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知识点汇总
交通工程学复习整理(全)

3.延误调查如何清点车辆:每到一个清点时刻(如30s)都要清点停车入口(或拟调查的车道)上的所有车辆,不管它在上个清点时刻(如15s)是否被清点过
4.描述速度密度空间模型
5.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前方危险的标志,计有30中,42个图式,形状为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色图案。
多选题
1.典型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等
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环形放射
2.交通量空间分布特征:城乡分布(城市>近郊>远郊>乡村),路段上的分布(随各路段等级、功能、所属区位不同而不同,用路网交通量分布图表示),交通量方向上的分布(一条道路往返方向上交通量在某些时刻不平衡),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交通量不大时右侧比重大,随交通量增大靠近中心线的车道交通量比重增大)
系统中的平均消耗时间:
D均=N均/λ +1/μ
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W均=Q均/λ
4.周期时长 T =13330P/ 1333-Ve
Ve=(V+0.5H+0.6L)/n
Ve:等效交通量(辆/h,直行)
V:交叉口进口实际交通量(辆/h)
H:公交车火车车辆数(辆/h)
L:左转车车辆数(辆/h)
n:进口有效车道数
6.车均延误的计算: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X抽样时间间隔(辆·S)
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驶车辆数(S)
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入口交通量(S)
简答题
1.交叉口延误时间调查方法:a.点样本法:在停车线附近的路侧人行道上,3~4名观测员一人手持秒表,按预选定的时间间隔(如15秒)通知其余2~3名观测员,一名观测员记录停在停车线后的车数,另一名观测员记录停驶数和不停驶数,重复过程直至取得样本。b.抽样追踪法:测量引道延误段长度,已知入口引道的畅行行驶速度,计算出引道畅行行驶时间。道路情况改善前的平均引导时间减去改善后的平均引道时间即得出交通改善所降低的引道延误值。
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交通特性驾驶员感觉、知觉、信息处理(感知、判断决策、操纵)视觉视力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视力适应明适应、暗适应(时间较长)→进出隧道打开前照灯炫光→在道路中央分隔带种植植物屏蔽对向来车的灯光视野静视野、动视野→车速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色视觉、错觉...(* ̄0 ̄)ノ听觉音高、响度、声色人对1000Hz附近的声音感受性最高;响度计量单位为分贝[dB(A)]全聋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次数相对普通驾驶员显著增多(美国试验)反应取决于驾驶员的性别、年龄、个性、对反应的准备程度、驾驶经验...(* ̄0 ̄)ノAASHTO建议,对所有车速,在确定安全停车距离时,反应时间采用2.5s;在确定交叉口实际时,采用2.0s。
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驾驶疲劳驾驶员生活情况、车内外环境、驾驶员自身特性饮酒20mg/100mL≤驾驶员酒精浓度<80mg/100mL,饮酒驾车;80mg/100mL≤驾驶员酒精浓度,醉酒驾车。
驾驶员的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安全态度行人基本参数步频(常用值120步/min)、步幅(65cm)、步速(1.3m/s)行人过街状况过街危险性过街等待时间取决于交通量、道路宽度、行人心理因素使用人行横道情况人行横道距离过街地点20m以内时,才为人们乐于使用(日本试验)使用过街天桥、过街地道情况儿童交通特点智力发育不健全、思想简单、缺少交通安全知识对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在学习500m范围内的道路上设置“学校区”的标志车辆分类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作业车技术参数外廓尺寸(长宽高)、轴距、轮距、最小转弯半径、整车自重(kg)动力性指标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制动性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行驶方向的稳定性交通量交通量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交通体的数量辆/d、h... 平均日交通量(ADT)、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PHF)、第30小时交通量、不足一小时的时段交通量交通量空间分布地域分布、城乡分布、方向分布、车道分布时间分布一年内月交通量变化一周内日交通量变化一日内各小时交通量变化高峰小时内交通量变化统计交通量方法人工计数法人工纸上计数法、流动车法自动计数法雷达式检测器(多普勒效应)、磁场式检测器(环形线圈)、视频检测技术、红外线式检测器、超声波式检测器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方法交通量调查说明书、公路交通量调查、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平面交叉路口交通量调查、路网交通量普查、小区出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表示方法汇总表、柱状图、曲线图、流量流向图、路网流量图、出入交通量示意图交通量资料应用确定道路分级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一级公路...15000~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各种汽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3000~7500辆;三级公路...1000~4000辆;四级公路为1500辆以下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为道路几何设计和确定交通管理设施提供依据车速车速地点车速、行驶车速(技术速度)、区间车速(行程车速、综合车速、运送速度)、设计车速时间平均车速、区间平均车速频率分布曲线→累计频率分布曲线,中位车速(50%位车速)、85%位车速、15%位车速影响车速因素驾驶员驾驶员的个性、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车上无乘客时,驾驶员开车往往比有乘客时快;青年驾驶员、男性驾驶员、单身驾驶员,一般比中年驾驶员、女性驾驶员、已婚驾驶员开车快。
(整理)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一、填空题(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
判断依据为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
交通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 •交通工程学:是研处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2•交通规划:基于城市规划.± 地使用性质.人口、经济发展等条件确定交通系统及其设施的构成:设施的规模和建设计划、政策等:指导设施的建设.对城市规划提出反馈.具有宏观的性质。
8•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
第二章交通特性4. 驾驶员所遇到的外界刺激信息*早显信息,突就信息,微弱信息,先兆信息,潜伏信息。
5. 道路组成特性一横断面组成,主要是行车道、路肩.分隔带、租坡午道和变速午道.紧急停车带.错车道、慢乍道、人行道,另外还有边沟、挡墙、盲沟等附屈部分。
7•路网密度的定义,区域的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总面积。
&城市道路网密度、间距的选取原则:①道路网密度.间距与不同等级道路的功能.要求相匹配:②道路网密度.间距与城市不同区域的性质.人口密度、就业密度相匹配。
9•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棋盘形.并列形.放射形、扇形、树叉形.条形等。
10•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棋盘形(方格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混合形等。
11 •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方格网式、带状、放射状.环形放射状和自由式等。
12.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般分为^中央组团式、分散组团式、带状.棋盘式和自由式。
第三章交通调査与分析13•交通址:特定时刻(高峰. 低峰入氓位时间内通过某地点或断面的交通实休数(人、车或物)。
14•设计交通楚: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
