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表123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一、引言通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一步认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预测矿山环境发展趋势,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工作任务(1)开展单个矿山的地质环境监测和区域集中开采区或群采点矿山地质环境监测;(2)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及共享;(4)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预测;(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控制措施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建议;(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年报;(7)向社会提供矿山地质环境方面的信息服务。

三、工作流程四、监测指标(1)侵占、破坏土地及土地复垦监测:侵占和破坏土地类型、面积,破坏土地方式,破坏植被类型、面积,可复垦和已复垦土地面积。

(2)固体废弃物及其综合利用监测: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年排放量、累计积存量、来源、年综合利用量,固体废弃物堆的主要隐患、压占土地面积等。

(3)尾矿库监测:尾矿库数量和规模,年接纳尾矿量,尾矿的主要有害成分、主要隐患、年综合利用量等。

(4)采空区地面沉(塌)陷监测:塌陷区数量,塌陷面积,塌陷坑最大深度、积水深度,塌陷破坏程度等。

(5)山体开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本年度发生次数、造成的危害,地质灾害隐患点或隐患区的数量,已得到治理的隐患点或隐患区的数量。

(6)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监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区域面积及治理情况等。

(7)矿区地表水体污染监测:废水废液类型、年产出量、年排放量、年处理量、排放去向,地表水体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及造成的危害、年循环利用量、年处理量。

(8)土壤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及造成的危害等。

(9)地裂缝监测:地裂缝数量、最大地裂缝长度、宽度、深度,地裂缝走向、破坏程度。

(10)废水废液排放监测:年废水排放量及达标排放量,废水主要有害物质及排放去向,废水年处理量和综合利用量等。

2023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检查表

2023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检查表

2023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检查表一、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1.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情况在此次检查中,了解到贵矿山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已建立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与矿山生产工作的变化相适应。

2.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实地检查和询问相关人员,发现贵矿山在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员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认识不到位,对于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现象。

因此,建议贵矿山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确保安全管理制度得以切实执行。

二、安全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1. 设备运行是否符合要求经检查发现,贵矿山的安全生产设备运行良好,未发现明显的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技术娴熟,并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2. 安全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贵矿山针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维护保养记录。

然而在此次检查中,发现有个别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建议贵矿山对维护保养记录的填写进行规范化,确保记录的真实可靠性。

三、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1. 作业场所的布局和环境贵矿山的作业场所布局合理,通风状况良好,对于有毒有害气体有相应的处理和排放设施。

但是在一些更加狭窄的作业场所,需要加强对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清理和更换通风设备,以改善作业场所的环境。

2. 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和个人防护贵矿山在劳动保护和个人防护方面做了一些努力,配备了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然而,在此次检查中,发现仍有部分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建议贵矿山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四、应急救援措施的准备情况1. 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配置贵矿山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应急救援培训。

但是,在此次检查中发现,一部分应急设备和器材的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不完整,建议贵矿山加强对应急设备和器材的日常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非煤矿山检查情况汇报总表

非煤矿山检查情况汇报总表

非煤矿山检查情况汇报总表根据《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及时掌握非煤矿山生产安全状况,确保矿山生产安全,现对我单位非煤矿山检查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检查时间及地点。

本次检查时间为2022年10月,地点包括我单位所属的各个非煤矿山。

二、检查人员。

本次检查由我单位安全监管部门组织,检查人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共计30人。

三、检查内容。

1. 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检查了各个非煤矿山的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包括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防护用具、作业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2. 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检查了矿山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矿井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安全监测设备等的运行情况。

3. 生产管理情况,检查了非煤矿山的生产管理情况,包括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等。

四、检查结果。

经过本次检查,我单位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情况总体良好,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但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 部分作业人员存在安全防护用具佩戴不全的情况,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2. 部分设备设施存在一定的老化和磨损,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3. 部分矿山存在一些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要加强管理监督。

五、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单位将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防护用具的正确佩戴。

2. 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对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确保执行到位。

六、结语。

通过本次检查,我单位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明确了下一步的整改方向。

我单位将继续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确保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为实现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目标而不懈努力。

