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含常见电离方程式)
第一章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知识点三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1)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以NaCl为例)
当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与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 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知识点三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1)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以NaCNa+与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 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知识点四 电离方程式
(1)电离方程式的概念:
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2)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①阴阳离子拆开写,但原子团不能拆, 如:NO3-、SO42-、OH-、NH4+、CO32-等
②阴、阳离子的个数由化学式决定, 带电荷数由化合价决定。
③强酸的酸式根(HSO4-)要拆开写,而弱酸的酸式根(HCO3-、HSO3-等)不能拆。
酸,如H2SO4、H2CO3等 碱,如NaOH、NH3·H2O等
盐,如NaCl、CaCO3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CO等 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如NH3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CH4等
疑问:怎么样看待是否能自身电离?
自身发何时能电离是指物质溶于水后是物质自身发生电离,而不是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发生电离。
补充:几种“特殊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
1.NaHCO3 NaHCO3的组成是Na+和HCO3-, HCO3-在水中很难再发生电离,故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CO3== Na++HCO3不写为 NaHCO3== Na++H++CO322.NaHSO4 NaHSO4的组成是Na+和HSO4-, HSO4-在水中易电离为H+和SO42-,故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应写为 NaHSO4== Na++H++SO42 -3.CH3COOH 每个CH3COOH有4个H,但CH3COOH是一元酸,在水中电离为H+的H只有OH中的这1个。 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是可逆的。综合上述, CH3CO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应写为 CH3COOH ==CH3COO-+H+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

第五讲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SO2、CO2不属于电解质,而H2SO3、H2CO3是电解质。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O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知识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NO3、HCl、HBr、HI等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大多数盐:BaSO4、AgCl等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CH3COOH、H3PO4、HClO等弱碱:NH3·H2O等极少数盐: HgCl2、Pb(CH3COO)2等水知识点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里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强电解质用 = ,弱电解质用例:CaCl2 = Ca2+ + 2Cl_, HCl = H+ + Cl- , Na2SO4 = Na+ + SO4 2_NaHCO3 = Na+ + HCO3―,NaHSO4 = Na+ + H+ +SO42―HF H+ + F-(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到位。
H2CO3 H++HCO3-,HCO3- H++CO3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高中化学-3.1 弱电解质的电离

3.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比反应前明显增强的是
(A)
A.向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 B.向硝酸银溶液通入少量HCl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D.向NaOH溶液中加入醋酸
4.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D )
A.1mol·L-1的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 B.醋酸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10mL 1mol·L-1醋酸恰好与10mL 1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H++HS- K1=1.3×10-7 H++S2- K2=1.3×10-15
可记忆为: 分步进行,一步定性
因为多元弱酸的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对其第二步、第三步 电离起抑制作用
Ka或Kb的应用②:
利用酸性相对强的酸可以制取酸性相对弱的酸原理,从K理解, 即相同条件下,K大的酸可制取K小的酸(多元弱酸看K1) 例:
(4)分析醋酸电离过程中,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变化,填写下表:
粒子浓度
c(H+)
醋酸初溶于水 达到电离平衡前 达到电离平衡时
_接__近__于__0 增__大__ _不__变_
c(CH3COO-) _接__近__于__0 _增__大_ 不__变__
c(CH3COOH) 最__大__ _减__小_ _不__变__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时, 图像如下, 电
离程度_变__大__,离子浓度 __变__小____导电能力_变__小__
O点的导电能力为什么不为0?
