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观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方面。
请结合课本中的相关讨论和你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特点的理解和理解。
答:所谓的实践就是在行动中看到精神。
写作作为人类主体精神的创造活动,必须具有实践性实践作为人类认知的基础,不仅是认知的唯一源泉,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
它不仅是正确理解的检验标准,也是理解的目的。
知识和实践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不仅是知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
正因为如此,写作主体也是写作实践的主体。
认知:1)生活实践是建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练习是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
3)写作实践是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其次,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以书面形式表达写作主体的情感或知识,通过读者的阅读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
根据你自己的写作和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际特点的理解。
A: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以书面形式表达对写作主题的某种感受或理解,并通过读者的阅读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
因此,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人类精神交流活动,包括读者因素和阅读环节。
正是由于写作的交流性,这一写作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作者和读者不仅具有写作的主体性质,而且能够相互转化或融合。
认知:1)生活实践是建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练习是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
3)写作实践是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三、教材讲写作要“讲实质”。
其中,“物质”包括哪两部分?请结合教材详细讨论。
所谓“文字有事物”,就是要求写作结果有丰富而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反映作者对自然、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独特体验或理解它包括文本的物质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
文本的材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材料是指作者所关注的、意识到具有一定写作价值的、经过收集和积累以供选择的所有原始材料,包括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和数字材料等。
从狭义上来说,材料指的是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它们已经或将要通过作者的选择写入文本。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1
《基础写作》形考一答案(单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材料的作用()。
选择一项:A. 在写作中寄托作者的情感B. 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C. 在写作后,材料可以来用证明作者的观点是完全客观的,不带了作者的主观发挥。
D. 在写作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题目2(单选)创造的前提在于要有不懈追求的创新意识,创造的基础在于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的成功在于要有捕捉灵感的能力,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A. 个体性B. 创造性C. 通变律D. 实践性题目3(单选)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体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A. 创造性B. 实践性C. 个体性D. 通变律题目4(单选)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作的特殊属性()。
选择一项:A. 化生性特征B. 书面性特征C. 参与性特征D. 交流性特征题目5(单选)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体现的是写作的()特征。
选择一项:A. 个体性B. 通变律C. 实践性D. 创造性题目6(单选)写作应遵循文有大法,无定法;字字古有,言言古无,体现的是()的写作基本规律。
选择一项:A. 写作化生律B. 写作整合律C. 写作转化率D. 写作通变律题目7正确(多选)广义材料的选择要求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B. 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C. 应当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材料D. 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题目8(多选)对材料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选择一项或多项:A. 层次分析B. 阶段分析C. 逻辑分析D. 部分分析题目9(多选)写作思想的基本要求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A. 真实B. 新颖C. 平常D. 深刻题目10(多选)写作思想提炼的基本途径包括()。
【免费下载】电大作业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左氏春秋传》,左丘明2、春秋,儒家3、战国,道家4、《小戴礼记》,戴圣5、裴松之,《三国志》6、“靖节”7、《幽明录》,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8、韩文公,文道合一9、柳河东,韩愈10、诗文革新,《欧阳文忠公集》二、名词解释1、先秦诸子散文2、“竹林七贤” 见《大学语文》P3见《大学语文》P49—50三、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1、见《大学语文》P17(注释)2、见《大学语文》P21(注释)四、简答题1. 简述《冯谖客孟尝君》中人物描绘的特点。
见《大学语文》P9—102. 简述《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一则中对文人士大夫丰神特点的描写。
见《大学语文》P57五、分析题1.分析《史记·伯夷列传》表达的主要观点。
见《大学语文》P32--332.分析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嵇康与山巨源“绝交”的原因。
见《大学语文》P50—51作业2一、填空题1、明,卓吾,“童心”2、竟凌,钟潭二、名词解释梧桐派见《大学语文》P85三、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1、见《大学语文》P91(注释)2、见《大学语文》P103(注释)四、简答题1.简述谭友夏小品二则中借景借人说己的写作手法。
见《大学语文》P96—972.简述《与友人论学书》的主要内容。
见《大学语文》P108五、分析题1.论述李贄提倡“童心论”的目的和意义。
见《大学语文》P88—892.分析《湖心亭看雪》是如何把写景、记事与抒情融为一体的?见《大学语文》P103—104作业3一、填空题1、“革命文学”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之夜》,《家》,《骆驼祥子》4、现代话剧成熟5、《生死场》6、“新感觉派”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8、《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9、路翎10、艾青11、文艺为工农兵服务12、赵树理 13、《围城》 14、《饮冰室合集》15、《朝花夕拾》 16、《骆驼祥子》,“市民诗人”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 见《大学语文》P1222、“新月派” 见《大学语文》P122—123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见《大学语文》P1234、“京派“ 见《大学语文》P123三、简答题1、简述周作人小品文《苍蝇》的内容。
