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复习题

合集下载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城市金字塔: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

把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2.城市首位律:一个国家最大城市与第二城市的人口比即首位度,首位度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叫做首位分布,符合首位分布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那就是城市首位律。

3.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4.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5.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6.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7.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8.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9.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为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叫做空间相互作用。

这种空间相互作用,把空间上相互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10.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系统。

初中《地理与环境》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与环境》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与环境》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地球的形成与演变B. 动物和植物的生态C. 社会人文地理D. 海洋的地理特征答案:A2. 地球是由多少个大洲组成的?A. 4个B. 5个C. 7个D. 8个答案:C3. 下面哪个是地球的最大洋?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4. 下面哪个因素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A. 地理位置B. 纬度C. 海洋暖流D. 高山山脉答案:ABCD5.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A. 地球绕太阳运动B. 地球旋转自转C. 椭圆形轨道运动D. 地球倾斜度变化答案:B二、问答题1. 请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答案: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最外层,厚度约为10-60公里,包括固体岩石和水;地幔是在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公里,主要由固体和部分熔融的岩石组成;地核是地球最内层,有内外两部分,以铁和镍组成,温度非常高。

2. 请解释地球上的水循环。

答案: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过程。

首先,太阳照射海洋、湖泊和河流,使水蒸发成水蒸气。

然后,水蒸气升高到高空,形成云,并随着风向移动。

当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时,就形成了云和雨,这个过程被称为降水。

降水后的水可以被陆地和植物吸收,也可以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进入水循环。

3. 请说明地球上的地理带的特点。

答案:地球上的地理带是指根据不同纬度和气候特征划分的不同地区。

地理带的特点是:随着纬度的升高,气候逐渐变冷;接近赤道的地区温暖湿润,植被丰富;接近两极的地区寒冷干燥,植被稀少;不同地理带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

三、解答题1. 请列举3个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1)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由树木和各种动植物组成,具有丰富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地球的气候和空气质量非常重要。

(2)草原生态系统:以草为主要植被,适宜大型草食动物生存。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 (40)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  (40)

以下是一份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40):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主要特征。

答: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速度在极点最快;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方向为自西向东,速度在近日点最快。

2. 描述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及对地球的影响。

答: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并影响地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季节变化。

3. 说明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规律。

答: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4. 描述季风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答: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5. 解释地形雨的形成过程。

答: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因抬升作用形成降水,就是地形雨。

6. 说明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答:大气环流是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它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各地气压与风向的季节变化等方面。

7. 简述逆温现象及其危害。

答:逆温现象是指在近地面温度较高的空气中,低层温度较低的气流产生异常低温的现象。

它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植被生长有不利影响。

8. 说明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答:地质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干扰较小,主要影响微小地形和土壤发育;历史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增大,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如梯田、水库、公路等人工地貌的出现。

9. 描述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增加、城市地域不断扩大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短缺等负面影响,以及城市风貌破碎化、绿地面积减少等正面影响。

希望这份试题能够帮助你复习高一地理知识,祝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城市地理学复习习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城市是指具有一定的,并以为主,具有的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的、和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其次是各地城市现象发展规律。

4、标志城市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三大标志分别是:、、。

二、名词解释1、城市地理学三、简答题1、列举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3、列举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一、填空题1、广义上的城市等同于城镇,包括和,狭义上的城市仅仅包括建制市.2、城市地域涉及三种类型:行政地域、、。

3、哈尔滨辖9区9县(县级市),该地域是哈尔滨的。

4、在面积上,哈尔滨市的实体地域城市规划区的面积(大于?小于?)。

5、城市的行政地域与实体地域在范围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前者后者,这种情况多在国内出现;另一种是前者后者,国外多出现。

6、美国的城镇实体地域由和人口超过2500以上的居民点两部分组成。

7、美国的城市化地区由一个或几个设有建制的以及与之有紧密联系的组成。

8、大都市带是由法国学者于1957年首次提出。

9、有关我国城镇设置标准,我国先后提出了5个标准,分别是1955年标准、1963年标准、年标准、年标准以及年标准。

10、1984年标准中只针对做出修改。

11、1986年城镇设置标准的内容包括、、。

12、改革开发以前,我国城镇设置模式主要为;1986年以来则主要的。

13、哈尔滨管辖面积有53840km2,该地域为哈尔滨的;9个建制区的面积为10198km2,该面积为哈尔滨的。

2013年,该市的建成区面积450 km2,该地域为哈尔滨市的。

14、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我国的城镇人口由人口和人口两部分组成.15、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市人口包括所辖区人口和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包括不设区市所辖居委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委会人口。

