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点的错视

平面构成--点的错视

3、看是一个构建过程
• 俗话说“眼见为实”,按照通常的理解,它的意思指你看到某件 东西,就该相信它确实存在。然而克里克对此给出了完全不同的 解释: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 在很多情况下,它确实与视觉世界的特性相符合,但在另一些情 况下,盲目的“相信”可能导致错误。看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 你的大脑可根据先前的经验和眼睛提供的有限而又模糊的信息作 出最好的解释。心理学家之所以热衷于研究视错觉,就是因为视 觉系统的部分功能缺陷恰恰能为揭示该系统的组织方式提供某些 有用的线索。
• 3、位置关系的影响
• 点的位置的排列——影响到视觉感受 同等大小的两个点,上方点较下方点大些。
这是由于人的视觉顺序习惯为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先进入视线的点较易吸引人的 注意力。
• 在由两个直线形成的夹角中,靠 近尖角的比远离尖角的点显得大 些。
•这是因为与夹角两边相切的同样 大小的点,小角度中的点看上去 要比大角度中的点显得大些。
课堂小结
点的错视
(一)点的大小错视:色感对比影响、 周围形态的影响、 位置关系的影响。
(二)点的明暗错视
(三)麦穗错视
(四)错视形成
思考???
• 生活中还有哪些视觉错视???
谢谢大家!
生活中这一点之所以显得不明显,是由于我们很容易不断移动眼睛,使 我们产生了各处物体同样清晰的错觉。
2、眼睛提供的视觉信息可能是模棱两可的
• 人类的眼睛提供给我们的任何一种视觉信息通常都是模棱两可的, 它本身提供的信息不足以使我们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给出一个确 定的解释。我们通常看东西时之所以并不存在不确定性,是由于 大脑把由视觉景象的形状、颜色、运动等许多显著特征所提供的 信息组合在一起,并对所有这些不同视觉线索综合考虑后提出了 最为合理的解释。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20711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Plane Composition课程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讲授24学时,课内辅导24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动画一、课程简介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

平面构成课程主要是讲述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使学生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平面构成是研究在二维平面中如何创造和美化形象的基础课程,以培养设计者的创新意识为目的,建立设计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

通过讲述平面构成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点、线、面、肌理和空间的概念和原理,学习构成的视知觉规律和创意手法,掌握平面构成基本的形式法则,具有解决平面造形的审美和创造、设计与表现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1、要掌握平面构成定义及其形成历程,分清传统图案、结构素描、电脑及手绘与平面构成的关系,特别是要了解和训练如何从具象形态演变成抽象形态的方法;2、重点掌握概念元素中点、线、面的定义及相应的构成形式,了解属性元素肌理和空间的概念,重点训练点构成、线构成和肌理构成;3、基本了解基本形的定义、分类和群化的相关知识,掌握连续和分形两种基本骨骼的构成规律,重点在基本形的形成和分形艺术上;4、掌握点线错视和矛盾空间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方法,了解图底和契合的视知觉规律,重点是矛盾空间和契合形的训练;5、了解渐变、特异、近似、密集、发射、对称、重复、比例和分割等构成形式法则,通过作业重点掌握渐变、密集、重复和分割构成。

6、理解变换、共形、情绪、影子和双关等创意手法的相关原理,重点是变换、共形、情绪和双关等具有明显图形创意的作业训练。

平面构成资料

平面构成资料

课程题目:平面构成“错视训练”指导教师:吴卫博士学生: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0811-0812班学期:大学本科一年级上学期课时:8学时教学背景关于“大错特错”的说明有一阵子没有在“设计在线”上发表同学们的作品了,有很多同仁遇见时总问为何不把你们学校的构成作品再继续拿出来“晒”一下?其实原因有二:一是近来工作繁忙,很难静下心来把过去的学生作品好好小结一下;二是在一次全国工业设计研讨会茶歇上,顺便翻翻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构成类书中,发现居然有著者把我们在“设计在线”上发布的“蝶”系列学生作业列入其教科书中而不注明出处(参见http://dol /data/cns_1/gallery_41/exhibition_413/egen_4139/2007-01/1169022901.html),感慨此著者学术行为不端的同时,也唯恐在“设计在线”这种大众网络媒介上继续发表我们的学生作品会得不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但回过头来想想,其实我们应该由此感到高兴,起码有同仁认可我们所付出的教研探索和劳动所得,如果因此侵权事件而不再发表作品就真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我们就是要通过“设计在线”这个平台加强院校之间的视觉造型基础方面教学成果的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水平。

