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案例
上海市考研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
上海市考研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社会工作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旨在提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和服务。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是研究社会工作原理和技巧的学科。
本文将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一则考研社会工作的案例,探讨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 案例背景介绍上海市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和挑战。
本案例关注的是上海市某社区中的贫困家庭和老年人群体,他们面临着健康、经济和社交方面的困扰。
社会工作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这些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2. 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论基础,它提供了实践的指导和方法。
在这个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了人本主义的理论,强调个体的需求和尊重。
他们意识到贫困家庭和老年人需要获得资源和支持,因此通过聆听、倾诉和参与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3. 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实践是理论付诸行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社会工作者与个体和社群建立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资源。
社会工作者在这个案例中采取了多种实践方法,例如个案管理、社区参与、协作与联合行动等。
他们与贫困家庭和老年人一起制定行动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解决问题。
4.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和互动。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而实践为理论提供验证和优化的机会。
在这个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得到了实际应用,在与贫困家庭和老年人的沟通和支持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同时,实践还为理论提供了反馈和调整的机会,以使其更符合实际需求。
5. 案例效果评估有效的社会工作应该能够为个体和社群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定期对贫困家庭和老年人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跟踪,并记录相关指标和改变。
通过这样的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实践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结论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社会工作者在应对社会问题和挑战时,需要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福祉和个体心理健康的专业,其实践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儿童保护、家庭咨询、老年关怀、残障服务、社区发展等。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们将精选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应用。
案例一,儿童保护。
小明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的父母离异后,由于家庭暴力和经济困难,小明的父母无法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支持。
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和抑郁症状,老师和同学都对他的情况感到担忧。
社会工作者介入后,与小明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心理辅导,同时联系相关部门为小明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援助。
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小明逐渐恢复了自信和快乐,学业和生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案例二,老年关怀。
李奶奶是一位独居的80岁老人,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她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会工作者定期上门探访,陪伴李奶奶聊天、做家务、购物,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组织了一些老年人活动,让李奶奶有机会结识新朋友,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
在社会工作者的关爱和帮助下,李奶奶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
案例三,残障服务。
小芳是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她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歧视。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芳的家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社交训练计划,帮助小芳逐步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积极倡导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包容和关爱,组织了一些公益活动和宣传教育,促进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
在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下,小芳逐渐融入了社会大家庭,她的自信和独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上就是几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每个案例都充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也能够感受到社会工作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继续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三篇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1、案例介绍陈某,男,36 岁,小学五年级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表现出情绪暴躁,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28 岁时经人介绍与梁某结婚。
几年后,因夫妻关系不好离异,离异是梁某主动提出来的,她说陈某疑心很重,老是怀疑周围的人看不起他,夫妻之间的几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常常被他错误理解认为是对他的侮辱,他往往大动干戈,动手打人,而且每次出手很重,几次把她打伤,亲戚朋友劝了若干次都不起作用,无法忍受,只得离婚。
离婚后留下儿子小文归父亲陈某抚养,这时的陈某没有固定的工作,靠用摩托车载客维持家庭生活,他自己省吃俭用,对儿子生活上很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得儿子十分害怕父亲。