16、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提出了和原则。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不少于10题,并附上相应答案 (41)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不少于10题,并附上相应答案  (41)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公转的方向是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多少?答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 什么是晨昏线?它们是如何影响昼夜长短的?答案:晨昏线是地球上昼夜分界线,是由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接线构成的。

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角为0度,昼夜长短度相等。

晨昏线同时受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影响,不断移动和变化。

晨昏线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可以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昼夜的长短。

3. 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它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如何?答案: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大,越有利于太阳能量的吸收和利用。

4. 什么是气候?它与地形、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有何关系?答案:气候是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

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地形和植被影响大气循环和水循环过程,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

5. 什么是洋流?它们对海洋环境有何影响?答案: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平流动现象,通常由风力和密度差异驱动。

洋流对海洋环境有重要影响,如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海洋污染的扩散速度等。

6. 什么是季风气候?它与地形、海洋等环境因素有何关系?答案: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形成的特殊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主要与当地地形、海洋等环境因素有关。

7.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哪些应用?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GIS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如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环境污染监测、城市规划与管理等。

8.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它对地球科学有何重要影响?答案: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一系列大型板块所分割,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和演化,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科学现象。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 (101)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  (101)

以下是一份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101):1. 简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地球是一个椭球形的天体,赤道半径约为6371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

2.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答: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3. 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答:地球自转是造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太阳照射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则是黑夜。

4. 描述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答: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5. 解释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四季变化的原因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形成四季。

6. 描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答: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植被、海拔、山脉走向、坡向等方面,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太阳辐射、气流和水汽的分布,从而影响气候的形成。

7. 解释为什么大气污染会导致全球变暖。

答:大气污染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这些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全球变暖。

8. 描述气候类型的种类和特点。

答:气候类型的种类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每种气候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气温、降水、风向等特征。

9. 解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海洋生物、海洋环流、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洋流能够将营养物质带到富营养化的海域,同时也能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0. 描述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答: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盛行东南或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或东北风,降水季节变化明显,通常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季风气候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系统的影响。

以上是一份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101)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学考试题

地理学考试题

地理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2. 中国的最大淡水湖是:
A. 青海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D. 鄱阳湖
3. 以下哪个城市被称为“东方明珠”?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深圳
4. 以下哪个国家不在南美洲?
A. 巴西
B. 阿根廷
C. 墨西哥
D. 秘鲁
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
A. 日本
B. 印尼
C. 英国
D. 菲律宾
二、填空题
6.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__________。

7.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

8. 贵阳是在中国的__________省。

9. 澳大利亚的首都是__________。

10. 中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位于第__________位。

三、简答题
1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及特点。

12. 简述一下中国的长江流域的地理特点及其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13. 试分析农业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依赖关系。

四、论述题
14. 请谈谈你对地球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应当如何改善和保护地球环境。

15. 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全球化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

