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1 13章重点

合集下载

《公共经济学》第1-13章重点

《公共经济学》第1-13章重点

第一章1.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2.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社会边际效益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3.市场失灵的表现☐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存在外部效应问题⏹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第二章1.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正、负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

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在一点相交,这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D 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

供给曲线S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MEC,社会边际成本MSC=MPC+MEC。

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最终版.第⼀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公共经济学含义:1)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公私部门分⼯结构的科学。

2)研究政府财政收⼊和⽀出的学科。

3)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2、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任何⼈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任何⼀⼈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有效率的。

3、市场失灵的成因(必须按PPT上的回答):[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

]市场势⼒(垄断、⾃然垄断等)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市场能⼒不⾜(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4、垄断的鉴别与治理:垄断的鉴别:独家⽣产只是垄断存在的⼀个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判断是否会产⽣垄断的危害还需要考察以下因素。

(1)潜在竞争者:是指暂时还不存在,但有可能出现的竞争者。

潜在竞争者主要取决于这⼀⾏业进⼊或退出的难易程度。

若进⼊或退出障碍多、付出的代价⼤,潜在竞争者存在的可能性就较⼩。

进⼊或退出的难易程度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是⾏政⼲预,⼆是⽣产技术。

当投资有较⼤滞留成本时,潜在竞争者就会较少。

(2)替代品:如果该产品有⽐较接近的替代品,这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就会很接近于⽔平状,垄断者控制价格的能⼒就较为有限,给效率带来的损害也就较⼩。

(3)产品的流动性:企业是否具有控制本地区该产品市场价格的能⼒,取决于这种产品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性⼤⼩。

产品的流动性较⼤,其他地区的产品就会参与本地区的竞争,从⽽有效地限制企业控制价格的能⼒。

反之,若产品的流动性较差,本地的独家企业就会具有控制本地市场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的能⼒。

治理(反垄断⽴法、征收超额税收、公共定价)5、财政政策的职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平衡资源配置职能;收⼊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第⼆章外部效应1、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精心整理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一、资源配置理论(22)内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

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者交易等手段,不损人”)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一)政府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

【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

【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二)私人部门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人部门可以提供。

市场经济条件,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具有产权保障。

新公共管理的发展使私人部门可以广泛参与公共物品的生产。

三)社区社区的一般含义及其经济特征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社区与社会相比的特征:共同性、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相结合、关系的紧密性和共生性、功能的专门化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特征:基于生活聚集区的居民实际需要、协商筹资四)第三部门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之外的社会部门。

{自愿与强制、公益与私益的划分标准}。

兴起的原因: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失灵,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失灵,公民自决意识的觉醒。

公共经济学提要

公共经济学提要

公共经济学最全提要!长篇,慎入!来源:傅陈波的日志公共经济学第1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研究政府部门经济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别称公共财政学。

二、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三、社会总效益(TSB):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四、社会边际效益(MSB):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五、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减少。

六、社会总成本(TSC):生产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价值。

七、社会边际成本(MSC):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八、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种物品后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即为:MSB=MSC。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钟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九、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十、免费搭车者:即消费者在自利心理的诱惑下,将试图不需要由自己提供公共产品或者不必由自己为公共产品提供付费,而希望坐享他人提供公共产品.由于消费时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这类产品只要由人提供了,则其效应所及范围内,人们都是天然能够消费的而不管它是否为其消费提供了成本费用. 十一、公共财政职能: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杨志勇《公共经济学》复习