O点含水,醋酸是共价化 合物,在水中能电离
讨论完成表格:HAc
Ac- + H+ HAc为CH3COOH的简写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离子反应知识点

第二节离子反应杭信一中何逸冬一、电解质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5、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1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里的电解程度有关,而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3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和少数的共价化合物。
○4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中强酸(水也是弱电解质)○5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6、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时混合物。
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就是电解质。
注意事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3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电解质○4电解质在水溶液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
【习题一】(2018•余姚市校级模拟)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OOH B. C. D.【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物质水溶液能导电,说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COOH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B.的水溶液导电,但二氧化硫为非电解质,故B选;C.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D.是单质既不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选;故选:B。
新人教高中化学必修1讲义04 第一章第二节第1讲 电解质的电离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1讲 电解质的电离【讲】知识点1电解质的定义 1.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将如图装置中的样品依次更换为NaCl 固体、KNO 3固体、蒸馏水、NaCl 溶液、KNO 3溶液。
(2)实验现象及结论2.物质导电的原因探究(1)物质导电的原因:具有能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粒子。
(2)化合物(以NaCl 为例)导电的原因。
结论:化合物能导电的状态为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如:蔗糖、酒精等【注意】①共同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判断的前提),属于纯净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思考】NaOH溶液、盐酸、铜均能导电,它们是不是电解质,是不是非电解质?①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①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必须发生电离),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而且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如:SO2、SO3、CO2、NH3的水溶液里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H2CO3、NH3 ·H2O)电离所致,并非本身电离出自由离子而导电,所以SO2、SO3、CO2、NH3等为非电解质,而H2SO3、H2SO4、H2CO3、NH3 ·H2O则是电解质①AgCl、BaSO4等某些难溶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不能导电,但因这些物质在水中可溶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属于电解质①金属氧化物(CuO)等物质在水中不溶,但因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故这类金属氧化物也属于电解质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Fe、Cu等金属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导电,但它们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稀盐酸能导电,但稀盐酸不是电解质,因为稀盐酸是混合物⑦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一定能导电(如:氯化氢等)【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B.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A项,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故铜不是电解质,错误;B项,NaCl固体不导电,但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均可以导电,故NaCl是电解质,错误;D项,SO3水溶液可以导电,并不是SO3本身电离出的离子,而是其与水的反应产物H2SO4电离产生的,SO3是非电解质。
高一化学知识点电解质方程

高一化学知识点电解质方程高一化学知识点:电解质方程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在化学中,电解质方程是描述电解质在水中溶解、电离和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
通过学习电解质方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溶液的性质及其相关反应。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课程中的电解质方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会产生离子的物质。
根据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完全离解成离子,而弱电解质只部分离解。
非电解质则指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不会产生离子的物质。
二、电解质的离子形式电解质在水中溶解时,会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溶解度表现出不同的离子形式。
以下是常见电解质的离子形式:1. 盐类电解质盐类电解质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NaCl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Na+和Cl-离子。
其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aCl(s)→ Na+(aq)+ Cl-(aq)。