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文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送往医院。
陈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在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2、案例分析陈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个人方面;二个是家庭方面;三个是生活方面。
产生个人方面问题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最初形成时,是来自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会慢慢地在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他对自己的认识的架构,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自尊系统。
在自尊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的人建设的正性因素多一些,那就是高自尊体系,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自信的人;如果在心理成长和发育过程当中,别人给予的评价都比较低,负性的因素就会多,那就演变成低自尊体系,他就变成一个自卑的人。
两种不同自尊体系的人在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在别人的评价中可能有正性的部分,也有负性的部分。
高自尊体系的人往往会选择接收别人对自己评价正性的部分,即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赞扬我;而低自尊的人接收到的就是,别人在说我不好,会很敏感地捕捉到背后的意思,而且有意识地加工成不好的部分。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常见案例分析
山东省考研社会工作复习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常见案例分析社会工作是一门旨在帮助个体、家庭和社区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领域。
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中,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社工从实际案例中提取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常见的案例,来探讨社工在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以及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一: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问题,社工在此类案例中需要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受暴力冲击的个体寻求安全和解决方案。
首先,社工需要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故事,并提供支持。
接下来,社工需要评估受害者的风险级别,并与相关机构合作,制定安全计划,并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紧急避难所等资源。
案例二: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困扰社会的问题,社工在此类案例中需要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青少年逐步摆脱犯罪行为,并重新融入社会。
社工可以通过个体辅导、家庭治疗和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并探讨背后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社工可以与青少年一起制定行为改变计划,并引导他们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发展潜力的机会。
案例三:老年孤独老年孤独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社工在此类案例中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交需求,并通过社区资源来提供支持。
首先,社工需要进行老年人的评估,了解他们的个人背景、兴趣爱好和需求。
接着,社工可以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组织社交活动和康复项目,帮助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案例四:移民安置移民安置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社工在此类案例中需要协助移民顺利融入新社区,解决他们可能面临的困境。
社工可以通过提供移民安置服务和培训项目,帮助移民了解当地社区的资源和文化差异,提供支持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此外,社工还可以与公共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动移民政策的改进,为移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社会工作案例库
社会工作案例库一、贫困家庭帮扶案例。
1. 案例背景。
老张一家住在城市的老旧小区里,一家五口人挤在不到五十平米的小房子里。
老张身体不好,患有慢性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偶尔打打零工。
他老婆在附近的小餐馆做服务员,工资微薄。
家里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大女儿上高中,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经常为学费发愁;两个小儿子还在上小学,学校里的一些课外活动费用对他们家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2. 介入过程。
经济援助方面:社工首先联系了当地的民政部门,帮老张一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同时,积极寻找社会慈善资源,联系到了一个企业资助项目,这个项目可以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资助,老张的三个孩子都符合资助条件,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费和学习用品费用就有了保障。
就业支持:鉴于老张身体状况,社工为他联系了社区的手工制作工作坊,这份工作比较轻松,老张可以在家完成一些手工制品,按件计酬,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也能补贴家用。
还为老张的老婆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的信息,她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后,找到了一份收入更高一点的家政工作。
心理辅导:家庭经济压力让老张一家都很焦虑,社工定期上门进行心理疏导。
告诉他们困难只是暂时的,现在有很多资源在帮助他们,要对生活有信心。
特别是在大女儿面临高考压力的时候,社工还专门请了教育专家为她做心理辅导,让她能安心学习。
3. 案例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老张一家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经济上,家庭收入增加了不少,不再为孩子们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发愁。
老张一家的心态也变得积极起来,家庭氛围更加和谐。
大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两个小儿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好。
二、社区老年人关怀案例。
1. 案例背景。
阳光社区是一个老龄化比较严重的社区,很多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
李奶奶就是其中一位,她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老伴儿去世后,她一直独自生活。
