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 悼词
新闻联播2
趣
闻
新 闻 联 播
国 际 新 闻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3月23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 91岁
李光耀出生于1923年9月,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此后留任国 务资政和内阁资政至2011年5月。
1959年,新加坡脱离殖民统治成立自治邦。人民行动党领导人李光耀在大 选中获胜就任总理,成为新加坡的开国之父。在任30年及在内阁施加影响 的许多年里,李光耀用强权政治换来国家安定,用严刑峻法换来社会有序, 在昔日的贫穷小渔村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然而在2011年大选中, 执政党得票率跌至历史最低,此后李光耀宣布从内阁退休。李光耀的新加 坡,将迎来它的“后李光耀时代”。
“肉身坐佛”确认系福建被盗文物 正在对其追索
2015年3月,匈牙利博物馆展出一 尊千年佛像,佛像内藏有一名高僧 的遗骸,该座佛像因疑似福建省大 田县被盗文物而受到关注,被称为 “肉身坐佛”。 博物馆2014年展品图册上的荷兰 语介绍说,这尊佛像应该是一尊乡 村寺庙供奉的、内含肉身的佛像。 碳14年份测定法显示,佛像内肉 身可追溯到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 僧人死亡年份据推测在1022年至 1155年之间,死亡年龄在三四十 岁之间。
一旦遗体腐烂散发异味,就将陶缸 底部的发火孔掏开,引燃木炭火化。 坐缸只是形成真身的外部 条件, 其内因取决于他们生前的修行道涵。 长年食素不沾荤腥,注重修炼持久 坐禅,必然气脉贯通,筋骨干连, 加上坐化前知其大限来临,一般都 是十天半月食不 沾、水不进,使 腹肠空空,体内脂肪和水分极少, 这为死后坐缸蜕变为肉身奠定了基 础。但即便如此,能成为不腐之身 的也是寥寥可数。只有极少的僧尼 一直保存着 肉身,这样在3年后开 缸,就是“肉身菩萨”了。
福建汉服爱好者举办花朝节拜花神
没有她,我会是个不同的人——给夫人柯玉芝的悼词
没有她,我会是个不同的人——给夫人柯玉芝的悼词
李光耀
【期刊名称】《人生与伴侣》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古人建立了哀悼的仪式,让家人和朋友表达共有的悲伤,并非对死亡表示畏惧或厌恶,而是对死者的尊敬,及安慰那结思念往生者的还活着的人。
我和妻子自1947年便在一起,超过了我们四分之三的人生。
我对她逝世的悲伤非言词所能表达。
但今天,回想起我们共度的日子,我要选择歌颂她的人生。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李光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1
【相关文献】
1."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记首届北京市十佳档案员阎桂芝 [J], 牧岭
2.东方夫人富贵迷情东方夫人总经理庄庆玉专访 [J],
3.图片说明:里姆斯基-柯萨柯夫夫人 [J], 温特哈尔特
4.從曳尾靈龜到芝蘭玉樹——嵇康與王謝子弟對莊子的人間化詮釋 [J], 林湘華
5.一篇没有写完的悼词——记沈阳军区某守备旅副旅长张亚南 [J], 孙申;王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光耀:用毕生精力建设国家(人民日报)
李光耀:用毕生精力建设国家(人民日报2015.03.29)吴元华2015年3月23日清晨3时18分,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不幸病逝,享年91岁。
对于这位现代新加坡国父的逝世,生活在新加坡的人颇感悲痛;没有李光耀,就不会有今天繁荣安定的新加坡,这是新加坡人和国际社会的共识。
李光耀的离世,是当代世界一颗政治巨星的陨落。
笔者曾担任新加坡报业集团高级编辑28年,处理过各国领导人的新闻不计其数。
在众多国家领导人之中,最让我敬佩者之一就是李光耀。
李光耀是具备坚定政治决心和远大眼光,为国家与人民而扶危定倾、扭转乾坤并享誉全球的华裔政治家。
在短短30多年里,他引领一个平庸的殖民地国家,跻身进入举世闻名的一流世界。
即使那些与他政见不同者,也都认同他是一位为国家鞠躬尽瘁的领导人。
23日上午8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通过电视向全国人民说:“正如他(李光耀)在离世前不久所说的:‘我用毕生精力建设这个国家。
我所能做的,我都已经完成了。
到最后,我得到什么?一个成功的新加坡;我失去了什么?我的生命。
’”有关李光耀治国理政之道和他对新加坡贡献的著作已有很多。
在这里,我想说说其中最值得为政者思考的两个重要理念:坚定反贪腐的政治决心和急流勇退的无私精神。
对待腐败零容忍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最让人称道的特点是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特别是政府部门和民事服务的反贪腐立场十分坚定,毫不妥协。
自1954年创党开始,人民行动党就对人民郑重承诺,至今依然坚持,严格监督;自1959年执政以来,数十年如一日,持续不断地完善反贪腐制度,并时常警惕官员和公务员不得贪污受贿,违者依法严惩:无论涉贪者身份大小和地位高低,一概依法追究,毫无例外。
