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植物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word版)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word版)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1(2054字)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

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

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9月―1月五、研究成员民(21)班全体学生六、指导老师农____七、研究过程1.分工情况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7.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组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类。

8.制作标牌将整理的资料拿给打印部打印、过塑,制成树牌。

9.分工挂牌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大学植物学实验报告

大学植物学实验报告

大学植物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植物学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分类特征的理解,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标本,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永久制片,如茎的横切面、叶的表皮等。

2、实验工具显微镜、镊子、解剖刀、剪刀、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绘图笔等。

三、实验内容1、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呈透明的长方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中还有一些液泡。

2、植物组织的观察观察永久制片中的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等。

薄壁组织细胞较大,细胞壁薄,细胞间隙明显;厚角组织的细胞壁在角隅处加厚;厚壁组织的细胞壁均匀加厚,细胞腔小。

3、根的形态与结构观察蚕豆等植物的根系,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

制作根的横切面临时装片,观察根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皮层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4、茎的形态与结构观察杨树等木本植物的枝条,了解茎的形态特征。

制作茎的横切面永久制片,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

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次生结构有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周皮。

5、叶的形态与结构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形态,包括单叶和复叶。

制作叶的横切面临时装片,观察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的结构。

表皮细胞有角质层,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

6、花的形态与结构观察桃花、油菜花等典型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组成,如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解剖花朵,观察雄蕊的花药和花丝,雌蕊的柱头、花柱和子房。

7、果实的类型观察各种果实,如荚果、蒴果、核果、浆果等,了解其形态特征和分类依据。

四、实验结果1、通过对植物细胞的观察,我们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绘制了细胞结构的示意图,并标注了各部分的名称。

植物学实验园艺实验报告(3篇)

植物学实验园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生长发育与园艺栽培技术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园艺栽培的基本技术。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园艺植物的养护与管理能力。

实验时间: 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校园园艺实践基地实验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姓名]实验小组: [小组名称及成员姓名]一、实验原理植物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园艺栽培技术则是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控,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 花卉种子(如月季、菊花、牡丹等)- 蔬菜种子(如黄瓜、番茄、菠菜等)- 园艺基质(如泥炭土、珍珠岩等)- 营养液- 肥料- 浇水工具- 栽培容器- 标签2. 实验工具:- 电子天平- 烧杯- 量筒- 温度计- 湿度计- 显微镜三、实验步骤1. 种子处理:- 将花卉和蔬菜种子分别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 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种子,并记录数据。

2. 基质准备:- 将园艺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土壤中的病原体和杂草种子。

- 将消毒后的基质装入栽培容器中,并压实。

3. 种子播种:- 在消毒后的基质上,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播种。

- 用标签标注种子种类、播种日期等信息。

4. 栽培管理:-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施用肥料。

-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5. 数据记录:- 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花蕾数等。

- 记录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发芽率:- 通过对花卉和蔬菜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种子种类的发芽率差异。

2. 植物生长状况:- 通过对植物株高、叶片数、花蕾数等指标的观察,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病虫害发生情况:-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植物学实验报告及作业doc

植物学实验报告及作业doc

植物学实验报告及作业doc《植物学》实验报告、检索表及习题⽬录第1章植物的细胞......................................................第2章植物的组织......................................................第3章种⼦的结构、类型和幼苗的形成...........................第4章根 (5)茎…………………………………………………………第6章叶…………………………………………………………第7章营养器官的变态和植物营养器官间的联系…………第8章花…………………………………………………………第9章种⼦和果实的形成和发育……………………………第10章植物分类基础知识……………………………………第11章植物类群………………………………………………第12章被⼦植物的演化及主要分类系统……………………第13章被⼦植物的分科及特征………………………………模拟题⼀……………………………………………………………模拟题⼆……………………………………………………………图⽚………………………………………………………第1章植物的细胞⼀、名词解释1.细胞:⽣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外所有⽣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原⽣质体:是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的总称。

3.细胞⾻架:⼜称“微梁系统”,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组成,是⼴泛分布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的蛋⽩质纤维⽹架系统。

4.胞间连丝: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质丝。

⼆、填空题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质体两⼤部分构成。

后者⼜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中双层膜的细胞器有质体和线粒体;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溶酶体、液泡、内质⽹、⾼尔基体和微体;⽆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核糖体___;细胞⾻架是由____微管__、_微丝______和_中间纤维______组成的。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引言: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生长、结构、功能和分类等方面的科学。

