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达物性自身——论海德格尔关于物的思想(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通Leabharlann Baidu物性自身
内容摘要:摘要:西方思想史乃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形而上学导致了存在的遗忘和物的消失。在对西方形而上学对物的规定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关键词:of,to,the,通达,物性,Heidegger,metaphysics,in摘 要:西方思想史乃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形而上学导致了存在的遗忘和物的消失。在对西方形而上学对物的规定展开批判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剥离了西方思想对物的形形色色的遮蔽。从早期的此在、中期的艺术作品到晚期的语言的倾听,构成了海德格尔通达物性自身的、不断切近的思想道路。对海德格尔来说,走向事情自身,就是走向存在自身,也即走向物性自身。只有倾听语言,让物作为物,才能通达物性自身,进而实现诗意的居住。 关键词:形而上学;物的消失;去蔽;通达;物性自身 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60(2006)—0004—04物的问题一直是西方思想的重要问题。同时,由于物之物性极难言说,这一问题的探讨就显得格外困难。西方思想史在本性上,乃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一方面,物常处于幽闭之中;另一方面,形而上学使物性难以显现,物被遮蔽在关于物的各种流俗观点之中。而且,最终的命运是存在的遗忘,物由此而消失。针对这一重要问题,海德格尔基于存在论现象学视域,批判了西方关于物的传统思想,展开了对物的探讨。海德格尔对物性自身的探究,本身就是对存在的追问与敞开。 一、物的消失与西方形而上学 在海德格尔看来,物之物性的解释贯穿了西方思想的全过程,物早已成为不言而喻的东西。整个西方思想史对物的解释可归结为三种:[1]第一,物是其属性的实体和承担者;第二,物是感知多样性的统一;第三,物是赋形的质料等。这些说法早已成为定论性的东西,从未引起过人们的质疑。“具体地讲,从希腊时代早期开始,形而上学的发展就已经使它几乎完全变成了关于存在者及其性质和用途的探讨。”[2]但是,海德格尔却由此发现了西方思想对物的遮蔽。在这些规定中,.物自身却消失不见了。 物又是如何消失的呢?在西方思想对物的一般规定中,这一问题从未得到认真对待,更未得到过深思。何为形而上学呢?“形而上学是一种超出存在者之外的追问,以求回过头来获得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以及存在者整体的理解。”[3]亚里士多德在把物与实体相关联的基础上,展开对物的探讨。实体是事物原初的基质,第一实体是具体的个别事物,它不依赖于任何主体而独立存在。就第一种观点而言,这种看法受实体论的规定,物是一实体,而这实体承载了许多属性。把物看成是若干特征的集合,“这一解释始于罗马——拉丁思想对希腊词语的吸取。”[4]由此,形成了关于主体、实体与属性及其关联的思想,物被规定为具有诸属性的实体。简单陈述句的结构(主语与谓语的联结)与物的结构(实体与属性的统一)具有同构关系。作为同构,前者反映后者。 但是,“罗马思想接受了希腊的词语,却没有相应地继承由这些词语所道出的同样始源的经验,即未能继承希腊的话语。”[5]古罗马的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但作为实体的原子并不能使物得到敞开。希腊文γποκεiμενογ(根据)在拉丁语中译成了Subiectum(主体),陈述的主谓结构规定了物的实体——属性结构,进而规定了物之物性。但这两种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同构只是表象,还不是本源性的,“就其本性和其可能的交互关系而言,命题结构和物的结构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的、更为原始的根源。”[6]这根源也就是物自身,却已被遗忘,这也就是存在自身的被遗忘。而且,这一遗忘早就开始了。 物是感知多样性的统一这一观点,受到人们生活经验与常识的支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去感知物作为实体的属性如色彩、声响、粗糙(坚硬)、味道、气味等,人们遂产生各种感觉。人们进而凭借各种感觉及其综合来把握物。但这种基于感觉的把握显然受制于主体及其经验认识,是一种主体论上的东西。这种观点虽然是正确的与可证实的,但却不能使我们切近物之物性,原因在于,“物本身要比所有感觉更加切近于我们。”