔记中提到了个性化定制的理念。

这个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差异化的教学。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2 目标导向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在于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泰勒读书笔记中,他指出教育者应该明确设定可衡量的教育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2.3 合作与互动泰勒读书笔记中提到,课程与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著作,以下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泰勒认为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都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学校应力求达到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教学好这些学习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该书主要是提出了研究以上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并不试图解答,因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校而言,答案都将是不同的。

本书虽没有回答问题,却阐明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步骤,由此构成的一种基本原理,以考察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一、现代课程典范——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于1949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研究范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此书的影响,从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评论可略见一斑:“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

因此,学界往往把此书看作“达到了课程编制纪元的顶点”。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二十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彻底的实际效用。

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工厂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运动,很快作出反应,把它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竞相仿效,并把这种“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学校管理,继而又把它推衍到课程领域本身,把企业会计原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中。

这样,学校课程的核心——学科也围绕“效率”这个轨道运转,效率等同于科学,这些观点也深深影响了泰勒,结合课程实践活动,形成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围绕着四个中心问题运转: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围绕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教育目标。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围绕以下四个中心问题展开: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泰勒并不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因为具体的答案是因学校性质,教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的。

他只是想提出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

按照上述逻辑,泰勒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如下:一、我们是否有清晰的教育目标,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这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国家早有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这是国家要求,对于具体学校和老师来说,一定要具体的细化,否则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目标的来源是泰勒一书中重点讲述的内容。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可来源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习者本身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书中重点强调的内容。

虽然在后续内容中,教育目标的来源还有校外生活以及学科专家的建议,但这些也都是和儿童自身需要和兴趣密不可分的,由此可以看出对学习桌本身研究的重要性。

需要可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和整体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父母和学校会绝对满足生理需要,吃好穿暖这没问题,但后两个基本都被忽视,即便口头上说,也少有实际行动。

社会需要是指情感尊严和荣誉等,整体性需要是指人生哲学,超越自身的发展需要。

教育者本身也未必具有这样的思考,实际中就更难顾及得到。

把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理想常模进行比较,有差距的地方就是课程应该着力的地方。

1.联系: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所要营造的情境是能够激发学习者主动积极性的。

教师应该在教学时以满足学习者需要为目的之一,在满足学习者需要的同时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将学生需要的满足与自己需要的满足有机结合。

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习才有课程发生。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在《科学的管理》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1. 分析劳动过程,找出最佳方法。

通过研究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找出耗费时间最多、效率最低的步骤,以及如何采用最佳方式完成任务。

2. 选出最佳员工来执行工作。

泰勒认为,将工作分解成若干简单且易于掌握的步骤后,再将其分配给最适合完成每个步骤的员工,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实行科学管理。

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考核和奖励制度,来激励和管理员工,确保他们按照最佳方式执行工作。

4. 合理规划和分配工作。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确保最佳方法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中,并在选人、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以上为泰勒的主要观点,其对课程设计和教学也有借鉴意义:通过分析学科知识结构,找出最佳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选拔最适合执行课程任务的学生;实行科学管理,制定科学的教学标准、考核和奖励制度,激励和管理学生,确保他们按照最佳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于1949 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该书详细说明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并围绕四个问题展开论述: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保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如图1表示。

泰勒指出, 这些原理并不能回答实际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它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回答的程序的阐释, 本身就构成了课程与教学各种问题的基本原理。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泰勒指出, 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 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因此, 在设计一项全面的课程计划时, 应该对信息的每一种来源都给予考虑。

关于教育目标的来源可用图2来表示。

从图2 可以看出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来源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指出,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这个行为是从广义上说的,既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思维和情感。

因此,当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教育时,教育目标显然代表着教育机构寻求使学习者发生的各种行为变化。

故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就是要找出确定教育机构想要产生所需要的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

对于如何才能从对学习者的研究中提示出教育目标的问题,泰勒指出,只有把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某些理想的标准以及对公认常模的某些看法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别时,对学习者的研究才可能提示出教育目标。

这种差别就是通常所讲的“需要”。

来源二: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校要在课程中包容所有有用的知识、技能已不再可能,因此根据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来选择知识、技能就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泰勒认为,由于社会生活千变万化,因而学校就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时,就像在对学习者进行研究时一样,必须把生活分成各个不同的方面,以便对各个领域进行调查。

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年

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年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年泰勒是当代美国教育家和课程理论家。

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1921年从多内学院毕业后,曾在南达科他州的一所中学任教。