贵州省盘县煤矿

贵州省盘县煤矿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贵州省盘江矿务局2011年5月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证书类别: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乙级,黔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20082224016)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24012)号编制:审核:项目负责:技术负责:提交单位:贵州省盘江矿务局提交时间:2011年5月15日目录前言 (5)第一节任务的由来 (5)第二节方案编制的依据 (7)第三节方案适用年限 (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0)第一节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10)第二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1)第三节相邻矿山 (12)第四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6)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 (16)第二节矿区地型地貌 (16)第三节矿区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7)第四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8)第五节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20)第六节矿山矿体(层)地质特征 (22)第七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23)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24)第一节评估范围和级别 (24)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5)第三节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7)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27)第五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29)第四章矿山质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36)第一节分区原则及方法 (36)第二节分区评述 (37)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39)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39)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39)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41)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4)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44)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50)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53)第一节经费估算 (53)第二节进度安排 (53)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57)第一节保障措施 (57)第二节效益分析 (58)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60)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名比例尺1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1∶20002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1∶20003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1∶20004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剖面图1∶2000附表目录1、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煤矿矿山地质部门年度总结与计划

煤矿矿山地质部门年度总结与计划

煤矿矿山地质部门年度总结与计划煤矿矿山地质部门是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煤矿矿山地质部门的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下一年度的发展计划。

一、年度总结煤矿矿山地质部门在过去的一年中,以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任务,坚持科学规划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取得了以下成绩:1. 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我们全面了解了煤层分布、储量、品质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

并与生产部门密切合作,准确划定采煤区域的边界,指导合理的采煤方案,确保生产安全。

2.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针对煤矿地质灾害,我们加强了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工作,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并开展了灾害治理的技术研究和应对措施,有效避免了潜在的灾害风险。

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在优化资源配置与煤炭开采过程中,我们注重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矿井排采设计,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性,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致力于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我们引入了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勘探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煤矿生产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明年工作计划基于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为进一步提升煤矿矿山地质部门的发展水平,我们制定了明年的工作计划。

1. 深化地质勘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提高勘探区域的详细性与精确性。

加强对复杂煤层地质条件的研究,为矿井的合理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2. 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深入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加强对矿井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与分析。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环境。

3. 资源管理与绿色发展:加强煤炭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探索绿色矿山建设模式,促进煤矿产业的绿色发展。

4.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研发,积极推广地质勘探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动态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动态监测

治理工程动态监测说明监测单位2017/8/28第一节项目简介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治理工程动态监测项目地点:XX村项目监测单位:监测单位项目提交单位:国土资源局二、项目背景由于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活动,严重破坏了矿山的地质环境。

2016年3月,受国土资源局委托,XX设计公司编制了《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并通过验收。

2016 年8月底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开始启动,施工方依据《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对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危岩清理、削坡' 坡面清理等综合治理。

2016年10月中旬,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因故暂停,施工中断。

2017年8月25 0接上级指示,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重新启动。

为了保护国家资源' 保证施工质量,国土资源局决定对该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动态监测。

本次动态监测区为该设计方案指定治理区范围。

三' 目的' 任务(1)目的根据《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对治理工程定期进行动态监测,旨在施工方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治理施工,对在治理过程中未按设计要求的施工进行指正,最终由国土监管部门督促治理施工方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施工。

(2)任务通过定期对治理区1:1000地形测量、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调查等方法,纟吉合《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分析治理区是按照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对未按设计要求的施工进行指正,使矿山治理效果最大限度达到设计方案要求。

第二节矿山的自然地理安徽省该项目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废弃矿山位于城130°方向,距县城约17km处,马山头南坡。

治理区中心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7° 05 '49 ";北纬34° 06 ' 17" o矿山有村道与S301省道衔接,交通较畅通(见交通位置图)。

唐山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及其分布特征

唐山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及其分布特征
12 4 唐 山市非金 属 ( 石 ) .. 岩 资源开发 利 用现状
目前 , 唐山市已发现非金属矿产 3 种 , 2 其中制碱灰岩及水泥灰岩、 溶剂灰岩 、 冶金 白云岩为优势矿产 , 共 有非金属采石场 62家 , 中大型 3 , 9 其 家 中型 3 , 家 小型 66家 , 8 私营小的采石场数量很大, 山市北部和东 唐 部均 有分 布 。