杨志勇《公共经济学》复习

目录第零章 .........................................................一、名词解说 . ...............................................第一章市场无效与公共经济......................................一、名词解说 . ...............................................二、图示模型 . ...............................................第二章公共产品................................................一、名词解说 . ...............................................二、图示模型 . ...............................................四、定理证明推理. ...........................................第三章公共选择................................................一、名词解说 . ...............................................二、图示模型 . ...............................................三、意义影响 . ...............................................第四章公共支出理论............................................一、名词解说 . ...............................................二、图示模型 . ...............................................三、意义影响 . ...............................................四、定理证明推理. ...........................................第五章购买性支出..............................................一、名词解说 . ...............................................二、图示模型 . ...............................................三、意义影响 .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一、名词解说 . ...............................................三、意义影响 . ...............................................四、定理证明推理. ...........................................第七章税收理论................................................一、名词解说 . ...............................................二、图示模型 . ...............................................三、意义影响 . ...............................................四、定理证明推理. ...........................................第八章商品税..................................................一、名词解说 . ...............................................三、意义影响 . ...............................................第九章所得税..................................................一、名词解说...................................................三、意义影响 . ...............................................四、定理推理证明. ...........................................第十章其余税收................................................一、名词解说 . ...............................................三、意义影响 . ...............................................第十一章国有经济..............................................一、名词解说 . ...............................................三、意义影响 . ...............................................第十三章政府估算..............................................一、名词解说 . ...............................................三、意义影响 . ...............................................第十四章赤字、公债与财政政策..................................一、名词解说 . ...............................................三、意义影响 . ...............................................四、定理证明推理. ...........................................第十五章政府间财政关系........................................一、名词解说 . ...............................................二、图示模型 . ...............................................三、意义影响 . ...............................................第零章一、名词解说政府:对居住在某一社会中的个人活动进行管理、供给基本服务,并为此类服务供给资本的组织。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重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横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门类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又是政治学几个分支之中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政治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公共经济学就是一门经济学角度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一门学科。

二、公共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要弄清楚政府是什么;第二,要研究政府应该做什么,要履行哪些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的职能,如调节社会分配和完善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

)政府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如何做出生产决策”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以事实依据和调查材料为基础,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察和描述,来解释事物现象的本事和内在运行规律。

也就是说,会带事物现象本身“是什么”以及“将会怎样”这些问题是实证研究法的核心。

用事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What is)规范研究法:以一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

四、公共经济学学科定位1、与微观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看来,最基本的单个经济单位是居民和企业,前者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后者是经济中的生产者,每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最大化。

2、与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正式借鉴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并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政府行为进行了更广泛研究,细致考察了政府经济行为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后果。

3、与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把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效用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最大化等基本概论作为自己评价政府经济行为的出发点。

4、与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公共经济学-重点内容

公共经济学-重点内容

公共经济学名词解释:(1)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一个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的学科。

公共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他的别称:公共财政学。

(2)市场:广义上讲,指商品、劳务、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指,某种商品的买卖双方通过交易实现供求交换的场所。

(3)市场失灵: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自由市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4)政府:支配经济单位之间的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

(5)政府失灵:政府对经济干预不当,不能补救市场的失灵,甚至阻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没能使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6)私人物品:(萨缪尔森)某一私人物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量的总和。

(7)公共物品:任何一个消费者实际可消费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

(8)搭便车:也可称为免费搭车,是它是指某些人享受了公共产品的消费,但却逃避支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的一种行为。

(9)“公共的悲剧”:指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公共产品的存在,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如果社会所有的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的话,结果最终是任何人无法享受到公共产品的好处。

(10)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成本或效益。

(11)外部正效应: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12)外部负效应: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他人或企业,却并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

(13)公共选择理论: 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

(14)公共选择:是相对于的个人选择的集体选择,也叫社会决定中的非市场决定。

《公共经济学》第1-13章重点

《公共经济学》第1-13章重点

2.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社会边际效益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3.市场失灵的表现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存在外部效应问题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第二章1.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正、负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

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在一点相交,这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D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

供给曲线S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MEC,社会边际成本MSC=MPC+MEC。

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教案

高培勇《公共经济学》教案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方法。

2.在掌握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及方法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形成分析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探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公共选择理论,公共财政政策作用的一般原理,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实的公共经济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有重点的讲授,辅以读原著、课堂讨论、写小论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学习进度表五、各章节的内容、重点、难点和作业题、思考题第一章导论1.内容:公共部门界定;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发展;公共经济学的地位和内容2.重点:公共经济学的发展3.难点:无作业题:1. 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