16•行程车速(区间车速入午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程时间的比值:行驶年速:车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比值。
注总区别!16•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牟头空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两连续午辆牟头间的距离。
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

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绪论1.交通工程将道路、车辆、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系统。
2.交通三大调查: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行人和车辆起讫点调查。
3.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方法:概率论方法、流体力学方法和交通动力学方法。
4.交通规划的四个阶段:现状与问题分析、发展前景与交通需求、交通规划方案方案评价与实施。
(区别交通规划四步骤)5.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交通噪声、交通废气、交通振动。
车辆、驾驶员及交通流特性6.交通流量:交通量。
7.密度:单位长度路段上某一时刻车道上的车辆数量。
8.位置速度:瞬时速度,即车辆通过道路上某个位置的速度。
9.时间平均车速:道路上某一断面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即断面上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平均价值10.空间平均车速:给定路段上,同一瞬间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11.车头时距、车头空距12.q=kvs、vs=ak+b((0,vf)、(kj,0))、qmax=kj*vf/413.平均车头时距可由流量算出、平均车头空距可由密度算出,进而可以利用流密速关系导给出了平均车头时距与平均车头时距之间的关系。
交通调查与分析14.aadt、aawt、adt、awt15.高峰小时流量比、phf16.方向不均匀系数=重交通量/双向总交通量。
17.交通量年变化图: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年平均日交通量。
18.月变系数:月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周变系数:周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19.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所有的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研究发现,曲线曲率在第30位附近变化最明显。
也就是说,每年允许交通量超过设计容量30小时。
20.如何确定路网高峰小时:路网各测站所测得的高峰小时可能出现在不同时刻,整理出各对于交叉口高峰时段,统计整个路网每个交叉口不同高峰时段的就业信,找出就业信最多的时段为路网高峰时段。
21.第85%位车速: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85%未达到的车速,用以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刹车速度。
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交通⼯程学:交通⼯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的⼀门技术科学。
(构成要素:⼈、车、路;⼿段:探讨、规律;建⽴:法律、法规;⽬的:安全、快捷、⾼效)2、交通⼯程发展:①步⾏时代;②马车时代;③汽车时代;④⾼速公路时代;⑤智能运输时代。
3、交通⼯程学科的建⽴与发展:①基础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40年代末);②交通规划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③交通管理技术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④智能化交通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
4、交通⼯程学科的外延(相关学科):①社会科学⽅⾯;②⾃然科学⽅⾯;③⼯程设计⽅⾯。
5、交通⼯程学的性质:是⼀门兼有⾃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6、交通⼯程学科的特点:①系统性;②综合性;③交叉性或复合性;④社会性;⑤前瞻性;⑥动态性。
第⼆章交通特性分析1、驾驶⼈的交通特性:⑴驾驶⼈的职责和要求,⑵驾驶⼈的反应操作过程,⑶驾驶⼈的⽣理、⼼理特性:①视觉特性:视⼒、视野、⾊感;②反应特性;③驾驶⼈的⼼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2、乘客的交通特性:①乘客的交通需求⼼理;②乘车反应;③社会影响。
3、道路交通特性:⑴道路⽹体系;⑵道路⽹布局;⑶道路⽹密度。
4、车辆交通特性:①设计车辆尺⼨;②动⼒性能:最⾼车速,加速度或加速时间,最⼤爬坡能⼒;③制动性能: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制动时汽车的⽅向稳定性;④快速公交车辆特性。
5、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某⼀断⾯或某⼀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机动车交通量和⾏⼈交通量,⼀般不加说明则指机动车交通量,且指来往两个⽅向的车辆数。
6、平均交通量(ADT)以辆/d为单位,表达式为:(1)年平均⽇交通量(AADT)(2)⽉平均⽇交通量(MADT)(3)周平均⽇交通量(WADT)7、交通量的时间分布:⑴⽉变化:⼀年内各⽉的交通量变化成为⽉变化;⽉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与⽉平均⽇交通量之⽐称为交通量的⽉变化系数(或称为⽉不均衡系数,⽉换算系数),公式:⑵周变化:指⼀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称⽇变化;周变化系数:年平均⽇交通量除以某周⽇的平均交通量。
《交通工程学》复习要点

《交通工程学》复习要点一。
试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要点: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1、交通特性,包括交通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个体特性和交通流的整体特性:(1)人的交通特性:人是道路、车辆的使用者,应当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视觉特性和反应特性、酒精对驾驶行为的危害性、驾驶员的驾驶适性,以及疲劳、情绪、意志、注意力等对车的影响。
(2)车辆特性:(1)车辆拥有量:车辆拥有量是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交通状况的具体体现,主要研究车辆历年来的增长率、按人口平均的车辆数、车辆增长与道路增多的关系、车辆组成以及车辆拥有量的发展趋势。
(2)车辆运行特性:研究车辆的尺寸大小与质量,以及其操纵特性、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安全可靠性与经济特性.(3)路的特性:道路是交通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交通工程学研究道路规划指标如何适应交通的发展,研究线形标准如何满足行车要求,研究线形设计如何保证交通安全,研究道路与环境如何协调。
2、交通流理论是寻求最恰当的模型描述各种交通状态,推导相应的表达公式。
研究如何利用各种交通流特征参数来描述不同状态交通流的变化规律,为制订合理的交通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方案、评定交通事故提供依据.3、交通调查是开展交通工程工作的基础,包括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车流密度调查、延误调查、交通起讫点调查等项内容,这些是交通工程学的基本调查项目,是展开交通分析的基础。
为满足什么要求而调查、如何进行调查、如何取样、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4、交通规划是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民地点的分布,研究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以及车辆出行的次数与流向的变化规律,计算交通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如何分配;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高效的交通方式;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初步方案,研究城市客运和货运的交通流量和流向分布图,维修正规划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5、交通法规是搞好交通秩序、保障交通畅通、保障交通安全和进行交通管理的法律基础,也是搞好交通宣传、安全教育的依据.交通法规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一项交通规章的制定往往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实验与实践才能普遍实行。
