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一、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1、结束国共内战,挽救中国局势在1934年12月26日,以毛泽东、贺龙为首领的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会议上,和汪精卫指挥的国民革命军、蒋介石率领的国民党联合军共同签署《遵义会议共识》,召开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加强国家内治改革,迅速去军团队化、结束内战的重要历史会议,终止了国共水军战,挽救了当时的中国局面。
2、内政重组实现民族复兴两军之间的社会矛盾得到解决,遵义会议也实现了当时中国社会中两个重要政治集团之间的和解,为内政重组作出了前提,有助于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强盛时期,指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抗日统一战线的可能性,结束内战,实现民族复兴,掀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3、启动中国抗战新模式遵义会议还出台了宗旨、原则和政策等,表明共产党领导的各类国家机构的职责,在抗日实施的方式和保障的组织责任等方面,充分认识到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等各阶级、各成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正式打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新模式,开启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新篇章。
二、遵义会议的重要影响1、慰安妇问题的解决遵义会议的召开,促使中国政府重视慰安妇问题,提出求救、救助和纠正历史的目标和社会的责任,不仅解决了慰安妇的蒙受的痛苦与污名,也促进了中国的社会稳定发展。
2、中国历史开篇遵义会议通过“新民主主义”的筹谋,宣告了中国近代史和新中国历史的开篇,它成为新中国成立前期改革政治、改革经济、外交等三大发展领域的开端,成为确立新中国历史地位的重要标志。
3、开辟中国政治多元并存遵义会议开辟了政治党竞争,不同政治力量可以和平共处和竞争,形成政治多元并存的局面,使中国政治体制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正式宣告中国将不再只有一个政治力量。
综上所述,遵义会议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会议,它的召开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给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也为中国新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基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简述遵义会议历史意义
简述遵义会议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党的
抗日战争的前途和方向,并对当时党内的路线斗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遵义会议
使党内路线斗争取得重要转折。
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正确主张,批判
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倾向,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路线,从而实现了党内力量的重新组合和整合。
其次,遵义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略和战术。
会议深入
分析了抗日战争当前的形势,确定了党在抗战中的统一战线策略,明
确提出实行积极防御和以游击战争为主的方针,为党在全国范围内开
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第三,遵义会议推动了党的建设和军队的发展。
会议上决定了红
军的改编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使红军得以保留和完善。
同时,会议规定了红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的整顿,为红军后来
长征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领导基础。
遵义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为
党在中国革命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党的路线、组织和战略
的重大转型,深刻影响了党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革命中一个重要的
历史节点。
简述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简答题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核心要点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3、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主要内容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
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2、对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进行改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
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内涵和价值遵义会议是在历史洪流中应运而生的伟大事件,体现了我党我军在真理面前敢于坚定信念、坚持真理,在错误面前敢于承认失败、修正错误,在困难面前敢于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在问题面前敢于实事求是、务实担当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复兴中华的担当,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顽强不屈、愈挫愈勇的斗志,独立自主、敢闯新路的气魄,尊重群众、崇尚民主的作风,团结一心、顾全大局的胸襟,深刻诠释了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
历经81年岁月沧桑,遵义会议彰显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简要论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简要论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
会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参会者包括中共中央高级领导人和部分地方负责人。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在面临生死存亡危机时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在会议之前,中国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和战略调整,面临着严重的
困难和挑战。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使党走上
了正确的道路,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遵义会议是对党的路线和策略进行批评和整风的重要场合。
会议上,党的错误路线得到了纠正,公开揭露了王明等人在军事战略
和统一战线策略等方面的错误观点和作风。
毛泽东提出了“政治之问题,经济为纲”的重要论断,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对于党的未来发
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最后,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突破口,为红军后来的胜利
打下了基础。
会议期间,红军完成了由极端困难的南征转入北上的军
事战略调整,在贵州和四川地区重新组织和发展了红军力量,并与当
地的群众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这为红军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中取得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标志着党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为
党的未来胜利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及主要内容有哪些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及主要内容有哪些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有哪些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毛泽东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分析和批判。
会议集中全力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行了总结。
会议上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同时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机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它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遵义会议主要内容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5)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遵义会议会议起因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
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
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2、红6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直接的积极成果, 是批判了王明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者的军事教条主义路线, 在实际上开始重新确立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会议, 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自从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
第一, 遵义会议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惨痛教训, 批判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军事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解决了关系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军事问题。
在王明等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主张指导下,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出现了一片混乱,由于“左”倾冒险主义主观蛮干,使党在组织上和工作上都受到严重损失。
至1935年,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党组织除少数地方外都已破坏殆尽。
在中央苏区,他们排斥了毛泽东对中央根据地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们放弃积极防御的方针,反对“诱敌深入”,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
失败后,又转而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结果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受到了极大损失,不得不开始了战略性的大转移(即长征)。
遵义会议首先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急迫的军事路线问题,使红军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长征走向胜利的关键一步。
遵义会议前的“左”倾错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上的盲动主义、军事上的冒险主义,又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思想上的教条主义。
由于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军事路线的错误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而且这些错误已为中央大多数领导同志所认识,也为广大红军指战员所不满,纠正的条件已经成熟。