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但是因为孤独,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每天就是坐在家里看看电视,很少出门。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
社会工作的案例记录与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干预背景:在某个社区中心工作的社工小王,接到一名邻居报警称该社区有一家发生了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小王赶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家庭的妻子小李一直以来都遭受着丈夫大明的虐待,此次事件是由于邻居报警而揭开了这一秘密。
行动:小王首先与小李进行了密切接触,倾听她的遭遇,并记录了她所描述的暴力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随后,小王与小李一同填写了暴力清单,列举了她所经历的各类暴力行为。
他还了解到小李并非孤立无助,还有一对未成年子女也受到了丈夫暴力的伤害。
分析:通过记录和初步了解,小王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例。
他观察到小李的身上有明显的伤痕,也证实了她所说的暴力行为。
此外,小王还意识到该家庭未成年子女也处在危险之中,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维护他们的权益。
案例二:青少年社交问题背景:社区中心的社工小张接到一名年轻家长的咨询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孩子小明一直在学校中遭受同学排挤和欺凌,严重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
行动:小张在与家长通话后,与小明进行了一次面谈。
在面谈中,小明透露了自己在班级中遭受到的冷落和侮辱。
小张保持耐心,记录下小明的言辞和表达。
分析:根据小明的描述,小张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青少年社交问题的案例。
排挤和欺凌行为给小明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他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张准备与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同学进行沟通,并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帮助小明尽快摆脱困境。
案例三:老年人孤独与抑郁背景:社区老年中心的社工小杨常常接触到一位老奶奶,名叫阿姨。
阿姨丈夫已故,子女繁忙,并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导致阿姨经常感到孤独和抑郁。
行动:小杨与阿姨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经常与她聊天,陪伴她度过寂寞的日子。
同时,小杨还与阿姨一同参加社区中心的各种活动,帮助她拓展社交圈。
分析:通过与阿姨的接触,小杨认识到这是一例老年人孤独与抑郁问题的案例。
老人在丧偶后遭受孤独感的折磨,同时缺乏足够的社交支持,导致她进一步陷入抑郁。
社会工作的案例
社会工作的案例一、案例背景。
王奶奶是我们社区的一位孤寡老人,今年已经80岁了。
她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看她。
王奶奶的身体还算硬朗,但是自从老伴儿去世后,她就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整天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这个情况后,就联系了我们社工机构,希望我们能帮助王奶奶改善这种状况。
二、预估。
1. 生理方面。
王奶奶虽然身体没什么大病,但是由于年纪大了,行动有些迟缓,这可能限制了她外出活动的意愿。
2. 心理方面。
老伴儿的离世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她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悲伤之中。
她觉得自己被家人忽视,对未来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期待。
3. 社会方面。
缺乏社交网络,除了偶尔和邻居打个招呼,几乎没有什么深入的社交互动。
她的孩子不在身边,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倾诉内心的想法。
三、计划。
1. 短期目标(1 2个月)每周至少去看望王奶奶三次,陪她聊天,让她感受到关心和温暖。
帮助王奶奶建立一个简单的日常活动时间表,比如早上散步,下午听收音机等,让她的生活有规律。
2. 中期目标(3 6个月)鼓励王奶奶参加社区的老年活动小组,如书法班或者老年合唱团,扩大她的社交圈子。
协助王奶奶和她的孩子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比如通过视频通话等方式,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让王奶奶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提高她的生活质量。
四、介入过程。
# (一)建立关系。
刚开始去王奶奶家的时候,她对我们还有些警惕。
我就先从一些简单的话题入手,比如夸她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
我还带了一些小点心给她,慢慢的,她的态度就缓和了很多。
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就开始主动跟我说话了,给我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
我就坐在那里,认真地听着,时不时还问一些问题,就像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
# (二)激发兴趣。
1. 我发现王奶奶家里有一些旧的相册,就提议我们一起整理相册。
在整理的过程中,她一边翻着照片,一边给我讲照片背后的故事。
她的眼神里开始有了光彩,那些美好的回忆似乎让她暂时忘记了孤独。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在社会工作领域,案例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和实践工具。
通过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和应对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个社会工作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案例一,老年人心理援助。
张大爷是一位丧偶多年的老人,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有人陪伴。
最近,张大爷总是情绪低落,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区社工得知情况后,立即前往拜访,并与张大爷进行心理援助。
通过倾听和沟通,社工帮助张大爷释放内心的情绪,并建立了一个老年人互助小组,让张大爷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情绪得到了缓解。
案例二,青少年犯罪问题。
小明是一名中学生,因为家庭问题和学业压力,开始与不良青年结伴,最终误入歧途,涉足违法犯罪。
社会工作者得知情况后,立即展开干预工作。
通过与小明的深入沟通和心理辅导,社工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同时,社工还联系了小明的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协助小明重新融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案例三,家庭暴力干预。
李女士是一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她的丈夫经常对她进行言语和身体上的伤害。
社会工作者得知情况后,立即与李女士取得联系,并提供了紧急庇护和心理援助。
同时,社工还协调了警方和法律援助机构的资源,帮助李女士获得了法律保护和经济援助。
最终,李女士成功摆脱了家庭暴力的困扰,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同理心和责任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希望社会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社会工作的力量。
总结。