通过对植物进行实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形态学特征,为研究植物的生态学、系统学等提供数据支持。

本篇文章将从实验的目的、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等方面进行叙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了解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吸收和输送,以及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材料与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豌豆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豌豆是一种生长迅速、易于操作的植物。

我们将豌豆种子放置在一定的土壤中,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观察和记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种子和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种子的选择要注意品种的稳定性和发芽率。

土壤的准备则需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播种和浇水。

将豌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适量的水进行浇灌。

保持适当的湿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观察豌豆植株的长势、根系的生长情况以及叶子的形态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适当调整光照条件,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数据,包括种子的发芽率、植株的高度、根系的长度、叶片的大小等。

通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进行结果的讨论。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豌豆种子的发芽率与播种时间、土壤肥力、水分供应等因素有关。

如果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豌豆种子的发芽率会较高。

而如果环境条件不佳,比如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或者温度过高或过低,种子的发芽率就会下降。

其次,通过观察植株的高度和根系的长度,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根系发育情况。

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供应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缺光或缺水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通过观察叶片的大小和形态,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特征。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叶片的结构观察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

2. 理解叶片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0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植物叶片(如桑叶、玉米叶等)2. 显微镜3. 刮刀4. 玻片5. 染色剂(如苏木精、碘液等)6. 清洁水7. 滴管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取新鲜植物叶片,用刮刀轻轻刮取叶片表面的一层细胞。

2. 制片:将刮取的细胞层均匀涂抹在玻片上,滴加适量的染色剂,用另一玻片轻轻压平,制成临时玻片。

3. 观察:将临时玻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节显微镜焦距,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

4. 记录:详细记录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等部分的特征。

实验结果:1. 表皮:叶片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表皮细胞,细胞壁较厚,具有保护作用。

2. 气孔:在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气孔,气孔由两个相对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调节水分和气体的交换。

3. 叶肉:叶肉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4. 叶脉:叶脉呈网状分布,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2. 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表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气孔的调节作用、叶肉的代谢作用以及叶脉的运输作用都是叶片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玻片制作不均匀、染色剂使用不当等,这些问题提示我们在以后的操作中需要更加细心和谨慎。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观察了植物叶片的显微结构,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反思:在本次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汇编8篇(植物学实验报告总结)

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汇编8篇(植物学实验报告总结)

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汇编8篇(植物学实验报告总结)植物学实习报告篇120xx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头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状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熟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学问,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学问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忱,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动身,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大路熟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熟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

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

(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试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熟识。

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利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像的高粱姜……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看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全部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全部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的观看中,我发觉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惊奇,有些形状惊奇,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

实验报告植物学(3篇)

实验报告植物学(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生理和生态特点。

2. 学习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3. 培养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标本: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等。

2. 显微镜、切片、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器材。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标本:通过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叶片、茎、根等结构。

2. 显微镜观察:制作植物切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分类实验: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生殖器官和细胞结构等特点,对植物进行分类。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标本(1)观察被子植物:观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了解其形态特征。

(2)观察裸子植物:观察植物的花、球果、种子等生殖器官,了解其形态特征。

(3)观察蕨类植物:观察植物的叶、茎、根等结构,了解其形态特征。

(4)观察苔藓植物:观察植物的叶、茎、根等结构,了解其形态特征。

2. 显微镜观察(1)制作切片:取植物样本,进行切片处理,制作植物切片。

(2)观察细胞结构: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等。

(3)分析细胞功能:根据细胞结构,分析植物细胞的功能。

3. 分类实验(1)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进行初步分类。

(2)根据生殖器官进行详细分类。

(3)根据细胞结构进行辅助分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被子植物:具有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细胞结构较为复杂。

(2)裸子植物:具有球果、种子等生殖器官,细胞结构较为简单。

(3)蕨类植物:具有叶、茎、根等结构,细胞结构较为简单。

(4)苔藓植物:具有叶、茎、根等结构,细胞结构较为简单。

2. 分析结果(1)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但被子植物具有花、果实等复杂生殖器官,而裸子植物则没有。

(2)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但蕨类植物具有较为复杂的生殖器官,而苔藓植物则没有。

六、实验结论1. 植物具有丰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可以根据外部形态、生殖器官和细胞结构等特点进行分类。