“错”往往是“对”的启蒙者,笔者在这里提出的“大错特错”是指要“放大错视”训练的原理,并将其作为一种“特色错视”主题作业去发现其产生错视的视幻根源,并将其放大展现出来,同时利用这种原理启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继续去创造出有趣的画面。

“错视”(Illusion)从书面上来解释就是“错误的视觉”即“视错觉”之意,也可看作视觉在传递过程发生错误的意思,它是由眼球的生理作用而引起的“视知觉错误”造成的。

在作者即将出版的《平面构成图说本》的“第4章平面构成的视知觉”中就专门设立了“错视”这个章节,其中谈到了“点的错视”和“线的错视”训练。

奥普艺术练习奥普艺术(Optical Art 、Op Art)又称"光效应艺术",流行于西方20世纪60年代,创作者借助线、形、色的特殊排列,运用补色、边缘和同时对比等艺术处理,引起人们的视错觉,从而使静止的画面产生眩目流动的光感效果,创造出引起立体、波动等错觉效果的美丽图案,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变幻莫测的感官世界。

肌理构成最终

肌理构成最终

5.擦印法:在有凹凸纹理的物体如树皮、麻布上覆纸, 用带有颜色的工具来摩擦,得到相要的纹理图样。

6.爆裂:将颜料放人皂水中,使皂泡碰撞在一个平面 上产生爆裂,造成破散色料的膨胀图形的群集纹理。
上。 7.拼贴:将报纸、图片等经加工后,拼贴于一个平面

8.刻刮法:对于已上色的平面用坚硬物在上面刮,形成纹理。
9.喷刷法:使用小刀、牙刷,色彩便如雾状地洒在画面上。这时 如放一物在纸上,喷刷后,取走此物,则可见其轮廓形。 10、吹喷法:将颜料放到平滑纸张上,用嘴或吸管吹动颜料形成自 然的纹样肌理。
11、盐与自然水色法:将颜料涂抹在设计的纹样上,趁水未干放入 盐,形成自然划开的纹样肌理。
12、熏烧法:用火焰熏、炙烤纸的表面产生一种自然纹理。大的烧 灼会形成破损形态。 13、抖落喷洒法:用大毛笔沾满含较多水分的颜料,加以抖动,抖 落在纸面上的颜料形成自由图形,可抖动、甩动手臂,或借助笔杆等敲 击抖落,效果亦不同。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二、肌理构成

1.绘写:以自由绘写或规律性绘写造成精美的肌理。 2.拓印:将具有凸凹起伏的纹理印在一个平面上。 3.玻璃压印:将液体颜料喷洒在一个玻璃平面上,用 吸附性纸张覆盖在上面,以获得偶然性肌理。(颜料要厚, 纸张从一侧掀起)

4.吸印法:将颜料倒入水面,使其在水中形成纹理, 用吸附性纸张覆盖在上面,可得到具有大理石效果的纹理
14、滴流法:将颜料放于平滑的纸上,任它自由流淌成自然纹理图 样,也可用手拿起纸板控制流淌方向。
绘写法
拓印法
抖落喷洒法
绘写法
擦印法
吸印浮色法

流 法
玻璃压印法
刻刮法
熏烤法

平面构成(完整版)

平面构成(完整版)

平面构成一、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二.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形式美的法则一、对称1、对称:形体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二、平衡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

三、对比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四、和谐(1)、广义解释: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所感觉和意识的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五、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调和、对比是互为相反的因素。

六、节奏、韵律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产生不同的节奏。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的运动感。

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

韵律是诗歌中常用的名词。

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音的轻重、长短、高低的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

在诗歌中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音同韵同调的音可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及节奏感,在构成中韵律常伴与节奏同时出现。