社会工作案例是社会工作者实践和教学中的重要素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和实际操作。
本文介绍了老年人心理援助、青少年犯罪问题和家庭暴力干预等几个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希望社会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社会工作的力量。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案例一:家庭暴力案例李是一位32岁的女性,是一个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她的丈夫在家中经常对她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由于李没有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她感到无助和孤立。
最近,她开始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她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社会工作师需要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介入。
在分析这一案例之前,社会工作师需要对家庭暴力的定义、情况和长期影响有所了解。
此外,他们还需要研究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首先,社会工作师可以与李进行面谈,了解她的受暴经历、家庭背景和目前的生存状况。
这样可以帮助社会工作师更好地了解李需求和问题。
第二,社会工作师可以开展家庭暴力干预计划。
这包括为李提供身体和心理安全的住所,提供紧急援助和辅导。
社会工作师可以协调其他专业人士,如律师和医生,为李提供全面的支持。
第三,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他们可以帮助她寻找亲属、朋友和社区组织的支持,以便在需要时帮助她。
最后,社会工作师还需要对李孩子进行评估和干预。
他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的住所,帮助他们处理来自家庭暴力的创伤。
通过进行这些干预措施,社会工作师可以为李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然而,他们还需要密切关注李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干预。
案例二:老年人孤立案例王是一位80岁的老年人,他生活在一个独居的环境中,并且感到非常孤独。
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他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的活动。
此外,他的亲人远离他,无法为他提供支持。
社会工作师需要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介入。
首先,社会工作师可以与王进行面谈,了解他的需求和问题。
他们可以了解他目前的家庭和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他所面临的困境。
第二,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王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他们可以与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合作,为王提供日常生活的支持和辅导。
同时,他们还可以帮助王参与社交活动,以减少他的孤独感。
第三,社会工作师可以帮助王获得医疗和护理服务。
他们可以协调护理人员为王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或者帮助他获得入住养老院的机会。
社会工作案例
社会工作案例社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职业,它涉及到对社会上各种群体的关怀和帮助。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社会工作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某社区的老人服务中心接到了一位孤寡老人的求助电话。
这位老人名叫王大爷,他丧偶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日常生活十分困难。
他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经济来源也非常有限。
在和王大爷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的主要困难是生活照料和心理关怀方面的需求。
针对王大爷的情况,我们首先安排了社区护工定期上门为他做生活照料,包括清洁卫生、饮食营养等方面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王大爷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
在与王大爷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内心深处有着很多的孤独和无助,因此心理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我们还联系了社区的志愿者团队,希望能够为王大爷提供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志愿者们定期去看望王大爷,陪他聊天、散步,给他带来了很多温暖和希望。
同时,我们还帮助王大爷申请了一些社会福利和救助政策,帮助他缓解了一些经济上的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大爷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精神状态也变得更加乐观和积极。
他开始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唱歌跳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满足群体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弱势群体都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在未来的社会工作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更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社工典型案例范文
社工典型案例范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工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改变社会。
作为一名社工,重要的是理解和解决客户的问题。
因此,社会工作也是一种技术性工作,要求社工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把客户的问题解决出来。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社会工作案例,以便了解社会工作是如何实施的。
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个40岁的中年男子,他叫李洋。
李洋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工作生活过得很辛苦,但他的家庭幸福。
他的妻子是一名教师,他们有三个孩子,他们在这个小镇上谋生。
然而,最近李洋开始感到精神抑郁,因为他担心无法养活家人,但也担心失去工作,将给家庭带来重大负担。
除此之外,李洋还担心他的孩子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条件。
因此,由当地政府为他请了一名社工。
社工在这个案例的解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与李洋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了解他的工作情况,并听取家人的意见和看法。
接下来,社工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应对李洋的情况。
首先,社工给了他一些生活上的建议,比如要求他每天少睡一些,多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多参加运动等,以缓解他的情绪压力。
其次,社工帮助李洋发掘勤劳与创新方面的优势,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为他提供更多的职业机会。
此外,社工还找到各种资源来给他家人提供最好的地方,以及最好的教育资源。