植物学上实验报告

植物学上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观察与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植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2. 学习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 熟悉植物细胞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材料:1. 植物样本:小麦叶片、洋葱鳞片叶、马铃薯块茎。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酒精灯、酒精、蒸馏水、稀盐酸、苏丹Ⅲ染液、碘液。

实验步骤:一、观察小麦叶片细胞1. 将小麦叶片剪成小块,放入稀盐酸中煮沸约5分钟,使细胞壁软化。

2. 将煮沸后的叶片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3. 将叶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染色约5分钟。

4. 用蒸馏水冲洗染液,滴加碘液,染色约1分钟。

5. 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二、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1. 将洋葱鳞片叶剪成小块,放入稀盐酸中煮沸约5分钟,使细胞壁软化。

2. 将煮沸后的洋葱鳞片叶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3. 将洋葱鳞片叶放在载玻片上,滴加碘液,染色约1分钟。

4. 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三、观察马铃薯块茎细胞1. 将马铃薯块茎切成薄片,放入苏丹Ⅲ染液中,染色约5分钟。

2. 将染色后的马铃薯块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染液。

3. 将马铃薯块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碘液,染色约1分钟。

4. 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一、小麦叶片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麦叶片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内有淀粉粒和叶绿体。

淀粉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叶绿体呈绿色,分布在细胞质中。

二、洋葱鳞片叶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较薄,细胞质内有淀粉粒。

淀粉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布在细胞质中。

三、马铃薯块茎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马铃薯块茎细胞呈长方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内有淀粉粒。

淀粉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讨论:1. 通过观察小麦叶片细胞,我们可以了解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

植物学实训报告实验结果

植物学实训报告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植物学实训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内容1. 植物器官形态观察2. 植物生长发育观察3. 植物生理生态实验4. 植物分类学实验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植物种子;植物叶片、茎、根等器官。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箱、天平、pH计、电导率仪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植物器官形态观察(1)观察植物叶片、茎、根的形态结构,记录相关数据。

(2)制作叶片、茎、根的切片,观察细胞结构。

(3)分析植物器官形态结构的适应性。

2. 植物生长发育观察(1)观察植物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2)记录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和特征。

(3)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3. 植物生理生态实验(1)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

(2)测定植物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

(3)分析植物生理生态特性。

4. 植物分类学实验(1)根据植物形态特征,对实验材料进行分类。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类植物的生态习性、用途等。

(3)总结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器官形态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叶片、茎、根等器官具有明显的形态结构差异。

例如,小麦叶片呈长条形,水稻叶片呈剑形,玉米叶片呈长条形,大豆叶片呈椭圆形。

这些形态结构差异与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密切相关。

2. 植物生长发育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植物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

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率较高,生长速度快。

开花结果期与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3. 植物生理生态实验通过测定,我们发现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较高,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

这表明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理生态适应性。

4. 植物分类学实验根据植物形态特征,我们将实验材料分为禾本科、豆科、菊科等植物。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一、什么是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

它是应用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

二、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实习生活结束了,这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请好好写一份实习报告将它总结下来吧。

那么什么样的实习报告才是好的实习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学实习报告11、实习目的与任务1.1 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1.2 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3 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2、实习步骤与内容2.1黑石顶简介2.2 实习内容7月5日上午从珠海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7月6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108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7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114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8日上午在唐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39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7月9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7月10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7月11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3、实习心得与体会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

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椆……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国开植物学基础实验报告

国开植物学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植物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植物形态观察(1)观察植物叶片、茎、根的形态特征,记录并分析其特点。

(2)观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记录并分析其特点。

2. 植物结构观察(1)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观察植物组织的结构,包括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3. 植物生理实验(1)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测定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速率,分析影响有氧呼吸的因素。

三、实验步骤1. 植物形态观察(1)采集植物叶片、茎、根等部位,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特征。

(2)观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记录其特点。

2. 植物结构观察(1)取植物叶片、茎、根等部位,制成切片。

(2)用显微镜观察切片,记录细胞、组织结构特点。

3. 植物生理实验(1)测定光合速率:将植物叶片置于暗适应条件下,用光合仪测定光合速率。

(2)测定有氧呼吸速率:将植物根系置于有氧条件下,用氧电极测定有氧呼吸速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形态观察通过观察植物叶片、茎、根等部位,发现叶片具有表皮、叶肉、叶脉等结构,茎具有节、节间、节间皮等结构,根具有根尖、根毛等结构。