以上是地理学考试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试题。

地理科学导论复习题

地理科学导论复习题

地理专业研究生考试笔记地理科学导论部分••1. 地球的圈层构造2. 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3. 地球的演化过程和演化特征4. 地球演化的特征5.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 地球表层的能量转换7. 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8. 地域分异规律9. 纬度地带性10. 海陆梯度地带性11. 垂直带性(2011 年真题)12. 非地带性13. 现代区位理论的视角14. 产业区位论15. 农业区位论16. 工业区位论17. 市场区位论18. 中心地理论19. 区域的特征20. 区域研究的视角21. 区域发展理论22. 劳动地域分工23. 产业集聚理论24. 点轴发展理论25.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26. 区域演化理论以及意义27. 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28. 区域经济集团化29. 中国的地缘战略;(2011 年真题)30. 人地关系理论31. 共生理论32. 环境容量思想33. 人与自然共同创造34. 可持续发展理论35.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36.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2010 年真题)37.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38. 可持续发展实质:据龚胜生《可持续发展基础》39.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属性:40. 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41.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42. 文化与文明43. 文化发展与环境44. 文化的扩散、迁移与环境45. 文化迁移与环境(2011 年复试真题)46. 中国生态文化区47. 文化整合(2011 年真题)48. 现代地理学49. .统一大地理学思潮50. 地理学中的生态思潮51. 简述现代地理学信息革命所包含的内容?52. 论述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2010,2011 年真题)53. 现代地理学中的区域思想表现54. 论述现代地理学中的景观思想(2011 年真题)55. 论述现代地理学中的空间学派(2011 年真题);56. 简述地球表层的基本特征和演化机制57. 论述大地理学思潮产生的背景58. 钱学森地理思想包括哪些方面59. 论述现代地理科学的科学体系及其特征60. 地理科学的特征61. 地理科学的方法论(2011 年复试笔试真题)62. 现代地理科学的新思维有哪些,各自有哪些表现63. 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64. 分析地理科学对科学文化发展的意义65. 论述现代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66. 现代地理科学一元地理观和方法论研究67. 人类扰动下的地理过程和土地科学研究68. 社会空间重构与区域发展研究69. 区域发展研究70.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010 年真题)71. .现代地理学的特征(2011 年真题)72. 中国现代地理的走向以及发展展望《地理科学导论》75个重点、考点1.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

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

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等。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3、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

自然地理学总复习辅导

自然地理学总复习辅导

自然地理学教学要点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20分)1、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门科学,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

3、天然环境: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环境。

如森林和原始森林。

4、人为环境:是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如城市环境、农田环境。

5、海陆起伏曲线:为形象的表示地球上的各种高度和深度的对比关系,根据陆地等高线和海洋等深线图,计算各高度陆地和各深度海洋所占的面积或占全球总面积的百分比绘出的曲线。

6、辐射平衡: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辐射能量收支相等时的状态。

(把地面指导大气上界当作一个整体,其辐射能净收入就是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P.68)7、天气与气候: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8、降雨量: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9、锋与锋面: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峰,也可以将峰看做两个气团的界面,故又称为峰面。

P.99(关键是两侧气团气象要素的差异)10、河流、水系和流域: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在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低洼流动;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就是它的流域(P.150)。

1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

《地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

《地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

《地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习资料地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完整复资料本文档提供了地理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完整复资料,希望能帮助您复地理学概论知识并准备考试。

试题一1. 什么是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等。

3. 自然地理现象有哪些?- 山脉、河流、湖泊、气候、生态系统等。

4. 人文地理现象有哪些?- 城市、人口分布、文化、经济等。

5.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模拟模型等。

试题二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获取、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2. GIS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交通规划等。

3. GIS的优势是什么?- 可以整合多种类型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支持。

4. 为什么地理学和GIS的结合重要?- 地理学可以提供地理信息的理论基础,而GIS可以帮助地理学研究者更好地分析和处理地理数据。

试题三1. 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时间尺度上的气候系统变化,包括气温、降雨量、海平面等的变化。

2. 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3. 气候变化对地球会造成哪些影响?-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受损等。

4.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

以上是部分地理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更多内容请参考相关课程资料和教材。

祝您考试顺利!。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亲自整理]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亲自整理]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型:一、不定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分析题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的三个方向①从点的角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②从面的角度研究—城市中的区域③从点面结合研究—城市化二、城镇与乡村的本质区别①景观——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②规模——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③产业——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④物质构成——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⑤职能——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差异等。

上述几点虽不十分严密,却无疑是最基本的差别。

三、城市的三种地域概念①城市的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

确定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即城市的行政地域主要是为了管理。

②城市的实体地域:也称景观地域城市化地区,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来就是对城市的实体地域即城市建成区而言的,划分城市的实体地域主要是为了区分城乡③城市的功能地域:主要是大都市区与大都市带四、都市区的概念(Metropolitan Area)MA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它不是一级行政单元,而是城市功能上的一种统计单元。

表示MA的定量方法是都市统计区(MSA);一个MSA由中心县+外围县。

五、大都市带的概念及地域组织特点大都市带(megalopolis)是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地域组织特点(l)多核心。

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连串的大都市区。

(2)交通走廊。

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系起来,没有间隔。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不少于10题,并附上相应答案 (6)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题,不少于10题,并附上相应答案  (6)