最终,李洋的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他的抑郁症状减轻很多,家庭生活也好转了很多。
他也重新找到了一份更有前景的工作,而且孩子也得到了最好的教育条件。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社工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工通过采取措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家庭和社会关系等。
由此可见,社工的工作能够有效地帮助客户,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社工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工作不仅涉及到服务客户,而且也需要理解客户的情况,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援助。
因此,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有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针对客户提供有效的帮助,有效地解决客户的问题。
社会工作理论案例
社会工作理论案例社会工作个案案例范文一: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
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
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
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
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
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
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
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
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1)康复治疗的支持。
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
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病人的情绪;(3)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来提供辅导和照顾。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失独老人
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失独老人一、案例背景:服务对象今年64岁,属于独居的失独老人,儿子在29岁时突患肺结核医治无效身亡,服务对象的老伴在19年查出患有肠癌,在21年的时候开过刀,去年3月又复发,之后转移病情变严重,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刚去世。
因家庭的变故,服务对象心理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心理上的创伤久久不能愈合。
目前,服务对象独自居住,身边无人陪伴,缺少倾诉对象,缺乏安全感。
二、问题预估/需求评估:(一)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
1、家庭支持:由于服务对象一人居住,没有人陪伴,感到孤独。
服务对象儿子、丈夫去世,没有第三代,无人赡养,生病时没人照顾。
2、社会支持:生活单调、乏味,服务对象的生活仅限于在家做手工、织毛线,其他时间基本不外出活动,害怕被其他人指点。
3、经济需求:服务对象现在退休,日常要定期吃药,每个月都需要医药费支出。
服务对象的生活费用支出也较大,电话卡一月话费200元,超出自己的支付预算。
(二)服务对象的需求预估。
1、心理支持与陪伴,服务对象的内心能够得到关注,有倾诉对象,舒缓心理,获得更多的陪伴。
2、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区融入。
三、服务目标:1、扩大社会交往,鼓励服务对象多参与社区活动,促进人际交往,拓宽朋辈系统。
2、心理支持与陪伴,使服务对象感受对她的关爱和给予服务对象情绪支持,减轻服务对象的孤独和落寞感。
3、链接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物资,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电话卡问题,使其感受政府和社会的关爱。
4、提升服务对象的健康意识,普及慢性病的健康知识和预防。
四、服务过程:(一)了解服务需求,建立关系。
社工通过入户探访的方式,与服务对象经过多次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的关系,社工前期主要是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辅导,社工以专业的工作技巧和价值观,对服务对象面临的困扰给予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并在服务过程中鼓励和帮助服务对象一起面对困难。
(二)扩大社会交往,拓宽朋辈系统,提升健康意识。
社工认真地去聆听服务对象说的每一句话,时常以服务对象的视角去观察感受,运用同理心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尊重。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社会工作案例精选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人类社会问题的学科,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帮助个体或群体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案例,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社会工作案例的精选。
案例一,家庭暴力幸存者的救助。
小玲是一位遭受家庭暴力的幸存者,她在咨询中向社会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遭遇。
社会工作者首先对小玲进行了心理疏导,帮助她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接着,社会工作者协助小玲寻找安全的住所,并联系法律援助机构为她提供法律援助。
最后,社会工作者还为小玲提供了就业培训和职业规划的帮助,帮助她重新融入社会。
案例二,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老张是一位丧偶的老人,他孤独地生活在家中,没有子女孝顺。
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和交谈,了解到老张的实际需求。
他们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探访老张,陪伴他聊天、散步,帮助他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张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照料,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案例三,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小明是一名青少年,他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遇到了很多问题,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滑。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小明的深入沟通,了解到他的内心困扰和困难。
他们为小明提供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他调整心态,重拾自信。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与学校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了关爱和教育计划,为小明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这些案例只是社会工作中众多案例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都展现了社会工作者们的责任与担当。