2. 酸类电解质酸类电解质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
例如,HCl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H+和Cl-离子。
其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Cl (aq)→ H+(aq)+ Cl-(aq)。
3. 碱类电解质碱类电解质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例如,NaOH溶解在水中时,会形成Na+和OH-离子。
其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aOH(aq)→ Na+(aq)+ OH-(aq)。
三、电解质方程的平衡和反应类型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生成和反应也可以遵循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
根据反应的类型,电解质方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酸碱中和反应酸类电解质和碱类电解质反应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例如,HCl和NaOH反应时,产生NaCl和H2O。
其电解质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Cl(aq)+ NaOH(aq)→ NaCl(aq)+ H2O(l)。
2. 盐类沉淀反应当两种盐类电解质溶液混合时,有可能会发生盐类沉淀反应。
例如,AgNO3和NaCl反应时,产生AgCl沉淀。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知识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硫酸、氢氧化钠、硝酸钾等。
(2)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等。
(3)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点均为化合物不同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本质区别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自身不能发生电离所含物质类型酸:H2SO4、HCl、HNO3、H3PO4、H2CO3、CH3COOH碱:NaOH、Ca(OH)2、NH3 ·H2O、Fe(OH)3盐:NaCl、KNO3、NaHSO4、CaCO3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MgO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P2O5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4【特别提醒】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属于化合物。
例如,HCl是电解质,其水溶液盐酸不是电解质。
②化合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便为电解质: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b.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例:化合物HCl在液态时不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③CO2等非金属氧化物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了能电离出导电离子的H2CO3,H2CO3属电解质,CO2属非电解质。
④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铜等;电解质不一定都能导电,如NaCl晶体。
⑤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⑥BaSO4、CaCO3等盐难溶于水,但它们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知识点二、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在水溶液里产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的原理(以NaCl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和电离为例,如下图所示):(3)电解质导电的原因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是电解质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因条件,就是溶于水或受热使电解质呈熔融状态。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含常见电离方程式)

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数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份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NH3·H2O NH4++OH_H2S H++HS_ HS_H++S2- 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不是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份能全数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如:BaSO 4、BaCO 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必然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必然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由分子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1、酸的电离(H 2SO 4、HNO 3、HCl 、HBr 、HI 、H 3PO 4、HF 、H 2SO 3、CH 3COOH 、H 2CO 3、H 2S 、HNO2、C 6H 5OH 、HCN 、HClO)H 2SO 4==2H ++SO 42- 或:H 2SO 4+2H 2O==2H 3O ++SO 42-HNO 3==H ++NO 3- 或:HNO 3+H 2O==H 3O ++NO 3- (以下类似)HCl==H ++Cl -HBr==H ++Br -HI==H ++I -H 3PO 4H ++H 2PO -4 H 2PO -4H ++HPO -24 HPO -24H ++PO -34 HFH ++F - H 2SO 3H ++HSO -3 HSO -3H ++SO -23 CH 3COOHH ++CH 3COO - H 2CO 3H ++-3HCO -3HCO H ++-23CO H 2SH ++-HS -HS H ++-2S HNO 2H ++NO -2 C 6H 5OH H ++C 6H 5O - (苯酚不是酸,显酸性) HCNH ++CN - HClOH ++ClO - H 2OH ++OH - 2H 2O H 3O ++OH -2、碱的电离(NaOH 、KOH 、Ba(OH)2、Mg(OH)2、Al(OH)3、NH 3·H 2O) NaOH==Na ++OH - KOH==K ++OH -Ba(OH)2==Ba 2++2OH - Mg(OH)2Mg 2++2OH -Al(OH)3Al 3++3OH - 酸式电离:Al(OH)3H ++-2AlO +H 2O NH 3·H 2O +4NH +2OH - Ca(OH)2==Ca 2++2OH - (澄清石灰水)Ca(OH)2Ca 2++2OH - (石灰悬浊液)3、盐的电离(NaCl 