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心脏解剖生理及正常心电图

合集下载

心脏解剖生理及正常心电图-浦介麟PPT课件

心脏解剖生理及正常心电图-浦介麟PPT课件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房和心室
心脏内部由四个心房和四个心室组成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负责泵出 血液。
瓣膜
心脏内部有四个瓣膜,用于控制血液 的流动方向,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的血管和神经
血管
心脏周围分布着大量的血管,包括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等,负责向心脏 提供血液和氧气。
神经
心脏周围分布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共同调节心脏的跳动速度和强度。
02
心脏生理
心脏的电生理
心电产生
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产生心电,心电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传导至整个心脏,使心 脏产生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心电的测量
心电信号通过心电图机记录下来,形成心电图,用于诊断心脏疾病和监测心脏功 能。
心脏的机械活动
心肌收缩
心肌细胞通过收缩运动将心电信号转化为机械运动,使心脏 泵血。
有时候心电图可能会出现假阳性, 即没有心脏病的患者出现异常心 电图,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体征 进行鉴别。
假阴性心电图
有些心脏病患者可能没有异常心电 图表现,即出现假阴性,需要结合 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确诊。
鉴别诊断
对于心电图表现相似的不同疾病, 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如心肌梗死与 心包炎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心脏疾病与心电图
心脏疾病的分类
冠心病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导致心肌缺血、缺 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心力衰竭
心脏泵血功能受损, 不能满足身体对氧和 营养物质的需求。
心肌病
心肌本身病变导致的 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
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 导致的心脏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瓣膜或心内膜感 染引起的心脏疾病。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
• 1.心脏结构的异常:如结构的缺损、增加、增厚、 狭窄、增宽、裂口等。
• 2.心脏结构的关系异常:如静脉与心房、心房与心 室、心室与大动脉相连接的部位异常与错位。
• 3.心肌功能及泵功能。
• 4.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如流速、压力、流量、有 无异常分流等。
• 故超声心动图是对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血管疾病不 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
• 左心室长轴观 探测平面与右胸锁关节,
左乳头连线基本平行,显示右室、左室、 左房、室间隔、主动脉、主动脉瓣,二 尖瓣前后叶。注意:探测平面与心脏长 轴平行,并探及真正的心尖部,此切面 可观察各房室大小及形态,二尖瓣、主 动脉瓣之启闭二尖瓣,主动脉瓣有无增 厚、狭窄,长轴观尚有右心室流入道长 轴观,右心室流出道长轴观。
• 2.左、右肺动脉分支是否有狭窄、扩张。 • 3.观察肺动脉形态、结构、开放、闭合等状态
,瓣下是否有赘生物。
• 4.观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窗。
•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胸骨左缘第二、 三肋间探查。
• 解剖结构及正常图象特点(见下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
•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医学PPT
24

医学PPT
26

医学PPT
27
• 用途:
• 1.进一步观察主动脉瓣结构、形态、活动幅度及 闭合情况,瓣叶数目,有无新生物附着等。
• 2.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环是否完整,主动脉窦及窦 瘤、夹层动脉瘤等。
• 3.三尖瓣附着点部位、形态、活动幅度及闭合情 况。
• 4.进一步观察左房,有无肿瘤血栓等 。 • 5.房间隔有无中断。 • 6.右室及右室流出道有无狭窄扩张等。 • 7.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有无缺损(主、肺动脉窗形

2024版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

2024版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
肾上腺素类药物 如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律失 常,心电图表现为心率加快、QRS波群形态异常等。
电解质紊乱时心电图表现
高钾血症
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尖、QRS波群 增宽、P波消失等,严重时可出现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心律失
常。
低钙血症
心电图表现为U波增高、T波低平 或倒置、ST段下移等,可出现各 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房
心电图导联体系
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包括双极肢体导联(I、II、III)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 它们通过特定的电极组合记录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
胸导联
胸导联包括V1~V9共9个导联,它们通过放置在胸壁上的电极记录心脏横面电活动。 胸导联的排列顺序与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相对应,可以反映心脏不同部位的电活动 情况。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电图可显示心肌缺血时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在心肌梗死时,可出现特征性的 ST段抬高、Q波形成等改变。
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准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心脏传导阻滞
通过观察心电图上P波、QRS波群等波形变化,可判断心脏传导系统是否存在阻滞现象。
意义
T波异常可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等
03
CATALOGUE
常见异常心电图类型及特点
窦性心律失常
01
02
03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 形态正常,PR间期缩短。
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P波形 态正常,PR间期延长。
窦性心律不齐
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 >0.12s,形态正常。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心脏位置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心脏位置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心脏位置图XXX of the HeartThe heart is a pump that propels blood flow in the entire circulatory system。