思考题:1.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2. 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第二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内容: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公共部门的职能2.重点: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及公共部门的职能3.难点: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及实现的条件作业题:1、公共财政要担负哪些职能?2、简要解释MSB=MSC的含义。

思考题:1、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

2、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是如何界定的?第三章外部效应1.内容: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外部将就与资源配置效率;外部效应的纠正2.重点: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失效的分析及外部效应的纠正3.难点:科斯定理在纠正外部效应中的应用作业题:举例说明负的外部效应与正的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思考题:对外部效应纠正的政府及非政府措施第四章公共产品理论1.内容:纯粹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纯粹的公共产品与纯粹的私人产品:需求分析;纯粹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乘;混合产品2.重点:公共产品配置效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致通货膨胀(4)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段。

周期预算平衡论:其出发点是主张政府财政发挥反经济周期的作用(1)在经济衰退时期为了消除衰退政府应该减少税收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产生一个赤字(2)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3)公共财政将发挥其反经济作用乃至熨平经济周期的巨大威力。

功能财政论:其核心思想是政府的财政政策(1)平衡预算—无论是年度的还是周期的只具有第二位的重要性(2)公共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不是预算平衡(3)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盈余或大量举债。

13.2GDP的决定从需求角度二元经济下GDP均衡公式:GDP=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投资GDP=C+I 从供给角度二元经济下GDP均衡公式:GDP=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消费+储蓄GDP=C+SGDP达到均衡的条件:总需求=总供给即 C+I=C+S从需求角度三元经济下GDP均衡公式:GDP=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GDP=C+I+G从供给角度三元经济下GDP均衡公式:GDP=消费+供给+税收GDP=C+S+TGDP达到均衡的条件:总需求=总供给即 C+I+G=C+S+T 13.3财政乘数与GDP的均衡财政乘数:乘数被定义为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财政乘数则是三个乘数的统称;这就是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这种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政府支出乘数计算公式:GK=1/MPS 税收乘数:这种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税收乘数计算公式:TK=MPC/MPS 平衡预算乘数:这种GDP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计算公式:BK=GK +GK=MPS/MPS=113.4自觉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就是政府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实现一定时期的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公共经济学【共十四章318PPT,绝版经典】_OK

公共经济学【共十四章318PPT,绝版经典】_OK
P=MPB=MPC=MSB=MSC
12
1.2 市场失灵:社会公共需要
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当上式的条件在所有的 市场上和通过市场进行交易的物品或服务上都得 到了满足时,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 双方的自发调节,而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问题在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理 论上的理想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它的五个 必要条件不可能同时完全具备。只要缺少其中任 何一个条件,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 面就有可能出现运转失灵。这时,就要引入公共 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了。
30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边际成本 (元/吨)
外部总成本 (元/吨)
50 40
10
30
MEC
20
10
纸张的产量
O
(a)
(吨)
0
TEC
纸张的产量
(b)
(吨)
图2-1 外部边际成本和外部总成本:MEC不变的情况
31
2.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外部边际成本 (元/吨)
外部总成本 (元/吨)
7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价格、效益和 成本(元)
20=P
15=P*
B E
MSC C
10=P O
A
D
MSB
Q1=10000 Q*=15000 Q2=20000
图1-1(a) 最佳产量的决定
钢笔的产量 (支)
8
1.1 资源配置效率:含义与条件
社会总效益和 成本(元)
TSC TSB
Z
TSB -TSC
24
2.1 外部效应:分类和事例
2.1.1 外部效应的分类方法
按承受者不同: ——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对生产的外部效应 按发起者不同: ——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按结果不同: ——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公共经济学复习要点导言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线、目标、任务(1)对象:a.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行为规律的科学。

b.研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公共部门产品与需求之间的特殊矛盾,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2)主线:公共财政的收、支、管、平。