(1)判断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

答案:错误。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2)选择题: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这是地球上()的主要依据。

A. 人口分布
B. 气候变化
C. 陆地资源的多少
D. 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答案:D。

根据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是决定地球表面景观分布和变化的主要依据之一。

(3)填空题: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是______,常见的天气系统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重力;锋面系统;气压系统。

(4)简答题: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异常变化,例如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5)填空题: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____能源,而地球上大部分能量来自____。

答案:直接;太阳辐射。

(6)选择题: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A. 地形
B. 纬度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答案:C. 洋流。

洋流是影响海洋气候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影
响陆地气候的因素。

其他选项如地形、纬度、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含题目(含答案)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含题目(含答案)

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宇宙(一)我们居住的地球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2)登高望远(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6)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

(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两极半径:6357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配套练习题】一.选择题1.第一个提出“天圆地方”的国家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埃及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3.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 )A.海水越来越深,淹没了船身 B.人的视力有限C.海面是弯曲的弧面,船身先被遮住视线 D.人站得不够高4.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位著名的航海家是 (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迦玛 D.郑和5.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方形的 B.地球是个正球体C.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两极略鼓,赤道稍扁的球体二.填空题6.地球的卫星照片大部分区域是_______色,这些地方是_______,其中黄色的区域是_______,白色的区域是_______。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时指土地的使用情况。

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土地覆被(LUCC):土地覆被是指地表的覆盖情况。

不仅包括地表的植被,也包括地表的人工覆盖物和人工改造物,是地球表层的植被覆盖物和人工覆盖物的总和。

两者的关系:土地利用时土地覆盖变化的外在驱动力。

土地覆盖反过来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两者在地表构成一个综合体。

2、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地段包括地址、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在内。

土地资源:是指在目前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水平下,能直接为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应用的土地。

3、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个因素及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按特确定方向作有规律发生水平或垂直分异现象,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包括维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自然区划: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这种规律性趣划分各自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限,确定各自然区划等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

自然区域的这种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

4、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诊断表层 (A或A+AB)和诊断表下层(B或E)。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5、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他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主要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分别研究地球表层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等和自然综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旨在揭示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性质方面的差异性或相似性。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地理教学论复习资料(题目中字体加粗部分是老师上课画的重点,其中带有部分为老师画的重点的重点,字体没有加粗的题目为上一届的复习内容)第一章、地理教学论定义: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研究对象: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2、地理教学活动的八大要素及作用:(1)要素:学生(核心/根本)、教师(主导)、地理课程(实质性)、地理教学目的(基本)、教学管理(保障)、教学方法(较活跃)、教学评价(不可缺少)、教学环境(重要却易被忽视)A、学生是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根本要素。

学生是地理活动的主体。

B、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基本因素。

它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的结果。

C、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实质性的因素。

D、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E、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较活跃的一个因素。

F、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G、地理教学管理是地理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但易被忽视的因素。

(2)相互关系: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八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地理教学活动为学生而存在,所以学生占据着中心地位;地理教学活动的最终任务是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根本结果;为达到地理教学目的,必须由起主导作用地理教师来组织,并且只有通过地理课程的地理教学方法作为中介,运用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完成此任务;地理教学目的是否完成,或达到什么程度,还必须从学生身上得到体现,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来判定;在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目的、课程、方法、评价、管理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同时,以上要素也可以对教学环境产生反作用。

3、地理教学论学科性质:地理教学论不属于地理科学的任何分支,而隶属于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地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既有理论特点,又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

它是一门蓬勃发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下册地理学七年级试题和解答

下册地理学七年级试题和解答

下册地理学七年级试题和解答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
答: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

2. 什么是地图?
答:地图是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投影到平面上的一种工具。

3. 地图的比例尺是什么意思?
答:地图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4.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

答: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等经纬度投影、等角投影和等面积投影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1. 中国是世界上第几大国家?
答:中国是世界上第四大国家。

2.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特点?
答: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多样性,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草原等。

3.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条?
答: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4. 中国的最高峰是哪座山?
答:中国的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
1. 什么是人口密度?
答: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2. 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哪个?
答: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3. 什么是城市化?
答: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4. 请列举一些中国的特大城市。

答:中国的特大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以上是下册地理学七年级试题和解答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地理学考研资料复习题答案ok