2022年电大作业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阅读与写作基础形成性考核参照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左氏春秋传》,左丘明2、春秋,儒家3、战国,道家4、《小戴礼记》,戴圣5、裴松之,《三国志》6、“靖节”7、《幽明录》,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8、韩文公,文道合一9、柳河东,韩愈10、诗文革新,《欧阳文忠公集》二、名词解释1、先秦诸子散文2、“竹林七贤”见《大学语文》P3 见《大学语文》P49—50三、解释语段中加点词1、见《大学语文》P17(注释)2、见《大学语文》P21(注释)四、简答题1. 简述《冯谖客孟尝君》中人物描绘特点。
见《大学语文》P9—102. 简述《世说新语》“雪夜访戴”一则中对文人士大夫丰神特点描写。
见《大学语文》P57五、分析题1.分析《史记·伯夷列传》体现重要观点。
见《大学语文》P32--332.分析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嵇康与山巨源“绝交”原因。
见《大学语文》P50—51作业2一、填空题1、明,卓吾,“童心”2、竟凌,钟潭二、名词解释梧桐派见《大学语文》P85三、解释语段中加点词1、见《大学语文》P91(注释)2、见《大学语文》P103(注释)四、简答题1.简述谭友夏小品二则中借景借人说己写作手法。
见《大学语文》P96—972.简述《与友人论学书》重要内容。
见《大学语文》P108五、分析题1.论述李贄倡导“童心论”目和意义。
见《大学语文》P88—892.分析《湖心亭看雪》是怎样把写景、记事与抒情融为一体?见《大学语文》P103—104作业3一、填空题1、“革命文学”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3、《之夜》,《家》,《骆驼祥子》4、现代话剧成熟5、《生死场》6、“新感觉派”7、“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8、《华威先生》,《在其香居茶馆里》9、路翎10、艾青11、文艺为工农兵服务12、赵树理13、《围城》14、《饮冰室合集》15、《朝花夕拾》16、《骆驼祥子》,“市民诗人”二、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见《大学语文》P1222、“新月派”见《大学语文》P122—123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见《大学语文》P1234、“京派“见《大学语文》P123三、简答题1、简述周作人小品文《苍蝇》内容。
2021年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一、作为写作普通属性,写作活动主体性特性体当前主体精神活动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有关阐述和自身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性理解和结识。
答:所谓实践,就是精神见之于行动。
写作作为人一种主体精神创造活动,必然具备实践性特性。
实践作为人结识基本,既是结识唯一源泉,也是结识发展动力;既是结识对的与否检查原则,也是结识目所在。
结识与实践这种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既是结识主体,同步也是实践主体。
正由于如此,写作主体同步也是写作实践主体。
结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主线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重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唯一途径。
二、写作主线目,在于以书面形式将写作主体感受或结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精神交流。
结合自身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性结识。
答:写作主线目,在于以书面性形式将写作主体某种感受或结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精神交流。
正由于如此,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包括读者因素和阅读环节在内一种人类精神交流活动。
正是由于写作交流性对写作这种本质规定,决定了作者与读者不但具备写作主体性质,并且是可以彼此转化或融合。
结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主线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重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唯一途径。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涉及哪两个某些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详细阐述。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规定写作成果有丰富并且详细思想内容,可以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某种独特体验或结识。
它涉及文本材料和思想两方面因素。
文本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区别,广义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一切原始材料,涉及事实形态、理论形态和数字形态等等。
狭义材料,则是专指通过作者选取,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基础写作形成性作业答案汇总
基础写作形成性作业答案作业一答案:1. p4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①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②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③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2.P11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①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②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③双重主体:作者与读者的相对性.3.p26物是文本的材料和思想.文本的材料指凡是被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的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都可以称为材料.文本的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4.观点正确.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5.P34——38作业二答案:1.p51“序”指文本的结构。
结构,具体而言,是指写作者按照思想表达的要求而将所选定的材料妥善地组织成一个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有机整体过程中所进行与安排,以及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手段、方式、方法。
2.p54我认为,此观点我同意。
①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完整匀称;②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周严缜密;③结构安排应该做到错综变化。
3.p62、p66、p68我们选取“层次和段落”谈谈,可以选取“过渡和照应”,也可以是“开头和结尾”。
层次和段落的安排原则有两点:①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②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4.以“我”对小女孩妇女从同情到关心再到惋惜的情感变化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作者对父女两每次不同的变化,都是直接围绕全文的思想我”为父女俩末能达到愿望而遗憾,也包含着“我”对父女俩的命运的关心和牵挂。
其中有部分插叙:交代了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
交代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
是使“我”后来感情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5.《智利地震》故事的背景是1647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作者的精巧构思就落在地震之后发生的人杀人的事件上。
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汇总
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
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