观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发现其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2. 植物结构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发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植物组织具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结构。

3. 植物生理实验(1)光合速率测定结果显示,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

(2)有氧呼吸速率测定结果显示,氧气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有氧呼吸有显著影响。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了植物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知识。

植物学实习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习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植物学实习实验,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加深对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分类特征等方面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植物种子和植株。

2. 实验仪器:显微镜、放大镜、镊子、刀片、解剖盘、培养皿、滴管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植物种子结构(1)取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植物种子,分别观察其外形特征。

(2)用刀片将种子切开,观察内部结构,如种皮、胚乳、胚轴等。

(3)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表面特征,如纹理、颜色等。

2. 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1)选取小麦、玉米等植物种子,进行播种、浇水、施肥等栽培管理。

(2)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速度、叶色、株高等指标。

(3)观察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记录花期、果期等。

3. 植物分类特征观察(1)观察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植物的植株高度、叶形、叶脉、花序等特征。

(2)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植物的分类地位,如禾本科、豆科、双子叶植物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种子结构观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植物种子结构存在差异。

小麦和玉米种子具有种皮和胚乳,花生和大豆种子具有种皮和胚轴。

种子的表面特征也有所不同,如小麦种子表面有细纹,玉米种子表面有光泽等。

2.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小麦、玉米等植物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如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植物的生长速度、叶色、株高等指标在不同阶段有所不同。

例如,小麦在拔节期生长速度较快,叶色浓绿;而在成熟期,植株高度达到最大值,籽粒逐渐成熟。

3. 植物分类特征观察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发现小麦、玉米属于禾本科植物,花生、大豆属于豆科植物。

它们的植株高度、叶形、叶脉、花序等特征也有所区别。

如小麦和玉米的植株高度较低,叶形为长条形,花序为圆锥形;花生和大豆的植株高度较高,叶形为卵圆形,花序为总状花序。

植物学系实验报告

植物学系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激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2. 探究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植物生长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小麦、水稻、玉米等。

2. 植物生长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天平、培养箱、培养皿、剪刀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小麦、水稻、玉米等植物分别种植在培养皿中,进行正常生长。

2. 分别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生长激素,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3. 将植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

4.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植物放入培养箱中,控制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观察植物生长发育情况。

5.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

6.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的变化,分析植物生长激素对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生长素对小麦、水稻、玉米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显微镜观察发现,生长素处理组植物细胞分裂速度加快,细胞体积增大。

2.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分裂素处理组植物细胞分裂速度加快,细胞核增大。

3. 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赤霉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显微镜观察发现,赤霉素处理组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壁增厚。

4. 脱落酸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脱落酸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实验组植物株高、叶片数、根系生长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植物学实习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植物学实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植物学实习基地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1)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2)植物形态结构的观察与描述(3)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与技能2. 实验步骤(1)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采集工具:采集袋、剪刀、标签纸、记录本等。

2)采集方法:根据实习基地的植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做好记录。

3)标本制作: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去除杂质,然后按照以下步骤制作:a. 将植物标本放入采集袋中,标明采集日期、地点、采集人等信息。

b. 将植物标本平铺在纸上,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标本整齐。

c. 在标本背面贴上标签纸,注明植物名称、科属等信息。

d. 将制作好的标本夹在标本夹中,进行干燥处理。

(2)植物形态结构的观察与描述1)观察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2)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细胞、组织等微观结构。

3)记录观察结果,进行描述。

(3)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与技能1)学习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根据植物形态特征,对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3)记录分类结果,并进行讨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本次实习共采集到植物标本XX份,其中被子植物XX份,裸子植物XX份,蕨类植物XX份,苔藓植物XX份。

制作完成的标本已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和标注。

2. 植物形态结构的观察与描述通过对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观察,发现植物具有丰富的形态结构。

例如,被子植物的果实形态多样,有浆果、蒴果、坚果等;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在果实外,具有种子叶;蕨类植物的叶为羽状复叶,具有明显的孢子囊群等。

3. 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本次实习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对采集到的植物进行分类,掌握了植物分类的技能。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加深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认识,为植物栽培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水培皿、水、土壤、肥料、测量工具等。

2. 实验方法:a. 将小麦种子分别种植在水培皿和土壤中,每组设立多个重复。

b. 每天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率、株高、叶片数量等。

c. 对水培组和土壤组的小麦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肥料,观察生长情况的差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小麦种子在水培条件下的发芽率明显高于土壤条件,且生长速度更快。

