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图题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带图详解 完整版第七章 习题答案 (14)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带图详解 完整版第七章 习题答案 (14)](https://img.taocdn.com/s3/m/00ef29b165ce050876321399.png)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1. 根据图7—1(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8)中线性需求曲线d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试求:图7—1(1)A点所对应的MR值;(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eq \f(15-5,5)=2或者e d=eq \f(2,3-2)=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则A点的MR值为MR=2×eq \b\lc\(\rc\)(\a\vs4\al\co1(1-\f(1,2)))=1(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eq \f(15-10,10)=eq \f(1,2)或者e d=eq \f(1,3-1)=eq \f(1,2)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则B点的MR值为MR=1×eq \b\lc\(\rc\)(\a\vs4\al\co1(1-\f(1,1/2)))=-1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3所示:图7—3(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
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
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西方经济学—画图共65页PPT
![西方经济学—画图共6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0b879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6.png)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西方经济学—画图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西方经济学作图题
![西方经济学作图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7848fd9ec3d5bbfd0a74bc.png)
入的变化:将补偿预算线向上平移至AB′,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均衡点b。由c点到b点商品1
XX
的消费数量从1进一步增加到1,即为收入效应。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与价格变
化成反向变动,因此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方倾斜的。
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可参照正常品的图示分析,此处略去具体图示(一般低档物品b点落在a
入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以图2-2(a)图为例,当ed>1时,在A点
的销售收入PQ32060,B点的销售收入PBQB250100。gt;1时,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APLMPL
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的结果。如图4-3所示
在图中,当MPL超过APL时,AP
L是上升的。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撇开其他情况。例如,撇开劳动和资本的使用价格及其变动,
AB那么,劳动平均产量上升,会使劳动的平均成本(即单位产品中劳
APL动成本或者说AVC)下降,并进而使产品平均成本(AC)下降。这
点和c点之间,吉芬物品b点落在a点的左侧)。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正常品一样,都与价格呈反向变
化,但是收入效应却和价格成同向变化。一般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因此需求曲线依然右下倾
斜。但是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其特殊在于其收入效应非常大以至于超过了收入效应,因此导
致了向右上方倾斜的异常需求曲线。
X随着收入水平I的上升而增加。图3—1(b)和图3—2(b)相对应,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图中
1
的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
X2
A′′
X2
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
蔡增正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蔡增正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及答案第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8b86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e.png)
第十章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的产量与价格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垄断性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是:a、很少几个占统治地位的企业,进入障碍较少b、数量众多的企业,严格的进入限制c、数量众多的企业,进入障碍较少d、很少几个占统治地位的企业,严格的进入限制2、在垄断性竞争市场中,进入市场a、完全没有障碍b、比在充分竞争市场中困难,但比在纯粹垄断市场中容易c、比在纯粹市场中更困难d、完全禁止3、非价格竞争是指:a、不同行业产品之间的竞争b、竞争对手之间对相互之间的价格变动视而不见c、以广告、促销及改变产品的特性等手段进行竞争d、降低生产成本,但并不由此降低价格4、下列哪一项不是垄断性竞争市场的特征?a、非价格竞争b、产品存在差异c、进入市场较容易d、在长期内在A TC的最低点上进行生产5、垄断性竞争行业既有竞争因素也有垄断因素,其垄断因素主要源于:a、串通共谋的可能性b、较严格的进入障碍c、产品的差异性d、决策时的相互依赖性6、垄断性竞争企业与充分竞争企业最显著的区别在于:a、前者不追求利润最大化b、后者只有降价,才能增加销售c、前者的需求曲线完全缺乏弹性d、前者销售的是相似的但并不完全相同的产品7、垄断性竞争市场和充分竞争市场的相似之处在于:a、都没有进入障碍,即使有也非常少b、都肯定在短期内能获得经济利润c、都生产存在差异的产品d、在两种市场中单个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都具有完全弹性8、垄断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a、具有负斜率且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b、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且与横轴平行c、具有负斜率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d、由于企业是“价格制定者”,所以其边际收益曲线不存在9、垄断性竞争企业a、在短期内获得正常利润,但在长期内遭受损失b、在短期内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遭受损失,但在长期内获得正常利润c、在短期内和长期内都一直会遭受损失d、在短期内和长期内都一直会获得经济利润10、在垄断性竞争市场中,企业将产量确定在哪一点上以实现利润最大化?a。
西方经济学作图题
![西方经济学作图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09af63e87101f69e3195b5.png)
六、作图分析题1、利用图形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比买方会更重视需求的价格弹性。
作为卖方的厂商应针对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便获得最大化的销售收入。
⑴ e d >1的商品,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因为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以图2-2(a)图为例,当e d >1时,在A 点的销售收入32060A AP Q ⋅=⨯=,B 点的销售收入250100B B P Q ⋅=⨯=。
显然, B 点的收入大于A 点的收入。
所以当e d >1时,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⑵ 0<e d <1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因为降价导致的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量小于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以图2-2(b)图为例,当0<e d <1时,在A 点的销售收入32060A AP Q ⋅=⨯=, B 点的销售收入22550B B P Q ⋅=⨯=.显然,A 点的收入大于B 点的收入。
