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采空区治理设计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任务来源

为改善广大职工居住生活条件,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新建公共租赁房住宅小区,项目用地位于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岳南村,公共租赁房住宅小区由包括14幢住宅楼及相关配套设施组成,各建筑物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 建筑物概况一览表

根据物探资料及钻探验证说明书,本工程建设用地局部处于沁水

煤田3#煤采空区范围内,为确保拟建建(构)筑物的安全,受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及技术要求,同时结合我单位采空区治理设计的经验对本工程范围内的采空区治理区域进行合理的设计。

第二节采空区治理的必要性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5.5.7条的规定:“对次要建筑且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地表已经稳定时可不进行稳定性评价;当采深采厚比小于30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基底压力、采空区的埋深、范围和上覆岩层的性质等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并根据矿区经验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本工程拟建建(构)筑物均为一般~重要建筑物。

依据物探资料及钻探验证说明书,本工程3#煤埋深在82m左右,煤层采高平均厚度5.5m左右,求得其采深采厚比在15.0左右。

综上所述,拟建建(构)筑物为一般~重要建筑物,其存在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小于30,本工程为多层及小高层住宅小区,其存在的3#煤采空区为上部建(构)筑物的不稳定因素,为确保上部建筑物的安全,必须对其治理。

第三节设计目的及任务

本次设计的目的及任务是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对晋

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共租赁房住宅小区建设用地下伏采空区进行治理。使治理后的场地能满足上部建(构)筑物的地基稳定性的要求。

第四节交通位置及地质环境

一、交通位置

设计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下村镇岳南村,毗邻省道S332公路,交通极为便利(详见图4-1)。

二、气象

设计区属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秋湿润多雨春冬干燥寒冷。据泽州县气象局1956年~2001年观测资料,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0.9℃,月平均1月份最低为-3.8℃,7月份最高

为24℃;多年平均降水量616.8mm,最大年降水量为1014.4mm(1956年),最小年降水量为265.7mm(1997年),最大日降水量为176.4mm(1956年7月30日),最大时降雨量为59.2mm,历年来一次最大降水量为114.2mm(1998年8月21日)。降水的特点是:①年平均降水量略高于全省平均降水量(400~650mm),是全省平均降水量的1.17倍;②年平均降水量略高于周边高平市,但与陵川、沁水、阳城持平;③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的7~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④县境内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增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09.6mm,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6倍。

三、水文

泽州县境内河流分属于黄河水系和海河水系。

沁河是区内最大河流,它发源于沁源县二朗神沟,经安泽、沁水至阳城与泽州县的交界处流入河南省境内,全长450km,流域面积128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43.664m3/s。属沁河支流的有丹河和长河。

丹河是县境内的主要河流,发源于高平市琉璃山丹株岭,经高平、泽州在河南沁阳县汇入沁河,流域面积3150km2,全长162km,泽州县境内长87km,沿途建有任庄、青天河水库和郭壁提水工程,以小会为界,上游为季节性河流,下游为常年性河流。属丹流的有巴公河、北石店河、许河、东丹河和白水河,均为季节性河流。

长河发源于泽州县五圣山南麓,在赵良村汇入沁河,全长

58.15km,流域面积317km2,多年平均流量为0.463m3/s。

东大河属海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鱼池村,在泽州县西角村出境,流域面积176km2,全长为31.9km。

其含水层组共有以下几类:

(一)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巴公、北石店、城关和南村等山间盆地与丹河、长河河谷地带。含水层岩性为全新统和上更新统砂砾石。在山间盆地区,含水层厚度一般2~5m,埋深20~45m,由于采煤活动改变和破坏了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呈逐渐疏干趋势,一般水量贫乏,标准井涌水量小于100m3/d。水化学类型为H·S—C·M型或S·H—C型,矿化度一般小于0.5g/L,但在城关、北石店、巴公盆地区矿化度达0.65~1.42g/L。

大气降水是盆地区孔隙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在长河谷地除接受降水入渗补给外,还接受西部砂页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地形倾伏方向基本一致,向盆地中心汇流,向长河、丹河及其支流河谷低凹地带径流。排泄方式除人工开采外,主要是补给下伏裂隙水或岩溶水,在川底一带还排泄于地表。

(二)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长河谷地及低山丘陵区。含水岩组主要为石炭系山西组和太原组。含水层为数层砂岩及所夹的5~7层灰岩,

灰岩层自下而上依次称K1~K7,其中K1、K5灰岩分布稳定,是主要的含水层。下伏本溪组灰色铝土页岩构成区域相对隔水层。据开采井调查资料,标准井涌水量大都在100~1000m3/d,局部可达3000m3/d。山区泉水流量一般小于 1.0L/s。裂隙水水化学类型一般为H·S—C 型,矿化度0.5g/L。

盆地、丘陵区裂隙水补给来源主要是上覆第四系孔隙水的渗透,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矿山疏干及沿构造裂隙向下入渗补给奥陶系中统岩溶水;山区接受降水入渗补给,沿层间裂隙向岩层倾斜方向流动,大部分以泉的形式排泄。

(三)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境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包括奥陶系中统和寒武系中统两个含水岩组,奥陶系下统和寒武系上统为区域相对隔水层。含水层岩性为奥陶系中统上、下马家沟组灰岩及寒武系中统张夏组鲕状白云质灰岩。奥陶系中统灰岩质纯,岩溶较发育。寒武系中统灰岩白云质含量较高,岩溶不发育,以裂隙导水为主,严格讲地下水类型为裂隙岩溶水或裂隙水。岩溶水富水性极不均匀。南村盆地、长河谷地及北义城、鲁村一带中奥陶岩溶水井标准涌水量小于566m3/d,而调查区中部城关盆地、巴公盆地、北石店盆地及李庄~水东一带中奥陶岩溶水标准井涌水量在2500m3/d以上,局部可大于10000 m3/d;寒武系中统含水岩组,一般埋藏深,仅在深切河谷的局部出露地表,我院近年在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