政府办事必须按照合理的制度,并且提供明确规范的条例让全民遵守,没有任何“灰色地带”可让任何人有机可乘。
因此,人民对政府办事方式有信心,知道没有任何例外可让人“钻空子”。
这种制度不容许任何人以贿赂的手段,从有权势的亲朋好友那里得到特殊的照顾,并让人民了解到成功得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通过旁门左道达到目的。
新加坡“铁腕国父”李光耀
度评 价他“ 能透过宜传 的迷霉 . 无比准确 地 阐述 我们 时代 的问题 及 解决之 道 . 他
从未 过 错 ”
李光耀 l 9 5 9 —1 9 9 0 年 问手 H 任新加坡
总胛 , 令新 加 坡 成 功 地 “ 从 第 ■址 界 跻 身
第一址 ” 退下总理职佗后的 2 0年 . 他 仍 活 跃 新 加 坡 和 r 司际 事 务 I } 1 2 0 1 0
新) J l 1 坡 曾 址 英 民地 , 伞 光
英 剑 桥 大 学 接 受 _ r高 等 教 育 , 供 至 被 英同官 员肴 作“ 苏伊 I 运{ 1 I f 以 东 最 棒 的 英 同 人 ” 前 ‘ 相 莱 尔 称 他 为“ 我 遇 到 的 最 睿 智 的 领 导 人 ” 撒 切 尔 夫 人 也高
或 行 格 斯 顿 之 列 ” “ 强 火 的 政 治 人 物
被I 小 雠 台 之 类的评论 从 2 0 t t t . f d .
被 敬 龆之 I 1 _ 1 J . 我 认 为 5 基 稚 维 利 是 埘
} 退 下来 , 2 0 I 1 印正式退 f f | 1 人 J , 仇 保 了 议 会 中的 席 化
坡 我 放 弃 了什 么 ? 我 的 生 活 ’”
史的 巨人 , 他 会以现 代新 加坡之 父 和 了 起 的 哑洲 战 略 家 之 破 后 人 铭 记 ” 英 首 相 忙梅 伦 称 李 光 耀 “ 一 饩 是 英 的 朋 友 , 包 括 我 内 的 多 位 英 首 卡 } { 都 曾从 他 睿 钟 的 建 议 中受 益 匪 浅 ” 一
找治 l 刊模 式 的足迹 . 最 终 他决 定学 习
订 人
得r 际 的 尊 匦 一他 经 常 从 战 略 高度 为
李光耀—— 奉献新加坡 直至生命最后
让我自豪, 在这个国家,夜 晚出门, 我从来不感到害 怕。 ”(一位名叫奥斯曼的脸 谱网友)
— —— “ 他 是 我 的 人 生 教 师 ,是 我 的 鼓 舞 者 …… 深 深 怀念。 ”(一位名叫高的脸谱 网友) 综合新华社报道
背景资料
李光耀一生重要时间点
— ——1923 年 9 月 16 日 : 出 生 于 新 加 坡。 当时,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
张旌/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3 月 23 日病逝。 作为新加坡开国之父, 他为新加坡的社会发 展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张 2005 年 8 月 9 日拍摄的资料照片 显示,在新加坡建国 40 周年庆典上,李光耀 观看飞行表演时用手堵住耳朵。
新华社/法新
相关报道
朴槿惠将于 29 日访新 参加李光耀葬礼
中 新 网 3 月 23 日 电 据 韩 媒 报 道 , 韩 国青瓦台发言人闵庚旭 23 日称,韩国总统朴 槿 惠 将 于 当 地 时 间 29 日 下 午 2 时 参 加 在 新 加坡国立大学举行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 国葬。
朴 槿 惠 23 日 发 表 声 明 对 李 光 耀 逝 世 表 示哀悼,并回忆了他与韩国的特殊缘分。
“最后一片叶子,将在什么时候飘落? 我感到活力和 精力在慢慢衰退……但这就是生活。 ” — ——李光耀
A 发布公告
据 新 加 坡 总 理 公 署 23 日发布的公告, 新加坡前总 理 李 光 耀 凌 晨 3 时 18 分 在 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 享年 91 岁。
一代巨人的谢幕
12世纪人物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当地时间23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
91岁的李光耀一生都很忙碌,他创建了一个党,缔造了一个国,当了32年的内阁总理,在国会工作了半个多世纪。
先后任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他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是20世纪最有声望、最受世界尊敬的政治家之一。
李光耀以他的才智和谋略,成功使新加坡这个东南亚小国跃升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
他给国人留下了号称“亚洲之光”的新加坡,他的一生,给新加坡留下丰富的宝贵遗产。
3月29日,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国葬仪式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
当天,覆盖着新加坡红白色国旗的深棕色灵柩从国会大厦出发,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