、Na 2SO4、NaHSO 4、Na 2SO 3、NaHSO 3、MgSO 4、CaSO 4、Al 2(SO 4)3、CuSO 4、AlCl 3、AgNO 3、CH 3COONa 、NH 4NO 3、FeCl 3、Na 2CO 3、NaHCO 3、Na 2S 、NaHS 、NaH 2PO 4、Na 2HPO 4、Na 3PO 4、KI 、NaBr 、NaClO 、AgCl 、CaCO 3)NaCl==Na ++Cl -Na 2SO 4==2Na ++-24SO NaHSO 4==H ++Na ++-24SO Na 2SO 3==2Na ++-24SO NaHSO 3==Na ++HSO 3- (错误书写:NaHSO 3==Na ++H ++SO 42-)MgSO 4==Mg 2++-24SO Al 2(SO 4)3==2Al 3++3-24SO CuSO 4==Cu 2++-24SO AlCl 3==Al 3++3Cl -AgNO 3==Ag ++NO 3CH 3COONa==CH 3COO -+Na +NH 4NO 3==NH 4++NO 3-FeCl 3==Fe 3++3Cl -Na 2CO 3==2Na ++-23CO NaHCO 3==Na ++-3HCO (错误书写:NaHCO 3==Na ++H ++-23CO )Na2S==2Na++-2SNaHS==Na++HS-(错误书写:NaHS==Na++H+-2S)NaH2PO4==Na++H2PO-4Na2HPO4==2Na++HPO-24(错误书写:Na2HPO4==2Na++H++PO-34)Na3PO4==3Na++PO-34KI==K++I―NaBr==Na++Br―NaClO==Na++ClO―AgCl Ag++-Cl(难溶、微溶物质在水中发生微弱电离)CaCO3Ca2++-23CO(错误书写:CaCO3==Ca2++CO-23)CaSO4Ca2++SO-24(错误书写:CaSO4==Ca2++SO-24)3、熔融电离NaCl Na++-Cl MgCl2Mg2++2-Cl Na2O2Na++O2―Al2O32Al3++3O2―。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电解质

专题三电解质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响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局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 Mg(OH)2等;水:H2O二、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用"=== 〞如: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2〕弱电解质:用"〞如:HF H+ + F—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 OH—〔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H2CO3H+ + HCO3— HCO3—H+ + CO32—H2SO3 H+ + HSO3— HSO3—H+ + SO32—H3PO4H+ + H2PO4— H2PO42—H+ +HPO42— HPO42—H+ +PO43—Cu(OH)2Cu2+ + 2OH—Al(OH)3:两性按两种方法电离酸式电离:Al(OH)3 + H2O [Al(OH)4]— + H+碱式电离:Al(OH)3 Al3+ + 3OH—〔4〕酸式盐的电离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熔化:NaHSO4=== Na+ + HSO4—溶解:NaHSO4=== Na+ + H+ + 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3=== Na+ + HCO3— HCO3— H+ + CO32—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响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响的实质〔1〕离子反响: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响称为离子反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

2―《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一、电离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二、电离方程式H 2SO 4 = 2H + + SO 42-HCl = H + + Cl -HNO 3 = H + + NO 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
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
酸 —→ H ++ 酸根离子2、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碱 —→ 金属离子 + OH -3、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 NH 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盐 —→ 金属离子/ NH 4+ + 酸根离子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 、Na 2SO 4、AgNO 3、BaCl 2、NaHSO 4、NaHCO 3KCl == K ++ Cl ―Na 2SO 4 == 2 Na ++ SO 42 -AgNO 3 ==Ag + + NO 3―CH 3COOH == CH 3COOH ― + H + NH 3·H 2O == NH 4+ + OH ―酸式盐:NaHSO 4 == Na + + H + +SO 42 - NaHCO 3 == Na + + HCO 3―[小结]注意: 1、 HCO 3-(弱酸不能拆)、OH -、SO 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 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2、总结: 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电解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化学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解质。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这里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化合物”,这就意味着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二是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例如,氯化钠(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而像酒精、蔗糖等在这两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它们就不是电解质。
根据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电解质又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也就是说它们在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以及大多数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以氯化钠为例,当它溶解在水中时,会完全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Cl =Na⁺+ Cl⁻。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溶液中既有离子,又有未电离的分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弱酸(如醋酸、碳酸等)、弱碱(如一水合氨等)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等)。