地理学考研资料复习题答案ok

地理教学论复习提纲绪论1 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2地理教学论学科性质: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它是应用理论的学科.3 地理教学论学科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多基础学科、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具有明显的艺术性。

4 指出现代地理教师知识构成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素养性知识。

5 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本体性知识?如何获取?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搞好地理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包括自然、人文、区域地理知识以及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等。

如:地图知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四大圈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人口与城市、工农业区位因素知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知识;世界、中国和乡土等区域地理知识;区域同人类的关系、区域的开发整治的知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等。

此外,还应包括现代地理学与相邻学科交叉,不断拓宽应用研究领域而产生的新知识;还有地理科学研究方法的有关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等。

通过各门地理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及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有关讲座,了解地理科学前沿研究动态;阅读地理专业期刊,与专家、教师和同学们交流以及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等。

6 为什么地理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素养性知识?如何获取?素养性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知识之外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有关自然、人文科学的知识,以及熟练运用工具性学科的知识。

在各类学科中,地理学几乎是唯一既联系着自然,又联系着社会经济的独特学科。

驾驶这样一门知识领域极其广阔的学科,不仅需要系统而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还需要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广泛的文化修养与兴趣爱好。

唯有如此,才能在地理教学中旁征博引,把地理课讲的生动形象,饶有趣味,通俗易懂,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素养性知识涵盖的范围很广,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终身学习。

地理学方法论考试试题

地理学方法论考试试题

地理学方法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地理学方法论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地理学研究方法的学科b) 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c) 无法确定2.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内容?a)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b)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c) 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3.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b) 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环境c) 地球的气候和地貌二、问答题1.请简述地理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地理学方法论主要研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

其研究对象包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历程。

其中,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地理学方法论的特点在于它关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对地理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提高地理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地理学研究方法种类繁多,请简述其中两种最常用的方法。

(1) 野外调查法:野外调查法是地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田野考察、实地观察、样点调查等方式,收集地理数据和信息。

例如,地理学家可以通过野外考察来调查地貌特征、植被分布、动物迁移等,从而揭示自然环境的规律和特点。

(2) 数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是地理学研究中另一个常用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收集和整理已有的地理数据和信息,运用统计学和数学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例如,地理学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法来研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从而揭示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三、论述题请论述地理学方法论在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方法论对地理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它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提高了地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其次,地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使地理学界对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指导和规范地理学研究的实践过程。

此外,地理学方法论还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地理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计量地理学
计量地理学是将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理学科的一门方法论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2、秩相关系数
秩相关系数又称等级相关系数,或顺序相关系数,是将两要素的样本值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位次,以各要素样本值的位次代替实际数据而求得的一种统计量。

3、众数
是一个地理观测(或调查)系列中出现频数(次数)最多的数。

4、定性数据
定性数据表示地理现象或要素只有性质上的差异,而没有数量上的变化的数据。

5、地理数据的变换
地理数据的变换,是将原始数据的每个数值通过某种特定的运算把它们变成一个新值,而且数值的变化不依赖于数据集合中其他数据的数值。

6、中位数
也称中央值,它是地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居中间的那个数值。

7、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8、回归分析
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按照因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二、填空
1、地理数据变换的目的为去伪存真、易识规律、减小变幅和便于建模。

2、在地理数据的分布性质中,集中性和分散性是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常用的度量中心趋势的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度量离散程度的量有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地理空间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及地理过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及空间联系。

4、在Excel数据统计处理软件中,样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分别可以用average() 、median()、mode()、var() 和stdev() 等函数进行计算。

在地理数据的分布性质中,集中性和分散性是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常用的度量中心趋势的量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度量离散程度的量有极差、离差、离差平方和、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5、相关系数是表示两要素之间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它的值介于[-1,1] 之间;相关系
数绝对值越大,表示两要素之间关系越密切,反之则表示两要素之间越不密切。

6、地理属性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过程的有关属性特征。

7、在Excel数据统计处理软件中,总体的方差和标准差分别可以用varp() 和stdevp()函数进行计算;而样本的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可分别用skew() 和kurt() 函数进行计算。

三、简答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及每阶段的特征。

答:(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末期),是计量地理学的初期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把统计学方法引入地理学研究领域,构造一系列统计量来定量地描述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应用各种概率分布函数、方差等简单的统计特征回归分析方法。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期),属于中期阶段。