其间,李光耀受到21响礼炮、4架F-16战机空中列队 “送行”的待遇。
沿途成千上万民众当天天刚亮就赶到李光耀灵柩会经过的街道旁,等待。
他们身着黑白色的哀悼色服饰、挥舞着新加坡国旗、抛撒鲜花,高呼李光耀的名字、失声痛哭。
在倾盆大雨中送别李光耀。
“追忆李光耀的早年经历李光耀的家族祖籍中国广东梅州市,自其曾祖父开始定居新加坡,祖父李云龙是当时新加坡知名商人,在当地颇具声望。
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出生,是家中长子。
当时李家的生活状况还比较优渥,虽然童年的李光耀备受长辈宠爱,但并非完全无忧无虑。
因为父亲好赌,而李光耀的母亲却是个勇敢的女人,敢于与父亲抗争。
在李光耀的心中,母亲穷尽一生的精力抚养孩子,让他们受良好的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专业人士,如果她晚一代出生,且受过良好教育,很可能成为女强人。
祖父对于李光耀的影响最大。
1920年代末期,由于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一代巨人的谢幕文/博喻. All Rights Reserved.13世纪人物 C over P eople 封面人物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李家开始家道中落,但是,祖父丝毫没有放松关心李光耀的教育问题。
李光耀
1967年,新加坡政府通过《经济扩展奖励法案》,对政府批准的制造业 公司实施低税收。1968年,设立“新加坡开发银行”和“裕廊工业区管 理局”。就在这一年,新加坡的经济开始了腾飞。90年代,世界经合组 织宣布,新加坡从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新加坡人创造了“新加 坡奇迹”。
身为祖籍广东的华人后裔,李光耀早在1976年5月就第一次访华,至今 达到30多次,期间先后会晤了中国五代领导人,这是历史罕见的。1978 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与李光耀长谈许久,此后,中国在许多方面开始 向新加坡学习,李光耀也积极献策,还促成了1993年“汪辜会谈”及苏 州工业园的创建。图为李光耀与五代中国领导人的合影拼图。
李光耀
• 1959年,新加坡脱 离殖民统治成立自治 邦,人民行动党领导 人李光耀在大选中获 胜就任总理,成为新 加坡开国之父。在任 30年及在内阁施加 影响的许多年里,李 光耀用强权政治换来 国家安定,用严刑峻 法换来社会有序,又 带领新加坡人创造了 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在争取自治权的过程中,李光耀发现,传统精英社团无法争取底层,尤其是华裔 民众的支持。于是,身为“海归精英”的李光耀顺势转型为本土派,一个典型例 子就是他在公共场合居然放弃使用多年的英文名“哈利· 李”。但随着自治实现, 李光耀又对底层华人势力坐大深感忧虑,加之考虑到供水等资源严重依赖外界, 新加坡于1963年选择与马来亚合并。图为1964年,李光耀向贫民区的群众讲话。
李
光
耀
GCMG,CH(Lee Kuan Yew) 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
-
李光耀 • 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癸亥年)— 2015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 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新加坡莱 佛士学院毕业,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 动党 •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 理事长。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 2015年03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15.相濡以沫 齐家治国
相濡以沫齐家治国2015年3月23日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
他是叱咤风云,看尽时代变迁、世态发展、社会变化,推动一个小国神速蜕变的一代巨人。
她是亚洲社会的典型好妻子,会以两步距离走在丈夫后面,但在思想上与丈夫步伐一致,能兼顾家庭与律师事业的现代妇女楷模。
他与她的爱情有注定的缘分,也有人定胜天的传奇;她是他生命中最坚固的支柱,让他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政治。
建国总理李光耀在回忆录中曾如此表白:“我很幸运。
不论后果如何,我的妻子芝,对于我的持续斗争,从来不质疑或有所犹豫。
她说她对我的判断绝对有信心。
对我而言,她是力量和慰藉的泉源。
”从读书时期的劲敌,到日久生情的情侣,再到相知相惜的终身伴侣,柯玉芝是李光耀一生的知己良伴,也为他料理好家务,培育了三个优秀杰出的儿女,打造了温暖的家。
最初的二人世界如今开枝散叶,儿孙成群。
家庭是每个人情感的依靠,心灵的避风港,快乐的泉源。
对一个领袖,更是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我们家是个美满、和谐的家庭。
”李光耀的形容既平实又深刻。
