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管理规定流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05161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8.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护,减少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的仪器设备的购置、领用、使用、保管和处置等管理活动,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分类1. 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将仪器设备分为大型设备、中型设备和小型设备。
2. 大型设备一般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功能较复杂的仪器设备。
3. 中型设备一般指功能较为简单,但体积稍大、重量较重的仪器设备。
4. 小型设备一般指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功能相对简单的仪器设备。
第四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原则1. 使用仪器设备前,应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参照具体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按要求选择适当的试剂和试样,并保证其质量和纯度符合要求。
3.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调整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4.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及时清理和维护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二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管理第五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原则1.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和预算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应选择具有先进技术和性能可靠的设备,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3.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经过评估和比较,选取质量好、价格合适的设备,确保物有所值。
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应建立完善的审批程序,确保购置计划经过合理的审核和批准。
第六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领用管理1.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领用应经过申请和批准程序,领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资质。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领用应填写领用单,并签署领用协议,明确设备的使用权限和责任。
3.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领用人员应妥善保管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维护,不得私自转借或外借设备。
公司内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公司内仪器设备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0aa92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a.png)
公司内仪器设备管理程序一、引言公司内的仪器设备是支撑生产经营和科研工作的重要资产,合理有效地管理仪器设备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安全至关重要。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仪器设备管理的原则1. 高效性原则:要求管理程序简洁明了,操作方便快捷,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护效果。
2. 规范性原则:要求各管理步骤和方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3. 责任制原则:要求各管理环节明确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员,形成完整的管理责任体系。
三、仪器设备管理流程1. 仪器设备登记•操作流程:–采购部门领购仪器设备时,负责填写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采购日期、供应商等信息。
–登记表需经相关部门审核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使用并进入登记系统。
2. 仪器设备验收•操作流程:–仪器设备送到公司后,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等,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3. 仪器设备领用•操作流程:–根据工作需要,各部门需提前向仪器设备管理员申请领用。
–领用前需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申请表,表明使用时间、地点、用途等信息,并经相关部门主管审批。
–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申请表进行分配,领用人员须签字确认领用,并按时归还。
4. 仪器设备维护•操作流程:–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内容包括清洁、校准、润滑等,有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5. 仪器设备报废处理•操作流程:–仪器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时,需停止使用并登记报废。
–报废前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审核确认,方可进行处理,如回收、报废等。
四、仪器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公司内设立仪器设备管理监督检查组,定期对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监督检查组按照任务书的规定,对各环节进行突击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公司领导汇报。
五、总结仪器设备是公司的重要财产,合理有效地管理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仪器权限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
![仪器权限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d983d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9.png)
仪器权限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仪器权限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前言在实验室研究工作中,各类仪器设备是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的核心工具,仪器设备的高效使用和管理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研究团队的利益、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实验室中每一个实验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权限管理。