(完整版)交通工程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型)当时,V =Vf ,车辆可以自由行驶;当K =Kj 时,V =0,车辆停滞;1(jK K -=行动的过程;城市交通规划:了解城市地区内现有的交通形态和土地的使用情况,研究目前的交通路线及设施是否合理、是否足够,应如何加以改进,以配合将来发展的需要,或引导城市走向计划的目标。
交通规划的分类:按交通规划研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国家级的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远期战略规划:20~50年;中长期规划:5~20年;近期建设规划:3~5年。
33.OD调查基本概念出行:人车货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完成一个目的算一次出行。
出行的三个基本属性(两个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起点:一次出行的出发点。
讫点:一次出行的目的地。
出行端点:出行的起讫点的总称,每次出行必有且仅有两个端点。
境内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内的出行。
过境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外的出行。
区内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讫点皆在一个小区内的出行。
区间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内的出行。
小区形心:代表同一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的某一集中点,是该小区交通流的中心点,不是该小区几何面积的重心。
期望线: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
OD表:表示起讫点调查或预测成果的表格。
调查区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查核线:为了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根据需要可能有多条线),其沿线断面通过的交通量可作为查核用。
34.交通规划预测的概念:交通预测的任务是根据对历史的和现状的社会经济、交通供应及交通特征资料的分析研究推算规划年的交通需求。
交通规划预测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和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四阶段预测:把交通需求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大一交通工程学知识点

大一交通工程学知识点交通工程是指以解决交通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为目的,运用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设计交通系统的学科。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交通工程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一、交通工程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交通工程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在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了解交通工程的概念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这有助于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二、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是研究交通系统运行过程中交通流动规律的学科。
了解交通流理论对于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至关重要。
在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掌握交通流的基本概念、交通流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交通流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三、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区域或国家范围内交通系统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综合布局。
在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交通规划分析,熟悉交通规划报告的编写和呈现方式。
四、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号控制是通过信号灯等设备对交通流进行控制和调度的一种方式。
在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了解交通信号控制的原理、交叉口信号配时的计算方法以及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五、公路工程公路工程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道路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等问题。
在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了解公路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道路设计标准、路基、路面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六、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交通组织形式,包括公交、地铁、轻轨等。
在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了解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学习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换乘策略的优化等内容。
七、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交通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如何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水平。
在大一学习交通工程时,需要了解交通事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学习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应用,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交通工程基础》复习笔记

《交通工程基础》复习笔记一、交通工程学概述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与内涵交通工程学是对所有与道路交通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涵盖人、车、路、环境等方面。
其目的是综合研究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交通安全、经济、有效、便利和舒适。
例如,美国交通工程学学者布伦敦教授将其定义为关于交通和旅行的计测科学,是研究交通流和交通发生的法则科学。
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十一个方面:o交通调查:收集交通资料,作为交通规划、道路及设施的设计、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依据。
o交通规划:根据调查的有关资料,用计算机和数学方法进行运算或模拟,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交通的新要求,对道路交通进行综合性的规划。
o交通流理论:分析交通问题的理论基础,包括点、线、面理论。
交通流的分析方法有三种:概率论方法、流体动力学模拟理论、跟车理论。
o人—机特性研究:现代交通条件下,研究人(驾驶员、行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汽车的动力性、操纵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道路与汽车相互关系及环境、地形、地物、气候引起的交通问题;探索四个因素之间的影响、规律。
o交通管理:保证交通畅通和安全的重要措施,包括技术、法制、行政、安全教育。
o道路线形设计:满足新的交通情况的需要。
o对交通事故与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掌握规律、弄清交通事故与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
o汽车交通与环境污染的防治:车辆的振动、噪音、废气。
研究污染程度、监测、采取防治措施。