他缓缓走向爱妻的灵柩旁,献上一朵深红色玫瑰,两次向她送上飞吻后,轻抚她的脸颊和额头,把握最后几秒钟,凝视着她的遗容,与一生挚爱诀别。
60多年来,建国总理李光耀及夫人柯玉芝步履一致地走过人生。
2010年,这位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却先走一步。
当时他送别她的深情一幕,让人印象深刻,除了展现他们夫妻俩鹣鲽情深,也凸显了李光耀不为人知的柔情及感性一面。
李光耀在妻子葬礼上发表的悼词中说:“对我们在一起的63年,我有珍贵的回忆。
没有她,我会是个不同的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她为我和我们的孩子奉献一生。
当我需要她的时候,她总是在我身边。
”认识柯玉芝李光耀在1930年代末认识柯玉芝。
她是华侨银行总经理柯守智的女儿,她的母亲跟李光耀的母亲一样,是在新加坡出生的海峡土生华人,两人家庭背景相似。
李光耀和柯玉芝同时在莱佛士书院读书,是学业上的竞争对手,她是这所男校中唯一的女生。
李嘉诚吊唁李光耀悼词全文:令人潸然泪下
李嘉诚吊唁李光耀悼词全文:令人潸然泪下
在海外华人社会,有“二李”之说,一是新加坡领袖李光耀,二是香港大亨李嘉诚。
前者1923年出生,后者1928年出生。
他们一个叱咤政坛,一个纵横商场。
有过龃龉,更多友谊。
李光耀去世当天,李嘉诚即率两个儿子赶赴新加坡,吊唁老友。
他更致函新加坡总理、李光耀长子李显龙,表达对李光耀辞世的哀伤。
短短100多个汉字,简短但情深意长,让人感叹“其文大雅、其辞细琢、其意隽永、其情戚戚”。
李嘉诚偕二子祭拜李光耀▲
李嘉诚与李光耀长媳何晶互相致意▲
李嘉诚向李光耀遗体告别▲
悼词全文如下
黯悉李资政辞世,不胜惋悼,哀伤难舍。
资政是世罕其匹、东西一合的历史巨人,笃志结领民心民智,实现有序、自由、公平和仁惠的社会。
资政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风度庄严、平易近人。
身虽同乎万物生死,精神不灭不朽,长存人心。
李氏有缘与资政多次面晤,其思之深,见之远,仁之厚,一切一切仿如昨天,怎不感念畴昔。
谨偕小儿泽钜、泽楷敬致深切慰唁,盼总理阁下与家人节哀顺应。
李光耀的49个生命瞬间
G-1846音乐:诗篇glm制作2015.3.232/501995年6月,时任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坐在自己的轿车里。
这一年,他72岁。
3/50•李光耀生于1923年9月,祖籍广东梅州。
他自幼就接受英式教育,12岁考入当地顶尖的英校莱佛士书院,18岁考入原校的高中部,但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中断学业。
战争结束后,李光耀获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开始赴英国留学。
图为小学时代的李光耀。
在留学英国初期,李光耀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后转入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并于1949年毕业,获得“双重第一荣誉学位”,1950年6月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
图为年青的李光耀(后排中)与父母及弟妹合照。
4/50留学期间,李光耀认识了后来与他相伴一生的爱人——柯玉芝。
两人是剑桥法律系同学。
图为李光耀与柯玉芝在剑桥。
5/50二战期间,李光耀与柯玉芝(右一、右二)暗生情愫。
开始交往。
这是他们和朋友一起游榜鹅河时拍的。
6/507/501947年12月,李光耀、柯玉芝在没有通知双方家长的情况下,在英国注册结婚。
1950年9月,两人回到新加坡,在莱佛士酒店正式摆酒宴客。
1952年,李光耀的第一个孩子——儿子李显龙出生。
图为李光耀夫妇与长子显龙在欧思礼路家中。
8/50李光耀夫妇共育有三个子女:长子李显龙,次子李显扬,女儿李玮玲。
图为李光耀与三个孩子在家中下象棋。
9/5010/50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立自治邦。
李光耀出任总理,自此开始他长达31年的总理生涯。
图为1959年6月3日,李光耀赢得大选后,支持者齐集在政府大厦前大草场,李光耀举起拳头,带领群众大喊“Merdeka! Merdeka!”(自由!自由!)•在总统府斯里淡马锡官邸前的草地上,李显扬(左)与李玮玲正逗弄他们的拉布拉多猎犬“尼奇”。
李光耀则放下工作稍作休息。
1964年,与马来西亚合并一年后,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
7月29日,李光耀来到贫民区1965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
李显龙在李光耀国葬上致悼词
首页>国际频道>国际滚动10>正文李显龙在李光耀国葬上致悼词:他一直是一名斗士2015-03-29 15:25:00 来源:澎湃责任编辑: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国葬仪式3月29日14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
李光耀长子、现任总理李显龙、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荣誉资政吴作栋等十名代表将宣读悼词。