以醋酸为例,它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其电离方程式为:CH₃COOH ⇌CH₃COO⁻+ H⁺。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电解质的导电性。
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就越强。
但需要注意的是,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导电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比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很弱,而浓度较大的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可能较强。
在判断一种物质是否为电解质时,我们要特别小心。
有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导电,但不一定是电解质。
例如,金属单质能导电,但它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石墨也能导电,但它属于单质,同样不是电解质。
还有一些气体,如氨气(NH₃),它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的不是氨气本身,而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的离子,所以氨气不是电解质,而一水合氨是电解质。
高中化学知识之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解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知识精讲一. 学习内容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二. 学习目的1.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2.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3. 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掌握盐类水解的方程式的书写4. 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以及水解平衡的移动,了解盐类水解的利用三.学习教学重点、难点盐类水解的过程四.知识分析(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电离平衡(1)研究对象:弱电解质(2)电离平衡的建立:CH3COOH CH3COO— + H+(3)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4)电离平衡的特点:动:v电离=v结合、定:条件一定时,各组分浓度一定;变: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2. 电离平衡常数(1)定义:电离常数受温度影响,与溶液浓度无关,温度一定,电离常数一定。
根据同一温度下电离常数的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电离能力的相对强弱。
(2)表达式:CH3COOH CH3COO— + H+Ka = [CH3COO—][H+]/ [CH3COOH]注: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H+]越大,酸性越强;反之,酸性越弱。
H3PO4H2PO4— + H+ Ka1 = 7.1 × 10—3mol·L—1H2PO4—HPO42— + H+ Ka2 = 6.2 × 10—8mol·L—1HPO42—PO43— + H+ Ka3 = 4.5× 10—13mol·L—1注:多元弱酸各级电离常数逐级减少,且一般相差很大,故氢离子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弱碱与弱酸具类似规律:NH3·H2O NH4+ + OH—K b=[NH4+][OH—]/[NH3·H2O]室温:K b(NH3·H2O)= 1.7 × 10—5mol·L—13. 电离度α=已电离的溶质分子数/原始溶质分子总数× 100%注:①同温同浓度,不同的电解质的电离度不同②同一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电离度不同;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汇总3篇)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汇总3篇)1.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第1篇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对比示例:硫酸钡的电离:BaSO4== Ba2++SO42-与沉淀反应:Ba2++SO42-== BaSO4↓水的电离:H2OH++OH-与中和反应:H++OH-==H2O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HCO3-H++CO32-与盐酸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的反应:H++CO32-== HCO3-“电离”之别,是指电解质离解。
显然,电离方程式不是离子方程式,左边就一种化学式,可以是电解质,也可以是一种较复杂的离子(如酸式根离子等),右边只有离子符号的就是电离方程式,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式子的左边有离子符号或两边都有离子符号且物质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就是离子方程式。
2.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第2篇一是正确书写离子符号。
二是要符合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
书写电离方程式的常见错误:难溶强电解质写成可逆电离、弱电解质写成完全电离、多元弱酸没有分步电离、未分清酸式盐的各种电离情况。
如硫酸氢钠等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与熔融状态电离不同:水中:NaHSO4== Na++ H++SO42-熔融:NaHSO4== Na++ HSO4-又如碳酸氢钠等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先是完全电离,后部分电离:NaHCO3== Na++ HCO3- 、HCO3-H++CO32-3.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第3篇(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2Al2O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2CuO(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2P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SO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充足)CO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不充足)2CO(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电解水2H2O2H2↑+O2↑(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加热氯酸钾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2KClO32KCl+3O2↑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2H2O22H2O+O2↑。