收稿 日期 :0 1 11 2 1- -8 0
第4 期
陈瑶 , 唐 山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及其分布特征 等:
13 1
金和岩石共有矿山企业 l9 个 , 12 其中煤矿企业 l6 , 1 个 铁矿企业 3 5 , 5 个 金矿企业 3 O个 , 非金属采石场 6 2 9
个 , 12 1 唐 山市煤 炭 资源 开发利 用现状 ..
1 唐 山市矿产资源概括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1 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矿产 资源概 括 . 唐 山市矿产 资 源 丰富 , 至 20 截 09年底 , 山市 已发现 各类 矿产 4 唐 9种 , 主要 包 括 煤 、 、 、 土矿 、 、 铁 金 铝 铜
锌、 白云岩等。在 已发现的矿种中, 已上矿产储量表的固体矿产有 2 O种 , 矿产地 14处 , 中煤炭产地 4 8 其 3 处 , 矿产 地 7 铁 0处 , 金矿产 地 1 , 金属 矿产地 5 6处 非 5处 , 油及 天然 气产 地 7处 。未 上矿 产储 量 表 的矿 产 石 地 12 , 3 处 其中煤炭产地 2 , 处 铁矿产地 8 5处, 金矿产地 1 , 4处 非金属矿产地 3 处 。累计探明固体矿产资 1 源储量 13 1 × 0t 3 .3 1 , 保有资源储量 155 × 0t 1 .8 1。, 其中基础储量 7 .4× 0t可 ( ) 74 1。, 预 采储量 3 .4× 0 t 6 1 1 , 资源量 3 .6× 0t 8 1 1。 。石油地质储量 10 × 0t .3 1。 天然气 7 .1 1。 。 主要矿产储量见表 1 , 95 × 0m ( )¨。

5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质量记录表

5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质量记录表

5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质量记录表一、调查项目及位置序号矿产名称区域/矿山名称经度纬度1 铁矿兴隆山铁矿113°E 40°N2 煤矿沙河口煤矿123°E 41°N3 铜矿纳哈尔铜矿121°E 49°N4 锰矿岷县锰矿104°E 34°N5 钼矿曲靖钼矿103°E 25°N二、调查报告质量评价本次调查对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采厚、工艺矿物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评价,以下为评价结果:1. 铁矿在兴隆山铁矿调查中,我们发现该矿床质量较高,矿石品位在50%以上,经充分勘探,矿体规模较大,储量较为可观。

但是在矿体中存在明显的夹杂岩层和脉石,对矿石的选择和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 煤矿沙河口煤矿的调查发现,该煤矿层位分布较广,但煤质差异较大。

其中主要煤种为无烟煤和弱粘结煤,总储量较大。

但由于该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矿井深度较大,对于开采和运输的要求较高。

3. 铜矿纳哈尔铜矿调查中,发现该矿区地质构造简单,矿物品位较高,为低铁硫化铜矿。

经勘探,矿床规模大,存在较为丰富的卫星矿体。

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对于后续的开采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

4. 锰矿岷县锰矿在调查中发现,该矿床矿体规模较大,储量丰富。

但矿床倾角较陡,对于设备和工艺的安排提出了挑战。

另外矿床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夹杂矿物,矿石处理难度较高。

5. 钼矿曲靖钼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该矿床品位较高,主要矿物为钼铜矿,经过勘探,矿体规模较大,资源丰富。

但是在矿床中存在着一定的铁镁卡片、粘土矿物等,处理难度较大。

另外需要对环境保护加强控制。

三、调查报告总评本次调查分别针对铁矿、煤矿、铜矿、锰矿和钼矿,对其资源质量进行了详细评估,为后续开采提供参考。

但是在调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质数据不够全面和准确、对于环境和安全问题的关注不足等,希望在后续的调查过程中能够加强改进,提高调查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表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表