公务员首长王文辉担任国葬司仪。
灵柩将在仪式结束后运往北部靠近三巴旺空军基地的万礼火葬场火化。
根据新加坡官方当天早些时候发布的消息,24名国际政要和11名李光耀的多年好友出席国葬仪式。
李光耀长子、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致悼词。
李显龙在悼词中说,李光耀一直是一名斗士。
在一切都显得毫无希望的危机之中,他无惧无畏、深思熟虑、信念坚定、稳步前行。
李显龙提到,父亲曾经得到了很多奖项。
父亲把所有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而其他人都做不到。
在觉得政策不合适的时候,他会坚决去改变它。
他认为一旦有战略就要执行,也认为战略要不断改变,因为世界在改变。
李显龙在悼词中说,李光耀始终关心新加坡人民,2003年非典期间,他为出租车司机担心,因为旅游者减少了,出租车生计会受到影响。
他敦促我们尽快想办法帮助他们。
李显龙说,他(李光耀)最担心的是,年轻一代人会忘了让新加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90岁还出了一本书,要让新加坡的年轻人借鉴他成功的经验。
李显龙哽咽,当今天早上的仪式开始时,我坐在他(李光耀)的旁边,静坐。
我曾希望他能在今年8月19日和我们一起庆祝,是他团结了人民,建立了一个国家,但很遗憾的是,事与愿违。
李显龙用中文发言称,新加坡的发展和成功跟李光耀的个性合理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没有他远大的抱负和坚持,肯定没有今天的新加坡。
让我们秉持李光耀的原则和理想,继续前行。
让建国总理不必为新加坡的未来操心,让他可以长眠安息。
我们有责任延续他一生的心血,让这盏明灯持续下去。
李显龙说,让我们一起默哀一分钟,我们大家都会为失去一个父亲举国哀悼,但在悲痛之中,我们展现出新加坡的最好一面。
李光耀:新加坡“国父”逝世
出版物刊名: 中国外汇
页码: 12-12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7期
主题词: 李光耀 新加坡共和国 西方传媒 国际声誉 英国首相 国际社会 儒家文化 交通咽喉卡梅伦 大埔县
摘要:<正>3月23日,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因病去世,享年91岁。
李光耀在1959年新加坡自治时即担任总理,1990年11月卸任后又担任内阁资政,直到2011年大选后,才从内阁引退。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李光耀不仅将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港口城市变成在地区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富强国家,还在漫长的卓绝历练中,成就了自己著名政治家的美名。
李光耀的国际声誉己经构成新加坡外交资源的一部分,他与西方传媒的辩论也加强了新加。
他的誓言她都懂
M C至情至爱2015年3月23日,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病逝,享年91岁。
病重期间,很多人都为他祈祷,他的心愿却是快点离开。
他想他的芝了。
离世前,他说:“我不想以一个政治家的身份被世人铭记。
”是的,与他驰骋国际舞台数十年所赢得的掌声相比,在他的生命巨著里,爱情,才是最动人的章节。
爱情展开了旖旎的画卷新加坡被日本占领后,物资奇缺,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看到市面上正闹胶水荒,因战争而中断学业的李光耀联合校友杨玉麟研制胶水销售。
那天,李光耀骑着脚踏车去找杨玉麟,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子正坐在走廊上,他问她:“玉麟在哪里?”她露出微笑,指了指角落里的一道楼梯。
虽然三年未见,李光耀还是一眼认出了她———柯玉芝。
战争前,他们同在莱佛士学院读书,“第一学期数学考试成绩我高居榜首,但英文和经济成绩落在一个名叫柯玉芝的小姐后面,分数差了一截。
”这让拿惯了第一的李光耀“十分震惊”。
柯玉芝是杨玉麟妻子的妹妹。
再次见到李光耀,她被他的乐观、活跃、不畏困难吸引了。
“我正在等待白马王子,只是这个王子不是骑马,而是骑着硬胎脚踏车来的。
”胶水很畅销,柯玉芝是得力助手。
她得体的举止、良好的教养开启了李光耀的少年情怀。
他们经常见面,几个月后,青春的枝头逐渐盈满美丽的驿动。
李光耀21岁生日晚宴,柯玉芝受邀参加。
即使有姐姐、姐夫的陪同,对家教甚严的柯玉芝来说,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
二战结束后,李光耀和柯玉芝的感情越来越深,他开始考虑学业和前途。
以他目前的情况,柯玉芝做华侨银行总经理的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他们在一起的。
李光耀说服母亲动用了积蓄和首饰去英国读书。
获得律师资格需要三年,临行前,他牵着她的手走在海边的花园,“你愿不愿意等我三年?”她反问道:“你知不知道我比你大两岁半?”沐浴着柔和的海风,爱情展开了旖旎的画卷。
带着和柯玉芝的一沓合影,23岁的李光耀登上“大不列颠号”客轮。
在甲板上,他向她挥手,“她热泪盈眶,我也不禁掉下眼泪。
”码头上,氤氲着一场青春的忧伤。