本文将对仪器权限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于实验室员工合理、高效地使用仪器设备。
二、权限管理制度1.权限分类仪器权限分为普通用户权限和管理员权限两种。
普通用户权限包括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等基本操作;管理员权限除了具备普通用户权限外,还能够进行仪器设备的调试、维修、使用记录管理等操作。
2.权限申请(1)普通用户权限申请实验室的新员工需要在入职后向上级主管或实验室管理员进行仪器权限的申请。
主管或管理员会对申请人的实验经验、能力等进行评估,并酌情授权。
申请人需要填写仪器申请表,注明需要使用的具体仪器和时间段,并提交给上级审核。
(2)管理员权限申请具备一定实验经验和技术能力的普通用户可以向实验室主管或现任管理员提出仪器管理员权限的申请。
申请人需要提交个人简历、相关证书以及对仪器设备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和经验进行详细说明。
主管或管理员会对申请人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向上级汇报。
申请人需要经过上级审核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获得管理员权限。
3.权限许可(1)普通用户权限许可主管或管理员在审核申请表后,将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实验计划和需求等因素来确定权限的许可范围。
普通用户权限一般以临时使用为主,需按期限进行设置,在期限内方可使用;如需要延期使用,申请人需要提前向上级申请,并经审核后才能延期使用。
(2)管理员权限许可经过上级审批并正式获得管理员权限的人员,将被授予仪器设备的调试、维修和管理权限。
管理员权限的许可一般是长期的,但需要定期进行审核,以确保权限的合理使用。
三、权限管理流程1.普通用户权限管理流程(1)填写仪器申请表:普通用户在实验前需要填写仪器申请表,注明使用的具体仪器和时间段,并提交给上级主管或实验室管理员进行审核。
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f416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c.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管理制度及流程如下:一、管理制度1. 实验室仪器设备应建立总账,实验室管理员每学期核查账物。
2. 固定资产做到账、物、卡以及数据库完全相符。
3. 新进设备要及时建卡入账。
4. 为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提倡各室仪器设备的协作共用,允许各分室之间互借仪器设备。
借用由实验管理员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记录仪器借用前后的完好情况,使用完成后须及时归还,借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5. 仪器设备及附件定位存放。
6. 仪器设备登记、验收、上交等均需主任签字。
7. 仪器设备如有损坏、丢失要写出报告,说明原因、过程,分清责任,并由实验室主任签属意见,及时上报。
因违章造成的损失,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8. 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由管理员管理,借出要登记并按时归还。
9. 定期开启和维护仪器,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0. 注意清洁卫生和防潮。
11. 注意安全,防火、防盗。
12. 仪器使用完毕,及时做好使用情况记录。
二、管理流程1.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及财务的可能,由院(系)提出购置仪器设备计划。
2. 由教务处设备科汇总,编制年度仪器设备申请计划,提请主管校长批准后执行。
3. 仪器设备的统计资料,是制定计划的依据,报帐填写设备验收单时按要求认真填写。
单价大于5万元以上的设备,要认真填写“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卡”,实现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管理。
4. 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制定操作规程和保养制度。
5. 根据仪器设备性能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经济和技术状况分析,做到对设备的合理使用,适时更新。
精度和性能下降的可降级使用或调往其它单位。
6. 对长期没投人使用的仪器设备,查明原因,报教务处设备科处理。
对有积压和浪费的,要追查责任,进行处理。
7. 仪器设备属国家的财产,对资产的有偿调拨、处理等收入,统一由学校财务部门办理收款手续。
以上就是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标准版)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974a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a.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标准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各级各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节约、环保”的原则,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和投资效益。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实行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
各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一)学校:负责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总体规划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审批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报废等事项。
(二)院(系):负责本院(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等进行监督检查。
(三)实验室: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使用效率,做好安全、环保等工作。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第五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应遵循“按需、实用、先进、节约”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学、科研需求,避免重复购置。
第六条仪器设备的购置程序如下:(一)申请: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向院(系)提出购置申请,填写《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
(二)审批:院(系)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核,报学校审批。
(三)采购:学校批准购置申请后,由实验室或院(系)负责组织采购。
第七条仪器设备到货后,实验室应及时组织验收,填写《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报告》,并报院(系)备案。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八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循“安全、规范、节约”的原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状况等信息。
第十条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