通过有规则的重复变化。

平面构成--点的错视

平面构成--点的错视

【解析】德国视觉科学家连科尔· 施若夫和E.R.威斯特于1997年发现勒 索闪烁的网格幻覺。这种幻觉产生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三)麦穗错视
• 日本当代著名错视大师---北岗明佳,运用“点的明暗错视”原 理提出了麦穗错视。选择类似麦穗的“点元素”,外轮廓上 一边亮边一边暗边。
通过将麦穗的大小、方向进行巧妙的排布,创造了许多点错视的波动视 幻效果。特点是:当你盯着麦穗某一局部看时,会发现其他的麦穗在波 动。
大脑把由视觉景象的形状、颜色、运动等许多显著特征所提供的 信息组合在一起,并对所有这些不同视觉线索综合考虑后提出了 最为合理的解释。
3、看是一个构建过程
• 俗话说“眼见为实”,按照通常的理解,它的意思指你看到某件 东西,就该相信它确实存在。然而克里克对此给出了完全不同的 解释: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 在很多情况下,它确实与视觉世界的特性相符合,但在另一些情 况下,盲目的“相信”可能导致错误。看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 你的大脑可根据先前的经验和眼睛提供的有限而又模糊的信息作 出最好的解释。心理学家之所以热衷于研究视错觉,就是因为视 觉系统的部分功能缺陷恰恰能为揭示该系统的组织方式提供某些 有用的线索。
一、点的错视 (一)点的大小的错视
1、色感对比的影响
同等大小的两点,白底上的黑点比黑底上的白点小些。
这是由于同等面积下明度高的色较为醒目,会首先吸引人的视线。
2、周围形态的影响 相同大小的点会受周围大小影响产生大小上错觉。
当同样大小的点被大小不同的方框包围时,圆点在边长短的方框 中显得大。同理,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点在直径小的外圆包围下显 得大一些。
错视形成
• 对于错视,迄今仍未有确切的解释。 • 克里克曾给出的三点评述:

平面构成—— 点线面

平面构成—— 点线面

点的位 置变化
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 人们的视线就会集中在 这个点上,一个点没有 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和指 向性,但是它有点睛的 作用,能产生积聚视线 的效果。
当同一画面中有两个同样 大小的点并各有位置时, 它的作用就表现在连接这 两个点的视线上,在视觉 心理上产生连续效果。
当两个点大小不同时,视线 首先会被大点吸引,但会逐 渐向小点移去,点越小积聚 力越强。
当画面中有三个点在三个方向 平均散开时,点的视觉作用表 现为一个三角形,这是一种视 觉的心理反映。
(2)点的大小变化 大小不同两点放在同一平面,被大点吸引再转向小点。
点的大小差异产生深度感,表现出空间位置。
当点的大小以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时——视觉张力——节奏、韵律感
(3)多点排列 有两个相同点时,其张力会表现在连接这两个点的视线上——直线,连续效果; 三个散开的点——三角形
5、疏密变化的线
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行平行
排列,线距大的部分看起 来空;而线距密的部分则 表现出厚实。
体现出平面的纵深感,并能
表现平面的明暗调子,是较 为常见的透视空间表现技法。
5、不规则的线
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种
类非常的多;
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手
法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 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线 条。
点、线、面的形态属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互相
关联的。
点的扩大即是面;面的缩小即成点; 点、线、面是构成设计的基本形态,也是造型艺术的
基本视觉要素。
实训作业二
制作面构成作业1张,深入体会它们在画面构
成中的效果和作用。
要求:构图合理,具有形式美感。
尺寸:20cm*20cm
8k画纸