李光耀:从破旧渔港到金融中心烙印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从破旧渔港到金融中心烙印新加坡奇迹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总会计师》
【年(卷),期】2015(0)3
【摘要】3月23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李光耀先生病逝的消息。
这颗“新加坡之星”的陨落,在新加坡、中国和全世界引起了深切的悲痛和怀念。
作为新加坡首位当选总理,半个世纪以来,李光耀带领着新加坡创造了在一代人时间里从一个殖民地贸易中心变成亚洲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的奇迹。
【总页数】1页(P13-13)
【关键词】新加坡;李光耀;金融中心;渔港;贸易中心;殖民地;总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751
【相关文献】
1.均势与和谐: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读《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 [J], 张建新
2.新加坡:李光耀双语基金将资助两活动,助推新加坡双语教育 [J], 无;
3.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华族新加坡人如不学习华语吃亏的是自己 [J], 无
4.新加坡李光耀指出,新加坡将致力培养中国问题专家 [J], 无
5.河北省与新加坡经贸合作掀高潮──李光耀率新加坡代表团赴河北考察 [J], 杨金科;王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修辞学三诉诸角度分析李显扬在李光耀私人葬礼上的悼词
从修辞学三诉诸角度分析李显扬在李光耀私人葬礼上的悼词作者:巩向飞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23期摘要:本文从修辞学的三诉诸角度分析了李显扬在李光耀私人葬礼上所致的悼词,通过分析悼词中运用的理性诉诸、人品诉诸、情感诉诸的修辞作用,深层次地挖掘该演讲悼词平淡之中显露的真情,并探讨悼词演讲中运用的修辞艺术。
关键词:演讲修辞悼词理性诉诸人品诉诸情感诉诸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079-022015年3月29日,新加坡为建国总理李光耀举行葬礼。
李光耀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亚洲传奇人物,其国葬仪式和私人葬礼都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尤其在私人葬礼上,李光耀的家人分享了其作为父亲、爷爷、上司以及一家之主的私人生活,建立了一个温情、关爱、富有人格魅力的形象,同时哀悼和思念之情也令听众动容。
公开在媒体的数篇悼词中,其次子李显杨所致的悼词《说再见太难》受到很多关注,全篇演讲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平淡真实,感人至深,成为为亲人致悼词的一个优秀范本。
本文试从修辞学的三诉诸角度来评析该演讲悼词,并探讨悼词演讲中运用的修辞艺术。
一、修辞学三诉诸理论宣读体悼词属于纪念性演讲或宣德演讲(epideictic oratory),主要是向逝者表示敬意与寄托哀思。
在致悼词时,演讲者不仅要总结、评述逝者的生平业绩,深入介绍逝者的精神本质,为其歌功领德;还要抒发情感,让听众体会悲痛和抚慰,从而激发起听众对逝者的深深敬意。
也就是悼词演讲要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
而任何演讲的成功都与修辞不可分割,古典修辞学理论认为修辞往往能够决定演讲的效果和影响力,被视为西方古典修辞理论创始人的亚里士多德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
[1]换言之,修辞首先是劝说的艺术。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者可以动用的无非是两类材料,或者说两类规劝手段,分别为非艺术性(non-artistic)手段(如法律条文、证人证词、合同、宣誓、刑讯等)和艺术性(artistic)手段。
他的一生不只有铁血政策
他的一生不只有铁血政策
Harry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于当地时间2015年3月23日凌晨3点18分逝世,享年91岁。
在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里,李光耀带领新加坡由一个殖民地脱身,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是
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
【总页数】1页(P56)
【作者】Harry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铁血政策"成功的原因
2.论“铁血政策”成功的原因
3.苏宁的"铁血政策"
4.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及外交活动在统一德国中的作用