(3)目的和任务:通过对公共部门供给与需求的研究,克服市场失灵,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1、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社会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成本)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范围界定、应扮演的角色、职能?(1)界定:提供公共产品,校正外部效应,维护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

(2)扮演角色:a.调控人角色:总量调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

b.公差人的角色:维护三大目标:提供公共产品,保护有益外部效应,调节收入分配。

c.受制人角色:防垄断、防过度竞争、保护消费者。

d.仲裁人角色:协调处理经济主体、利益纠纷与冲突。

e.防止和打击经济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3)职能:a.生产或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 b.调节收入分配 c.促进经济稳定发展3、(案例)警察该不该为居民代买早点(代开门)——分析政府职能的错位分析:从公共经济学观点看,警察不该为居民代买早点,理由如下:(1)警察的基本职责是提供“公共安全”这样一种公共产品或服务,这种产品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他性,而早点是典型的私人物品,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不必由政府(警察)代买。

(2)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警察职责范围中找不到“代买早点”相应的法律条文,如警察承担买早点等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服务,公共安全可能受到影响。

(3)从我国目前总体看,社会治安不容忽视,警察数量本来偏少,加上可能存在警察职责范围不佳的问题,职责不佳主要表现在警察承担过多的非警务活动,为提高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公安部门应主要从事好职责范围的事务,而对职责范围外的事务,就要有所不为,警察不应当成为社会保姆,而是成为社会治安的卫士。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

公共经济学杨志勇第四版笔记以下是我为您梳理的《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笔记:第一章:公共经济学概论-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行为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的学科。

- 研究的范围:公共选择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公共经济政策和公共经济制度等。

- 方法:分析理论、实证研究以及政策评估。

第二章:货币和公共财政- 货币的功能:交换手段、计价单位、价值储存工具、债务偿还手段。

- 货币的供给: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

- 公共财政的功能: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稳定经济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 公共财政的工具:税收、债务和政府支出。

第三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等。

- 外部性的类型: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

- 政府干预的方式:修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收入再分配、实施经济调节等。

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个体理性行为、市场失灵、政府行为和集体决策。

-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模型:混合模型和纯公共品模型。

- 政府干预的限制:信息不对称、政治和利益团体等制约因素。

第五章: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的效率:帕累托效率和康托效率。

- 公共财政目标的选择: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权衡。

- 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

- 超额课税原理和社会保障的经济学基础。

第六章:土地与城市经济- 城市的特点:外部经济、内部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 土地资源的特点:稀缺性、不可移动性和异质性。

- 土地经济:地租理论、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

以上是《公共经济学》(杨志勇著)第四版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章节内容的简要总结。