在社会工作中,关爱与帮助是永恒的主题,希望社会工作者们能够继续努力,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与关怀。
社会工作领域典型案例
社会工作领域典型案例小明是社区里出了名的“问题少年”。
他才十五岁,就已经辍学在家,整天和一群同样无所事事的小伙伴在社区里晃荡。
不是在墙上乱涂乱画,就是捉弄小区里的老人和小孩,邻居们对他都头疼不已。
我作为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就接到了这个“烫手山芋”般的案例。
第一次见到小明的时候,他穿着松松垮垮的衣服,头发乱得像个鸟窝,一脸不屑地看着我。
我心想,这小子可不好对付啊。
我先从侧面了解他的情况。
原来,小明的家庭环境很糟糕。
他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在家里吵架,对他也是非打即骂,根本不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在学校里呢,他因为成绩不好,还老是被老师批评,同学们也嘲笑他,慢慢地他就对学校和家庭都产生了极度的厌恶感。
我决定先从建立信任关系开始。
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一开始就对他说教,而是跟他聊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街头涂鸦文化。
这一聊可不得了,他眼睛都亮了,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原来他乱涂乱画也是因为对涂鸦有兴趣,只是用错了地方。
接着,我就趁热打铁,给他介绍了一个正规的涂鸦工作室,那里有专业的老师可以教他真正的涂鸦技巧。
小明一开始还很怀疑,觉得我是不是在骗他,但是在我的鼓励下,他还是去试了试。
没想到,他在那里就像找到了自己的小天地一样,每天都很积极地去学习。
同时,我也没有忘记解决他家庭的问题。
我找了个机会,把他的父母约到一起,和他们好好地谈了一次。
我把小明在涂鸦工作室的变化告诉他们,也把小明内心的痛苦和渴望得到关爱的想法告诉他们。
他父母听了之后,都很惭愧。
从那以后,他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相处方式,也尝试着多关心小明。
在学校那边,我也去和老师沟通了。
老师们了解了小明的家庭情况和他在涂鸦方面的天赋后,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让他可以以学习涂鸦艺术为主题重新回到学校,把他的兴趣和学习结合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小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再是那个整天在社区捣乱的“问题少年”了。
他的涂鸦作品还在学校的艺术展览上展出了呢,整个人变得自信又开朗。
全国社会工作案例
全国社会工作案例一、社区老人的陪伴与关怀。
在一个老旧社区里,住着很多独居老人。
社会工作者小李发现,这些老人不仅生活上有诸多不便,精神上也很孤独。
小李就想出了一个点子,他组织了社区里的一群孩子成立了一个“小小志愿者队”。
孩子们每周都会去老人家里,给老人们读故事、表演小节目。
有个叫王奶奶的老人,眼睛不太好,平时就只能听听收音机。
自从孩子们来了之后,她可高兴了。
每次孩子们走的时候,她都拉着他们的小手不舍得松开,还一个劲地说:“你们就像小太阳,照进我这老太婆的心里啦。
”小李还为老人们设立了一个“社区互助厨房”。
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一起做饭、吃饭,分享彼此的拿手菜。
这样一来,老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多了,也不再觉得生活那么无趣了。
赵大爷以前总是一个人在家随便对付一口饭,参加了互助厨房后,他说:“现在吃饭可有劲儿了,和老伙计们边吃边聊,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呢。
”二、帮助青少年走出困境。
有一个叫小辉的青少年,在学校总是惹事生非,成绩也一落千丈。
他的父母都快愁白了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社会工作者小张介入了这个案例。
小张发现小辉其实很聪明,就是因为在学校受到了一些同学的欺负,又不敢跟老师和家长说,才变得这么叛逆。
小张首先找小辉谈心,像个大哥哥一样耐心地听他倾诉。
小辉一开始还很抵触,但是慢慢地就打开了心扉。
小张了解情况后,一方面与学校沟通,加强了校园的反欺凌教育,一方面组织了一个青少年成长小组,把小辉和其他有类似经历的孩子聚在一起。
在小组里,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鼓励。
小辉在这个过程中结交了新朋友,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应对欺负自己的人。
同时,小张还为小辉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补上落下的功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辉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校也不再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了,他的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直夸小张是小辉的贵人。
三、关爱残障人士就业。
在某个城市里,有一群残障人士渴望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融入社会。
社会工作者小王就为他们的就业问题忙前忙后。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某公司发现部分员工涉嫌违规操作,为了调查真相并保护企业利益,公司决定进行内部调查。
社工专业人员被聘请来进行调查,通过与员工交流、查看相关文件和数据,以及利用调查工具和技巧,最终确定涉嫌违规的员工,并提供证据给公司进行处理。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二:网络诈骗调查一名用户在网上购买了一台高价值的电子产品,但却没有收到货物。
用户怀疑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于是求助于社工专业人员。
社工专业人员通过调查网络活动轨迹、联系相关平台和卖家,最终找到了诈骗者的真实身份,并协助用户报案以追回损失。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三:家庭暴力干预一名受害者遭受家庭暴力的折磨,但由于害怕报警或无法及时获得帮助,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社工专业人员得知此情况后,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安全计划,并协助受害者与相关机构联系,最终帮助受害者逃离暴力环境,重建生活。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四:青少年心理辅导一名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中遇到了情绪问题,表现出敏感、抑郁和自卑等不正常行为。
学校和家长决定寻求社工专业人员的帮助。
社工专业人员与青少年进行面谈,通过倾听和理解,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并帮助他建立自信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五:社区矫正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定需要进行社区矫正,社工专业人员被指派负责监督和帮助其进行改造。
社工专业人员与犯罪嫌疑人进行面谈,制定个人计划和目标,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技能培训,帮助他重新融入社会,减少再犯率。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六:老年人关爱一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工专业人员与老年人建立亲密关系,了解其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社会资源和服务,如长者活动中心、医疗协助等,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工专业服务案例七:失业人员就业辅导一名失业人员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无法有效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社工专业人员通过与失业人员的面谈,了解其职业意愿和能力,提供职业咨询和简历修改,指导其进行面试准备和职业规划,帮助其重新就业。
社会工作案例
