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中南少数民族服饰
• 黎族
4 、中南少数民族服饰
• 黎族
思考题
评价以下现象 1、上穿旗袍下穿旅游鞋、布鞋 2、旗袍开衩处穿半截短袜 3、旗袍里面穿踏脚裤外罩丝袜 4、穿旗袍骑自行车 5、穿旗袍高跟鞋在风景区玩 6、穿旗袍翘二郎腿来回晃 7、穿旗袍站着迎宾但含胸凸肚……
女子穿旗袍应注意什么?
• 蒙古族妇女佩带的饰物,除了头 饰、耳环、项链、手锡、戒指以 外,还有种佩挂在袍子右上襟扣 子上的饰物,叫“哈布特格”, 有时候被作为友谊、爱情的信物。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2、西北少数民族服饰
• 维吾尔族:男子穿绣花衬衣,外套 斜领、无纽扣的“裕拌”,“裕拌” 身长没膝,外系腰带。在北疆因天 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 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 往往还套穿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 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在 用料上喜欢选用纯毛、纯棉、真丝、 真皮,妇女喜欢艳丽的衣物,并以 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点 缀。手工刺绣是维吾尔族的传统工 艺,衬衣、背心及小圆帽上均绣有 花纹图案。
附加装饰物 人体自身装饰
头发装饰:夹、簪、釵、梳;耳部装饰:耳环、耳坠; 颈部装饰:项圈、项链;胸部装饰:胸针、胸佩; 手臂装饰:手镯、戒指;脚部装饰:脚铃、脚链
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牙、束胸、缠足、 文面、纹身
有装饰作用的 佩刀、腰刀、弩弓; 生产工具、护身 背兜、挎包、手提袋、荷包、香囊带; 武器、日常用品 扇、伞、背孩子的背带、背兜等
回族服饰
回族服饰
(三)西南民族服饰
1、藏族:藏袍、帮典
2、傣族:筒裙、筒帕 3、白族:风花雪月帽
短围裙 4、纳西族:七星披肩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藏族: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或哗 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 色布或绸子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同 男装,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 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 “帮典”,风格独特。牧区男子多穿 肥大袖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 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外束腰带; 妇女也穿皮袍,皮袍以 “围裙”料和 红、蓝、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 藏靴主要有“松巴鞋” 和“嘎洛鞋”。 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 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 等制作的精美首饰。
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 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 求吉心理 • 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 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 此外,服饰还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审美
观念。
二、中国汉族服饰民俗
• 1 古代汉族服饰的发展 • 早在上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用兽皮缝制衣服,创
造了与采猎经济相适应的服饰文化。 • 进入农耕经济后,纺织业随之兴起,人类的服饰大为改观。
牧民——长袍——便于骑马,保护腰腿不受风寒; 渔民——短衣裤——便于撒网捕鱼
第三阶段: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皇帝——黄色;达官贵人——紫色;平民——灰色、蓝色
第四阶段:反映社会观念、政治观念
礼仪伦常、求吉心理、民族自我意识
服饰的构成类别
类别
内容
衣着
用不同质料(棉、麻、丝绸、毛纺、化纤、皮革)制作 的衣、袍、裤、裙、帽、袜、鞋等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苗族:妇女较典型的装束 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 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 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 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 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 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 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 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 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 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布拉机(连衣裙)
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
• 东北少数民族服饰 • 西北少数民族服饰 • 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中南少数民族服饰