完整的笔记需要根据实际阅读情况进行详细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05722公共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5722公共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5722公共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汇总公共经济学-目录第一章公共经济学导论1.经济学的本质2.稀缺性3.效率4.选择5.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6.稀缺性与效率之间的关系7.公共经济学8.公共部门9生产什么10.如何生产11.为谁生产12.如何做出决策13.经济学基本问题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具体化14.按照“描述”、“分析”、“评估”、“解释”这四个阶段对公共部门的具体经济问题进行分析15.实证方法16.实证经济学17.实证性的表述18.规范方法19.规范经济学20.规范性的表述2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22.政府行为与政策分析的不完全性2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研究步骤24.传统财务学25.XXX.配第对国家经费的分别26.XXX对财政问题的关注27.公共经济学与传统财政学的关系28.公共选择理论29.公共利益模型30.公共挑选理论对传统“公共好处模型”的质疑第二章夹杂经济中的公共部分31.惯机制32.指令机制33.市场机制34.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优越性35.社会进行资本配置的三种办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36.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37.自由价格体系的两个基本功能38.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强调的三个特点39.XXX关于“无形之手”的论断40.“无意之手”促进效率的条件条件41.“无形之手”与公平分配42.自在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43.福利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44.XXX托效率45.XXX改进46.福利经济学第肯定理4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48.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成立条件,福利经济学两个基本定理的成立条件与现实生活的对照49.市场失灵50.市场成功51.市场影响力52.外部性53.市场垄断54.市场失灵的原因55.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56.国家干预经济的理由57.夹杂经济的寄义58.夹杂经济的特性59.作为经济系统体例的夹杂经济60.秩序导向61.发展导向62.各国混合经济体制呈现出差异的原因63.当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混合经济体制64.政府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代就已承担的两类公共品65.公共部门规模扩张的原因66.公共部门规模扩张对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67.公共部门的规模扩张68.强制性69.义务性70.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区别XXX与地方政府的区别72.政府面临的经济问题73.有益物品74.无益物品75.政府的配置职能XXX的分配职能XXX的稳定职能78.政府执行国际经济政策的职能79.政府失灵80.寻租81.政府出现系统性失灵的原因82.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83.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84.强化市场型政府85.纠正政府失灵的两条思路86.对政府失灵的纠正第三章公共产物理论87.非排他性88.非竞争性89.边际成本90.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区别91.纯粹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92.纯公共产品93.纯私人产品94.公共资本95.准公共产品96.搭便车问题97.搭便车问题的解决计划98.公共产物的两步骤识别办法99.需求曲线100.边际收益101.消费者剩余102.无谓损失103.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边际原则104.公共产品由私人部门生产的效率性105.政府提供私人产物的两种情况106.统一提供107.需求的价格弹性108.必需品与奢侈品在需求弹性方面的区别109.免费供给与无谓损失110.免费供给与社会公平111.需求弹性与无谓损失的关系112.效用113.基础效用论114.机会成本115.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116.需求曲线117.私人产物的总需求118.公共产品的总需求119.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120.公共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121.公共产物定价准绳与私人产物定价原则的区别以及共同之处122.公共产物有效供给的阐发思路123.XXX均衡的核心问题124.“虚假的均衡”125.混合品的含义126.混合品的有效供给127.混合品总需求的确定128.正外部性129.负内部性130.社会成本131.负外部性产品的过度生产132.正外部性的生产不足133.外部性问题与低效率134.科斯定理135.交易成本136.通过谈判协商来实现帕累托效率137.将外部性予以内部化138.社会标准与道德约束139.科斯定理的条件条件140.政府规制141.政府规制的规范性分析142.政府规制的实证性阐发143.政府规制的必要性第四章公共选择理论144.偏好表现问题145.偏好加总问题146.选民意见差异的原因147.公共部门资源配置与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的区别148.无差别曲线149.帕拉图式的政府150.专制君主政府151.官僚政府152.所谓的“民主”政府154.选民自身投票的紧张意义155.对政党间的期待效用差156.投票成本157.长期效益158.选民投票热情的决定因素159.选民投票动机的经济学分析160.统一税制161.比例税制162.累进税制163.累退税制164.投票者的效用曲线165.投票者效用曲线的由来166.多数票规则167.简单多数票规则168.比例多数票规则169.投票悖论170.XXX不可能定理171.最优多数规则172.决策的内部成本173.决策的时间成本175.外策内部成本与决策工夫成本之间的权衡176.中间投票人定理177.公共行动费用的分散性178.公共行动好处分派的会合性XXX的组织优势180.XXX的信息优势XXX的财务优势XXX在公共政策决定中的影响力183.官僚184.官僚的行为特性185.信息不对称官僚效用最大化理论186.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187.