所以当0<e d <1时,降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正方向变动。
⑶ e d =1的商品,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因为价格变动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等于需求量变动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2、利用图形说明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带来的市场后果。
答:(1)政府价格管制:最高限价。
图2-3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高限价的情形。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规定该产品的市场最高价格为P 0,市场价格为P e ,最高限价P 0小于均衡价格P e ,且在最高限价格P 0的水平,市场需求量Q 2大于市场供给量Q 1,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会出现供给缺口,其数量为Q 2-Q 1。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四-十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四-十章](https://img.taocdn.com/s3/m/552b6f3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f.png)
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要素投入,则该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渐减少.2.等产量线:也叫等生产线,是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某种产品的不同的投入组合的轨迹。
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4.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预算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5.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6.扩展线:是表示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将采用的最佳投入组合的轨迹。
7.规模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降。
规模不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下上升。
8.外在经济:是指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引起的平均成本下降。
外在不经济:由于厂商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单位成本上升.9.机会成本:是指由于使用特定资源而放弃的该资源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
会计成本:是指需要现实的货币支付,会在厂商的会计账目上记录和反映出来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和支付且无法收回的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厂商支付给各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而形成的成本.隐性成本:是指应该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进行货币支付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10.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自有生产资源应该获得的正常报酬。
经济利润:是厂商销售收益扣减经济成本的余额.11.短期总成本: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全部成本.短期内它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构成。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六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dd8de89c6c175f0e7cd13788.png)
一、名词解释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行业短期均衡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二、选择题1、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是以下哪个市场( )A、农产品市场B、轻工业品市场C、重工业品市场D、旅遊产品市场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
A、既有厂商进入该行业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B、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C、既无厂商进入该行业也无厂商退出该行业D、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与横轴平行的线C、与横轴垂直的线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4、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D、以上都不对5、假如某厂商的收益只能弥补厂商所花掉的平均可变成本,这表明该厂商( ) 。
A、如果继续生产亏损一定更大B、如果停止生产则不会发生亏损C、无论生产与否亏损是一样的D、如果继续生产,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6、假如某厂商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厂商所花掉的平均可变成本,为了损失最小化,他应该( )。
A、减少产量B、增加产量C、停止生产D、扩大生产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获得了最大经济利润;B、他没有获得最大经利润;C、他是否获得了最大经济利润还无法确定;D、他的经济利润为零。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
B、AR=ACC、MR=MC=AR=ACD、MR=MC=P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C、L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D、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10、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
A、完全来自新企业;B、完全来自原有企业;C、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D、无法确定。
西方经济学—画图
![西方经济学—画图](https://img.taocdn.com/s3/m/b2861e2f2af90242a895e58e.png)
Q x e xy Py
Qx Py
Q x Py Py Qx
dQx dPy Py
Qx e xy lim
Px 0
Py
Qx Py
Qx
dQx Py dPy Qx
供给点弹性大小的几何分析:
给定供给函数 s f ( P), 取线上任一点 , Q A 则A点的点弹性为 :
• 说明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 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 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 位的这种商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量是递减的。 • 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 率的绝对值,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 定了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0
Q
平均固定成本AFC
•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 消耗的固定成本 ;
TFC AFC(Q) Q
C
AFC曲线是一条向两
AFC
轴渐近的双曲线 。
0 Q
平均可变成本AVC
dQ P es dP Q
CB AB CB CA AB 0 B 0 B DA
P
S
A D
C 0 B
Q
因为CB>0B,所以es>1,富有弹性;
S P A
当CB<0B时, es<1,缺乏弹性;
0 C
P A B Q
当CB=0B时, es=1,单一弹性。
S
C 0 B Q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 过TPL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为 该点上的MPL值。 • D点以前, TPL上升, MPL为正; TPL在D点达最大值时,MPL为0; D点以 后,TPL下降,MPL为负值; • 在拐点B之前,TPL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MPL上升;在B点,TPL的斜率达最大值, MPL在B'点达最大值;在B点之后,TPL 以递减的速率增加,MPL在B'点后下降。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剖析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b311aefe4733687f21aa8b.png)