此后,先后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1922 ~ 1953年,泰勒曾相继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

在历时8年的“三十校实验” (1934 ~ 1942)中,他领导了评价委员会的工作。

1953年,他在斯坦福大学创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并任主任,直到1967年退休。

泰勒曾担任过全国合作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科学理事会副理事长、教育进步评估研究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科学院第一任院长、联邦教育总署研究咨询理事会理事长等职务。

他还撰写了很多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他本人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最初是泰勒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一份讲授纲要。

旨在阐述观察、分析和解释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与教学计划的基本原理,为课程的编制提供指导。

该书自出版以后,已重印30多次,并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视为“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式”以及20世纪以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一、确定学校的教育目标泰勒指岀,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个教育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

这些教育目标是有意识地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学校教职员期望实现的结果。

因此,对于一所学校来说,确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目标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作出的各种价值判断。

在设计任何综合课程计划时,都要考虑每个教育目标的来源。

一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其目的是要找出确定教育机构想要产生所需要的学生行为的变化。

这种研究大多包括2个部分:了解学生的现状;以及把学生的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作比较,以确认差距或需要。

在这种研究中,教师可使用观察、与学生的交谈、与家长的交谈、问卷、测验、査看学校的记录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拉尔夫·泰勒于1949 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该书详细说明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并围绕四个问题展开论述: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我们怎样才能确保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如图1表示。

泰勒指出, 这些原理并不能回答实际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但它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回答的程序的阐释, 本身就构成了课程与教学各种问题的基本原理。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泰勒指出, 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 都不足以为明智而又全面地选择学校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因此, 在设计一项全面的课程计划时, 应该对信息的每一种来源都给予考虑。

关于教育目标的来源可用图2来表示。

从图2 可以看出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来源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泰勒指出,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这个行为是从广义上说的,既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思维和情感。

因此,当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教育时,教育目标显然代表着教育机构寻求使学习者发生的各种行为变化。

故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就是要找出确定教育机构想要产生所需要的学生行为方式的变化。

对于如何才能从对学习者的研究中提示出教育目标的问题,泰勒指出,只有把有关学习者的信息与某些理想的标准以及对公认常模的某些看法进行比较,从而确认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别时,对学习者的研究才可能提示出教育目标。

这种差别就是通常所讲的“需要”。

来源二: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校要在课程中包容所有有用的知识、技能已不再可能,因此根据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来选择知识、技能就摆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泰勒认为,由于社会生活千变万化,因而学校就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对校外生活进行研究时,就像在对学习者进行研究时一样,必须把生活分成各个不同的方面,以便对各个领域进行调查。

在对生活进行研究时应该包括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

因为只有通过自己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样本,才能最好地了解对当代生活进行研究的潜在价值。

泰勒建议要收集若干种样本信息。

来源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教育目标的这一来源,是一般学校和学院常用的,他们所用的教科书通常是由学科专家编写的,而且基本上反映了其意见。

也有许多人批评利用学科专家来制定教育目标,认为他们提出的目标太专门化和专业化,或在其他方面对大多数在校生不适宜,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学科专家提出对于此问题的恰当建议。

鉴于这种情况泰勒指出,由于学科专家熟悉自己的领域,因此,他们应该可以能够根据这门学科的训练方法和内容等,提出这门学科能对其他人做出哪些可能的贡献。

通过分析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可以获得的教育目标比任何学校试图编入其教育计划的目标要多得多。

对于这些目标不可避免会出现某些目标与另外一些目标相冲突,泰勒指出,需要从中选择出一部分相互一致而又非常重要的目标。

为了选择少量非常重要又互相一致的目标,必须对已经获得的大量庞杂的目标进行筛选,以便剔除那些不重要和互相矛盾的目标。

●第一道筛子:教育哲学泰勒指出,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可以用做第一道筛子,人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哲学所陈述的或隐含的价值观,对最初列出的教育目标加以鉴别,确定哪些是具有高度价值的目标。

●第二道筛子:学习理论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要经过第二道筛子的筛选,这道筛子是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

教育目标即教育宗旨,是经学习而得到的结果。

只有当这些教育宗旨与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这样的教育目标才是有价值的。

关于教育目标的陈述,泰勒列出了四种方式,认为前三种是一些惯用方式,只有第四种才是最有效的。

四种方式分别为: ①把教育目标作为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②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要涉及的课题、概念、概括或其他内容要素;③采用概括化的行为方式来陈述;④最为有效的陈述目标的形式是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 又说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二、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通过分析第一部分而制定出的教育目标如何才能达到呢? 从实质上说,学习是通过学习者所具有的经验而发生的,因此,教育的手段是学习者已有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教育目标。