官僚效用最大化理论对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的修正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188.公共支出189.消耗性付出190.转移性支出191.财务挤出效应192.XXX公共支出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区别193.公共支出的作用194.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195.瓦格纳法则196.替换效应197.检验效应198.按照宏观经济总量来解释公共支出的变化199.XXX模型200.公共部门产出水平的决定201.效劳环境因素202.人口变革对公共付出的影响203.公共部门投入品的价格204.公共部分所提供产物的质量205.从微观角度解释公共支出的增长206.私人企业投资的决策步骤207.投资回报的贴现问题208.净利润与贴现后净利润的区别209.私人付出的“成本-收益”阐发方法210.影子代价211.社会贴现率212.时间价值法213.生命价值法214.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的不同215.影子代价与市场代价的区别216.公共部门的贴现问题217.根据目标性子对公共付出决定的区分218.根据预算性子对公共付出决定的区分219.公共支出公共问题的产生220.对公共支出公平问题的考虑221.公共支出的最佳配置第六章公共支出政策222.XXX判据223.理性预期224.收入效应225.替代效应226.公共支出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区别227.替代效应形成的低效率228.利益转移229.公共支出的实际受益者230.对公共支出分配结果的研究231.价格补贴232.收入补助233.利益集团对公共支出政策的影响234.官僚偏好对公共支出政策的影235.保健的溢出效应236.保健市场失灵的体现237.政府对保健市场的干预238.干预的结果239.公共保健付出的革新240.教育的溢出效应241.政府对教育进行干预的原因242.政府对个人进行教育资助的政策选择243.政府对家庭进行教育资助的政策选择244.公共教育支出政策的核心问题245.政府提供社会保证的原因246.政府养老保险的功能247.政府保险支出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48.政府保险支出对储蓄的影响249.政府保险支出对社会公平的影响250.政府保险付出增加的原因251.政府保险支出政策的改革252.义务征兵制与志愿军制的对比253.私人部门提供国防用品的低效率254.提高国防开支效率的配置方法255.国防预算规模的确定第七章公共税收理论256.直接税257.间接税258.税基259.存量260.流量261.人头税262.从量税263.从价税264.通货膨胀税265.税收的分类266.政府将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至公共部门的做法267.税收相对其他做法的优势268.累进税与累退税的区别269.XXX的税收四原则270.资本配置的有效性271.易于管理272.灵活性273.透明度274.公平275.受益准绳276.支付本领准绳277.横向公平278.纵向公平279.一次总付税280.XXX托有效税制281.功利主义福利函数282.罗尔斯主义福利函数283.税制选择的公平和效率284.税收的归宿285.税收的等价性286.竞争性市场上产品税的归宿287.竞争性市场上消费税的归宿288.竞争性市场上工资税的归宿289.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税收的归宿290.对税收归宿进行分析291.消费税的收入效应292.消费税的替代效应293.替代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294.效率损失与替代效应之间的关系295.利息税与一次总付税在效率、可行性方面的对比296.工资税的收入效应297.工资税的替代效应298.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情况299.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的情况300.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其他影响301.边际税制302.单一税303.拉姆齐税304.比例税与累进税在效率性、公平性两方面的对比305.XXX的效率性和公平性306.商品税税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第八章公共税收制度307.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来获得税收的含义308.用产权调换税收的寄义309“用产权调换税收”的危险性310.XXX的最优分权模式311.XXX的分权定理312.“俱乐部”理论313.偏好误识问题314.“用脚投票”理论315.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316.地方公共效劳的完整竞争市场理论317.一次总付税的特征318.财富税319.财产税320.资本税321.遗产税322.所得税323.公司利润税324.工资税325.财富与收入的区别326.征出工资税的平日目的327.直接税328.商品税329.增值税330.关税331.有效保护332.传统意义上对直接税与直接税的区分333.名义关税与实际关税的区别334.关税对百姓经济的影响335.关税对贸易条件的改善336.中性税收337.超额负担338.关于中性税收的两条重要思想339.中性税收与平等第九章宏观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的调节340.重商主义341.自由放任主义342.财政政策343.泉币政策344.非自愿失业者345.萨伊定律346.菲利普斯曲线347.凯恩斯主义关于非自愿失业的看法348.凯恩斯主义关于经济政策的看法349.泉币主义的主要概念350.财务政策与泉币政策的相互作用350.边际消费倾向351.乘数352.挤出353.税收乘数的决定因素354.税收乘数的大小355.认识时滞的含义356.执行时滞的含义357.回响反映时滞的寄义358.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359.认识时滞的成因360.执行时滞的成因361.回响反映时滞的成因362.时滞带来的影响363.随意干涉364.自动变革365.内涵灵活性366.自动变革与随意干预的区别367.内在灵活性的优点及其局限性368.财务拖累的寄义369.所得税指数化的影响370.永久收入假说371.宽免的含义372.适宜性373.调解速度374.税基宽窄375.所得税作为稳定政策工具的优越性第十章赤字经济与公债376.赤字的寄义377.广义的政府预算约束378.狭义的政府预算约束379.政府赤字的可能后果380.公民权利项目381.自主决定项目382.赤字率383.原始赤字384.总赤字385.公民权利付出与自立决定付出的关系386.原始赤字与总赤字之间的关系387.赤字的决定因素388.泉币融资法389.债务融资法390.高能泉币391.货币融资法与债务融资法在效应上的差别392.政府弥补赤字的两种政策选择393.公债的含义394.“XXX等效”的寄义395.税收与公债的区别396.XXX等效原理的局限性或不足397.自动伸缩理论的寄义398.随意裁定理论的含义399.不偏于一偶的折衷理论的寄义400.每年平均预算理论401.有效的平衡预算宪法准则的特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第一章导论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唯一经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