5.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ood morning, my fellow Singaporeans,I am deeply saddened to tell you that Mr Lee Kuan Yew passed away peacefully this morning at the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Let me say a few words in Malay and Mandarin.Malay:Dengan berat hati dan penuh hiba, saya ingin memberitahu anda bahawa Encik Lee Kuan Yew telah meninggal dunia pagi ini. Encik Lee adalah Perdana Menteri pertama Singapura. Beliau telah mengabdikan dirinya dan seluruh jiwaraganya untuk Singapura. Beliau membangunkan Negara ini dari mula dan berjuang untuk kemerdekaan kita. Kepintarannya mencari jalan keluar dan keberaniannya yang tidak menyerah kalah, menjadi tunggak kejayaan Singapura.Kita kehilangan seorang tokoh yang telah memimpin kita, menjadi sumber inspirasi kita dan menyatupadukan kita. Walaupun kita berdukacita dengan pemergian Encik Lee, ayuh kita menjunjung dan meraikan semangat, serta sumbangan beliau. Marilah kita teruskan usaha membangunkan Singapura dan memperkukuh masyarakat berbilang bangsa dan agama kita yang beliau perjuangkan sepanjang hayatnya.Semoga mendiang Encik Lee tenang bersemadi.[Translation of Malay Statement:I am deeply saddened to inform you that Mr Lee Kuan Yew has passed away. Mr Lee was Singapore’s founding Prime Minister. He had dedicated his whole life for Singapore. He built a nation where there was none, and fought tenaciously forSingapore’s independence. His indomitable courage and resourcefulness carried the day on many critical occasions, and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Singapore’s success.We have lost the man who had led us, inspired us, and united us. As we mourn Mr Lee’s passing, let us also honour his spirit and his life’s work. Let us continue building Singapore, strengthening our multi-racial and multi-religious society, and standing together as one united people, something which he had fought for, all his life.May Mr Lee Kuan Yew rest in peace. ]Mandarin:今天,我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领袖,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
李先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与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受人民的爱戴。
在李先生住院期间,各阶层人士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大家的关怀和慰问。
这给了李先生和我家人莫大的安慰。
我谨代表家属向大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由始至终,李先生最关心的就是新加坡的存亡。
他把一生奉献给新加坡,致力团结全国人民,激发大家自力更生。
在他的领导下,我国成功从第三世界晋升第一世界,成为一个让人民引以为豪的国家。
他的离去对新加坡和我家人是个巨大的损失。
在这悲痛的时刻,我们要把李先生的贡献铭记在心。