o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研究城市的交通管理及交通控制。
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交通工程学科具有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六大特点。
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与能源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和应用,涉及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效学、行为科学、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制理论、系统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运输工程、环境工程、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学科。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丶绪论1、交通运输的概念及其区别:•交通的概念分狭义和广义2种:–广义的交通包括运输和通信2个方面,是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运输所涵盖的内容是明确的,即–指使用运输工具和设备运送物品或人员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过程,运输不包括通讯–目前人类有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交通方式,这五种交通方式有不同的基础设施•运输是通过工具、在交通设施上进行的活动、过程,因此交通是运输的基础和前提•交通设施是一种投资品,而运输则是无形的位移服务,但由于现代的运输活动都是在特定的交通设施上进行的(铁路运输要以轨道交通为基础,汽车运输则要在公路上进行),因此人们习惯于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统称交通运输。
•2、交通运输的产品是什么运输产品是指运输供给方提供运输需求方所需要人或物的位移,是运输产业各个品种、品牌产品的总称交通运输的核心产品是货物或旅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交通运输的形式产品是位移载体的外在特征(如车船,飞机的车次、航班等)交通运输的附加产品是顾客购买位移产品时得到的附加服务和利益(如预约售票、查询、旅客投诉、客货运输事故赔偿等)3、运输市场的内含是什么:•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交易的场所,该场所为旅客、货主、运输业者、运输代理者提供交易的空间•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的流通领域•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运输劳务)供求关系、交换关系的总和•运输市场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运输产品(运输劳务)的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总和4、交通需求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运输需求是指运输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生活对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即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运输产品的数量•时间特性还包括两方面:•一是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是对时间和速度的要求交通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运输价格和运输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也会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动•一般说来,运价下降,运输需求上升,而运价上涨时,短期内需求会受到一定抑制•两地市场商品价格差别增大,会刺激该商品两地间的运输需求;而商品价格差别缩小,则会减少两地间该商•品的运输需求•另外,燃油、运输工具等价格变动会引起运价的变动,从而也将导致运输需求的变动5、交通运输服务的定义、基本特征:运输服务是运输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旅客,货物的位移)伴随辅助产品(信息咨询等延伸服务)的服务基本特征:运输服务的公共性人的出行、物质的移动,都存在着运输的需要,表现为运输服务的公共性特征运输产品的特殊性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运输产品是即时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同时存在运输产品以复合指标为主要计算单位运输的准公费服务性1、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特性有哪些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交通运输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二丶交通特性驾驶员的主要交通特性: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应特性与选择特性等加以表现视觉反应特征:驾驶员对于一个特定的刺激产生感知并对它作出反应,是架驶员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包括4个性质不同的心理活动:•感知:对刺激的认识和了解•识别:对刺激的辨别和解释•判断: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决策•反应:由决策引起的肢体反应汽车的特征汽车主要基本特性设计车辆尺寸:•与车辆的类别相关,车辆的长、宽、高及轴距(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资源分配)动力性能:•最高车速、起动性能、加速性能、爬坡性能、排队车流物理特性(影响道路的几何设计与通行能力)制动性能: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方向稳定性(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智能交通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专用(机动车)、隔离、四车道及以上、控制出入口、计算行车速度为60或80km/h主干路:一般六车道,或四车道加机非分离,一般非立交,分I、II、III三级次干路:最常见的城市道路,配合主干路形成城市干道网,分I、II、III三级支路:次干路与街道的连接线,解决局部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分I、II、III三级其他:自行车专用道、有轨电车专用道、商业步行街、货运道路等城市道路交通路网: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主要有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等,如图:▪(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行人交通量大、车多、交叉口多、交通量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其横断面布置主要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等四种形式4交通流特征参数的基本定义:定量描述交通流可用3个参数:Q、①交通流量,又称交通量,表示交通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指定断面的车辆数量,单位是辆/小时或辆/日;V、②交通流速度,简称流速,表示交通流流动的快慢,单位是米/秒或公里/小时;K、③交通流密度,表示交通流的疏密程度,即道路单位长度上含有车辆的数量,单位是辆/公里3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是:交通流量为交通流速度和交通流密度的乘积:Q=VK基本关系简单推导: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平均速度)V、车流密度K从车流密度公式可以导出三参数的关系: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交叉口是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
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

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交通工程是一门涉及道路、桥梁、隧道、交通设施、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工程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交通工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交通工程的相关内容。
一、交通基础知识1. 交通系统组成交通系统是由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和交通管理三部分组成的。