2. 水培组的小麦株高略高于土壤组,但叶片数量较少。

3. 在施加适量肥料后,水培组的小麦生长更加旺盛,而土壤组的小麦生长情况并未有显著改善。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水培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受到的限制较少,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因此生长速度更快;而土壤中的植物受到土壤质地、养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此外,适量的肥料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过量施肥则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四、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水培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更快,发芽率更高。

2. 适量的肥料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但需注意施肥量的控制。

3. 土壤条件下植物生长受到的限制较多,但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对植物生长有积极影响。

五、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对小麦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探究了不同生长条件和施肥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增进了我们对植物生长规律的认识。

在今后的植物栽培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和管理,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六、参考文献。

1. 王明,李华. 植物生长与发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张三,李四. 水培技术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导刊,2018(3): 45-48.以上就是本次植物学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物学实验报告模板

植物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0xxxx 姓名xxx
图1-1:10*10光学显微镜下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图1-2:10*40光学显微镜下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图1-3:10*10光学显微镜下番茄果肉临时装片
结论:1.经碘液染色后的洋葱表皮、番茄果肉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壁、(被中央挤到一侧的)细胞核。

实验二徒手切片制作和细胞显微结构观察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xxxx 姓名xxx
图2-1:10*40光学显微镜下芹菜叶柄临时装片
图2-2:10*40光学显微镜下枣胚乳切片
结论: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芹菜叶柄、枣胚乳厚角组织。

实验三植物叶片临时切片制作和显微结构观察
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xxxx 姓名xxx
图3-1:10*4光学显微镜下胡萝卜块茎临时装片
图3-2:10*4光学显微镜下日本珊瑚树临时装片
结论: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胡萝卜块茎、日本珊瑚树叶叶柄的维管束和维管射线。

实验四花的形态组成和胚囊的发育班级园林161 学号20160818xxxx 姓名xxx 图4-1:10*1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胚囊母细胞)
图4-2:10*4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二分体时期)
图4-3:10*4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四分体时期)
图4-4:10*40光学显微镜下百合子房永久切片(成熟胚囊)。

植物学论文实验报告

植物学论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植物形态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2. 掌握植物解剖学的观察方法;3. 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样本:叶片、茎、根、花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切片机、染色剂等;3. 实验试剂:盐酸、酒精、碘液、苏丹Ⅲ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植物样本的形态学特征,记录相关数据;2. 使用切片机将植物样本进行切片处理;3. 使用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于观察;4. 使用显微镜和解剖镜观察植物样本的结构和功能;5.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片观察(1)叶片的形态学特征:叶片呈长椭圆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表面光滑。

(2)叶片的解剖结构:叶片的横切面显示,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细胞呈长方形,壁较厚,细胞间无间隙。

叶肉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呈长方形,壁较薄,细胞间有间隙。

叶脉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呈圆柱形,壁较厚,筛管呈管状,壁较薄。

2. 茎观察(1)茎的形态学特征:茎呈圆柱形,直径0.5-1cm,表面光滑,绿色。

(2)茎的解剖结构:茎的横切面显示,茎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细胞呈长方形,壁较厚,细胞间无间隙。

皮层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呈长方形,壁较薄,细胞间有间隙。

维管束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呈圆柱形,壁较厚,筛管呈管状,壁较薄。

髓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呈圆形,壁较薄。

3. 根观察(1)根的形态学特征:根呈圆锥形,长5-10cm,直径0.5-1cm,表面粗糙。

(2)根的解剖结构:根的横切面显示,根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细胞呈长方形,壁较厚,细胞间无间隙。

皮层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呈长方形,壁较薄,细胞间有间隙。

维管束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呈圆柱形,壁较厚,筛管呈管状,壁较薄。

髓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呈圆形,壁较薄。

实验观察植物学实验报告(3篇)

实验观察植物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观察植物细胞内的细胞器。

2. 掌握植物细胞中后含物的种类和分布。

3. 观察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的特点。

4. 了解茎的形态结构与发育。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萝卜根尖、植物茎尖。

2. 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固定液、解离液、染色液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1)将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固定液固定细胞。

(2)用刀片轻轻刮取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器。

2. 观察萝卜根尖细胞(1)将萝卜根尖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解离液解离细胞。

(2)用刀片轻轻刮取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器。

3. 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1)将洋葱鳞片叶细胞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染色液染色。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过程,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分裂特点。