第十一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者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资质,对于特殊仪器设备,需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使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6篇)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a123e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2.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是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由专人管理,做到帐、卡、物相符,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使用、移动、调换。
二、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使仪器处于完好状态。
三、确保仪器设备安全,做好防火、防盗、防损坏、防事故工作。
四、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拆改,如确需拆改,必须由实验室主任报请主管院长批准方可。
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的拆改,需经院长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备案。
五、仪器设备的部件及附件不许拆卸改做它用;如确实需要,由实验室主任报请主管院长批准,并到教务处备案;卸改部分,应做书面记录,防止错乱。
六、贵重仪器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后应有使用者和管理人员共同检查设备完好情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仪器损坏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变动时,要及时做好交接手续。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为了保障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及进入本实验室的外来人员均需遵守以下管理制度:一、实验药品和试剂的管理1、实验药品和试剂要分类存放,常用药品及试剂放在试剂架上,其他药品要放在指定位置,对特殊药品及试剂要注意防潮,防光照等影响。
2、有毒和无毒药品要分开存放,____药品和危险品(如浓h2so4)要专柜、专室存放,由负责人保管,擅自不得动用。
3、对易燃、____的有机试剂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随意堆放。
二、玻璃仪器及化学器皿用具的管理1、所有仪器及器皿分别、分类放在指定位置,做到不挤压,不堆放,各柜应张贴仪器的标签。
2、所有玻璃仪器用后必须洗干净,不得在容器内遗留油脂、酸、碱液及毒性物质,用后需归放回原位。
3、玻璃仪器和器皿不得随意外借,外借时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并严格做好仪器外借登记。
4、实验室负责人要定期对实验室玻璃仪器及器皿进行数量清点和统计,若仪器不能达到实验需求,需及时向导师及相关负责人反应。
医院仪器管理制度流程
![医院仪器管理制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6d35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3.png)
医院仪器管理制度流程一、总则医院仪器是医院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都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医院仪器设备,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仪器设备分类根据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诊断类仪器:包括X光机、CT、MRI等影像类仪器;2. 治疗类仪器:包括手术台、手术器械、药品吸入器等治疗类仪器;3. 检测类仪器:包括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生命体征监测仪等检测类仪器;4. 辅助类仪器:包括输液泵、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辅助类仪器。
三、仪器设备管理流程1. 采购阶段:医院领导确定需要采购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制定采购计划并报批。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进行招标或直接采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
2. 入库阶段:仪器设备入库前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使用说明书、相关证书和保修卡等。
验收合格后,仪器设备由仓库管理员编制入库清单,并进行标识编号、分类存放。
3. 配发使用阶段:根据医院各科室的需求,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进行配发,并填写使用登记表。
科室负责人对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登记,确保仪器设备的合理利用和安全保障。
4. 维护保养阶段:设备管理员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设备维修包括定期清洁、润滑、更换易损耗零部件等。
5. 报废处理阶段:仪器设备达到使用寿命,功能失效或无法修复时,由设备管理员提出报废申请,并报批。
报废仪器设备交由设备部门进行处理,包括销毁、回收或转让等。
6. 盘点清查阶段:定期对医院仪器设备进行清查盘点,确保仪器设备的数量和状态与台账相符。
盘点清查由设备管理员组织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处理。
四、仪器设备管理要求1. 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2. 加强仪器设备的保密保密,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和信息;3. 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4. 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培训,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水平;5. 对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流程,保障医院利益;6. 对仪器设备的盘点清查要实施规范、及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四篇)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fdc3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7.png)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1. 目的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仪器设备的使用,确保其安全、合理、高效地运行,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和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拥有仪器设备的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工厂、医院、科研机构等。
3. 安全责任3.1 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仪器设备,确保操作安全。
3.2 部门负责人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3.3 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4. 使用登记4.1 每个部门和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前,应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并向上级部门报备。
4.2 登记表中应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等信息。