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基础写作作业11.见教材P4~52.见教材P11~123.见教材P26.27.384.见教材P27.P385.提示:文章作者由外国家庭吃饭时,饭前常由小孩或老人谢天而想到自己儿时祖母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老天,进而想到爱因斯坦在成功面前总是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的推崇。
所选取的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阅读者有“一见钟情”的吸引力,让我们与作者一道从更普遍,更深广的层面上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形象,更生动地告知人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基础写作作业21.见教材P522.见教材P55~573.见教材P68~694.提示: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即按照:冷漠——热情——同情——关心——牵挂这一感情变化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既反映了作者的心情的变化,也能通过阅读而影响读者的情绪,这对强化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5.见教材P61~62基础写作作业31.见教材P71,72,P87,88,89,90,9,92,93~952.见教材P81,82,83~953.见教材P98,101,02,105,1074.见教材P109~1215.本文的语言准确、简洁、畅达、生动、既具声韵美与辞藻美,也具感性美与华丽美。
如对雪中小花的描写用了“染”、“闪”、“跃”、“燃”等准确、简洁的词语。
有如写雪中的小草用了“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等双声词。
写雪中小花用了“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等叠音词。
还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小草、小花的顽强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在表达方式上,较好的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加强了文章的鞭打效果。
在表达技法上,较好地使用了倒叙法、插叙法、对比法、错综法,主客化合法等技法基础写作作业41.见教材P131~1382.见教材P142~3.见教材P150~1554.见教材P174~1785、本文写的是主人公小微对送蜡烛的小男孩的一场小小误会。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基础写作形成性作业答案作业一答案:1.p4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①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②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③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2.P11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①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②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③双重主体:作者与读者的相对性.3.p26物是文本的材料和思想.文本的材料指凡是被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的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都可以称为材料.文本的思想,即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4.观点正确.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5.P34 38作业二答案:1.p51 “序”指文本的结构。
结构,具体而言,是指写作者按照思想表达的要求而将所选定的材料妥善地组织成一个符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有机整体过程中所进行与安排,以及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手段、方式、方法。
2.p54我认为,此观点我同意。
①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完整匀称;②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周严缜密;③结构安排应该做到错综变化。
3.p62、p66、p68我们选取“层次和段落”谈谈,可以选取“过渡和照应”,也可以是“开头和结尾” O层次和段落的安排原则有两点:①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②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4.以“我”对小女孩妇女从同情到关心再到惋惜的情感变化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作者对父女两每次不同的变化,都是直接围绕全文的思想我”为父女俩末能达到愿望而遗憾,也包含着“我”对父女俩的命运的关心和牵挂。
其中有部分插叙:交代了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
交代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
是使“我”后来感情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5.《智利地虑》故事的背景是1647年,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作者的精巧构思就落在地震之后发生的人杀人的事件上。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卅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童进行分杭―、作为写作的俪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表现在主牖郦詞的储庄蛾性、创造性S若干层血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蛾谈谈探对写作擁特征的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翘解写作的—般属性有權性、实蹋1创難三伟点教材k于每—点T®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漏所以—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选九个小点都谈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綱詞无论你写卄么选用明虺材料运用何种幟懿成文后所体现出也样的清神融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勰的个人色彩比如巧中学生年少瓣不成熟阅历轻浸与f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if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童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紀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W.审美与价值取向務元素不—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坟如其人举即“个体世.关于第二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起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H实庭行动过阻这瞬写作的蛾性特点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划造性"这个词丽下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f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国虫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卫的这也体现了上面醐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 所以每■彳人写岀来的文章者展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沪"就是创造性的体毗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就是教材中讲至啲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晁好寸世界对熾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呈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