国际经济学(作图)整理,最全集合1.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
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产品的增加。
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
图形如下:2.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 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
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
但国内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
故:生产者剩余增加,+(a+b+c)消费者剩余减少,-(a+b)政府补贴额为,-(b+c+d+e+f+g)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
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
3.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B 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在没有资本流动时,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当发生资本流动时,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GDP。
总之,资本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
4.用图示说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利益及其分配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A国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aA,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出)B国为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bB,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力流入)在没有劳动力流动时,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劳动报酬为OaCGA,资本报酬为CFG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劳动报酬为ObHMB,资本报酬为HJM当发生劳动力流动时,A国劳动力流出,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上升,由Oa上升至OaN;而B国因劳动力流入,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下降,由ObH下降至ObT。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c6a303ddccda38366baf4c.png)
1、.用IS一LM模型说明货币量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要求作图)(1)IS一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
(2)货币量的变动会引起LM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
这就是,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LM0移动到LM1),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从Y0增加到Y1),利率下降(从i0下降为i1);反之,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LM0移动到LM2),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从Y0减少到Y2),利率上升(从i0上升为i2)。
2、用图形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1)平均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边际成本是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2)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减。
(3)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增。
(4)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最低。
3、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2)基数效用论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3分)。
(3)在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用公式表示为:(a)(b)上述(a)式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是既定的,购买X与Y物品的支出不能超过收入,也不能小于收入。
超过收入的购买是无法实现的,而小于收入的购买也达不到既定收入时的效用最大化。
(b)式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即所购买的X与Y物品带来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也就是说,每1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商品,还是购买Y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4、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七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bda015e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8.png)
西⽅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七章微观第七章习题⼀、名词解释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占优策略均衡⼆、选择题1、对于垄断⼚商来说,()。
A、提⾼价格⼀定能够增加收益;B、降低价格⼀定会减少收益;C、提⾼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B、MR=SMC=LMC;C、MR=SMC=LMC=SAC;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B、Ed<1;C、Ed=1;D、Ed=0。
4、完全垄断⼚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B、总收益最⼤;C、总收益递增;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于B市场的价格,则()A、A市场的需求弹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B、A市场的需求弹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付意愿对其进⾏划分;B、⼀级价格歧视引起⽆谓损失;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D、垄断者进⾏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商短期均衡时,()。
A、⼀定能获得差额利润;B、⼀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D、取得经济利润、发⽣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B )A、上升阶段B、下降阶段C、⽔平阶段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垄断竞争⼚商实现最⼤利润的途径有:( D )A、调整价格从⽽确定相应产量B、品质竞争C、⼴告竞争D、以上途径都可能⽤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B、每⼀个寡头都认定对⽅的产量保持不变;C、每⼀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价格保持不变;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西方经济学—画图共62页
![西方经济学—画图共62页](https://img.taocdn.com/s3/m/331c7162eff9aef8941e068a.png)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西方经济学—画图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西方经济学》作图分析题例
![《西方经济学》作图分析题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47fb97f90f76c661371af3.png)