[7]在海德格尔看来,如果说,把物作为属性的实体和承担者,使我们与物之间保持有距离的话。那么,把物当作感知多样性的统一,则过于使我们为物所纠缠,反而遭遇不到物了,而“在这两种解释中,物都消失不见了。”[8]太近和太远,看来都切近不了物之物性。当然,对物的遭遇本身却与空间距离无关。 实体就是无需其它存在者就能存在的、并且存在着的存在者,但实体的通达却从未得到深思。笛卡儿的认识论把物设立为客体,即主体的对象。对物的把握基于理性,而数学为理性的确定性奠基。在笛卡儿那里,实体使物不可通达,实体的存在论问题也未谈及。康德把存在者作为表象的对象,存在也不是真实的谓词,但存在是不能作为存在者来通达的,自在之物只是被表象的存在者,也不能在存在论上通达。近代洛克认为,实体是各种可感性质和心理活动的基质,人们所经验的只是事物的各种可感性质,实物的实在本质,却是经验不到的,是不可知的。洛克所说的可感知的经验之物和不可感知的物的实在本质,都不是物之物性。科学对物的探究是一种认知式的,它把物置于对象化的语境中,基于判断或命题的正确性,而追求表象的精确性。因此,科学也不能遭遇物。作为形而上学的完成,技术的座架本性规定了科学,技术与科学一道遮蔽了物自身。 各种流行的关于物的概念和观点,都基于一种实体论和对象化思维,因而都是对物自身的歪曲和强暴。在把物看成是赋形的质料的观点中,强调的是保持在自持中的物自身的空间性,物因素成为了与形式相对应的质料。“因而,作为存在者的规定性,质料和形式就寓身于器具的本性之中。”[9]问题在于,这种概念图式不能证明,质料和形式及其区分是有充足根据的。同时,这图式是一种什么都可纳入的笼统的概念框架。因此,质料与形式范畴只能用于描述器具,而器具又受实用性规定。也就是说,质料和形式受制于实用的器具本性,不可能通达把无用性作为本性的物自身。所以,赋形的质料,也不能揭示与敞开物之物性。 二、物的存在样式及其本性 物总是以特定样式存在,物的存在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海德格尔对物的划分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在早期,他把物(存在者)区分为此在、手前之物和手上之物三大类。此在作为人的规定,乃指一特别的存在者(物)。手前之物立于此在之前,实际上是对象物。日常交往的手上之物具有切近的性质。当然,这种切近不能由距离来衡量和确定。“对传统的本体论而言,世界是由手前的自然物的宇宙组成;而在海德格尔看来,被给予的首先绝不是手前之物,而是手上之物,不是物,而是器具。”[10]这正是海德格尔在存在论上,对传统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超越。 在早期的基础上,在中期,“他把物区分为纯粹的物(即自然而然存在着的东西)、可使用的物(由人制造的器具)以及艺术作品。”[11]此在不再归于物之列,这或许表明,他力图回避似乎可能给他带来形而上学嫌疑的此在。在中期,他把世界与大地相关联,在此意义上来谈真理。根据是否外显出来,为人所看见,他还把物分为外显之物和自在之物(当然是在不同于康德意义上使用的)。物就是存在者,“在哲学语言中,自在之物和外显之物,或干脆说一切存在者,都称为物。”[12]根据是否经过人的加工制作,物区分为自然物和器具。 自然物就是纯物,未经过人的加工,而器具是经过人工制作而成的物。考虑到艺术作品,艺术作品都具有物因素,但又不同于自然物,“……因为艺术作品远不只是物因素。”[13]这里的物因素是指与物相关的各种因素,还不是物自身。但作为创作之物,艺术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器具,把作品笼统地说成是物,遮蔽了作品自身。纯物和器具属于外显之物,而艺术作品却属于自在之物。与纯物和器具不同,艺术作品并不外显为具体的有形之物。但这种说法仍然不能使我们揭示各种物之间的本性关联。 就物的各种存在样式而言,其同一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存在者。但它们之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又何在呢?在海德格尔看来,纯物虽是外显之物,但其自身并没有显现,而是幽闭的,并不敞开什么,人们极难探究纯物之深幽。器具的上手状态表明,由于太合手,却从未受到过关注和打量。而一旦不合手或不再合手,器具就会被人关注,甚至被弃之一旁,最终被当作对象之物。“在与器具打交道的过程中,人总是为着某一目的使用器具。”[14]器具的特质在于它受制于实用性,为了实用性并受实用性规定,而也正是实用性遮蔽了器具这一存在者本性的存在。 作为一物或存在者,艺术作品既不同于纯物,又不同于器具。艺术作品自在存在,具有某种自足性。它既可敞开自身,又不受实用性规定。作品的作品性之于纯物之纯物性、器具之器具性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外显之物,纯物外显为视觉可触及的表面,器具外显为合手好用。与之不同的是,艺术作品作为自在之物,并不外显为有形之物。同时,作品的作品性还不是最本源的,还受历史性规定。在晚期,在谈论物的问题上,海德格尔主要关注世界的问题,晚期的世界相关于天地人神的聚集。 存在的追问原由在于,存在之被遗忘。存在的遗忘并不是现在才发生的,存在的遗忘早已开始。追问存在就是要去经验那早已被遗忘