社会工作案例社会工作是一项关乎人民生活的重要工作,通过对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系统的干预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下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工作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工作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小明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在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孤独感,他陷入了抑郁情绪,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他的家人找到了当地的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社会工作者首先与小明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和目前的困境。
通过深入的沟通,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明在家乡有着牢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但是在城市却感到孤独和无助。
社会工作者意识到小明需要重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以帮助他适应城市生活。
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个人发展计划,包括参加社区活动、结识新朋友、寻找业余爱好等。
社会工作者还帮助小明建立了社交圈子,介绍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他逐渐融入了城市的生活。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向小明提供了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帮助他缓解了抑郁情绪,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工作状态也逐渐好转。
他重新树立了对未来的信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最终,小明顺利地走出了抑郁情绪,重新融入了社会。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效果。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和支持,小明成功地克服了困难,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目标和动力。
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帮助,也是对社会的改善和进步。
社会工作案例告诉我们,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深入了解个人和社会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这样,社会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受益,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温暖和希望的事业。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更多的人带来帮助和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理论案例社会工作个案案例范文一: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
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
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
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
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
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
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
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
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1)康复治疗的支持。
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
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病人的情绪;(3)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来提供辅导和照顾。
原文地址:小安,男,26岁,大学三年级时因精神疾病退学。
退学后,小安在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4周治疗后出院。
小安的母亲提前退休后全身心地照顾他,但是小安的某些社会机能仍在慢慢退化。
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有些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这让原本就内向的小安备受情绪困扰,更加沉默寡言,越来越没有自信,整天不想出门。
小安因为服药有副作用而偷偷藏药和减药。
社区也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
没多久,小安的精神疾病再次发作。
小安在3年内多次出人精神卫生中心,无奈之下,父母将其送人精神病院。
1年后,小安的病情稳定,经诊断可以出院。
他想回家,想接触社会、交朋友,想学点技能从事些简单的工作。
父母为了让他更好地康复,准备搬到一个环境幽静、能提供康复和职业训练的社区居住。
自从小安患病以来,父母一直觉得压力很大、很焦虑,对照料好小安既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非常希望有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为小安出院回归社区提供服务,并联络了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
问题: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的哪些支持存在不足?2.小安的需要及家人的需要分别是什么?3.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第一题答题要点:1.从社会支持来源看,小安康复支持的不足有:(1)康复治疗的支持。
首先,小安的母亲虽然提前退休全身心照顾小安,可其父母对照料好小安没有信心,也不懂技巧;其次,小安家的社区内没有相应的康复机构,并不能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
(2)社会交往的支持。
小安的朋友和同学开始疏远他;社区居民也因偏见而对他指指点点。
2.(1)小安的需要有:治疗康复需要;接受教育需要;职业发展需要;家庭生活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价值实现需要;恋爱婚姻需要。
(2)小安家人的需要有:接受社区照顾,社区为小安家人提供训练课程和有关照顾精神病人的技巧。
3.出院计划:(1)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病人的情绪;(3)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来提供辅导和照顾。
范文二: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基本资料小张,女,1982年12月22日生,职校文化程度,未婚,无业。
从职校毕业后,一直没有固定工作,目前与父母同住。
二.背景资料案主2003年从某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专业是形象设计,在考试时,由于心里太紧张,考试没有通过。
后来学校推荐案主去某超市做收银员,三个月后被辞退,之后又做过一个月服装专卖店营业员,就一直失业在家了。
案主一向比较听从母亲的话,由于母亲经常催促案主出门找工作,造成她对母亲渐渐反感,与父母的交谈也逐渐减少,家庭气氛紧张。
案主本身性格内向,且在工作方面屡屡受挫,造成其内心失调,不自信,自卑感很强。