It is located in the mediastinum。

behind the sternum and the second to sixth rib cartilage。

and in front of the XXX。

with two-thirds of the hear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hest cavity and one-third on the right side.The heart is composed of cardiac muscle cells。

valves。

and four chambers。

The left ventricle mainly forms the heart apex。

while the heart base consists of the great vessels and veins。

The four chambers of the heart are the left atrium。

left ventricle。

right atrium。

and right ventricle。

The tricuspid valve is een the right atrium and ventricle。

while the mitral valve is een the left atrium and XXX is een the right XXX。

and the aortic valve is een the left XXX ventricular septa separat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heart。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
(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右冠状动脉的分支有:右室前支、右室后支、左室后支、后降支、右心房支。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和壁层。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
1、血流具有时相性在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即心脏收缩期冠脉血流暂停或显著减少,而舒张期冠脉血流明显增多。右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收缩力弱,所以右心室冠状动脉血流没有明显的时相变化。
2、冠脉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5%-10%,安静状态时血流量为300-400ml,运动时可增加4-5倍。
4、心排出量与体表面积有关。把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排出量称为心排指数(cardiac index,CI),CI的正常值为2.4-4.2L/(min.m2)。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第6页
检验前准备
• 1、患者准备:常规检验无特殊准备,食管
内超声及介入超声等特殊检验有其准备。
• 2、检验者准备:a、检验前向患者交代相关
要求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合作;b、详细了 解患者普通情况、检验目标、症状、体征、既 往病史、治疗情况、做过检验和结果等等。c、 将超声诊疗仪调整至最正确状态。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心脏解剖及正常
超声心动图
(echocardiography)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第1页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超声心动技术发展迅猛 ,当前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有:
• M型超声心动图法(motion echocardiography) • 二维超声心动图法(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法(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 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 超声心动图已成为诊疗各种心脏病不可缺乏主
第33页
二维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
• 左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第34页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第35页
二维超声心动图基本切面: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 左室心尖短轴切面
第36页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第37页
• 心尖四腔切面:心尖搏动处探查。如将 探头稍向上倾斜,可显示半圆形主动脉 腔,此时称五腔切面。
心脏解剖及正常超声心动图
第42页
• 4.深入了解房、室腔内有没有血栓及肿瘤(瘤 蒂附着点)、心室壁厚度和运动情况、心包情 况。

临床实用心脏解剖相关图片

临床实用心脏解剖相关图片

室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 扑动、心室颤动等,多与心室肌细胞自律 性增高、触发活动或折返机制有关。
包括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房室交界性逸搏 心律等,多与房室交界区自律性增高或传导 异常有关。
03 心脏瓣膜病理解剖与临床 表现
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
风湿热是主要原因,早期表现为活动 后呼吸困难,晚期可出现端坐呼吸、 咯血等。心脏听诊可闻及心尖区舒张 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
自房室结向下分为左右束支, 分别负责将冲动传至左右心室

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心肌细胞具有自动产生节 律性兴奋的能力,不同部 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传导性
心肌细胞间存在低电阻 通路,使冲动可迅速传
播至整个心脏。
兴奋性
心肌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 的能力,与静息电位水平
和阈电位水平有关。
收缩性
心肌细胞在接受冲动后 可产生收缩反应,完成
瓣膜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以防止血液倒流。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叫做二尖 瓣,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叫做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做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 瓣膜叫做肺动脉瓣。
心肌纤维走向与功能
心肌纤维
心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心肌纤 维的走向与心室收缩方向一致, 使心肌收缩时更加有力。
P波代表心房除极电位变化;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电位变化;T波代表心室复极电位 变化;U波可能与心室复极后电位变化有关。
常见心律失常类型与机制
窦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 心律不齐等,多与窦房结自律性改变有关 。