高一化学必修一 电解质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一页,共四十页。
被分散物质颗粒 大小
化合物组 成与性质
是否由同
一种分子 混合物
组成物质
物质
是否为同种 元素
纯净物
组成元素的种 类
溶液 浊液 胶体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水溶液或熔 融时导电性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二页,共四十页。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三十九页,共四十页。
谢谢大家!当前您浏览到是来自四十页,共四十页。CH3COOH
CH3COO-+H+。
氨水电离的方程式:
NH3•H2O
NH4++OH-
。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
小结
化合物
一定条件 是否电离
不电离
电离
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
全部 电离
强电解质
部分 电离
弱电解质
当前您浏览到是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课堂练习
• 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⑧其⑨水⑩溶液能够导电的
物质 。 ①③④⑤⑦⑨
①氨水 ②蔗糖
③烧碱 ④NH3·H2O
⑤CO2 ⑥碳酸钙 ⑦CH3COOH ⑧铜
⑨NaCl溶液 ⑩石墨
2、请判断正误,并分析原因
①②H导C电l的性水强溶的液溶导液电,,自但由液移态的动H的C粒l不子导数电目。一定多√ ③电解质在固态时不导电,在固态时导电的物质一定×不
C.0.2mol/L BaCl2溶液
D.0.25mol/L HCl溶液
*8、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电解质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质的化学方程式电解质是指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时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中,溶解的电解质分子会被溶剂分子所包围,并与水分子发生静电作用,形成离子。
这些离子可以导电,因为它们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在化学方程式中,电解质通常通过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离子方程式是一种显示化学方程中参与反应的离子的方程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离子方程式的例子。
1.氯化钠的电离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它在水中完全电离为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
下面是氯化钠的离子方程式:NaCl(s) → Na+(aq) + Cl-(aq)2.硫酸的电离硫酸是一种强酸,它在水中会完全电离为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SO4^2-)。
下面是硫酸的离子方程式:H2SO4(aq) → 2H+(aq) + SO4^2-(aq)3.盐酸的电离盐酸是另一种强酸,它在水中也会完全电离为氢离子(H+)和氯离子(Cl-)。
下面是盐酸的离子方程式:HCl(aq) → H+(aq) + Cl-(aq)4.硝酸的电离硝酸也是一种强酸,它在水中会完全电离为氢离子(H+)和硝酸根离子(NO3-)。
下面是硝酸的离子方程式:HNO3(aq) → H+(aq) + NO3-(aq)除了酸和碱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电解质。
例如,氨水(NH3·H2O)在水中会部分电离为氨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
下面是氨水的离子方程式:NH3·H2O(aq) + H2O(l) ⇌ NH4+(aq) + OH-(aq)总体而言,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主要涉及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形成,这些离子在水中可以自由移动导电。
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溶液中的离子行为,为我们研究和理解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第1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归纳总结 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1)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要注意正确标注离子所带的 电荷及其数目。 (2)质量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相等。 (3)电荷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
返回
从电离角度理解电解质的分类和酸、碱、盐的分类
_导__电__ _导__电__
2.物质导电的原因探究 (1)物质导电的原因:具有能自__由__移__动__、带__电__荷___的粒子。
(2)化合物(以NaCl为例)导电的原因。
NaCl固体
NaCl溶液
熔融NaCl
含有微粒
Na+、Cl-
水合钠离子、水合氯 离子
Na+、Cl-
微粒能否 自由移动
_否__
1.电解质的分类
根据电离程度 电解质
强酸 强电解质:在水溶
强碱 液或熔化状态下
大部分盐 完全电离
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酸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
弱碱 状态下部分电离
水
2.酸的分类 酸根据电离程度弱强酸酸::HH2NCOO33、、HH23SPOO44、、HHC2Sl、O3H、BCr、H3HCIO、OHHC等lO4 酸氢根离据子电的离个出数二三一元元元酸酸酸:::如如如HHH23CSPlOO、44、HNHO2C3 O3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会正 确识别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认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并会用电离方 程式表示。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概念及其各自的通性。
一、电解质及导电性
内
二、电解质的电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1课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1.强、弱电解质(1)概念及分类(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用“===”连接,弱电解质用“⇌”连接。
(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产生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电离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①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为0。