案主目前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而且几乎不出门,自己也感到很苦恼。
三.主要问题思想观念:案主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使她非常灰心,再加上自己刚参加的营业员上岗证考试没有通过,使她更感自卑。
性格问题:案主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社工在与案主多次交流过程中,许多事情都是母亲代其陈述,案主本人只是低头默认,很少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眼神中流露出迷茫。
就业技能:案主学历较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的确很难找到工作。
家庭关系:案主长期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对其有埋怨情绪,家庭气氛紧张。
四.问题分析1、就业观念:针对案主由于就业屡屡受挫,产生自卑情绪,社工从改善就业观念入手,为她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其就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性格问题:针对案主性格内向,缺少与同辈群体的接触,生活迷茫,社工认为可以让其参加团康等活动,增强她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其性格开朗起来,更快地融入社会。
3、就业技能:针对案主学历较低,无一技之长,社工认为如能解决就业问题,其许多问题可得到缓解。
提高案主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是社工的目标。
4、家庭关系:针对案主长期闲散在家,家庭气氛较紧张,社工认为应与案主及其父母共同交流和分析案主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母亲认识到自己事事替女儿包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改善与女儿的交流方式。
五、服务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和家庭疗法相结合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案主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的,因此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充分发挥案主本身的能动性。
案主的主要问题都可以明确界定,依靠案主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为案主的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更加高效地为案主提供服务。
案主与母亲的关系紧张,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家庭疗法,以改善母女的交流,使母女俩正确地对待案主的问题,共同朝着为案主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此外,本案例还可以邀请案主参加团康等团体活动,以增强案主对社工的信任,增加案主与同辈群体接触的机会,加速案主自身的改六、服务计划总体目标:协助案主改变就业观念,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实践机会,提升个人能力;改善母女关系,改善案主内向封闭的性格,促进其更快融入社会。
(一)收集并研究资料,了解案主的生活状态、主要问题,建立专业关系。
(二)与案主进行交谈,改变其就业观念,助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弱点,树立新的人生目标。
(三)与案主的母亲进行沟通,缓解家庭气氛,让其认识到事事替女儿包办,对女儿一味地埋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提供案主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
(五)邀请案主参加团康活动,增强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六)根据案主的个人特点和能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其自立能力。
(七)如果就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那就帮助案主做好就业前的变。
准备,鼓励她走出家门,寻找工作机会,结交一些同辈群体,使她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而不是一味依靠社工的服务。
(八)回顾整个过程,巩固几次服务的成果,对案主及其家人的努力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做好跟踪服务。
七、服务过程案件来源于“社工发现”。
第一次接触的方式是社工通过电话联系到案主本人及其母亲。
案主母亲对社工表示怀疑,而且拒绝社工的服务,态度相当地粗暴。
但在她和案主收看了当晚电视台播放的社工专题节目后,主动来社工点找社工寻求帮助,由于社工此时正外出走访,所以通过电话约定下午上门服务。
第一节:首次面谈时,案主单独在家,社工发现案主由于长期呆在家中,眼神已略显呆滞,对社工的到来表现得非常拘谨,说话吞吞吐吐。
社工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社工聊到她的兴趣爱好时,她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社工顿时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案主告诉社工,她喜范文三:社会工作案例与爱同行—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十六社区助残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是社会工作者徐江丽与残疾人王某建立专业关系,针对王某的特殊情况和康复需求,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了解王某内在的心理特性和问题,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个案访谈,提供情绪疏导、康复医疗和家庭治疗等服务,激发王某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社会关系,改善社会适应功能,帮助解决问题,促进王某康复、融入社会。
该案例获评民政部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优秀奖,为西北五省区首个获奖案例。
一、背景介绍(一)基本资料王某,性别:女,年龄:37岁,族别:汉,婚姻状况:已婚,有一女儿,教育程度:初中,生理特征:患精神分裂症,性格特征:孤僻多疑,淡漠,发病时情绪急躁易怒。
(二)背景资料1.家庭背景:丈夫是石河子市新安酒厂的工人,对王某每次发病束手无策,女儿现上小学。
王某患病后住院两次,长年服药,没有工作,她的家庭也因病致困。
2.个人经历:王某初中毕业后到处打工,无固定单位。
2011年3月在绿洲医院住院后,一直未再就业,在家照顾孩子。
二、分析预估(一)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求分析:1.经济、生活方面的问题。
王某因病无法就业,丈夫单位效益不好工资低。
因其求医问诊、子女求学、生活开销等,致使家庭生活困难。
2.康复的问题。
王某病情较重,发病时常无故与邻居发生争执,在家里发泄,摔打东西,门上、楼梯扶手也被她用刀砍砸多处,给亲友和邻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恐慌。
而其女儿也因为母亲的患病,性格、心理发生变化,出现避免与他人交流、母女关系疏离等问题。
王某患病后,因需长期服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
她的康复问题是这个家庭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主要问题。
3.心理方面的问题。
因长期失业、发病,有生存的压力,缺少自信,内心充满挫败感,自我认同感低。
需要帮助其恢复自信心。
4.社会交往问题:性格极其孤僻,与亲戚关系疏远,几乎不同邻居交往。
与外界交流也很少,信息闭塞,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较淡漠。
(二)以优势视角的理论找出服务对象的优势:1.服务对象跟他人沟通交流时表达、沟通能力较好;2.服务对象爱好手工,喜欢编织毛衣;3.服务对象丈夫非常关心她,尝试过各种方法和努力帮助她治病;4.服务对象父母等家人经济相对较好,他们有时会来探望服务对象,关心和帮助这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