(一)东北民族服饰
1、赫哲族:鱼皮衣 2、鄂伦春族:狍皮服饰 3、满族:
旗袍、花盆鞋、旗头 4、朝鲜族:
七彩衣、船型胶鞋
1、东北少数民族服饰
• 满族:旗袍、马甲、坎 肩、过去男子留长发、 结辫,而妇女不仅留发、 结辫,还挽譬等。满族 把深绎色看做福色,还 崇尚白色,常用作镶边 的饰物。满族妇女擅长 刺绣。
宝石耳环、嵌宝戒指、嵌宝手镯
3、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1)性别:以周代王室衣服为例,按阴阳之别,
男女祭仪之差,把天子之服定为九种,祭服六, 常服三;王后之服定为六种,祭服三,常服三。 (2)年龄:如男子二十性冠礼,要改服装,戴 冠帽,与少年时代告别。 (3)职业:比如,猎户的猎装,既要方便狩猎, 又常常是用猎物的毛皮制成。 (4)地位: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和阶级等 级的分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促成了 服饰习俗的变化.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藏族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藏族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傣族 :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 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 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 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 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 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 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 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 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 子或鲜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 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 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 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 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 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 傣女亭亭玉立、啊娜多姿的身材。
满族服饰
满族服饰
满族服饰
满族服饰
满族服饰
1、东北少数民族服饰
• 朝鲜族:男子穿短款上衣,斜 襟、左衽宽型袖筒,下身穿宽 腿、肥腰、大裆的长裤。外出 时喜欢穿斜襟长袍,无纽扣, 以长布带打结。女服则为短衣 长裙,喜欢选用黄、白、粉红 色衣料。朝鲜族的鞋从木屐、 草履到草鞋、麻鞋,直至近代 男子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 鞋头尖面跷起的船形胶鞋,无 不别具一格。
(5)用途:穿着打扮经常受到社会生活需 要的制约。
(6)民族:由民族传统及民族差别形成的装束 上的特点,是服饰的最鲜明的标志。 (7)季节:不同地带气温产生不同的服饰,同 时,春、夏、秋、冬四季所分单、夹、棉、皮四 季衣服. (8)质料:由原料的经济价值和质量派生出了 服装质料的差异以及由此而标志的身份、地位的 差异。 (9)色彩:色彩所标志的装饰美 (10)样式:在发展中根据人体各部位的活动便 利及特点形成规格,又不断创新,发展至今。
汉服分类
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
深衣 -上衣下裳相连,有曲裾和直裾之分。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
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即“续衽钩边”。 -深衣被儒家赋予了很多理念与意义,成为文人的基本装.
唐代服装
服汉
2、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
• 男子服饰上的变革首先是“剪辫子革命”,其次是在长 衫队列里,加进了中西合壁的中山服。
褂长 袍 马
三十年代穿高领、窄袖长袄、长裙上海时髦 女子与 三十年代上海时装(连衣裙)
旗袍
(二)近代汉族服饰的变化
辛亥革命以后 ——汉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长袍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 ——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 ——女服在这一时期旗袍、坎肩、上衣下裙、裤为主。 这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答:旗袍是服饰中的贵族,对气质、风韵有特殊的要求 1、与场合相符,宜室内宴会、晚会、祝贺聚会等; 2、百度文库宜穿旗袍上班、乘公交车、骑自行车等,不直接穿在马路上招摇 3、搭配得体,下配肉色连裤袜、中或高跟皮鞋、化淡妆、可配首饰、手拿
无带坤包,外应有大衣、风衣、斗篷之类的外套 4、行为端庄、动作优雅、腰身挺拔,有良好的站、坐、走姿
第二节 服饰民俗
一、服饰民俗概述 二、中国汉族服饰民俗 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 四、外国服饰民俗
一、服饰民俗概述
(一)服饰、作用、构成 服饰——有关人体外部装饰的总称 服饰的作用——一是保护身体
二是装饰 服饰构成五要素——质、形、饰、色、画
1、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 第二阶段: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
4 、中南少数民族服饰
4 、中南少数民族服饰
4 、中南少数民族服饰