《平面构成》第四章

《平面构成》第四章

27
二、契合图形
图地
契合图形最早应该来自于工程上的实际运用,它在建筑工程上非常实用, 并且符合力学原理。比如在伊斯兰式建筑构成图案中,契合图形就是一 种最基本的形式。它的特点是基本形单一,可以无限连续的构成。
Thank You!
(一)点的大小错视
1.色感对比的影响 同等大小的两点,白底上的黑点感觉上要比黑底上的白点小些,这 是由于同等面积下明度高的色较为醒目,会首先吸引人的视线。
6
一、点的错视
错视
2.周围形态的影响 相同大小的点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使人产生大小上的错视。例如,当同样大小的点 被大小不同的方框包围时,圆点在边长短的方框中显得大。同理,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点 在直径小的外圆包围下显得大些。
9
一、点的错视
错视
(三)麦穗错视
日本当代著名错视大师北冈明佳运
用“点的明暗错视”原理提出了麦穗错 视。他选择了类似“麦穗”的点元素, 并且麦穗椭圆形的外轮廓上,一边是亮
边,一边是暗边。通过将麦穗的大小、
方向进行巧妙的排布,创造了许多点错 视的波动视幻效果。
10
二、线的错视
错视
(一)等长线段不等长的错视
(二)斜线背景下的错视
(三)弧线错视
11
二、线的错视
错视
(一)等长线段不等长的错视
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使人产生线段不等长的感觉。
这是由于周围形态对线段产生强烈的影响所造成的。
12
二、线的错视
错视
(二)斜线背景下的错视
在斜线背景下,直线会显得不直,平行线 也会产生不平行的错视,呈现向外或向内弯 曲的现象。同理,类似斑马线上的平行线也
15
二、线的错视

(完整版)02平面构成-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完整版)02平面构成-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3常见知觉常识
(2)视觉的恒常性 ➢ 接近性(proximity):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 相似性(similarity) :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3常见知觉常识
(2)视觉的恒常性 ➢ 封闭性(closure)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 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1、长度错视
2、面积错视
3、角度与弧度错视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1错视的概念
(一)尺度错视 1、长度的错视
实际上ab = cd 感觉上ab >cd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
同样长度的线段,摆成垂直和水平方向时,给人不同的长度感。一般说 来,相同长度的直线,垂直时感觉比水平时显得要长一些。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1错视的概念
(三)空间错视 2、图底反转错视 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如果比较含混模糊,即形与底的关系不明确,引起图 形发生反转,呈现不同的图案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2矛盾空间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3常见知觉常识
(1)图底关系 图即为形,图是显而易见的,能令人明确感知的,具有前进行、紧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3常见知觉常识
(3)视觉心理的力 ➢ 横向和纵向
小结
1、错视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2、了解错视现象对设计有什么帮助? 3、错视分类有那些 4、矛盾空间 5、视觉心理学对设计的影响?
训练
运用点线面做视觉恒常性的训练
谢谢欣赏!
一、错视和视知觉的现象和应用
1错视的概念
(一)尺度错视 1、长度的错视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课堂PPT)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课堂PPT)
麦穗大小、方向巧妙布置,波动视错觉。
8
北冈明佳
9
二、线的错视
指:线与线或者线与其他形相互对照,使线的性质与实际情形发生偏差。 长短、曲直的视错。 (一)等长线段的视错 两条相等的线段,周围环境影响下。
周围线段对形态产生强烈的影响所造成的。
10
二、线的错视
(二)斜线背景下的视错 斜线背景下,直线显得不直,平行线不平行。 向外或向内弯曲的现象;
11
12
二、线的错视
斜线背景下两种特殊的错 视 1、赫林错视 两条平行线位于两个扇形斜线(扇心同一个点)——受斜线影响——外弯
曲状 2、温特错视 扇心相对,内侧弯曲
13
二、线的错视
(三)弧线视错 以弧线做背景——直线不直,方形不方。
14
三、矛盾空间
(一)矛盾空间概念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在假设的二维形式中能表现出来的空间。 实际上:视错觉的印象 本质:故意违背传统透视原理,转换视点或位置造成视错觉。 建造一个看似合理却实际上并不合理的空间。
《三大构成》系列一
平面构成
——艺术设计的基础
1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视知觉 接收信息的视觉 + 判断信息的知觉两部分。
根据不同情况得出不同的知觉判断 大多数人完成的视觉传递过程
2
第一节 错视
错视:视错觉,人们对形态的视觉把握和判断与事物现实特征 有误差的现象。
对设计有重要影响、作品更具巧思和创意
3
一、点的错视
先进入视线的点注意力集中 相切,小角度的大些
6
(二)点的明暗错视
不同背景下,可以感受到相同亮度点的明暗差异。
赫曼格子视错
背景为黑色,注视交叉点时,周边的交叉点较暗些; 明暗对比集中在交叉错大师:北冈明佳 选择类似麦穗的“点元素”,外轮廓上一边亮边一边暗边。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教学设计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教学设计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教学设计导言:视知觉是指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视知觉教学是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平面构成来促进学生的视知觉发展。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有效的平面构成的视知觉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视觉感知和认知能力。