交通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停车场等;交通工具包括各种车辆,如汽车、公交车、火车、飞机等;交通管理包括交通规划、信号控制、交通警察等。
2. 交通流理论交通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点的交通工具的总数,其表现形式包括交通流量、交通密度、交通速度等。
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动规律,为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3. 交通安全交通事故是交通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十分严重。
交通安全包括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规则的制定、交通管理的实施等,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道路工程1. 道路类型道路包括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多种类型。
根据不同的交通需求和使用环境,道路的设计和规划会有所不同。
2. 道路设计原则道路设计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车速、视距、坡度、弯道半径、路基和路面材料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城市化进程、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3. 道路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技术包括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桥梁和隧道的施工、路基排水和绿化等。
施工过程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施工机械的使用、工程质量的控制等。
4. 道路养护道路养护是为了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和确保道路安全的工作,包括路面修补、沥青路面的维护、路基排水和坡面稳定等。
三、桥梁工程1. 桥梁类型桥梁包括梁式桥、拱桥、索塔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桥梁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2. 桥梁设计原则桥梁设计需要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克服地形障碍、提供安全通行和美化环境等。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2.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内容?3.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4.简述研究和运用交通工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用?第二章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2.驾驶疲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3.驾驶员的职业适应性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4.饮酒对驾驶员的驾驶机能有什么影响?酒后驾车对安全行车会带来什么影响?5.生物节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与安全行车有什么联系?试计算你自己下月第一天的生物节律状态。
6.根据行人的交通特性,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对行人如何进行管理?7.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什么?满足汽车行驶的条件有哪些?8.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9.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个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10.汽车的制动性能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1.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12.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13.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14.为什么要设置平曲线的超高和加宽?如何设置?15.什么是视距?分几种?如何保证视距?它对交通安全有何影响?16.结合当地事故多发地点的情况,谈谈道路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第三章1.哪些参数可以用来衡量交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2.什么是交通量?常见的交通量有哪几种?3.什么是第30位小时交通量?用它作为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有何意义?4.什么是交通量的变化?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如何计算、理解K月和K日?如何运用K月和K日推测AADT?6.简答交通量有哪些用途?7.某地三月K月3=0.925,K日3= 1.113,实际观测到该地某道路上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的交通量为3558辆,试推算该地此道路2007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8.某测站测得的连续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如表3-6所示,高峰小时交通量为1373veh/h,求5min和15min的高峰小时系数。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第一章:交通工程学概述一、交通工程学概念1. 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与维护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环保、经济和舒适。
2. 目的: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加快通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减小环境影响、节约能源等。
3. 研究内容:- 交通流的特性、规律和控制方法- 道路的设计、建设与维护- 交通规划与组织- 交通信号控制与智能化管理- 交通安全分析与事故预防- 交通环境与能源消耗二、交通工程学发展历程1. 起源:交通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网的扩展,逐渐从道路工程中分离出来。
2. 发展阶段:- 早期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关注道路建设与维护,解决马车与早期汽车的交通问题。
-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汽车时代的到来,交通工程学开始关注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等。
- 现代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交通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等。
第二章:交通系统的特性一、引言交通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包括人、车辆、道路和环境等。
二、驾驶人的交通特性1. 驾驶员的生理特性- 视觉特性:- 视野范围:驾驶员在不转动头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 视力:驾驶员对物体细节的辨识能力,包括远视力和夜视力。
- 色觉:驾驶员对颜色的辨识能力,尤其是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 暗适应:驾驶员在光线暗淡条件下的视力适应能力。
- 视觉疲劳:长时间驾驶导致的视觉疲劳现象及其影响。
- 听觉特性:- 听力范围:驾驶员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敏感度。
- 声音识别:驾驶员对各种声音来源的辨识能力。
- 噪声影响:交通噪声对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力的影响。
- 反应特性:- 反应时间:从驾驶员感知到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
交通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

交通工程考研知识点总结一、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1. 交通工程的定义及基本内容交通工程是指研究、设计、规划和管理城市、地区及国家交通系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管理、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系统评价等。