• 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上衣和长 裤,缠头巾插雉翎;妇女服饰有地区 差异,有些穿黑色圆领贯头衣,衣服 的饰物很多,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 成三条套边,袖口和下摆以贝纹、人 纹、动植物纹等装饰,前后身用小珠 串成彩色图案。下穿紧身超短筒裙, 花色艳丽。有些身着黑、蓝色平领上 衣,袖口上绣白色花纹,后背有一道 横条花纹,下着色彩艳丽的花筒裙, 裙的合褶设在前面。盛装时头插银钗, 颈戴银链、银项圈,胸挂珠铃,手戴 银圈。头系黑布头巾。黎族妇女擅长 纺织。黎锦、筒裙等衣物,色彩斑斓, 图案新颖,质地细腻,经磨耐用。
•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 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 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 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 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 裤,多用白色、青色布 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 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 常赤足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傣族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傣族
3、西南少数民族服饰
• 纳西族:过去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 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 喜欢黑色,以表现其二元对立的宇 宙观。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 紫色并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 的上衣,浅蓝或白色的衫里的双层 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彩花边。腰 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 “七星披肩”,缀以圆形花片。背 上并列7个小的,分别象征日、月、 星辰,表示披星戴月勤劳不息,恶 鬼不敢近前。
• 女子服饰仍流行旗袍,青年学生中流行短衣短裙。 • 建国以后,中山装、西裤取代长衫,成为城市男装的主
流,但在农村,对襟小褂仍是较普遍的服装。 • 50年代后期,受苏联服饰的影响,女装中曾一度盛行大
翻领、双拼扣的“列宁装”,“布拉机” 即连衣裙也受 到城市妇女的青睐,成为流行不衰的夏季服装式样。 • 文革期间,服饰单一,男女一般都穿军服或蓝灰黑服装, 是我国历史上服饰的大倒退。 • 改革开放以来,西装、夹克衫取代了五六十年代的中山 装,高跟鞋也走遍全中国。 • 当今服装款式各色各样,尤其是女装,花样翻新,变化 之快,是过去几十年未曾有的,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服 饰文化。
朝鲜族服饰
(二)西北民族服饰
1、蒙古族:长袍、腰带、帽子、靴子、首饰
2、维吾尔族:
袷袢、艾得丽丝绸、朵帕
3、哈萨克族:
套头式衬衣、皮袄、皮 裤、连衣裙、帽子
4、回族
礼拜帽、盖头、坎肩
西北少数民族服饰
• 蒙古族:喜欢穿长袍,春秋穿夹 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 皮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 则喜用红、粉、绿、天蓝色。蒙 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 和靴子。
• 西周时期,贵族服饰承袭了商朝的上衣下裳,只是腰间的 束带渐宽,衣身也出现了宽博的式样。
• 西汉时,上下联体的长衣统称袍,成为贵族的主流,短衣 与合裆裤多为劳动者所穿。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驻中原,胡服大规模向 中国传统服饰渗透,促进了两种服饰文化的融合,形成了 中国服饰的重大转变。
• 秦汉妇女的曲裾深衣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复原图
4、中南民族服饰
1、畲族:凤凰装 2、黎族:筒裙、纹身
4 、中南少数民族服饰
• 畲族:男子过去一般穿着色麻布圆领、 大襟短衣,长裤。冬天套没有裤腰 的棉套裤;老年男子扎黑布头巾, 外罩背褡。结婚礼服为青色长衫, 祭祖时则穿红色长衫。妇女服饰因 居住地区不同,款式各异。番族妇 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 最具特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 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线,高 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 挂叮叮作响的银器。畲族对自然之 色蓝色和绿色具有特殊的爱好,除 此,红、黄、黑也是畲族妇女服饰 常用的颜色。服饰条纹图案排列有 序,层次分明,衣领上常绣一些水 红、黄色的花纹。
维吾尔族服饰
维吾尔族服饰
2、西北少数民族服饰
• 回族: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 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 用白布制作,式样为无檐小 圆帽,也有戴黑色的,最初 是作礼拜时戴,现在已成为 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 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盖头, 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 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 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 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