内容摘要:摘要:西方思想史乃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形而上学导致了存在的遗忘和物的消失。在对西方形而上学对物的规定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关键词:of,to,the,通达,物性,Heidegger,metaphysics,in摘 要:西方思想史乃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形而上学导致了存在的遗忘和物的消失。在对西方形而上学对物的规定展开批判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剥离了西方思想对物的形形色色的遮蔽。从早期的此在、中期的艺术作品到晚期的语言的倾听,构成了海德格尔通达物性自身的、不断切近的思想道路。对海德格尔来说,走向事情自身,就是走向存在自身,也即走向物性自身。只有倾听语言,让物作为物,才能通达物性自身,进而实现诗意的居住。 关键词:形而上学;物的消失;去蔽;通达;物性自身 中图分类号:B51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60(2006)—0004—04物的问题一直是西方思想的重要问题。同时,由于物之物性极难言说,这一问题的探讨就显得格外困难。西方思想史在本性上,乃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一方面,物常处于幽闭之中;另一方面,形而上学使物性难以显现,物被遮蔽在关于物的各种流俗观点之中。而且,最终的命运是存在的遗忘,物由此而消失。针对这一重要问题,海德格尔基于存在论现象学视域,批判了西方关于物的传统思想,展开了对物的探讨。海德格尔对物性自身的探究,本身就是对存在的追问与敞开。 一、物的消失与西方形而上学 在海德格尔看来,物之物性的解释贯穿了西方思想的全过程,物早已成为不言而喻的东西。整个西方思想史对物的解释可归结为三种:[1]第一,物是其属性的实体和承担者;第二,物是感知多样性的统一;第三,物是赋形的质料等。这些说法早已成为定论性的东西,从未引起过人们的质疑。“具体地讲,从希腊时代早期开始,形而上学的发展就已经使它几乎完全变成了关于存在者及其性质和用途的探讨。”[2]但是,海德格尔却由此发现了西方思想对物的遮蔽。在这些规定中,.物自身却消失不见了。 物又是如何消失的呢?在西方思想对物的一般规定中,这一问题从未得到认真对待,更未得到过深思。何为形而上学呢?“形而上学是一种超出存在者之外的追问,以求回过头来获得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以及存在者整体的理解。”[3]亚里士多德在把物与实体相关联的基础上,展开对物的探讨。实体是事物原初的基质,第一实体是具体的个别事物,它不依赖于任何主体而独立存在。就第一种观点而言,这种看法受实体论的规定,物是一实体,而这实体承载了许多属性。把物看成是若干特征的集合,“这一解释始于罗马——拉丁思想对希腊词语的吸取。”[4]由此,形成了关于主体、实体与属性及其关联的思想,物被规定为具有诸属性的实体。简单陈述句的结构(主语与谓语的联结)与物的结构(实体与属性的统一)具有同构关系。作为同构,前者反映后者。 但是,“罗马思想接受了希腊的词语,却没有相应地继承由这些词语所道出的同样始源的经验,即未能继承希腊的话语。”[5]古罗马的卢克莱修在《物性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但作为实体的原子并不能使物得到敞开。希腊文γποκεiμενογ(根据)在拉丁语中译成了Subiectum(主体),陈述的主谓结构规定了物的实体——属性结构,进而规定了物之物性。但这两种结构及其它们之间的同构只是表象,还不是本源性的,“就其本性和其可能的交互关系而言,命题结构和物的结构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的、更为原始的根源。”[6]这根源也就是物自身,却已被遗忘,这也就是存在自身的被遗忘。而且,这一遗忘早就开始了。 物是感知多样性的统一这一观点,受到人们生活经验与常识的支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去感知物作为实体的属性如色彩、声响、粗糙(坚硬)、味道、气味等,人们遂产生各种感觉。人们进而凭借各种感觉及其综合来把握物。但这种基于感觉的把握显然受制于主体及其经验认识,是一种主体论上的东西。这种观点虽然是正确的与可证实的,但却不能使我们切近物之物性,原因在于,“物本身要比所有感觉更加切近于我们。”[7]在海德格尔看来,如果说,把物作为属性的实体和承担者,使我们与物之间保持有距离的话。那么,把物当作感知多样性的统一,则过于使我们为物所纠缠,反而遭遇不到物了,而“在这两种解释中,物都消失不见了。”[8]太近和太远,看来都切近不了物之物性。