遵义会议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集中力量纠正军事路线的错误。
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简答题
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简答题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的召开时间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重大转折点,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死考验1. 遵义会议的背景遵义会议的召开地点在贵州省遵义市,那时红军主力已经走到了极度困顿的境地。
他们经历了长征,遭受了长征中的沉重损失和严重煎熬。
在这种背景下,遵义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死考验。
2. 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军队党化”的思想,为红军的转型和整顿指明了方向。
这一思想的提出,确保了红军之后的发展和壮大,并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的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二、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1. 遵义会议实现了党的高度统一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解决了红军内部的分歧和矛盾,实现了党的高度统一。
这种高度统一对于共产党员的思想团结、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 遵义会议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代表正确路线,并取得了大多数同志的支持。
这个正确路线的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三、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1. 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结束了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分裂,确保了红军的生存和发展。
这对于中国革命的进程起到了挽救的作用。
2. 遵义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遵义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了军事领导权的问题,明确了党在武装斗争中的地位和职能。
这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我看来,遵义会议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危机,更在于它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遵义会议的召开态度和老子非常正评价党的军队党化思想,毛泽东严正批评那些不拥护“军队党化”思想的同志,呼吁全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使全党更加团结一致、高效组织起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发生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这次会议对于党的发展和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成为了中央路线和领导权的重新确立的标志。
会议上指出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危害,改选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委,从而实现了军队和党组织的领导统一,实现了中央对红军的有效指挥,一举扭转了近千公里长征途中严峻的党的形势。
同时,遵义会议也表明了毛泽东在党内地位的重要性,为毛泽东之后领导党的重大事件奠定了基础。
其次,遵义会议为党和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遵义会议前,党的红军面临着严峻的困境,其领导权和中央对于红军的指挥权受到严重的影响。
但是,在会议后,随着中央对红军的指挥权的重新确立,红军开始展开转移进程,逐渐恢复了士气,最终形成了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坚实基础。
同时,遵义会议的结论和指示也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军事路线确立奠定了基础,为党在中国革命中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进程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遵义会议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会议实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体系上的极大统一,显示出了共产党越来越强大和中央领导的优势。
同时,会议也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影响的具体表现可以在中国共产党自遵义会议以来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中看出。
总体而言,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对于党的发展和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进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简要叙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简要叙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上迎来了转折点。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等几位领导人成功地批判了错误路线,确立了正确的领导思想和战略方针,这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发生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地点位于贵州遵义市。
这次会议的背景是中国红军在长征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形势十分严峻。
会上,中央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和斗争,毛泽东等人批判了当时的错误路线,坚持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遵义会议的主要发言人是毛泽东和周恩来。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强调了军队在革命中的重要性。
周恩来则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指出团结是最基本的,但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
遵义会议最终确立了由毛泽东担任中央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主席。
同时,会议还批判了当时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中央领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为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内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其次,遵义会议坚持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使中国共产党在事业起步阶段就明确了工作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最后,遵义会议击垮了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斗争打下了基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总之,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事业上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小小的政治团体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政党,在难以想象的逆境中坚持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整理不易,如果有帮助可以点点文中的广告,谢谢您!】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历史意义如下:
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解决问题的开始
在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确定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积极防御的军事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
2.提供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军事路线保证
毛泽东在会议上“集中阐述了当时亟待解决的牵涉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正确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
这是遵义会议的灵魂,是实现伟大转折的指针”。
遵义会议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集中力量纠正军事路线的错误。
3.提供了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组织保证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自此,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逐步形成,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4.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起点。
遵义会议总结失败教训,正确解决了军事路线,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使得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由于领导集体的确立,正确思想的指导,中国革命逐步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毛泽东在会
议上发表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分析
和批判。
会议集中全力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对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进行了总结。
2.会议上肯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
作战的基本原则。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同时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理
论指导。
3.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机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
革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遵义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
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它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
熟。
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了胜利发
展的道路。
简述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简述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
意义。
第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二,遵义会议是我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遵义
会议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进行了积极的思想斗争,妥善地处理了
党内长期以来存在的分歧和矛盾,避免了一次可能造成的党内
分裂的危险,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内
部复杂问题的能力,表明我们党政治上的日趋成熟。
第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在遵义会议前,右倾或“左”倾机会主义先后几次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给