正常心电图完整完整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完整完整ppt课件

• 波形:反映心室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 I、II、V4 ~ V6导联主波:向上
– avR、V1导联主波:向下
– V1、V2导联不应有Q(q)波,(可呈QS)
• avR、Ⅲ、avL导联可有Q波或q波
• Ⅰ、Ⅱ、avF、V4~V6导联
不应有Q波(可有q波)
– V1至V6
R波逐渐变大,S波逐渐变小,R/S由小变大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向量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四.心电图导联体系: 五.心电轴的测量
ppt精选版
1
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ppt精选版
2
心脏活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产生 电激动,它出现在心脏机械性收缩之 前。心肌激动的电流可以从心脏经过 身体组织传导至体表,使体表的不同 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
ppt精选每版 1大格=0.2sec
23
1. X轴(时间): 小格 40ms 中格 200ms 大格 1.0s 纸 速 25mm/s
ppt精选版
24
2.Y轴(电压):
小格 0.1mV
中格
0.5mV
2个中格 1.0mV
标准电压
10mm=1mV
ppt精选版
25
3.心率的计算:
• 律齐时: 每分钟心率=60/P-P或R-R(s)
– Q波小于 0.04秒,振ppt幅精选<版 1/4同导联R波
43
各导联波的电压正常范围:
• 高限:
RⅠ+SⅢ<2.5mV,
RaVR<0.5mV,
RaVL<1.2mV,
RaVF<2.0mV,
RV1<1.0mV,
R V1+SV5<1.05mV
R V5<2.5mV,
R V5+S V1<4.0mV(男) <3.5mV(女)