一、教学目标在设计平面构成的视知觉教学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并具体,以确保学生能够明确知道他们需要学到什么内容。

在平面构成的视知觉教学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常见的平面构成元素和技巧;3. 发展对不同平面构成形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4. 创造和表达独特的平面构成作品。

二、教学内容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并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对平面、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对比、平衡、对称、重复等原则的掌握;2. 平面构成的元素和技巧:介绍常见的平面构成元素如点、线、面的运用方法,并教授一些平面构成的技巧,如用阴影、比例等手段来实现良好的平面构成效果;3. 不同平面构成形式的感知和理解: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平面构成形式,如海报、广告、画作等,以提高他们对不同平面构成形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4. 平面构成作品的创造和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创造独特的平面构成作品,并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三、教学方法在设计平面构成的视知觉教学课程时,应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并达到教学目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方法:1. 演示和讲解: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元素和技巧,为学生打下基础;2. 实践和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尝试,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 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平面构成形式,如海报、广告等,并讨论其特点和效果,以提高他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4. 辅助工具和资源: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和资源,如书籍、艺术品鉴赏、学习软件等,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
2021/7/11
(2)矛盾连接: 利用直线、曲线、折 线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 矛盾连接起来。
2021/7/11
边洛斯三角形:利用人的眼睛在观察形体时,不可能在一 瞬间全部接受形体各个部分的刺激,需要有一个过程转移 的现象,将形体的各个面逐步转变方向
2021/7/11
• (3)交错式幻象图:

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
区域:“空间几何学”和 “空间逻辑学”。
他创作的《瀑布》、《画手》、《凸与凹》、《
画廊》、《圆极限》、《深度》等许多作品都是
“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2021/7/11
– 1958年的《嘹望塔》,作品 中的建筑物和人物手持的立 方体都是怪异的。参观者把 他们认识的真实世界,与埃 舍尔的虚构幻像相混比较, 而产生迷惑。
无色系 黑白灰 金银色
1色彩与空间
冷色给人以远距离的感受 暖色给人近距离的感受
美国声学工程师绘制动物声谱 北小须鲸的声音图像
1色彩与空间
明度高比明度低的有距离感 美国声学工程师绘制动物声谱 宛如花瓣
纯度高的色彩比纯度低的 色彩在感觉空间上更近
2色彩与面积
3色彩与错视
明度错视
同样大小的色块, 明度高的色块看 起来大于明度低 的色块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 一、形状 2.正形与负形
正形与负形也被称作图与底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
一、形状 2.正形与负形
“图与底”是由对比、衬托产生出的关 系。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的关系 是密不可分的,有时甚至是反转的关系。 “图”有明确的形象感、视觉印象强烈、 在画面中较为突出。“底”没有明确形 象感、没有形体轮廓、视觉印象模糊。

视觉原理与平面构成

视觉原理与平面构成

格式塔原理的组织原则
• 相似律 Law of similality
– 人在感知事物时,往往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 结在一起
相似律的应用
格式塔原理的组织原则
• 简律 Law of Pragnanz
– 从构图形象中排除不重要的部分,只保留那些绝对 必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视觉的简化。
简律的应用
视觉流程
• 导向视觉流程
– 通过诱导元素,主动引导读者 视线向一定方向顺序运动,由 主及次,把画面各构成要素依 序串连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 体,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发挥最大的信息传达功能。 – 导线有虚有实,表现多样.如 文字导向、手势导向、形象导 向以及视线导向等。
视觉流程
• 散点视觉流程
• 各种视觉元素应是目力所极,要有一定强度的诉及力 • 各种信息的意义必须易于为人所理解,并具备相应的视觉环境 • 说明文字要注意其可读性,字体、字型、大小比例、横竖位置、 字距间都要认真推敲。
– 设计构成的策略性。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视觉传达 设计中的科学性、可视性、策略性应贯穿于视觉流程 的始终,形成不同特点的构成形式。