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附属机构;第三层次统一公共部门,广义政府+非金融的公共企业;第四层次广义公共部门。

统一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研究财政收支;第二层次,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面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

(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比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面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

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生了什么)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行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能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

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市场机制的失灵(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并非总是能充分的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第一:公共物品或服务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在公共物品或服务上发生了分离;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私人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在这种条件下市场显然不能按照有效的产量水平供给这类公共物品或服务。

(机会主义倾向,败德行为)第二: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公平,稳定是评判社会资源配置的三大原则;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由市场所决定的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纳税前收入的分配,并不公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因素,一是每个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的数量。

另一是这些生产要素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价格。

由于人们所拥有或继承的生产要素的差别,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往往会拉开差距。

一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可以提升效率差距过大就有违社会公平的要求,而且会导致贫困,富裕阶层中财富的浪费,社会冲突,低收入者阶层得不到发展与改善自己处境的机会等一系列不好的社会后果,由此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

第三:经济稳定发展宏观经济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即宏观经济效率的评判,需要借助其他的指标,即就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

自发的市场机制,并不能自行趋向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在实现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失灵)原因:价格信号在某些重要的市场上并不具有伸缩自如反应灵活的调节能力;从总供求角度看,不同经济主体,在实现其经济利益上所具有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也会使市场的自发力量,不能经常保证总供求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水平上相一致●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市场机制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是无效的,公共部门或者说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就需要担负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任务。

以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尺,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领域,也就是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2.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社会边际效益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3.市场失灵的表现☐微观经济缺乏效率⏹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存在外部效应问题⏹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第二章1.外部效应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正、负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

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在一点相交,这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D 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

供给曲线S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MEC,社会边际成本MSC=MPC+MEC。

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不加干预的纸张市场的均衡在MPC=MSB点实现,这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不是最佳的,因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应是MSC=MSB。

有效的均衡应当在包括了私人边际成本和外部边际成本在内的社会边际成本恰好同社会边际效益相等这一点实现,即MSC=MPC+MEC=MSB。

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

正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

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就是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接种疫苗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一点。

需求曲线D所反映的仅是消费者自身可从接种疫苗中获得的边际效益。

消费者的决策所依据的仅仅是私人边际效益,而未包括外部边际效益。

这样一来,在D与代表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S(为简化起见,这一例子假设提供疫苗接种的私人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相交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上,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效益超过了私人边际效益,依据私人边际效益做出的产量决策是不具有效率的。

社会边际效益(MSB)可通过将私人边际效益(MPB)同外部边际效益(MEB)相加而求出。

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小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3.正、负外部效应政府解决办法及其具体内容矫正性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

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物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物品的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物品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企业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将负的外部效应带来的损失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能减少至零)。

矫正性财政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

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所以,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可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效益加计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并降低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至社会边际效益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