湖南省市(州)县(市区)矿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表矿山企业监测人:审核人:矿山企业(盖章)监测机构(盖章)年月日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表(第1页共4页)矿山企业(盖章):企业监测人:监测机构(盖章)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表(第2页共4页)矿山企业(盖章):企业监测人:监测机构(盖章)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表(第3页共4页)矿山企业(盖章):企业监测人:监测机构(盖章)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表(第4页共4页)矿山企业(盖章):企业监测人:监测机构(盖章)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情况监测表年度矿业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危害情况汇总表填表说明A、矿山基本概况统一编号:长度为14位数字,由以下方式构成:6位行政区划代码+5位矿种代码+3位顺序码,顺序码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由东向西、自北往南统一编号;矿山企业名称:为矿山企业全称,要求与矿山企业公章一致;采矿许可证号:发证机关配发的采矿许可证号,长度为13位数字;发证级别:按省(部)级、市级、县级填写;野外编号:为野外调查编号,由县级行政区名称第一、二个字汉语拼音首字母+数字码组成。

通讯地址:企业所在地详细地址;邮政编码:长度为6位数字;法人代表:企业的法人代表或单位负责人;电话:企业联系电话,含区号;传真:企业的传真号码,含区号;坐标:矿山所在地经纬度坐标,用度、分、秒表示;地下开采矿山以井口坐标为准,露天开采矿山以矿山中心点为准;开采层位:为指目前所开采的层位(沉积矿产为矿床产出层位,其他矿产为主要容矿层位);开采深度:露天开采矿山为最高开采标高与最低开采标高的高差;地下开采矿山:斜井、竖井开拓矿山为主井口标高与最低开采标高的高差。

平硐或平硐与其他开拓方式联合开拓矿山为已开采矿(层)体最高开采标高与最低开采标高之差。

企业规模: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划分依据见附件2;经济类型:分为:国有、集体、个体、合资、外商独资、其它;设计生产能力: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采空区面积:指采矿后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若有多个采空区,为各采空区面积之和。

河北省关闭煤矿“生态闭井”及关键技术探讨

河北省关闭煤矿“生态闭井”及关键技术探讨

第44卷第2期2021年2月煤炭与化工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Vol.44No.2Feb.2021冀煤地质年会论坛河北省关闭煤矿“生态闭井”及关键技术探讨陈中山1,杨彪2(1.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河北邢台054000;2.河北省煤田地质局,河北石家庄050085)摘要:以河北省为例,在对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多要素综合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阐述了煤矿关闭退出后,残存着规模可观的剩余资源,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部分残存资源也易引发次生灾害。

以“生态闭井”科学内涵为引点,详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为目标,提出了地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煤层气(瓦斯)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矿井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地表生态修复技术等生态闭井关键技术和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与重建、安全与环保等建议,以期推动关闭煤矿剩余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与灾害科学预控防治等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闭井;剩余资源;开发利用;差异化处置中图分类号:TD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79(2021)02-0006-05 Key technology of eco-closure for closedmines in Hebei ProvinceChen Zhongshan1,Yang Biao2(1.Physical Geology Team,Hebei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Xingtai054000,China;2.Hebei Coalfield Geology Bureau,Shyiazhuang050085,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closed mines in Hebei Province,there were considerable remaining resources after the close,which not only caused waste of resources,but also led to secondary disasters.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ecological well closure"was taken as the point of reference,the current situation was analyzed in detail,with the background of level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and the goal of 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the surface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was proposed,with coal bed methane(ga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coal underground gasification technology,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mine water(geothermal)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e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remaining resources and the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asters in closed coal mines were given.Key words:ecological well closure;residual resources;exploitation;differentiated disposal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_企业报告(业主版)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_企业报告(业主版)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200-50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的 40.2%。500 万以上 大额项目 12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21 日 生成
2/27
1.4 行业分布
近 1 年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的招标采购项目较为主要分布于地质勘查 其他专业咨询与调查 测绘地理 信息服务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76 个、37 个、30 个。其中地质勘查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其他专 业咨询与调查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到 16935.26 万元、2236.19 万元、1468.82 万元。 近 1 年(2022-09~2023-08):
36.8
辽宁省有色地质一
TOP10
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实地核查项目
〇三队有限责任公 司
34.0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6-28 2023-06-28 2023-06-28
(3)测绘地理信息服务(30)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TOP1 1:10000 地形图更新与建库
TOP2 1:10000 地形图更新与建库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采购需求 .................................................................................................................................1