悼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发扬他的爱国精神,团结一致,让这个他付出毕生精力建立的新加坡,继续繁荣稳定。
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请您安息吧![Translation of Chinese Statement:Today, we lost our beloved leader, founding Prime Minister Mr Lee Kuan Yew. Mr Lee is irreplaceable in our hearts. He has a special bond with Singaporeans and was well loved by them. When he was hospitalised,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howed their care and encouragement in different ways. This was of great comfort to Mr Lee and my family. On behalf of my family, I would like to convey our sincere appreciation for your good wishes.Singapore’s survival was Mr Lee’s greatest concern throughout his life. He dedicated himself to Singapore, uniting us as one people and motivating us to be self-reliant. He took us from Third World to the First, building a home that we can be proud of. His passing is a great loss to Singapore and my family.In this moment of grief, let us always remember Mr Lee’s contributions. The best way to honour him would be to carry on his life’s passion, and stay as one united people to keep Singapore, prosperous and strong.May you rest in peace, Mr Lee!]The first of our founding fathers is no more. He inspired us, gave us courage, kept us together, and brought us here. He fought for our independence, built a nation where there was none, and made us proud to be Singaporeans. We won’t see another man like him.To many Singaporeans, and indeed others too, Lee Kuan Yew was Singapore. As Prime Minister, he pushed us hard to achieve what had seemed impossible. After he stepped down, he guided his successors with wisdom and tact. In old age, he continued to keep a watchful eye on Singapore.Singapore was his abiding passion. He gave of himself, in full measure, to Singapore. As he himself put it towards the end of his life and I quote: “I have spent my life, so much of it, building up this country. There’s nothing more that I need to do. At the end of the day, what have I got? A successfulSingapore. What have I given up? My life.”I am grieved beyond words at the passing of Mr Lee Kuan Yew. I know that we all feel the same way. But even as we mourn his passing, let us also honour his spirit. Let us dedicate ourselves as one people to build on his foundations, strive for his ideals, and keep Singapore exceptional and successful for many years to come.May Mr Lee Kuan Yew rest in peace.Terima kasih.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