第三章1.公共物品(特点说)公共物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

全体社会成员联合消费,共同受益,即它具有效用的非可分割性;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受这些物品或服务,并不排斥、妨碍其他社会成员同时享用,即它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它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其付款的社会成员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即它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

2.对公共物品的需求有何特点3.公共物品供给中的自愿捐献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成员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3.4.2 林达尔均衡条件与免费搭车者的出现在人数稀少的社会中,可能会存在林达尔均衡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林达尔均衡的前提条件:1.每一社会成员都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2.每一社会成员都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的可能在成员众多的社会中,会出现免费搭车者现象,而且成员越多,人们免费搭车的欲望越强烈,由此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量下降的可能性越大4.免费搭车免费搭车者是指那些寻求不付任何代价而又得到效益的人。

在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中,人们完全有可能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

第四章1.投票2.投票悖论、循环每一种被否决的提案,当与另一种可选择的提案配对时,都有可能变成胜利者,就是按所配对的次序的不同,三种可选择的提案在多数规则下都有可能获胜。

这种现象被称作“循环性”。

一旦出现这种循环,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具有不确定性,政治均衡也就不存在了。

这时,没有任何一种提案可以战胜其他所有的备选提案。

3.单峰、多峰偏好单峰偏好指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

对于这个唯一的最理想目标的偏离,无论是正的方向,还是负的方向,都是坏事情。

多峰偏好:是指投票者的偏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值。

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最初,当人们偏离其最偏好的选择目标时,境况会因此变坏。

但若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其境况则会最终变好。

多峰偏好是导致投票悖论的原因。

4.投票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投票交易使原本不能获得投票通过的提案获得通过,便有可能造成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结论:投票交易使两项本来在分别投票的情况下,不会获得通过的提案,当组合在一起并放进一项提案进行投票时,却双双获得通过。

有效率的提案不一定获得通过,通过的提案不一定都有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通过的提案,保证是多数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是通过提案当中最接近效率原则的。

5.。

配对投票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备选时,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的投票。

6.政府部门有何特点,行为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影响政府部门(官员)的行为分析:追求公共权力极大化1、投票人选出政治家,再由政治家通过立法来开展政治活动,其法律制度的规定往往是比较含糊的。

具体计划的实施,需要通过政府部门(官员)。

2、官员作为经济人,也是为了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

通过对政治过程的观察,可以发现官员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与政府支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官员有不断扩大本部门权限的趋势,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大。

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行为的特点,为政府部门(官员)追求公共权力极大化提供了可能。

----缺乏竞争性; ----缺乏激励机制; ----非利润化; ----缺乏敏感性; ----个人影响力较大。

府部门及其官员的行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及其效率会产生很大影响。

他们将公共权力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

政府部门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同私人部门生产或提供私人物品或服务存在很大差别。

政府部门之间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竞争;政府部门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公共物品或服务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公共权力极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公共权力的大小与其所控制的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

因此,公共部门权力极大化必然带来政府预算规模的极大化,这会导致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过剩,高于其最佳水平。

政府部门通常拥有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垄断权,只有政府部门本身能够掌握有关这些物品或服务的信息,这使得官员们将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效益人为夸大,从而使得通过投票过程所决定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进一步增加。

7.中间投票者定理中间投票者定理认为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提案会最终获胜。

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

第五章1.公共增长趋势对于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值得作为重点提及的主要有如下几种: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以及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

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倾向于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政府履行越来越多的职能的角度做出解释;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倾向于从公共收入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动荡而增长,并导致公共支出相应增长的角度做出解释;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倾向于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公共支出结构做出相应变化的角度做出解释;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则倾向于从公共部门劳动生产率偏低必导致其规模偏大的角度做出解释2.公共支出的结构、分类对公共支出的理论分类,可根据分析问题的不同需要进行如下区分:按照公共支出的性质,可分为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照公共支出的目的性,可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按照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控制能力,可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按照公共支出的受益范围,可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