露天开采非煤矿山安全检查表范文(二篇)

露天开采非煤矿山安全检查表范文(二篇)

露天开采非煤矿山安全检查表范文非煤矿山安全检查表范文:一、矿山基本信息及管理情况1. 矿山名称:2. 所在地:3. 经营单位:4. 法定代表人:5. 矿业权单位:6. 安全管理人员:(包括负责安全的主管人员以及具体岗位职责)7.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8. 安全培训和教育情况:(包括员工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等)9.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10. 工作面布置和通风系统:(包括工作面布置、通风系统设计、检修情况等)二、工作面安全管理情况1. 工作面排水和防渗情况:2. 工作面的采煤工艺和施工方法:3. 工作面支护和检修情况:4. 工作面通风系统运行情况:5. 工作面火灾防治设施和应急预案情况:6. 工作面监控设备的使用和运行情况:7. 工作面瓦斯抽放和瓦斯浓度监测情况:8. 工作面通信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三、井下运输安全管理情况1. 井下运输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情况:2. 运输道路和施工工艺的安全性:3. 运输工具的使用和检修情况:4. 运输工具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5. 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是否持证上岗:6. 运输工具的速度是否合理控制:7. 运输工具是否超载情况:8. 运输工具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情况:四、露天工程安全管理情况1. 开采面的开挖设计与施工工艺:2. 开采面运输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情况:3. 爆破作业和起重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4. 开采面作业人员的配备和管理情况:5. 开采面火灾防治设施和应急预案情况:6. 开采面监控设备的使用和运行情况:7. 开采面瓦斯抽放和瓦斯浓度监测情况:8. 开采面通信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五、矿山周边环境与安全防护1. 矿山周边环境传染病防控工作情况:2. 矿山周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3. 矿山周边环境应急救援措施和物资准备情况:4. 矿山周边环境防雷和防震设施的设置和检查维修情况:5. 周边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出管理情况:6. 矿山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报警设备使用情况:7. 矿山周边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报送和公告情况:8. 矿山周边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六、矿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检查意见1. 总体安全状况评价: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点:3. 对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合规性评估:4. 对矿山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评估:5. 给予矿山管理人员的建议和整改要求:6. 安全检查部门的意见:7. 整改期限和落实措施的要求:8. 对矿山管理人员的责令或处罚建议:以上为非煤矿山安全检查表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表-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表-地质灾害
本年度矿坑排水量:(万吨)
累计已排出的矿坑水量:(万吨)
矿坑排水点最低水位埋深:(米)
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区面积:(公顷)
本年度地质灾害情况
类型
发生次数
(次)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死亡人数
(人)
影响面积
(公顷)
岩土方量
(万方)
地面塌陷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其他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情况
投入资金类型
中央投入资金(万元)
年度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表
矿山名称:采矿许可证证号:
采矿权人名称:开采矿种:矿区面积:(平方公里)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露天/地下开采
矿山规模:大型中型小型
矿山中心位置坐标
东经:度分秒北纬:度分秒
矿山生产状态
生产矿山建矿时间:年月关闭矿山关闭时间:年月
保证金建立时间:年月
矿山企业保证金帐户金额:(万元)
地方投入资金(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万元)
本年度投入
累计投入
应治理恢复的面积(公顷)来自本年度已治理恢复的面积(公顷)
累计已治理恢复的面积(公顷)
填表日期:年月日
填表单位:
(签章)
填表人:
本年度采出矿石量:(万吨)
累计已采出的矿石量:(万吨)
采矿活动累计占用损毁土地面积:
累计总面积:(公顷);其中地面塌陷累计损毁土地面积:(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累计占用损毁土地面积:(公顷)
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
(万吨)
其中废石(土)累计积存量:(万吨)
其中煤矸石累计积存量:(万吨)
其中尾矿累计积存量:(万吨)