泰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见图3)●学习经验的含义泰勒认为,学习经验不同于一门学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同于教师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它是指学习者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因此同一个班上的两个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经验。

而对于教育,其基本手段是提供的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的各种事物。

●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只有选择特定的学习经验才能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为此泰勒提出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自身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即学习经验应该适合于学生目前的成就水平和心理倾向等方面的条件;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只要教育经验符合有效学习的各项准则,它们便有助于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有助于达到各类目标的学习经验的特征泰勒认为,能有效达到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数量很多,因此不可能对有助于达到每一类目标的学习经验的特征加以全面阐述。

于是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达到这些主要目标的有效学习经验所必备的重要特征上: ①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②有助于获取信息的学习经验;③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④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泰勒强调,可以用多种学习经验达到某一目标;同一学习经验也可以用来达到多个目标。

因此, 设计学习经验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目标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 相反,它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必须把学习经验组合在一起才便于形成某种连贯的教学计划, 因此提出需要探讨把学习经验组织成单元、学程和教学计划的程序。

(见图4)●组织的含义及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准则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它们加以组织,使它们相互作用。

组织被认为是课程编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因为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效率,极大地影响主要教育变化在学习者身上的程度。

在探讨学习经验的组织时,可以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和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这两种角度来考察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即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在编制一组有效地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三项主要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这三个原则是构建一种学习经验的有效框架的基本指导准则。

●组织学习经验的一般程序组织课程内容———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必须确定作为课程组织线索的课程要素。

泰勒认为,课程要素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要素应该有长远影响的内容,而不是具体的事实、习惯或非常具体化的内容。

确定组织原则———泰勒指出组织的原则: 一是通过扩大学生识别与互相依赖的范围来伸展这一概念的内涵;二是通过扩大人们互相依赖的方方面面的范围来伸展这一概念的内涵。

组织的结构———在探讨学习经验的组织原则后,还需要探讨组织在学习经验之中的一些重要的结构要素。

结构要素有若干个层次: 在最高层次, 组织结构可以由下列任何一种组成,如具体的科目、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一种完全未加分化的结构;在中间层次, 各种可能的结构, 如按顺序组织的学程、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在最低层次, 有若干种可能的结构, 如课、课题、单元。

设计组织单元的过程———由于组织结构自身的优缺点,在形成课程的组织方式时,一般包括下列步骤: 对课程组织的总体框架取得一致的看法;对已确定的每一个领域内所要遵循的一般组织原则取得一致的看法;对采用的低层次单元的种类取得一致的看法;制定一些灵活的方案或所谓的“资源单元”,供师生一起使用; 由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班级从事的特定活动。

由此可见,设计课程经验的组织,包括许多预先的计划,同时还包括在工作进展期间做出的许多计划,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所使用的各种学习经验中获得最大的累积效应。

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泰勒指出,在探讨了筛选和阐释教育目标、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所涉及的操作步骤后,还有课程编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操作步骤———评价。

评价是查明已形成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在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同时评价过程总是包括着鉴别计划的长处和短处。

评价的基本概念: 泰勒指出,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程度的过程。

这个概念有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二是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种以上的评估。

所以, 教育评估至少包括两种评估:一次是在教育计划的早期进行;另一次是在后期进行, 以便测量在这个期间发生的变化。

评价的程序: 评价过程是从教育计划的目标着手的,因此评价的程序理所当然应该从目标开始。

评价的程序如下: 界说目标,以便了解这些目标实际达到的程度;确保使学生有机会表现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情境;考察现有的各种评价手段,以便发现获取有关证据的适当途径。

由此可见, 评价方法与教育目标必须相符合才能使评价的结果有效。

评价结果的使用:从评价手段得出的结果,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一个单一的描述性术语,而是表明学生目前成绩的一个分析图,或者是一组综合的描述术语。

对于评价结果,先要分析结果,提出假设,再对假设进行检验。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课程设计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当编制材料和程序时,要对它们进行试验,评价它们的结果,发现它们的缺陷,提出改进的措施。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新设计、重新编制和重新评价的过程。

只有在这种连环中,课程与教学计划才能年复一年地得到改进。

简单来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上四个方面: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评价学习结果。

泰勒强调他的原理是为课程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概貌,在课程编制的实际过程中不一定要求与上述程序完全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