当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增加政府支出,会使IS0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为IS1曲线,与LM0曲线相交于E1,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均衡的利率为i1。
这表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由于利率上升会产生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削弱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剌激经济的作用,不利于国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因此,同时配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会使LM0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为LM1曲线,与IS1曲线相交于E2,这时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2,均衡的利率为i2。
这表明,同时实施双扩张性政策,能保持利率不提高甚至会下降,而国民收入却有较大幅度增加,从而有效剌激经济。
这种双扩张性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
但在运用时应慎重,如果配合不妥当,则可能会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这是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应用的作图分析)。
西方经济学重点之画图分析题
![西方经济学重点之画图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1a0836580216fc700afdad.png)
(作图说明短期产量曲线之特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
(作图并说明MC,AC,AVC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试用图形分别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时获得超额利润、亏损、收支相抵的情况)
(试用图形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左图为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不同价格水平下其利润的情况,并且得出各个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供给的数量;
右图是根据不同的价格水平对应的供给量的曲线,即供给曲线。
对比两个图发现,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刚搞就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S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3f9fe95ef7ba0d4a733bb7.png)
一,填空题(2分,共10分)二,选择题(2分,共20分)三、判断题(2分,18分)四,名词解释(4分,12分)五、计算题(10分,30分)六、作图题(共10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c )A.失业B.价格总水平提高C.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b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B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无差异曲线上C.预算约束曲线上D.需求曲线上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A.一年之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A )A.10美元B.20美元C.2020美元D.2美元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C )A.飞机制造业B.烟草业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D.汽车制造业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C )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C.市场价格D.边际收益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B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11.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他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B )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12.假设摩托车市场处于均衡,此时摩托车头盔价格上升,在新的均衡中,( C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下降B.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上升C.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下降D.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上升13.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D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14.净出口是指( A )A.出口减进口B.出口加进口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D.进口减出口15.现代经济学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简答和作图题
![西方经济学简答和作图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bb526fccbff121dd36836c.png)
短期平均成本呈U形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短期,随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首先呈现递增的趋势,到达一定阶段以后,开始出现边际产量递减,而且将一直递减下去。而在要素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呈反向变动的趋势,因此边际成本呈现U形,也即总成本先以一个递减的比率上升,再以一个递增的比率上升。而从总成本的形状,我们可以导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
同理,当经济处于过热时,将出现通货膨胀缺口,实际总产量大于充分就业的总产量水平,所以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0、乘数发生作用有两个条件:(1)需要比较长的时间;(2)在每一轮经济循环中都要求有闲置的资源,否则实际总产量水平就无法增加,增加只能是名义总产量。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为:
(1)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代表着相同的偏好;(2)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3)经济膨胀时,运用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经济;(2分)
4、运用供求原理说明猪瘟对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
答案要点:猪肉市场的初始均衡点为E1,猪肉市场价格为P1,市场均衡数量为Q1。因为猪瘟造成了猪肉供给的减少,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形成新的供给曲线S2,和猪肉的市场需求曲线相交于新的市场均衡点E2,结果猪肉价格上升,市场供给量减少。
一、作图题
1.图示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生产中出现亏损但继续生产的情况。
说明:厂商根据确定产量,为,此时,由于价格小平均成本,则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出现亏损,但是,价格仍然高于平均可变成本,若继续生产,则可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若停产,则固定成本不能得到任何补偿。所以应继续生产。(2分)作图(5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练习作图与说明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练习作图与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6978471a58da0116d174966.png)
1.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的特征。
答:(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可以分截为两个部分,他们分别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仅考虑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收入效应则相反,他仅考虑实际收入水平(即效用水平)变化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而不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对实际需求量的影响。