4.3 使用人员应在使用仪器设备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5. 使用审核5.1 上级部门应对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进行审核,确认使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5.2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紧急使用仪器设备的,应提前报备上级部门,并经上级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6. 使用记录6.1 使用人员应在使用仪器设备时,记录相关的使用情况,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使用方法等。
6.2 使用记录应及时归档,以备日后查阅。
7. 维护保养7.1 使用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持其正常运行。
7.2 维护保养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存档备查。
8. 故障报修8.1 如发现仪器设备故障或异常,使用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修。
8.2 上级部门应及时处理维修请求,确保仪器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9. 废弃处理9.1 仪器设备报废前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彻底清洁、拆除关键部件等。
9.2 报废处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有相关的文件进行备案。
10. 监督检查10.1 上级部门应定期对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合规运行。
10.2 监督检查应包括对使用登记、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的审核和核实。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流程图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1120ae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1.png)
使用部门建立使用台帐,列入周期检定/校准。
7
按仪器设备技术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检定/校准,不合格的应报物设部安排修复后再检定/校准,合格证后才能使用。
8
是
否
9
10
到达一定使用年限的仪器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构成固定资产的仪器设备须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实行。
11
实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流程图
编制单位
实验检测中心
适用范畴
各单位、部门
节点
工作流程
标准及要求
公司领导
(A)
实验检测中心
(B)
物设部
(C)
1
根据实验检验要求,使用部门提出配备申请。
报公司领导审批。
2
依照物质采购管理办法要求在合格供集各种资料,同步移交。
4
否
是
5
使用部门建立台帐/档案,依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需要立固的仪器设备报物设部进行立固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90a28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9.png)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准确测试数据的产生,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使用、维护、校验、保养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第四条仪器设备选用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根据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选择。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进货应在合法、正规的商家进行,确保其质量和正规性。
第六条仪器设备的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外观、功能等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要求。
第七条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进行验收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使用第八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的要求。
第九条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外观和电气连接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第十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根据其功能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
第十一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环境,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品发生碰撞。
第十二条使用精密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第十三条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维护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第十五条每位操作人员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应做好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
第十六条定期维护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检查、校准和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维护工作应做好记录,包括维护内容、负责人等信息,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五章仪器设备的校验第十八条仪器设备的校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校验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等。
第十九条校验工作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校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校验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校验报告的编制和归档,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9da86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2.png)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企业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流程,保护企业设备资源及员工的安全,订立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仪器设备的使用,包含生产线上、试验室、办公区域等。
三、责任与权限1. 仪器设备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管理设备使用登记表,并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设备使用情况。
2. 使用部门•负责合理使用仪器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依照登记流程进行设备使用登记。