2. 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交通工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公路交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和综合交通工程。
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交通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和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
3. 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交通规划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城市、地区或国家的交通发展做出合理的布局和规划,以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的服务水平。
4. 交通规划的分析方法交通规划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量预测、交通模拟仿真、交通网络优化等内容。
这些方法有助于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二、交通运输规划1. 交通需求分析交通需求分析是交通规划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交通出行特征分析、出行需求预测、分析出行模式等。
通过交通需求分析,可以了解城市或地区交通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2. 交通网络规划交通网络规划是指对城市或地区的交通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以保证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的服务水平。
其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网布局、交通枢纽规划、公共交通组织等。
3.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或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其内容包括公交线路规划、公交站点设置、公交运营组织等。
4. 交通系统评价交通系统评价是指对城市或地区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和服务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为交通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主要内容包括交通组织效率评价、交通安全评价、交通环境评价等。
三、道路设计1. 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念道路设计是指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功能,对道路线型、横断面、标志标线和路政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和保障交通安全。
2. 道路规划设计道路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或地区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对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交通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绪论总长比该区域的总面积。
行程时间的比值;行驶车速:车将上式代入三参数基本关系式: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1.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 8.城市道路网密度、间距的选取V与行驶时间的比值。
注意区别!: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原则f车头时距: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①道路网密度、间距与不同等级在同向行驶的一16.增大;增大, V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道路的功能、要求相匹配;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在拥挤区,随Q V降低。
随Q增大,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车头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②道路网密度、间距与城市不同在不拥挤区,设车流速度-密度19.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计算题:区域的性质、人口密度、就业密空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如限制车1.6K88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V度相匹配。
=-中,两连续车辆车头间的距离。
关系为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交17.术科学。
9.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棋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0.8车流密度K 的通量Q基于城市规划、土2.交通规划:、行车速度盘形、并列形、放射形、扇形、V、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地使用性质、人口、经济发展等Q=VK 树叉形、条形等。
最佳密度条件确定交通系统及其设施的Km棋盘10.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Q=88K-1.6K射环形、混合形等。
政策等;指导设施的建设,对城11.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大市规划提出反馈,具有宏观的1210致可以分为:方格网式、带状、质。
0.8Qm ,: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系统性放射状、环形放射状和自由式0=当K 社会等。
,,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时,V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12. 一般分=Vf,车辆可以自由行驶;超前性性,,动态性。
o27.555 V=0,车辆停滞;交通特性第二章时,当K为:中央组团式、分散组团式、=Kj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带状、棋盘式和自由式。
(word完整版)交通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交通工程专业基础知识1、道路的交通工程设计是道路的安全设施(公路也称安保工程)的和智能化系统的设计。
2、公路安全设施设计包括:交通标线、交通标志、护栏(有防撞等级的)、警示桩(发光与普通)、缓冲垫(减速垫)、轮廓标、百米桩(牌)、公里桩(牌)、防眩设施等.3、城市道路安全设施设计包括:交通标线、交通标志、隔离栏(没有防撞等级的)、警示桩、缓冲垫等。
4、常用交通标线一般有车行道分界线、车行道边缘线、导向箭头、人行横道线、停车位标线、减速震荡线等等。
5、常用交通标志一般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标志、等.警告标志常用为三角形,黑边黄底黑图案;禁令标志常用为圆形,白底红圈黑图案;指示标志常用为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白底蓝图案;指路标志常用为长方形,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字;旅游标志常用为长方形,一般为棕底白字白图案.6、护栏一般为缆索护栏、波形梁护栏和混凝土护栏,按危险程度选用不同防撞等级的护栏。
7、常用普通警示桩为黄黑相间和红白相间,设置于需提醒的路口。
发光警示桩一般为红白相间,闪红光。
8、缓冲垫是减缓车辆速度,设置于支路口.9、百米牌、公里桩为公路里程的引导,为今后的管养工作提供方便。
10、轮廓标为视线诱导公路两侧路基,防止车辆驶出路基范围。
11、防眩设施是公路不设置路灯,无照明的情况下,为防止对向车辆眩光,影响驾驶人视线。
12、隔离栏:城市道路中为了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以及对向车辆行驶范围.13、智能化系统设计常规为交叉口的智能交通设计,包括:长挑臂信号灯、立柱式信号灯、人行灯、电子警察、电视监控、信号控制机、过路钢管及电缆线等的设计。
14、高架桥及快速路的智能设计包括:LED情报板、流量检测、超速抓拍、视频监控等。
一般设置于互通、高架桥及其它重要节点位置。
交通工程知识点