无论是分析正常品,还是低档品,甚至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要运用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就是补偿预算线。
(2)关于正常物品。
如图3-3(a )图中,初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 点,相应的正常品(即商品1)的需求为11x 。
价格1P 下降以后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b 点,相应的需求量为1211x x 。
即 1P 下降为总效应为12x ,且为增加量,故有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作一条平行与预算线AB '且与原有的无差异曲线1U 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以虚线表示),相应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c 点,而且注意,此时b 点的位置一定处于c 点的右边.于是,根据(1)中的阐述,则可以得到:由给定的代表原有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1U 与代表1P 变化前、后的不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不同的)预算线AB 、FG 分别相切的a 、c 两点,表示的是替代效应,即替代效应为1311x x ,且为增加量,故有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由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1U 和2U 分别与两条代表相同相对价格的(即斜率相同)预算线FG 、AB '相切的c 、b 两点,表示的是收入效应,即收入效应为1213x x ,且为增加量,故有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化。
X2AA (正常物品) A (低档物品) b(吉芬物品)F U2F a F a b abc U2 c U2 cU1 B GU1 U1O X11 X12 B X13 G B’X1O X11 X12 X13 B’ X1 O X11 X12 X13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总效应由于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分别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所以,正常物品的总效应与价格一定呈反方向变化,由此可知,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2.19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问答及作图
![12.19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问答及作图](https://img.taocdn.com/s3/m/da3f9ae04b35eefdc9d333b6.png)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40-P,供给函数为S=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价格下降和收入增加都可以使彩电的市场销售量增加。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收入增加和价格下降引起的销售量增加有什么不同?(要求作图说明)
作图分析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5.现在许多企业都要成为“学习型企业”,这使市场上财经管理类图书走俏,分析这种变化对财经管理类图书市场的影响。
答:学习型企业与财经无特定关联企业发展本身就是在学习中只是目前中国经济从基本生活保障型过渡到多样优选型企业要学习的
是国家经济政策和国策至于对外发展和经济融合这些都是专业人
的领域。
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
变动所引起的变动。
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则需求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作图分析题1、利用图形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卖方比买方会更重视需求的价格弹性。
作为卖方的厂商应针对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便获得最大化的销售收入。
⑴ e d >1的商品,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因为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以图2-2(a)图为例,当e d >1时,在A 点的销售收入32060A AP Q ⋅=⨯=,B 点的销售收入250100B B P Q ⋅=⨯=。
显然, B 点的收入大于A 点的收入。
所以当e d >1时,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⑵ 0<e d <1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因为降价导致的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量小于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以图2-2(b)图为例,当0<e d <1时,在A 点的销售收入32060A AP Q ⋅=⨯=, B 点的销售收入22550B B P Q ⋅=⨯=.显然,A 点的收入大于B 点的收入。
所以当0<e d <1时,降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正方向变动。
⑶ e d =1的商品,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因为价格变动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等于需求量变动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
2、利用图形说明限制价格与支持价格带来的市场后果。
答:(1)政府价格管制:最高限价。
图2-3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高限价的情形。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规定该产品的市场最高价格为P 0,市场价格为P e ,最高限价P 0小于均衡价格P e ,且在最高限价格P 0的水平,市场需求量Q 2大于市场供给量Q 1,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会出现供给缺口,其数量为Q 2-Q 1。
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特别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
当然为了限制某些行业,如一些垄断性很强的公用事业部门产品的价格,政府也采取最高限价的做法。
但是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做法往往导致市场上消费者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又不得不采取配给的方法来分配产品。
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2)政府价格管制:最低限价。
图2-4表示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情形。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所规定的市场价格为P 0。
最低限价P 0大于均衡价格P e ,在最低限价P 0的水平,市场供给量Q 2大于市场需求量Q 1,市场上出现产品过剩的情况,即会出现需求缺口,其数量为Q 2-Q 1。
五、 作图分析题1、 作图分析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推导出消费者均衡,以及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答: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是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
(1)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X dX MRS X dX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组合的价格给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斜率为PP-(2)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均衡条件为12MRS =12P P(3) 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得到价格消费消费曲线,如下图所示。
再将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即可得到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斜率为负,即商品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比。
供给缺口图2-3 最高限价SDP 0O Q 1PQQ图2-4最低限价SDP 0Q 1OPQ 2Q 2P eP e需求缺口2、 作图分析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推导出恩格尔曲线的(要求分类讨论)。