辽宁鞍山市幅地质环境背景调查研究

辽宁鞍山市幅地质环境背景调查研究

辽宁鞍山市幅地质环境背景调查研究丁黄平;卞玉梅;王咏林;刘纯;谢文然【摘要】通过综合研究前期鞍山地区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论述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尤其是矿产资源开采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了鞍山市幅内存在的东鞍山铁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评述了地下水水位水质多年动态变化特征和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分析了地质环境问题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4页(P467-470)【关键词】鞍山市幅;地质环境;矿山;地下水;动态特征;可持续发展【作者】丁黄平;卞玉梅;王咏林;刘纯;谢文然【作者单位】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沈阳 110032;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沈阳 110032;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沈阳 110032;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沈阳110032;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沈阳 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9通过搜集和综合鞍山市幅已有的地质环境背景资料,整理分析选取地质环境条件变化显著的区块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补充调查,以路线穿越调查和走访为主,调查各种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尤其是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工作区位于辽东山地与下辽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带上,大地构造上属东部斜坡带,该区地势总特点南东高、北西低,由南东部剥蚀构造低山丘陵向北西部冲积平原倾斜。

幅内地貌主要有构造剥蚀地形、剥蚀堆积地形和断拗堆积地形三种类型。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鞍山群,下元古界辽河群,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第四系分布最广及最发育。

工作区内地质构造位于营口—宽甸台拱与辽河中—新生代断陷的交接部位,由于经历了多期构造旋回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

基底构造以深层次变形为主,盖层构造主要表现为浅层次的脆性变形。

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3.02•【文号】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施行日期】2009.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已经2009年2月2日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徐绍史二○○九年三月二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恢复,适用本规定。

开采矿产资源涉及土地复垦的,依照国家有关土地复垦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四条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国家鼓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普及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先进技术和方法,制定有关技术标准,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国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投资,对已关闭或者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恢复。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违法行为都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规划第八条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评价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

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本行政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

第九条国土资源部依据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结果,编制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6.11.22•【字号】陕国土资环发〔2016〕52号•【施行日期】2016.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6〕52号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杨凌示范区国土资源局,韩城市国土资源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

为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落实矿山企业治理主体责任,指导矿山企业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治理方案》)自觉开展治理与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缴存与提取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44号令”、“国土资发〔2016〕63号”、“陕西省政府170号令”、“陕国土资发〔2013〕37号”及“陕国土资发〔2014〕61号”等文件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快《治理方案》编制及修编。

一是坚持全覆盖。

督促未编制《治理方案》的矿山企业尽快完成编制工作,确保到2017年6月底全省矿山《治理方案》编制达到全覆盖。

督促已到适用期或临期的矿山企业及时启动《治理方案》的修编工作(附件1),确保《治理方案》不断档。

对未按要求编制的矿山企业将进行通报并按照“国土资源部44号令”第三十条进行处罚。

二是严把质量关。

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本辖区内所有矿山《治理方案》质量把关工作,确保《治理方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和针对性,从专家现场检查到评审备案全程督导参与并提出本部门意见,送审稿中未提交编制单位和矿山企业的内审意见与修改说明的,不予通过。

三是强化科学性。

督促矿山企业根据《治理方案》编制治理工程设计,对于存在威胁对象的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进行工程勘查。

二、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宜昌市夷陵区磷矿开发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宜昌市夷陵区磷矿开发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宜昌市夷陵区磷矿开发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张端淼;陈骏峰;庞威;吴昱【摘要】对宜昌市夷陵区磷矿开发区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2【总页数】4页(P184-187)【关键词】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对策【作者】张端淼;陈骏峰;庞威;吴昱【作者单位】宜昌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樟村坪国土资源所,湖北宜昌443100;宜昌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湖北宜昌443000;宜昌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湖北宜昌4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21+3;X1410 引言湖北省宜昌磷矿是全国四大磷矿区之一,现已探明各类磷矿石地质资源保有储量约20亿t,主要分布于宜昌市的夷陵区、兴山县、远安县境内,其中,夷陵区(原“宜昌县”)的磷矿区面积达168 km2,约占宜昌磷矿保有资源总储量的80%[1]。