3.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安全保管和定期维护;•对设备在库存中的领用、归还和报废等事项进行登记。
四、设备登记流程1. 新设备入库•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新设备进行验收,并将设备信息录入设备台账;•设备管理员通知仪器设备部门进行设备准备工作。
2. 设备领用登记•使用部门填写设备领用申请表,包含设备名称、领用人、用途等信息;•仪器设备部门审核申请表,确认申请合理性和设备可用性;•若申请通过,仪器设备部门记录申请信息,并通知使用部门领取设备。
3. 设备归还登记•使用部门在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归还设备;•仪器设备部门登记设备归还信息,并核实设备完好性;•如设备损坏或需要维护和修理,设备管理员通知使用部门进行维护和修理申请。
4. 设备维护和修理登记•使用部门遇到设备故障时,填写设备维护和修理申请表,并报告仪器设备部门;•仪器设备部门进行初步推断,确定是否需要维护和修理;•若需要维护和修理,设备管理员协调维护和修理事宜,并记录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结果。
5. 设备报废登记•使用部门在设备无法连续使用时,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并报告仪器设备部门;•仪器设备部门进行评估,推断设备是否可连续使用;•若设备无法修复或实现报废标准,设备管理员登记设备报废信息。
五、设备保养与维护1. 周期保养•设备管理员订立设备保养计划,确保设备定时进行维护保养;•设备保养内容包含设备清洁、润滑、校准等;•设备保养记录需认真填写保养内容、时间和保养人等信息。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487f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f.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实验室所有设备属国有资产,按校资产处理办法执行。
第二条新购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验收,严把质量关。
仪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安装、调试、验收,经检验人员签署验收报告的仪器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条对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要有固定人员负责定期检查、清洗、维护、维修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
一般仪器每月保养一次,大型和精密仪器每半年保养一次。
每个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交接手续。
非使用保管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必须经过培养,按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经专人保管和使用的大、中型精密仪器,未经同意,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四条对重大、精密仪器设备,要配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功能开发和操作、维修、维护指导,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第五条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要作好记录、及时报告,并认真查清原因。
凡属使用者违反操作规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损坏,应由使用者负责排除或修复,并承担所需的费用,如不能修复,由使用者负责赔偿。
第六条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及型号、序列号、实验室收到日期与启用日期、保管人员、仪器操作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损坏和故障记录、维修及校验报告等。
由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登记,由中心指定专人管理档案。
每台设备建立专门档案。
第七条对多年不用或已损坏并无修复价值的仪器设备要主动向保管员通报,经专家组确认后,按积压或报废仪器设备处理。
第八条对丢失的仪器设备,一经发现要立即汇报,认真查找。
如不能找到,应说明原因,并追查有关责任者。
第九条实验室定期(____个月—半年)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及保养进行检查。
对于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精心维护保养,在仪器设备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予以表扬或奖励。
对由于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或管理不善、玩忽职守而使仪器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损坏、丢失、提前报废者,按其情节程度和经济损失情况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的用管理规定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的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100223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b.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按教学实验的要求,合理地购置和使用仪器。
1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与使用实行实验中心主任总负责;2有计划地购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3严格验收制度,设备购进后要有有关人员验收签字,才能办理入帐手续。
4对仪器设备经常进行检查、维护,实验中心主任和各实验室负责人把关,如有损坏丢失,及时报告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对于管理不善造成人为损坏或丢失将按照学校有关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5设备仪器定期校对检查,做好帐、卡、物相符.6未经实验中心主任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仪器,更不能私自将仪器借出,否则视情节轻重追究经济或刑事责任。
7经院系和实验中心主任批准借出的仪器设备,要办理必要的手续,按期归还。
8对于淘汰或因自然损耗而确定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及时办理报损报废手续,报损报废前须先经实验中心主任认可再填报损报废单。
EyeLink1000眼动仪操作规程及其使用说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脑与认知实验室--眼动研究室在使用眼动仪时的注意事项:1.眼动仪在正式使用之前需要5分钟的预热时间,以防止出现追踪阈限的微小漂移.2.整个支架相对于被试机显示器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不要随便移动支架和被试机显示器。
3.眼动仪的位置在实验中可以根据需要做前后或左右的微小调整,但注意将镜头到眼睛的距离保持在40-—70cm之间.推荐将这个距离保持在50——55cm之间。
4.在不使用眼动仪时,请将镜头盖盖上。
并且注意不要用手触摸镜头.5.除非实验有特殊要求,否则不要改动眼动仪的默认设置。
6.如果不慎移动了本手册中要求固定的某些位置,请立即报告管理人员,以便恢复原状.7.如果在仪器使用中发现异常情况,请立即报告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Eyelink1000眼动仪的组成与基本操作1. Eyelink1000眼动仪的组成与功能在硬件上,Eyelink1000眼动仪主要由主机、显示机和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记录装置连接到主机上,主机和显示机之间通过网线相连,主机的IP为100。