该阶段的特征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手段,许多地理学家熟练地掌握了多元统计方法,具备了分析多因素、复杂结构和动态特征等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到80年代末期),是计量地理学走向更加成熟和更加完善的阶段,系统理论、系统分析方法、系统优化方法、系统调控方法等被引进地理学研究领域,促进了运筹学中的规划方法、决策方法、网络分析方法,以及数学物理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分形几何学方法、非线性分析方法等一系列现代数学方法的形成。

同时GIS 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

(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传统意义上的计量地理学开始向计算地理学发展。

2、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地理回归分析就是研究地理要素之间具体数量关系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建立反映地理要素之间具体的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即回归模型。

相关分析主要是研究要素(变量)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并没有严格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分;而回归分析则主要是研究要素(变量)之间联系的数学表达形式,因而就有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分,从而就可由自变量的取值来预测、延长或插补和控制因变量的取值,所以回归分析尚有地理预测的性质。

3、地理数据采集的渠道来源。

答:①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②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③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④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⑤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⑥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⑦来自地图图件。

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影像地图、专题地图等。

⑧来自遥感数据。

主要包括各种航空遥感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

⑨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

4、地理数据统计分组的步骤及每步的含义。

答:(1)求样本的全距;所谓全距R(Range),就是地理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或称极差。

(2)确定组数;组数n是根据地理数据所包含变数值个数N的多少。

(3)计算组
距;组距h 即每一组的步长。

(4)确定组限;组限是指组的界限,即组距两端的数值(下限
d x 和上限u x )。

(5)进行频数统计;某组的频数f ,是指原始地理数据出现在该组内的次数。

(6)计算组中值;组中值m x 是一组数据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7)绘制统计图表,使地理数据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5、计量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答:(1)计量地理学和生产实践的进一步结合;
(2)建设新的地理学理论;
(3)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4)计量方法的发展。

6、地理数据库的组成。

答:(1)计算机硬件设备;
(2)地理数据库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3)地理数据文件;
(4)地理数据库应用程序;
7、计量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答:(1)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大学开设运筹学课程,《地理学报》等刊物上开始出现运用有关数学方法研究地理问题的论文。

(2)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量地理学正式起步。

1980年5月,《计量地理学》被部分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地理系列为专业课;中国地理学会于1983年召开数量地理研讨会;1984年和1985年,正式出版了教材《计量地理学概论》(林炳耀)和《计量地理学基础》(张超、杨秉庚)。

(3)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地理数学方法的应用与系统科学、系统分析方法以及GIS 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8、集中化指数的表达式及涵义。

集中化指数I 是一个描述地理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的指数,其表达式为
A ——实际数据的累计百分比总和; R ——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
M ——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

显然,I 越大,就说明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I 越小,就说明数据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越低(越均衡)。

集中化指数在[0,1]区间上取值。

9、采集地理数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①数据的完备性和可靠性。

②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小数据的误差。

③在数据采集完毕后,进行检验,辨别真伪,通过数据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四、论述
论述计量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答:(1)分布型分析
R M R A I --=
对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定量分析。

(2)相互关系分析
对地理要素、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3)分类研究
对地理事物的类型和各种地理区域进行定量划分。

(4)网络分析
对水系、交通网络、行政区划、经济区域等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5)趋势面分析
做出地理要素的趋势等值线图,展示所要分析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6)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定量分析各种“地理流”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的方向和强度。

(7)系统仿真研究
步骤:
①对复杂地理系统的各种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反馈机制进行分析,构造系统结构;
②建立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
③以适当的计算方法与算法语言将数学模型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运行的工作模型;
④运行模型,对真实系统进行模拟仿真,从而揭示其运行机制与规律。

(8)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
通过对地理过程的模拟与拟合,定量地揭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9)空间扩散研究
定量地揭示各种地理现象,包括自然现象、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技术现象在地理空间的扩散规律。

(10)空间行为研究
主要是对人类活动的空间行为决策进行定量的研究。

(11)地理系统优化调控研究
运用系统控制论的有关原理与方法,研究人地相互作用的地理系统的优化调控问题,寻找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途径与措施。

(12)地理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地理系统是高度复杂的巨系统,其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引起了国际地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