夷陵区磷矿开发在为湖北省及宜昌市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经济技术限制及对矿山地质环境认识不足等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给环境造成了破坏,尤其是群采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

采矿占用与破坏土地资源、引发次生地质灾害及造成地下水均衡系统破坏等众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矿业活动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形成了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2-3]。

1 矿区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宜昌磷矿位于中国磷矿8个成矿区中的扬子地台沉积磷矿成矿区(即第Ⅱ成矿区)之湖北宜昌沉积磷矿A级区中,主要集中于黄陵背斜东、北翼,绕背斜核部东、北缘作北西—南东向弧形分布,总面积约300 km2。

磷矿层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Z1d)中,该组地层多直接超覆于中元古界西汊河组(Pt2x )之上。

巴彦淖尔市主要矿山开采现状表 -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巴彦淖尔市主要矿山开采现状表 -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0年——2015年)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局二O一O年九月报告名称: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0年—2015年)编制单位: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资质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20073105001)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05001)号技术指导:杜贵旺项目负责:陈建信许蕊编写:许蕊陈建信邓燕乔振龙审核:赵振光副总工程师:赵振光院长:李永平提交单位: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局提交时间:二O一O年九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依据 (1)三、规划期和规划基准年 (1)四、规划适用范围 (2)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3)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现状 (5)四、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7)五、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预测 (9)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 (11)一、指导思想 (11)二、规划原则 (11)三、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 (12)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14)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4)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14)三、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 (19)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21)一、确定治理工程的原则 (21)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 (21)三、治理方法研究 (21)四、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2)第六章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24)一、加强管理,建立责任机制 (24)二、全面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 (24)三、强化执法手段 (24)四、严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管理 (24)五、建立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制度,实施信息化管理 (25)六、拓展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25)七、加强媒体监督及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 (25)附表:1、巴彦淖尔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表2、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一览表3、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一览表4、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规划表附图:1、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1:30万)2、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图(1:30万)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全面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有效防治因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及诱发的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巴彦淖尔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全面加强矿政管理基础工作,提升矿政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巴彦淖尔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落实“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实现巴彦淖尔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目标责任状;逐步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查探索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基于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查探索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基于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查探索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促进汕头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给当地社会、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本文通过对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详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探索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并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建议。

关键词:汕头市、矿山地质灾害、地质环境保护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矿产资源概况汕头市目前发现矿产37种,累计发现矿产地(含矿点)176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矿产地7处;金属矿产20种,矿产地41处;非金属矿产13种,矿产地89处;水气矿产2种,矿产地39处。

已探明资源储量矿产18种,小型以上矿区64个。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情况汕头市36个矿山(其中生产矿山19个、废弃矿山14个、政策性关闭矿山3个),开采方式均为露天开采;开采矿种建筑石料31个,水泥配料用红土类3个,地下热水1个,矿泉水1个;能源矿产矿山1个,水气矿产1个,建材及其非金属矿产矿山34个;矿山规模大型30个,中型2个,小型4个。

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1、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类型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矿山地质灾害、占用与破坏土地资源、影响与破坏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矿山废水及废渣影响地质环境五大类。

①矿山地质灾害据汕头市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汕头市现有矿山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照片1、2)。

多分布于采场边坡、道路边坡以及办公生活区等处,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4处。

照片1 ST004 采场边坡崩塌点照片2 ST010采场边坡崩塌点②占用与破坏土地资源矿业开发占用与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园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根据矿业开发行为不同,破坏范围分为采矿场、废石(土、渣)堆场、工业广场、生活场地、矿山道路、外围剥土以及历史民采等,破坏类型分为压占与损毁。

其中以采矿场、废石(土、渣)堆场、外围剥土及历史民采占地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年度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表
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调查表填表说明
1. 矿山名称、采矿许可证证号、采矿权人名称、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矿区面积:按采矿许可证有关内容相应填写。