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瞬写作主体的厳或认魅达出来并通过的阅读来虫踮作者与瞰者之醐精神交洗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跣淡谈探对写依流性舸的认识。
2023年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从中央电大旳《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 试题将出得比较活, 同学们尤其要重视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旳一般属性, 写作活动旳主体性特性表目前主体精神活动旳个体性、实践性、发明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旳有关论述和自身旳写作实践, 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性旳理解和认识。
答: 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 写作旳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发明性三个特点, 教材上有关每一点下面均有三个小点旳论述, 假如死记, 很轻易搞混, 因此, 一定要结合自己旳写作体会来谈, 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 抓住大旳方向就可以了。
有关第一种特点: 个体性, 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旳一项精神活动, 无论你写什么, 选用哪些材料, 运用何种体裁, 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旳精神气质, 等等, 都带着写作者强烈旳个人色彩, 例如一种中学生, 年少, 热情, 不成熟, 阅历轻浅, 与一种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察黄河或长江源头, 然后写出来旳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 两个同样年龄旳少年一起去考察, 写出来旳文章也不会同样, 这跟他们旳性格特点、爱好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 等等元素不一样样是紧紧相联旳。
这就是所谓旳“文如其人”, 即“个体性”。
有关第二个特点:实践性, “写作”, 顾名思义, 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
你得思索写什么, 你得去选择适合旳材料, 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 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 然后, 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 等等, 因此, 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旳实践性特点。
有关第三个特点:发明性, 不要被“发明性”这个词所吓住, 认为这是作家干旳活, 科学家干旳活, 这是不对旳。
一般人旳写作同样是有发明性旳, 由于每一种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旳, 那么每个人旳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旳, 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旳第一种特点“个体性”, 因此每一种人写出来旳文章都是“唯一”旳一篇, 举世无双旳。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6)考核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最新《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1-6)试题与答案解析形考任务1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正确答案: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正确答案: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首先,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我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精品]基础写作形成考核册答案.doc
基础写作基础写作作业1:1、从三个方面来谈:(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木途径。
一切写作Z源都是客观社会生活,作者主管有写作的能力与愿望,但无社会生活之源, 是无法进行写作的。
(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的实践一是向生活学习,二是向已有的书籍学习,增强一个人的鉴赏能力,也是在提高写作能力。
(3)、将理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勤于动笔是最重要。
2、写作具有交流性,作者与读者在交流屮可以彼此转化或融合。
(1)、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
阅读者在阅读时,不机械的阅读,要有自己的观点、评价、态度、阅读自身是写作的延续。
(2)、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
作者创作者要期待读者阅读,因此要考虑读者的期待,并按其愿望进行创作,例如小品、小说等创作等。
(3)、双全主体、作者于读者的相对性。
3、言Z有物的物包含两个因素:一是问题的材料,二是问题的思想内容。
材料是思想产生的基础和表现的支柱,是为文之物。
思想是问题的主旨、屮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魂,我们常常把主题思想比喻为文章的魂,把材料比喻为文章的血肉Z躯。
4、材料全在选择,选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一一典型性,材料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内涵要深刻,材料要有可读性——新颖,如果你所用的材料新颖,丰富,会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例如毛泽东的文章,鲁迅的文章,都能达到此种境地。
5、文章主旨明确,立意深刻,人不要自吹自播,更不要贪天功为己有,即使是对人类有过巨大的贡献的人,也应该感谢别人。
作者为了论证白己的观点,运用了爱因斯坦的例子,介子推的例子,雨果推字的约伯记的观点,这些材料的运用,新颖、典型、有分量。
除此Z外,还用了自己的祖母、教导笔者要感谢上天的平凡的例了,使读者感到生动,鲜活,仿佛这些道理就在读者的身边。
这些生动、鲜活、典型、新颖的材料的运用,使得文章说服性更强,论理更深刻。
基础写作作业2:1、言Z有序是确定材料与思想Z间组合关系和组合方式——是问题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所谓实践,就是精神见之于行动。
写作作为人的一种主体精神的创造活动,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实践作为人的认识的基础,既是认识的唯一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既是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所在。
认识与实践的这种不可分割性决定了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也是实践主体。
正因为如此,写作主体同时也是写作实践的主体。
认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
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性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
正因为如此,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包含读者因素和阅读环节在内的一种人类精神交流活动。
正是因为写作的交流性对写作的这种本质规定,决定了作者与读者不仅具有写作的主体性质,而且是可以彼此转化或融合。
认识:1)生活实践是确立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主要途径;3)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的途径。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
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
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
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
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