• 点的性格
– – – – – 圆点:饱满、充实 方点:坚实、规整、稳定 水滴形:下落、重量、方向 多边形:尖锐、紧张、闪动 不规则:自由、随意

• 点的线化和面化
– 点的连续产生线的感觉 – 点的集合产生面的感觉 – 点的大小产生深浅感觉

• 点的错觉
点的位置
• 点的感觉是相对的,不同的聚散排列和组 合,会带个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 点既可以形成画面中心,又可以与其他形 态组合,起着平衡画面,填补空间、点缀 和活跃画面气氛的作用。 • 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点在版面中的分 布,还要考虑位置,不同位置直接影响版 式效果

第四章平面构成

第四章平面构成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基本形在画面中出现时,将会产生更多的 新的形象。这种相互作用的方法有: 联合法:基本形是由两个以上形象相加而产生的新形 分割法:基本形是由 一个基本形象被一种或几 种方法分割后而产 生 的新形象,是造型中最常见 的手法 。 重叠法:基本形是由 一个形象覆盖在另外一个形 象上产生的新形象。当两个大小不同的形象重叠存一起时,就是 正负形。 透叠法:基本形是由两个形象相重叠后,留取不重叠的部分而 形成的一个新形象。 差叠法:基本形是由两个形象相重叠后,留取相重叠的部分, 将其他部分除掉,由此产生的新形象,是一个极具抽象效果的形 象,在具象设计中极少被采用。 分离法:基本形是将两个形象在互不联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个 新形象。 重合法:基本形是由两个形象完全重叠后,留取前一部分而形 成的形象。
学习目标
•了解平面构成的目的与作用。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了解基本形的概念,并掌握基本形的创作。
•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形式。 •提高对形式规律的认识,增强图形设计创新能力。
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将 两种 以上的不同基本形(包括具象形和抽象形——点、线、 面)在 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解、组合,从 而构成 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 平面构成以研究形象和形式的作用为主题,探讨如何利用 形象+形式创造图形。 平面构成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 动、推移等的同时.又要讲究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 平面构成探求二度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的建立、骨 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与规律的突破等,造成既严 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平面构成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 的成就,扩大了传统抽象图案和几何图案的表现领域,大大 丰富了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段,在现代设计基础的教学训练中 ,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尤其有重大作 用。“组装”,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形态。 构成并不十分注意作品可以用来做什么,它只着重形态创 造过程的训练。而作品做什么用,这是专业设计要解决的问 题。 构成所追求的是:研究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培养有计划的 独创能力、审美的直观判断力,掌握各种熟练的设计表现技 巧等。