2.生产规模:按照《关于调整部分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8号)划分为大、中、小型。

3. 矿山中心位置坐标:应填写矿山所在的中心位置经纬度坐标,单位为度分秒。

4. 矿山生产状态:按矿山目前的状态选择,生产矿山要填写建矿时间,关闭矿山要填写关闭时间。

5. 保证金建立时间:填写该矿山建立保证金的准确时间。

6. 矿山企业保证金帐户金额:指截至填表之日矿山企业的保证金帐户资金数额,单位为万元。

7. 本年度采出矿石量:指本年度内矿山所开采出的矿石量,单位为万吨。

8. 累计已采出的矿石量: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共采出的矿石总量,单位为万吨。

9. 采矿活动累计占用损毁土地面积: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采矿活动占用和损毁的土地面积总和减去恢复治理的土地面积,其中单独填报地面塌陷损毁土地面积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占用或损毁土地面积,单位为公顷。

10.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矿山所积存的固体废弃物总量,单位为万吨。

其中单独填报废石(土)累计积存量、煤矸石累计积存量和尾矿累计积存量。

11.本年度矿坑排水量:指本年度内采矿活动所排出的矿坑水量,单位为万吨。

12.累计已排出的矿坑水量: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共排出的矿坑水总量,单位为万吨。

13.矿坑排水点最低水位埋深:指自地表至最低矿坑排水点的深度,单位为米。

14.累计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区面积: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采矿活动造成矿区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区域面积,单位为公顷。

15.本年度矿山地质灾害情况:指本年度受采矿活动影响而发生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情况,每种灾害分别统计:
[1]发生次数:指本年度该类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
[2]直接经济损失:指本年度该类地质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单位为万元;
[3]死亡人数:指本年度该类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
[4]影响面积:指本年度受该类地质灾害影响的面积,单位为公顷;
[5]岩土方量:指本年度内发生该类地质灾害的土石方量,单位为万方。

16.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情况:本年度投入指本年度内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和企业自筹资金总数,单位为万元;累计投入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和企业自筹资金总数,单位为万元。

应治理恢复的面积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矿区应治理恢复的面积;本年度已治理恢复的面积指本年度内矿区已得到治理恢复的面积;累计已治理恢复的面积指自矿山生产之日起至填表之日矿区已治理恢复的全部面积总和,单位为公顷。

17.填表单位:应填写完整的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

2
附件2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盟)县(区、市、旗)矿山地质环境数据统计表
填表说明:
1.本表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州、盟)或县(区、市、旗)为统计单元进行数据统计;
2.生产矿山数量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截至填表之日还在生产的矿山数量总和,关闭矿山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截至填表之日被关闭或已闭坑的矿山数量总和;
3.累计已治理恢复的矿山数和本年度已治理恢复的矿山数分别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截至填表之日和本年度内,通过矿坑封闭、矸石利用、尾矿坝绿化、塌陷区治理、矿坑治理、边坡治理等方法,使矿区地质环境得以恢复或重建的矿山数量;
4.累计已治理恢复的面积和本年度已治理恢复的面积分别指本行政区域内截至填表之日和本年度内矿区已得到治理恢复的面积,包括矿区土地复垦的面积、矿山地质灾害治理面积、矿区地形地貌景观修复面积和矿区地下含水层修复面积的总和;
5.投入治理资金是指本行政区域内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资金,累计投入治理资金指截至填表之日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各类资金的总和,本年度投入治理资金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自筹和其它资金;
6.累计矿山占用与损毁土地面积和本年度矿山占用与损毁土地面积分别指本行政区域内截至填表之日和本年度内采矿活动占用和损毁的土地面积总和减去已治理恢复的土地面积;
7.矿山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截至填表之日采矿活动所积存的废(土)石、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总量;
8.矿区地下水位下降区面积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截至填表之日采矿活动导致的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区域面积的总和;
9.本年度矿坑排水量是指本行政区域内本年度排出的矿坑水总量;
10.本年度矿山地质灾害情况主要指本行政区域内本年度因采矿活动造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