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7篇
![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f5cb3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8.png)
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7篇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精选篇1)1、目的保证化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的各种检测设备的管理。
3、职责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的清洁,使用,维护和保管。
4、工作程序4.1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如铂器皿、玛瑙研钵等)需有登记造册,建卡立档。
仪器档案包括使用说明书、验收和调试记录,初始参数,定期保养维护、校准及使用情况的登记记录等;档案统一存放,由班长统一管理。
4.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上机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4.3使用仪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仪器发生故障时,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4.4仪器使用完毕后,要恢复到所要求位置,做好清洁工作,盖好防尘罩。
4.5计量仪器(包括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等)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4.6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器皿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保养使之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若人为损坏则照价赔偿。
4.7凡有计算机打印出的原始图表必须附在原始记录表后,做好存档;4.8在一起随机配带的计算机上严禁使用自带的软盘和光盘;严禁在计算机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9仪器设备专业计算机只能保留原工作站内容,与仪器工作站无关的内容一律不准装入;若因工作需要确需装入其它软件,必须经过部门领导同意;4.10药品及仪器负责人不能私自将钥匙交他人使用;请假两天以上,必须将钥匙交给部门领导。
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精选篇2)为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防止积压浪费和损坏丢失,必须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以保证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工管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做到购置有计划,有验收,使用保管有责任制度,购进、发出、报废手续完备清楚。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de970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6.png)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是医疗机构内重要的管理规范,旨在保证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和抢救物品的及时调配。
下面是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的详细说明:1.管理制度:(1)设定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制度,明确使用人员、责任部门、使用维护周期、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2)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水平;(3)建立设备登记表和使用记录表,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点、检查,确保设备的齐全和正常状态。
2.仪器设备的使用流程:(1)提交使用申请:使用人员根据需要向仪器设备使用管理部门提交使用申请,明确使用的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和使用时间等;(2)审批申请:仪器设备使用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使用条件;(3)办理借用手续:审核通过后,使用人员到仪器设备使用管理部门办理借用手续,填写借用登记表,并签订相关借用协议;(4)使用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根据借用时间和目的,到指定的仪器设备使用地点使用设备,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5)归还设备:借用设备的使用期限结束后,使用人员需按时归还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清理和检查;(6)反馈和维修: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使用人员需要及时向仪器设备使用管理部门反馈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1.管理制度:(1)设定抢救物品使用的管理制度,包括物品种类、储存方式、管理责任和定期检查等;(2)创建抢救物品管理部门,负责抢救物品的采购、储存、配发和更新等工作;(3)制定抢救物品的领用、使用和报废等具体操作规范。
2.抢救物品的使用流程:(1)库存检查:定期对抢救物品库存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物品的齐全和有效期限;(2)报损报废:对已经过期或损坏的抢救物品进行报损报废处理,做好相应的记录;(3)抢救物品的申请: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需求,向抢救物品管理部门提交物品申请,明确需要的物品、数量和使用时间;(4)审批申请:抢救物品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使用条件;(5)领用物品:审核通过后,使用人员到抢救物品管理部门领取物品,核对物品和数量;(6)使用物品:使用人员按照医疗操作规范,正确使用抢救物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7)记录和报告:使用人员需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物品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情况,并按照规定的流程向抢救物品管理部门报告使用情况;(8)更新库存:抢救物品管理部门根据使用情况和库存量,定期更新物品的采购计划,保证抢救物品的及时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管理规定流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确保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2范围
各实验室内分析仪器等。
3职责
实验室主任统筹管理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购置、安装、调试、保养和维护。
4仪器设备的购置
根据工作需要,实验室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负责拟购仪器的调研和采购。
调研过程中,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各个厂家仪器的性能,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定仪器型号,报部门负责人批准。
所购仪器必须符合合同规定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做退货或与供货方协商处理。