4. 观察植物茎尖结构(1)将植物茎尖切成薄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固定液固定细胞。

(2)用刀片轻轻刮取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3)用显微镜观察茎尖结构,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排列和发育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发现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

2. 观察萝卜根尖细胞,发现细胞内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细胞器。

3. 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发现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呈X形,细胞质分裂时细胞膜向内凹陷。

4. 观察植物茎尖结构,发现茎尖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大,细胞排列呈螺旋状。

五、实验结论1. 植物细胞具有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内有多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2. 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油、晶体等,分别存在于造粉体、核糖体、白色体、液泡等细胞器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1、简述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放置准备:a、取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小心轻放,放置实验台中部略偏左位置,距桌3-4cm。

b、插电源
c、旋转物镜转换器,低倍镜就位
e、使虹彩光圈调到最大,聚光器转到最高
2)放装片,准备观察:a、放载玻片
b、从左侧观察,调至最中心
c、用双手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目镜
3)观察:a、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最低,使其清晰,上调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用推进器使物体于视野中央
d、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4)高倍镜观察:a、侧面转动转换器(不换油镜)
b、调节光源亮度
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d、画图
5)换载玻片:a、载物台放至最低
b、调节至最低物镜
c、换新片
d、用低倍镜观察
6)结束整理:a、关闭电源
b、载物台放至最低
c、取下载玻片
d、4倍,10倍物镜内呈八字形放置
e、电源线缠绕2圈半(至镜筒上)
2、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有哪几种?
共5种——临时水封片、徒手切片法、压片法、石蜡切片法、离析法
3、详细说明生物绘图的具体步骤与要求
a、观察:细心观察,对各部分的位置、比例、特征等有完整的认识
b、起稿:勾画轮廓,用软铅笔(HB)勾勒观察对象的轮廓和结构
c、定稿:用硬铅笔(2H或3H)将全图绘出。

用线条表示结构,线条要均匀,光
滑,用圆点表示各部分的对比度,点要圆。

d、标注名称:一般为直接标注,标出指示部位的名称,最好在右侧
e、核实全图:核实绘图内容,保持图画整洁,并在下方写图名称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根据观察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都观察到了那些细胞器?
植物细胞: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
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和胞机制
后含物细胞核
细胞膜
观察到的细胞器有: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
液泡
2、植物细胞中后含物包括哪些,通常位于细胞的什么细胞器内?
1)淀粉——以淀粉粒的形式在造粉体内形成并贮藏
2)蛋白质——通常位于细胞的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中
3)脂肪和油——存在于白色体
4)晶体——液泡
实验三、植物分生组织和细胞分裂
1、从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位置和细胞特点等方面说明分生组织的特点
根尖分生组织的类型:1)原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的最前端,是从胚胎中保留下
来的,具有永久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由原
始细胞组成,细胞分化少
2)初生分生组织:由原生分生组织刚衍生的细胞组成的,位
于原生组织后方,细胞已出现初步分化,
其又可划分成三部分即原表皮、基本分生
组织和原形成层,随后依次发育成表皮,
维管柱,皮层
分生组织细胞的特点:细胞小,壁薄,原生质丰富,细胞核大并位于细胞中央,没
有液泡或会有分散的小液泡,细胞排列紧

2、做好根尖压片的关键是什么?
1)固定液要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其保持分裂状态
2)解离时注意解离时间
3)染色时间充分
4)轻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
实验四、植物组织观察
1、比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异同?
结构:同:都由长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均无细胞核
异:导管:以端壁形成的穿孔相互连接,上下贯通:由有花纹的死细胞构成,
有五种类型
筛管:细胞连接处稍微膨大,连接端壁即筛板上有许多筛孔;由活细胞构