八1、交通管理分为: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2、技术管理分为:交通需求管理(控制交通源),交通系统管理(引导交通流)2、单向交通的优点:提高交通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行车速度;缺点:增加了绕行距离;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容易导致迷路;增加了管理所需的公共设施;3、感应式信号控制原理:在进口处设有车辆到达检测器,感应信号控制器内设有一个初始绿灯时间,到绿灯结束时,如果还有车辆到达,绿灯延长,直到最长时间。4、滤波交通:就是指车流沿着某条主干道行进过程中连续得到一个接一个的绿灯信号畅通无阻的通过沿途所有路口
二,1.驾驶疲劳:是指由于驾落的总称。原因:开车时间长,睡眠不足,长距离行驶。2.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 3.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型,放射形,放射环形。4.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段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5.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6.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绝大多数小时车流能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阻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适当的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五1.通行能力分析:主要目的是求得在不同运行质量情况下1小时所能通行的最大交通量,亦即可求得在指定的交通运行质量条件下所能承担交通的能力 2、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分: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3、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个车行道的均芸段上或一横断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小时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量数4、理想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控制条件,环境条件。5、为什么进口导向车道数增加:一次有效的绿灯时间内通过率提高,进入导向车道时汽车减速,多行人和车辆安全有利
交通工程学重要内容梳理

交通工程学重要内容梳理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交通系统的学科,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等内容。
它不仅关乎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还包括交通流理论、交通行为、交通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针对交通工程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梳理,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交通工程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十分重要,涉及城市交通系统的总体结构及未来发展方向。
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到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因素,以确定适宜的交通网络布局。
交通规划还包括路网设计、交通节点布局、交通地图绘制等内容,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便捷性。
二、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是交通工程学中的核心内容,研究交通网络中车辆、行人等交通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流量预测、交通运输效果评估等内容。
交通流理论的研究可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交通控制技术交通控制技术是保持交通顺畅和安全的关键,主要包括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
交通信号控制的目标是通过最优化信号配时方案,提高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此外,交通控制技术还包括交通安全管理、交通预警系统等,为交通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四、交通建设与维护交通建设与维护涵盖新建道路、扩建道路、路面养护、桥梁维修等内容。
交通工程师需要设计合理的道路布局和交叉口设置,并进行道路施工和维护。
交通建设与维护的目的是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五、交通行为与安全交通行为研究人们在道路上的驾驶行为,与交通监管和交通政策密切相关。
交通行为的不规范会导致事故发生,因此研究和促进良好的交通行为对于交通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关于交通事故分析、道路标线和标志等内容是交通行为与安全的重要方面。
六、交通环境保护交通工程学也关注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倡可持续交通发展。
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改善噪音污染等是交通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学知识点1.什么是排队论?排队论在交通工程中有何应用?试比较常用的M/M/N排队系统和N个平行的M/M/1排队系统其优越性,并简要说明理由?是研究系统随机聚散现象和随机服务系统工作过程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以概率论为基础,又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
交叉口的排队分析,停车场规划研究等。
M/M/N更好,原因如下:N个平行的M/M/1排队系统表面上到达车流量被分散,但实际受着排队车道与服务通道一一对应的束缚,如果某一通道由于某种原因拖长了为某车的服务时间,显然要增加在此通道后面排队车辆的等待时间,甚至会出现邻近车道排队车辆后来居上的情形。
而M/M/N更加灵活,排在第一位的车辆可看哪个服务台有空就到哪个服务台。
2.谈谈公交优先的措施有哪些?(1)规划优先: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调整和城市道路建设,以超前的思路、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精神,调整、完善、优化公交优先的道路网,改善和提高公交服务薄弱地区的服务水平,充分尊重民心、体现民意,更好地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2)建设上的优先: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城市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按照有利于优化公交网布局、有利于场站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场站功能与人性化服务相一致和场站风格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在交通设施建设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对公交车辆和基础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要坚持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3)政策优先: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给予公交企业优惠政策,并可协调利用其他的交通方式来补贴公交发展。
如北京实行“公交优先”战略的政策包括:公交月票取消,实行刷卡4折优惠,学生2折;大幅度增加公交专用道;财政每年投入公交40个亿。
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监管、经营权的特许等措施系统地进行体制创新,进一步放开搞活公共交通行业,完善支持政策,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4)理念优先:公共交通是一个“公共的品牌”,也是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
提到伦敦就会想到它与众不同的地铁,提到苏黎世就会想到它鲜明的蓝色优质电车和巴士。
要营建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转变观念,拓宽服务领域,创优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树立品牌意识,赢得市场。
(5)可采用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公共交通优先行驶的特权,提高运输速度和效率,节省运行时间,达到吸引乘客的目的。