平面构成第四讲视觉空间的构成训练

平面构成第四讲视觉空间的构成训练

图4-41 倾斜法
(4) 弯曲变化 因为弯曲本身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在平面的形象中如果有类似弯曲的形状, 就会产生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图4-42)。
图4-42 弯曲变化法
(5) 肌理变化 由于在人的视觉感受中,物体是近看清楚、远看模糊,所以粗糙的肌理比 细密的肌理有更近的感觉,因而肌理的变化也可以形成视觉上的空间感(图443)
图4-45 投影法
图4-46 透视法
(9) 面的连接 在平面设计中,面的连接可形成体,面的弯曲可形成体,面的旋转也可形 成体,而体是空间中的实体,因此能够形成体的面都具有视觉上的空间感(图 4-47)。 (10) 交错空间 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维空间就会因为它们的交叉而转为三维空间, 空间感由此产生(图4-48)。
图4-54 矛盾空间
图4-55 矛盾空间
反转形是矛盾空间的一种形式。这些图形的构成可以使人感知到两个互相逆 转的形象。这种“图形”有人称之为“阿尔巴斯图形”:在两个连接在一起的 立方体的中央,有一个狭长的小“平行四边形”。有时你觉得这个“四边形” 属于下边立方体的左侧,那么下边的立方体是向前凸出的;有时你又觉得它属 于上边立方体右侧,则上边的立方体向前凸出,下边的凹进去。据说,这种捉 摸不定的空间判断包含着某种“宇宙的秘密”,也有人称之为超三度空间的 “四度空间”。阿尔巴斯曾任教于德国的包豪斯学院,这种“图形”是其研究 “几何抽象艺术”而创作的。作为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矛盾空间往往能够产 生新鲜、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设计时可以利用这一视觉原理构造新的造型形 式。 在平面设计中,为了表达空间的立体效果,可以 按照透视学原理,采取将平行直线集中消失到灭点的 方法来表现空间感。但在平面构成中,有时却故意违 背这些原理,有意识地造成“矛盾空间”。由于这种空 间透视存在不合理性,而且有时还不容易立即找出其 矛盾所在,就会使观者捉摸不定,增加其欣赏的兴趣。 一般来说,构成矛盾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图4-56 矛盾空间 着手(图4-56、图4度变化 由于透视的原因,近处物体明度对比较强烈,而远处物体一般消失在背 景明度之中,因此就显得比较柔弱。所以,明度变化也具有深度感,即和背 景明度相近的物体有隐退之感,和背景明度差异大的物体则会有突进之感。 这就是由明度的对比变化而造成的形的空间感(图4-44)。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视知觉 接收信息的视觉 + 判断信息的知觉两部分。
根据不同情况得出不同的知觉判断 大多数人完成的视觉传递过程
第一节 错视
错视:视错觉,人们对形态的视觉把握和判断与事物现实特征 有误差的现象。
对设计有重要影响、作品更具巧思和创意
一、点的错视
(一)点的大小的错视 1、色感对比的影响
斜线背景下两种特殊的错 视 1、赫林错视
两条平行线位于两个扇形斜线(扇心同一个点)——受斜线影响——外弯 曲状
2、温特错视
扇心相对,内侧弯曲
二、线的错视
(三)弧线视错 以弧线做背景——直线不直,方形不方。
三、矛盾空间
(一)矛盾空间概念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在假设的二维形式中能表现出来的空间。 实际上:视错觉的印象
(二)点的明暗错视
不同背景下,可以感受到相同亮度点的明暗差异。
赫曼格子视错
背景为黑色,注视交叉点时,周边的交叉点较暗些; 明暗对比集中在交叉点上,点对比度强烈,视错。
(三)麦穗错视
日本视错大师:北冈明佳 选择类似麦穗的“点元素”,外轮廓上一边亮边一边暗边。
麦穗大小、方向巧妙布置,波动视错觉。
北冈明佳
图与地是衬托和被衬托的关系,图与地不是一成不变的,可相互转化。 1915,丹麦心理学家 《鲁宾杯》
现实生活鲁宾杯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其夫君的相视照
正负关系随时变换、增加趣味性、多样性,添光 彩。
扶梯之间的人体
老奶奶与少女
达利与裸女骷髅
福田繁雄
利用பைடு நூலகம்摄角度欺骗观众
(三)矛盾空间的应用实例
矛盾空间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错觉,创造奇妙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 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
Plane Formation
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通过“错视”和“图地”两个章节来深入
了解平面视知觉的相关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运用。
第四章 平面构成的视知觉
第一节 错视
第二节 图地
第一节 错视
一、点的错视
二、线的错视
三、矛盾空间
一、点的错视
(一)点的大小错视
(二)点的明暗错视
(三)麦穗错视
(三)弧线错视
(一)等长线段不等长的错视
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使人产生线段不等长的感觉。这是 由于周围形态对线段产生强烈的影响所造成的。
(二)斜线背景下的错视
在斜线背景下,直线会显得不直,平行线也会产生不平行的错视,呈现向外或 向内弯曲的现象。同理,类似斑马线上的平行线也会显得不平行。斜线背景还会产 生圆形不圆,方形不方的错视。
(一)点的大小错视
1.色感对比的影响 同等大小的两点,白底上的黑点感觉上要比黑底上的白点小些,这是由于同等面 积下明度高的色较为醒目,会首先吸引人的视线。