超全心脏解剖与超声心动图

超全心脏解剖与超声心动图
用胸骨旁左室长轴断面图,取样线在心脏断面 上移动,可进行M型超声心动图1~4区检查。 1区(心尖波区):取样线置于左室乳头肌水平 2a区(心室波群):取样线移至二尖瓣腱索水 平 2b区(二尖瓣波群):取样线移至二尖瓣前后 瓣的瓣尖水平 3区(二尖瓣前叶波群):取样线移至二尖瓣瓣 体水平 4区(心底波群):取样线移至主动脉根部水平
① 检查方法:探头置胸骨左缘第3、4肋间,距胸 骨1~3 cm处。超声束近似垂直向后扫查,扇 面与患者右肩到左腰的连线相互平行。 可观察右室前壁、右室腔及流出道、左室及其
流入道、流出道,左室壁,主动脉根部及窦部、 左房等,是重要的测量切面。
36
B型超声心动图—指数
② 指数 a. 主动脉内径 b. 左房内径 c. 二尖瓣瓣环 d. 二尖瓣口直径 e. 右室内径 f. 右室前壁厚度 g. 左室后壁及室间隔厚度
心包积液。
51
B型超声心动图—剑下四腔心断面图
52
B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4. 胸骨上区 (1)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断面图
① 检查方法: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或锁骨上窝处, 超声束向下投射,扫查平面与主动脉弓的走向 平行。 观察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53
B型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断面图
检查方法:在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断面图的基 础上探头稍向外旋并右上移动。
可观察主肺动脉、肺动脉分叉的病变。动脉导 管未闭也常在此显示。
40
B型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1. 胸骨左缘区 (4)二尖瓣口水平短轴断面
检查方法:在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断面图的基 础上,探头水平下移于胸骨左侧第4肋间。
可观察二尖瓣口的开闭情况。
如心尖区室壁瘤作纵向扫查时可获。
68
Dopple是应用多普勒原理测定心脏及大、中 血管内任意一点的血流速度和性质。多普 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波在额面电轴0°到+75 °,多数为+45°到+60 °,I, II导联P波正立,在aVR P波倒置,在III导联和aVLP波 可正立、倒置或双向。 在III导联P波双相时,是先正后 负,在aVL导联P波双相时,是先负后正。在aVF导联P 波大多正立,有时也可双向或倒置。 V1、V2导P波双向,先正后负, 在肢导P波0.25mV,或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25%。在 胸导联,P波振幅通常小于0.15mV。
心脏解剖生理及正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病理与生理实验中心
浦介麟
心脏的解剖
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第2-6肋软骨或第5-8胸椎 之间。2/3偏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心脏呈前后稍扁的圆 锥体,分心尖、心底、 二个面、三个缘、三 个沟
心尖朝向左前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是大 血管出入的部位,有上腔静脉、肺动脉、 主动脉和肺静脉。在心底附近有环形的冠 状沟,分隔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心 有二个面,胸肋面和膈面。二面各有一条 纵沟,分别叫做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 左、右心室表面分界线。心有三个缘,右 缘、左缘和下缘,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左缘主要由左房和左室构成。下缘主要由 可室构成。
窦房结 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结 合部外面。狭长,形态变异 很大,约10到15mm。结细胞 与致密结缔组织混合而成, 没有明显界限,肉眼难以辩 认。P细胞,传导细胞,移 行细胞。
浦氏纤维在房内有三条传 导束,前、中 (Wenckebach束)、后结 间束(Thorel束) 。 Bachiman束连接右房和左 房。
右心房:分固有心房、腔静 脉窦,二者以界沟或界嵴为 界。
固有心房:有梳状肌、右心 耳。 腔静脉窦内3个开口:上腔静 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 口。
右心室:以室上嵴为界分流 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窦部):有右房 室口、三尖瓣、乳头肌、腱 索、隔缘肉柱。 流出道(漏斗部、肺动脉 且QRS波的最大向量 与极性一致时,该导联的R波振幅最高,I导联R 波振幅上限为1.5mV,而II、III、aVF导联则不 超过1.9mV。青年人可以出现高大的R波。
S波
aVR导联的S波最明显,可深达1.6mV,III 、 aVL导联S波一般不超过0.9mV,I 、II、 aVF导联S波一般不超过0.5mV。如果所有 肢体导联QRS波均小于0.5mV时要考虑肢体 导联低电压。
QRS波群的形态与振幅
年龄增长,QRS波群低,女性较男性低。体重增加QRS波群低
肢体导联QRS波群形态
QRS在I导联、aVF导联和II导联正立,aVR倒置。在 III导联QRS变化不一,呼吸对其有明显影响。
Q波
QRS波群初始向量背离某导联的探查电极时,就可在 该导联上记录到Q波。正常情况下,至少一个下壁导 联上(II、III、aVF)可记录到Q波,少数在I、aVL 导联也可记录到Q波,而aVR通常有Q波。 Q波的宽度一般不超过0.03s。III导联可达0.04s极少超 过0.05s。振幅不超过0.4mV,深度不超过同导联R波 的25%(III导联除外)。
QRS波群时限
0.07~0.1s,有时可达0.11s, 男性大于女性,身材高大 者低于身材瘦小者。 QRS波额面电轴 正常值为+60o( -30o~ +105o), 0o~+30o为轻至 中度左偏, +90o~+120o 为轻至中度右偏, -60o为 重度左偏, -60o~-90o为 极度左偏, +150o为重度 右偏, -180o~-90o为极度 右偏
房室结分为三种细胞:p细胞,T细胞和浦肯 野细胞。
心脏的电活动
动作电位与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和亚基
参于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流
钠电流
Ito1 钾电流
L-型钙电流
-50mV
150 ms
Ikr
Iks
Ikr、 Iks 在动作电位过程 中的激活过程
Ikur
IK1
If 对cAMP的反应
胸前导联QRS波群形态
因向量关系,V1-V2导联可出现S波,左胸导联为 正向波,V1到V6导联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 浅。 移行区 R/S=1的导联,正常心电图位于V2-V4,V3最常 见。移行区左移=逆钟向转位,右移=顺钟向转位。 V1导R波大于S波或V6导S波大于R波都视为异常。
Q波
75%V6导联可有Q波,V5V4导少见,V3导罕见, Q波宽度0.03s,电压不超过0.2mV,很少时可达 0.4mV。
R波
V1到V6导联,R波逐渐增大,V1导R波上限 为0.6mV,也可缺乏,V4导R波一般最大, V5-6次之。
S波
V1-3S波可达1.8mV、2.6mV和2.1mV, V2导最深。V5-6导联没有S波,V1导联S 波小于0.3mV时视为异常。胸导QRS波 小于1.0mV时为低电压异常。
ST段
从QRS波终未(或J点)到T波的起始, 肢体导联大多呈水平线,上、下不超过 0.1mV,下壁导联ST段抬高多见,压低 少见。胸前导联也是ST段抬高常见,男 性比女性、青年与老年抬高更明显,V2、 V3导联可高达0.3mV,V5-6导联不超过 0.1mV。
P-R间期
P波的起点量到QRS波群起点。代表心房激动到心室 肌开始除极的时间。不包括窦房传导时间。
成人正常范围0.12到0.20秒。
QRS波群 代表心室激动,分为早、中、 晚3期 早期 10ms时室间膈左侧中部, 20ms时心尖、左室前壁、右 室间隔邻近乳头肌附着点,以 及部份右室游离壁。 中期 30ms时前壁大部,流出道 40ms 左室前壁大部及全部右 室。 晚期 50ms时左室基底部
钙平衡 (Ca handling)
平均离子流
平均离子流
动作电位与心电图之间的关系
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及各波段的测量
正常心电图
P波的前半部由右房上部除极产生,后半部侧是左房
和右房下部除极产生。P波起始部除极方向朝前,左房 及右房下部除极方向朝后。
P波时限0.08到0.11秒。
左心房:有肺静脉的4个开口
左心室: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窦部):有左房室口、二尖瓣、乳头肌、腱索。
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有主动脉口、主动脉瓣。
心的构造 心纤维骨骼:是心的支架,有右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瓣膜间隔。
心脏传导系统
心传导系
有窦房结、房室结、 房室束、右束支、左束 支、Purkinje纤维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