功能:同:都有运输功能
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运输有机物
2、机械组织有何类型,简述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
机械组织:厚角组织:细胞壁在细胞角隅加厚,一般存在于幼茎和叶柄内
厚壁组织——纤维:以尖端交错连接,多成束,成片分布于植物体中,根
据存在部位可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石细胞:可单个或成群分布,或形成连续的坚硬组织,在植
物的茎、叶、果实和种子中均存在,少数植物的根
中也有发现
实验五、藻类植物
1、根据绿藻门中各类群植物形态结构特征,探讨生物在自然中的演化趋势
1)从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衣藻属是单细胞生物,有鞭毛无液泡、细胞质
水绵属则由一系列细胞构成不分枝的丝状体,无鞭毛但有液泡与细胞质2)由水生到陆生
衣藻属有鞭毛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可见其生活在水中
水绵属合子耐旱性强,水涸不死
小球藻属能在土壤中存在
丝藻属有固着器,能进行营养繁殖,可生活在岩石上
实验六、菌物观察
1、黑根霉和青霉形态结构有何不同?
黑根霉是匍匐生长的无隔菌丝,有垂直向上的孢子囊梗,孢子囊及向下生长的假根青霉是有隔菌丝,营养菌丝上生有长而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且分生孢子梗能经2—3次分枝形成扫帚状,分子孢子小梗顶端产生多个圆形,成串的分子孢子
2、异层地衣和同层地衣的结构有何不同?
异层地衣有上皮层、藻胞层、髓层、下皮层
同层地衣有上皮层、髓层、下皮层(衣藻细胞在髓层中均匀分布)
实验七、苔藓植物观察
实验八、蕨类植物观察
1、怎样从显微镜下识别蕨类植物的精子器和颈卵器
精子器位于假根附近呈球状突出于配子体表面,外层细胞是精子器的壁,较厚
颈卵器位于原叶体腹面凹刻处,位于生长点下方精子器上方且比精子器大颜色较深实验九、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
以小麦为例比较禾本科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有何异同?
根:1)禾本科植物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且只有初生结构
2)禾本科植物外皮层由机械组织细胞构成,内皮层细胞五面加厚,有通道细胞
3)2者在其他方面并无太大差别,它们的初生构造都由表皮、皮层、维管柱构成
茎:
叶: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1)叶片——上表皮表皮毛,气孔器
下表皮
2)叶肉——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
3)叶脉——维管束鞘
木质部
韧皮部
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1)表皮:a、由长细胞和短细胞构成
b、细胞排列整齐规则
c、气孔器——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d、刚毛
e、泡状细胞
2)叶肉:等面叶
3)叶脉:a、平行脉序
b、无维管形成层
c、木质部“V“形
实验十、种子植物营养器官(二)木本植物
旱生环境植物叶的解剖结构有何特点?
1)降低蒸腾:外形上——叶片小而硬
结构上——表皮细胞小,且外壁增厚,外壁外面有厚的角质层,表皮
外常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局限在气孔窝内,表皮下面
常有下皮层,形成复表皮。

叶肉组织排列紧密,细胞间隙
小,栅栏组织层次多,特别发达,甚至于上下两面均有栅
栏组织分布,机械组织和疏导组织发达
2)贮水:肉质植物形成肉质叶,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叶肥厚多汁,在叶肉内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贮存了大量的水分,其细胞保持水分,以适应旱生的环境。

实验十一、种子植物营养器官形态类型及其变态
1、写出下列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类型
萝卜:贮藏根——肥大直根
藕:地下茎——根状茎
马铃薯:地下茎——块茎
慈姑:地下茎——球茎
红薯:贮藏根——块根
洋葱:地下茎——鳞茎
2、用学过的形态学术语结构描述以下植物的特征
爬山虎:攀援根、攀援茎——吸盘
叶:互生、基部楔形,粗锯齿缘,叶尖钝形,掌状网脉,复叶仙人掌:无明显直根、须根系
直立茎、肉质茎
刺状叶
夹竹桃:直根系
木质茎,直立,三叉分枝
针形(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全缘,三叶轮生(二叶对生),侧脉羽
状平生
美人蕉:须根系
粗壮的根状茎
长椭圆状披针形,互生,叶尖尖形,单生,侧出平行脉
豌豆:直根系
木质茎
长圆形至卵圆形,全缘,偶数羽状复叶,叶卷须
实验十二、种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发育
如何理解花是适应生殖而变态的枝?
从植物系统进化和植物形态学的角度来看花实际上是一种不分枝且节间缩短的,适于生殖的变态的短枝。

花柄是枝条的一部分,花托是花柄的顶端略为膨大的一部分,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是着生于花托的变态叶。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形成雌雄生殖细胞核进行有性生殖的场所。

被子植物通过花器官完成受精结果,产生种子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程,以延续种族。

实验十三、花序类型和果实的结构(详情见实验报告)
实验十四、裸子植物
实验十五、被子植物分类(一)
实验十六、被子植物分类(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