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第三个材料是议论,也可以说是名人名言,用雨果的话,点出主题,“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中国的“天”,与国外的“天”,是一样的,“谢”的情怀也是一样的。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谢天”的进一步阐释。
最后,点明文章的每一个材料都精心组织的,没有多余的、枝蔓的东西,对表达思想起到了非常好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在选择的符合思想表达要求的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材料要最有启迪效果。
所选的材料,,不只是被动地或简单的完成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的任务,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积极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甚至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3)材料要有可读性。
材料的可读性主要指由材料的鲜活生动所产生的使读者“一见钟情”的吸引。
提炼文本思想有以下几条基本途径: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文本思想的提炼,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有关材料,如果掌握的材料残缺,会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出现错误。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我们在提炼文本思想时,要善于由现象探寻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探寻较为深刻以至更为深刻的本质,由现实追寻历史,由结果追问原因,由表面原因追问深刻原因以至产生原因的原因。
如此尽量发挥自己的思维潜力,在自己的学识积累和思辨能力范围内,穷理极义,在逐层深入的推求与追问过程中,达到对事物尽可能深刻的认识。
3)在对多中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同样的材料,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分析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在提炼文本的思想时,应该尽可能发生多地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分析材料并获得多样性的结论,然后在次基础上,进行比较、选择,舍弃那些一般的、缺乏新意的认识,提炼出某种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认识。
作业2一、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结构安排要做到“言之有序”,是由写作及接受活动中思维与表达所使用的基本工具,语言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决定的。
因此,结构安排必须遵循写作的交流性质所要求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艺术手法.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当特别重视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它包括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二、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与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答:我认为,此观点我同意。
就一般写作而言,结构的审美效果更多地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即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
而结构的审美效果是一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该做到错综变化。
三、文本结构的安排涉及诸多环节,对此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予以具体阐述。
答: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方面:1)层次与段落2)过渡与照应3)开头与结尾层次,也称结构段、意义段,它是指文本内容各主要部分的划分和表达次序的安排。
段落,就是自然段。
它是从文字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
层次与段落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层次安排的不可或缺性;二是层次安排的不可调换性。
对段落的划分还要符合两条基本要求:单一而完整;长短要适度。
四、层次和段落是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
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答:以“我”对小女孩妇女从同情到关心再到惋惜的情感变化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作者对父女两每次不同的变化,都是直接围绕全文的思想我”为父女俩末能达到愿望而遗憾,也包含着“我”对父女俩的命运的关心和牵挂。
其中有部分插叙:交代了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
交代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
是使“我”后来感情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五、阅读19世纪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智利地震》,谈谈你对小说结构艺术手法的感受和思考。
答:小说的主要特点: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第二,小说要描写具体、真实的环境;第三,小说要塑造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
《智利地震》,让读者从头至尾会笼罩在当时浓浓的封建宗教的乌云中:小说主人公荷塞发与家庭教师相恋未婚先孕,被教会判处死刑。
突然袭来的大地震让她和恋人奇迹般地逃脱了被处以死刑的命运。
出于教徒的虔诚,荷塞发在地震后重返教堂忏悔,最终与恋人双双死于遭受封建宗教思想毒害的教徒棒下。
小说开始是非常紧张的,荷塞发就要被处死,她的恋人也准备自杀殉情,这时,地震发生了。
九死一生的恋人相聚在一起,劫后余生的人们似乎接纳了他们,他们也以为经过惨烈的地震,人们会忘记会宽恕,此时的描写是疏缓和缠绵的。
但是,当他们重返教堂,神甫将矛头指向了他们,小说骤然紧张,一场混战,愚昧的信徒残忍地杀死了他们。
具体分析请参见教材P61、62的分析。
作业3一、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答:“言之有文”指的是作者要能有效的使用语言表达思想.首先应当对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其次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有自觉的认识和把握;第三还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风格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把握。
“言之有文”还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
表现技法因其表达方式方式不同也有多种多样:如叙述的技法有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等;描写的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等;说明的技法有定义法、诠释法、分类法等;议论的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等;抒情的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和主观法等等。
二、写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形式将写作者运思谋篇的思维成果外化为具有阅读交流功能的文本的活动。
从保证阅读交流的有效性角度来看,书面语言表达应具有相应的基本特征和美学特征,结合自己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书面语言特征的理解。
答:写作是一种运用书面评议形式将写作者运思谋篇的思维成果外化为具有阅读交流功能的文本活动。
人类语言交流的有效性首先是建立在交流双方共同遵循的基本规则基础之上,这在运用语言的规范化形态---书面语言所进行的阅读交流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准确、畅达和简洁。
三、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
请结合不同的文体,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