②平衡的建立过程中,v(电离)>v(结合)。
③当v(电离)=v(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2)电离平衡的特征(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以CH3COOH H++CH3COO-ΔH>0为例:改变条件移动方向n(H+)c(H+)c(CH3COO-)电离程度浓度加水稀释正向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加冰醋酸正向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同离子效应通入HCl(g)逆向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加醋酸钠固体逆向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升高温度正向增大增大增大增大说明①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不一定所有的离子浓度都减小;②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离子的浓度也不一定增大;③电离平衡右移,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将冰醋酸、浓醋酸和稀醋酸分别加水稀释,其导电能力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如图:知识点二电离平衡常数与电离度1.电离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弱酸用K a,弱碱用K b)表示。
(2)表达式相同条件下,K 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
(4)特点①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电解质的浓度、酸碱性无关,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故温度升高,K 增大。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点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1、定义:○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如)○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如)○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
如HClO、)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2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全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3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习题一】(2017秋•邢台期末)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2C2O4(乙二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的PH=2C.浓度均为1mol/L=l的H2C2O4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硫酸的导电能力弱D.常温下,pH=4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pH约为5【考点】弱电解质的判断.【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电离程度,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只要说明乙二酸部分电离就能证明乙二酸是弱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草酸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草酸的还原性,不能证明为弱酸,故A符合;B.常温下,0.1mol/L的H2C2O4溶液的PH=2,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草酸为弱电解质,故B不符合;C.浓度均为1mol/L的H2C2O4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硫酸的导电能力弱,说明草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C不符合;D.常温下,pH=4的H2C2O4溶液稀释100倍,若为强电解质PH变化为6,pH 约为5,说明稀过程中草酸又电离出氢离子,存在电离平衡,说明为弱电解质,故D不符合;故选:A。
【习题二】(2017秋•平罗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D.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酸和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考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电解强弱无关;B.某些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C.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成离子;D.某些不溶性盐是强电解质;某些可溶性酸是弱电解质;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是弱强电解.【解答】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故A错误;B.强电解质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强电解质的特征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不存在溶质分子,故C正确;D.不溶性盐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可溶性酸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具有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如甲烷,故D错误,故选:C。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中的电解质是指能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下面是对高一化学电解质知识点的总结:一、电解质的定义与分类1. 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在溶剂中能够分解成带电离子的物质,通过带电离子的迁移从而在溶液中导电。
2. 电解质的分类:a.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可以完全分解,生成大量的离子。
如盐酸、硫酸等。
b.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分解,生成少量离子。
如乙酸、纯水等。
c. 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分解,不产生离子。
如乙醇、葡萄糖等。
二、电解质的导电性质1. 电解质的导电性质:只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而固体电解质无法导电。