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的购置直接由设备设施负责人提出计划,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做好记录。
5仪器设备的验收
实验室主任、仪器管理人员和仪器使用人共同完成验收。
应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及书装箱单,并将资料存档,复印件供操作人员使用。
清点备件是否按合同规定备齐。
由仪器管理人填写验收记录、仪器登记表。
实验室主任确定仪器管理人员。
仪器管理人员对具备相应合格资料的小型电器设备和设施并做好验收记录完成验收。
6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
仪器管理人员检查供电电源是否与仪器相匹配,仪器设备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仪器的安装调试工作应在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安装调试中发现的问题,由仪器管理人员及时汇总反馈给生产厂家解决。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仪器使用人员要及时记录仪器的各项工作性能,审查仪器的工作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递交调试、性能检验报告。
调试期间,仪器使用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厂家的培训,独立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
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后,仪器使用人负责写出书面调试报告,进口仪器说明书应译成中文后与仪器的原始资料一起存档,当说明书内容较多时,应至少将仪器操作程序翻译成中文。
7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认真学习,熟悉仪器的工作性能,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认真操作。
大型精密仪器要专人专管专用,责任到人,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一般仪器也不得随意搬动。
仪器离开、返回实验室均应通知仪器管理人员,仪器返回后,在使用前由仪器管理人员对其性能进行核查,显示满意结果方可使用。
仪器使用后要记录仪器的工作情况、使用时间、使用人员,有无异常现象发生等,填写仪器使用记录表。
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切断电源、热源、气源等,并做好防尘措施。
按照仪器规定达到的指标或调试时的性能指标定期进行检验,并且登记备查。
(大型仪器半年一次,常规仪器三个月一次,检验项目包括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与精度等)。
不是经常使用的仪器要定期通电检查(梅雨季节每周通电一次,其它季节半月通电一次)和更换防潮硅胶(硅胶发红即更换)等,并且登记备查。
与仪器配套使用的电脑不得安装与仪器使用无关的软件。
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要按特殊要求进行维护。
仪器室内要穿工作服,不准吃零食,不准吸烟,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干燥,一切有腐蚀性物质不得存放在仪器室内。
8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每台仪器应有固定标识牌,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号、固定资产号、购置日期、仪器管理人员等。
每台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
内容包括仪器使用说明书、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进时间、启用时间、验收报告、调试报告、使用登记、维护和维修记录、仪器故障记录及检定记录(检定合格证书),交由档案员存档。
仪器使用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要能独立熟练地操作仪器。
其中仪器责任人要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
所有仪器设备应配备相应的设施与操作环境,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使用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转,避免仪器设备损坏或污染。
所有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终止测试。
由仪器责任人向室主任和分管站长汇报,按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程序申请维修。
在维修期间应加以“停用”标识,避免其他使用人员误用。
属于国家法定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文件规定,送计量部门定期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按检定结果在仪器醒目位置贴上仪器使用“三色标识”。
即:“合格”、“准用”、“停用”。
所有仪器由仪器管理人员建立仪器档案,并制定仪器设备一览表新仪器要及时归档,并添加到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档案要做到一台一档,主要内容包括:仪器登记表,技术说明书,验收调试报告,维修报告,使用及维护情况记录表及检定报告。
每台仪器设备的档案应按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管理、整理并定期进行清点,以防资料丢失,一般一个季度一次。
9仪器设备的维修
仪器的一般故障,由仪器使用人员自行排除。
同时实验室主任,并在仪器使用记录表上登记。
较重大故障要报告部门负责人。
当仪器出现使用人员不可解决故障时,必须填写仪器维修申请单,由专业人员维修,大、中型精密贵重仪器未经维修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拆卸。
检修过程中,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
检修完毕,维修人员应填写维修记录或报告,使用人员应进行性能检验并有检验报告。
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后,该仪器方可投入使用。
当仪器的故障无法得到修复或修复后的部分性能指标下降,应申请仪器设备降级或报废。
10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各类不同的仪器必须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分析项目制定一套调校、检定方法,定期进行调校、检定,每次调校、检定过程都应做好记录。
对需要强检的仪器,质保室应及时按照强检规定送检。
检定报告要及时归档。
对调校、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一律不准使用。
大型仪器一经搬动都必须进行调校、检定。
对所有仪器实行标志管理,核定计量检定证书及校准结果后分别贴上国家技术监督司认证办公室统一制订的标志。
凡见“停用”标志不得使用。
11仪器设备的降级、报废
仪器的降级使用,必须履行以下程序:
降级使用的仪器包括:
需要做报废处理的仪器包括:
需要报废处理的仪器,必须履行以下程序:
附表:
1、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
南方测绘购置仪器申请表
申请部门:
主要功能:
拟购置仪器将承担的主要业务:
拟购仪器设备的目的和必要性:
申请人(签字):
年月日
审批意见:
审批人(签字):
(盖章)
年月日
2、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
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购置日期:
3、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设备一览表
4、仪器报废申请表
仪器报废申请表申请单位:管理人:年月日
5、仪器维修记录表
仪器维修记录表
6、档案销毁清册
档案销毁清册
填表说明:
1.销毁或调整保存年限:同意销毁,请勾选「确认销毁」;不同意销毁,请勾选「不同意」,并填写原因及注明调整之保存年限,例如:仍具参考价值/3年。
2.请依分类号顺序整理,并逐页编写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