2.周围形态的影响 相同大小的点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使人产生大小上的错视。例如,当同 样大小的点被大小不同的方框包围时,圆点在边长短的方框中显得大。同理, 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点在直径小的外圆包围下显得大些。
三、矛盾空间
(一)矛盾空间的概念
(二)矛盾空间实例
(三)矛盾空间的应用实例
(一)矛盾空间的概念
所谓矛盾空间是指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在虚拟假设的二维形式中却能表现出来 的空间,实际上它是一种视错觉印象。其本质上就是在画面中故意违背传统的透视原 理,转换视点或位置造成视错觉,构建出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并不合理的空间。
1.赫林错视 两条平行线位于两个扇形(扇心是同一个点,扇叶向两侧展开的扇形)斜线时, 两条平行线因受到斜线的影响而呈向外弯曲状,这就是赫林错视。
2.温特错视 两条平行线位于两个扇形(扇心相对,扇叶相接的扇形)斜线上时,这两条平
行线因受斜线的影响呈向内弯曲状,这就是温特错视。
(三)弧线错视
当以弧线作为背景时,则会出现弧线背景上的直线不直、方形不方的错视现象。
的特点是基本形单一,可以无限连续的构成。
Thank You!
L/O/G/O
(三)麦穗错视
日本当代著名错视大师北冈明佳运用“点的明暗错视”原理提出了麦穗 错视。他选择了类似“麦穗”的点元素,并且麦穗椭圆形的外轮廓上,一边 是亮边,一边是暗边。通过将麦穗的大小、方向进行巧妙的排布,创造了许 多点错视的波动视幻效果。
二、线的错视
(一)等长线段不等长的错视
(二)斜线背景下的错视
3.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的,它是一种单侧、不可定向的曲面。埃 舍尔《莫比乌斯带》作品反映了莫比乌斯带原理。他让一只蚂蚁从网带正面开始爬行,
当蚂蚁爬行整整一圈后,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回到出发点的背面。当它继续爬 行一圈,却又奇迹般地回到了爬行的起点。也就是说,蚂蚁不翻越任何边界就爬遍了 网带所有的地方。
(二)矛盾空间实例
1.彭罗斯三角形
罗杰·彭罗斯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彭罗斯三角形是20世纪50年代他和 父亲一起合作设计出的。这是一个不符合常理并且充满矛盾的三角形。
2.埃舍尔作品 埃舍尔是著名的矛盾空间大师,他经常利用矛盾空间造成的虚构幻想与我们所认 识的真实世界相比较,从而使人产生迷惑和惊奇。他利用彭罗斯三角形原理绘制了著 名的《相对性》石版画。除此之外,埃舍尔还利用矛盾空间的原理创造了大量的作品。
(二)点的明暗错视 在不同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感受到相同亮度点的明暗差异。如下图所示的 赫曼格子错视中,当背景为黑色,注视背景图中一个交叉点时,会发现周边的 交叉点要暗些;反之,若背景为白色,则情况正好相反,眼睛注视的交叉点周 边的点要显得亮些。这是因为明暗对比会集中在交叉点上,使得这个点对比度 更加强烈,从而导致错视。
3.位置关系的影响 点的位置排列也会影响到视觉感受。例如,同等大小的两点,上方的点 较下方的点大些,这是由于人的视觉顺序习惯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进 入视线的点较易吸引注意;在由两个直线形成的夹角中,靠近尖角的比远离大角度中的点显得大些。
二、契合图形
契合图形是图地的另外一种特殊形式。契合就是在几个基本形之间,根据各自 的形态特点,找到一个基本形(图)与另一个基本形(地)边界形态之间的对应关 系,让双方形态融合构成一个新的整体,这样形成的图地关系图形就是契合图形。 契合图形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也有所体现。
契合图形最早应该来自于工程上的实际运用,它在建筑工程上非常实用,并且符 合力学原理。比如在伊斯兰式建筑构成图案中,契合图形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它
第二节 图地
一、图地反转
二、契合图形
一、图地反转
图与地之间是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图与地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鲁宾杯》很好地概括了图地反转的原理。有人还根据这一原理 制作了现实生活中的“鲁宾杯”,其背景就是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和其夫君菲利普 亲王的相视照。
这种构成中所产生的“图”与“地” 随时变化的关系,使这类图形本身具备 了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征,为设计添光增彩。
4.疯狂板箱 疯狂板箱是美国的科克伦按照埃舍尔在《观景楼》中设计的立方体制作的矛盾 空间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还做出了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疯狂板箱,实际上是利 用拍摄角度欺骗了观众。
(三)矛盾空间的应用实例
矛盾空间利用了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错觉,创造出奇特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视。 正是这种空间存在的不合理性使画面更具吸引力、更富有生趣,从而引起观者的注意 和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