当然,对物的遭遇本身却与空间距离无关。 实体就是无需其它存在者就能存在的、并且存在着的存在者,但实体的通达却从未得到深思。笛卡儿的认识论把物设立为客体,即主体的对象。对物的把握基于理性,而数学为理性的确定性奠基。在笛卡儿那里,实体使物不可通达,实体的存在论问题也未谈及。康德把存在者作为表象的对象,存在也不是真实的谓词,但存在是不能作为存在者来通达的,自在之物只是被表象的存在者,也不能在存在论上通达。近代洛克认为,实体是各种可感性质和心理活动的基质,人们所经验的只是事物的各种可感性质,实物的实在本质,却是经验不到的,是不可知的。洛克所说的可感知的经验之物和不可感知的物的实在本质,都不是物之物性。科学对物的探究是一种认知式的,它把物置于对象化的语境中,基于判断或命题的正确性,而追求表象的精确性。因此,科学也不能遭遇物。作为形而上学的完成,技术的座架本性规定了科学,技术与科学一道遮蔽了物自身。 各种流行的关于物的概念和观点,都基于一种实体论和对象化思维,因而都是对物自身的歪曲和强暴。在把物看成是赋形的质料的观点中,强调的是保持在自持中的物自身的空间性,物因素成为了与形式相对应的质料。“因而,作为存在者的规定性,质料和形式就寓身于器具的本性之中。”[9]问题在于,这种概念图式不能证明,质料和形式及其区分是有充足根据的。同时,这图式是一种什么都可纳入的笼统的概念框架。因此,质料与形式范畴只能用于描述器具,而器具又受实用性规定。也就是说,质料和形式受制于实用的器具本性,不可能通达把无用性作为本性的物自身。所以,赋形的质料,也不能揭示与敞开物之物性。 二、物的存在样式及其本性 物总是以特定样式存在,物的存在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海德格尔对物的划分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也是不一样的。在早期,他把物(存在者)区分为此在、手前之物和手上之物三大类。此在作为人的规定,乃指一特别的存在者(物)。手前之物立于此在之前,实际上是对象物。日常交往的手上之物具有切近的性质。当然,这种切近不能由距离来衡量和确定。“对传统的本体论而言,世界是由手前的自然物的宇宙组成;而在海德格尔看来,被给予的首先绝不是手前之物,而是手上之物,不是物,而是器具。”[10]这正是海德格尔在存在论上,对传统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超越。 在早期的基础上,在中期,“他把物区分为纯粹的物(即自然而然存在着的东西)、可使用的物(由人制造的器具)以及艺术作品。”[11]此在不再归于物之列,这或许表明,他力图回避似乎可能给他带来形而上学嫌疑的此在。在中期,他把世界与大地相关联,在此意义上来谈真理。根据是否外显出来,为人所看见,他还把物分为外显之物和自在之物(当然是在不同于康德意义上使用的)。物就是存在者,“在哲学语言中,自在之物和外显之物,或干脆说一切存在者,都称为物。”[12]根据是否经过人的加工制作,物区分为自然物和器具。 自然物就是纯物,未经过人的加工,而器具是经过人工制作而成的物。考虑到艺术作品,艺术作品都具有物因素,但又不同于自然物,“……因为艺术作品远不只是物因素。”[13]这里的物因素是指与物相关的各种因素,还不是物自身。但作为创作之物,艺术作品也不同于一般的器具,把作品笼统地说成是物,遮蔽了作品自身。纯物和器具属于外显之物,而艺术作品却属于自在之物。与纯物和器具不同,艺术作品并不外显为具体的有形之物。但这种说法仍然不能使我们揭示各种物之间的本性关联。 就物的各种存在样式而言,其同一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存在者。但它们之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又何在呢?在海德格尔看来,纯物虽是外显之物,但其自身并没有显现,而是幽闭的,并不敞开什么,人们极难探究纯物之深幽。器具的上手状态表明,由于太合手,却从未受到过关注和打量。而一旦不合手或不再合手,器具就会被人关注,甚至被弃之一旁,最终被当作对象之物。“在与器具打交道的过程中,人总是为着某一目的使用器具。”[14]器具的特质在于它受制于实用性,为了实用性并受实用性规定,而也正是实用性遮蔽了器具这一存在者本性的存在。 作为一物或存在者,艺术作品既不同于纯物,又不同于器具。艺术作品自在存在,具有某种自足性。它既可敞开自身,又不受实用性规定。作品的作品性之于纯物之纯物性、器具之器具性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作为外显之物,纯物外显为视觉可触及的表面,器具外显为合手好用。与之不同的是,艺术作品作为自在之物,并不外显为有形之物。同时,作品的作品性还不是最本源的,还受历史性规定。在晚期,在谈论物的问题上,海德格尔主要关注世界的问题,晚期的世界相关于天地人神的聚集。 存在的追问原由在于,存在之被遗忘。存在的遗忘并不是现在才发生的,存在的遗忘早已开始。追问存在就是要去经验那早已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