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测量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1.已知P点至A点的真方位角为68°13′14″,用罗盘仪测得该方向的磁方位角为

68°30′00″,则其磁偏角是( )。

A. ﹢43′14″

B. ﹣43′14″

C. ﹢16′46″

D. ﹣16′46″

本题程度:容易。主要考核学生对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关系的掌握程度。

答案:D

2. 在导线ABC…中,B→A、B→C的坐标方位角分别为205°30′和119°30′,则其左夹角∠ABC为( )。

A. 86°00″

B. 94°00″

C. 274°00″

D. - 226°00″

本题程度:中等。主要考核学生对坐标方位角推算知识的掌握程度。

答案:C

3.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配置经纬仪水平度盘的起始位置,若观测n个测回,则每测回变换的数值为( )。

A. 90°/n

B. 180°/n

C. 270°/n

D. 360°/n

本题程度:容易。主要考核学生对水平角进行n个测回观测时,应配置经纬仪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掌握情况。

答案:B

4. 已知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 A=10

5.60m,H B=104.60m,A、B两点平距为50m,

若用百分比来表示B→A的坡度,则i BA应为:( ) 。

A. +0.02

B. +2%

C. –2%

D. –0.02

本题程度:中等。主要考核学生对坡度、高差和平距关系公式的运用技能。

答案:B

5. M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 M=3 276 000m, Y M=19 443 800m,该点所在六度投影带的带号为( )。

A. 1

B. 3

C. 19

D. 32

本题程度:容易。主要考核学生对高斯投影带的带号与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关系的掌握程度。答案:C

6. 设闭合导线为A→B→C→D→A,各相邻点的纵坐标增量分别为:ΔX AB = +200.00m,

ΔX CB = -150.00m,ΔX DC =+100.04m,ΔX AD =+250.01m,则该闭合导线的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

A. +0.03m

B. -0.03m

C. +0.05m

D. -0.05m

本题程度:较难。主要考核学生对闭合导线坐标增量符号及其闭合差计算的掌握程度。

答案:D

7. 设A、B两点的坐标增量为⊿X AB= +100.00m, ⊿Y AB = –100.00m,则A→B的坐标方位角为( ) 。

A. –45°

B. 45°

C. 315°

D. 135°

本题程度:中等。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坐标方位角与坐标增量符号的关系。

答案:C

8. 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得某坝的坝轴线长为d=345.5mm,其中误差为

±0.1mm,则坝轴线实际长度的中误差M D为( ) 。

A. ±0.1m

B. ±0.01m

C. ±0.001m

D. ±0.05m

本题程度:中等。主要考核学生对中误差应用的掌握程度。

答案:A

9. 在水准测量中,若读数中误差M读=±2. 0mm,则一个测站的观测高差中误差M站为

( )。

A. ±2.0mm

B. ±2.8 mm

C. ±4.0 mm

D. ±1.0 mm

本题程度:中等。主要考核学生对误差传播定律应用的掌握程度。

答案:B

10. 罗盘仪可用于测定直线的( )。

A. 真方位角

B. 磁方位角

C. 坐标方位角

D. 象限角

本题程度:容易。主要考核学生对直线定向方法的掌握程度。

答案:B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绝对高程?什么是相对高程?

答: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其铅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2.什么叫水准点、中间点和转点?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

答:不同。事先埋设标志在地面上,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水准测量时每站之间的立尺点,仅起高程传递作用,称为转点。

水准测量时每站除转点外,测定了其它点的高程值,这些点不起高程传递作用,称为中间点。

(三) 计算题

1. 如图1所示,在O点安置经纬仪对A、B两方向采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数据均注于图中,请将观测数据填入表中,并完成各项计算。(10分)

盘左:170°30′24″

盘右:350°30′30″

A

O

B

盘左:230°36′30″

盘右:50°36′24″

图(1)

本题程度:容易(计算简单)。要求学生掌握测回法的记录、计箅方法。

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将图(1)的数据填入表中(5分),并完成计算(5分)。

答案:(附后)

2.如图2所示,A、B为已知的测量控制点,其坐标值分别为:X A=200.00m,Y A=200.00m;X B=150.00m,Y B=150.00m;P为测设点,其设计坐标为:X P=100.00m,Y P=200.00m。若在B点安置经纬仪,采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请计算测设数据,并将测设数据标注于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