这是因为只有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电解质具有离子自由移动的能力。
2. 电解质的导电性与浓度的关系:电解质的导电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解质几乎完全离解,导电性最强。
3. 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种类有关:强电解质的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因为强电解质完全离解生成的离子浓度更高,电导率更大。
三、电离与电离方程式1. 电离:电解质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发生分解,生成带电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 电离方程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反应。
例如,NaCl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 → Na+ + Cl-。
四、电解质的电解现象1. 电解质的电解现象:电解质在电解池中发生电解,正离子朝阴极(电极)移动,负离子朝阳极(电极)移动。
2. 电解液的选择:为了使电解质溶液能够顺利发生电解,一般选择强电解质,且浓度较大。
五、常见电解质与应用1. 酸性电解质:酸性电解质溶液是由酸溶于水中所得到的溶液,其中酸质发生电离。
酸性电解质溶液可以用于电镀、制取气体等。
2. 碱性电解质:碱性电解质溶液是由碱、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其中碱质发生电离。
碱性电解质溶液可以用于电解水、蓄电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
(含常见电离方程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电解质知识点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
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
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
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2、SO3、CO2、
NO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
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
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
共价化合物
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几乎100%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
计)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2SO4、HCl、HClO4等强
碱:Ba(OH)2 Ca(OH)2等弱酸:H2CO3 、CH3COOH等。
弱碱:NH3·H2O、Cu(OH)2 Fe(OH)3等。
电离方程式KNO3→K++NO3—
H2SO4→2 H++SO42—NH3·H2O NH4++OH_
H2S H++HS_ HS_H++S2-
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2
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
如:BaSO4、BaCO3等。
3.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
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4.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
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1、酸的电离(H2SO4、HNO3、HCl、HBr、HI、H3PO4、HF、
H2SO3、CH3COOH、H2CO3、H2S、HNO2、C6H5OH、HCN、HClO)
H2SO4==2H++SO42-或:H2SO4+2H2O==2H3O++SO42-
HNO3==H++NO3-或:HNO3+H2O==H3O++NO3- (以下雷同) HCl==H++Cl-
HBr==H++Br-
HI==H++I-
H3PO 4H++H2PO-
4H2PO-
4
H++HPO-2
4
HPO-2
4H++PO-3
4
HF H++F-
H2SO 3H++HSO-
3 HSO-
3
H++SO-2
3
CH3COOH H++CH3COO-
3
4
H 2CO 3H ++-3HCO -
3HCO H ++-
23CO
H 2S H ++-HS -
HS H ++-2S HNO 2
H ++NO -2
C 6H 5OH
H ++C 6H 5O - (苯酚不是
酸,显酸性) HCN
H ++CN - HClO H ++ClO - H 2O H ++OH -
2H 2O
H 3O ++OH -
2、碱的电离(NaOH 、KOH 、Ba(OH)2、Mg(OH)2、Al(OH)
3、NH 3·H 2O)
NaOH==Na ++OH - KOH==K ++OH - Ba(OH)2==Ba 2++2OH - Mg(OH)2Mg 2++2OH - Al(OH)3Al 3++3OH - 酸式电离:Al(OH)3H ++-2
AlO +H 2O NH 3·H 2O
+4
NH +2OH -
Ca(OH)2==Ca 2++2OH - (澄清石灰水) Ca(OH)2
Ca 2++2OH - (石灰悬浊液)
3、盐的电离(NaCl 、Na 2SO
4、NaHSO 4、Na 2SO 3、NaHSO 3、MgSO 4、CaSO 4、Al 2(SO 4)3、CuSO 4、AlCl 3、AgNO 3、CH 3COONa 、NH 4NO 3、FeCl 3、Na 2CO 3、NaHCO 3、Na 2S 、NaHS 、NaH 2PO 4、Na 2HPO 4、Na 3PO 4、KI 、NaBr 、NaClO 、AgCl 、CaCO 3) NaCl==Na ++Cl -
5
Na 2SO 4==2Na ++-
24
SO NaHSO 4==H ++Na ++-24
SO Na 2SO 3==2Na ++-24
SO NaHSO 3==Na ++HSO 3- (错误书写:NaHSO 3==Na ++H ++SO 42-)
MgSO 4==Mg 2++-24
SO Al 2(SO 4)3==2Al 3++3-24
SO CuSO 4==Cu 2++-24
SO AlCl 3==Al 3++3Cl - AgNO 3==Ag ++NO 3
CH 3COONa==CH 3COO -+Na + NH 4NO 3==NH 4++NO 3- FeCl 3==Fe 3++3Cl -
Na 2CO 3==2Na ++-
23CO
NaHCO 3==Na ++-3HCO (错误书写:NaHCO 3==Na ++H ++-23CO )
Na 2S==2Na ++-2S
NaHS==Na ++HS - (错误书写:NaHS==Na ++H+-2S ) NaH 2PO 4==Na ++H 2PO -4
Na 2HPO 4==2Na ++HPO -24 (错误书写:Na 2HPO 4==2Na ++H ++PO -34) Na 3PO 4==3Na ++PO -34
KI==K ++I ―
NaBr==Na ++Br ―
NaClO==Na ++ClO ―
AgCl
Ag ++-Cl (难溶、微溶物质在水中发生微弱电离)
CaCO 3Ca2++-2
3
CO (错误书写:CaCO3==Ca2++CO-23)
CaSO 4Ca2++SO-2
4(错误书写:CaSO4==Ca2++SO-2
4
)
3、熔融电离
NaCl Na++-
Cl MgCl 2Mg2++2-
Cl Na2O2Na++O2―Al2O 32Al3++3O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