答: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与恩格尔曲线对应的函数关系为()X f I =,其中,I 为收入水平;X 为某商品的需求量。
在图3—1中,两图的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消费者是收入水平和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图(a )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是上升的,所以图(a )中的商品是正常品;图(b )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开始是增加的,但当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之后,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反而减少了,这说明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商品1由正常品变成了劣等品。
以商品1为例,由收入—消费曲线推导恩格尔曲线。
当收入水平为1I 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11X ;当收入水平增加为2I 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21X ;当收入水平为3I 时,商品1的需求量为31X ……..,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入和需求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的恩格尔曲线,如图3—2所示,图3—1(a )和图3—2a)相对应,图中商品1是正常品,商品1的需求量1X 随着收入水平I 的上升而增加。
图3—1(b )和图3—2(b )相对应,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上,图中的商品1由正常品转变为劣等品。
X2 X1OO2U 1U 3U 价格-消费曲线21X11X31X 31X21X 11X X1需求曲线Ⅰ图3-2 恩格尔曲线3、 作图分析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这三类商品的需求曲线的特点。
答: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正常物品:如图3-3所示。
初始预算线为AB,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均衡点a.令商品1价格下降,预算线移至AB ´,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均衡点b.从a 点到b 点,商品1的消费数量从增加到,这就是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总效应。
作一条平行于且AB´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切点为c,该点表示当商品1价格下降,消费者为维持原有效用水平而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从到即为替代效应。
再考虑价格变化导致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将补偿预算线向上平移至AB ´,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均衡点b 。
由c 点到b 点商品1的消费数量从进一步增加到,即为收入效应。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与价格变化成反向变动,因此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方倾斜的。
1X '''1X ''1X ''1X '1X '''1X 'E 3 E 2 E 1U3 U 2 U 1 X 2X 1X 2X 1E 1E 2E 3 U 3 U 2U 1(a ) (b )A ´´ A ´ AA ´´ A ´A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 BB ´B ´´BB ´ B ´´图3-1 收入消费曲线K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可参照正常品的图示分析,此处略去具体图示(一般低档物品b 点落在a 点和c 点之间,吉芬物品b 点落在a 点的左侧)。
这两类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正常品一样,都与价格呈反向变化,但是收入效应却和价格成同向变化。
一般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因此需求曲线依然右下倾斜。
但是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其特殊在于其收入效应非常大以至于超过了收入效应,因此导致了向右上方倾斜的异常需求曲线。
六、作图分析题1、利用短期生产规律,做出曲线图并分析说明理性生产厂商为什么会把生产区域停留在第二阶段?答:如图4-1所示,第一阶段(O~L 3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三条产量曲线中至少有两条曲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上升,从0到L 2三条曲线都呈上升趋势,从L 2到L 3两条曲线上升,一条曲线下降。
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劳动的平均产量和总产量都在上升,且劳动的平均产量在L 3达到最大值。
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相对于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显得过小,固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不高,因此,生产者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因此,理性的生产者不会将自己的生产停留在此阶段,将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把生产扩大到第Ⅱ阶段。
第二阶段(L 3~L 4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三条产量曲线中只有一条曲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上升。
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劳动的平均产量,从而使平均产量递减。
但由于边际产量仍大于零,所以总产量仍然连续增加,但以递减的变化率增加,在终点L 4,TP L 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L 4之后):在这一阶段中,三条产量曲线中没有一条曲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上升。
平均产量继续下降,边际产量变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
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对于固定生产要素来说已经太多,生产者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将减少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把生产退回到第二阶段。
由此可见,短期内合理的生产阶段在第二阶段,理性的厂商将选择在这一阶段进行生产。
至于选择在第二阶段的哪一点生产,还要结合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收益进行分析。
如果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劳动的价格相对较高,则劳动的投入量靠近L 3点对于生产者有利;如果相对于资本的价格而言,劳动的价格相对较低,则劳动的投入量靠近L 4点对于生产者有利。
2、运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作图论证厂商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原则。
答:如图4-2所示,对于唯一的等成本线,在存在多条等产量线时进行分析:产量Q 1最大,但自己目前成本支出无法实现该产量;产量Q 3的生产中存在成本的浪费;只有产量Q 2是既定成本下的最高产量,对应最优要求组合为(L 1,K 1)。
所以,当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时,达到最大产量Q 。
此时均衡条件为俩条曲线斜率相等L LK KMP P MP P 即两种投入品的边际产量比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
3、一个厂商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生产汽车。
假设平均图4-2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O 1K 1A劳动生产率(总产出除以工人的数量)在最近几个月里一直增加。
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工作越来越努力了?或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变得更加有效率了?请作图并加以解释。
答: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工人工作起来越努力了,因为当工显得过少,显得过多,劳动使用量时,劳动的平均产量会增加,但这不一定是工人更加努力的结果,而是劳动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