时间优先是指高峰期间道路优先通行权,如在高峰时期不允许小汽车左转,只给公共汽车左转的特权;空间优先包括设置专用车道、专用路等。
3.简述流动车法调查交通量的原理及数据处理过程?测试车需沿着调查路线往返行驶12-16次,(6-8个来回)逆测方向行驶时,顺测方向行驶的车数;顺测方向时,快减去慢的逆测向的时间;顺的时间4.何谓停车延误、排队延误和引道延误?三者的关系又怎样?停车时间,排队时间减去畅行时间,引道时间减去畅行时间。
停车延误占引道延误的76%,排队延误占引道延误的97%,常以排队延误近似代替引道延误5.离散型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主要用来解决哪两类问题,其主要步骤如何?关于给定模型或分布与观察数据拟合程度好坏的检验.一类是验证假设分布与实际数据的符合程度。
了解样本观察频数是否与某一理论频数相符。
6.与一般事故分析法相比,动态事故强度法进行了哪些改进?一般事故分析法,以事故现场上的车辆损坏程度,停止状态,人员伤害情况和各种形式的痕迹为依据,应用数学,力学等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部经过。
动态事故强度法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特点:①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是一个数值,反映了人、车、路与交通事故的作用关系,其大小只与人、车、路在实际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不同,与每一年的交通事故有关,在数值上是动态的。
②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概念对于某一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而言不具有意义,但对于全国或地区的交通事故而言具有实际意义。
因为在具体的事故中无法判定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但在事故总体中可以表现出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
③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数值分别与在交通事故中由人、车、路引起的交通事故数有直接的线性关系,因为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人、车、路三方造成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大的,由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必然多。
7.交通量的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又如何?公路交通量调查方法:(1)间隙式观测(2)连续式观测交通量计数方法:(1)人工计数:适用于任何地点,任何情况的交通量调查,机动灵活,易于掌握,缺点是不适用于长期连续的交通量调查;(2)浮动车法:优点是可以同时获得某一路段的交通,行驶时间和行驶车速,缺点是观测到得交通量是一个平均值,由每一次观测所得数据计算的交通量才是该时段的交通量。
(3)机械计数法。
(4)录像法(5)GPS法(6)航空摄影法8.简述汉森(hansen)模型、劳瑞(lowry)模型的原理。
土地利用模型是指描述地域内部经济活动的选址行动以及作为结果的实际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
土地利用模型的分类:预测模型和优化模型(依据模型构造目的和出发点的不同进行划分)汉森模型――预测模型目的是预测各小区的居民住户数,不能预测小区内各种就业岗位数。
基本思想:以一个分区到城市里其它分区的交通可达性、该分区本身可用于住宅开发的土地量作为自变量,将整个城市规划年新增居民住户数向该分区进行分配的模型。
人口的增加→导致住宅的需求→依据各小区的可达性和土地量进行分配劳瑞模型模型概述:该模型由美国学者Lowry 于1964 年在匹兹堡市的交通规划中提出,相对于Hansen 模型,Lowry 模型更为细致,它不仅预测规划年各小区的住户数,还预测小区内的各类就业岗位数。
模型假设:①研究的对象地域为封闭的城市区域(即对象地域与外界不存在人员的流动);②单方向作用(即基础产业部门人数及配置对非基础产业部门和住户的就业人数及配置产生影响,反之则不然);③未来的交通系统、土地利用条件已知或可预测。
模型方法:在模型的假设条件下,对各土地利用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表达,对决定各交通小区土地利用结构所需的住户数和就业岗位数的分布加以确定的模型。
9.试分析比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及负二项分布三种离散型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1)车流密度不大,车辆间相互影响微弱,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用泊松分布较好,均值与方差相等。
(2)车流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用二项分布拟合较好。
二项分布的均值大于方差。
(3)当到达的车流波动性很大,或者当以一定的计算间隔观测到达的车辆数而其间隔长度一致延续到高峰期间与非高峰期间两个时段时,所得数据就可能会具有较大的方差,此时应使用负二项分布。
10.简述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及其区别和联系,并用数学表达式表示第一原理。
Wardrop 第一原理指出:网络上的交通以这样一种方式分布,就是使所有使用的路线都比没有使用的路线费用小。
Wardrop 第二原理认为,车辆在网络上的分布,使得网络上所有车辆的总出行时间最小。
如果交通分配模型满足Wardrop 第一、第二原理,则该模型为均衡模型,而且,满足第一原理的称为用户优化均衡模型(User-Optimized Equilibrium),满足第二原理的称为系统优化均衡模型(Syetem-Optimized Equilibrium)。
如果交通分配模型没有使用到Wardrop 原理,则称该模型为非均衡模型。
11.举例说明4种公路网布局的典型形式及其特点?方格(棋盘式),放射环形式,自由式,混合式12.交叉口的红绿灯控制常采用定时信号控制和感应信号控制两种方式,谈谈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定时:在实用上,由于它设备简单、投资最省、维护方便,现在仍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控制信号;在技术上,这种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还是其他控制方式配时的基础。
感应:对车辆随机到达的适应性较大,可使车辆在停车线前尽可能少停车,达到交通通畅的效果。
(1)定时控制的优点①定时控制,因信号起动时间可取得一致而有利于同相邻交通信号的协调,特别是要联结几个相邻交通信号或一个信号网络系统;④定时信号设施价格低于感应信号,且安装、维护方便。
(2)感应控制的优点①在交通量变化大而不规则、难于用定时控制处置的交叉口,以及在必须降低对主要干道干扰的交叉口上,用感应控制效益更大;②不适宜处于联动定时系统中的交叉口,宜用感应控制;③感应控制特别适用于交通只在一天的部分时间里需要信号控制的地方;⑤感应控制,在有几个流向的交通量时有时无或多变的复杂交叉口上,可得到最大效益;13.何谓“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哪些?(略)14.何谓OD调查?简述OD调查的内容、方法与步骤?OD 调查包括人、车辆和货物出行的起讫点调查。
调查内容:居民的职业、年龄、性别、收入等基础情况。
各次出行的起点、讫点,时间,距离,出行目的,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等出行情况。
调查方法:(1)家访调查法:对居住在调查区内的住户,进行抽样调查家访。
由调查员当面了解该户中包括学龄儿童在内的全体成员全天的出行情况。
优点是内容比较可靠,表格的回收率高;缺点是花费的人工多、耗时长。
在使用此法时应进行广泛的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电话询问调查法:与家访调查相类似,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来取代家访,可在电话本中随机选择被调查者,电话询问调查法一般在晚上进行。
明信片调查法;单位职工询问调查法(仅能调查到工作出行)步骤:• 组织调查机构: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统一负责指挥、协调工作。
• 调查的准备:交通小区划分、调查表格设计、调查表格的准备、配备调查车辆(机动车OD)。
• 确定抽样率和抽样方法• 人员培训• 制订计划: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对象及调查实施的时间,一般要求调查同步进行。
• 典型试验• 实地调查:调查的实施• 调查成果的校核15.何谓绿波设计?有哪些要素?适用于什么条件?把一条干道上一批相邻的交通信号连接起来,加以协调控制,就出现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的联动控制系统(简称线控制,也称绿波系统)。
在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中,周期时长与绿信比两个基本参数同点控制中的稍有不同,另外,在控制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叫时差。
时差也称“相位差”,有绝对时差和相对时差之分。
一般多用绿灯起点或中点作为时差的标点,则称为绿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