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而在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在党中央的指导地位,使会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能够达
到统一,把党的路线开始转移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简答题
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简答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其历史意
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提
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这一理论被党中央接受并确立,从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
导地位。
2. 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遵义会议对党内“左”倾错误进
行了批评和纠正,使党的路线得到了清晰的调整,避免了可能导致
失败的冒险行动,为党的长期胜利奠定了基础。
3. 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胜利奠定了基础,在遵义会议上,党中
央进行了自我批评和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巩固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为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革命事业的进程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简答题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2.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没有全面讨论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而是集中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3.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屡遭挫折的红军从此有了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保证。
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1.通过遵义会议决议
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会后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简称遵义会议决议),决议明确指出博古、李德以单纯防
御路线代替了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运动战,是第五次“围剿”不能粉碎的主要原因,决议充分肯定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2.制定红军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会议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后又根据敌情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造新根据地。
3..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决定取消“三人团”,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随后,进一步调整了中央领导机构。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简答题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简答题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于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
以下是关于遵义会议的
内容和历史意义的简明概述。
一、遵义会议的内容
2.决定对军事路线进行批评和总结:遵义会议上,党内针对当时红军
领导层在军事战略上所犯的错误作出了深刻批评和总结,修正了苏区建设
和红军发展的战略路线。
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摆脱
了被敌人歼灭的危险,确保了党的领导核心在红军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党
的迅速复兴奠定了基础。
2.实现了军事战略的战略转变:遵义会议对红军的军事战略进行了批
评和总结,修正了以前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游击战争为基础的游击区建
设战略,并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基本战略原则。
4.释放了党内的反对力量:遵义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对
高级军事指挥层的重新选举和组织架构的调整,释放了党内的反对派力量,实现了党内清洗和思想解放,为党的内部团结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在
军事战略、党内权力结构和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遵义
会议的成功为党的后来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公
认为中国共产党的转折点和历史性的会议。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其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实质是指导思想、指导方针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就是从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当时战争环境下党中央重要的领导机构,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小组,承担起长征途中处于中心的军事任务的领导工作,下一步表明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
伍修权曾回忆说:“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作为最高统帅部,负责指挥全军行动,全党信服毛泽东同志,把当时最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到我党我军生死存亡的军事指挥大权托付给他,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共产国际多方指导,有有益的帮助,也有不切中国实际的错误指示。
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确定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积极防御的军事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
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作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的承担中国革命的重任。
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一、重新定义中国共产党的未来
1、发动“转职动员”,重新汇集中共领导人,重整队伍,以抗击日本侵略;
2、重新认识中国革命斗争的性质,将革命任务定位为推翻国民党反动
政府,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
3、坚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路人的中国革命的方向,明确了统一战线、民族联盟、内外联合的新的战略方针;
二、打造中国命运的新格局
1、标志着中国革命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转折点,把革命战线推向正面
发展;
2、结束党的建设的革命门路,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政治格局;
3、加强了革命对抗侵略的决心,夯实搭建中国抗日民族解放大团结的
基础,为两个半强国新上海公约的签订确立新形势;
三、新中国前路的开启
1、令抗战发生突破性转机,彻底改变了二十世纪半个多世纪的中外形势;
2、为实现中国的政治解放和民族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确立新中
国新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为国家兴亡、人民生死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以更加坚实的立足点,全面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
综上所述,遵义会议具有重新定义中国共产党未来、打造中国命运新格局、以及开启新中国前路等重要历史意义,在新中国革命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简述遵义会议历史意义
简述遵义会议历史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扮演了转折点的角色。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左”倾错误被纠正。
遵义会议是在长征中召开的,会议上对党的中央领导以及军队的领导进行了重新调整。
此前,中国共产党内部曾存在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特别是在运动战略上的错误。
然而,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批评和纠正,指出了军事战略和组织纪律上的问题,并开始了党的军队建设和领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其次,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
会议上,毛泽东作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的代表,首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央红军政治局委员介绍了自己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理论,并受到会议的肯定。
此后,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核心领导人,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中共中央的地位和军队内部的威信。
这也奠定了毛泽东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者的基础,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遵义会议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负责领导红军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抗日战争和新四军的发展上。
会议的决定使中共中央形成了正确的军事指导方针和战略布局,有利于整合力量,打破敌人的封锁围剿。
从而为日本侵华战争胜利的实现和国共合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此外,遵义会议还使中共中央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土地革命、军事斗争和政治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党的军民力量的壮大和解放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最后,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遵义会议堪称中国共产党精神斗争和党的建设史上的一次庄严会议,为革命和建设中的党的内部生活开了一个重要的先河。
会议中党内开展自我批评的精神和原则在今后党内历次会议中积极发扬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成为党的组织建设和领导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指是在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
3.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
4.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
6.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主要内容
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
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5)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二、历史意义
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从而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战争转危为安,转败为胜,大大加快了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